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9|回复: 0

[讲解文档] 《坛经》摘要---口念心行莫著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六祖大师说“口念心行,莫著空”,这是结合在一起修行法门,也是参禅要领,关键要用心去觉受,去感悟。六祖这里讲的是华严境界,首先是心量广大,无分别,无区别相,以中观正见入觉空智慧,重要的是不著无记空(顽空)。六祖先讲无:“心量广大,就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后又无中生有:“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间,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六祖大师讲的是色空不异,空有不二,也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义。
如用理性思惟去揣度这种比量境界,永远也搞不清楚,“无有上下,无有边畔……”。这是个现量境界,必须实修实证才能现前。佛陀在讲《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时,每一会都有成千上万人开悟,剩下的都是不敢承当的人,佛不得已只好改讲了十八年的阿含经。现代人蒙尘太厚,不真修实行是很难领悟的,“金刚经大乘正宗分”就像在教我们去打仗,将一切众生:“令入涅槃,令其灭度,如是灭度,实无灭度”!这是须要拼命去干的事啊!所以说要“口念心行”。“第一莫著空”,《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相也是虚妄,若见空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坛经》般若品进一步阐述了《金刚经》要义,但在修行指导上却殊胜过《金刚经》。我们学《金刚经》有一种感觉:若是有一点什么收获的话,就等于白学了,若没有收获也是白学了。因《金刚经》重点是解空,不是说有。倘若读了《坛经》,就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一切般若之智,皆以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六祖大师反复教导我们,无论宗门教下,都为了启发众生的自性般若智慧,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并不是想从外面给我们一个什么宝贝东西,或是把我们改变成一个什么,或是修成另外一个什么。只不过教我们自己明见自性、自己了生脱死而已。然而只要有生,就会有死,要想不死,唯有不生,若想不生,则今生此世非得做足一切功夫才能不受后有。而流转轮回的根子就是“无明”,要破无明,先要知道是谁在“无明”?行善的是谁?作恶的是谁?痛苦的是谁?快乐的是谁?乃至念佛的是谁?持咒的是谁?万法总有一个出来的源头,心念所起就一定有一个起的初始地方,此即六祖所说“皆由自性而生”,“自性能生万法”,“真如自性起用”等等。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找到、见到自己那个真如佛性,亦即一真一切真,一了万事了!倘若已事未明就是凡夫,而不求已明者如同行尸走肉,人生就毫无意义。以前有一位僧人在寺院当监院,年复一年不得开悟见性,又怨方丈和尚不教他。有一天,他拿着一把刀藏在路旁,待方丈和尚外出归来时,突然跳出来抓住和尚,挥刀云:“和尚今天为我开悟见性,不然就杀了你!”方丈和尚左右看了一下,俏声说:“你这个样子,若让监院知道了怎么办?”这位监院当下身心脱落,悟得本来。---摘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