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合劝修转 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 隐快乐。 汝等但当勤修精进:汝等,就是你们这一切的众生;但,就是只要;当,是应当。勤,是不懒惰;修,是修行;精,就是振奋精神;进,就是向前去迈进,行大乘的佛道、大乘的佛法。大乘开权显实,示真实相,你们一定要勤修精进;若不勤修精进,就是大乘在这儿,于你也没有益处,也就等于“说食数宝”一样。你若不修行,所谓: 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
于法不修行,其过亦如是。 在《楞严经》上也说:“譬如说食,终不能饱。”到饭馆子里,你不吃东西,只看菜谱,说这个不错,好吃!那个更好吃!那个比这个好吃的更好吃!就这么念,念了一天菜谱,一口也没吃;肚子的饿病也没有治好,这叫“说食终不能饱”。或者你在银行柜台那地方,尽给人家数钱,一天数了几百万块钱;到晚间,自己连一块钱也没有,都是给人家数钱。这叫“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自己连一个 penny(一分钱)都没有。 “于法不修行”,你光明白这大乘法,若不依照大乘法去修行;“其过亦如是”,过是毛病;这个毛病,和给人家数钱的毛病是一样的,你自己是无所得。你不到餐馆去吃,你在家里说这面包是不错的,说意大利的面包,或者是法国的面包,擦上一点牛油更好,若有一点起司也不错,你在家里这么念来念去的,也没有治了你的肚皮饿,这叫“光说而不行”。你要是想要得到,必须要去做,不做就不能得,所以要勤修精进。精进,要有身精进、心精进。身精进,你拜经,得用身体;你念佛,用口来念,这身、口的精进。或者你念经、打坐、持咒,总而言之,你要有一件东西来做。 我们这个心,你若没有事情给它做,它就不老实,就打妄想了。它就像猴子似的,总不老实,东跳跳、西跳跳,又上上树、又下来,一天到晚也不闲着;所谓“心马意猿猴”,我们这个心也就好像马似的,那个意也和猿猴是一样。所以你必须要给它一点工做,它就老实了,不打妄想了。那么身精进,心也要精进;心精进,就是念兹在兹总要想佛法。佛法是要实行的,不实行,你光说没有用的;我常说:“说得好,说得妙;不实行,不是道。”你一定要实实在在去做,去用功,这才能得到利益,所以要精进。 如来以是方便:如来用这三乘的方便法门,诱进众生:诱,就是引诱;换一句话说,诱就是骗的。释迦牟尼佛,你知道干什么的?就是骗我们大家的。可是这个“骗”,不是一个假骗,是个真骗,把我们骗得了生死;如果不骗我们,我们不知道怎么了生死。什么证明说是佛骗众生呢?你看!佛比喻自己是大长者;长者看小孩子在房子里,房子起火烧了,他就说:“啊!你们快出来!我有羊车、鹿车、牛车在门外哪!”根本没有!门外没有羊车、鹿车、牛车!这是不是骗呢?小孩子就欢喜玩这个车,所以一听着有车了,就往外边跑去了;跑到外边去,释迦牟尼佛一想:“我既然用这个车把他们骗出来了;我这么有钱,好啦!我每个人给他们一辆大车。”给大车了,这就又不是骗了,证明他所说的话是真实了。 那么最初是以方便法,来令一切众生出离火宅;等出离火宅了,佛要给大乘法,开权显实,现在要说真实的妙法了。诱,是诱导,就是好像“空拳度子”一样。释迦牟尼佛看见一个小孩子要掉井里了,因为小孩子不知道这是危险,他再往前一爬,就会掉井里了。佛就用方便法,说:“小孩子!你快回来啦!我手里有糖,你快来!我给你糖吃!”小孩子就懂得吃糖,这有糖了,于是就爬回来。 释迦牟尼佛手里有没有糖呢?没有!虽然没有糖,佛可以到旁的地方,拿来糖给这小孩子吃,这也不算骗小孩子。这就叫诱,引诱。引诱,是方便之法,换一句话说就是投其所好,也就是叫投机;可是众生学会了投机,就用到偏的地方去了。佛用这种的方法,这是来诱导众生、教化众生,所以说“诱进众生”。 我们现在都是众生,不要忘了!有人就说释迦牟尼佛骗人,这回我不要受他骗了!你不要受他骗?你觉得做众生没有做够,那只管多做一个时期;如果你不愿意做众生,说现在我想要明白佛法,想要成佛了,那你就要受释迦牟尼佛来骗你!你想不受,也不可以的。 复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又作这种的说话。汝等当知:你们这一切的众生应该知道,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这三乘法都是过去诸佛所称叹、现在诸佛所称叹、未来诸佛也称叹。这三乘的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方便接引众生的一种法门,所以被一切诸佛所称扬、赞叹。称,是称扬;叹,是赞叹。称扬,就说这种法是最妙了!是希有难遇。 自在无系:得到自然的智慧,就是自在;你得不到这种的自然智,就不自在。自然智,也可以说是他心智;就是明白一切众生的心了,所以很自在。系,就是用绳把他系上;没有得到解脱,也叫系。现在得到解脱了,没有挂碍,远离颠倒梦想了,所以这叫无系;也就是得到最高的智慧,能以把一切都放下了。 无所依求:依,是依赖;求,就是心里所希望的。无所依,这是“此生已尽,不受后有”;今生一生就了了,再不受后有了。因为生死了了,再没有来生;有来生,这就叫“有”;没有来生,就不受后有。“无所依”就是没有所依靠,不要去依赖其他的人了。