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0|回复: 1

[佛法知识] 瑜伽菩萨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瑜伽菩萨戒》念诵仪规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赞佛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菩萨戒经难得闻,经于无量俱祇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者更难。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三称)
    瑜伽施主,内院慈尊,契经散说集能仁,
    菩萨戒敷陈,觉路金绳,普引出迷津。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若诸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
    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
    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
    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由是菩萨不舍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若诸菩萨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补充内容 (2017-7-25 15:27):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著。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chu)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zi)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chu)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ling)圄(yu)缚难,刖(yue)手足难,劓(yi)鼻、刵(er)耳、剜(wan)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guo)。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忘念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慎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是一切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乐涅槃。应于涅槃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嗔报嗔。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悕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亦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一切如前应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谢。不受彼谢亦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忘念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如贪欲盖如是。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著。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chan)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怡-台+龍](long)悷。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悕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来求者王所匪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諠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著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当知一切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清净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饶益一切有情意乐,生起最极尊重恭敬,从初专精不应违犯;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净。如是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
    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复次、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怛缆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迦,综集而说。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修学。
    《瑜伽菩萨戒本》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严净佛国土,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命终生内院,亲见慈氏尊,得不退转地,尘刹济含识。
 楼主| 发表于 2017-7-25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第01讲
我们在上一个学期讲过《教诫比丘行护律仪》,这个是属于声闻戒的范畴,声闻戒主要是为解脱道服务的。这个学期我们要讲菩萨戒,菩萨戒是为菩萨道的修行服务的。对于我们汉传佛教的系统来说,对菩萨戒的正确认识,这是非常重要!
菩萨戒跟声闻戒相比,在广度和深度上来说,都差别很大。比如说,声闻戒主要是制身、口二业,菩萨戒不只是制身口二业,同时还制心,也就是说,用心不对,在起心动念中也是会构成犯戒的。从戒的广度上来说,声闻戒主要就是摄律仪戒。所谓摄律仪戒,就是偏向于止恶,阻止恶行的发生。菩萨戒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声闻的戒在菩萨戒里是属于摄律仪戒的范畴。菩萨戒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摄善法戒就是有关于菩萨对如何修习种种善行的规定)、饶益有情戒(就是对于菩萨有关于如何利益众生的种种规定)。所以菩萨戒,从内容上来说,比声闻戒要广泛得多。从时间上来说,声闻戒主要就是尽形寿,我们讲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菩萨戒是尽未来际,要尽未来际地利益有情。所以在时间上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是声闻戒和菩萨戒的不同。
那么作为我们汉传佛教,汉传佛教就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菩萨戒是作为我们大乘行者遵循的重要戒律。当然大乘佛教的行者,他不仅仅要遵循大乘戒,同时也是要重视声闻的别解脱戒。所以现在在我们汉传佛教的地区,我们通常受戒都是三坛一起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那作为在家居士来说,通常也是要先受别解脱戒,有少分戒的基础,有别解脱戒的基础,才有资格受菩萨戒。
那么菩萨跟声闻,他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菩萨道跟解脱道的最大区别在哪里?解脱道是比较偏向于个人的解脱,比较偏向于自利,自利的成分。菩萨道的修行,不仅仅要自己解脱,同时还要带领着一切众生走向解脱。所以解脱道的修行是证得阿罗汉,甚至是入无余涅槃;而菩萨道的修行最终是要成佛,所谓成佛就是彻底完成生命的觉醒。其实不管是解脱道也好,还是菩萨道也好,其实都是生命的觉醒之道,都是在完成生命觉醒的修行。所不同的在哪里呢?这个觉醒是不是究竟——那么声闻人,他觉醒的修行是不究竟的,因为他只是在完成个人的觉醒,个人的解脱;而菩萨不仅仅要自己走向解脱,还要帮助一切众生,所以他必须要对这种觉醒的潜力进行完整的开发。这是两条道路。
