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0|回复: 13

《楞严经卷三》白话浅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末学怀着恭敬的心对《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用白话进行了浅显的解释,因末学才疏学浅、领悟不深,肯定有很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仅供交流参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唐天竺沙门般刺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再者,阿难,为什么说六入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就说那种眼睛瞪着引发疲劳的情况,包括眼睛与疲劳,同是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因为明暗二种虚妄尘境,产生见在其中,吸纳这些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开那些明暗二种虚妄尘境,毕竟无体,这样,阿难,应当知道这见,不是从明暗来,不是从根出,不是从空生。为什么呢?如果见从明来,暗时见就随即灭,应不见暗;如果见从暗来,明时见就随即灭,应不见明;如果从根生,必定无明暗,这种见精的本元就会无有自性。如果见从空出,往前看见到尘缘境象,回来往后看应当见眼根,再有既然空能自己观看,还关你眼入什么事?所以,应当知道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用两手指迅速塞住他的两耳,时间长了耳根疲劳的缘故,头中作响。包括耳朵与疲劳,同刚才所说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一样,因为动静二种虚妄尘境,产生闻在其中,吸纳这些尘缘境象,名为听闻性。这闻离开那动静二种虚妄尘境,毕竟无体。这样,阿难,应当知道这闻,不是从动静来,不是从耳根出,不是从空生。为什么呢?如果闻从静来,动时闻就随即灭,应不闻动;如果闻从动来,静时闻就随即灭,应无法觉静;如果从耳根生,必定无动静,这样的闻体,本元就无自性;如果闻从空出,有闻成性体,空中就不是虚空,再者说既然虚空能自闻,还关你耳入什么事?所以,应当知道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迅速堵住他的鼻子,堵久了形成疲劳,则在鼻中闻有冷的触觉,因为触觉分别有通塞虚实,如此以至于各种香臭气等。包括鼻子与疲劳,同刚才所说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一样,因为通塞二种虚妄尘境,产生嗅闻在其中,吸纳这些尘象,名为嗅闻性。这嗅闻离开那些通塞二种虚妄尘境,毕竟无体。应当知道这嗅闻,不是从通塞来,不是从鼻根出,不是从空生。为什么呢?如果从通来,塞时就会闻灭,怎么知塞?如果因为塞有,通时就无闻,怎么能发现明了香臭等感觉呢?如果从鼻根生,必无通塞,这样的闻机,本元就无自性。如果从空出,这嗅闻自当回转嗅你鼻子,既然空自己有嗅闻,还关你鼻入什么事?所以,应当知道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用舌舔舐嘴唇,舔得久了就会疲劳。那人如果有病,就有苦味;无病的人,微微有甜的感觉。因为甜与苦显示出这舌根,舌头不动时,淡性恒常存在。包括舌头与疲劳,同刚才所说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一样,因为甜苦与淡二种虚妄尘境,产生味觉在其中,吸纳这些尘象,名为知味性。这知味性,离开那甜苦与淡二种尘缘,毕竟无体。是这样,阿难,应当知道这种尝苦、淡的味觉,不是从甜苦来,不是因为淡有,又不是从根出,不是从空生。为什么呢?如果知味性是从甜苦来,淡时则味觉灭,还怎么知淡?如果是从淡出,甜苦时就会味觉亡失,还怎么知道甜苦二相?如果从舌生,必无甜、淡及苦的尘境,这知味本元就无自性。如果是从空出,虚空自己有味觉,不是你口觉知,既然虚空自己有味觉,还关你舌入什么事呢?所以,应当知道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用一只冷手接触于另一只热手,如果冷手势强,热手随着变冷;如果热手势胜,冷手就变热。如此把这种合手感觉到的触,同样显现在手离开时也能觉知,如果这种情形能形成的话,就是由于接触时间长久而引起疲劳所致。包括身体与疲劳,同刚才所说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一样,因为离合二种虚妄尘境,产生触觉在其中,吸纳这种尘象,名叫知觉性。这种知觉体,离开那种离合、违境顺境二种尘缘,毕竟无体。是这样,阿难,应当知道这触觉,不是从离合来,不是因违境顺境有,不是从根出,又不是从空生。为什么呢?如果触觉是合时来,离时应当已灭,还怎么觉知离呢?违境顺境二种境相,也同样如此。如果从根出,必然没有离、合、违、顺四种尘境相,那么你身体觉知,本元没有自性。如果非要说从虚空出的话,虚空自己知道触觉,还关你身入什么事呢?所以,应当知道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花。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疲劳困倦就会睡觉,睡熟以后就会精神清明。观看尘境就会产生记忆,失去记忆就叫忘,这些都是颠倒生住异灭,吸纳习气于其中,彼此间没有相逾越的,称意知根。