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84|回复: 8

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海仁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六)

**

**海仁老法师主讲

**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

**辛五观耳根分三。初叙悟缘起分三。癸初值佛禀教

**

**尔时,即大势至菩萨述念佛圆通已竟之时。前后诸圣,皆略述修证,唯观音菩萨,广陈耳门圆通。其意有二:一此经当机阿难,一向多闻,不务真修,循声流转,今欲令其就路还家,返闻自性,观音菩萨,密体佛意,故详述耳门圆通,令知进取。二娑婆众生,耳根最利,如文殊选根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故引古佛观世音如来,教从闻思修法门,使此方众生,从耳根下手。观音菩萨,乃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之上首。佛经无量劫化缘既毕,上半夜入灭,观音菩萨,即于下半夜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佛。菩萨得名因缘有二:一约因修证,观谓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即依耳根本觉闻性之理体,起始觉妙智,观三种世间,所有音声,皆唯心妄现,不循声转,反观闻性,入流亡所,而修习观音如来,所授之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悟证圆通,故古观音如来,授记菩萨名观世音。二约果上化他,法华经云:‘若有百千万忆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云:‘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设入大水,水不能漂,以是因缘,名观世音。’故观是菩萨之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音是众生称念菩萨圣号之音声。大悲经谓此菩萨,久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因大悲心切,愍物长迷,故带果行因,现菩萨身,助佛转轮。今继大势至菩萨,叙述念佛圆通之后,即从座起,礼佛而言:世尊,我忆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此显本门之久远。有佛出世,名观世音,是显德同道合师资相契。我于彼佛,发菩提心,是菩萨自述最初发心之经过。梵语菩提译云觉道,发菩提心,即发大心,勤求无上正觉佛道。既发心求佛道,当自精勤俭学,然修不由径,徒劳无功,故彼观音如来,教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是耳识,及同时意识;思修是独头意识。闻思修三慧,为进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之阶梯,亦转凡入圣之正途。然本经旨在旋妄归真,舍识用根,故今之闻慧,非指耳识,乃指耳根之闻性。内不随分别之耳识,外不闻所闻之尘声,但闻能闻之闻性,谓之闻慧。据本觉理起始觉智,不著空有,谓之思慧;念念旋妄脱黏,归元内伏,谓之修慧。如是闻,如是思,如是修,日久功深,发本明耀,解六结,破五阴,超五浊,证圆通,入三昧,始觉智契本觉理,谓之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

**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

**癸二依教修证分三。子初总叙圆修

**

**‘闻’谓闻性,亦即击钟所验,具圆通常三真实之闻性。观音如来,教观音菩萨,徒闻思修,入三摩地。菩萨即依教起行,最初从闻性中,下手修习,以耳根中闻性之本觉理,而起如幻之始觉智,为能观之观智;以能闻音声之闻性为所观境。内不依妄识分别,外不随声尘流转,旋闻与声脱,反出流为入流,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即下文所谓:‘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以耳根闻性为观境,外遗声尘动荡静粗细之相;故曰入流亡所。佛顶文句云:‘此圆通常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故名为流。若随染缘,则流为九界;若随净缘,则流为佛界。九界名生死流,佛界名涅槃流。正随流时,水性不变;十界俱非十界,名真谛法流;惟一水性,随十界流,十界俱即十界,名俗谛法流;流外无水,水外无流;非水非流,即流即水,十界俱离即离非,是即是非,名中谛法流。真谛即圆真实;俗谛即通真实;中谛即常真实。又三谛俱圆,量周遍故;三谛皆通,具胜用故;三谛皆常,体不变故。’又云:‘入之一字,一心三止三观,止观不二,是般若德;流之一字,一境三谛,三非定三,是法身德;亡所二字,即解脱德。所无实体,则亡无可亡,所是幻妄,则不亡而亡;所非有无,则非亡非不亡,而论于亡也。’读此,入流亡所之义明矣。

**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

**子二别明破阴分五。丑初圆破色阴超劫浊

**

**五阴通十法界,佛是法性五阴;菩萨是漏无漏五阴;二乘是无漏五阴;凡夫是有漏五阴。今菩萨不但破凡夫五阴,且遍破二乘用菩萨之五阴,而成佛界法性五阴,故曰圆破。色以质碍为义,依此色阴,成九界劫浊。色阴破,便可超越九界劫浊。明暗通塞等十二诸有为相,及吾人内之五根,俱属色阴。凡夫以有声为动,无声为静,因有动静等有为相,故成同居士劫浊;菩萨了动静等诸有为相,是相对而有,本无实体,不生取舍执著,故破凡夫之色阴,超三界劫浊,位在观行。权教三乘,以生死为动,涅槃为静,成方便土劫浊;菩萨了生死涅槃,皆是狂劳颠倒花相,而破三乘色阴,超方便土劫浊,位在八信。别教菩萨,以二边为动,中道为静,成实报土劫浊;大士了一切唯心,动则非动,静亦非静,了二边即中道,而破菩萨色阴,圆超实报土劫浊,成佛界真善妙色。

**

**所入既寂,是牒前入流亡所。菩萨初于闻中,旋闻机,闻自性,入流亡所之时,不觉有动相可得,即已解动结;然静相犹存;今观行功深,定慧力强,了达动静二相,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不但动相不生,静相亦亡,便破色阴,而解静结。

**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


发表于 2018-3-2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
顶礼演程师兄!
当我,口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时;
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时;
和不念时(周围环境也有其他声音,但没有人的念佛声,或者半夜睡觉醒来,自然听到念佛声)。
请问:在这三种情况下,所听到的声音那种是清净声?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13: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2-3 09: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4-6 07: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17: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7-30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
发表于 2020-10-23 16: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19 09: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