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9|回复: 1

「自然大和尚」竟無起處,緣生會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8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竟者,畢竟義。何者畢竟?那是行者已然在道理上念念之間如是貫徹心中了然的畢竟。一切法門都是從根本心中的理路之中念念貫徹。念念之間若是都是在如是理路之中若是肯於每日思惟念念觀心,久而久之總有一天心與理真正能夠合二為一産生共鳴時,當下理全體是心,如是根本的一心全體是理,那就是貫徹義。明白如是覺體之時,看盡一切念頭的起起伏伏一切生生滅滅,哪個不是大覺心體的根本面目?
什麼叫面目?有生有滅不過就是覺心隨緣之時種種的隨緣表現表態而已叫面目。他必定是大覺心體隨任何緣起照了現見的法眼之目。沒有如是法眼如何稱之為覺?不能夠隨緣表態如何稱之為覺?站在緣起之時的隨緣表態也要知道所有一切表態當體是覺。覺心可以現種種緣起之相,覺心可以現種種感受的緣起彰顯的種種現見,但是覺心現相現見不過就是根本覺心的作用,就是覺心一體法爾如是而已。雖然他可以看到相,可以看到見,現相現見就是覺。覺正在現相現見之時整體是覺。覺知道整體是覺時,覺在現覺,覺可曾有動?要明白如是道理時,自然就知道覺不曾過有動。
不曾有動之時,隨緣所起的一切是相是見,如何解釋?就是覺爾,如是而已。
既然是覺爾,難道不能夠現相現見嗎?何仿現相現見?為什麼說的何仿?這裡說的何仿不是還有一個二法叫做相叫做見,你是根本已然知道覺體的一如,最初明白根本自性之中的一如。前面講盡種種方便,一直不斷地跟大家溝通,你要永遠在任何感覺之前要念念之間反觀知道是覺。要是不能夠知道是覺時,就算在念頭當前都能夠至誠懇切念念去觀照所有一切念頭的緣起生滅。能夠真正念念之間老實觀察所有一切的念頭現前的緣起生滅時,當你能夠看盡一切念頭的生滅處,久而久之就能夠真正體會到能夠明白生滅的那個從來不是生滅。觀生滅的目的就是慢慢啟迪慢慢發明有一個能觀的根本性用。明白那一點能觀的根本性用之時就根本不會像一般凡夫一樣只是打散在一切現在緣起的種種妄想業力。
什麼叫妄想?妄就是本來根本無有,卻因為緣起緣分之時隨幻覺仿佛不無。在這個妄上面抓著妄所起的呈現的一切相狀,著相於心,相在心上,就是想。
如何將來走出如是妄想?明白一切妄想不過就是覺體隨緣之時就算在緣分之上似乎有如是妄想,但哪個妄想當體不就是根本是覺?根本必斷妄想,甚至於更能夠明白一切緣起的變化的妄想,但你永遠也不是妄。到那個時候就能夠知道連現出妄之時都是一體的根本的本真。本真何仿令其現妄?因為能夠令其現妄處,其妄也真。
什麼叫其妄也真?真妄根本一如。在真能夠隨緣起妄,在妄不就是一體的覺真?這個上面的思惟叫會寂,緣生會寂。若是不是在這個上面思惟的,根本聽不懂《華嚴經》中所講的一切義海。不但講到一切世間相狀一切莊嚴時,有可能就墮在世間語言文字的莊嚴相上從此還是造作世間知見凡夫知見。不然就是還妄想有一個超越一切知見的根本清明,永絕於大覺的根本擔當,也不是明白華嚴的菩薩歷劫發心的如是的氣度。
如何在現前的每一個緣起之中,不但能夠隨緣起入一切世間知見。而且在這個世間知見當前只是用的是大覺體中的根本力用跟擔當。那個是你要從最初下手之時念念思惟的角度就不能離開過覺心中思惟,在覺體上面念念回光。要向他去認,哪個妄想起處不是大覺?你要向他去認,哪個現在隨緣的緣分之時不是覺體的根本的力量跟作用。你不必避開力量作用,何必要避開力量作用?只要知道是覺,力量作用不過就是法爾。似乎從覺之中仿佛有如是力量,覺得如是力量也叫覺。因為覺必覺故,所以正在覺時似乎中間變成一個名字叫做力量作用。但是力量作用就是覺。
在過程之中,每一個漸次每一個階段之中,所有的一切名相能夠起成自在,能夠起成思惟。若是真正能夠如是體會時,那才是竟無起處。竟無起處就不是你用盡一切眾生的思想之中,用那種模式想要在上面計量想要在上面記憶想要找到一點道理,絕對無是處,不是那種思想模式。那個竟無起處是明白根本覺體的一如,那個竟無起處不允許有稍微意識稍微的力量墮在竟無起處任何文字上面的任何觸感。還有任何觸感,竟無起處就是二法。明白竟無起處才是究竟的畢竟。究竟畢竟的竟無起處是你明白根本一如,一如之中你還在那邊妄立有起無起嗎?妄立有起捉持真正好似還有流轉。妄立無起以為心中就永遠不起?有起無起根本都叫妄動。
為什麼叫妄動?因為從這句話之中就可以明白你根本不知,不是在覺體一如上面擔當歸家的,根本不是在覺體上面念念之間自己發菩提心,照了本來面目的。不發如是菩提心,究竟的發心,將來也沒有真正的力量拔你一切天下芸芸蒼生。
芸芸蒼生都是幻業,要怎麼拔濟?但要其出夢是真拔濟,不是墮在夢中說夢中的互相的種種惠施,互相的種種彼此之間的施恩。那種惠施那種施恩還是大夢,究竟大夢,永遠不是究竟。佛門之中的究竟,是因為行者明白念念之間要給予要留下蒼生什麼樣將來畢竟解脫的大道,在畢竟解脫大道的發心之中你所接觸的一切的世間人,所有一切的緣起一切的應對,哪怕用的只是世間的種種施捨,用的只是世間的種種施恩,但那個施恩施捨貫注在他心中的絕對不是只是如此,只是一時脫離現在困頓的感覺,那完全不同。只要捉持只是幫人解決一時的困頓,要是一般眾生發這個心還叫善心。要是真正是釋門中人,一個釋子,發的是幫助眾生將來脫出夢境種種妄想逼迫之時,要還想妄執這個叫做善,你就是不善,你就是根本因地心中不真。因地心中若真之時,自然就會在你現在以為是善的行為裡面會念念剖析念念為自己評斷這種善到底究竟不究竟。沒要你離開如是善,但你要知道究竟不究竟,那才叫真發菩提心人。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明白是覺叫圓覺。因為明白是覺叫圓覺,知幻即離。
誰知幻?要是不知道是覺就不知道幻,知道是覺就知道他是幻。
為什麼他叫做幻?因為覺心隨緣時現出的緣起的種種覺相。
為什麼會有如是覺相?影像發生,幻也。這個時候說幻是自在,是了解,是無拘,那是根本沒有束縛。
當明白如是自在,根本無拘的束縛之時,還會覺得有起嗎?哪裡有起?這叫竟無起處。這不是一般眾生思想能及的,那是真發菩提心的人、真的是照了自己心性的人才能念念體會的。
『節錄 華嚴義海百門0045 上自下然大和尚 宣講』
阿彌陀佛!

发表于 2018-5-2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