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88|回复: 12

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浅释

K3.约非远非近论近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复次:是再说一次。再重复说一次前边的意思,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修行菩萨道的大菩萨,观一切法空。观,是能观之智,能观的智慧;一切法空,这是所观的境界。所观的什么境界?怎么又叫“一切”呢?说是这个大菩萨,要观一切十法界的境界──这十法界,不出现前这一念的心;这一念的心,生出来十法界。十法界,有四圣法界、六凡法界。
(一)我们先从最高的“佛法界”说起。怎么会成了佛呢?就因为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就成佛了。自觉,就是自己开悟了,明白这一切法了。自己明白这一切法,认为是很妙的、不可思议的,所以也就愿意叫其他人明白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这叫觉他。自觉也圆满了,觉他也圆满了,这叫觉行圆满;觉行圆满,这就是佛了。佛就是一个大觉者,没有不明白的事情;所谓“明人所不能明,悟人所不能悟”,所以称为大觉世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人都崇拜佛,这是佛法界;这佛法界,也没有超出去你我现前这一念心。
(二)菩萨法界。菩萨是很不容易做的,他所行所做,是利己利人、自觉觉他;但是他没有觉满,佛是觉满了。菩萨行六度万行,修行布施,舍头目脑髓、国城妻子、内财、外财。什么叫外财?就是身外边的一切宝贵的物质;什么叫内财?就是你头目脑髓都包括在里面了。这都要舍!
布施分出三种:有财施、有法施、有无畏施。前面所说的内财、外财,那就是财施。法施,就是你学会了佛法,逢人就讲佛法、演说佛法,这是法的布施。财施是救济人的身命,法施是救济人的慧命。无畏施,就是这个人在困苦、艰难、恐怖的时候,你能安慰他,令他没有一种恐怖心。
那么又持戒,他严持戒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又修忍辱,又修精进,昼夜六时常常精进;也修禅定,又修智慧。所以他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这叫菩萨法界。这菩萨法界,也没有离现前这一念心,也都是在心里头;你心想要行菩萨道,你身就行菩萨道,将来就是个菩萨。
(三)缘觉法界。缘觉,是修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缘觉又分出来两种:在有佛出世,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称为缘觉;在无佛出世,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称为独觉。
独觉是独善其身的,不愿意兼善天下。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坏了,人人也都坏了,他就想要不坏,想要修行,所以就远离尘世,和这些个人就隔离了。他自己跑到深山穹谷,在阿兰若处修行,几年也看不见一个人。所谓“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在春天,看见百花都开放,他感悟地说:“哦!这真是妙不可言,这花也会开了!”到秋天的时候,他就看见树叶就落到地上了;你看这个树,春天生出树叶来,开花结果,到秋天,树叶就都落了,他也认为这是很妙的。它自生、自灭,这种是无常的境界;因为万物是无常,他就找这个有常。
什么是“有常”呢?他就想这十二因缘。最初,他就研究这个“无明”;无明,也就是烦恼的一个别名。你不明白了,就会生烦恼;你生出烦恼,就要去做、去实行了;实行,然后就有个识──有行为了,然后就有了一个影子,这影子就是这个“识”,也就是这个“种子”。这个无明,也就是男女一种互相不明白的这种“情”;有这种不明白的情了,就有行为──就有了性行为。有性行为,然后就有了识、有种子了;有了种子以后,就有了名色,就有一个“胎”的名称了。有了名色,然后就有了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生出来。有了六入,就有了触──有了感觉、有了接触了。接触,就有了受用,然后生出一种爱心来;生出爱心,就想要取为己有作为自己所有。为自己所有,就又有来生的生了;有了生,就又有死了。这是十二因缘。
缘觉就在这儿修这十二因缘,研究这个问题。喔!无明灭,这个行也就灭了;行灭,识也就没有了;识没有,名色也没有了;名色没有,自然六入也没有了;六入没有,因为你没有身体,就没有触了;没有触,也就没有受;没有受,就生不出爱来;生不出爱,就不想取了;没有取,也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了!他这么研究来、研究去,来回研究这十二因缘,就开悟了;所以这叫缘觉,又叫缘觉菩萨,就是初发心的菩萨。
(四)声闻法界。声闻,就是修四谛法而悟道的;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苦中之苦,既贫穷又困苦;这贫穷是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也没有房子住。有一个小房子,又被火烧了;刚刚再造一个,又被水给冲去了,这叫苦苦。坏苦,是富贵人,没有贫穷的困苦,但是他富贵不能久长,或者有的时候火烧、或者贼偷,把财就失去了、坏了。行苦,就是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这念念迁流、念念不停,由小孩子变大人,由大人变老人,由老人变死人,这么变化不停,这也是个苦。
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来得很痛苦的,老去的时候也很痛苦,有病更苦,死的时候是更苦。
以前有三个老人聚在一起喝酒,很高兴的,一个有六十多岁,一个有七十多岁,一个有八十多岁。其中这年纪轻一点的老人看这两个老年人,他大约心里想:“你们两个老得这样,就快死啰!”所以他就说了:“今年酒席筵前会,不知明年又少谁?”意思是,今年我们大家在这儿一起喝酒,等到明年,不知我们哪一个人就死了?七十多岁的老人说:“唉!你说得简直太远啰!”“你怎么说?”“我说,今天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提不提!”不知明天还穿不穿这鞋和袜子了。八十多岁老人就说:“哦!你还说得太远!”这两个人问:“你还说远?那你怎么说呢?”八十多岁这老年人又说:“唉!我怎么说?我这口气出去,那一口气就不知道会不会回来了!”言其生死是很没有人情讲的,它和你一点都不客气,这口气出去,那口气就不知道回不回来了,这是死苦。
古来人说:“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也不妨。”这个老僧说,我有一个安心的方法,就是八苦交煎的时候,我也不怕、没有关系,没有问题。所以这苦,你若有定力了,苦也变成乐了;你没有定力,乐也变成苦了。
