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626|回复: 5

导师喻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J2.喻说结缘(分二)
K1.立喻 K2.法合 K1(分二)
L1.导师喻 L2.将导喻
今L1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释迦牟尼佛说,现在我给你们举个譬喻;为什么要给人说方便法?为什么先说二乘的道理?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譬如有这么五百由旬的险难恶道。一个大由旬八十里,十个由旬就八百里,一百个由旬就八千里,那么五百个由旬,就四万里。四万里路,这么长的一条路。险难恶道,险是危险,难是困难。恶道,这条路上又有土匪,又有豺狼虎豹,是最危险不过,最难走的一条路了。在五百由旬这么长远的路上,也没有人;在这种的道路上走,非常地可怕。
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假如有很多的人,想要过这五百由旬的险难恶道,到达那一个宝所。宝所,是一切宝贝所存的地方。这五百由旬,就譬喻是“五道”,我们人修佛法、行佛道,这非常困难,要经过五道的生死轮回;这个“宝所”就是最高的佛果,中间这“化城”就是二乘的化城。
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就在这个时候,其中有一位领导的人,他聪明、又有智慧;这“导师”就是譬喻的“佛”。佛知道这险道的厉害,知道怎么样走;从什么地方可以行得通,从哪一条路就不会通的。将导众人,欲过此难:他率领着这一切的人,想要过这条难过的道路。
**L2.将导喻(分二)
M1.中路懈退喻 M2.灭化引至宝所喻 M1(分二)
N1.退大 N2.接小
今N1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所带的这一切人,走到半路上,就懒得走了,懈怠起来了。好像你做一件什么事情,在半路上就不做了,这都叫懈退。你修行修行,又不修行了,这都是在半路上懈退了,对这个导师就说了,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我们现在疲倦到极点了,在这恐怖的道路上,我们真不愿意走了!我们实在不能向前再走了!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前边的道路还有这么远,现在我们要回去了!我们不往前进,要往后退了!
**N2.接小(分二)
O1.方便设化 O2.欢喜前人
今O1

