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5|回复: 10

[佛法知识] 阴德与阳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德积不住。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德,阴德后面的福报大,积得久。不要怕德积不住,你的德积在那里永远是你的,别人偷不去、抢不走,自修自报。


阳德积不久,甚至随修随报,阴德积得久,且越积越大。所以我们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不让人知道你的德行就越积越厚,后面你的福报就大。甚至福泽你的子孙。如果让人知道了,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


相反,做了坏事要让人知道,不要隐瞒,越多人知道越好。为什么?报掉了,报掉了就没有恶了。所以佛法里面发露忏悔,一忏悔什么罪业都消了。发露就是要让别人知道,越多人知道越好。罪如霜露,太阳一出,什么罪业都消融。


所以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越少人知道越好。做了坏事一定要让人知道,越多人知道越好,别人一知道就报掉了。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德,叫人知道了叫阳德,阳德积不住,一叫人知道就报掉了。做坏事不叫人知道叫阴恶,叫人知道了叫阳恶,阳恶也积不住,一被人知道就报掉了,报掉了就没有了。


发表于 2017-7-28 20: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解你的出发点。你今天放生得放生果报同时不让别人知道,希望未来果报会更大。这是大部分人们的想法。

可是,如果你放生又故意让大家比如说一千人知道,让他们随喜赞叹,好让他们跟你一样得放生果报,同时为别人作好榜样。

那么你的善业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从一个善行变成一千个善业了。

你觉得有道理吗?

点评

师兄好,这主要看当事人出发点,如果为了显摆自己贪图好名声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那是很浅薄的;如果是为了引导别人向善,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这是大功德,但是也要适度,否则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供参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6:36
发表于 2017-7-29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2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eddy 发表于 2017-7-28 20:47
我了解你的出发点。你今天放生得放生果报同时不让别人知道,希望未来果报会更大。这是大部分人们的想法。
...

师兄好,这主要看当事人出发点,如果为了显摆自己贪图好名声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那是很浅薄的;如果是为了引导别人向善,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这是大功德,但是也要适度,否则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供参考。阿弥陀佛!

点评

当然我是以利益他人为前提,而不是要个虚名。 不过,就算当事人真是求个赞叹虚名而不是真心诚意。他人的随喜也不会受影响因为随喜功德是清净。两者应该没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9:55
佛说不住相布施,不论阴德阳德,刻意了就不好,因此二者感觉差不多,也没见过佛经关于阴阳二德的开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16:44
发表于 2017-7-29 16: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7-7-29 16:36
师兄好,这主要看当事人出发点,如果为了显摆自己贪图好名声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那是很浅薄的;如果 ...

佛说不住相布施,不论阴德阳德,刻意了就不好,因此二者感觉差不多,也没见过佛经关于阴阳二德的开示

点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布施经说,以种种施,得种种福。 不管是阴阳二德只要不回向菩提还是了生死,这巨大果报早晚让我们下三恶道。天人福报用尽也是下三恶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20:07
发表于 2017-7-2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被人知道就报掉了,好像不符合因果定律

点评

对治犯下恶业就是立刻发露忏悔,戒邪淫贴里以说很多了。除非当事人行善业时,心不甘情不愿还是做了后悔,这善业也是会成熟。 那么孔子还是袁了凡的一切善业果报应该报掉了,应为这么多人赞叹他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29 20:17
发表于 2017-7-29 19: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7-7-29 16:36
师兄好,这主要看当事人出发点,如果为了显摆自己贪图好名声让别人知道自己做的好事,那是很浅薄的;如果 ...

当然我是以利益他人为前提,而不是要个虚名。

不过,就算当事人真是求个赞叹虚名而不是真心诚意。他人的随喜也不会受影响因为随喜功德是清净。两者应该没关系。

发表于 2017-7-29 20: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hsh652888 发表于 2017-7-29 16:44
佛说不住相布施,不论阴德阳德,刻意了就不好,因此二者感觉差不多,也没见过佛经关于阴阳二德的开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如布施经说,以种种施,得种种福。

不管是阴阳二德只要不回向菩提还是了生死,这巨大果报早晚让我们下三恶道。天人福报用尽也是下三恶道。
发表于 2017-7-29 20: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无为则无不为 发表于 2017-7-29 18:27
一被人知道就报掉了,好像不符合因果定律

对治犯下恶业就是立刻发露忏悔,戒邪淫贴里以说很多了。除非当事人行善业时,心不甘情不愿还是做了后悔,这善业也是会成熟。

那么孔子还是袁了凡的一切善业果报应该报掉了,应为这么多人赞叹他们。
发表于 2017-7-30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坏事一定要让人知道,越多人知道越好,别人一知道就报掉了。

恐怖份子炸了哪里多半事后承认,合着也是基于这层因果原理?
发表于 2017-7-30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hsh652888 发表于 2017-7-29 16:44
佛说不住相布施,不论阴德阳德,刻意了就不好,因此二者感觉差不多,也没见过佛经关于阴阳二德的开示

阴德、阳德的区别,是华人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因果观,反映的是华人所崇尚的低调的处世哲学。这种哲学在明代开始广为流行,因此区分阴德、阳德的说法,也主要见诸明人作品。总的来说,非佛教产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19: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