声闻修四谛法。第一是知苦。第二是断集,集是烦恼;烦恼有很多种,有大烦恼、中烦恼、小烦恼,详细说太多了!第三是慕灭,灭是寂灭,就是证得涅槃了。第四是修道,道是修道。释迦牟尼佛最初成佛的时候,就是说四谛法──三转四谛法轮,度五比丘;这五比丘一听这四谛法,都开悟了。
这“声闻、缘觉”是二乘的圣人,跟“佛、菩萨”合起来,这叫四圣法界。还有六凡法界,就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五)天法界。六凡法界中,最高的就是“天”,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生到天国乐园,那就是最快乐、最好了;其实这“天”还在六凡法界之内,没有超出轮回,还在六道轮回之中。天上的人,最长的寿命是非非想处天,活到八万大劫;寿命终了,仍然还会堕落,还要到人间来。善业成熟,就转生到善道;恶业成熟,就转生到恶道里。天,也有种种的天。
(六)阿修罗法界。阿修罗是梵语,此云无端正,就是生得最丑陋;又叫无酒。阿修罗虽然生得丑陋,而阿修罗女可是生得最美。阿修罗就是斗争坚固,欢喜斗争、欢喜作战;所以在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都有阿修罗。这阿修罗,哪个地方他都去,所以有的时候,把他也算到三善道里;有的时候,又把他列入四恶趣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这是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是三恶道;又者,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是四恶趣。
(七)人法界。就单研究我们人来讲,你说人有多少种类?上至总统、国务卿、外交部长,这种种的政治人物;又有有钱的人,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富翁,这么样有钱;没有钱的人呢?连个立碓之地都没有。有最丑陋的人,人人见着他都讨厌;也有最美丽的人,人人见了他就欢喜。有很奇怪的人,又有最肥的人,肥得一、两千磅那么重,人家走的门他进不去,人家搭的巴士他太肥了,巴士门进不去;如果他要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要特别订制一辆巴士,或者特别造一架飞机,那么样子。有最瘦的人,骨瘦如柴,一点肉也没有,像柴火似的。
你说,又有富贵、贫贱、肥瘦、高矮、丑俊,这种种的情形,这是什么因缘呢?我现在总起来跟你说:种富的因,就得到富的果报;种贵的因,就得到贵的果报;你种贫的因,就得到贫的果报。这都是种因结果,好像那个肥的人,他大概是想:“哦!我最欢喜肥!”就种肥的因,今生就得到肥的果,比肥猪还肥。这是在人道中,有种种的样子,都不同的。
(八)畜生法界。你就拿畜生来讲,有多少种类?简直数不完的。
(九)饿鬼法界。饿鬼也是那样子,也是很多种类的,不是就一种鬼、两种鬼那么样子。
(十)地狱法界。地狱也是有很多种类。
“六凡法界”再加“四圣法界”,这叫十法界。十法界从什么地方有的?就是从我们现前这一念心。你天天若发脾气,所谓“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孽根。”你发起脾气,就像老虎一样;你发脾气有火,就会到修罗法界去。你若尽贪心、瞋心、痴心,这就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里头去。你要是想要修苦、集、灭、道四谛,就走到二乘人里去。你若愿意修菩萨、成佛,你就发菩萨心,修六度万行,将来就成佛。所以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想要明白这三世一切诸佛,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一切诸佛;你应该看“十法界”这种的因缘、这种的性,一切都是从你的心里造成的。所以我常常很欢喜讲这个“心”字: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三点好像星星排布着一样,你写“心”字那个弯弯钩,像个月牙似的。披毛,就是做畜生;做畜生也是从这个心生起、开始;你要想修行成佛,也是由这个心。所以说这十法界不离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你心在佛国,将来就到佛国;你心存地狱,将来就堕地狱;这一切唯心造,丝毫不错的。
如实相:实相,就是一切相的根本;一切相的根本,就是没有相。你若有相,在“有相”找,找不着“相”的根本;你若在那“无相”上找,就找着“相”的根本。
菩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观这十法界,境界都是空的,好像什么呢?就好像实相似的。空可是空,空里头又有一个“有”──这“真空”里头就生出一个“妙有”。所以才说:“真空不空,不碍妙有;妙有非有,不碍真空。”真空它不空,会生出一个妙有来;妙有也非有,也就是真空。
“真空”也就是“实相”的别名。实相,就是一切相的根本;一切相的根本,就是没有相。你若有相,在“有相”找,找不着“相”的根本;你若在“无相”上找,就找着“相”的根本。所以你观一切法像实相了,就外无所贪、内无所求;你也不向外找、也不向内找,内外都空了!内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把六根也空了,然后又空了六尘,又空了六识;这把十二处也空了,十八界都空了。这“观一切诸法空相”都空了,可是空了,就没有了吗?不是没有了,是像实相那样子;所以微妙不可思议,也就在这个地方。
天天参禅,这是“如实相”。你因为不懂“实相”的意思,所以不觉、不知;我现在告诉你,参禅、打坐就是如实相!你这一参禅,内空六根、外空六尘、中空六识,这六根、六尘、六识都空了,十八界都空了,这到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了──不是说我们灵魂出去了,到天上,到非非想处天去;你无所有了,就是非非想处天。不用到上边来,才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你当下就是!当下你能如实相,就是非非想处天这种境界。
修道,要有一种恒心,要有一种诚心,又要有一种坚固心。这坚固心像什么呢?像金刚钻似的;你没有法子能破得了它,可是它能破一切。我学佛法,任何的境界来了,我也一定要学佛法,不会改变我的想法,一定要坚固。立志若坚固,在什么情形之下,我也一定要学佛法;任何的魔障来了,我还是要学佛法。我绝对要以坚固的心、真心,来学佛法!因为在生生世世,我们不是做马、就是做牛,不是做猪、就是做狗,甚至于做老鼠;甚至于再说一个不干净的东西,做粪里的虫子。不要说这粪里的虫子,你每一个人回光返照,看看你肚子里边和粪在一起,每个人都不知道有多少虫子?好像那只鸽子,你看它是鸽子,但是它身上有很多虫子在咬它;它自己有的时候知道,有的时候不知道。我们人也是,在我们皮肤里边,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多少虫子?也就是说,不知道有多少众生在我们身体里边?