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这一位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他有很多的方便法门,他自己就想了,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这一些众生真是可怜愍哪!怎么可以舍弃佛果的大珍宝而又退回去呢?作是念已,以方便力:这样想了之后,他用权巧方便的方法,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在这危险的道路中间,过三百由旬的地方。五百由旬,就是譬喻的“五道”,天、人、饿鬼、畜生、地狱;没有说阿修罗,因为阿修罗包括在其他的五道里。在五道里头,不是做牛、就是做马,不是做人、就是做鬼,不是入地狱、就是生天堂,所以非常危险。现在过三百由旬了,就是人由五道里已超过三界,可以走出一半来了。在这时候,变化出来一个化城。
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然后他对众人说了,你们各位!不要生恐惧心,不要生一种懈退的心,你们不要回去!不要往回走!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你们现在可以到前面不远的一个大城里头住下来,在这个城里边,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化城”,你们要知道,这是变化成的;就是二乘的果位,不是真实的,所以叫“化城”。但是佛说你们若得到罗汉果,也就是随意所作了,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啦!那么梵行已立,所作的事情就作完了。
若入是城,快得安隐:假如你们能进到这个城里,就可以进到证得阿罗汉果,你们很快就都得到这种安稳,一点危险都没有了,这是最安乐的一个地方。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你们若是想再往前去到那个宝所的地方,亦可得去。这就说,你证得阿罗汉果,你再往前进修,也可以得到佛果的。
**O2.欢喜前人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是时:当着这个时侯,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这些走路也走不动了,非常疲倦的众生。这比喻修道修得时间久了,觉得很辛苦了,现在听说有一个城可以住着休息休息,所以心里就很欢喜;自己觉得从来也没有到过这么好的一个城市里头住,现在有机会到这个城里住了。这个城市,就是声闻人所证的一种果,名为“化城”。他们就说,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我们现在,免除天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这五个生死恶道,很快地就得到安稳。
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在这时候,这一切的众人都一起进到化城里边,他们就生出来已经得度的这种想法,生已经得到最高、安稳的境界上的想法。
**M2.灭化引至宝所喻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尔时:在这时候,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这位导师,就是佛;佛知道这一切的大众,既然得到止息,在这地方住下了,都休息,不疲倦了!就都有精神了。于是把这个化城就给没有了。
语众人言:对着大众就说了,汝等去来,宝处在近:你们现在到这个地方,距离宝处是很相近的,在不远的地方。这就是声闻人证得四果阿罗汉,再转求修大乘,这已经和佛相近了。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你们所住的这个大城,是我变化出来的,为着你们到这儿休息休息;这个城并不是真的,所以你不要认假为真。
**K2.法合(分二)
L1.正合 L2.举喻帖合 L1(分二)
M1.合导师喻 M2.合将导喻
今M1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诸比丘:释迦牟尼佛叫各位在会的比丘、四众弟子等,如来亦复如是:佛就像前边我所说的道理一样,设一个化城。今为汝等作大导师:我现在为你们大家做大导师,来教化你们;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佛知道这个世间一切的生死、烦恼恶道;在这有生命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麻烦的路上,是非常的危险、非常的困难,路又非常长远,所以到什么地方去教某一种众生,就应该去度这一种的众生。
**M2.合将导喻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我若是给一切众生,先说《妙法莲华经》这唯一佛乘的法门,因为这唯一佛乘的法难信难解,不容易生信心,也不容易明白;所以众生听见这个法门,就不愿意见佛了。为什么?也不愿意接近佛;因为他怕把这个假的丢了,得到真的,那怎么办呢?唉!修行、修佛道,这个最难了!所以不愿意亲近佛。便作是念:他就生出一种的思想,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修行佛法成佛的道路,非常的长远,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啊!这是太难了!不知道经过多少辛苦,行种种苦行,才能成佛。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佛,释迦牟尼佛和过去一切诸佛,他们知道众生这种的心。怯弱,就是很软弱的、不坚固,受一点逆来的境界,就不能受了。下劣,是最下劣、最愚痴、最笨了。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因为佛知道众生的思想下劣,所以用方便权巧,修到这个中道。中道,就是五百由旬过了三百由旬,还有两百由旬。
怎么叫“过三百由旬”呢?由凡夫超过欲界天,这是过一百由旬;由欲界再超过色界天,这又过两百由旬;由色界再过了无色界,这就是过三百由旬,超出三界去了。等到成界外的菩萨,就是在三界外的菩萨,他能降伏而破除尘沙的惑,这叫得到方便有余土;到方便有余土,这是过了四百由旬。等到他能以破无明惑,住到实报庄严土,这时候就是过了五百由旬。
所以在中道,就是三百由旬那地方,佛为着叫这一切的修道的人在那儿休息休息,就说两种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有余,就是有余依。有余依涅槃,就是罗汉证得初果,把见、思惑断了,但是他还有个身体存在,没能灰身泯智。无余依涅槃,就是能自己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烧化了,不用外边的火,这叫“身智俱泯、灰身泯智”。这两种涅槃都是二乘的境界。
若众生住于二地:众生若修道,住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这两种的境地上,如来尔时即便为说: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即刻为这一类的众生来说,汝等所作未办:你们所修行的道路、所修的方法,还没有完呢!不是所作已办了;所作未办,还没有成功哪!相差得还远啦!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你所住的地方,就是无余依涅槃,这和佛道相近的。你应该观察,算一算这种事,不论你们所证得的有余依或无余依涅槃,都不是真正的涅槃。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这仅仅是佛的方便权巧之法,于唯一佛乘,本来就是一佛乘,又分别说出有声闻乘、缘觉乘,又有菩萨乘,这三乘法。
**L2.举喻帖合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佛就好像那位大导师,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越过险道的途径一样,因为想告诉这一切人到那儿休息的缘故,所以变化出来一个化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佛知道大家都休息过了,对着大家就说了,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我们想得到宝贝的处所,离这儿很近很近的;这个城不是真实的,是我所变化出来的一个城。

发表于 2018-12-4 17: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8 19: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3 08: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1 08: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5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