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7|回复: 16

[其它] [净土宗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自立法师讲述
佛历二五三O年岁次丙寅七月初一日起讲于菲律滨隐秀寺太虚讲堂
弟子施淑好、蔡仁耐合记
瑞今长老序
于凌波居士序
自序
甲、绪说
乙、解释经题
丙、介绍译者
丁、解释经文—一、序分
丁、解释经文—二、正宗分
丁、解释经文—三、流通分
瑞今长老序
自立法师于一九四九年负笈台湾佛学院,时尚年轻,在慈航老法师座下接受熏陶,精进修学,对佛学、世法,颇有成就。秉承慈老教诫,发挥所长,宣扬佛法,藉以兴隆佛教,淑世利生大事。
菲律滨佛教,于一九五○年以后,渐次成长茁壮,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寺院林立,佛教创办学校,次第展开;华侨信佛人数,亦逐渐增多。瞻望佛教前程,颇有一路平坦,且充满光明之景象。
佛教学校,有普贤、能仁、乘愿、观音、普济等之次第设立,生数亦逐年增加。普贤中学校长刘梅生居士(后来出家法名觉生,已圆寂),为加强教师阵容,与培植学生福慧善根,于一九五八年,特赴台湾聘请自立、唯慈二法师莅菲,分别负责岷市总校及宿务分校佛学课程,接引学生信佛。师与施淑好、蔡仁耐等,即有同事及师生之谊。
一九六二年教师节,自立法师应隐秀寺清和姑礼请为该寺导师,在清和姑鼎力支持下,于课务余暇,出版《慈航》杂志,举凡征稿、编排、印刷、包寄付邮,虽忙得不亦乐乎,但仍心甘情愿,全力以赴,愿力使然也。该杂志内容通俗化,文艺趣味浓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曾陆续出版了九年,于一九七二年,因菲政府实施军统,国内一切报刊、杂志,被逼停刊,《慈航》亦不能幸免,颇为可惜!
清和姑归西以后,自立法师继任隐秀寺住持,任重事繁,颇有一番振作,于是大兴土木,加以重整隐秀寺年久寺貌及结构,改变格局,增塑佛菩萨圣像供奉,设立太虚讲堂,每月初一、十五、廾三日,三次定期法会,举办佛学讲座,礼请国内外高僧大德开示佛法,并且亲自阐释经典,广结法缘,数十年来,从未间断。如此热心弘法,至堪钦佩!
自立法师态度和蔼,说话柔和,不急不慢,声音宏亮,听来有慈祥的感觉。说法讲经,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或引经据典,或说譬喻,或讲故事,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真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听的人都会即时记得。《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也是在太虚讲堂开讲的,现由其弟子施淑好、蔡仁耐联合记录成书。经文及往生咒,只有二千字,经过详尽发挥,整部讲记凡二十万字,可谓详矣,备矣,堪称无上法宝。佛门弟子,不论修持净土法门与否,应该人手一本,一读就了解,得益非浅。该书即将付梓,自立法师要我作序,不忖浅陋,略说几句,藉以表扬。是为序。
二○○一年八月四日写于岷市信愿寺 瑞今 时年九七
于凌波居士序
二OO一年春天,我写信给菲律滨隐秀寺的自立长老,请长老赐寄稿子,以充实「弘法资讯」月刊的篇幅。长老慈悲,赐给了我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的讲稿,由我在「弘法资讯」月刊上连载。长老谦虚,在信上说:「这部讲记的稿子,是由本寺信徒施淑好和蔡仁耐两位善友,按照录音带和笔记整理出来的,再经我删改和补充而成。这是十几年前对本寺一般初机学佛的老婆婆们在共修后所讲……,奉上给贵刊作为补白之用,千万请您不要客气地加以斧正和指教。」并且还在信后说:「现在我虔诚的请您惠赐一篇序文……」
自立长老这封信,使我既惭愧又惶恐。长老的佛学及文字修养高过我多少倍,他对于文章一向是「一字不苟」。过去多年,弘法月刊登载长老许多稿子,他常于稿子寄来后,往往为了更正一句话或一个字,会写一封航空快信、或打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来。以长老的佛学修养、及他对文章认真的态度,找我这个对文字粗枝大叶的人(这是我的由衷之言,我的文章常有疏漏之处)来更动他的稿子,或为他的讲稿写序,岂不使我既惭愧又惶恐。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于本年五月在弘法月刊开始连载,每一期我都细读──我是刊物的编辑,读后才能计算版面、字数,及从何处截断,下期续登。在我读过几期以后,愈读愈想读,何以故呢?原来在我所读过《阿弥陀经》的讲本中,以自立长老这一本讲记最详尽,也最通俗易解。老实说,我开始学佛读到的第一本佛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也可以说,《阿弥陀经》是我学佛的启蒙课本。四十年前──一九六O年我初接触佛教,到台中菩提树杂志社买佛书,因缘殊胜,雪庐老人李炳南老居士也在座,他给我开示,还赐给我一本他注释的《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这以后,我每天都背诵:「……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李老师那本注释本中,有《阿弥陀经接蒙》,《阿弥陀经义蕴》,还附有《阿弥陀经名数表解》。我初学佛,对于佛学名词几乎一无所知,熟读李老师那本《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后,使我走上了学佛的大道;特别是熟读了《阿弥陀经名数表解》以后,才使我跨入了佛学的门径。不过,容我大胆说一句不恭敬的话,我的恩师雪庐老人那本注释本,只适合知识分子阅读;而自立长老这本讲记,当真是一本「一般初机学佛的老婆婆们」也听得懂、看得懂的注解本。老婆婆们都听得懂、看得懂的讲本,岂不是能使更多的人得到经典的利益?并且,长老的这一本讲记,讲解得最详细,把经中大大小小的名相,都作了最详细的讲解。例如,对于译经者鸠摩罗什大师,对于《佛说阿弥陀经》六字经题,都以数千字来详细讲解,这是别的讲本所无的。
我学佛四十年,自愧俗务繁杂,在修持上少有进益;但是四十年来我修学念佛法门,由早年的晨昏定课,到近年的随时散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伏灭了我心识中多少烦恼,改变了我习性上多少缺点。我因念佛而获得的法喜之乐,不是任何金钱代价所能买得到的。因此,我常在各处讲堂、课堂上,对同修、同学们讲念佛法门的利益。我说:念佛有三种利益:最低层次的利益,念佛可以摄心。原来我们的一颗妄心,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猿猴、野马似的,剎那不停的跳跃奔驰,我们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把这妄心拴在木桩上,使他安静下来,这就是摄心的利益。中等层次的利益,是念佛礼佛可以三业清净。我们的动作、语言、思想,称为身、语、意三行。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即身、语、意三业。我们在佛堂念佛的时候,身体拜佛,是身业清净;口念佛号,是语业清净;心中忆佛,是意业清净。一时念佛得到一时的三业清净,终日念佛得到终日的三业清净,常年念佛得到常年的三业清净。一个人如果常年三业清净,那就得到最高层次的利益,临命终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土。
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觉。」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四十八项誓愿,目的就在度化众生,往生到他以大愿力造成的西方极乐国土。往生极乐国土有三个条件,就是起信、相信西方极乐国土的存在;发愿、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实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我相信,凡是信佛、念佛的人,第一、第二条件必定早已具备了,差的是第三项条件还不圆满。我们果然能身体礼佛,口中念佛,心中忆佛,精进不懈,信、愿、行三者具备,必定往生极乐国土。以上是我修行的经验,说出来供同修们参考。
最后在此介绍自立长老,长老是江苏省泰州人,公元一九二七年出生,他幼具善根,童真入道,九岁时即舍俗出家,拜沛霖法师为师。沛霖法师为泰州第一名剎光孝寺住持,自师也曾在光孝佛学院受学,四七年到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圆具后仍回光孝寺继续读书。一九四八年毕业,当年到杭州武林佛学院继续受学,因受战争影响转学到上海静安佛学院。他在佛刊上得知慈航老法师在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就和慈老通信,要求到台湾入学,慈老覆信应允,他于一九四九年二月来到台湾,先后在中坜圆光寺,汐止弥勒内院,与二十多名同学同依慈老受教。
自师为人老成持重,做事负责认真,在弥勒内院深受慈老器重,命他管理弥勒内院一切事务,他任劳任怨的为同学们服务,同学都称他为「长老」──他那时就有「长老」之名了。一九五四年五月,慈航老法师在弥勒内院示寂,遗嘱请白圣法师代他传法给七个弟子,自师是首席嗣法弟子,为曹洞宗第四十八世法嗣。一九五八年,自师应马尼拉普贤中学校长刘梅生居士之聘,与唯慈法师二人到菲律滨任教,自师担任马尼拉普贤中学佛学导师;唯慈法师担任宿务的普贤分校佛学导师。他二位初到菲律滨时,年方而立,但四十多年下来,两位都年逾古稀,成为名符其实的长老了。

自立长老初在普贤中学任教,一九六二年,受隐秀寺开山住持(梵行优婆夷)清和姑之礼请,担任隐秀寺导师。长老在寺内成立「太虚讲堂」,定期举行佛学讲座。一九八O年,清和姑以九十一岁高龄往生极乐,长老继任隐秀寺住持,为适应弘法需要,他把大雄宝殿扩宽加大,并增建了观音殿、报恩堂、功德堂、钟鼓楼、大寮及山门,使隐秀寺焕然一新。一九九O年,长老创设「菲律滨佛教慈航施诊中心」,每逢周末,施诊赠药,十年来受惠病患十余万人次;弘法利生,不遗余力。近年来,长老除了在菲国各地弘法外,也常受请赴新加坡、台湾各地弘法,及担任戒坛三师与十师多次,戒子遍及东南亚。
自立长老的佛学著作,除了这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外,还有《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佛遗教经讲记》、《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学佛与念佛》等多种,不及一一备列。长老是继性愿、瑞今、如满、妙钦诸位大德之后,早期到天主教国家的菲律滨,弘扬大乘佛教的法师。如今菲国大乘佛教十分昌隆,这其中有着自立长老付出的心力,是大家所肯定的。
当此《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即将出版,我谨撰芜文,表达我的赞仰!
自序
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当时关心我们隐秀寺的善友经常说:本寺自从成立了太虚讲堂,已经好多年了,可是,每逢讲经说法的时候,大都是邀请外面的法师和居士们来开示。而师父除了有时作专题演讲外,至今还没有为我们讲过一部经。于是大家建议: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求师父要改变作风,应该亲自为我们讲一部经。在大家虔诚的要求之下,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便成为我向本寺善友们宣讲的第一部佛经。
我讲佛法,为了使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必须要经过翻译成闽语才行。这一份翻译的工作,当时是由王玉霞(晴暇)居士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来。这部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的经典,我陆陆续续地共讲了四十五次,虽然讲得不十分详细,总算对善友们的要求有了一个交待。我讲完以后,就把所有讲过的资料置之高阁,不再去理它了。
想不到在一年前,施淑好和蔡仁耐两位居士,忽然发愿要联合记录我讲过的《佛说阿弥陀经》。于是,我就让她们根据已尘封了多年的录音带和笔记,仔细地加以记录和整理,而后再经我审阅,修改与补充,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二十万字的讲记。如今,我再从头校阅一遍,深深地觉得这样浅显平淡的内容,有些地方连自己还感到不满意,怎能满足所有读者的愿望!不过,为了适应一般善友们的要求,我还是决定把它印成单行本,以便与大家结缘,主要的是给初学佛者作为一种参考而已!
近数年来,自从我出版了几本通俗的佛经讲记,信愿寺的瑞今长老,在平常见面时,曾一再的嘉奖我:像这样通俗的佛经讲记,非常适合当前的需要,为广大的读者们所欢迎。因而鼓励我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弘扬佛法开辟一块新天地!长老对我慈悲恳切的开示,常常潆洄于我的脑海,令我铭记不忘!因此,当这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完稿后,首先我就专诚送请长老斧正,并恳请惠撰序文。起初我总以为他老人家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去审阅和鉴定,可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九七高龄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家,慈悲心切,在十天之内,已审定完毕,并将序文撰好赐下。我怀着欢欣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朗诵那充满温馨爱语的激励话,不禁使我既感恩又惭愧!我谨在此表达万分的谢意!