包括意与疲劳,同刚才所说本觉明心因眼睛瞪着引发疲劳虚妄之相一样,因为生灭二种妄尘,集成意知在其中,吸纳揉合法尘,见闻不随境转,只能把它守到第六意根,而流不到心地上去,名为觉知性。这种觉知性,离开那些寤寐、生灭二种尘境,毕竟无体。是这样,阿难,应当知道如此觉知的根本,不是从寤寐来,不是从生灭有,不是从根出,也不是从虚空生。为什么呢?如果觉知性从寤来,寐时就随即灭,还拿什么作为寐呢?如果说觉知性必当生时有,灭时就同无一样,还让谁感受灭呢?如果觉知性从灭有,生时就是灭没有了,就没有觉知性了,谁还知道生呢?如果觉知性从根出,清醒与昏睡二种体相随身体状态而显现,离开这二种体相,这样的觉知同于虚空中花,毕竟无性。如果从空生,自然是虚空觉知,还关你意入什么事?所以,应当知道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再有,阿难,怎么就说十二处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你姑且看看这祇陀树林以及所有泉、池等,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些情形是色尘生眼见呢,还是眼生色相?阿难,倘若是眼根生色相的话,看见虚空不是色,色性应该销亡,销亡则显示一切都无,色相既然已无,谁能辨明虚空性质?虚空情形也是这样。倘若是色尘生眼见的话,观察虚空不是色,见就销亡,销亡则都无,谁能辨明空色呢?所以,应当知道见与色空,都没有处所存在。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听听这祇陀园中,开饭时击鼓,众人集合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情形是声音来到耳边呢,还是耳朵跑到发声的地方去了?阿难,倘若是这声音自己来到耳边的话,如果我乞食在室罗筏城,那么在祇陀林就没有我,这声音必然只是来到阿难耳朵处,目连迦叶等人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是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怎么可能一同闻到钟声、共同来到吃饭的地方呢?可实际却是大家都听到钟声、同来吃饭。倘若是你的耳朵前往那发声音处,如果我回来停住在祇陀林中,那么在室罗城就没有我,你听闻鼓声,你的耳朵已前往击鼓之处,如果钟声同时发出,你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其他的象、马、牛、羊等种种音响,如果没有你耳朵的来往,也同样不能听闻。可实际却是你什么声音都能听到。所以,应当知道听与音声,都没有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借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闻此香炉中的栴檀香味,此香倘若燃烧一铢那么一点,室罗筏城四十里之内,就会同时闻到香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香味是生于栴檀木呢,还是生于你鼻子,还是生于虚空?阿难,倘若这香味生于你鼻子,称鼻所生,应当从鼻子出,鼻子不是栴檀,怎么会鼻子中有栴檀气呢?称你闻香,应当从鼻子往里入,如果鼻子中出香,说是闻就不对了。倘若这香味生于虚空,虚空本性常恒,香味也就应该常在,何必还借香炉中燃烧这枯木呢?倘若这香味生于栴檀木,那么这香味的质地,因燃烧成烟,如果鼻子得闻,就应该混合着烟气,这烟腾空,不会到达多远,四十里之内,还怎么可能都闻到?所以,应当知道香味、鼻子与闻,都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常在白天的第二(日中)时,跟大众一起去持钵乞食,其间偶尔会遇到酥酪醍醐,名为上等美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味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生于舌中,还是生于食物中?阿难,倘若这味生于你舌头的话,在你口中只有一舌,这舌头那时已成酥酪味,再遇到黑石蜜时,应该不会变移并去辨别其他味道。如果舌头不变移辨别的话,就不叫知味道。如果舌头变移的话,舌头没有很多个体,怎么可能多种味道由一个舌头去辨知呢?倘若这味生于食物的话,食物不会有意识,怎么可能自己知道?再说食物自己知道的话,就如同其他人吃一样,与你有什么相干,还名叫知味?倘若这味生于虚空的话,你吃一口虚空,应当是什么味呢?想必是那虚空,如果是咸味,既然咸你舌,也会咸你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与海鱼相同了,既然常受咸,就一点不知道淡,如果不知道淡,也就不觉得咸,必然是一无所知,还怎么叫味?所以,应当知道味、舌与尝,都无处所。即舌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经常晨朝时间用手按摩头部。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按摩所产生的知觉,谁是能触?能触是在手呢,还是在头?如果在手,头就无有感知,怎么成触呢?如果在头,手就无用,怎么名触?如果手与头各个都有触觉,那么你阿难就应该有二个身体。如果头与手产生一个触觉的话,那么手与头应当是一体,如果是一体的话,触就无法成立;如果是二体的话,触是在哪一方呢?在能触的一方就会没有所触的一方,不叫触,在所触的一方就会不能知触,不成触。不应该虚空与你成触。所以,应当知道觉、触与身,都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通常的意念当中,心识所攀缘的境界的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这种法则是这心所产生呢,还是应当离开心另外有地方产生呢?