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9|回复: 0

[佛法知识] 唯识无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意谓唯有识而无外在之对象,系唯识学派之根本学说。
唯识二十论记以‘唯’即是否定外境,故‘唯识’一语意谓无境。盖识之显现乃阿赖耶识由无始以来分别薰习所致,由此显现所取之外境与能取之我,故大乘庄严经论求法品述及唯心者有二种显现,即所取与能取之显现。又摄大乘论本所知相分说依他起相为十一识,然皆不过是阿赖耶识所显现,并无实在之外境与认识外境之主观。是故,三界诸法皆唯识,离识并无实在之外境。即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内心所变现,心外无独立之客观存在。成唯识论卷一载,外境随缘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非实有,所缘之境,唯识所现,诸法皆不离心。
自唯识现观之次第而言,首于暖、顶之位了知唯有识而无外境;其次,于世第一法位亦了断识之判别作用,于见道通达无所判别会得之法界。
又由摄大乘论本卷中论述四种理由,可了解一切识为无境之理: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所见有种种差别故。
()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于过去、未来、梦、影像有所得故。
()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若有境,于其中能缘义,识无颠倒,不由用功即得真实智故。
()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
此三种即:(1)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境显现。(2)得奢摩他、修法观者,唯作意诸境显现。(3)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前时,一切诸境皆不显现。
此外,唯识学派归纳‘有外境论’为三种,而加以批判,据玄奘译之观所缘缘论载,第一宗说诸极微为境;对此,极微为实体,故为生识之因,然识无极微之形相,故极微非境。第二宗说诸极微之和合为境;对此,识上虽有极微和合之形相,然和合者并无实体,不能成为识之生因,因此和合为境不成立。第三宗说诸极微之和集为实体且有粗(粗)大相,可成为识之境;对此,若和集有实体,则一一析除其构成部分,应现同一相状,但如瓶则非然,故和集非实体。以上批判三宗,否定有外境论,而确立唯识无境之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