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6|回复: 6

追颂遇到父城妙法莲华经信解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M4 追颂遇到父城

尔时穷子 求索衣食 从邑至邑 从国至国
或有所得 或无所得 饥饿羸瘦 体生疮癣
渐次经历 到父住城 佣赁展转 遂至父舍
前边说,这位大富长者想儿子,想得睡觉也睡不着,吃饭也不香。为什么?就因为自己财产太多了,这库藏诸物怎么样处理呢?所以就在忧愁。
尔时穷子:在这时侯,跑到外边的穷子;这个穷子,就是阿罗汉,就是二乘人。求索衣食:他们为着求法,经历过十二处及十八界。十二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缘法,这是十二处。十八界,就是色、身、香、味、触、法,对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对着六尘、六尘对着六根,中间生出一种分别的识。眼见色时,就生出一种眼识,起了好坏的分别;耳听声时,就生出一种声音的耳识,起了分别作用;鼻嗅香时,生出一种香的鼻识;舌尝味时,就生出一种舌识;身觉触时,就生出一种身识;意缘法时,就生出一种意识。
这眼、耳、鼻、舌、身、意,生出六种识;识,就是分别。在没有境界现前的时候,没有分别;一有了境界现前,就有了分别,所以这十二处,就变成了十八界。因为这个二乘人,在这十二处、十八界里边,走来走去、转来转去的,这叫求正道的食,和助道的衣。
从邑至邑,从国至国:就是从眼走到耳,从耳走到鼻那地方去,从鼻又走到舌那儿去,从舌又走到身,从身又走到意那地方去,这叫“从邑至邑”。那么从眼到眼观色中间,生出一种眼识;耳听声中间,生出一种耳识;鼻嗅香中间,生出一种的鼻识;舌尝味中间,生出一种舌识;身觉触中间,生出一种身识;意缘法,中间生出一种意识,这叫“从国至国”,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去。也就是从你眼识那个地方,到你意识那个地方去,这都叫“从国至国”。
或有所得:这是指“有漏的善根”说的。有漏善根,就是你做的善事不究竟、不彻底,也就是做一种皮毛的善事。或无所得:这表示“无漏的善根”,你做无漏的善,就了生死、入涅槃。虽然了生死、入涅槃,而实无所得;生死也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生死。你转过来,就是涅槃,你转不过来,就是生死;所以这叫或无所得,也没有所得。
饥饿羸瘦:什么叫饥饿?说是“我知道这个人没有吃饭,就是饥饿了”。这个“饥饿”不是没吃饭,而是没吃法。你没有吃大乘佛法的人,都叫饥饿。你吃了大乘的佛法、大乘的教法,这才叫“饱”了。二乘人,他没有明白大乘的佛法,所以是饥饿。“羸”就是没有得到大的利用;“瘦”是没有得到大的功德。
体生疮癣:这位穷子他的身体生出来疮和癣。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你迷失真理了,你认假为真、认贼作子、舍本逐末──舍本,把根本不要了,去找那个末梢;你因为不明白真理,所以就有见惑和思惑。
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对着境界生出一种贪心、生出一种爱心。为什么你就有一种贪心、为什么你又有一种爱心呢?这就是见惑;见了就疑惑、就迷惑了,见着就不明白了!所以这个见惑,从无明生出来;因为你那根本无明没有破,对境就生出一种贪爱。见惑是眼睛看见的,思惑是眼睛没有看见,而在你的心里不明白;不明白,就用这第六的意识来分别,分别善恶、是非、长短、好坏,分别这种种的情形。一般人认为这个分别心是最好的,实际上,这分别心是最坏的!分别、分别,就分别得迷惑了;这一迷惑,就有糊涂事发生了!所以这叫思惑。生出来见思二惑,这就是体生疮癣;一般人不明白,以为这是好,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见惑、什么叫做思惑,就往前去。
渐次经历,到父住城:这个穷子,那么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渐次,就是那么一点一点的;经历,就是从这一个国家到那个国家,到父亲所住的城市。这表示这二乘人跑到外边去,各处去求法访道,访来访去,也没有究竟的法可访;于是又走回来到佛这个教,他就进来了!佣赁展转,遂至父舍:这个穷子,用给人家做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也不知不觉地,就到了他父亲所住的房子那地方。

