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78|回复: 22

佛学六问(非是毁谤,实是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下面的佛学六问,非是为了毁谤佛或者佛学,实在是疑惑,相信下面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答,佛学必定更得正信:
1、所说的“三世因果”是否具备公平性,众生来世已有隔阴之谜,也可以说重新做人,若屡行善因而屡得现世恶果(前世作恶果报),这样的宇宙运行法则是否科学(虽然他实实在在的是这样运行着)?
2、再说“三世因果”,比如现世做到了皇帝,说明此人前世必定积下了万分深厚的福德,能够种下如此福德,说明前世的性格非常之好;那么现世做了皇帝变成暴君,说明他的性格没有得到增益转胜,反而堕落了,问性格可以因果循环转转增胜吗?又或者难道性格不受因果循环增益的法则吗(这是不是又不太公平了)?
3、经文中念经念咒可以灭罪确可成立,那么和三世因果是否又有矛盾?
4、众生本来就光明,为何能被无明搅乱而成现世界?那么即使修道了究竟佛果是否也只是返回原始光明,这样的光明是不是又极可能被无明再度搅扰(光明、无明本自一体)?
5、修道七地以上真的就不退转?为什么古佛又重新从凡人修起?
6、如果有人杀害修道者至亲,又该如何应对?

发表于 2017-9-21 16: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隔阴之迷即是其果,所以,重新做人只是说对一半,人还是在其果之中。屡行善因却得恶果。善恶是相对存在的。不是确立且一成不变的,在此境界中为善,在彼境界中就可能为恶。所以善恶并不能截然划分为两种,粱武帝修庙很多自认为很有功德,但结果他饿死了。在达摩看来,武帝只是在搞形式,不懂修行内涵。所以善恶是在适合它的境界中才能确立的。但结果是种瓜只会得瓜,种豆只会得豆。

点评

很多人信佛 却不得其法 很多人学佛 却不知佛(福)教本为拯救众生而生 必修一切真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7 14:15
发表于 2017-9-21 17: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性格也是因缘的组合,自然也在因果中转换变化。
发表于 2017-9-21 17: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界因果,根系于心,念咒净心,罪即消亡。所以,念咒灭罪和三世因果不矛盾
发表于 2017-9-21 17: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题,众生本来光明,忽生妄念而成无明,这个妄念没有为什么。假如有为什么,这个念就是有原因的,而不能称为妄念了。修行是破妄而复归本来光明了的。复归后不会再生无明,因为既明悟了,知道了,合一了,就不会再迷了。无明是妄尘,没有自己的体性,光明和无明是一体的。
发表于 2017-9-21 17: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题,修行是实证,包含了境界的转化。七地以上的境界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因为常人只会也只能知解分别,而修证程度越高,就越超越了知解分别。所以,高深的境界常人是无法想像和明了的。但单从理论上推论,只要没有成正果,任何境界都有退转的可能。
发表于 2017-9-2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9-21 17: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题,在当时当境作适合其境的应对即可,这和杀害不修道的至亲一样。杀人犯法,和修道不修道无关,也与是不是修道者的亲属无关。
发表于 2017-9-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佛法是心法,思善必有善行,思恶必有恶行。关键在思,起心动念。
    因果定律是铁律,不容丝毫疑惑。
    见性之人:思一念善,灭恒河沙恶;思一念恶,灭累劫善因。
    凡夫愚迷:思量善恶,此消彼长,相互交融,混沌一团。生命的质量及其低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之时,福报如梨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时,福报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善恶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缘的千变万化错综复杂,非文字所能表述。
慧通合十。。。。。。
发表于 2017-9-2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世因果没有公平可言,造一样的恶因,得不一样的果报,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事。
比如两个人,前世都杀了人,都注定今生要受恶报,其中一个此生做了许多恶事,这些恶事会在今生成为前世恶因的助缘,加快恶报的到来,加重恶报的程度。
而另一个人,今生学佛,真诚忏悔罪业,又不造恶业,使前世恶因没有外缘的助长,呈现出了重罪轻报的现象。
比如磷,燃点非常低,但如果隔绝了氧气,在高温下也不会燃烧。
业,也是这个道理,要有适合的外缘,才会发生作用。
所以,业报都是因缘合和而来。
比如一人,前世是大善人,造过许多善业,也造过一些恶业,但今生他不去结善缘,而是不断的结恶缘,使恶业现前,照样能障碍善报。
比如本来有很好的生活,却偏偏因为一些小小的欲望杀人,偷盗等等,最终走进监狱。