其次,我应该感谢佛教史学家于凌波教授,在半年前,他就将本讲记按月连载于他所主编的《弘法资讯》月刊,与海内外的读者结法缘。当他在讲学、编刊,同时积极编写《佛教人物辞典》的百忙当中,为我惠撰序文,增光篇幅,使我铭感不尽;除了他对我过分的夸奖感到汗颜外,对他多年修持所体验出念佛的三种利益,可谓「经验之谈」,至感钦佩!值得念佛的莲友们奉为圭臬!
为了保持印刷与装订一贯的精美水准,我仍敦请经验丰富的性滢法师偏劳为我帮忙。她本来一直忙着弘法和教学,同时负责处理「正闻出版社」的一切法务,在繁忙中仍乐意协助我督导有关印刷及发行等辛劳的工作,真使我感激不已!
「腾飞电脑打字排版服务」的负责人──施腾辉居士,自从推出了如此辉煌响亮的「招牌」,近来业务更蒸蒸日上,「飞黄腾达」可谓「名符其实」!请他服务的顾客,真是源源而来,络绎不绝,虽然他忙得不亦乐乎,但对我的书稿,不论打字、排版、校对、设计等等,总是特别注意,而且优先处理,他如此热忱的服务,我怎能不向他致谢呢!
至于所有自动乐助印书的法师和居士们,大家都怀着欢喜心,踊跃参与,慷慨解囊。「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大家发心玉成佛书出版和流通,真是功德无量!让我至诚地祝福大家:身心安顿,福慧双增!
佛历二五四五年十月初一日写于菲律滨隐秀寺随缘楼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甲、绪说
诸位法师、诸位清姑、各位善友:
今天是农历丙寅年七月初一日,在三宝的慈光加被下,从今天开始,我要跟诸位研究《佛说阿弥陀经》。在没有正式讲经文之前,有几个问题,我想先提出来跟大家谈谈:
一、为什么讲《佛说阿弥陀经》
今年暑期,我曾经应邀到台湾苗栗净觉院去讲经,在那里住了将近两个月,回来后我已经作过简单的报告。有些善友向我提出要求说:「师父,您既然发心不远千里而到宝岛去讲经,也应该为我们特别讲一部经才好啊!」因为善友们学佛心切,诚恳的要求,考虑后我就决定讲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到隐秀寺来,当时本寺的开山住持──清和姑,曾经告诉我:「当年隐秀寺刚建好的时候,大殿上本来已经塑供了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和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可是,不幸得很,本寺还没有落成开光,就遭受到邻居的火灾所波及,将我们的大殿和佛像都付之一炬。幸好在护法居士们的发心护持下,道场又重建起来,也改塑了目前大殿上所供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此,清和姑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跟隐秀寺特别有缘。」为了纪念清和姑,也为了让诸位多了解阿弥陀佛,更为了发扬本寺所供奉的第一尊大佛──阿弥陀佛──救世度生的精神,所以这次我就决定讲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一般人都认为佛经太多、太深。太深奥了,翻来翻去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实在看不懂;太多了,大家都没有时间看。现在我要讲的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内容很单纯、文字很浅显、字数又不多(总共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对各位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平常各佛寺都用这部经作为晚课的课本,许多善友也以它作为自修的功课,以及发心为往生者参加助念,也都是念诵这部经。由于经常受持读诵,有的善友甚至都会背诵了。既然出家和在家的,都对这部经很熟悉,也就更应该有所了解才对。
去年暑假,信愿寺联合大岷区各佛寺,共同主办了一次「暑期佛学讲习班」,当时我曾去讲了一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心经》的内容是讲「空」,正如经中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般若真空」的道理太高深了,初学佛的人没有基础,对空理误解,一听到「空」,往往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无法了解「真空妙有」真正的含意。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讲「有」的道理,对「有」的观念,一般人普遍都比较容易接受。为什么说《佛说阿弥陀经》是讲有呢?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读了经中的内容,我们试着闭上眼睛,默念这部经,西方极乐世界的形形色色,仿佛就在眼前。就可以知道他是讲「有」的。讲「有」:有世界、有佛、有圣众……,种种「有」的境界,多么容易让人接受啊!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了生脱死。怎样才能了生脱死呢?必须研究佛法,按照佛所教的,选择一种固定的修持法门,如法有恒地精进努力,就能达到脱离生死苦海的目的。讲到佛教修持的方法,好象:参禅啦、持戒啦、持咒啦、念佛啦……真是包罗万象,很多很多。但是,在这许许多多的法门中,「念佛」是最简易、最方便、最稳当的了。
善友们手中经常拿着念珠,很虔诚地在念佛。到底是念什么佛呢?一般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啊!「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南无」,是皈依礼敬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皈依礼敬阿弥陀佛。有些人不把「南无」念着「那摩」,而照着本音去念,便自作聪明的解释成「南方没有」,就说是南方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在西方的。这样讲法,听来实在好笑!
过去清和姑在生时,就极力鼓励大家念阿弥陀佛,同时更提倡采用「西方船」,每念一张图就称念了十五万声佛号。大家都经常念佛。究竟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念佛的好处实在太多了。简单的说,在生时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事事吉祥如意;将来临命终时,可以得到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
有人说:「念佛就好象是在储蓄存钱,念一声佛号就可以当作一分钱,将来死后才会有钱花,下一世也就不会太穷了。」这样解答念佛的意义和好处,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错误,也是对我们学佛人的一大讽剌。既然大家时常念佛,但是对阿弥陀佛的意义也不清楚,念佛的好处也不懂,岂不是笑话!我们要真正了解念佛的意义和好处、要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如何,就要研究《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对这些问题有详细的解说,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会给我们一个圆满的解答。说明白一点,《佛说阿弥陀经》可以说是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指南针,所以这次我特别选这部经来讲。
二、净土宗的名称
佛教可分大乘和小乘。如果根据佛说的经典来分,又可分为十宗。十宗当中,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等都是侧重于修行的。净土宗又称「念佛宗」、或者叫做「莲宗」。我们讲的这部《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净土宗所根据的圣典之一。
为什么称为「净土宗」呢?这是从我们所希求往生的目的地来立名的。《佛说阿弥陀经》中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净土宗的立名,就是根据这几句经文而来的。我们只要诚心修持念佛法门,将来一定能够生到西方清净的国土去,所以称为「净土宗」。
「念佛宗」──是从修持的方法来立名的。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句「执持名号」,就是「念佛宗」名称的来源。是说明念佛只要达到一心不乱,就一定能如愿往生净土。
「莲宗」──是以莲花而得名。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一般都以莲花来比喻君子。佛教采用莲花圣洁的品格,来比喻念佛的人,虽然生在五浊恶世中,但身心却像是在污泥的莲花一般,一尘不染,超世脱俗。同时念佛的人,只要念佛的功夫到家了,将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时,莲花化生,修持成功,花开见佛,得悟无生法忍。经中又说:七宝池中,开放着大如车轮的青、黄、赤、白四色莲花,非常美妙。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净土宗也叫做「莲宗」。
三、净土宗的根本经论
净土宗所根据的经论有三经一论:三经是佛说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一论是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净土论》。现在我就把这三经一论的内容,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大家有个概念。
(1)《无量寿经》──这部经是简单叙述阿弥陀佛的历史。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大国王,虔诚学佛,更发心在世自在王佛座下出家修行,法号法藏比丘,赞叹佛土庄严,在佛前发了四十八种大愿。并依照这些大愿去修持。由于他伟大悲愿的力量,终于成佛,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主要的内容,就是把四十八愿一一列出。其中有两条很重要的,我提出来跟各位讲一下。「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说,在阿弥陀佛所修成的国土中,没有三恶道;「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换句话说,念佛的人只要至诚恳切的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就算每天只念十口气,如果能达到一心不乱,将来一定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愿力,建设了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接引十方有缘众生,众生凭各人积集的褔德、智慧,分九品往生到极乐净土去。
(2)《观无量寿经》──亦称《十六观经》。观,就是观想。这部经指示我们用十六种观想的方法来修持:如日想观,是观想落日的现象,再从此观水、观地、观园林、以及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佛菩萨的相好光明等等,共有十六种修持的方法。每一种都有详细的说明。
(3)《佛说阿弥陀经》──主要是叙述阿弥陀佛所建设的极乐世界,那里的自然环境如何庄严,众生界身心如何净化的情况,同时也告诉我们,往生到那里有什么好处,进一步更说明阿弥陀佛怎样强调「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念佛人只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一定可以往生的中心思想,最后提出六方诸佛一致赞叹净土法门,以及释迦世尊劝导我们发愿,愿生极乐世界的劝勉语言。这种种的内容,以后我会一一跟大家详细说明。
(4)《往生净土论》──简称《净土论》。主要的内容,是说明求生净土的人,不只是为了自己能够了生脱死,同时也要乘愿再来,担任救度一切众生的工作。
四、极乐世界在那里
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说明从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往西边去,经过了十万亿佛土这么遥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虔诚的佛弟子都明白《金刚经》中所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的道理,了解佛所说的话都是真实不虚的,必定不会怀疑,(也无须怀疑)极乐世界的存在。对不信佛教的人、或者是外教徒,对于佛经的说法,未必会相信,也不一定肯接受。他们会认为:那是你们佛教徒自己想象的一个理想国,那只是一个乌托邦罢了。在这种情形下,以佛经的「圣教量」来解释,是说不通的。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科学方面来解说,让人能够信服。在几百几千年以前,科学还没有现在这么昌明,没有人敢说地球以外的太空内,还有许许多多的星球存在,就算是说了,大家也不一定肯相信。可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说到,宇宙间有无量无数的世界。如今科学证明,宇宙中的确有无数的星球、世界存在。可见佛的真知灼见,是绝对可信的。以月球来说,中国古时候有「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的民间传说。中国人有这种想法,一般有识之士却认为是神话。如果说人类可以像嫦娥般飞到月亮去,不只是几千几百年前,就算是十九世纪,大家也都会认为是无稽之谈。可是,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一日,美国太空人阿姆斯庄,驾驶太空船登上了月球。这是大家从电视上亲目所睹,千真万确的事实。可见科学未发达前所认为的神话,如嫦娥般的奔月,科学进步后证明,以前不能到的地方,毫无疑问的现在已经是可以到达了。天文学家现在也承认除了我们所住的这个地球以外,外太空还有许多世界存在,甚至火星上也可能有人类居住着。科学家们正一步一步地研究着。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佛为真语者、实语者。佛所说的,没有一句是虚言,都是可以相信的。既然承认宇宙中的世界不只一个,而是非常多;那么在这无数的世界中,每一个世界的环境,也应该是各自不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非常理想,有的比较差,有好有坏,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所以说:在离我们十万亿佛土之外,有一个最理想的世界──极乐世界,难道就不能相信吗?以科学现有的成就,我们可以知道这一个极乐世界是真真实实存在着,只是我们的科技与智慧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而已。
如何肯定极乐世界是在西方呢?方向其实并不是绝对的。譬如我现在放一枝笔在讲台上,我站在东边,那枝笔就在我的西边;如果我从南面看过去,那枝笔就在我的北边,因为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说的方向自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我们要到欧洲去吧,往西飞可以到,朝东走也同样到得了。地球是圆的,东西方向并没有绝对性。如果说极乐世界是在西方,只不过是在无限量的宇宙中,以我们目前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对日落的方向,也就是西方,这样指方立向,多一层事实的肯定,更容易使人了解接受啊!
五、极乐世界自然界的环境
肯定了极乐世界的存在,我们进一步再谈谈那里自然界的环境,究竟如何呢?根据佛经中的形容,极乐世界真是非常美妙庄严。从地面上可以分四点来说明:
(1)平坦宽广:极乐世界的土地平坦,没有崎岖的山陵,就好象是一个平坦无际的大平原。金沙布地,而且柔软舒适如兜罗绵,仿佛是一个大公园一般。不像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有高山丘陵,高低不平。
(2)整齐均衡:极乐世界的环境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等四宝点缀而成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富有建筑美,鬼斧神工,简直是一幅图案画!
(3)洁净无秽:西方极乐国中,大地是一尘不染。不像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马路上到处有垃圾,空气中充满污染。经中告诉我们说,极乐世界连池沼也是七宝构成的,池中盛满八种功德的圣水,池底布满了金沙,更开放了许多青、黄、赤、白如车轮一般巨大的四色莲花,那是多么的圣洁、优美。
(4)富丽堂皇:极乐国中所有的楼阁、所有的台阶、所有一切的建筑物,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等七宝装饰而成,真是金碧辉煌,无以伦比。平常我们到中国去参观故宫、皇陵,都叹为奇观,若是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楼阁比起来,就会觉得太渺小了!