所依还有个能依,我们的自性是能依,生死就是所依,依靠这个生死。现在没有生死了,所以无所依了。无所求,就是“所作已办,梵行已立”;所作的事情已做完了,已经办妥了。梵行,就是清净的行;已立,已经成功了;所修行的行门,已经建立起来,这是“梵行已立”。因为所希望的已经达到目的了,所以这叫无所求。那么能到无所依、无所求这种的程度上,就要证果、了生脱死了。 乘是三乘:乘,是坐乘,坐乘到这三种的车上边。以无漏根、力、觉、道:以无漏的根、力,不是有漏的。根,是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信根,要有信心;你若没有信心,学佛法就不会相应的。念,就是念根;念兹在兹,不要忘了它。进,就是精进的根;要向前去精进,不能懒惰,不能顺着自己的性情就懒惰了,这不可以的。定,是定力。慧,是智慧。根是以生长为义,因为它能生长人的善根。再者,这五根又会生出五种“信、进、念、定、慧”的力量,这叫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力的种子。 觉,就是七觉支,就是:(一)择法觉支;择,选择、拣择,就是拣择这好法去做。(二)精进觉支;要去精进。(三)喜觉支。(四)除觉支。(五)舍觉支。(六)定觉支。(七)念觉支。七觉支,又叫七菩提分。道,是八正道,就是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 禅:是四禅,就是初禅和二禅、三禅、四禅。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九天,这是四禅十八天。在这四禅的天人,都是修禅定;在我们人间的人修禅定,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证得初禅的境界──这是一种境界,不是说就是初禅天的天人。我们人间修禅定的人,到初禅的境界上,往那儿一坐的时候,就入这种初禅天的定,这叫离生喜乐地。离开烦恼了,生出一种快乐,这是超过人间一切的快乐。为什么他不生烦恼?因为他得到这种快乐,得到禅悦为食了。得到初禅的境界,一天到晚都觉得非常的自在、非常的舒服,身体那种感觉简直从来没有那么好的;就是人间男女的性行为,都没有这种的感觉快乐。因为有这种的快乐,所以他觉得其他的一切都是平常,这叫离生喜乐地。 在中国的药书说:“天根月窟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这就是说的坐禅得到初禅这种境界,这时候,人身体有三十六个大的部份,都非常快乐。“春”就形容这种快乐的意思。这是在医学上来讲,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人明白,只这么念一念;在医书上有这种的说法,可是真正懂得的人很少。 这离生喜乐地,你往那儿一坐,就有这种境界;不坐的时候,也有这种境界。行、住、坐、卧,都在这种快乐之中;越修,这种境界就越增加。再坐的时间久了,人的脉搏也停止了;在这时候,坐两钟头就像几秒钟似的,或者坐一天也像五分钟那么短时间。好像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坐了十八天,也都是得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只要你有诚心,打坐就可以得到的,并不困难,尤其青年人很快会得到这种境界。你要是不打坐、不修行,那当然是没有了;你若用功修行,自己就会领略得到这种境界。 这是初禅的境界,并不是说天人是这样子,而是我们修道人以这凡夫的身,若修行了,就可以得到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并不出奇,不是很不得了,这很平常,这是修行入门的初步,所以不是说得到这种境界就很高了。若想得到真正的好处,证得圣果,还要加功猛进,不是在这个地方就站住了! 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你在有这种快乐的时间,你也不要贪着,不要说这是最好了!你贪着,那就在这个地方停止了!那没有用的。要修定,不要摇动你的心,你心常常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和入定是一样的。心不往外跑、不向外攀缘;所谓“心如止水”,像水停止了似的那么澄清、玲珑剔透的境界。那么在这时候,你要是打坐修行,不单脉停止了,这呼吸气也都停止,你坐多长的时间也觉得很短;可是在这个时候,你还有念。 在离生喜乐地的时候,定力不足;在定生喜乐地,定力有一点基础了,呼吸气也可以停止了,但是你的念还没有停止。有的时候正在坐着,“啊!我坐了多久了?”这一打妄想,出了定了!你不打这个妄想,坐那儿多久也不知道时间,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你一生了这一念:我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啊!等一等要去银行,看一看有多少钱在银行里存着?我等一等要去买菜,今天吃什么呢?这都是。一打这个妄想,就出定了,这念还没停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