阿难,如果法则是这心所产生的话,法就不是尘境,不是心所缘的尘境,还怎么成处呢?如果法是离开心另外有地方产生的话,那么法的自性是有觉知还是没觉知呢?有觉知就叫心,不属于你又不是尘境,如同其他人的心,这个你、这颗心,怎么可能你的心变为两个给你呢?如果没觉知的话,这法尘既然不是色声香味、离合冷暖以及虚空等相,应当在哪里呢?现在对于色、空都无法表示,不应该在人间还有虚空外,心不是法所缘,处从谁那里成立呢?所以,应当知道法则与心,都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听听这祇陀园中,开饭时击鼓,众人集合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情形是声音来到耳边呢,还是耳朵跑到发声的地方去了?阿难,倘若是这声音自己来到耳边的话,如果我乞食在室罗筏城,那么在祇陀林就没有我,这声音必然只是来到阿难耳朵处,目连迦叶等人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是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怎么可能一同闻到钟声、共同来到吃饭的地方呢?可实际却是大家都听到钟声、同来吃饭。倘若是你的耳朵前往那发声音处,如果我回来停住在祇陀林中,那么在室罗城就没有我,你听闻鼓声,你的耳朵已前往击鼓之处,如果钟声同时发出,你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其他的象、马、牛、羊等种种音响,如果没有你耳朵的来往,也同样不能听闻。可实际却是你什么声音都能听到。所以,应当知道听与音声,都没有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借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闻此香炉中的栴檀香味,此香倘若燃烧一铢那么一点,室罗筏城四十里之内,就会同时闻到香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香味是生于栴檀木呢,还是生于你鼻子,还是生于虚空?阿难,倘若这香味生于你鼻子,称鼻所生,应当从鼻子出,鼻子不是栴檀,怎么会鼻子中有栴檀气呢?称你闻香,应当从鼻子往里入,如果鼻子中出香,说是闻就不对了。倘若这香味生于虚空,虚空本性常恒,香味也就应该常在,何必还借香炉中燃烧这枯木呢?倘若这香味生于栴檀木,那么这香味的质地,因燃烧成烟,如果鼻子得闻,就应该混合着烟气,这烟腾空,不会到达多远,四十里之内,还怎么可能都闻到?所以,应当知道香味、鼻子与闻,都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常在白天的第二(日中)时,跟大众一起去持钵乞食,其间偶尔会遇到酥酪醍醐,名为上等美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味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生于舌中,还是生于食物中?阿难,倘若这味生于你舌头的话,在你口中只有一舌,这舌头那时已成酥酪味,再遇到黑石蜜时,应该不会变移并去辨别其他味道。如果舌头不变移辨别的话,就不叫知味道。如果舌头变移的话,舌头没有很多个体,怎么可能多种味道由一个舌头去辨知呢?倘若这味生于食物的话,食物不会有意识,怎么可能自己知道?再说食物自己知道的话,就如同其他人吃一样,与你有什么相干,还名叫知味?倘若这味生于虚空的话,你吃一口虚空,应当是什么味呢?想必是那虚空,如果是咸味,既然咸你舌,也会咸你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与海鱼相同了,既然常受咸,就一点不知道淡,如果不知道淡,也就不觉得咸,必然是一无所知,还怎么叫味?所以,应当知道味、舌与尝,都无处所。即舌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经常晨朝时间用摩头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按摩所产生的觉,能触在手呢,还是在头?如果在手有感,怎么成触呢?如果在头无用,怎么名触?如果手与头个都触觉,那么你阿难有二如果头与手生一觉的话,那么手与头一体,如果是一体的话,立;如果是二体的话,哪一方呢?在能的一方就会没有触的一方,不叫触,触的一方就会知触,不成触。不应虚空与成触。所以,应当知触与身,都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听听这祇陀园中,开饭时击鼓,众人集合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情形是声音来到耳边呢,还是耳朵跑到发声的地方去了?阿难,倘若是这声音自己来到耳边的话,如果我乞食在室罗筏城,那么在祇陀林就没有我,这声音必然只是来到阿难耳朵处,目连迦叶等人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是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怎么可能一同闻到钟声、共同来到吃饭的地方呢?可实际却是大家都听到钟声、同来吃饭。倘若是你的耳朵前往那发声音处,如果我回来停住在祇陀林中,那么在室罗城就没有我,你听闻鼓声,你的耳朵已前往击鼓之处,如果钟声同时发出,你应该不会一同听闻,更何况其他的象、马、牛、羊等种种音响,如果没有你耳朵的来往,也同样不能听闻。可实际却是你什么声音都能听到。