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2|回复: 0

[感应分享] 今生有幸读到佛经,是有多么难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怎么来的
是哪尊佛写的吗?

你一定知道“佛经”
但是
你是否知道“佛经”
是哪尊佛写的吗?
佛经是怎么来的?
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今天的我们读到佛经又有多幸运?
微信图片_20180115133751.jpg
“佛经”,简单地讲就是佛陀宣讲佛法的汇编,好比现在的“会议记录”。不同的佛经,都是佛陀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所讲之法的记录。

例如,《楞严经》是对楞严法会的记录,《佛说十善业道经》则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陀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所说的法......
口诵相传
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佛陀)在古印度的大地上弘扬他所证悟的佛法。在宣说佛法时,佛陀面对水平不同、特点不一的对象或是不同的场合,采用的是因材施教的方法,并没有一定的形式,而且是以口口传诵的方式来记忆并流传的。


这其中,不仅有语言表述的言教,更有佛陀自身行动上的身教。那时的古印度,还没有记录成文字流传的概念。

说法四十九年,讲法三百余会,在世寿八十岁时,释迦牟尼佛于拘尸那迦(现印度与尼泊尔边界附近)涅槃。如果佛法还是靠佛团的口口传诵,时间一长,只怕会出现遗漏、散失和错误,所以必须以严谨的标准将佛陀留下的教法与戒律统一编集,以合适的方式传承下去。
首次结集
因此,在佛陀涅槃后九十天左右,第一个雨安居期,由当时的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护持,大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位大罗汉比丘,于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内进行结集。根据唐代玄奘大师的记载,从竹林精舍往西南走五六里,在鞞婆罗山北边的竹林里有一座大石室,那就是七叶窟。

但此时,却遇到一个难题。只有证得阿罗汉果的比丘才有资格参加此次结集,得到他们的公认,所记录下来才是完完全全出自于佛陀、合乎于佛法的内容。但是,只有阿难尊者最为通晓佛陀在各个场合所做的开示和讲法,被称为“多闻第一”,可他却还没有证得阿罗汉果,没有参加资格。

当结集的日子越来越近时,这种迫切感反而激发了阿难。他彻夜修行四念处,不断地重复打坐、经行、打坐......结集的当天,特地为阿难保留了一个座位,不知道他能不能成功。

当其他比丘都入座之后,阿难尊者以神通力凌空而至,坐到了他的座位上。大迦叶尊者一见,即知阿难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并向他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这次结集历时七个月之久
“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
回忆复述佛陀宣讲的经文

持戒第一”的优婆离尊者
回忆复述佛陀宣讲的戒律

“头陀第一”的迦叶尊者
根据佛陀真意宣说论藏

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对后世影响深远。但这一次依然只是在口头上进行了统一,并没有形成文字记录。即使是佛陀入灭百年之后,僧团的第二次结集,也未形成文字。
文字结集
直到佛陀涅槃150多年后,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来多达六万的外道混迹在僧团,破法乱教,为治理乱相,从僧团中遴选出精通三藏的千名比丘,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在公开讨论、去伪存真之后,终于形成文字,被后世称为《经》,这才开始有了文字版的佛经流传世间。此后,又经历数次结集,佛经的文字化记录日趋完善。


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一直在贝多罗 (梵文Pattra)树叶上刻写记录文字,佛教徒也用这种方法写下佛教经典,所以“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5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