再说说性格的转变,这有前世的因,也有今生的缘在作怪。
我们都知道,父母以及亲近的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影响。
今生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这是共业感召而来,就是说,这些人都造过类似的业,并且有很深的前世因缘,而且恰好因缘成熟,感召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今生的外缘。
若此人的父亲是一个冷酷的人,作为儿子,很有可能会学到父亲的冷酷,但也有一些人,把父亲作为反面教材,使自己成为一个温和的人,这都是他的选择,这一切的改变,都在他的一念之间,同样的外缘,能成为助缘,也能成为逆缘。
比如您看到末学说,应该降服内心的贪嗔痴,从而时时刻刻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一点一滴的慢慢降服了一切烦恼,那么这几个字,就会成为您最大的助缘。
但您若视而不见,这顶多能成为你来世的一个小小的善因。
若您觉得末学所说是屁话,没有道理,从而更加迷恋内心中的贪嗔痴,这就会成为恶缘。
选择是智慧,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不被烦恼迷惑,在无数的外缘中,一次次选择善缘,随顺善缘,常养善因。

如果您能明白上面,末学所说因缘和合的道理,就会明白,念经持咒,都是善缘。
这是有智慧的人,做出了善的选择,在用今生的善行,消除前世造作的恶因。

这个问题很好,触及到了佛法的本质。
前面都在说因缘合和,而无明的本质,就是因缘合和。
有因,还要有各种外缘,结合在一起,才会造就出某种事,或物,或人,或众生。。。
比如一个人的诞生,首先他必需是有情众生,具有佛性,他才有成为人的可能性,这就是因。
然后是他前世要造作下今生能够转生成人的因,从佛性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缘。
然后是父精母血,因缘合和,才会有人身,接着还要有地,水,火,风,的滋养(吃饭,喝水,呼吸等等),逐渐长大成人。
这个过程,叫做缘聚,就是各种缘向一起聚合,汇聚成这个人身。
缘的特点,有聚必有散,所以,有生必有死,当各种因缘逐渐离散之时,就是人身走向灭亡的时候。
这个过程被称为“有”,当一切皆离散的时候,就是“空”。
当然,还有更深层的“空”。
比如“我”,什么是我?
前面已经说了,我是因缘合和而来的,现在若在这因缘合和的身体中,寻找我,必定不可得。
比如眼睛,不能说这就是我,若眼睛是我,那么耳朵是我吗?若耳朵也是,则有两个我,那个才是真我?
遍寻周身,无我可得,这个我只是因缘合和的组合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每次呼吸,都在使您的身体发生改变)
眼睛也如此,角膜是眼睛吗?眼白是眼睛吗?毛细血管是眼睛吗?。。。
我这个名相,因有身而立,而此身皆是地,水,火,风,合和而来,当下就无我可得,其性本空。
此身如幻,如同一部电视剧,总有结束的时候,非永恒不变。
学佛学的是什么呢?
学的就是看透此身如幻的真理,回归诸幻所依的本质。
世间的这一切,在什么之上,上演着从生到灭的幻影?
若把佛性比喻成电视机,那么人生就是一部部的电视剧。
无论有多少部电视剧在播放,都不会改变电视机。
当您从电视剧里出来时,还会再被电视剧里的剧情迷惑吗?认为电视剧就是真实的我?
您肯定不会认为这部电视剧就是我,因为您能同时看到无数部电视剧在上演。

古佛又从凡人修起!?您从那里看到的?末学没有在佛经中看到过此种言论,应是后人杜撰而来。

第六问,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若是末学眼中的菩萨,不会对此起心动念,会设法超度死者生善处,会为杀人者忏悔罪业,劝其行善,努力度其出离苦海。
发表于 2017-9-22 00: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是公平的,造如是因得如是果,一点不会因人而异,但现实中往往给人感觉造相同的因,果报却不同的假象,其实除了楼上说的,还有一点就是造因的个体心态是不同的,比如杀生,有人是愤怒的杀,有人是怜悯的杀,有人是痛苦的杀,有人是得意的杀,凡此种种杀因造因者心态不同,所受的果报必然不同,当然,不同人做同一件事必然伴随着心态的差异,办事的结果也千差万别,这正说明了因果的不虚,同时也证明佛法的道理~~万法唯心,因果也不能出其外。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回答,裨益良多
发表于 2017-9-2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嗨,上面所说全都有问题,还获益良多,可笑。佛法里面有些核心问题,很难理清楚的,需要非常深的修行才能搞懂。
发表于 2017-9-2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欲海师兄已经说的比较多,也很好。但是楼主的问题说明楼主对佛教的缘起观不够了解。