讲完了地面的美妙,我们再从空间来欣赏极乐世界,又是如何庄严呢?西方极乐世界昼夜六时,充满光明,很多曼陀罗花从天上缤纷而下。除了天雨宝花而外,还有美妙的音乐,妙香充满虚空,更有很多奇奇怪怪,由变化而生成的杂色鸟类: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等,在空中从这边飞到那边,从那边飞到这边,口中唱着佛法的圣歌。透过那一阵阵的微风、还有那一行行的宝树、一重重的罗网,更不时发出赞叹三宝的乐章。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如此殊胜美妙,怎不令人向往呀!
六、极乐世界正报的境界
按照佛法的术语来讲:极乐国土的环境是属于「依报」;教主阿弥陀佛是属于「正报」。什么是依报?什么是正报?
一切众生在世间的行动语言,都是造业。不管是造善业,或者是造恶业,只要是造业,将来就一定会招感到果报。善的行为会招感快乐的果报,恶的行为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善恶报应,因果的道理是丝毫不爽的。造业所感到的果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报的身体,譬如前世所造的是人的业,就会感受到人身的果,受业感而得,身体就叫做「正报」。一种是身体寄以生存的山河大地,家宅器具等,一切正报所依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就是「依报」。前面所讲有关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属于「依报」;接下来我们讲「正报」──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文,译成中文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光:就是光明,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广大不可思议,是以空间来说。寿:就是寿命,象征福德。表示寿命延续,生命长久不可思议,是以时间来说。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自问自答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充满光明,这种光明是尽虚空、遍法界,可以照到十方世界去,所以称为阿弥陀佛。〈三宝歌〉第一句:「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正代表了众生的心声,在茫茫苦海中,谁能给我们光明,谁能指示我们一条脱离黑暗苦海的大道呢?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黑暗的、是痛苦的,而阿弥陀佛却具足了无限的光明,能破除人生的黑暗,启发无量的智慧。我们唯有持念阿弥陀佛、信仰阿弥陀佛,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光加被,才能够帮助我们解脱愚痴与无明。
释迦牟尼佛又自问自答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本身以及生活在极乐世界的圣众,无论是菩萨也好,罗汉也好,一般人民也好,跟阿弥陀佛一样,寿命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称为阿弥陀佛。人生在世,无论富贵贫贱,都希望得到长寿,但事实上,「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八十岁是非常难得的。希望真正能长寿,能福德无量,就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可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了那里,我们的寿命就可以跟阿弥陀佛以及一切圣众一样:无量无边了!诸位,你们要脱离黑暗,要求得到无限的光明,就要念阿弥陀佛。你要求长命百岁,也要念阿弥陀佛。将来到极乐世界去,寿命就无量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报,具足了这样的功德。
事实上,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只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他一切的福德、神通、智慧、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等等,都是圆满具足,无量无边的。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认为念阿弥陀佛很不吉祥,只有到临死之前才去念,如果有这种想法,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依四十八大愿修持而建设成的极乐世界,实在是一个最理想、最殊胜、最圆满的世界。何以见得呢?
人生在世,每天除了三餐,还要点心、宵夜,也得穿衣,整天为衣食忙碌。可是极乐国土却不同,在那里是「思衣得衣」:如果想要有新衣服穿,既不需要找设计师设计,也不必找裁缝订做,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不必到百货公司、服饰店采购,只要动一下脑筋,随时就有合身的衣服穿到身上来;同时也是「思食得食」:如果肚子饿了,只要想到吃,不必到菜场买菜,也不必煮,随时就有好吃的素宴排在面前,用完后就自动消失。在那种情形下,什么都不必烦恼,不必为生活、为经济奔忙、追求。如此一来,就会有充分的时间做修持的功夫。
我们这个世界有肤色、种族的分别。白种人就瞧不起我们黄种人,也看不起黑种人,常常为了种族、肤色而产生种种不平等的现象。如果能生到西方极乐国土去,每个人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全身都是黄金色的,没有分别,自然就一律平等了。经上又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处在一起的都是学佛的人、都是善知识。这么多的善友同住,彼此互相勉励、一起精进,一同向佛道努力,达到了「见和同解」的理想生活环境。讲到正报,大家都是身心净化,既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没有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大家只有听闻佛法,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因为目标相同,待遇一样,大家同住,一处都是平等平等,一团和气。绝对不像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了生活,大家勾心斗角,找不到一个安宁的角落。所以我们要追求快乐,希望免受人生无数的痛苦,大家都应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我们最理想的归宿!
七、阿弥陀佛的圣诞
讲到这里,我顺便介绍阿弥陀佛的圣诞。大家一向都知道阿弥陀佛的圣诞,是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大家也知道,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是农历四月初八日(南传佛教定为五月的月圆日)。释迦牟尼佛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出生应化,他的生灭日期,有历史可查证;可是,阿弥陀佛不是生在我们这个世界,而是在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离我们的世界太远太远了;同时他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不管是时间,不管是空间,都是那么久远,我们怎么能知道他的圣诞呢?这必须从中国佛教史上一段公案说起:
中国宋朝,杭州永明寺有一位延寿禅师,后来成为净土宗笫六代祖师。(本来他是修禅的,后来又修净土,所以是禅净双修,虽然是净土宗祖师,也尊称他为禅师)。他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当时朝野都很敬重他,尤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特别礼敬。有一天国王突然发心想设斋供僧,就问禅师:「在我们国中,除了您以外,现在还有谁是特别有修行的高僧?」好象在台湾,今天(七月十五日)有上千的出家人要去受供,叫做斋僧。吴越王也想斋僧,不过他想:只供养一般出家人,并没有多大的功德,需要选择一下,找一些特别有修持的来供养。
禅师回答他说:「我们国家的高僧太多了,只是你不认识罢了!有些出家人,你看他好象疯疯癫癫的,其实来头可大呢,例如长耳和尚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定光佛再来,你如果供养他,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
长耳和尚是一位不修边幅、穿得骯骯脏脏,讲话也是颠三倒四的,常常在街头溜跶,游手好闲,游戏人间的出家人。他的两个耳朵生得特别长,大家都习惯叫他长耳和尚,时间一久,反而把他本来的名字给忘了。平日大家总瞧不起他、讨厌他,认为他不像一般出家人那么慈悲、庄重。国王一向敬重禅师,知道他的推荐一定不会错,就赶快吩咐厨房办素筵,并派了许多官员到处去找,恭请长耳和尚回到宫中,并且以上座接待。长耳和尚身不由己,莫明其妙的被国王以上宾款待,问明原因后,知道是延寿禅师多嘴,告诉吴越王真相的,便说:「弥陀饶舌!」说完就座后,随时就圆寂了。吴越王当然感到非常遗憾,感叹自己没有褔份供养定光佛,可是从长耳和尚口中知道延寿禅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也算还可以弥补这一份缺憾了。即刻亲自赶到永明寺去,谁知到了永明寺,延寿禅师也已经坐化了。俗语说:天机不可泄漏,他们两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也正是化缘已满的时节,被人识破后就得离开世间了。
从这段公案,我们知道永明延寿禅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后人就把他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订为阿弥陀佛的诞辰纪念日。
从这一个故事,我们也可以获得证明,阿弥陀佛并不只是应化在十万亿以外的佛土,他经常在我们的身边,不但永明延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中国还有另一则公案,同样说明也是阿弥陀佛再来呢!
中国浙江台州天台山,有一座国清寺,是一间非常大的丛林。我相信到普陀山去的善友,一定也有许多人去过这个地方。国清寺中住了一位丰干禅师,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骑着老虎,在国清寺中进进出出的。俗语说,物以类聚,同样程度的高手,都是集合在一起。当时国清寺中还住着寒山、拾得两位出家人。有一天丰干禅师邀请寒山和拾得跟他一起去朝五台山。
寒山问:「去五台干什么?」
丰干禅师回答说:「去礼拜文殊菩萨呀!跟我一起去的,就是我的同行;如果不跟我一起去,就跟我不相干。我自己去好了。」
寒山和拾得不肯跟他去,他只得独自一人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了。从天台山下来,途中经过杭州,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此事说来话长,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中国人一向是学而优则仕,把书读好,考取了功名,就有官做。当时有一位姓闾名丘胤的读书人,虽然考取了功名,却一直没有接到上任做官的公文,就闲着在家里等待。可是坐吃山空,正在为经济发愁时,他接到了省府的通知,要派他到台州去当知府。这个闾丘胤接到通知后,正高高兴兴准备着去上任时,真是无巧不成书,平常在家没事,一旦要他去做官,却忽然间得了种怪病,头痛不止,痛得整个头都快要裂开了,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看,也吃了好多帖药,都没有见效,只剩下一口气喘息着。丰干禅师知道后,亲自到他家去,要为他医病,可是看门的人不让他进去。
「你们可要弄清楚呀,我是来替你们的主人看病,来救他的命的呀!」
守门的一听,急忙开门请他进去。进到屋后,禅师向他们要了一杯水,对着水念念有词,大概是持念咒语吧。念了好一阵子才停下来,拿了一些咒水,在闾丘胤的额头上擦擦,说来奇怪,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立刻就痊愈了。闾知府起死回生,恩同再造,就请问他法号及住处。
「我名叫丰干,住在台州天台山国清寺。」
「那太好了,我就是要到台州去的,上任后我一定会去拜望您。再请问您,寺中像大师如此有功夫的人还有多少?」闾知府又问。
丰干禅师说:「我算什么功夫,比我高的还多着呢,那儿有文殊菩萨化身的寒山、还有普贤菩萨化身的拾得,他们两位都比我高得多啦!」
闾知府一听,高兴极了。上任三天,把重要的公务交代清楚后,就立刻往国清寺去烧香,感谢佛菩萨庇佑,更要拜访二位大菩萨和丰干禅师。
到了国清寺后,向知客僧说:「我想拜望寒山、拾得两位大士,麻烦你替我通报一声。」
「你说的是那两个疯和尚吗?大人先请坐,我找人去把他们叫来。」知客僧回答说。
「不行,不行,我自己去拜望他们。」
知客僧把闾知府带到厨房,大声喊:「寒山、拾得,知府大人来找你们,你们快出来呀!」原来他们两人是厨头,正在那里嘻嘻哈哈、自自在在地谈笑风生,闾知府一见,高兴极了,就地礼拜。两人一见,急忙携手往山上跑去,一直跑到一个山洞前才转过身来说:「丰干饶舌!你不去事奉弥陀,来拜我俩做什么?」说完,就往山洞中跑进去了。从他们的话中,知道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闾丘胤急忙转回寺中去找丰干,可是他也不见了。身份一暴露,从此丰干、寒山、拾得都消失不见了。
讲到化身的事迹,坐在山门口的那位弥勒菩萨,也曾化身布袋和尚,整天拿着一个布袋、一串念珠,一般人也是叫他疯和尚。临命终时他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首偈是说:你们知道吗?弥勒本来就是真的弥勒,时时百千亿化身应世。实际上,所有的佛、大菩萨,为了化度众生,常常会化身应世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三十二应身。弥勒菩萨是这样,阿弥陀佛也一样,就好象刚才所介绍的丰干禅师、延寿禅师,时时刻刻化身示现到世间来给大家看;可是我们凡夫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他就是佛罢了!从他的化身示现人间来看,可以证明阿弥陀佛跟我们特别有缘,常常化身千百亿,你们只要诚诚恳恳的念佛,阿弥陀佛随时都在你的身边,你要是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将来也一定会蒙佛接引,往生净土的。
讲完「依报」和「正报」以后,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界、人事界、或是身心等各方面,都是非常美满理想,而且庄严清净的。但是要具足怎么样的条件,才能到那里去呢?这就需要「往生的三资粮」了。
八、往生的三资粮
什么叫做资粮呢?资、就是川资;粮、就是粮食。比如说:我们要到外国去旅行,就先得有所需要的旅费,更要准备路上要吃的粮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更不能两手空空的,一定要先准备好所需要的资粮。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资粮是什么呢?就是:信、愿、行三种资粮。
(1)信──深信:要信仰得很深切。无论做任何事,必须有信心。俗语说:「有信仰才能发生力量。」《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说明大家都需要功德。功德从那里来呢?当然是由修持而来的。怎样修持呢?首先必须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产生道念,然后才能培植一切善根。佛经上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好比要渡大海一般,一定要靠船才能渡过,同样的,在佛法中,想要渡过生死大海,就要有「信」,如果没有信,是无法进入佛教的大门。要信什么呢?对我前面所讲到的「依报」、「正报」: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以及阿弥陀佛,都要切实的相信、不可以怀疑。假使没有信心,对佛所说的话都信不过,学佛是没有用的!要信佛所说的法一点也不虚假,深信《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离我们十万亿佛土那么遥远的西方,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跟许多菩萨在那里说法,我们只要按照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方法去修持;一心念佛,发愿往生,毫无疑问的,将来一定能往生到那理想的极乐世界。
(2)愿──切愿:要恳切的发大愿。如果相信有极乐世界、也相信有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但是,不发大愿,极乐世界跟你们也没有什么关系。正如我跟大家说,菲律滨有一个名叫碧瑶的避暑胜地,你也相信,可是,你并不想去,不管那里的风景怎样美,气候怎样凉爽,那跟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们相信有世界、有佛,进一步就要发愿,对现实世界须有彻底的厌离心;对西方理想世界,须有积极欣求的愿望。发愿一定要往生到那里去!阿弥陀佛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才建设成功这一个净土,我们也跟阿弥陀佛一样发愿,将来必定也会跟诸上善人在一起,整日修持佛法,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
(3)行──力行:就是切实的实践。有了深信心、有了恳切的愿力还不够,还得要表现于行动,能出力地去实践。按照佛所说的话去实行,以念佛为「正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心无二用,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死心蹋地的守着一句阿弥陀佛,时刻不离。有人认为只要念佛就够了,其实除了「正行」以外,还得有其他帮助念佛的助缘──「助行」。《佛说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说明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得种善根、培褔德、做很多利益他人的好事;《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要具备:「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深信因果……」等种种善行。总而言之,深固的信念、恳切的誓愿、稳当的力行、老实的念佛。信愿行如鼎三足,是缺一不可的!
