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93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假的。所以有时也称为「证信序」。
「别序」是这部经与别的经不同的地方。好象《金刚经》:「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佛说阿弥陀经》以及其他经典没有这种讲法,这是每部经不同的地方。佛陀说法,观机逗教,都有一定的因缘,别序普遍都是佛讲这部经的因缘,所以也叫做「发起序」。
「如是我闻」,「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平时我们会问:是不是?是。是不是?不是。英文所谓的Yes或No,Yes就是:是,具有信的条件。每部经都用「如是我闻」开始,这含有四个意思:
1、遵佛遗嘱:佛陀将入涅槃前,阿难特别悲伤,独自一个人,躲到旁边哭得很伤心。阿那律看见了,劝他说:「阿难,世尊快要离开我们了,现在不是伤心痛哭的时候,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请示佛陀,你应该赶快提出来,趁现在佛陀还没入灭,请他老人家解答,让我们将来有所遵循。」
阿难抑制悲痛的心情,向佛陀提出了四个问题:
(1)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依您而住;您涅槃以后,我们应该依谁而住呢?
(2)佛陀在世的时候,弟子们以您为老师;佛离开后,以谁作我们的老师呢?
(3)僧团里面有些调皮捣蛋的恶性比丘,佛陀,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可以制伏他们,一旦您离开后,我们要怎样对付他们呢?
(4)将来我们要把您讲的佛法结集起来,每一部经的开头应该怎样写呢?
佛陀听后,很慈祥地对阿难说:「阿难,你问得太好了,我现在就告诉你吧!
(1)我离开以后,你们不要怕没有地方安顿,应该以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住。
(2)关于以谁为师的问题,应该『以戒为师』。不要以为你们没有师父,大家只要守持戒律,就等于我还在世间,不然的话,就算是我常住世间,也是没有用的。
(3)至于那些恶性比丘,就以默摈(不要理睬)来对待他们。一些捣蛋的恶人,存心跟大家过意不去,跟他们是无理可讲的,不理睬他们,让他们感到无趣,那是最好的方法。
(4)结集经藏时,就用『如是我闻』开始吧。」
从此,遵照佛陀的慈嘱,一切经典的开始都用「如是我闻」。
2、断绝众疑:佛涅槃后,阿难升座结集经藏。他那福德善根,种种相好的庄严法相,大家一看,以为佛陀复活;或有人以为是他方佛到娑婆世界来说法;也有人怀疑是阿难已经成佛而为大众说法。因此,在结集每一部经的开始,阿难诵出「如是我闻」,即是向大众说明:以下的佛法是我阿难亲耳听释迦牟尼佛讲的,并不是我说的,如此一来,一切的疑问都没有了。
3、息灭争论:阿难跟所有师兄弟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只是罗汉的境界,有些比丘的境界比他还高,假如看他升座说法,人人议论纷纷,不肯服从,如果一开始就表明是自己听佛讲的,就不会有人跟他争论了。
4、简别外道:当时印度有许多其他的宗教,也有各自的经典。有的用「阿」(无),有的用「忧」(有),作为经本的开始。「无」是断见,「有」是常见。外道思想,认为世间不是无,就是有,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叮咛用『如是我闻』,一看就知道是佛说的法,是佛教的经典。
依照字面的解释,「如是我闻」是:这一部经所讲的内容,是我阿难亲自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来的。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佛成道二十年后阿难才出家,有些经他根本没听到,怎可以说,他是「多闻第一」的弟子呢?关于这个问题,佛经上曾记载过:当佛陀要阿难当侍者的时候,阿难曾经向佛陀提出三个要求:(1)他不能穿佛陀穿过的旧衣服;(2)虽身为佛陀的侍者,为佛陀的常随众,他可以单独接受信众的供养,而不必时时刻刻跟随在佛陀身边;(3)出家前佛陀所讲的法,他没听过,佛陀得重新为他讲一遍。对这三个要求,佛陀一一答应了。因此,他听过佛讲的一切法,才被称为「多闻第一」。总之,他具有广记博闻的智慧,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从事结集经藏的工作。
「一时」:时成就。每一部经,必定要有一个讲经的时间。为什么经中没有固定指明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呢?要知道,佛陀说法,不一定在人间讲:有时在天上,有时在人间,甚至有时在龙宫讲。按照佛经上说,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同,比喻四天王天一昼夜等于人间五十年。再说,就算同是我们这个世界,东西方的时间也有差距。菲律滨现在是中午十二时,刚好是美国纽约的半夜十二时,地点方向不同,时间就没有固定,所以佛经只用「一时」,而不用固定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一般来说,「一时」也代表「师资道合,机教相扣」,老师正要教学生,学生也正需要老师教导的时侯。机是一般众生的根机,教是佛陀的言教,「一时」就是佛陀为众生说法,机缘成熟的时候。
「佛」:主成就,《佛说阿弥陀经》的主讲人,指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处成就,佛讲经的地点。舍卫国是憍萨罗国的首都,是城名而不是国名,应该叫做舍卫城,可是一般都用舍卫国。「舍卫」是印度话,译成中文是「闻物」。这地方出产丰富,物资充足,闻名于世界,是憍萨罗国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的中心点,所以叫做闻物。「祇」是祇陀太子,他是波斯匿王的太子。波斯匿王出兵打仗,胜利凯旋归来的这一天,正逢太子诞生了,所以赐名祇陀,译成中文是「战胜」的意思。「给孤独」是一个人的德号,他本名须达多长者。平时有一句话:鳏寡孤独,是人生最痛苦凄凉的。(男的老了而失去妻子叫鳏,女的死了丈夫叫寡,小孩子没有父母叫孤,年纪大了没有儿女,自己一人叫独。)须达多长者是当时有名的慈善家,对鳏寡孤独非常同情,常常救济照顾他们,因此,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天,他为了替儿子完婚,到王舍城去。在王舍城遇见佛陀,听佛陀讲经,法喜充满,非常感动,却婉惜舍卫国的百姓没有这种福报,就礼请佛陀:「请您老人家也到我们那里去讲经,可以吗?」
「可以。」佛陀一口就答应了:「只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不只是我自己一个人去,还有许多弟子常随着我。必须有一个大环境,建立一座精舍,有了居住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