所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要说外边的众生无边,就你自己身体里边,你说有多少众生?你能数得过来吗?这一些个众生,你若度不了它,它就把你度了!怎么把你度了呢?你就跟它去了,你由一个大虫子又变成一个小虫子。小虫子,它的性灵就少了,所以就很愚笨的、很蠢的;只知道吃人家的东西,只知道向人家来化缘,不知道布施。这是你也变成它那个样子,所以喝人的血、吃人的肉;在人肚皮里边,人家吃点好东西,它先给抢去了,它以为这是便宜事呢!实际上,这就是悭贪造成的。
你要度它,怎么样呢?就是你的自性一天比一天多、阳气盛;这也可以说是太阳光,太阳光有一种紫外线,那是最杀菌的。现在用光学杀菌,医生都借用紫外线;你若能利用你自己的阳光,就能把你身上的菌都杀了。“那犯不犯戒呢?”你这个思想,是聪明太过了!
好像某某人想要受菩萨戒,就问我:“我若受菩萨戒,我开一辆车在路上,压死很多虫,那犯不犯戒呀?”他想得倒很周到的,他就不想自己发起脾气,比杀死众生还厉害!他把这个忘了,就想起那个。我告诉他:“这个是你无心的过失,你不想杀它。在这种环境之下,有这种因缘,不是你有心杀它。你可以一边载车,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帮你所杀的众生回向,因为这不是你欢喜杀的;你要是明知故犯,你欢喜杀它,那是有罪过了!”
好像以前,我知道有一个当军人的,以后学佛了,也皈依三宝,然后他看人家出家很好,他也出家了。出家之后就念佛──在没出家以前,他也念佛,还吃斋、不杀生。出家之后,在南华寺受戒。以后因为共产党来了,他在江西住不了,就跑到香港。香港的环境很复杂的,那时候在香港有很多佛教的出家人都没有地方住;不像现在,每一个和尚在香港都住的高楼大厦。那时候不要说大厦,连个小茅蓬都没有;就在东普陀,住那种一层木头的房子。他住那个房子,也没有钱,就住不惯了;以前很会花钱,手边没有钱,就觉着困难。
那时,香港有一个道风山(于新界沙田);这个道风山是干什么的呢?专门帮助和尚和尼姑还俗的那么一个地方。你和尚若不愿意在佛教里,你可以到那儿,每个月会给你三十块钱或者五十块钱、或者两百块钱。在那儿,你愿意做和尚也好,你愿意吃斋也好;不愿意吃斋,也有肉给你吃。你愿意做和尚,就做你的和尚;不愿意做和尚,就给你一个太太。比丘尼呢?也是这样子。你愿意做比丘尼,你在这儿就做比丘尼;不愿意做比丘尼,你就做在家人;你愿意结婚,就给你找一个丈夫,愿意找和尚也可以。这么样子,这个地方最方便了──方便法门;说这个时候应该这样,要信天主,不要信佛。那地方说是:“我们这儿也念佛教的经,作早晚功课。”你看!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么样子来破坏佛教──挂上一个羊头,本来应该卖羊肉;他不卖羊肉,卖狗肉。
这个人没有钱用,说在那个地方可以挣三百块钱一个月,做什么呢?给作饭、作菜,就是作 cook(厨师)。但是作饭,作菜,不是作斋菜,是要作肉的;每天要杀鸡、杀鸭、杀鱼。他说这都不要紧,他杀一只鸡,这么用刀剁下鸡头,他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么杀鸡,一天杀了很多鸡。他把眼睛一闭,也不看;“我念佛给它!”他就说这样子会帮助它往生极乐世界了;就这么念一句佛、杀一只鸡,念一句佛、杀一只鸡,我相信他或者杀过三百六十只鸡。怎么样呢?这回果报来啰!他就发了神经病;在那儿也住不了,又回到这个没有钱的东普陀来住。一天到晚都是神经病:“你看看我杀的鸡到极乐世界了没有?”“你看看那鸭子是不是到极乐世界了?或者又去做鸡去了?或者将来是不是会杀我啊?”就这么一天到晚说神经病的话。
他就想要见我,为什么想要见我呢?他知道自己这个病见着我就会好,但是怎么样也没有机会见着我。为什么他知道见着我就会好呢?因为以前好像这种的病人有过好几个,他带着来见我,都好了;现在轮到他自己,明白的时候就说:“我想去见见安慈法师,你们谁能帮忙我,同我去见见他?”刚想要见,大约被他杀的鸡、鸭就说:“不行啦!你一见他,那我们怎么办?你杀这么多生,你明知故犯!你一个做和尚的,杀这么多鸡、杀这么多鸭,这怎么得了!”他又不来了;以后大约有半年多,结果自己拿着刀把自己杀了!