所以,应当知道听与音声,都没有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借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再闻此香炉中的栴檀香味,此香倘若燃烧一铢那么一点,室罗筏城四十里之内,就会同时闻到香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香味是生于栴檀木呢,还是生于你鼻子,还是生于虚空?阿难,倘若这香味生于你鼻子,称鼻所生,应当从鼻子出,鼻子不是栴檀,怎么会鼻子中有栴檀气呢?称你闻香,应当从鼻子往里入,如果鼻子中出香,说是闻就不对了。倘若这香味生于虚空,虚空本性常恒,香味也就应该常在,何必还借香炉中燃烧这枯木呢?倘若这香味生于栴檀木,那么这香味的质地,因燃烧成烟,如果鼻子得闻,就应该混合着烟气,这烟腾空,不会到达多远,四十里之内,还怎么可能都闻到?所以,应当知道香味、鼻子与闻,都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常在白天的第二(日中)时,跟大众一起去持钵乞食,其间偶尔会遇到酥酪醍醐,名为上等美味。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味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生于舌中,还是生于食物中?阿难,倘若这味生于你舌头的话,在你口中只有一舌,这舌头那时已成酥酪味,再遇到黑石蜜时,应该不会变移并去辨别其他味道。如果舌头不变移辨别的话,就不叫知味道。如果舌头变移的话,舌头没有很多个体,怎么可能多种味道由一个舌头去辨知呢?倘若这味生于食物的话,食物不会有意识,怎么可能自己知道?再说食物自己知道的话,就如同其他人吃一样,与你有什么相干,还名叫知味?倘若这味生于虚空的话,你吃一口虚空,应当是什么味呢?想必是那虚空,如果是咸味,既然咸你舌,也会咸你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与海鱼相同了,既然常受咸,就一点不知道淡,如果不知道淡,也就不觉得咸,必然是一无所知,还怎么叫味?所以,应当知道味、舌与尝,都无处所。即舌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经常晨朝时间用手按摩头部。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这种按摩所产生的知觉,谁是能触?能触是在手呢,还是在头?如果在手,头就无有感知,怎么成触呢?如果在头,手就无用,怎么名触?如果手与头各个都有触觉,那么你阿难就应该有二个身体。如果头与手产生一个触觉的话,那么手与头应当是一体,如果是一体的话,触就无法成立;如果是二体的话,触是在哪一方呢?在能触的一方就会没有所触的一方,不叫触,在所触的一方就会不能知触,不成触。不应该虚空与你成触。所以,应当知道觉、触与身,都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发表于 2018-6-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师兄应该不敢肯定百分百正确罢? 开头的几句说话好 ,宜每隔十层几层楼就说一次 ,如此可避免自己的功德漏失 。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你通常的意念当中,心识所攀缘的境界的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这种法则是这心所产生呢,还是应当离开心另外有地方产生呢?阿难,如果法则是这心所产生的话,法就不是尘境,不是心所缘的尘境,还怎么成处呢?如果法是离开心另外有地方产生的话,那么法的自性是有觉知还是没觉知呢?有觉知就叫心,不属于你又不是尘境,如同其他人的心,这个你、这颗心,怎么可能你的心变为两个给你呢?如果没觉知的话,这法尘既然不是色声香味、离合冷暖以及虚空等相,应当在哪里呢?现在对于色、空都无法表示,不应该在人间还有虚空外,心不是法所缘,处从谁那里成立呢?所以,应当知道法则与心,都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再有,阿难,为什么说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如你所明白的,眼、色为缘,生眼识。这眼识是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呢,还是因色尘所生、以色为界?阿难,如果眼识因眼所生,就会无色空,没有可分别的对象,纵然有你的眼识,又有什么用呢?你的见又不是青黄赤白,没法表示,从什么建立界呢?如果眼识因色尘所生,虚空无尘色时,你的眼识应灭,还怎么认知这虚空性呢?如果色尘变化时,你也认识到色相的变迁了,如果你的眼识不随着变,界从哪里成立?随着变则眼识老变,界相自然就没有了;不随着变就是恒常,既然眼识从色生,就应当不识知虚空所在。如果眼识兼由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还怎么成界?所以,应当知道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色以及眼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又如你所明白的,耳声为缘,产生耳识。这识是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呢,还是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如果耳识因耳所生的话,动静二相就不会现前,耳根不能成觉知,必定无所觉知,觉知尚无法形成,耳识是什么形貌呢?