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74|回复: 7

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9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I3 结会古今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弥勒当知:文殊菩萨说,弥勒菩萨你应该知道!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当时的妙光菩萨,你知道是谁呢?不是旁人,就是我文殊菩萨。你记得不记得?求名菩萨,汝身是也:那个求名菩萨是谁呀?
就是你弥勒菩萨;你以前就是尽求名求利的,不过你现在把这个毛病去得很多,比以前大有进步了!
**E4 分明判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弥勒菩萨听见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讲,把他的根底都给说出来,原来他就是一个求名菩萨;弥勒菩萨已经无我相了,所以他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也没有觉得:你尽讲我的坏处,你真是对我这么样不客气!没有这个思想。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就又对他说,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我现在看见释迦牟尼佛所放的白毫相光,这六种的祥瑞,和以前日月灯明佛所现的祥瑞,是一样的。本,就是日月灯明佛那时候;今,就是现在。
是故惟忖:因为这个,所以我思惟、忖度一下,用我的心想一想。其实文殊师利菩萨又何必想呢?他早就知道了,不过是随顺世俗的法,也这样讲,说我已经想过了!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现在释迦牟尼世尊应该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这部经名《妙法莲华经》,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D2 重颂 分二
E1 颂广举曾见以答 E2 颂分明判答 E1 分二
F1 颂一佛同 F2 颂最后佛同
今F1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当时,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里边,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想要再说一说这个意思,所以又用偈颂再重说一遍。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我,是文殊师利菩萨自称。说我曾经记得,在过去很久以前,有无量没有数量那么多的大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当时有佛出世,这是在天、人世间所尊崇的佛,这一尊佛的名字,就叫日月灯明佛。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世尊,就是日月灯明佛;佛演说大乘的妙法时,所度脱的众生,也不知道有多少数目,也是无量那么多。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有没有数量那么多的菩萨,日月灯明佛都使令这无数的菩萨,得到佛的智慧。
**F2 颂最后佛同 分三
G1 颂曾见事与今已同 G2 颂曾见事与今现同 G3 颂曾见事与今当同
今G1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日月灯明佛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有八个儿子;这八王子,知道父亲这个大圣出家了,于是就把国、城、妻、子都舍了,都布施给其他的人,也随着父亲出家修清净行。
**G2 颂曾见事与今现同 分二
H1 颂现瑞同 H2 颂疑念同 H1 分二
I1 颂此土六瑞同 I2 颂他土六瑞同
今I1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希有事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当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典,经典的名字就叫“无量义经”。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在大众里,详详细细为大众解释经典的妙义。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佛说《无量义经》圆满之后,当时就在讲经的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结跏趺坐入定了,这个定就叫无量义三昧。
这时候,天雨曼陀华:天上就下小白花和大白花、小红花和大红花;天鼓自然鸣:天上有一种天鼓,也自自然然都响起来了。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诸天和一切的龙、鬼、神,都供养这位佛、供养法、供养僧。在这个时候,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所有诸佛国土,就有六种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在白毫相光里边,就现出很多稀奇的事情。
**I2 颂他土六瑞同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乾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这个光向东方照去,照多远呢?照一万八千佛土。一万八千佛土,是表示十八界;大地六变震动,是表示六根。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佛指示一切众生,这种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生死业报所在。为什么有业报?就因为我们人起惑、造业、受报。起惑,就生出一种无明;一有了无明,就造出行业;造业,然后就受果报。那么这一位佛,在他的光里边,现出这种种的情形。
又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又看见其他诸佛国土,用种种的宝贝、宝贵的东西,来庄严佛土,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有用琉璃的,有用玻璃的,来庄严诸佛国土,这都是由佛光所照而显现出来的。在佛光中,不仅仅见到一切的国土,这种众宝庄严的美妙;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又看见一切诸天的天人,或者有龙,或者有神,和夜叉鬼等等,乾闼婆、紧那罗:有乾闼婆、紧那罗这个乐神。各供养其佛:天龙八部、鬼、神等众,都发一种供养心来供养这位佛。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又看见有一切其他国土的佛,都发菩提心,自初善、中善、后善,乃至于成佛。身色如金山:佛身的颜色有如金山一样,都是紫磨金色的。端严甚微妙: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端严,非常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就好像在净琉璃筒中里边现出一尊真金的佛像。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其他国土的无量诸佛,在大众中,就敷布而演说甚深法的意义。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所有其他世界诸佛土,有很多很多修声闻的众生,因佛光所照:因为日月灯明佛的白毫相光所照耀,都现出来。悉见彼大众:虽然在娑婆世界,但是其他世界所有的这种境界,都看见了。
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或者就有出家的比丘僧、比丘尼,他们住到山深林密、深山穹谷,没有人到的地方。精进持净戒:他们昼夜精进,也不休息。怎么样精进法呢?忘了吃饭,又忘了睡觉,甚至于连穿衣服也忘了。他们所想的是什么呢?就是修道,昼夜六时恒精进。昼夜六时,就是昼三时、夜三时;昼,就是白天,有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三时;夜也有三时,就是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他们昼夜六时,常常都是精进的修行,守持清净光明的金刚宝戒。犹如护明珠:就好像龙护持它的龙珠一样。
你们出家人,持一分戒,就有一分的光明;持十分的戒,就有十分的光明;持百分之百的戒,就有百分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从戒、定、慧生出来的。你若不守戒,就没有光明;你想要有光明,一定要守戒的。修行,不仅仅是为的要有光明,乃至于要成佛;你如果不守戒律,就不会成佛的。所以想成佛,一定要守戒律;戒律,是最要紧的!研究戒律,是最重要的。
出家人一定要守戒律,不守戒律,那和在家人是没有分别的;所以想要成佛道,必须要从戒律上来下手。在这《法华经》上,最重要的,就是注重的戒律;守戒律,就不可以随便乱讲话,不可以随便乱说是非,不可以因为你说话,令一切众生生了烦恼。所以说:


