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93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9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诸快乐;鸟鸣树声,皆是阿弥 化身说法;不退补处多有胜进功果;是故慕灭修道,誓学法门,誓成佛道;遂以极乐,切愿 欣求,更无二志;所谓求生之心已定,虽万牛而莫挽,是名欣门。
须知,厌即舍於秽土,欣则取於净土;此欣厌取舍之方,为十方三世诸佛转凡成圣之通则 。盖若不厌舍,云何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故自凡夫乃至等觉,无不欣厌;至於成佛 ,方无取舍。是以,*,益祖师云: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 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 。而四明尊者亦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无有异辙。若是凡夫初学,就要高谈不取不舍, 即是执理废事,不免堕空落诮也。
(三)行
行是实行念佛。本来净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礼拜、或修供养、或修 五悔、或六念 等,无量众行,回向发愿,皆成净土;而净土正行,要以念佛为首,故古德判为径中之径。
又,念佛一行,亦分多种,大略归纳为四:一者持名,即称念弥陀圣号,此为小本专重, 而大本观经亦说之。二者观像,指观念佛之化身形像,此见於普贤行观记。三者观想,指观 念佛之真身相好,此十六观经专倡之。四者实相,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见於大集经。而四 种念佛中,尤以持名下手最易,虽似曲为中下,仍亦最顿最圆,故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是故古德又判为径中径又径。今且专约持名念佛言之。
其修行之法,有正功有助功;譬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言正功者,即单持一 句万德洪名,或大声念,或小声念、或金刚持或心默转,总要心里想得清楚,口里念得清 楚,耳里听得清楚,如是相续不断,求得一心不乱,而证念佛三昧。
持名可分事持理持两种:若深信西方有阿弥陀佛为我所念,我为能念,以未能了达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之理;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是为事持。若能 了达心佛不二之理,深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故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 为系心之境,今不暂忘,是为理持。而一心不乱亦分两种:不论事持理持,若能持至伏住烦 恼,乃至断除见思二惑,皆为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若能持至断除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二 品,皆称理一心。
言助功者,不外止恶修善;亦即谨遵五戒十善等,多起好心,多说好话,多做好事。须知 实行助功,无非为辅助正功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难能做到二六时中,一句佛号,相续不断 ,故须助功,补其不足。且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今持佛名, 即多善根;改恶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双修,因缘具足,得生极乐。
如上信愿行三,称净土三资量者,古德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慧行如目,行行如足 ,目足并运,乃抵目的。*,益祖师要解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 有无;品位高下,全由 持名之深浅。”苟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 ,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 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 、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上品生(四土各分九品,此专约同居九品,上三土例推)。又、 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土;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 方便有馀净土;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信愿持名,持到究 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是知,吾人将来前程如何?只须自己检察, 不必旁问他人也。
丁、事有特别
关於净土方便,只要信愿持名,临终自然蒙佛接引,带业横超;而不必 如他宗,须依教道次第断证,竖出三界,事特别,兹设喻明之。
三界凡夫,思脱轮回;譬如竹中有虫,求出限囿。若修他宗,则须自下而上,节节咬破, 然後穿出,故费时而难行。若修净宗,但须从旁破出,故省时而易为。盖他宗须先解而後修 ,净土则先修随分解;一者专仗自力,有如徒步;一者兼仗佛力,譬如乘车:是故,其难易 快慢,大不相同也。
其实,总摄一切佛教行门,不出禅、净、密、律、教五大宗;而密、律、教,又可摄之於 禅,以同属专仗自力,见性成佛故;然则,一切佛法修持之要,不外禅净二门。若比较言之 ,有宋永明寿禅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 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真为生死者,於此不可不加著眼!
【注解】
*.捷径:谓路之迳直而近者。
*/理论:论事物之理也。对实验实行而言。
*0断惑:以真智断妄惑也,断惑则真理自显,谓之证理, 证理者断惑之果也。三乘之见道以上,始断一分之惑,自是以后为圣者,以前为凡夫。
*1阿僧祗劫:无数劫也。劫者年时名。三僧祗劫即三阿僧祗劫 之略。(劫是梵语劫簸之简称 ,有大、中、小之别,译言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
*2门馀大道:在八万四千法门外他力念佛之大道也,念佛为因 果超绝之教,道理以外之法,不可思议之道也,故名。
*3伏惑:伏者制伏。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时不起,谓之伏惑( 断绝惑种而使毕竟不生谓之断惑)。喻:以石压草。
*4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 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
*5补处: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 成佛之菩萨也,此位名等觉。
【附注】
⒈信:信则信自信他。信自者,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本无边际,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 一念心中所现之物。我虽迷惑颠到,苟一念回心,自心本具极乐,决定得生,更无疑虑,是 名信自。信他者,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 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⒉愿:既已生信,即当发愿往生;娑婆之秽即自心所感之秽,理应厌离;极乐之净,即自 心所感之净理应欣求,故於佛前,立深誓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