倘若用耳朵来闻,因无动静的缘故,闻无法形成,怎么可能耳朵外形夹杂色触尘就叫耳识界呢?那么耳识界又从谁建立呢?如果耳识生于声,耳识因声而有,就不关闻的事,无闻就亡失了声相存在;如果耳识从声音产生,或许声音因闻而有声相,闻就应该闻到耳识,不闻不成界,闻就使耳识和声音相同,耳识已被闻,谁还知道闻的觉识呢?如果没有人知道的话,终究如同草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应当把声音和闻混杂成中立界,界没有中立位置,那么内外相状,又从哪里形成呢?所以,应当知道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耳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栴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又如你所明白的,鼻、香为缘,产生鼻识。这鼻识是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呢,还是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如果鼻识因鼻所生,那么在你心目中以什么为鼻,是取肉形、类似双爪的状相为鼻子呢?还是取嗅知动摇的性质为鼻子呢?倘若取肉形状相为鼻子,肉质乃是你身体一部分,身体觉知就是触,叫身体就不是鼻子了,叫触就是尘境了,鼻子尚且连名都没有,还怎么成立鼻界呢?倘若取嗅知性为鼻子,又你心中以什么为知?以肉为知,那么肉知的本元是触不是鼻子;以空为知,空就会自己觉知,肉应该不会感觉,这样的话就应当虚空是你,你身体没有觉知,现在的阿难应当不知在哪里;以香为知,觉知自然归属于香,与你有什么相干?倘若香臭气必须生于你的鼻子的话,那么这香臭二种流气不是生于伊兰臭木和栴檀香木,两种色物不来,你自己嗅自己的鼻子,或是香或是臭,臭就不是香,香应该不是臭,如果香臭二种气味同时都能闻到的话,那么你一人应该有两个鼻子,在我面前向我问道的应有两个阿难,谁是你本体?如果鼻子是一个,香臭就没有不同,臭就是香,香又成了臭,香臭二性没有了,界从谁建立呢?如果鼻识因香所生,鼻识因香有,就如同眼睛有见却不能看到自己眼睛一样,鼻识因香而有的缘故应该不知香,知香就说明不是香生,不知就没有识,香不是觉知而有,香界不成立;鼻识不知香,起因界就不是从香建立。鼻和香既然没有中间位置,那么就不会形成内外两种相状。以上所述各种闻性,毕竟虚妄。所以,应当知道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鼻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又你所明白的,舌、味为缘,产生舌识。这舌识是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呢,还是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倘若舌识因舌所生,那么所有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等都无有味,你自己尝尝舌头,是甜还是苦呢?如果舌性苦味,谁来尝舌?舌不会自己尝自己,谁能形成这种知觉?如果舌性不是苦味,味自己不会产生,还怎么形成界呢?倘若舌识因味所生,识自然为味,就同舌根一样道理,舌识应该不会自己尝自己,还怎么知道是味或不是味呢?又一切味并不是一物所产生,味既然多物产生,识应该多体,多种识体如果合一的话,体必然由味所生,咸、淡、甘、辛和合共同产生,各种变化、不同味相就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然没有了,就不能叫识,还怎么再叫舌、味、识界呢?还有一种情况,不应当虚空产生你的心识,舌味和合在虚空当中就会本元没有自性,还怎么产生界呢?所以,应当知道舌、味为缘,产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即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又你所明白的,身、被触物为缘,产生身识。这身识是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呢,还是因被触物所生、以被触物为界呢?阿难,倘若身识因身所生,必然没有离合这二种觉知攀缘相状,身还有什么所识知的?倘若身识因被触物所生,必然无有你身,谁有不是本身而知道离合的本事呢?阿难,被触物不会触知,身体觉知才有触,觉知身体即是触,觉知触即是身体,而被触物不是身体,这身体又不是被触物,身、被触物二相,本元就没有存在之处。触物与身体合贴在一起即是身体自己的体性,触物与身体分离即是虚空等相,触在内、在外都不成立,中间位置又怎么成立呢?中不再成立,内外性空,即使你的身识产生,又从谁立界呢?所以,应当知道身、被触物为缘,产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被触物及身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同意即意。云何所生。异意不同。应无所识。若无所识。云何意生。若有所识。云何识意。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汝识决定依于法生。汝今谛观。法法何状。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生。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阿难,又你所明白的,意、法为缘,产生意识。