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5|回复: 7

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海仁法师

**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

**六根性中相知,不能说六;用中相背,不能说一,执一执六,皆属凡情。今阿难问,云何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正是凡情未泯,故佛令其审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若言六根为一,则其用应相通,何以而今,眼不能闻,耳不能见,头既不能履,足又不能言。六根彼此不能互用,当知六根非一。若然执此六根,决定是六,如我如来,今于首楞严法会中,与汝阿难,宣扬微妙法门时,汝阿难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答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又何关汝身口之事?云何而今,汝口来问义,身起钦承;可知六根互通无碍,不能说六根决定是六。由于用中相背,故非一,性中相知,故非六,计一计六,俱属妄执。是故汝阿难应知,若谓六根非一,而毕竟是六,则应用不相随;何以今日耳闻法,口问义,身钦承?若谓六根非是六,而毕竟是一,则其用应相通,何以汝耳不能见,目不能闻,所以终不应言,汝之六根,元本是一,抑或元本是六。

**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

**此佛重为当机,显示六根,非一非六,而所以成一成六之由。由于众生,自无始时来,迷真起妄,依惑造业,颠倒行事,沦替生死,故于圆满湛然,元无一六性中,而有一六义生。若能返妄归真,说一说六,俱属多余。汝阿难今已证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根脱尘,而得人空,虽然六销,但法执犹存,未能亡一。

**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

**已二借喻显理

**

**初四句喻从一成六,下二句喻除六说一。虚空喻湛圆妙觉明心,群器喻六根之相,异空如六根见闻觉知等性。虚空本无相,不可说同说异,因参合群器之中,由群器之形相各异,长短方圆等不同,空亦随器而成方空圆空等异名。喻湛圆妙觉明性,因六根异相之分隔,而为视为听,为觉为察等名差别。此是说明六根,因迷真起妄而有。即经中所云:‘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除器观空,喻六销,说空为一,喻犹未亡一。安器除器,与空无关;器自更改,空元不动。云何可说,彼太虚空,因汝安器,而成同与不同。由此可知,见空有同异,已属妄见,何况更为虚空,安立是一非一等名,岂非妄上加妄。

**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

**巳三以法合喻

**

**法谓湛圆妙觉明心,元非一非多,由于无始,六尘分隔,结滞成根,因而成为六受用根。合太虚空,参与群器,而成异空。若能解除根结;则说根性为一。喻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因结根说六固妄,解结说一亦妄。圆满湛然之性,并不为汝说一说六,而成一六;何况更说,非一非六。合彼虚空,非因安器,而成同空异空,说异说同俱不可;何况更说,非同非不同。故曰: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

**辰二约妄相别示分二。巳初明从真起妄六用偏局分二。午初别示生起之由分六。未初明眼根结相

**

**此中文略,应有:‘云何无始,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之征起,余根亦然。

**

**由明暗等,是指最初境界相。最初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是有明之始;空晦暗中,是有暗之始。由于无明妄动,必欲加明于觉,遂将妙明真空,变成晦昧之顽空;如云遮月,暗非全暗,明暗渗杂,此即真妄和合,故曰二种相形。由于明暗二相,引发湛圆妙心,发出妄见,故曰于妙圆中,黏湛发见,此即八识见分。由于见分必欲有所见,而成为相分,此能见之见,即反照于相分之妄色,于是色心和合,结成眼根。此说明眼根,最初形成之因由,属于清净四大之胜义根;此胜义根,即成为眼根之体质,故曰因名眼体。因胜义根之眼体,而有浮尘根之形相,浮尘根形如蒲萄朵,以色香味触及地水火风八尘所成。浮根既成,根尘相对;则根为尘转,循色流逸,奔驰于色尘之境,遂为色尘所限,见不能超越于色。