所以修行是不容易的,为什么他受这种果报?我告诉你们,这是大菩萨来现出这个样子给众生看──你们看这样子!出家不可以杀生的!出家一杀生,就会受这种果报!他自己不怕丑,不怕说是“这很不好意思的,我不现这个样子”。他要现这个样子,就和提婆达多是一样的;叫一切的和尚知道:做和尚不可以再杀生了!这就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他没有坚固心,出家之后都变了,不晓得修行。所以第一,要有坚固心。
第二,要有恒心。学佛法,不是像食鸦片烟那么样子;没有食就犯瘾,吃了之后就精神很好,不是那样子。这是要“常”──今天学佛法,明天学佛法,后天学佛法,天天都要学佛法;这个月学佛法,下个月也要学佛法,月月都是学佛法;这一年学佛法,来年学佛法,年年都要学佛法。要这样!说:“那我不要干旁的了?”你要是死的时候,你想干旁的可不可以?你想过没有?你知不知道你将来有个死的时候?你不学佛法,你死的时候,一点把握没有;学佛法的时候,你等到死的时候,无灾无病痛。
好像有个姓李的,他也皈依我。这个人就想皈依我之后,发愿要发财。他说:“我发财,我一定要造一个佛教的医院!”就皈依了;皈依后,又叫我给相面,又要叫我给批八字。我说:“你就生得一个发财的相,但是你心里若不好,也不能发财的;你生了一个不能发财的相,你若心里头好,也会发财、也会好的。所以这个相是假的,你不要信这个相!”
然后又要叫我给批八字。看我那本书上,说是“医卜星相”什么我都懂──医书也读过,算卦、相面,什么我都懂;所以又叫我给批八字,左写了一次、右写一次条子。问我说:“师父给我批了没有?”我说:“啊!你给我写那张纸,我丢了,不知道哪儿去了!”“哦!那我再写一个。”又写了一张来。我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做这个,我太忙了!”他说:“那等一等,不要紧!”过一个月,又问我说:“师父!给我批好了没有?”我说:“什么?批什么?”他说:“我那个八字。”我说:“大约他们给我扫房,被收拾垃圾的给烧了。”他还不明白,又写了一张,还叫我给批八字;写了有五、六次了,我也不给他批。因为出家人不能做这一些个事,也不能给人家相面,也不能给人家批八字;这都是那些个跑江湖的人才干这一套,真正修道的人不做这个的。
等到最近,说要到纽约去了,大约他又想问我批八字的事情;这回我不客气了,我说:“你皈依我,我现在要教训你了!你到纽约,那地方有很多出家人,遇着任何的出家人,不准叫人给你相面、批八字。你若是狗相,怎么样也不能变成老虎的相;你若是老虎的相,也不会变成狗的相。你相它干什么!你批它干什么!你若是穷,我就批说你会发财,你也不会的;你要是会发财,我不说,你也一样发财的。尤其你对出家人这么样子?这就是等于侮辱出家人,对出家人不客气,简直地是没有礼貌的。”他说:“哦!那我是跟着他们,有的人叫出家人给相面、批八字的。”我说:“那是走江湖的!真正修道的人,不说这些个问题!”那么这回,他不敢开口再叫我给批八字了!
他说:“我发愿要造佛教医院,我发了好几年,也还是没有赚多少钱,这永远不成功了嘛!”我说:“你发愿就成功?他发愿也成功,那个人也发愿就成功,那佛忙得不得了,没有时间管这么多闲事的!你就拿读书来讲,由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才能得到一个博士的学位,需要多少年?你想发一个财,这么发了两天半愿,就可以成功了?世间若有这么容易的事情,那人人都发愿了,还轮不到你这儿来了!”他说:“哦!我今天真是有点明白了!”真是有点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看!发愿,也要久远、长远,不是今天我发了愿,明天就满我的愿了!不是那样的。我对他说:“你若发这个愿,发愿今生我要造佛教的医院;我没有钱,我等到来生;来生再没有钱,我等到再来生!无论如何我要修福、修慧,我有钱了,我造佛教医院。我要生生世世都发这个愿,那才行的!”他说:“哦!那好了!我以后就这么做!”这真算大约明白少少的了。这要有一种长远的心,随随便便的。这要诚心,又要有恒心;恒心,就是长远心。
诚心,就是无论遇着什么打击,譬如你学佛法,或者有一个朋友就破坏你,说是:“你学什么佛法!学佛法那些人都是太笨了!旧脑筋!太迷信了!你到底是个有知识的人,不应该学那个!”或是说:“唉!你跟着学佛法的那个法师,他不懂什么佛法的,你不要跟他学!”用种种的方法来挑拨离间、来破坏你,你也不被他所摇动:“我自己有眼睛,我认识佛法,我求真正的佛法,不被旁人给破坏了!”这要有真诚的心。诚到极点,甚至于有人把我杀了,叫我不学佛法都不可以的;最大,就是把这个生命失去了!你把生命都失了,都要学佛法,这才是真正诚心。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布施了一千个身。当时布施的情形,不一定是都很欢喜的布施;也有种种不得已的情形。或者怜悯众生,说那个众生没有东西吃了,我把我身体布施给它,让它维持它的生命;所以舍身喂虎、割肉喂鹰。那只鹰饿得飞不动了,想要吃鸽子,鸽子就飞到释迦牟尼佛的身上来了。这只鹰就说了:“你救这鸽子可以,它活了,我死了,那怎么办呢?”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中一想:“这对啊!我救这鸽子,这鹰没有东西吃了。好啦!现在你只是想要吃一只鸽子吗?我在身上割下来肉给你吃啰!”于是把肉给割下一块,这只鹰还说吃不饱;再割一块,鹰又吃不饱;把身上的肉都割光了,这只鹰还吃不饱。他说:“好了!你看我身上哪地方有肉,你自己来吃了!我不必割了!”这鹰就飞起来,鸽子也飞起来了;原来是天人来试验他,也不是鹰,也不是鸽子,他所割的肉又都生出来了。
说是在科学里头研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也说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它又可能了!所以若有诚心,才有感应,这就是诚心所感;“舍身喂虎、割肉喂鹰”,要做这种的布施。不要布施两个半钱,就觉得心里也痛,那简直太没有出息了!学什么佛法?学佛法,是把身命、头目、脑髓都要布施出来,那才是真的!