这意识是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呢,还是因法所生、以法为界呢?阿难,倘若意识因意所生的话,在你的意中,必然有所思维才能阐发表明你的意,如果没有以前的法,意无所产生,离开法缘意就无形,识还有什么用呢?又你的识心,与各种思量和明了分别性,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与意相同的话,识心就是意,识还怎么产生?与意不相同的话,应当无所识知,如果无所识知的话,还怎么产生意呢?假设有所识知的话,既然识心与意不同,还怎么识知意呢?这样看来识心与意的同异两种性状无法成立,界又怎么成立呢?倘若意识因法所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你观察色法以及声法、香法、味法和触法,相状分明,以对应眼耳鼻舌身五根,不是意所摄受,假使你的意识必须依于法生的话,你现在仔细观察,这种法、那种法都是什么相状呢?如果离开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这些相的话,法终究无所得。这些相生则色空诸法等生;这些相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意识所产生的法因既然没有了,因法生而有的意识又作何形相?意识相状不再有了,意识界又怎么产生?所以,应当知道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识界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悯。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悯。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来经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才显现出来。为什么如来现在又把因缘和自然二者都排斥摈弃了呢?我今天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祈愿世尊您哀怜悯念我们,为众生开示中正之道、明了理义、没有错误言论的教法。”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说:“你先前已厌离声闻缘觉、各种小乘法,发心勤奋追求无上菩提。所以我今天为你开示了深妙无上的第一真理。你现在怎么又拿着世间不符合实理的言论和妄想因缘来自己在这里纠缠不清呢?你虽然多闻,如同说药的人,当真药摆在面前时却不能辨别,所以如来说你是真正可怜悯的人。你今天认真听着,我要为你分别进行开示,也让将来修大乘的人们,通晓了达实相。”
原文: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沉默不语,等待着佛的教诲。
“阿难,如同你所说的,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表现出世间的种种变化。阿难,如果那些大的本性,体不和合,那么就不能与其他各种大进行杂和,犹如虚空不能与各种色尘和合一样。如果四大和合的话,他们就会共同变化,从始至终的虚妄的相就会形成,生灭相互接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同旋转的火轮不会有休止。阿难,如同水变成冰,冰还能变成水。你观察一下地的体性,粗的为大地,细的为微尘以至于达到邻虚尘,再分解那极微细的色尘边际相七次而得到邻虚,更进一步分析邻虚,就会实如虚空。阿难,倘若这邻虚尘分解成虚空的话,就应当知道虚空能产生出色相。你今天问道,由于和合的缘故产生了世间各种变化境相,你暂且观察这一邻虚尘,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有的?因为邻虚尘分解成虚空,则不应该邻虚合成邻虚。再者,邻虚尘分析进入虚空的话,是用几个极微细邻虚尘色相合成虚空的呢?倘若色相合成时,合色就不是虚空;倘若虚空合成时,合空就不是色相。色还算可以分析,虚空怎么去合成?你确实不知道如来藏中,妙色变化无常、无有自体、本性真空,性空是真实色性,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随着众生的心念妄想,应和所感知的程度,遵循业力的牵引而阐发显现出色空诸相。世间人无知,迷惑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其实都是识心的分别、计算、量度,只有言说,都没有实义。”
原文: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燃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借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火性无有自我实体,依存于各种外缘。你观察城中尚未吃饭的家庭,想要烧火做饭时,主人手拿着阳燧在太阳光下取火。阿难,名叫和合的,比如我与你和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现在是一个团众,团众虽然是一体,但深入研究其根本,每个人各个有自己的身体,都有自己的出生地、姓氏、名字,例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楼频螺是迦叶波种,以至于你阿难是瞿昙种姓。阿难,倘若这火性是因和合而有的话,那人手持镜子对着太阳求火时,这火是从镜中而出呢,还是从艾草而出,还是从太阳而来呢?阿难,如果火是从太阳而来的话,自然能烧你手中的艾草,来到这里各处的林木,都应当受到火焚。