**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二示耳根结相

**

**此动静二相,亦最初境界。由于动静二种声尘,互相鼓动,名为相击。因于湛圆妙觉明心中,发出听闻之性。此乃由境牵心,复由听声之性,卷声成根,此根为浮尘根之根元,名为清净四大。成为耳根之体质,亦即胜义根,是耳根最初之形成。再依此胜义耳根之体质,而成耳之浮尘根,此根形如新卷之荷叶,亦为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因此根榄声尘以为体,故循声尘而流转,终日流逸,奔驰于声尘中,自此根为尘限,不能超越于声。

**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

**未三明鼻根结相

**

**此中通塞,指最初晦昧为空,是通相;结暗成色,是塞相。由于通塞二相,互相显发,于湛然妙心中,发出一种嗅闻之性。此即由境引心,而成嗅精;复由心取境,嗅精对映于香尘,吸取香尘而成根。此根元为清净四大所成,虽属四大,但其相极为微细,非天眼圣眼不能见,故名胜义根。是纳外之香尘而成内之四大,为鼻根之体质。由此体质而成浮尘根,其形如双垂爪,是由粗浊四大而成,故曰浮根四尘。由于根尘相对,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遂为香尘所限,自此鼻不能超越于香。

**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

**未四示舌现根相结

**

**舌根不动,安然无味曰恬;知甜等味,曰变。由于最初恬变二种妄尘,互相参对,引动湛圆妙心,发生一种知味之性,是为由境引心,成为尝性;再由心取境,反映于味尘中,旋取味尘成根,此即为浮尘根之元、之胜义根,是清净四大所成。因依此清净四大舌根之体质,而成粗浊四大之浮尘根,其形如半圆形,犹月初之月名初偃月。既根尘相对,自然终日流逸奔腾于味尘之境,遂为境限,自此不能超越于味。

**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

**未五示身根结相

**

**身根有离知及合知二种妄尘,由于离合相摩,引动妙湛圆心,发出一种知觉之性;此乃由境牵心,后由心取境,知觉之性,反映于触尘,搏取触尘,心境和合而成身根。此身根是极微细之清净四大组成,能为浮尘根之根元;浮尘根依此清净四大胜义根之体质,而成其形,如腰鼓颡。腰鼓亦名杖鼓,以皮革封其两端,腰细状如人身。此依胜义根,而由粗浊四大而成之人体,正如腰鼓之形。身根既成,根尘相对,流逸奔逐于触尘之境;遂为尘境所限,从此不能超越于触。

**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

**未六示意根结相

**

**此中生灭二尘,亦最初无明妄动之境界相,为意根所对之法尘。最初由于一念无明妄动曰生,有生当然有灭,生灭相续不断,而引动湛圆妙心,由是发出妄知,再由此虚妄知觉之性,映对法尘,于是由境牵心,再由心取境,心境和合而成意根。此由清净四大所成之意知根,能为浮尘根之所依,依此清净四大之体质,而成粗浊四大之肉团心。肉团心居于人体之内,能见外物,外物不能见心,故曰如幽室见。意根以前五尘落谢之影子为所缘境,由于根境相对,终日奔驰流逸于法尘,故为法尘所限,不能超越。

**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

**午二总结偏局之相离尘无体

**

**总结六根,见闻觉知,为六尘所局限。若离六根,即归一心,无复见闻觉知等差之相用。六根之由生,皆因众生最初一念妄动,于妙觉明心,必有所明,遂妄为明觉。因此明觉之无明妄觉,故失却原本精明妙心,而成为第八识之见分。能见见于所见,心境历然,于是境牵心,心取境,遂黏此妄觉,而发出六种妄光,成为见闻尝触觉知等六性。由此六种妄心,揽取尘境,色心和合,结成六根,若离六尘明暗通塞等,即心境节脱,而六根见闻觉知之性,便归于堪圆妙觉明心。如泥作瓶,故有瓶空;如碎泥瓶,瓶中之空,即归虚空。故曰离明离暗,无有见体;乃至离动离静,离通离塞,非变非恬,非离非合,非生非灭;耳之闻性,鼻之嗅性,舌之尝性,身之觉性,意之知性;皆无自体可得。

**


发表于 2018-3-2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19 09: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0: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5-13 07: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8-29 08: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30 15: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