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15|回复: 22

《学佛群疑》08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2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
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
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
书。 
    如一九七四年越南沦陷于共产政权之后,向外流亡的难民一波接著一波,其遭遇有幸与
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内,又被抓了回去;有的在海上漂流,葬身鱼腹;有的虽然逃出
越南,但无收容之所,甚至被遣送回去。不过,根据逃亡成功的难民所述的经验,如果达不
成逃出越南的目的,可以请国外亲戚或难民自己买鸟或鱼类放生,只要一次或两次就会见
效,顺利成行。 
    在《杂宝藏经》卷四记载: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要沙弥返回俗家,
七天之后再来,但没有说明原因。他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
巢,众蚁慌张夺路逃生。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么快速?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
死,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在
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非常恐惧,答说什么也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
眼观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
以长命终老。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
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
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
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
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
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
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
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足,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这些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其他大乘经如
《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而另外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
的故事。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
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有一天,一位
比丘没有得到肉,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祷告说:「今日有僧缺供,大菩萨
你应该知道时间了。」雁群应声自动堕地而死。比丘本来不信大乘,不相信雁是菩萨,所以
用戏言来调侃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小乘比丘惭愧不已,互
相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从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并且建塔营葬
雁体。 
    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
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
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年有数日
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
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
隋天台智顗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
粮食饲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这
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
史颜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 
    明末莲池大师云栖祩宏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随笔》中有
〈如来不救杀业〉、〈食肉〉、〈斋素〉等文;又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
〈戒杀延寿〉、〈放生池〉、〈医戒杀生〉、〈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
〈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励戒杀放生。除了素
食的文字之外,他也写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以备大众于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
所依准。在现代人中,有弘一大师书、丰子恺画的《护生画集》计六册;另有一位蔡念生运
辰居士,一生提倡戒杀放生,他编集了历代有关动物也有灵性和感应的故事,成为一书,名
为《物犹如是》。 
    不过,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人口密度膨胀,生活空间缩小,要想求得一个绝对安全可靠
的放生池和放生区域,是相当困难的。其难处除了渔、猎的网捕射杀与打捞之外,也有自然
环境的限制。如今日的台湾与美国,只有野生动物保护区。此外,有人基于爱心或保护自然
环境的立场,劝导社会大众不要乱捕滥杀,以免破坏生物互相生克的自然协调,也是为了挽
救稀珍动物濒于灭种的危机,这些跟佛教放生的本意虽相应但不相同。如果我们仅把要放生
的生物无限制地流放在自然景观动物保护区,到了饱和程度,也会有人以控制繁殖和适量的
捕杀等方式来调节其生活空间的。 
    因此,我们到那儿放生?如果是鱼,有人用钩钓、网捞;如果是鸟,有人用枪射、网
捕。而且今日的鱼市场和鸟店,所售的商品很少是野生的,多半是来自人工繁殖的鱼池和鸟
园。那些动物,根本没有适应自然环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于杀生。放小的,被
大的吃掉;放大的,就进入餐馆的厨灶。而且,鸟类,尤其是鱼类,都有它们生存的习性。
一定的鱼类必须生存于一定的水质、水深和水流的环境中;买淡水鱼放于大海,买海鱼放于
淡水,都是大问题。如果是鸟园繁殖的鸟类,它们不曾在自然界觅食,便可能甚至不知草丛
树林间的草种树果等也可以作为食物;如果放之于原野,不是饥饿而死就是被其他动物或鸟
类捕食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需要放生?是否还应该放生? 
    这确实是非常不幸的事实,自然环境的限制使得放生运动越来越困难。不过,放生的精
义在于当下放生的念头,如希望被放的生物能够延长寿命;至于能够延长多久?我们必须尽
到研究、考虑和照顾的责任。比如说,要放鸟类,就先得考虑放什么鸟、在那儿放、什么时
候放,才比较安全有效;放生鱼鳖水族,也当首先研究观察它们的生态、习性和来源,然后
选择最适当的时机,放到我们觉得最安全适合的地方。如果不能求得百分之百的可靠,有百
分之五十也不错,即使今天去放生,明天它们又被抓,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们的目的是为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至于被放的众生,也有它
们自己的祸福因果和因缘。若在放生时,没有存心让它们重遭罗网而受刀俎之苦,且开示被
放的众生,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也能从此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上升天
界,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发表于 2011-11-6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2-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止恶行善,戒杀放生吃素念佛。
发表于 2012-7-2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祈福。愿世界和平。
发表于 2012-9-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2-9-1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真切深刻!现在放生多数情况下不异杀生,因此,佛弟子不应为己求安执着放生。

点评

《大智度论》:   “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0 07:51
发表于 2013-1-15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发表于 2013-3-2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发表于 2013-4-2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4-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5-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12-1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5-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3-21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5-3-2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发表于 2015-5-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发表于 2015-5-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5-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发表于 2015-6-1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