妙法莲华经序品浅释---宣化上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
“守口摄意身莫犯”,你要守着口,怎么样守口呢?就是不乱讲话,守口如瓶;守着你的口,就像合着瓶子似的。不要一天到晚,有用的也讲,没有用的也讲,这就是没有守口。摄意,不但你口不说恶言,心里也不动恶念,不想任何人的是是非非。身莫犯,口里不要挑拨是非,心里也不要想是非,你身也不可以犯戒的。“莫恼一切诸有情”,你不要妨碍世间一切的有情众生;不要说人,或者畜生,乃至于一只虫子,也不要令它生烦恼。“无益苦行当远离”,没有益处的苦行,应该远离它,不要去学;无益的苦行,对自己没有益处,对世界、社会上,也没有益处,这都应该远离开它。“如是行者可度世”,像这样子的修行人,才可以教化众生。
所以守持戒律,就好像守持、护着我们的宝珠一样。宝珠,或者是夜明珠,或者避风珠、避水珠,又有避火珠。你若有一粒避风珠,风就没有了;有一粒避水珠,水就不能来了;你若有避火珠,你的邻居都藉你的光,他们的房子也不会着火了。你有这种的宝珠,你是不是要特别注意,要时时都保护着这个宝珠呢?持戒,也就是等于保护宝珠一样。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在日月灯明佛眉间白毫相光里边,又看见很多很多的菩萨,他们修六度。前边是诸比丘持戒度,现在布施度、忍辱度等;这个“等”,就包括持戒、禅定、精进、般若。布施,有财施、法施及无畏施。财施,有钱的,就要布施钱;法施,就是明白佛法的,要布施佛法给人;无畏施,就是帮助人,令人不生一种恐惧心。忍辱,又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种。行六度万行的菩萨有多少呢?其数如恒沙:有恒河沙数那么多,都把国、城、妻、子布施出去给人。斯由佛光照:这是由佛光照的,所以才见得着这么多的境界。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又见诸菩萨,念玆在玆,昼夜六时都要打坐。你昼夜六时都打坐,这就叫“深入”;你若不是昼夜六时打坐,这就没有深入。修道的人要拿出真心来;你没有真心,怎么能得道呢?你若把真心贡献出来,不但可以得道,而且可以证果、可以成佛。所以要拿出来你坚、诚、恒的心。坚,就是要有坚固心。不是说我今天有了坚固心,明天又变了;一变,就不坚固了。诚,要有诚心,实实在在做去。
恒,又要有长远心;不是就一朝一夕的,要时时刻刻都这样子。我看见有好几个,在去年暑假的时候,很诚心来学佛法,甚至于睡觉的时候,都学习佛法;现在,有的就都忘了。暑假的时候,是一个短短的时间,你发心修行、学道,那是一个“一时”的;你若永远都这样子去修行,这样去学佛法,那才是真的。所以深入诸禅定,就是常常用功修行。
身心寂不动:身心寂然不动,就是入了定了。不是说我的腿痛了,换换腿!或者我的腰酸了,我想往后边那么靠一靠!没有的,身心都不动的。以求无上道:用这种志愿的功夫,来求无上的佛道。
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又看见有很多的菩萨,知道涅槃相。寂灭相,也就是涅槃相;涅槃,就是寂灭,寂灭,就是涅槃。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每一位菩萨,都在他的国土,演说佛法,以这种功德,来回向佛道;演说佛法,也就是增福、增慧。
**H2 颂疑念同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尔时四部众:当尔之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看见日月灯明佛显现出来这种伟大的、神通妙用的力量。其心皆欢喜:他们心里都生出一种欢喜;这是欢喜瑞。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每一个都生了一种怀疑心,就自己和自己那么互相问,这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这样子?
**G3 颂曾见事与今当同 分五
H1 颂因人说法同 H2 颂时节同 H3 颂唱灭同 H4 颂授记同 H5 颂灭后通经同
今H1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这时候,天人所奉尊的佛,很安泰的、很舒适的,从三昧就出定了。什么三昧?就是无量义处三昧;起,就出定了。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日月灯明佛就赞叹妙光菩萨说,你是世间的一个明眼善知识!世间所有的人,都以你妙光菩萨作眼目!为什么?
一切所归信:因为你是世间所有一切众生所皈敬而信仰的,众生都非常的仰慕你。能奉持法藏:为什么他们仰慕你?因为你能奉持佛法的法藏,能依法去修行,依法去弘扬佛法;你依照佛所说经典的道理,去教化众生。如我所说法:好像我所说的《妙法莲华经》。唯汝能证知:唯独你妙光菩萨才能明白、证得这种的智慧,知道这经中的妙处。
世尊既赞叹:世尊日月灯明佛既然赞叹妙光菩萨之后。令妙光欢喜:令妙光菩萨也生欢喜心。你看!菩萨也欢喜人赞叹!所以你们无论对任何人,你切记,不要讲他的坏话。你一定要说:“你真好啊!你的心也好,你的相貌生得也好!”他就再丑陋,你不要说:“喔!你真丑陋啊!”你这么讲,他讨厌你了,一定对你发脾气:“这会儿我拿你来出出气,我正一肚子气没有地方发泄呢!你说我丑陋,好!我一定和你打一场!”本来他丑陋,但是他不想;你若一说他丑陋,他就不愿意了!你若不说,他没有办法,因为他生来就这么一个面目,没有地方去发脾气去。所以日月灯明佛都赞叹妙光菩萨。说是法华经:说这一部《法华经》。

发表于 2018-3-22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21: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9 20: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8: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1 09: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18 08: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6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