乙、解释经题
一、七种立题
身为佛教徒,要研究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三藏十二部内容虽然多,但题目的取材,组织的方式,依据人、法、喻三种,离不开七种立题的方法。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是:(1)单人立题:如《维摩经》。(维摩居士是「人」,单以人立题,题中没有「法」、也没有「喻」。)(2)单法立题:如《般若经》。(般若是「法」,题中没有「人」、也没有「喻」。)(3)单喻立题:喻、是比喻。如《梵网经》。(用大梵天的网来比「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中没有「人」、也没有「法」。)
复三是:(1)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菩萨的名,是「人」;般若是「法」。用人与法来立题,没有「喻」。)(2)人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佛,是「人」;狮子吼是「喻」。所以这部经是人喻立题,没有「法」。)(3)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没有「人」。)
具足一是:人法喻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法」,佛就是「人」,华严就是「喻」。题目中人、法、喻都具足了。)
佛经虽然多,但是了解这七种立名的方法以后,一打开经文,从题目中随时就明白是属于那一种方式立题的了。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在七种立题中,是属于那一种呢?是属于「单人」立题。本经题中一开始的「佛」,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人」;「阿弥陀」,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也是由法藏比丘修持而成佛的。前后二位:一个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都是证得究竟极果的圣「人」,题中既没有「法」,也没有「喻」,所以本经是属于第一种的「单人立题」。
二、题分通别
经的题目,除了七种立题之外,还有通题和别题的分别。通、是相通。「经」是通题。在大藏经中的一切经典,如法华「经」、金刚「经」、不管什么经,都叫做「经」。别、是各别的题目。「佛说阿弥陀」是别题,如「法华」经、「金刚」经、表示跟其他经有所分别。正如「先生」是通称;「张」先生、「王」先生、是别称,一样的道理。
《佛说阿弥陀经》经题六个字,我们就分为四节──1、佛,2、说,3、阿弥陀,4、经──来解释。
一、佛
本来「佛」字是通称,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不过,这里所讲的佛,却是专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是梵语,是「佛陀」的略称。译成中文是「觉者」。「觉」、是觉悟的意思;「者」、就是人。「觉者」就是大觉大悟的人。可是为什么不译为「觉人」,而要译为「觉者」呢?那是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只可以说是人类而已;「者」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人类以外,一切有知觉的众生。只要有心识、有知觉,都有觉悟的可能。经中说:「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不只是人类,只要是有心识的,包括一切的小动物,就算是蚊虫蚂蚁,如果能如法去修持,也有成佛的可能。就拿蚂蚁来说吧,它虽然是小小的,因为有贪生怕死的本性,如果我们去打它,它就会急忙地跑开,可以看出它们也是有感觉的。因为有感觉,也就有成佛的可能性。把佛译成「觉者」,就是说明佛不只是要救度教化人类,一切有心识的众生,都是他教化的对象。
佛教对「觉」可分两方面来解释,首先来讲:一、本觉、二、始觉和三、究竟觉。(1)本觉: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的觉性,也就是说每个人本来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为「觉者」。(2)始觉:凡夫本来有一种觉性,只因为无始以来种种烦恼、无明,把本具的佛性蒙蔽了,就迷而不觉,可是听到法师、善知识的开示、或是看经书、研究佛法,对真理有所了解以后,而开始觉悟。(3)究竟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彻底而究竟圆满、大觉大悟的人了。
觉,又有三种解释:一、自觉、二、觉他和三、觉满。(1)自觉:凡夫未接触佛学前是糊糊涂涂的,现在自己学佛、听讲经以后,对宇宙真理已经有了觉悟了。(2)觉他:学佛的目的,不但是为自己求解脱,进一步也要为别人。自己觉悟,更要教化他人,使其他一切人也都能觉悟。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境界。(3)觉满:自己觉悟了,所有的众生,经过我们的教化,也都觉悟了,这就是觉行圆满。也就是佛陀福慧圆满具足的境界。
成佛就是觉行圆满:一切福德、一切智慧都具足了,所以说佛就是三觉圆、万德俱的大圣人。凡夫不知不觉,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以佛为模范,遵循佛法的指示,努力修行,希望能自己觉悟,同时也使他人觉悟,最后达到觉行圆满的境界。
刚才我们是讲佛的定义,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佛」,是专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生生世世救度浊世众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后在我们娑婆世界应化,示现悟道成佛,成为我们的教主。现在将他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跟我们一样:是人不是神。他是在我国周灵王六年(西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诞生在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母后是印度拘利国的公主摩耶夫人,所以他将是继承王位的太子。出生后七天,他母亲就去世了,是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抚养长大的。太子未出家前俗名「悉达多」,是一切功德都能成就的意思。悟道成佛后才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姓,译成中文是「能仁」;「牟尼」是他的名,意思是「寂默」。这都是称赞他具有慈悲、智慧的德性。
以一个尊贵的太子,他为什么会走向出家的道路呢?其原因应该有下面几点:
1、印度当时的社会阶级划分得很严格,认为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姓,是分别从梵天的头上、肚子、或脚下生出来的,所以百姓之间的身份非常不平等,为了要革命、要打破这不平等的社会阶级,他立下了要寻找一个解决平等自由真理的决心。
2、有一次跟随父王到郊野游玩,看见农夫为了生活,在炎热的太阳下耕田时,露胸赤膊、汗流浃背辛苦的样子。犁田的牛稍微不动,就会被农夫用皮鞭抽打得皮破血流,非常痛苦。空中的小鸟,不时从天空飞下来,啄食泥土中翻出来的小虫,因此发觉众生为了生存,互相残杀。太子为这弱肉强食,残酷的现实感到悲痛而整日闷闷不乐,心里不停地想着:「人生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就没有解救的办法吗?」
3、净饭王不愿太子终日郁郁寡欢,希望他能散散心,忘掉农耕时所看到人生悲痛的一面,就安排他去游四门,没想到太子竟在无意间觉察到老、病、死种种的现象,了解那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痛苦,为求得解救的办法,他不顾父王的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毅然离家出走。
太子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日,下了决心,拋弃了王位、财富、父母和妻子,半夜逾城出家,为的是追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
太子出家后,在雪山苦修六年,不能找到答案;后来到摩竭陀国的一个菩提场,在一棵菩提树下设座静坐,并立下誓愿:「如果不能找出一条解脱的方法,誓不离开菩提座!」终于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的黎明前,在菩提树下,看到天上的明星,豁然觉悟到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
为救度众生,佛陀席不暇暖的到处弘法,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举行了三百多次的讲经法会,度化的信众遍布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有「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的记载。直到八十岁那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半夜,化缘已毕,就在拘尸那、娑罗树中间安详圆寂。
释尊虽然圆寂了,但是他慈悲救世的伟大精神,却永远受到佛弟子们的仰慕与崇拜。对跟他有关的这四个节日:农历四月初八日诞生纪念日、二月初八日出家纪念日、十二月初八日成道纪念日、二月十五日圆寂纪念日,我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头。有关他的生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都说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日,每年的这一天,信愿寺、我们隐秀寺、以及观音寺等都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陀的诞生。南传佛教国家,订为新历的五月月圆日(相当于中国的四月十五日);台北市佛教会则订于新历的四月初八日举行浴佛节。虽然各地因传统的习惯,纪念的日期不一样;但隆重地举行浴佛节,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热烈地庆祝。至于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我们这里都煮腊八粥来纪念佛成道日,所以对这一天,大家也都非常熟悉。
二、说
说话、说法,讲解的意思。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释迦佛金口亲自所宣讲出来的妙法。说也当「悦」(欢喜)的意思。我们念过《论语》,一开始就有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念悦、不念说)。释迦佛观察众生的根性,感觉到末法时代的众生,唯有修持念佛法门,最容易得度,最容易得到解脱。同时世尊也知道机缘已经成熟,于是不等弟子请问,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来为我们宣说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三、阿弥陀
前面已经讲了很多,现在再简单的讲一下。「阿弥陀」是梵语音译。译成中文有两种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说这尊佛有无量的光明。有句成语:光明横遍十方,就是以空间来说明。光明也代表智慧:人生有智慧,前途自然光明;愚笨的人,前途必然是黑暗的。「无量寿」是寿命很长。俗语说:寿无量竖穷三际(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无量寿就代表时间。就是说明阿弥陀这尊佛,或是以时间来讲,或是以空间来讲,他的寿命无量、他的光明也是无量的。其实、阿弥陀佛何止是光、寿无量;他的智慧、神通、功德、慈悲等等,一切都是无量的。
四、经
是中文称为经,梵语叫「修多罗」、「素怛缆」,或是「修拓路」,译成中文是「线」,贯穿的意思。好象一串念珠、一串茉莉花,都是用线把它贯穿起来。经、就是把佛所讲的道理,贯穿起来。一般来说:只有「圣人言教」,才可以叫做经。不仅是佛讲的法叫经,我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也叫经,正如儒家有四书五经。(本来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经,可是乐经已经失传,目前只保存着五经)。中国古书称为经的,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各宗教家,将他们所崇奉的圣典,也都叫做经。例如:耶稣教、天主教称新旧约为《圣经》,回教亦有《可兰经》。总之「经」为圣人的言教,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只要是圣人所讲的话,都叫做「经」。
「经」、有时也译为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真理:十方诸佛所说的真理,都是一样的,所谓「佛佛道同」,不只是释迦佛所讲的法称为经,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都是真理,也都称为经。下契众生根机:释迦佛讲经都是观机逗教,对什么根基的人,就讲什么样的法,为适合每个众生不同的程度,所讲的道理也得根据他们的程度来讲,才能使他们接受。如果对小学生讲大学的课程,那就不合适了。
对于经的意义,在讲其他佛经的时候,已经讲了很多,现在再提出几点来说明。《杂心论》把经分为五种意义:
(1)出生:佛经里面能生一切善法、一切功德,制止我们造作一切罪恶。(2)涌泉:泉水是不断地向外涌出,经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真理,就好象泉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涌出。(3)显示:佛经能显示出种种佛所说的道理,指示我们怎样断烦恼、怎样证菩提、怎样得解脱。(4)绳墨:合于规矩,佛经能指示我们,让我们了解辨别邪正,就好象木匠要锯木时先用绳墨来规画一般。(5)结鬘:在上面已讲过,茉莉花要用线串起来,佛经就是用文字,把散乱的一切法贯穿起来。