“如实相”意思还没有讲完,再把它讲一讲。如实相,就是说的观十法界这种境界,叫实相。“如”就是不落于空、不落于有。空、假、中,这叫三谛。这三谛没有两样,是一样的,空也就是假、假也就是中;一假一切假,一空一切空,一中一切中。这三谛没有什么分别,没有分别了,就是“如”。“实”是不同七方便;七方便,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这叫七方便的果位。那么现在是超过这七方便,所以这叫“实”;以实为相,以“实”作它的本体,所以才说“如实相”。
不颠倒:这是说的“观中道的智慧”。什么是颠倒?什么是不颠倒?你若想不颠倒,先要知道什么是颠倒。凡夫的颠倒,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这是凡夫四倒──四种的颠倒。二乘也有他的颠倒,是什么呢?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非我、净计非净。常,他说是“无常”;乐,他说是“苦”;我,他说“无我”;净,他说“不净”,这是二乘人的颠倒。菩萨还有“出假”的颠倒,这都是颠倒;唯独佛才没有颠倒,不颠倒了。
所以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颠倒的环境里边来生存着;在颠倒的时候,有的时候觉得好、有的时候就觉得不好。你能明白没有什么是好、没有什么是不好的,这一切好、不好,都是在众生的颠倒分上来妄计、妄测;你若能不颠倒,这就是中道,就合乎中道了。若往详细来说,你想学佛法,这就是不颠倒;你不想学佛法,这就是往颠倒路上跑。你若守规矩,这就是不颠倒;你不守规矩,这就是颠倒。颠倒和不颠倒,就是一个正、一个邪。邪,就是颠倒;正,就是不颠倒。
现在讲这个“不颠倒”,我们要看看自己颠不颠倒;若颠倒,就要赶快学不颠倒;若是不颠倒,更要多一点不颠倒。
不动:就是“定”;定,也就是无所恐惧,什么也不怕。你这儿打坐,正在定中,来一只老虎;这老虎张着大嘴,一口就要把你吞了。这时候,你若生出一种恐惧心,这就动了;你不生恐惧心,就是不动。不动,不是单单说不怕老虎;这是不怕死,认为死和活着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分别。有的人说:“学佛法就是想要了生死,我就因为不怕死,所以我也不需要学佛法了!”你不学佛法、你不怕生死,那就生死没有完。
所谓“不怕生死,不为生死所动!”这是有定力。可是,你这个不怕生死,是用一种脾气、用你那种的无明:“死有什么问题?下地狱就下地狱!受苦就受苦!我不怕!”那是不能停止生死。
生死有两种,有“二死”。有的人说:“二死,是不是死两次?死一次,活了,又死一次?”不是的,这个“二死”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是指凡夫而言;就是你有你一份、我有我一份,你有你一段、我有我一段。你有你这个身体,是你有一份;我有我这个身体,是我有一份,这叫一份。段,是有形段,你五尺八寸高,我五尺九寸高,他就六尺高,这有个段;也又是有一个意思,你活到八十岁是你那一段,我活到九十岁是我这一段,他活到一百岁是他那一段,所以这也是一段。凡夫的都有这个生死,二乘人呢?只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就是你这个念,念念迁流、念念不停;念念迁流,就念念变易。一念变,就一念的生死;念念变,就念念的生死。这是变易的生死,就是你那个妄想还没有停止呢!没有得到定。这个“不动”,就得到定了;得定了,所以就不为二死所动。
不退:这是由智慧不退到愚痴上边来。你心心寂灭,没有妄想了,所以就有一种的大智大慧,这叫“不退”,不退到愚痴上去;就是你得到般若的智慧,就不会再做愚痴的事情了。
不转:就不受轮回所转。不像凡夫流转生死,在生死的道里边转来转去的;也不像二乘,转凡成圣了;都没有这个“转”。
如虚空:也就是像虚空一样。在《华严经》上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什么也没有,这叫虚空;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都在这个虚空里边包含着。所谓“如虚空”,就是但有名字,可是它没有自性;中道观智──修中道这种智慧,也就只是有这个名字,你要求一个实在的,没有!什么也没有,所以这叫如虚空;你不要在头上安头,说:“虚空是什么?找来一个虚空看看!”虚空就是什么也没有,你还找什么?不要头上安头,说:“我这个头是个什么?”再安上一个头。也不要像那个演若达多似的,对镜子一照,看着镜子里的人有一个头,就慌了:“啊!怎么我没有头呢?”于是就到街上去跑,见着人就问:“你看看我有没有头?”各处去找头。不要那样!
无所有性:无所有,就没有了。无所有性,没有性,没有一个自性,也没有他性,也没有一个共性──没有自己性,也没有他的性,也没有一个共同的性──也没有一个“因性”、也没有一个“果性”;所以一切都空了,这也是说这个“空”。
在这个时候,一切言语道断:就是说也说不出来、想也想不到,没有法子可说,言语的道路断了,所谓“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口想说话,说不出来,没有言辞可说;那个心想要攀缘,而这个虑也没有了。这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走的那条路也灭了。你说这是个什么境界呢?这就是一个“离四句,绝百非”。离四句,就离开这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绝百非,一百样不对的,也都没有了。
“离四句,绝百非”,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可思议的境界,是没有法子说,说也说不出来,想也想不到,所以叫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个“妙”。你们能领会得这个“妙”字,那就得着《法华经》的味道了,那就可以说“知道少分”,知道一点点了;若不知道这个“妙”的意思,听《法华经》,那是没有法子听的。《法华经》就是说得妙,说来说去都是妙!