如果火是从镜中而出的话,自然能在镜子中出火烧着艾草,镜子为何不被烧熔化呢?弯曲你的手指握着,尚且没有热的感觉,还怎么能够融化镜子边畔呢?如果火是从艾草生出的话,何必还借助太阳和镜子把光明相接,然后才能生火呢?你再仔细观察,镜子因为手持,太阳从天上来,艾草本地所生,那么火是从什么地方游历到此的呢?太阳和镜子相距遥远,既不能和也不能合,不应当火光没有产生的地方就自己而有。你还不知道如来藏中,火大遍于一切色法、本性真空,性空是真实火性。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随着众生的心念妄想,应和所感知的程度,阿难,应当知道世人在一处拿着镜子,这一处就能生火,遍法界都拿着镜子对着太阳,满世间都会起火,火起遍世间,难道真有这样的地方吗?其实是遵循业力的牵引而显现出火相。世间人无知,迷惑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其实都是识心的分别、计算、量度,只有言说,都没有实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水性不定,流动停息没有恒常。如室罗城的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各位大幻师,求取月亮的精水,用来和幻药。这些幻师们在白月中的月亮明亮的夜晚,手持方诸器皿,对着月亮承接月亮的精水。这精水是从玉珠中出的呢,还是空中自己就有,还是从月亮中来呢?阿难,倘若从月亮中来,尚且能从很远地方让玉珠出水,那么就能让这中间所经过的森林树木都应该吐出水流,能流水的话还用等待方诸来出水吗?不能流水的话,说明水不是从月亮中降下来的。倘若精水从玉珠中出的话,那么这玉珠中应常常往外流水,还用等白月中的月亮明亮的半夜承接吗?倘若精水从空中而生的话,虚空本性无边,水也应当无边际,从人间到天上,都同样被滔天大水所淹没,怎么还能有水、陆、空尘缘境相的存在和变化呢?你更进一步仔细观察,月亮从天空升起,玉珠借助手持,承接玉珠精水的盘子是本人摆放的,那么水是从哪里流注到这里的呢?月亮和玉珠相距遥远,不能和也不能合;不应该是水精没有出处就自己而有。你尚且不知道如来藏中,水性无常本性真空,性空是真实水性,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随着众生的心念妄想,应和所感知的程度,在一处手持玉珠,这一处就有水出,遍法界都持玉珠,满法界都是水生。水生满世间,难道真有这样的地方吗?其实是遵循业力的牵引而阐发显现的水相。世间人无知,迷惑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其实都是识心的分别、计算、量度,只有言说,都没有实义。”
原文: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风性无实体,动静无常。你经常整理衣服进入大众之中,僧伽梨衣角飘动轻触到旁人,就会有微风轻拂那人脸,这风是从袈裟角所出呢,还是产生于虚空,或是产生于那人脸上?阿难,这风倘若是从袈裟角所出,你就会披着风,你的衣服就会飞起摇动,应该离开你的身体。我现在说法,在大会之中衣服下垂,你看我的衣服,风在哪里呢?不应该是衣服中有藏风的地方。倘若这风是从虚空产生,你的衣服不动,什么原因没有拂动呢?虚空本性常住,风应当常常产生,如果没有风时,虚空应当灭,灭风可以感觉到,灭空是什么相状呢?如果有生灭,就不叫虚空,名为虚空,怎么还有风出来呢?倘若风是自己从被拂之人面产生,从那人脸上产生,应当吹拂到你,你自己整理衣服时,怎么还会倒过来吹拂到那个人的脸呢?你要认真审视观察,整理衣服在你,脸属于那个人,虚空寂静本然不参与流动,风从哪个地方鼓吹飘动来到此地?风和虚空本性相隔离,不能和也不能合。不应该风性没有地方产生而自己就有。你尚且不知道如来藏中,性风无实体本性真空,性空是真实风性,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随着众生的心念妄想,应和所感知的程度,阿难,如果你一个人微微抖动所穿的衣服就有微风飘出,那么遍法界的众生都拂动,满国土就会产生大风,风吹周遍世间,难道真有这样的地方吗?其实是遵循宿业牵引而阐发显现的。世间人无知,迷惑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算、揣度,只有言说,都没有实义。”
原文: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尘而现表现如室罗城,在离比较远的地方,有些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颇罗堕旃陀罗等种族的人,起家园,凿井求水时,出土一尺有一尺虚空,这样以出土一丈,地中间还出现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多少而定这虚土所出呢,还是凿所有,还是没有原因自己而阿难,倘这虚没有原因自己而的话,那么未凿土,为什么所障碍,却是只见大地、一点没有畅豁的地方?倘若因土而生虚空,那么在土出到虚,如果土先出来而没有虚的话,怎么能说是虚空因土而出?如果无出入,就当是虚没有异因无异就是相,那么在土出时,虚为什么不出呢?倘空因凿,那么出空该不是出土;倘空不因凿出凿自然就出土,怎么会见空?你再进一步察,是服从人手随着选择的地而进行,土因为大动而移动,像这虚空因何所出与虚不相互作,不能也不能合。不应该是虚空没有产生的地方而己生出。如果这虚空性圆周遍法界,本不动摇,应当知现前地水火风,都叫五大,本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无生灭。阿难,你心昏闷,能了悟四大本是如来藏。当观虚空,是,是不出入?你不知如来藏中性觉本是真空性空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众生念妄想,应和的程度。