各家对于经字的解释,各各不同,再提出如下几种来加以说明:
1、镜:我们每天都得照镜子,看看脸上干不干净,整齐不整齐;我们读诵的佛经,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了解因果、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2、径:径就是道路。佛经能指导众生从凡入圣,步上成佛的大道。
3、门:大家到隐秀寺来,一定要从大门进来,法会结束了,也得经由大门出去。我们希望将来成佛,必须研究佛经、读诵佛经,由佛经的导引而进入佛门;要救度众生,也要从佛经中出来:用佛法去接引、教导他们。
佛经上说,经是通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的。(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要研究佛法,只能从色、声、触三尘,就是:文经、语经、触经去了解。)眼睛能看见的东西是色尘,经由文字印在纸上,让我们用眼睛读,属于文经,就是色尘;进一步我们可以用语言说法,属于语经,就是声尘;如襌宗所谓不立文字,不以经文来修持,而是以「棒」、「喝」来教化。襌宗袓师对弟子动不动就打骂、一个耳光、一阵棒打,并不是刑罚,而是用这种方法来令弟子开悟,以「棒」、「喝」为经。棒是触尘、喝是声尘。另外有一个世界叫香积国,那个佛国的教主讲经,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以香尘为经。生在香积国的众生,只要闻到香味,就能开悟,所以说香尘也可以是经。西方弥陀国土,即是五尘都具备了。我们如果生到西方国土去,看见花开、闻到花香、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中、听鸟音、赏滋味等等,都有开悟的可能,不一定要阿弥陀佛亲自说法。总之、一切见、闻、觉、知,都属于经法,因此,经是可以通于五尘为体的。由此可以知道,不一定文字才是佛经。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世间上一草一木、一色一香、凡是所有能使心悟道契理的,都是经教。
丙、介绍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本来是在印度流通的经典,如何会传到中国来呢?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我们才能看得懂,既然是他翻译的,对他的生平应该有所了解。以下我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分为五段来说明。
一、姚秦
打开中国二十五史,非常久远。姚秦是在南北朝时代。当时天下大乱,政权的争夺,非常厉害,先后有五个外族(胡人)在华北建立了十六个小国,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那时的五胡十六国,其中有一个国王名苻坚,占领着陕西地区,建都长安,国号秦。苻坚的野心很大,占领了长安还不满足,又出兵南下,攻打建都南京的晋国,但是晋国的实力很雄厚,苻坚不是对手,大败而归。他有一个叫姚苌的大将,乘机会杀了主子,自己做皇帝,国号也叫秦,后来的人为了有所分别,就称苻坚的秦为苻秦或前秦,称姚苌的秦为姚秦或后秦。
二、三藏
三,数目字;藏,含藏、收藏的意思。三藏的内容包括了经藏、律藏、论藏。
(1)经藏: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到八十岁涅槃,在这一段时间中,为弟子们所说,有关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涅槃后,就由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把佛所说的再重复说了一遍,经过大家开会讨论,认为阿难所背诵出来的,的确是佛陀当初所说的,于是就把这些结集起来,叫做经藏。
(2)律藏:律,是指戒律。佛在世时,跟他在一起的弟子非常多,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生活上免不了犯错,弟子们犯了过失以后,佛陀告诫他们,从此不能再犯,因此一条一条的订下来,成为当时的生活规约,同时也成为佛教的戒律。最基本的有: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等都包括在律藏里面。
(3)论藏:佛弟子、高僧大德们对佛所讲的法和戒律,有自己的见解,发表著作、或是加以注解,集合起来就成为论藏。
三藏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藏经,可以说是佛教的百科全书,含藏了无尽的真理。目前,隐秀寺收藏有六部不同版本的大藏经。
三、法师
法是指佛法、方法。佛教中一切的真理、一切指示修行的方法。师是模范、是师长。佛教对法师的定义是「以法自师、以法师人」,身为出家人,传教师,对佛法要有研究,以佛法当自己的老师,自己了解后,再以佛法教化别人,就叫做法师。
四、鸠摩罗什
是翻译《佛说阿弥陀经》法师的德号。他是印度人,原名叫鸠摩罗什婆,或者叫鸠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童寿」(少年老成),意思是指他在童年时,就具备了老年人的德学。外国人,不管是印度人,或是菲律滨人,儿子往往以父母的名字合起来取名,越有名望越有这种情形,在他们的风俗中,以为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成为孩子的名字,正可以让人知道那是某某人的后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鸠摩罗什的爸爸叫鸠摩罗炎,妈妈叫做耆婆,所以,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就是把父母的名字结合起来以作为他的名字。
鸠摩罗什法师是天竺(印度)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世家,他的祖父是当朝的宰相。过去的官位都是世袭的,所以鸠摩罗什的祖父做宰相,当他年纪大了,就要把宰相的位子传给儿子──鸠摩罗什的爸爸鸠摩罗炎。可是鸠摩罗炎很有善根,他认为宰相虽然地位崇高,生活富裕,名望也好,但对他不相宜。所以当他爸爸要把宰相位子传给他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家乡,出家去了。
他想:如果在国内出家,父母一定会把他抓回去,不如跑远一点。于是,从天竺向东走,经过了葱岭,到达龟兹国(古地名,龟、音「秋」,现在的新疆)。鸠摩罗炎就停了下来,当时龟兹国的国王叫白纯,听到鸠摩罗炎这个从天竺来的青年法师,本来是宰相之才,放弃了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所以非常崇敬他,就拜他为国师,鸠摩罗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白纯国王有个妺妹叫耆婆,正当双十年华,生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她脸上有颗鲜红的朱砂痣,拫据相书上说,她以后会生育绝顶聪明的贵子。邻国的王子王孙,慕名而来向她求亲的,真是不计其数,可是耆婆一个也看不上。可是当他看到鸠摩罗炎,竟然一见钟情,认为是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所以,就向哥哥表明态度说:「哥哥,你一向要我出嫁,如果是这个鸠摩罗炎法师,我就答应!」国王本来也非常为难,那有招出家人为驸马的道理,可是妹妹坚持非他不嫁,只得下令要他跟耆婆完婚。鸠摩罗炎因为国王的命令,没有办法拒绝,只好承受下来。两人结婚不久,就生下了鸠摩罗什。
耆婆自从怀了鸠摩罗什以后,变得特别聪明,有一次到庙里去拜佛听讲经,本来她只懂得龟兹本国的语言,这时连天竺的话都听懂了,证明鸠摩罗什还没有出生,就有一种智慧传给母亲,可见鸠摩罗什是何等的聪明。
也许是耆婆的善根成熟了,或许是自己强迫跟一位出家人结婚,感到惭愧,生下鸠摩罗什不久,就萌起出家的念头。在取得家人的同意后,终于出家了,没有多久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鸠摩罗什善根深厚,七岁时也随着妈妈出家了。
出家以后,鸠摩罗什每天能够背念一千首《阿毗达磨经》中的偈,每首偈有三十二字,换句话说,他一天能够背念三万二千字,这实在是了不起,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办到的。当时有一位罗汉见到鸠摩罗什,就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很有善根,如果能够注意修持,过了三十五岁,不破戒的话,必定与众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度化许多众生。」七岁的鸠摩罗什听到罗汉的夸奖,更加精进了,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出人头地的大法师。
鸠摩罗什经常跟随妈妈到处去参访名师,学习佛法。有一次,他们到莎勒国,在佛寺礼佛时,看到佛殿前面放了一个铁钵,小孩子好奇,感觉很好玩,无意中就把它顶到头上。后来一想:这钵是铁做的,是很重的东西,我怎么把它顶到头上呢?念头一动,钵太重了,就从他的头上滚了下来。当时,他虽然还小,但已经觉悟到「一切唯心造」的真理。——本来不在意钵重不重的问题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钵顶到头上;一动了分别心,感到钵太重,立刻就掉了下来,岂不是心念的关系吗?
鸠摩罗什随着妈妈到处参学,亲近了许多明师,自己也非常用功,在短短的时间中,对佛教的道理,不管是大乘,也不管是小乘,他都有透彻的理解。他妈妈更是学有所成,证得了三果阿那含,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他妈妈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不想到处奔波,打算回到印度去定居。母子临分手前,他妈妈就勉励他几句话:「你将来可以到中国去弘扬大乘佛法,佛教能否在中国大兴,得靠你的力量。不过,这事对你自身并没有多大好处,可能会为你招来灾难!」
「我假使有力量可以使大乘佛法在中国大兴,纵然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辞!请妈妈放心!」罗什法师回答。
就这样,母子各奔东西,母亲前往印度,罗什法师因为东方的佛教要靠他振兴,就返回龟兹国去讲经说法,等待机会到中国弘扬大乘佛法。
龟兹国皇帝对罗什法师非常崇敬尊重,为了请法师讲经,特地用黄金打造一个金狮子宝座,每当法师要升座讲法的时候,皇帝就跪在地上,让他踏着肩膀而升座,可见法师是如何的伟大,才会受到如此的礼敬!
罗什法师小时出家,拜了般头达多法师为师父,学习小乘佛法,后来,鸠摩罗什弘扬大乘佛法,他的师父也来听讲,跟他学习大乘佛法,最后,对罗什法师说:「你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你的小乘师父。」师徒两人,互为师徒,为尊重佛法,彼此互相尊重,成为佛门佳话。这一段事实,证明罗什法师的确是学问高深,因此感动了许多学者来跟他学习。
当时中国正是苻秦时代,那个国家的百姓,每天晚上都看到西南方有满天的毫光照耀着,感觉到非常奇怪,传到国王那边去,就请太史官来卜卦说:「根据方向看,那地方应该是龟兹国,一定有一位大智慧的人住在那里,才会有这种瑞相。」
「对了,我也听说龟兹国那里有一位鸠摩罗什法师,无论是道德、学问,都非常高超。」国王回应着。立刻派遣大将吕光,带了七万大军,往龟兹国去。用意非常明显:龟兹国国王要是能答应让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是最好的,不然就不惜用武力,总之,非把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不可!
苻坚的野心很大,所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一方面派吕光去请罗什法师,另一方面自己带了七十万大军,去攻打南京的东晋。东晋的实力坚固,苻坚不但打不赢,反而败了,被手下的一名大将姚苌杀死了。姚苌杀死了主子,自称为王,国号也叫秦,就是姚秦。吕光从龟兹国请到了鸠摩罗什法师,在回归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的国主被姚苌所杀,就留在凉州,自己也称起帝来,号凉国。罗什法师停留在凉州,用功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历史哲学,奠下了到中国译经的基础。
姚苌死后,儿子姚兴继位做皇帝,想起当年派吕光去请罗什法师的大事,就出兵消灭了吕光的凉国,把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可见罗什法师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为了要请他到中国来,竟引起了战争,不知死了多少人!正法得来不易,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罗什法师到了中国以后,国王封他为国师,把他供养在逍遥园翻译佛经,门下三千人,许多有学问的学者都皈依他,成为他的弟子,帮忙他翻译佛经。他六十岁来到中国,一直到七十岁圆寂,短短的十年间,一共翻译了三十五部经,凡二百九十七卷。与玄奘法师、义净法师和真谛法师合称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非常出色,好象我们念的《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弥陀经》,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你们看看经文,他采用「意译」法,实在翻译得太完美、太流畅了!
国王姚兴被罗什法师的道德、感化力所感召,对法师非常敬重,每天到译经场帮忙,甚至参与校对的工作。有一天,国王竟然异想天开,心中暗暗打算着:国师这么伟大,每天辛苦的翻译佛经,总有一天他会死的。这样优秀完美的人,没有留下种子,岂不可惜!应该想个办法,让他留下一个智慧的种子才好。
国王这么一想,于是赶紧在宫中选了十个美女送给他,一定要罗什法师接受,并威胁他说:「你如果不接受,我就毁灭佛教,要是接受了,我依旧大弘佛法。」法师虽然不愿意,可是为了佛法兴隆,只好方便接受了下来,自己带着十个宫女住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么一来,法师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说国师怎么可以和宫女住在一起呢?
