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25|回复: 7

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阿难整衣,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

**丙二为末世示道场方法分三。丁初陈请

**

**末法众生,内障既深,外邪又胜,难免障碍,故此科阿难请佛开示,远魔治邪之方便。佛因其请,开示建立道场方法。初六句是经家叙仪,心明,即悟根中圆湛,不生不灭之真心,是闻慧;迹明,即悟旋流反闻,六解一亡义,是思慧;阿难旷劫多闻,而不思修证,今则从闻而思,而修,故得以明了,归家道路,曰心迹圆明。悲是悲众生仍在迷,欣是欣喜己悟入道方便。正因其悲愍末法众生,而思有所饶益,故稽首白佛曰: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先悟圆理,次解圆行,虽未圆证,然依是耳根法门修行,旋流反闻之功,已得无疑惑。意谓只要坐解起行,必然成佛,无须忧虑。而所令人担心者,是未来末法众生。常闻等七句是引佛言,而为问端。我虽等三句,是回小向大,愿学菩萨利他。世尊以下,述为末法众生,请法之由。因末法众生,去佛愈远,根机愈薄,障重慧轻,加之末法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蛊惑人心,以邪乱正。如有人欲收摄其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实在不易。请问世尊,如何能令初心后学,安立道场,远离魔事,不能惑乱于菩提心,得以增长,无有退屈。

**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

**丁二赞许

**

**佛赞阿难之请,而许为宣说。因阿难既发利他之心,复请利他之法,故佛赞其善哉善哉。意谓如汝阿难所问,末法邪师众多,欲初心末学,能免为其扰乱定心,必须安立道场,方可远离魔事。此诚救护众生于末劫时,避免沉沦之重要法门。汝今谛实而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当时阿难,及在会大众,均唯然应诺,奉命受教。

**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

**丁三宣说分二。戊初明根本戒法分二。己初总显三学以戒为本

**

**梵语毗奈耶,译云善治;以持戒能善治自他之过故。毗奈耶,正诠戒学,兼诠定慧。戒定慧是三种决定义。三业以摄心为本,身虽不犯,而心放逸,不名为戒。必须收摄身心,身固不犯,妄念亦不起,方名为戒。既摄心不动,外境自销,内外湛然,如风止波停,是因戒生定,定心成就,本明暂发,是名因定发慧。圆觉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又云:‘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以能修学戒定慧,必可了生死,不再漏落生死轮回,故名无漏学。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讲记海仁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6: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2-25 07: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07: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3-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9: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5 06: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14 12: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07: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