L2 颂父子相见(分二)
M1 颂子见父 M2 颂父见子
今M1

尔时长者 于其门内 施大宝帐 处师子座
眷属围绕 诸人侍卫 或有计算 金银宝物
出内财产 注记券疏 穷子见父 豪贵尊严
谓是国王 若国王等 惊怖自怪 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见逼迫 强驱使作
思惟是已 驰走而去 借问贫里 欲往佣作
尔时长者,于其门内:当尔之时,这个丢了儿子的大富长者,在他住的房子里边,施大宝帐,处师子座:设备一个大宝屏帐,他坐在最有价值的师子座上。师子座,就表示他所坐的座位,特别名贵、特别有价值。眷属围绕,诸人侍卫:他家里的人有很多很多,都在他身边围绕着;所有服侍保护他的人,也是很多很多的。
或有计算,金银宝物、出内财产、注记券疏:或者有的人在那儿给他计算数目,譬如所有金银和宝物,或者出纳从外边支出的和向里边收入的财产,或者登记一些券疏。“注”是譬喻以广显略,以广泛的道理,来讲明简略的道理;好像我们经典不明白,我们写出来一部注解,人一看注解就明白了。“记”就是把它记出来;记出来不要忘了,就是告诉你,你一定要把它记起来。“券”是譬喻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有这四种宏誓愿,就可以有成佛的一个券、一个证据了。“疏”表示修行。
穷子见父,豪贵尊严:这个跑出去很穷的儿子,见着他父亲这样的富有,啊!这简直的富贵到极点了!谓是国王,若国王等:他一看见他父亲这个样子,喔!这大约是国王吧?或者是和国王同等尊贵的人吧?
惊怖自怪,何故至此:自己就惊怖,就生出一种惊惶、恐惧的心;怖,是恐怖。又责怪自己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这个地方怎么可以来?你现在是一个穷人,这是国王的地方,你怎么到这国王的家里,不可以随便来的!你不可以进来啊!
覆自念言:这个穷子又给自己下注解了,他就想,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强驱使作:我不要在这地方再站着了!我如果久留在这个地方,他们这么有势力,一定会来逼迫我,一定会要给他们做苦工来罚我。思惟是已,驰走而去:想到这个地方之后,还是赶快跑!不要在这地方,会生出是非来!借问贫里,欲往佣作:他到穷人住的贫民区那地方,就想要找工作。他看有钱的人,不敢和人谈话,就跑到没有钱的穷人所住的地方去,和穷人是一党,去问人家有什么工可以给他做。

M2 颂父见子

长者是时 在师子座 遥见其子 默而识之
长者是时,在师子座:这位大富长者,就是譬喻的佛;这个时候,在师子座这个最高贵的座位上面。遥见其子,默而识之:远远的就看见他这个儿子来了。他一看见就认得,这是由很小的时候,就跑到外边去的这个儿子。“默”,就也没有出声,从来也没有对人说这件事。这个“识”字,有的时候读“志”音,也就是认识。这位长者也不用人对他说,他自己就认识他这个儿子。