罗什法师心中明白,和人家辩白是没有用的,只是经常向大家说一个譬喻:「好象莲花生在臭泥中,你们只要去采莲花,不要去取臭泥。」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一些年轻的弟子们,心中总是不能平衡,认为师父既然可以讨老婆,我们做徒弟的,当然也可以呀!都有依样学样的打算。事实上,罗什法师是大菩萨再世,虽然跟十位宫女住在一起,本身却是清净的。罗什法师恐怕弟子们会破坏了佛教的戒律,为了消除他们的胡思乱想,有一天,正当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自己特别装了一碗满满的、大大小小的针,像吃面一样,全部把它吞了下去。
「你们想要跟我学,可以,这就要看持戒修养的深浅了。谁能够跟我一样,把这碗针吞下去?这一套功夫学会了,证明你们的功夫到家,也可以讨老婆。假使你们做不到,还是好好地回去,好好地持戒吧!」
弟子们看到罗什法师的这一招,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彼此心中明白,师父的修养非比寻常,谁能和他比呢?风波就这样平定了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这件事了。这个故事就是佛门中「罗什吞针」的掌故。因此法师直到临圆寂前,还受到七万人的崇拜!
罗什法师翻译了这许多经典以后,已是七十高寿,知道自己的世缘将尽,在还没有圆寂之前,对着佛发誓:「几十年来,我翻译的佛经,假使符合佛法真义,没有错误的话,但愿我死后火化时,舌头不会烧烂(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结果,他圆寂火化后,其他的肉身、骨头都焚化成灰,只有舌头还是完整的,可见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是很标准、很有功德的。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个说法:鸠摩罗什法师不仅这一世是大译经家,他甚至是七佛的译经师。──他不仅翻译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过去七佛所说的经典,他都翻译过。

鸠摩罗什法师对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在十宗当中,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经典,跟四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罗什法师翻译《成实论》,依据这部论,后人加以研究发挥,成立了成实宗;法师对三论宗特别有贡献,由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翻译,才促成三论宗的成立;法师翻译《妙法莲华经》,《法华经》是天台宗(也叫法华宗)主要的经典;禅宗六袓慧能大师因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的,所以说对禅宗的贡献也非常大。
五、译
把印度梵文或巴利文的佛经,翻成中国文字的意思。译,本来是中国汉朝时代,掌管北方的语言官。佛经是从印度(西方)传过来的,为什么用北方的语言官而不用西方的语言官呢?原来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当时,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是从北方进入洛阳来翻译《四十二章经》的,因此就一直沿用「译」来作为把梵文或巴利文佛经,翻成中国文字的称谓。
总而言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意思就是:中国姚秦时代,有一位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他的德号叫鸠摩罗什,是他把《佛说阿弥陀经》,由印度文翻成中文的,所以中国才有这一部经的流传。经过考证,罗什法师是在弘始四年(公元四零二年)二月八日译成《佛说阿弥陀经》的。
在佛教目录学中,这一部经有三种翻译本:一本就是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第二本是宋求那跋陀罗法师翻译的《小无量寿经》,目前已经失传;第三本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部经比较长,藏经中还保存着。不管是三人中那一位翻译的,在印度梵文都是同一部经,只是三人翻译的手法不同。再说目前保存的有两种译本,为什么罗什法师翻译的比较普遍,而玄奘大师翻译的则不流行呢?这就是罗什法师译经的巧妙,《佛说阿弥陀经》主要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罗什法师用《佛说阿弥陀经》为经名,符合经文提倡圣号的重点,而玄奘大师翻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单从经名看,《佛说阿弥陀经》就比较吸引人,容易记忆,再加上文字流畅,得到许多人的念诵,玄奘大师翻译的,反而很少有人知道。
要研究《佛说阿弥陀经》,打开藏经的目录,注解也不少,有好几十种呢!比较有名的有: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注解的《弥陀要解》,都很有名,值得我们研究参考。至于近代的有:太虚大师全书中的《佛说阿弥陀经讲要》,圆瑛大师、南亭法师、还有最近才往生的李炳南老居士,都有有关《阿弥陀经》的著作,同时你们也可以找藏经、净土丛书来研究参考。
丁、解释经文
一、序分
1、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这是我阿难亲耳听佛陀说的,当时佛陀是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里。
我们前面讲过,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传到中国来,第一部翻译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自此以后,一直有法师陆续把佛经传入中国。一般讲经的法师都是依文释义,只是一句一句的讲,从来没有分科(把佛经内容分几段来研究)的习惯。直到东晋时代,有一位很有名的法师──道安法师,他判定每部经都可以分: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份。有了分科,研究佛经时就比较容易着手。当时一般的高僧大德们都反对、批评他:「割裂佛经,罪过无边」。认为他自作聪明,把佛经分段是不恭敬的。直到唐朝,玄奘大师翻译《佛地经论》,就是把佛经分成三大段,原来印度亲光菩萨早就有这种分科法。有了这种根据,大家反过来赞叹道安法师眼光独到,有「弥天高判,今古同遵」的赞词。意思是说道安法师的分科法是很高明的,从古至今,大家一致同意遵照这种方法。为什么称呼道安法师叫弥天呢?这里还有一段典故。
道安法师在襄阳弘法的时候,名气非常高,当时襄阳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习凿齿去拜访他。一踏进山门,就自我介绍说:「四海习凿齿」(今天来拜访你的是四海都认识的习凿齿)。道安法师听了,觉得他太高傲了,有意跟他比一比,就不慌不忙地回答:「弥天释道安」(普天之下,大家都认识我这个道安法师)。从此,大家都以弥天大师来尊称道安法师。
序分是叙说一部经的缘起,说明佛陀为什么要讲这部经。序分:就像是人的头部,只要看到整个人的面目,就知道他是某某人了。正宗分:是每一部经中最重要的部份,表达出全经的中心思想。等于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都包括在内,是人体的主干。没有了它,生命就不存在。流通分:每一部经最后都有「信受奉行」等经句,希望佛所讲的大法,不但使当时的人听了得到法益,而且可以普遍流传。像是人的双脚,可以走动,不断地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
从「如是我闻以下,一直到无量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序分。序分又分「通序」与「别序」两种。「通序」是通于一切经的。《佛说阿弥陀经》一开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是通序,我们诵念《金刚经》,甚至其他一切经,都具有同样的格式:指出佛在什么地方说法,有什么听众等,具足了信、闻、时、主、处和众等六种条件(六成就),证明这部经是佛亲口所说,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假的。所以有时也称为「证信序」。
「别序」是这部经与别的经不同的地方。好象《金刚经》:「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佛说阿弥陀经》以及其他经典没有这种讲法,这是每部经不同的地方。佛陀说法,观机逗教,都有一定的因缘,别序普遍都是佛讲这部经的因缘,所以也叫做「发起序」。
「如是我闻」,「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平时我们会问:是不是?是。是不是?不是。英文所谓的Yes或No,Yes就是:是,具有信的条件。每部经都用「如是我闻」开始,这含有四个意思:
1、遵佛遗嘱:佛陀将入涅槃前,阿难特别悲伤,独自一个人,躲到旁边哭得很伤心。阿那律看见了,劝他说:「阿难,世尊快要离开我们了,现在不是伤心痛哭的时候,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请示佛陀,你应该赶快提出来,趁现在佛陀还没入灭,请他老人家解答,让我们将来有所遵循。」
阿难抑制悲痛的心情,向佛陀提出了四个问题:
(1)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依您而住;您涅槃以后,我们应该依谁而住呢?
(2)佛陀在世的时候,弟子们以您为老师;佛离开后,以谁作我们的老师呢?
(3)僧团里面有些调皮捣蛋的恶性比丘,佛陀,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可以制伏他们,一旦您离开后,我们要怎样对付他们呢?
(4)将来我们要把您讲的佛法结集起来,每一部经的开头应该怎样写呢?
佛陀听后,很慈祥地对阿难说:「阿难,你问得太好了,我现在就告诉你吧!
(1)我离开以后,你们不要怕没有地方安顿,应该以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住。
(2)关于以谁为师的问题,应该『以戒为师』。不要以为你们没有师父,大家只要守持戒律,就等于我还在世间,不然的话,就算是我常住世间,也是没有用的。
(3)至于那些恶性比丘,就以默摈(不要理睬)来对待他们。一些捣蛋的恶人,存心跟大家过意不去,跟他们是无理可讲的,不理睬他们,让他们感到无趣,那是最好的方法。
(4)结集经藏时,就用『如是我闻』开始吧。」
从此,遵照佛陀的慈嘱,一切经典的开始都用「如是我闻」。
2、断绝众疑:佛涅槃后,阿难升座结集经藏。他那福德善根,种种相好的庄严法相,大家一看,以为佛陀复活;或有人以为是他方佛到娑婆世界来说法;也有人怀疑是阿难已经成佛而为大众说法。因此,在结集每一部经的开始,阿难诵出「如是我闻」,即是向大众说明:以下的佛法是我阿难亲耳听释迦牟尼佛讲的,并不是我说的,如此一来,一切的疑问都没有了。
3、息灭争论:阿难跟所有师兄弟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只是罗汉的境界,有些比丘的境界比他还高,假如看他升座说法,人人议论纷纷,不肯服从,如果一开始就表明是自己听佛讲的,就不会有人跟他争论了。
4、简别外道:当时印度有许多其他的宗教,也有各自的经典。有的用「阿」(无),有的用「忧」(有),作为经本的开始。「无」是断见,「有」是常见。外道思想,认为世间不是无,就是有,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叮咛用『如是我闻』,一看就知道是佛说的法,是佛教的经典。
依照字面的解释,「如是我闻」是:这一部经所讲的内容,是我阿难亲自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来的。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佛成道二十年后阿难才出家,有些经他根本没听到,怎可以说,他是「多闻第一」的弟子呢?关于这个问题,佛经上曾记载过:当佛陀要阿难当侍者的时候,阿难曾经向佛陀提出三个要求:(1)他不能穿佛陀穿过的旧衣服;(2)虽身为佛陀的侍者,为佛陀的常随众,他可以单独接受信众的供养,而不必时时刻刻跟随在佛陀身边;(3)出家前佛陀所讲的法,他没听过,佛陀得重新为他讲一遍。对这三个要求,佛陀一一答应了。因此,他听过佛讲的一切法,才被称为「多闻第一」。总之,他具有广记博闻的智慧,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从事结集经藏的工作。
「一时」:时成就。每一部经,必定要有一个讲经的时间。为什么经中没有固定指明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呢?要知道,佛陀说法,不一定在人间讲:有时在天上,有时在人间,甚至有时在龙宫讲。按照佛经上说,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同,比喻四天王天一昼夜等于人间五十年。再说,就算同是我们这个世界,东西方的时间也有差距。菲律滨现在是中午十二时,刚好是美国纽约的半夜十二时,地点方向不同,时间就没有固定,所以佛经只用「一时」,而不用固定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一般来说,「一时」也代表「师资道合,机教相扣」,老师正要教学生,学生也正需要老师教导的时侯。机是一般众生的根机,教是佛陀的言教,「一时」就是佛陀为众生说法,机缘成熟的时候。