因果不相像数学函数一样,一因对一果。xy一一对应。佛教中的因缘并是这样的。过去所做是因,此因同类向召成缘变成因成熟的环境然后产生果报,同样的因不同的缘不同的环境便有不同的果报。(内因外因皆不可少。)同时在这里对于“因”与所产生的“果报”。因是指与贪嗔痴相应的行为。
果是因缘聚集后产生的一种境遇。在这个境遇里面,心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偏向贪嗔痴行为或者远离,虽然余地不是很大(因其有同类相续的特点),但是可以积少成多,变成巨大的差别。即是未来的果报。

所以三世因果偈。“欲知过去因,观其现在果。 欲知未来果,观其现在因”
佛教的因缘观,不是机械的确定的,而一种动态的变化的。所以细微的因缘果报唯佛能知。
同时它是主观能动的,被动注定的。虽然因其同类相召同类相续的特点。呈一定趋势流向,但不是确定的。
如经言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对于楼主的问题,1,生死并是一种重来,只是一种相续,前后非是断开的。因为在生前死后,对于偏善偏恶行为的选择的自由是一样的。同时这种选择是在中阴时候投生六道的原因。

至于念咒灭罪的问题,有一般与甚深两种意趣。一般而言,念诵咒语心系佛菩萨,有止恶念防恶业之用,对于过去因,能减弱能变因成熟的环境。使未来果报不一样。其次心系佛菩萨,有时时提醒我们生起善念善行。有善业成就善报。
至于甚深的意趣,是觉心境不二如幻,于一真法界中,无我无法,无有所无有能伤。能使我痛苦的环境和能感受痛苦的都是虚幻。那么痛苦也就成虚幻,产生痛苦的罪业,也变成虚幻了。不是让恶业变没有。而是观罪业恶报及受者皆空,不再被伤害。

理解甚深意趣,则本来光明,如何被无明染。容易了知。因为无明本来如幻,无明与光明自性的关系,就像灯与灯上的光芒一样。光芒非实,却因灯有。
由不觉故,认为心境实有,便被伤害。就像人看电视剧入戏太深,随剧情而感到苦乐。

至于菩萨佛等化凡夫修行非是退化。而是既然觉诸法如幻,无我无法,则不见有凡有圣。则如同演员,演帝王时,不会自认为是帝王,演乞丐是不会认为就是乞丐。帝王乞丐都是一样平等的角色而已,演皇帝演乞丐随剧情。诸佛菩萨,或现凡夫相,或现佛菩萨相,但为度众生需要。同样是幻化。即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这是觉与不觉的差别。

点评

师兄这句话,含义颇深。 我有几个疑问,要请教师兄,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第一,有没有承载生死相续的主体? 第二,师兄既然说“生死非是断开的”,那么,为何今生不知往世之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3 13:17
发表于 2017-9-2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并是一种重来,只是一种相续,前后非是断开的。


师兄这句话,含义颇深。

我有几个疑问,要请教师兄,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第一,有没有承载生死相续的主体?

第二,师兄既然说“生死非是断开的”,那么,为何今生不知往世之事?
发表于 2017-9-2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7-9-23 00:32
前面欲海师兄已经说的比较多,也很好。但是楼主的问题说明楼主对佛教的缘起观不够了解。

因果不相像数学 ...
生死并是一种重来,只是一种相续,前后非是断开的。


师兄这句话,含义颇深。

我有几个疑问,要请教师兄,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第一,有没有承载生死相续的主体?

第二,师兄既然说“生死非是断开的”,那么,为何今生不知往世之事?
发表于 2017-9-24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微尘2 发表于 2017-9-23 13:14
师兄这句话,含义颇深。

我有几个疑问,要请教师兄,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第一,有没有承载生死相续的主体?

有啊!灵魂呀!比如《约翰福音》所记: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合着你一天到晚喊着上帝如来藏,都不读福音书的?

第二,师兄既然说“生死非是断开的”,那么,为何今生不知往世之事?
那你今生“断开”过吗?三个月前牌桌上跟我借的两千块钱,你怎么也能忘?

点评

你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吧! 你这个老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猎枪! 真相大白于天下,看你怎么忽悠下去?? 连有礼缺貌都不相信你的忽悠了,你这个“一法不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4 12:53
发表于 2017-9-2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9-24 04:59
有啊!灵魂呀!比如《约翰福音》所记: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

你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吧!

你这个老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猎枪!

真相大白于天下,看你怎么忽悠下去??

连有礼缺貌都不相信你的忽悠了,你这个“一法不立”的断灭空见,留给你自己玩自己去吧。

当然,也有傻到家的人,还是会被你忽悠的。那种人有这个宿世业障,也是挺可悲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17-9-3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摧毁罪业,根本是菩提心,也要修其它善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