阿难,假如一被凿,虚生一井十方虚空,也都是这样虚空圆满十方,难道真有这样的地吗?其实是遵宿牵引而阐的。世间无知,迷因缘及自然性,这都是识心分别算、揣,只有言说没有实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暗明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见觉真智无知,是因为攀缘色空尘相而有。譬如你现在在祇陀林,早上明亮晚上昏暗,假设在深夜,白月时就有光,黑月时就会昏暗,那么明暗等,因为见而分别明晰。这见是与明暗及虚空同为一体呢,还是不为一体,还是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这见倘若与明、与暗和与虚空本元是一体的话,那么明与暗二体就会相互销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如果见与暗一体,明时就会见亡,也必然是见与明一体,暗时就应当见灭,灭还怎么见明见暗?如果明暗不同,见却无生灭,一体怎么能成立?如果这见精,与暗与明都不是一体的话,你撇开明暗和虚空去分析见元,该是什么形相呢?离明、离暗及离虚空,这见元就如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种相状都不相同,从哪一种立见?明暗相背,怎么能说或者相同?离开三种相状本来什么都无,怎么能说或者不同?分空分见,本来没有边畔,怎么能说不同?见暗见明,见性没有改变,怎么能说非异。你更进一步仔细审视,微细审察,光明随从太阳,昏暗随从黑月,通透归属虚空,壅塞归属大地。像这见精因为什么所出?见觉和虚空,不能和也不能合。不应当见精没有产生的地方而自己生出。如果见闻觉知本性圆融周遍,本不动摇,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和那些动摇的地水火风,都叫六大,本性真如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你自性沉沦,不能领悟你的见闻觉知本如来藏,你应当观察这见闻觉知,是生是灭,是同是异,是非生灭,是非同异?你过去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见本觉妙明,觉精明见,一切本来清净无染、周遍法界,但随着众生的心念妄想,应和所感知的程度。例如一个见根,见周遍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绝妙性德晶莹清明,遍周法界。圆满十方虚空,难道真有这样的地方吗?其实是遵循宿业牵引而阐发显现的。世间人无知,迷惑认为是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识心的分别、计算、揣度,只有言说,都没有实义。”
原文: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译文:
阿难识性无源六种根出。你现在遍观这大中的圣众眼睛向四周看一遍,只是同看一样,没有分析。你的在其按顺序示,这位是文殊,这位是富楼那,这位是,这位是须菩提,这位是舍利弗。了知晓,是生于见呢,还是生于,还是虚空,还是没有任何突然而出呢?阿难,倘你的识性生于见中无明暗及色空四种尘相全,根本没有你的见性尚无什么产生呢?倘你的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不见明不见暗明暗不能观看,就无色空,那相尚且没有,识从什么地方产生呢?倘你的识性生于非相非见非见别,然就不能知非相了外见闻觉知就会无处安立于这二非情形下,同无一样,却不是相同物质,然能产生你的,想要怎么分别呢?倘你的识性没有任何突然而出的话,为什么在中午的时候另外明月呢?你进一步详细微细、认真视,你的眼相推托于面以见形成有能见状的成无。像这的外缘因何所出有分别而无分别而寂,这二者不能也不能闻听觉知也是这个样子。不应的外缘无从自己而。如果这识心本无所,应当知道明别见闻觉知圆满,本不是依其他任何事物与那些虚空,加起来都叫七大,本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你劣浅能领悟见闻发现和了知来都是如来藏。察这六处识心还是没有同异还是没空有?你根本不知晓,如来藏中性识悟清。妙觉湛然遍周法界。识性出没隐现空,难道真这样的地方吗?其实是遵宿牵引而阐的。世间无知,迷因缘及自然性,其实都是识心分别算、揣,只有言说没有实义。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译文:
那时,阿难及各位大众,承蒙佛如来微细精妙开示,身心空寂无着,没有任何牵挂障碍。这些大众,各个自己知道心遍十方,见十方虚空如观掌中所持树叶等物,一切世间各种、所有事物,都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周遍圆融,包含容纳十方世界。反观父母所生之身,就像是那十方虚空之中吹起的一粒微尘,或是存或是亡,如同清湛大海之中漂流的一个水泡沫,起灭无所依从。自己清晰地知道获得本元妙心,常住不灭。合掌敬礼佛陀,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在如来面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   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   烁迦罗心无动转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5 10: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