一般人用功,有的用得不错,有的还是照常打妄想。打妄想的人,希望以后少打一点;用功用得好的人,希望用得更好一点,一天比一天有进步。那么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必须要一天比一天自己管自己,自己收摄身心;收摄身心,就不打妄想。在暑假班圆满了之后,冬天的坐禅班就开始了。这一百天的坐禅班,每一天要坐二十一个钟头,跑香、坐香,没有休息的时间;谁若不怕辛苦,可以早一点报名参加。坐禅,就是学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没有法子可以想得到不可思议这种的妙处。
不生:不生什么呢?不生无明、不生智慧。也没有智慧、也没有无明,你说这是个什么?这是个“理”。你没有无明,所以也没有智慧;你没有智慧了,所以也没有无明了。这个智慧和无明,是相对着;现在既不生无明,又不生智慧,这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境界。你有善,那就有所生;你有恶,那也是有所生。现在你若有了无明,也是有所生;你若有了智慧,也是有所生。智慧和无明都不生了,这时候是一个妙境界。因为没有无明、没有智慧,这就是一个“理”──本来的那个理体、本来自性的那个大光明藏;所以也没有一个所破,也没有一个能破,没有法子可以把它破得了。为什么呢?它就是个不生的理。因为这个不生的理,所以在这种的境界上,就是把这个“行、位、因、果”等等,都不生了;行,是修行;位,是果位。行、位、因、果,都不生了,这是个“不生”。
不出:不出,也就是不入;无出、无入,这是如来的本体。如来所修行的这个本体达到那个究竟处了,所以也没有出、也没有入,也就是没有无明、也没有智慧可谈。
不起:因为证得如来的理体了,这时候,只是一个理,所以把这一些个方便的教理,就是权法,都寂灭了,不生起来了。
无名:那么说这有个名吗?没有个名,只有一个“理”,只是讲的这个“理”。所以谈到“无名”,就是没有什么名字可以来代表这种的“理”。从“不颠倒”到“不起”,没有哪一个名可以作为它的名字,所以这叫无名可名。
无相:也没有什么相,可以来把它表现出来。也是从“不颠倒”到“不起”,也没有任何的形相,来可以把它形容出来,所以叫无相。“无名”就是性空,“无相”就是相空。
实无所有:这是在赞叹中道的观。中道的观,不落于二边──不落于空边、不落于有边;所以说实无所有,什么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就是没有一个数量的法。什么是数量的法?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有数量的,有五种。六根,就有六种;六尘,这有六种,合起来,这叫十二入,又称为十二处,这是十二种,又有了“十二”的名词。六根、六尘,中间再加上六识,这就变成了十八界。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都有个数目的。现在这个“中道的观”,是没有数目可数的,所以叫没有量;没有量,是个无欠无余的全量,所以叫无量。
无边:就是没有一个边际、边涯。这是指在小乘里头,一切法都有一定的,都有限度的。有一定的,这就有边际;没有一定的,就没有边际。现在这没有边际,就是无有定法。
无碍:这是遍入一切法。因为中道的观智,能遍入一切法。虽然遍入一切法,而没有障碍。
无障:障是遮障,没有一法可以遮障得了这个中道观智。
从“观一切法空”到“无障”,这个经文是十九句。“观一切法空”,这是能观的智,这是一个总标,总起来把它标出来。后十八句,这是分别的来解释,这叫别释。这种的道理,说起来是无穷无尽的,现在讲经只能讲一个大概的意思。在这十九句,把前边“观一切法空”这一句除去,还有十八句;这十八句经文可以依照《大般若经》的“十八空”来解释它,又可以用这“一切法”来解释这十八句。
怎么用“一切法”来解释呢?一切法如实相、一切法不颠倒、一切法不动、一切法不退、一切法不转、一切法如虚空、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一切言语道断、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出、一切法不起、一切法无名、一切法无相、一切法实无所有、一切法无量、一切法无边、一切法无碍、一切法无障──这是用“一切法”来解释这十八句。
怎么又依“十八空”来解释呢?
“如实相”,就是第一义空;第一义空了,这叫如实相。
“不颠倒”,这是内空。内空什么呢?内空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都空了。眼耳鼻舌身意,你若能空,就没有我了,也没有我所执着的了,所以这是内空。内里不颠倒,就不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所转。
“不动”,就是外空;空个什么呢?就是外空六尘,不被六尘所摇动了,这就是不动。
“不退”,这是“不内外空”,就是内外空。内、外都空了,就是十二入都空了,所以不退转于凡夫、不退转于二乘。
“不转”,就是不转动。什么是不转动呢?你们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空?我相信有人会知道。我看看你们大家的智慧怎么样?不要想,就说出来!“当空”是个里空。“如虚空”是什么空?(弟子:中空。)
“中空”就是内空。他说“四大皆空”,四大怎么样空法?“五蕴皆空”,五蕴怎么空法?“照见五蕴皆空”,怎么照?这“如虚空”是什么空?这“无所有性”是个什么空?说啊!你们这是个“不说空”;若说了就不空,是吧?这就是个“不说空”。
不错!果宁说对了,真被他给猜着了!“不转”就是个“空空”。我知道,要是想研究佛法的,就是没有听说过,也能猜着。你看!前边第一义也空了,内也空、外也空了,内外都空了,这现在就是“空空”,所以他猜着了。我要看看他到底认识不认识?又问他一个:“这个‘如虚空’是哪一个空?”他这回发了毛,慌上来了,说他说错了。其实他没说错,他说他说错了,原来还是不认识!他本来猜着了,但是被我一问,他又认不清楚了!可惜!这个就叫“空空”。
“不转”,无所转了,这是“空空”。这“空”,能破一切诸法;一切法都给破了、空了,还有什么法?若空了,还有一个“空法”存在,那又是没破,又着到“空”上了。空空,那个“空”也空了,这是把一切诸法都给破了。“诸法”是所破的,这“空”是能破的;能破诸法,把一切法都没有了。这是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了;这没有一切诸法了,这才能谈到“空空”。但是你空的时候,你若是不把这个“空”再空了,你还有一个病;那么空也空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空也无空,这把一切诸法都破了。所谓“扫一切法,离一切相”;把一切法都空了,一切相更不要说了,这所以叫无转,就没有所转动了,这就是一个“空空”。
“如虚空”,这叫什么空呢?你若看过《般若经》,这《般若经》就讲智慧、讲般若;般若就是谈“空”的,研究这“空理”。所以须菩提善说般若,是解空第一;他专门研究这个“空”,所以他叫空生。可是他这“空生”又不空生;说“不空生”,他又有了一个什么?有了一个“须菩提”。
大约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给大家讲一讲。空生,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翻为空生。因为须菩提出生这一天,他家里仓库装的金、银、珠宝,忽然都空了、没有了;他的父亲一看,就给他起名字为“空生”。宝库都空起来了,这回是不是要穷了?所以他父亲就到爻卦的地方去爻个卦。得到的卦相说:“你的金银珠宝都空了,这是最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不要烦恼。这是最吉祥了!你生的这个小孩子,这可就好得不得了,没有比这个再好的!”所以给他起名字又叫“善吉”,既善且吉。过了七天,这金银珠宝在这个仓库里边,又都现出来了,所以又有一个名字叫“善现”。“须菩提”就有这么三个意思。
为什么须菩提出生的时候,金银珠宝的仓库都空了呢?因为他生生世世都研究这个“空”;空,就是什么也都不要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一出世就连金银珠宝也都空了。这是“空”的表现,表现般若空,所以叫空生。