L3 颂追诱雇作(分二)
M1 颂即遣旁人追 M2 颂密遣二人诱
今M1

即敕使者 追捉将来 穷子惊唤 迷闷躄地
是人执我 必当见杀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长者知子 愚痴狭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即敕使者,追捉将来:这位长者,即刻使令两个使者去把他抓回来;这就是他跑出去那个儿子,现在回来了,你看,他还在那地方看着呢!赶快把他抓来。穷子惊唤,迷闷躄地:这两使者到了那地方,也不由分说,什么话也不讲,就把他捉住了。以前他这个穷儿子回来的时候,本来就怕有人来抓他,这回果然就如他所料,现在真有人来抓他来了!穷子就大叫起来,说:“你们抓我干什么?我没有犯罪呀!你不可以抓我啊!你抓我,你是不是想要杀我啊?我给你做工可以,但是你不给钱!你的势力这么大,你们来抓我干什么?”他怕得厉害,就吓昏了。躄地,就倒地昏死了。这就是譬喻二乘人不懂得大乘的佛法,生起恐惧心,就说为什么要强迫我学你这个法呢?我不想学这个法,你一定要我学,啊!吓死了!
是人执我,必当见杀:这个穷子这么想,这个人来把我捉去,一定是他想要来杀我的。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那么把我杀了,我还怎么办呢?我也没有法子吃饭,也没有法子穿衣服了,这可是糟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勉强来捉我呢?自己这么想。
长者知子,愚痴狭劣:这位长者一看这种情形,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外边尽和穷人在一起惯了,也没有什么知识、也没有读书,就愚痴得这样子,一点智慧都没有。狭,就是很窄狭的;劣,就是很坏的;狭劣,就是一点知识都没有。不信我言,不信是父:因为他没有知识,我现在若告诉他,说“我是你的父亲”,他一定认为我是欺骗他;我告诉他真话,他不会相信的。他怎么样也不相信我是他父亲。你看!这个父亲把儿子丢了,儿子穷、父亲有钱,虽然是真儿子,也不敢认自己的父亲。这个父亲还是有智慧的,所以就用方便法来认他这个儿子;如果当时他就对他讲,说“我就是你的父亲”,这个穷儿子不会相信的,因为距离得太悬殊了!
有的人就说:“儿子跑了,不认识父亲,父亲认识儿子,这是人间很普通的事情。”可是这个父亲,不是一般的父亲;这个儿子,可就是一般的儿子。怎么说这个父亲不是一般的父亲?一般所有的父亲,是世间的父亲;这个父亲,是出世的父亲,是一个大慈悲父,对于一切的众生都有真正的慈悲;这个真正的慈悲,就是一点自私心没有。一般人对于儿子有一种慈悲心,这是有一种自私心;什么自私心?我生这个儿子,将来我老的时候,还可以照顾我、养育我!说:“法师!你讲这个法,在美国用不着的!我们美国这儿,都不要儿子养;到年老了,国家养着。所以生儿子,不是为着养老,没有自私心!”没有多,有少,绝对不会一点也没有。这是世间的父子,谈不到真正的慈悲;佛是我们出世的父亲,他就想度众生都成佛。
我们现在所讲的“穷子”是谁呢?就是所有的二乘人和这一切的众生,都是譬如穷子一样;不认识自己的父亲,跑到外边来流浪生死。
在这生死苦海里头,头出头没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死、死了生,死了生、生了死;生死多少次,也不知道怎么样生的、怎么样死的?这就是“从邑至邑,从国至国”。糊涂生了,又糊糊涂涂的就死了!说是我读书得到一个 PH.D (博士);但是得到之后,没有几年,也死了,把所读的书又忘了!来生再读过;再读过,又是没有好久,又死了!所以,你看,读得很辛苦,才勉强把它记住,但是死了又忘了。你说这个怎么办呢?
佛就是教我们如何把生死了了;佛又用种种的方便法,使令我们明了人的生死──是怎么样生来的?怎么样死的?这个人怎么就那么样富贵,那个人为什么那么穷呢?这个人长得相貌那么美丽,那个人长得相貌那么丑陋?是什么道理呢?是谁给他安排这个样子呢?有说是父母,父母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生出来是美丽、还是丑陋。这是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际遇因缘,乃至于往昔业的关系;也就由无明而造出来这个行为,由行为也就生出来一种的名色,名色有六入,六入缘触法,有了触就有了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是由这十二因缘成的,好像十二连环似。
所以佛就想把众生的这种迷梦给唤醒了!这就譬喻小孩子从很小就跑出去,不认识父亲;这个父亲用种种的方法,来叫他认识自己是他本来的父亲。佛也是这样子,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子,但是跑出去时间久了,愿意做穷子,不肯回来;现在佛想往回找他这个穷儿子,这个穷儿子骇得要死,也不认父亲。这真是很难办、很难办的,你说怎么办?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5: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4-24 06: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0: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20 23: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