「佛」:主成就,《佛说阿弥陀经》的主讲人,指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处成就,佛讲经的地点。舍卫国是憍萨罗国的首都,是城名而不是国名,应该叫做舍卫城,可是一般都用舍卫国。「舍卫」是印度话,译成中文是「闻物」。这地方出产丰富,物资充足,闻名于世界,是憍萨罗国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的中心点,所以叫做闻物。「祇」是祇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波斯匿王出兵打仗,胜利凯旋归来的这一天,正逢太子诞生了,所以赐名祇陀,译成中文是「战胜」的意思。「给孤独」是一个人的德号,他本名须达多长者。平时有一句话:鳏寡孤独,是人生最痛苦凄凉的。(男的老了而失去妻子叫鳏,女的死了丈夫叫寡,小孩子没有父母叫孤,年纪大了没有儿女,自己一人叫独。)须达多长者是当时有名的慈善家,对鳏寡孤独非常同情,常常救济照顾他们,因此,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天,他为了替儿子完婚,到王舍城去。在王舍城遇见佛陀,听佛陀讲经,法喜充满,非常感动,却婉惜舍卫国的百姓没有这种福报,就礼请佛陀:「请您老人家也到我们那里去讲经,可以吗?」
「可以。」佛陀一口就答应了:「只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只是我自己一个人去,还有许多弟子常随着我。必须有一个大环境,建立一座精舍,有了居住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随时都可以去讲经。」为了让舍卫国百姓有机会亲近佛陀,听闻佛法,长者答应了要建一座精舍供养佛陀及佛弟子们。佛陀更指派舍利弗跟他回去找寻合适的地方。
长者高兴地返回舍卫国,到处寻找清净而优美,适合建精舍的地方,结果在舍卫城南方五、六里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祇陀太子的花园。他立刻去拜访太子,想向太子购买这个地方。
「我想请佛陀到我们舍卫国来说法,需要一个清净的地方建筑精舍,你的花园最适合,请你成全我的愿望,把花园卖给我。」
太子有的是财产,根本不需要钱,那有卖私人花园的道理,硬是不肯卖。可是长者非常有诚意,一再地要求,太子为了打消他的念头,半开玩笑地说:「既然你认为佛陀那么伟大,非要用这个花园来供养他不可,好吧!假使你用黄金铺满花园,我就卖。」
「好,一言为定,你可不能反悔喔!」长者一听,高兴极了,只要有价钱就好办,立刻回家,打开宝库,把家中的黄金搬到花园,真正用黄金把花园的地铺满了。
祇陀太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深深地受到感动,心想:世界上那有这么慷慨的人,他所要供养的佛陀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于是亲自跑到花园去,并对长者说:「好吧!既然有这么好的功德,咱们两人一人出一半,一起来供养佛陀吧!」
「不行,我自己发心的,你已经提出了卖价,我也照你的要求做到了。你可不能反悔!」长者一听,以为太子反悔不肯卖,急忙回答说。
「我不是不卖,只是想到花园里有树的地方,你还没铺上黄金,难道说让你把树砍掉,铺上黄金后再重新栽种吗?倒不如我们合作,你买我的地,我用我的树供养佛陀,岂不是两全其美。」长者听了,觉得蛮有道理,就欣然答应了。即按照舍利弗的规划,着手建筑了庄严的精舍,恭请佛陀到这里来为百姓说法,并命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从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处成就是如此殊胜。有此因缘,才有后来佛陀在这里讲了许许多多的佛经。(根据统计,佛陀在这里一共讲了二十五年的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其中之一。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一些有修证、德高望重的大比丘僧,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在一起。
从「与大比丘僧」起,一直到「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说明一般听《佛说阿弥陀经》的听众,也就是六成就中的「众成就」。「与」是跟的意思。「大比丘僧」,大,拣别不是一般普通的出家人,而是一些有了修证,为人天敬仰,德高望重的出家人,所以叫做大。「比丘」,简单说,就是受了二百五十戒的出家人。「比丘」是梵文译音。翻译佛经有五种不翻的规矩,其中之一是「多含不翻」,含义太多了,翻译出来的名称不能概括整个意思,所以保持原来的名词,比丘就是这样。比丘翻译成中文,包括了乞士、怖魔和破恶三种含义:
1、乞士:乞是乞求、乞化的意思。乞士就是乞化之士。我们知道,一般向人讨钱要饭的叫做乞丐,出家人称乞士,跟一般叫化子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世间时,规定所有的出家人要行乞(沿门托钵)。这种行乞的制度实在有五种利益:(1)可以消除我们的骄慢心:因为我们希求人家的布施,求助于人,就得降服骄慢心;(2)让施主多种福田:一般施主喜欢种福田,供养出家人,是种福的好机会;(3)不必受生活所累:生活需要随时向人乞化,每天不必为衣食住行而忙碌不已,不会为生活所累;(4)不生积蓄贪求之心:如果为了生活,都希望有点积蓄,这样会产生贪求的心理,如果每天随需要去乞化,就没有积蓄的必要,也就不会有贪求的欲望;(5)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无所牵挂,一心修行,办道用功。因此,佛陀提倡比丘常行乞食制度。
乞士又含有外乞与内乞两种意义:外乞,向十方施主乞食,以资养色身;内乞,向如来乞求佛法,以资养慧命。
2、怖魔:怖是恐怖、畏惧,魔是一种魔鬼,也就是坏人。比丘发心出家,内心正直守戒,一切行为都是循规蹈矩,坏人对他无可奈何,遇见正人君子,邪魔外道都会生起一种恐惧心,俗语说:「一正改百邪」,所有比丘行为都是正正当当的,行得正,做得正,一切邪道对他敬畏,也都受到他的影响,变更不良的行为。
3、破恶:受比丘戒要遵守二百五十戒,再也不会去做坏事,一切恶事都破除了,所以叫做破恶。
能够具备乞士、怖魔、破恶这三个条件,才能叫做比丘。不过,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为气候、环境、风俗、习惯、人情各方面等等的关系,并没有实行乞食制度,而是实行丛林制度,所有的出家人都住在寺庙里,没有出去托钵。如果你们到泰国观光旅游,上午时刻,就会看到满街都是披着黄袈裟的出家人,沿门托钵。总说一句,以中国的传统佛教,只要能做到怖魔、破恶这两方面,就已经是标准的出家人了。
「僧」:也是印度话,全名是「僧伽」,译为中文是「和合众」。什么是和合众?有「理和」与「事和」两种意义。所谓「理和」,就是做-个出家人,大家住在一起,共同为求证无漏的真理精进,以期免除生死轮回的痛苦。
「事和」是指在事项方面所表达出来的和谐,要做到:(1)身和同住:出家人在身体方面所表现的,大家和和气气住在一起;(2)语和无诤:有几千几百个出家人,同住在一个丛林里,大家一团和气,没有争执;(3)意和同悦:出家人意见相同,在心理方面,大家从内心中感到很欢欣快乐;(4)见和同解:一个团体,怕的是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出家人住在一起,意见一致,彼此的见解没有分别;(5)戒和同修:住在一起,共同持守戒律,大家都以戒为师,团体一定很和谐,很团结的;(6)利和同均:出家人住在庙里,实行的经济制度是: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用,利益是非常平均的。比如施主到庙里来供养出家人,一向是提问共有多少僧众,所谓见相结缘,十个出家人就分十份,五个出家人就分五份,利益是均衡的。所谓僧团就必须具备这样多的条件。所以说,做一个出家人,并不是那么简单,在道理方面,大家要共同修持,为证无漏的真理而努力,生活起居方面,也要彼此照顾,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足这「六和敬」的条件。
其实这「六和敬」是每个团体,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参考这道理,我想,所有的家庭也一定能和和洽洽,平安无事。
「千二百五十人俱」:说明佛在讲《佛说阿弥陀经》时,有多少听众。有多少呢?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些人是谁呢?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第一群是迦叶三兄弟,师徒一千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共五百人;伽耶迦叶同门徒二百五十人;以及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译成中文为「木瓜林」,当时他是带着徒众,在一个很大的木瓜林修行,所以用地名为名。伽耶即是「象头山」,师徒在象头山上修行,所以也就用山名为名。那提译为「河」,他是带着徒众在河边修道,就以河名为名。有关他们的故事,佛经上提到:佛陀知道度优楼频螺迦叶的机缘成熟,先以神通变化去感化他,接二连三的再去度化他的兄弟。再来,就是《佛说阿弥陀经》所讲的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俩是很要好的朋友,也是受到佛陀的感化,带领各自的徒众二百人,一起跟佛陀出家。另外有耶舍长者子跟他的同学五十人,也一起跟随佛陀出家。我们知道,佛陀初成道后,立刻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真正算起来,常随佛陀的弟子,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为了方便,说一个整数,所以都说千二百五十人。
大家都知道,佛的弟子很多,是不可算计的,为什么许多佛经的开首,都只举出这一个数目呢?应该有两个意思:(1)他们是最先归投佛陀的;(2)是佛的常随众。这些弟子本来都是学外道的,得到佛陀的教化后,相继断了烦恼,证得了阿罗汉果。因为感念佛恩深厚,所以发愿尽此一身,常随在佛陀身边。也就是说,佛陀每次讲经说法,这一班人都跟在一块,永远追随在佛陀的左右。
「俱」:是同住在一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都是德高望重,有声望、有地位,大家都认识的大阿罗汉。
「皆是大阿罗汉」:我们免不了想问,这一千二百五十多位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的弟子,他们的修养,他们的程度,他们的地位,究竟是怎样呢?阿罗汉,就已经说明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并非普通的出家人。这里的大,表示不是小。《金刚经》讲到小乘的圣人,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阶次。初、二、三果、都不能称为大,换句话说,这些弟子,都是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大圣人。阿罗汉可分「定性阿罗汉」和「回心阿罗汉」两种。「定性阿罗汉」──小乘圣人证得了罗汉果位以后,在寂灭的定中感觉到非常快乐,于是安于定乐,不想进步;「回心阿罗汉」──证得了罗汉果以后,更发菩提心,回小向大,要做菩萨,不但为自己的利益,还要救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大阿罗汉。这一千二百五十位佛陀的常随众,都有回小向大的决心,不以做罗汉而感到满足,将来还要做菩萨、成佛呢!所以称为大。
阿罗汉也是梵语,译成中文有「应供」、「杀贼」和「无生」三个意思。现在我来说明一下:
1、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罗汉在当比丘时,专行「乞食」的生活,勤修梵行,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超出三界,堪受人天尊敬供养,所以称为「应供」。
2、杀贼:贼,盗贼的意思。世间的盗贼,专抢人家财物。这里所谓的贼,是指烦恼贼。烦恼贼会劫掠功德法财。比丘严持佛戒,证得了阿罗汉果以后,贪、瞋、痴等所有的烦恼都消灭了,好象将盗贼杀死,不再受它扰乱,故称为「杀贼」,也就是杀烦恼贼。
3、无生:不再受生死了。比丘奉行佛戒,净修梵行,已断去了生死的根苗,证得了阿罗汉果,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不再来六道轮回,故称为「无生」。
比丘是罗汉的因,罗汉是比丘的果:在比丘是「乞士」、在罗汉是「应供」;在比丘是「怖魔」、在罗汉是「无生」;在比丘是「破恶」、在罗汉是「杀贼」。
「众所知识」: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都是大阿罗汉,人天大众,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不认识的。「知识」,知,知道,听到他的名,慕名是知。识,认识,比较深一层的了解。要认识一个人可不容易,单知、听说还不够,要真正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一切,才叫做识。有时候我们听到那个人的名声很好,对那个人很敬仰,可是见了面,相处交谈以后,会发现这个人不过如此,正所谓是见面不如闻名,所以这个「知」和「识」的分别就在这里。这里所讲的「众所知识」,指这些比丘,不单是名声好,他们的道德学问也很高,才可称为「知识」。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
这些大阿罗汉包括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等十六位尊者。
我们要问,这许多大阿罗汉,都是大家所熟悉,所知道的,那么他们究竟是那些人呢?《佛说阿弥陀经》由长老舍利弗以下,举出了十六位尊者做为代表。现在一一介绍如下:
长老舍利弗──这是佛常随众的第一位尊者。
「长老」,「德长腊高」的意思。(出家一年、叫一腊。有时也叫一夏。)年纪大、修行久、道德高超,学问、修持都是一等地位。平时你们看到出家人,称呼某某法师,请问他的僧腊是多少(出家多久)?戒腊是多少(受戒多久)?