“如虚空”,这是大空,没有再比它大的了。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它太大了;若有人知道,就谈不到大。
“无所有性”,这是毕竟空,毕竟是空的,根本就是空。这毕竟空,有这么几句偈颂:“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说是天边那个月,晚间觉得好清凉的、很舒服的,如来也就像清凉月似的,常常在“毕竟空”里边来游玩。众生的智慧水现前,心里就清净了,这个菩提也就影影忽忽的,不太真切,好像有个影子现出来一样。
怎么说“无所有性”是毕竟空呢?无所有性,你看!什么也都没有了,它不是个毕竟空是个什么?这个诸法,无欠无余──无欠,就是不少一点点;无余,也不多一点点。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这是诸法本体的样子,所以叫毕竟空;因为它毕竟空,所以就是无所有性。
“一切言语道断”,这是个什么空?在这一句经文上,就有这个意思了;不单这一句是这样子,每一句经文已经就有它本来空的意思了。这叫一切空,一切语言道断,所以这就是一切空;因为它是一切空,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的,言语道断,没有了!
“无名”就是性空,“无相”就是相空,“如实相”就是第一义空。
现在这个“不生”是什么空呢?是有为空。有为,是因为因缘和合而生的有为法。那么现在不和合了,不和合,所以就不生,这叫有为空。
“不出”就是无为空,“无为”空了。所谓“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无为”的名字就是出离,出离这一切法;现在这“出离”都空了,所以就不出,这叫无为空。
“不起”,这又是个什么空呢?这在《大般若经》上,是“无始空”,没有一个开始;若有开始,那就“起”了。你找它这一个开始、一个起头,了不可得;因为了不可得,它是空的,所以叫无始空。
“无名”就是性空,“无相”就是相空,“无名无相”这又可以解释作“实无所有”。“实无所有”,那么这是不是又叫毕竟空、无始空?不是!这是“不可得空”。
“无量”又是个什么空呢?就是有法空。“有量”就是有法,现在这“有量”都空了,所以这“无量”叫有法空。
“无边”又是个什么空呢?就是无法空。这法就是一个边;现在无法了,所以叫无边,这是无法空。
“无碍”这又叫什么空呢?有法无法空。有法和无法,这两种都了不可得、都空了,又没有碍了。
“无障”是个什么空呢?就是散空,它没有一切的妨碍和遮障。那么遮障是了不可得,所以叫无障。
这十八空,讲这十八句大概的意思;佛常修这十八空,所以现在依照十八空来讲《法华经》这十八句。
以上所说的“观一切法空”,这是总相。由“如实相”向下至“无障”这十八句,这是别相。
这种种的相,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只是以种种因缘,而有种种的相,都是从这个颠倒生出来。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所以才说,常常地应该欢喜观想以上所说这种种的法相,把一切都看成空的了。这是大菩萨第二种应该亲近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H2.重颂(分三)
I1.颂总标行近 I2.颂别释行近
今I1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 于后恶世 无布畏心 欲说是经
应入行处 及亲近处
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世尊想要再把这个意思说详细一点,所以再用偈颂说一说。
若有菩萨:假使有菩萨摩诃萨。这菩萨摩诃萨,也就是行菩萨道的这种发大菩萨心的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在将来恶世的时候,没有恐怖的这种心理,想要说这一部《法华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应该入身所行的安乐处,以及所亲近的地方。

I2.颂别释行近(分二)
J1.颂约远论近 J2.颂非远非近
今J1

常离国王 及国王子 大臣官长 凶险戏者
及旃陀罗 外道梵志
修行菩萨道的菩萨,常离国王:应该和国王远一点,不要亲近;及国王子:也不要亲近国王的太子;大臣官长:也不要亲近这些作官的;凶险戏者:和打功夫、作武术戏这一类的;及旃陀罗:屠人,就是杀猪、杀牛、杀羊的这种人,也不可以亲近他们。外道梵志:和一切的外道。外道,就是修外道法的;梵志,这也是一种外道的名字,就叫婆罗门。修行菩萨道的菩萨,不可以亲近他们。
亦不亲近 增上慢人 贪着小乘 三藏学者
破戒比丘 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 好戏笑者
深着五欲 求现灭度 诸优婆夷 皆勿亲近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也应该离增上慢人远一点;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也不亲近贪着小乘,修声闻、缘觉,不发大乘心的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专门去修三藏教理,这样的人,也不亲近。
破戒比丘,名字罗汉:不守戒律的比丘,或者冒充是罗汉,只有罗汉的名字,而没有罗汉的道德,及比丘尼,好戏笑者:及破戒的比丘尼,和好游戏、好说笑的这一类的人。深着五欲,求现灭度:因为他们深着五欲,都着住到这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上边,想要求现生就得到灭度的。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这一类的优婆夷,都不要亲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 无所畏心 不怀希望 而为说法
若是人等:假设这一些个人等──就前边所说增上慢、破戒比丘、破戒比丘尼、破戒优婆塞、破戒优婆夷,和杀猪宰羊的旃陀罗。这一类的人,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以求道的心,想亲近三宝的这种心,来到修行菩萨道的人这个地方,他们想要求佛法。菩萨则以,无所畏心:这个修菩萨行的人,就应该以无所恐惧的这种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不在这里有一种贪心、攀缘心、贪图供养的心,不怀着一种的希望,来给他说法。
寡女处女 及诸不男 皆勿亲近 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 屠儿魁脍 畋猎渔捕 为利杀害
贩肉自活 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亲近
寡女处女:寡女,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处女,就是没有结婚、没有亲近过男子的女子。及诸不男:和“生、妒、犍、变、半”这五种不男。像这样的人,皆勿亲近,以为亲厚:都不应该亲近,和他做朋友。
亦莫亲近:也不要亲近,屠儿魁脍:屠儿,就是杀猪的。魁脍,杀猪的领袖;脍,也是杀猪卖肉这一类的。畋猎渔捕:畋猎,就是去打围;渔,是钓鱼;捕,是捕鸟。为利杀害:因为利益的关系,而杀害众生。
贩肉自活:或者贩卖肉类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炫卖女色:或者女人装扮得很美丽,来做不正当的职业。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像以上这一类的人,都不要亲近他。
凶险相扑 种种嬉戏 诸淫女等 尽勿亲近
莫独屏处 为女说法 若说法时 无得戏笑
入里乞食 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 一心念佛