长老又分四种:出家已经很久的称「法腊长老」(以出家时间来讲);学问非常渊博的称「学德长老」(从学问上来讲);很有道德的称「法性长老」(从道德上讲);年纪大的称「生年长老」(以年龄来讲)。
可见本经所提出的,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尊者,都被称为「长老」。并不单指他们的年龄,如舍利弗、罗侯罗,他们都还很年轻,而是以道德行持方面来说的。大家曾经到大陆去朝山,许多大丛林,大雄宝殿两旁,供奉了十八位罗汉,一般都称为尊者。为什么称为尊者呢?因为他们的人格尊贵,修持不比寻常,为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起来称为「釆菽氏」;这是他的姓。为什么用这个姓呢?他的祖先曾经在深山上修道,不食人间烟火之食,专门采一些菽类(绿豆)的植物来充饥,因此以「釆菽氏」为姓。他名叫「拘律陀」,也是印度话,译成中文叫「无节树」:是一种没有节的树名。为什么会用一种树来取名呢?据说当时他父母向树神祷告,要求神树赐给他们一个儿子,不久就生下了目犍连,总算满了他们的心愿。为了感恩、为了纪念,就用这棵树(拘律陀),作为儿子的名字。出家众当中,佛陀有许多位姓「目犍连」的弟子,为了拣别不是其他的目犍连,同时他的学问和道德都比别人高超,所以就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摩诃」,叫做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译成中文就是「大釆菽氏」,平常简称「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他是「神通第一」。什么叫神通?神通的解释是神妙莫测,通达无碍。意思就是说他的行动,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变化无穷,令人莫测高深。
以佛教的看法,神通可分为六种:
(1)如意通──按照每人的心意,想到什么地方,就立刻到达那个地方。比喻说我现在有一个想到马尼拉,或是想到美国去的念头,随时都可以到达那里,所以也叫做「神足通」。
(2)天眼通──以一般的现象来讲,如果手上隔着一张纸或是东西被手遮着,都看不过去,如果是近视,就算是没有隔着东西,稍微远一点,也是视蒙蒙,看不清楚的,何况是隔着一堵墙,更是不用说了。如果证得了天眼通,无论是隔着什么东西,也不管距离有多远,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亳无障碍。
(3)天耳通──凡人的听觉是有限的,最多只不过是几尺远吧!如果具足了天耳通,那可不一样了,不管是多遥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得到。
(4)他心通──俗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别人内心的思想,是最不容易捉摸的,可是有了他心通,我们随时就可以知道别人心中的念头。
(5)宿命通──我的前生是怎样?将来又如何?有时看到某一些人发生一段特别不可理解的事情,我们总免不了会想,前世到底是什么因缘,今生才有这种情况发生。对前生业力引来今生如何的命运,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具足了宿命通,就能知道过去和未来,不但是前世的点点滴滴非常清楚,更可以预知将来死后,会到那儿去,会受到什么样的果报。
(6)漏尽通──漏就是烦恼,得了漏尽通的人,各种烦恼都已经断尽,可以脱离生死,免受轮回的痛苦。
以上六种神通,前面五种,天仙鬼神都可以有这样的本事,只有证到圣果阿罗汉,或是佛、菩萨,才可能证得第六种漏尽通。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自称有大神通的人,说他们可以看到什么,还说可以知道人家的起心动念,大家就对他敬畏不已,当成是天神下降!其实,这不算什么,有的是现生修证得来,有的是宿慧,也就是过去世已经具备了。目犍连尊者就是证得了这些神通,所以在佛的大弟子中,被称为「神通第一」。
目犍连尊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神通呢?佛经上记载着一段这样的历史:目犍连尊者过去生中,曾经是一位捕鱼人,专干杀生害命的营业,有一天忽然觉悟了,心中想:我每天捕杀这些鱼虾,杀生害命的罪过太重了。因此忏悔,决定改行,不再做捕鱼的工作。改行以后,正好是机缘成熟的时刻,偶然遇见一位罗汉。这位罗汉为了要度化他,故意在他的面前显现神通。一下子飞到天上,一下子又扒在地下,有时站在他前面,有时躲在他的后面。渔夫看到这种情形,非常钦佩。暗暗想道:喔!这个出家人的功夫太好了!假使我也能有神通,该多好哦!就发心向罗汉学习,专心苦修,最后,终于如愿了,自己也得到了神通,而且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
以下我再举几个小小的故事,来证明目犍连尊者的神通,是如何广大。首先要讲的是他曾经降伏毒龙。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到忉利天,去为他的妈妈讲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地藏经》),当佛陀要到忉利天去时,目犍连尊者也跟随着他去。按照佛经上记载,佛陀要上升忉利天时,必须经过须弥山。须弥山的山脚下,当时住了一条很大的毒龙,因为嫉妒佛陀而发出强烈的瞋恨心,随时找机会想伤害佛陀。当佛陀经过它住的地方时,从嘴里喷射出毒沙,想要陷害佛陀。目犍连尊者就以他的神通,立即把许多毒沙变化成一朵朵的鲜花,在空中飞舞。毒龙感到非常惊讶,法术比不上目犍连尊者,输了。第一招伤不了佛陀,毒龙仍不甘心,接着再施出第二个毒计:把身体变得特别粗大,而且出奇的长。有多长呢?照佛经上说,它的身体居然把须弥山绕了三匝,目的是要阻碍佛陀到忉利天去。谁知道目连尊者的神通法术,比毒龙还要大,他也将身体变大,变长,而且比毒龙长一倍,竟然把须弥山绕了六匝。这样一来,毒龙斗不过他,又输了!这时目连尊者就说:「好,现在看我的吧!」他立刻反守为攻,采取攻势,一下子变成一只很小的虫,钻入毒龙的身体中去,从眼睛钻进去,从鼻孔里跑出来;从鼻孔里跑出来,又钻进耳朵里去,更从嘴中跑出来,……就这样的钻来钻去,弄得毒龙又痒又痛,苦不堪言,只得求饶,认输而投降。毒龙因此被降伏了。
目连尊者出家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证得罗汉果以后,为了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想救度他们,就运用证得的道眼,观察父母死后的去处,看到他妈妈堕在饿鬼道中。佛经上记载,堕落在饿鬼道是非常痛苦的:肚子胀得像鼓一般大,喉咙像针孔一般细,吃不下东西,可是肚子很饿,甚至东西拿到嘴边,都会变成火炭、浓血,也没有办法吃下肚去。目连尊者看到这种情形,伤心悲泣,虽然有心要救妈妈,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太簿弱了,无从救度,他就去求佛陀慈悲济度。佛陀为他说:《盂兰盆经》,告诉目连尊者利用众僧结夏安居,完满结束的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供养圣僧,依靠他们修持的功德力,超度母亲脱离饿鬼道的痛苦,才能生往善趣。每年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就是因为「目连救母」的孝心而流传下来。这故事也说明了目连尊者的神通法力。
又有一次,有些外道要把一座山移动,他跟外道斗法,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山头上打坐,山就移不动了。我们念过佛教史,知道有一个琉璃王要消灭释迦族,目连尊者以他的神通,把所有释迦族中,佛陀的亲戚故旧,完全装摄在他吃饭用的钵里,然后送到天上去,可是到了天上,把钵打开,准备放他们出来,所有的释迦族人都已经化为血水,虽然他的原意是要救释迦族,但是他们的业力太重,还是逃不了这劫数,可见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
摩诃迦叶──这是佛常随众的第三位尊者。
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前面讲过,摩诃是「大」的意思。「迦叶」是他的姓,译为中文是「饮光」。他的名叫「毕钵罗」,译为中文就是「菩提树」。跟目连尊者一样,也是他的父母为了求得一个儿子,向菩提树神祷告。后来生下了迦叶尊者,为了纪念他出世的来历,就替他取名「毕钵罗」。为什么叫做「摩诃迦叶」呢?佛弟子中,一共有六位是姓「迦叶」的,称呼他为大迦叶,以拣别不是其他五位。
这位尊者为什么姓「饮光」呢?据说,过去生中,他曾经做过冶金的技术师。当时,有一位贫苦的女孩子,时常到佛塔中礼佛,看见佛像金身掉了一块金片,感觉有失庄严,就发愿说:可惜我太穷了,没有能力,要是我有钱,就算是只能得到一块金块,我一定要为佛像的金身,重新装饰一下。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有一天,在她行乞的途中,竟然拾到了一个金钱。这种天掉下来的褔报,令她兴奋极了,急忙到处打听,那里有高明的冶金师,可以为佛像装金呢?
「听说你是冶金师,拜托你把这块金钱锤得薄薄的,我想用它来重新修补佛像。」她找到的冶金师,正是前世的迦叶。当冶金师知道了她的用意后,非常感动,就说:「好,没问题!这样吧,我不收你任何工钱,就由你出金钱,我出工夫,咱们合作,一起来庄严佛像吧!」就这样,他分文不取地,把金钱弄得薄薄的,与女孩共同发心装饰佛像。由于共同种植下这种功德的关系,他们俩九十一劫以来,都成为夫妇,同心学佛,一起修道。迦叶尊者更是世世感受全身发出光吞日月的紫金色光彩,所以名叫「饮光」。
迦叶尊者在佛的众弟子中,他是「头陀第一」。「头陀」译为中文就是「抖擞」或「苦行」,是随时随地都振作精神,不怨不悔专修苦行的意思。有关头陀苦行,佛教从衣、食、住三方面,分十二种修行的方法。我们先从衣方面来讲,在穿著上首先要:(1)着粪扫衣:专门到垃圾堆中,找破布回来,洗干净后缝成衣服穿;(2)除了五衣、七衣和大衣(三衣)这三件以外,不能再有其他的,也不能多穿。从饮食方面讲:(1)要常行乞食:每天都要到外面去讨饭吃;(2)次第行食:不能专向有钱人或专向贫苦人家乞食,要按照次序去乞化;(3)日中一食:真正守头陀苦行的,只是中午吃一餐,过了午就不能再吃了;(4)节制量:食量要节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可以看到美味的就多吃,味道差的就少吃,这样可以减少贪心的烦恼;(5)过中不饮浆:过了中午不仅不能吃饭,就连粥浆、牛乳等流质之类的东西,都不可饮食。在住方面要做到:(1)住寂静处:所谓住阿兰若。寂静的环境,使人心情宁静,容易用功办道。所以修头陀苦行的,必须离开热闹的城市,住到山洞、水边等,环境比较清静的地方。(2)树下坐:头陀行者一向是不住房子,只是坐到空气凉爽,而且可以遮风蔽雨的大树下修行。(3)露地坐:坐在没有遮盖的嚝野露地上,晚上可以抬头看看月亮、看看星星,跟自然接触,自然会产生一种清凉自在的感觉,藉此可以获得光明的启示。释迦教主就是睹明星而成正觉的。(4)冢间坐:常常到义山、坟墓旁边静坐修行。每天面对白骨,能体会无常的真理,深切感觉到人生几十年,在呼吸间很快就过去了,因此不能荒废时间,要赶快用功修行。(5)但坐不卧:修苦行的人,晚上是一直坐着,不躺下来睡的,就是平常所讲的「不倒单」。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感到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昼夜六时,时时都得精进用功,不能荒废。所以不管是初夜、中夜、后夜都不肯休息,要经常坐着用功。出家人有很多是修这种不倒单的工夫。大迦叶之所以被尊称为「头陀第一」,连释迦牟尼佛都对他非常尊重,就是因为他不管是衣、食、住各方面,都离不开这十二种道行,随时注意,从未间断,精进不已的修持着。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尊重迦叶尊者的呢?有一次,迦叶尊者去拜望佛陀,释迦佛特别让半座给他坐。试想想,释迦牟尼佛已经是佛的身份了,自己的弟子来了,特地让半座给弟子坐,佛陀对迦叶尊者尊重的程度,是可想而知。同时还劝他:「你的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不要太辛苦,不必这么认真了!」虽然佛陀是这样慈悲地劝勉他,可是他并没有听佛的劝导,仍旧辛勤不辍地修持苦行。他常说:「我既然发心修头陀行,就不能因年纪大而不遵守。」因此,佛陀赞叹他说:「有头陀行在,我法久住!」意思是说:假使我的弟子能够经常修持这种头陀行,佛法就能够长久住在世间了。从这点可以看出,释迦佛是如何重视头陀行,又是如何器重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所以能成为「头陀行第一」,就是有这样的苦功。
我们经常听过,佛教「拈花微笑」的典故。这个典故,就是说明迦叶尊者,当初在灵山会上,怎样体会释迦佛的圣意,而流传下来的。有一次,释迦佛在灵山会上对人天大众宣讲佛法的时候。佛陀一上座,没有开腔,只是拿了一朵梵王献给他的金钵罗华(紫色的金莲花),默默地示给大家看,当时在座有百万听众,看到佛陀没有出声,只拿着花对着大众,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奇怪释尊今天在打什么哑谜,只有迦叶尊者会意了,向着佛陀微微地笑。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摩诃迦叶!」大家都不了解佛陀是在传心印。释迦佛指明有一个不生不灭,无形无状的真心。当时他把这佛心印付嘱传给大迦叶,大迦叶受了这心印以后,就可以把佛法永远的流传下去。佛陀把心印传下来后,大迦叶成为西天(印度)禅宗的初祖。而后传给阿难(二祖),这样一代一代的传到二十八祖──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一苇渡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