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 能安乐说
凶险相扑:就是学武术的互相扑打,你打我、我打你,这么样子;种种嬉戏:还有种种玩耍游戏,这种种的行为;诸淫女等:以及贩美色不正当的这些个女人。尽勿亲近:不要接近他。
莫独屏处,为女说法:不要单独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在屏处来说法。屏处,就是用屏障挡着,旁人看不见的地方。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如果要说法,不要嘻嘻哈哈的,一边讲法、一边笑,不要这样子。
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这个修菩萨道的,到乡村或者进城市中乞食的时候,一定要有另一个比丘陪伴着。若无比丘,一心念佛:假如没有比丘一起去的话,要端然恭敬的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念南无释迦牟尼佛。
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上是修行菩萨道的人,他的修行处及亲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以这种修行处和亲近处,能很安乐的、无所畏的,为大众来说法。

J2.颂非远非近

又复不行 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 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 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 亦无起灭 是名智者 所亲近处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这个修行菩萨道的菩萨,也不可以修行上、中、下法。上法,就是菩萨乘;中法,是缘觉乘;下法,是声闻乘,这是三乘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有为法、无为法,实和不实的这种法,都不可以修行。
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也不可以分别,是男、是女。怎么不可以分别?这个“男”就是“慧”,“女”就是“定”;定慧如一,定、慧本来是一个的,也不可以太过分别。不得诸法:因为“无智亦无得”,所以不得一切诸法。不知不见:心里头也不知这一切法,眼睛也不见一切法。是则名为,菩萨行处:像这种把心置到一个地方,这就是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这一切之诸法,本来什么也没有的,无有常住:观一切的法相,也没有常住。没有常住,就无所执着;无所执着,就得到解脱了。亦无起灭:观一切诸法,也不生、不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这也是有智慧的菩萨,他所应该亲近的地方。
颠倒分别 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 是生非生
在于闲处 修摄其心 安住不动 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 皆无所有 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
不生不出 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处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你要是有种种的颠倒、种种的分别,去分别这个法有、那个法没有,这个是实法、那个是虚法,这是有生的法、那是没有生的法。分别这一些个法相,这就是颠倒。
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菩萨住到幽闲的寂静处,要修摄自己的身心,安住到诸法实相上,也不起、也不动,好像须弥山王停止在那地方,不动不摇的样子。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要静观一切诸法,本来都无法可得,好似虚空一样;虚空是没有自体的,所以它没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也不生、也不出,也不动、也不退。常住一相:在长行的经文里说“实无所有”,这儿怎么又说“常住一相”呢?因为没有“有”相、没有“无”相,这就叫常住一相──常住在“非有非无”这一相上。是名近处:这是菩萨一个修行的亲近处。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I3.明行成

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 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 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 入于静室
以正忆念 随义观法 从禅定起 为诸国王
王子臣民 婆罗门等 开化演畅 说斯经典
其心安隐 无有怯弱 文殊师利 是名菩萨
安住初法 能于后世 说法华经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释迦牟尼佛说,假设有比丘,在我灭度之后,进入到这种菩萨修行的处所,以及菩萨所应该亲近的地方。说斯经时,无有怯弱:演说《妙法莲华经》这一部经典的时候,无所恐惧,亦无所希求。为什么无所恐惧?就因为无所希求;你若有所希求,就会有所恐怖。你无所希求,所谓“到无求处便无忧”,什么也不求了,也就没有忧愁了。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菩萨有的时候,要入到静室里,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以正念来忆念佛法的道理,随经的文义来观解佛法的道理。所以你们学讲经的,在讲经之前,最好先静坐一个钟头,或者半个钟头,把杂乱妄想都停止下来,修习静定的功夫;然后,由静定中悟出来的道理,来讲说佛经。这是最好的一个讲经的方法。
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在入了禅定之后,然后从禅定再出定。起,就是出定了。初禅定之后,为所有的国王,或者国王的太子、或者大臣、老百姓,或者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开阐演化这一部《妙法莲华经》无上的妙理,其心安隐,无有怯弱:心里也很平安、很快乐的,没有所恐惧。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文殊师利!你应该知道,这叫做菩萨安住初法──修行菩萨道,安住的一个初步的法门。能于后世,说法华经:菩萨若能这样修行,于将来末法时,他就可以讲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

发表于 2018-1-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善哉 。
发表于 2018-10-22 18: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3: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20: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5 06: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5 07: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