其实作为我们同学们来说,我们是需要认识到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面对各个不同的宗派,不同的语系,我们面对这些众多的法门,我们很多时候就显得很混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解脱道和菩萨道来认识整个佛教,那所有的法门最终就会变得简单了。因为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门,它都不外乎是解脱道或者菩萨道,都没有离开解脱道和菩萨道。当然不管是解脱道也好,还是菩萨道也好,解脱终归是核心的内容——声闻人需要解脱,菩萨同样也需要解脱。在菩萨戒里就有讲到,有人认为,说菩萨不需要向往涅槃,不需要厌离生死,对不对啊?这是不对的。菩萨同样也要厌离生死,同样也要向往涅槃。因为菩萨如果没有摆脱他生命中的这种迷惑和烦恼,那这个菩萨就会成为泥菩萨,自身难保。所以解脱能力的获得,这是声闻和菩萨所共同的,也是菩萨能够在轮回中度化众生不会沉溺在轮回中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个资本,菩萨要在轮回中度众生,其实是一件蛮艰难的事情。所以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作为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那么另外,菩萨跟声闻学者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大乘佛教不共的思想,就是菩提心,就是菩提心、菩萨行。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思想,跟声闻的解脱道相比,声闻人所发的就是出离心,所谓出离心就是以个人出离轮回作为自己的目标,学佛修行的目标。那菩提心,当然菩提心如果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菩提心就是觉醒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开发觉醒的心,发展觉醒的心。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个觉醒的心,它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命所蕴涵的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就会发心。我们以选择发展觉醒的心作为我们生命的目标和方向,这个是发菩提心。它的究竟意义是在这里。但是从世俗的层面来说,从世俗菩提心的层面上来说,世俗菩提心事实上它就是一种高尚的一种崇高的愿望。就是作为一个菩萨行者,他要发起一种崇高的愿望,这种崇高的愿望,就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以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目标。
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的发心品里,发心品就有讲到关于发心的定义,所谓发心、发菩提心,这个发心是什么含义呢?发心其实就是一种需求,就是一种意愿、一种需求。作为菩萨行者以他的这种智慧,通过对生命的观察和认识之后,他选择了,他认识到菩提心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理,于是他就选择了发菩提心。那么这种发菩提心,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两个面向:一个面向就是我要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我要完整地开发觉醒的心;还有一个面向,就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的痛苦。那么这个是从世俗菩提心的意义上来说的。如果从胜义菩提心的意义上,那就是像《金刚经》里:“我今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胜义菩提心。
所以作为菩萨的行者,首先就是要,一个是要发菩提心;然后发菩提心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行菩萨行。关于菩萨行的内容,大乘的经论里有很多。如何让菩萨的行为变得更规范,如何能够让这些菩萨的行为,菩萨行,真正地落实到菩萨行者的行为上?所以在大乘经论里又有关于菩萨戒,这个菩萨戒的内容。有的是出在大乘的经典中,比如说像《梵网经》,梵网戒就是来自于《梵网经》;还有璎珞菩萨戒;还有《优婆塞戒经》。我们现在看到的《瑜伽菩萨戒》是来自于论典,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
菩提心和菩萨行,菩提心、菩萨行和空性见,这个是作为大乘行者,修习菩萨道的三个重要内涵。
作为我们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这种大乘的精神,所谓大乘的精神就是菩提心的精神,就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精神,是以一种积极的入世,要带领着一切众生走向觉醒的,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这样的一种精神。在我们汉传佛教的地区,有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弘扬呢?其实是没有的,因为长时间以来,一方面从我们教界的这些出家众、在家众来说,我们很多人虽然都受了菩萨戒,但是这种菩萨的精神,有没有很好地在我们身上体现?我们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具备了这种菩萨的慈悲情怀?从我们现实的佛教徒中,这种精神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另外从社会的观感上来说,社会大众对我们佛教界的看法,多半还是觉得我们这些学佛的人,消极、避世、佛教对社会没有用。社会大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佛教徒自己没有做好,我们没有能够把这种大乘的精神真正地张扬出来,没有能够把大乘的这样一种菩萨道的精神真正地变成我们的人格,也就是我们没有能够真正地把自己变成是一个菩萨行者,以菩萨的发心和行为来要求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是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呢?其实不是个别现象。如果是个别现象,那就是个人原因。如果是大众现象,如果是教界、整个教界的现象,那我想这就不只是一个个人原因,它有它的历史原因,有它的社会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出在哪里?这个原因是出在,在我们菩萨道的弘扬过程中,我们对菩提心的学习,以及对菩提心戒的认识不足。因为在印度的传统里,其实作为菩萨行者,不只是受菩萨戒,同时还要受菩提心戒,先受菩提心戒。
比如说像《瑜伽师地论》,像《显扬圣教论》都有说到,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他需要找一个和尚、菩萨的和尚,在他面前宣誓,宣誓就是确定,你是以成就无上菩提,以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和目标。这样的一个宣誓、这样的一个确认,其实对每一个生命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
首先关键还在于,我们究竟有没有发起这样的一种心?我们究竟有没有建立这样的一种崇高的愿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只有确立了,然后我们才能谈得上确认,才能谈得上宣誓。我看现在很多人受菩萨戒,懵懵懂懂地受一下,然后我就是菩萨了。其实菩提心也没有发起,慈悲心也不具备,那叫什么菩萨啊?就是标准的冒牌菩萨。
所以菩萨道精神的建设,一定要从菩提心的弘扬开始。那么在我们菩萨戒,我们汉传佛教受菩萨戒,其实我们也会象征性地问了一句:你发菩提心了没有?很多人就回答:发了、发了、发了。真的发了没有?菩提心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变成一个走形式、流于形式。好在我们现在这几年,我们也开始重视菩提心,因为藏传佛教这个系统也非常重视菩提心。我自己这几年也是一直在弘扬菩提心,一直也有编了关于传授菩提心的仪轨,从受持仪轨到修习仪轨。那么这些内容,对于菩萨道的建设、修行,都是非常的重要。
另外一个方面,作为菩萨戒在我们汉传的系统里,自古以来更重视梵网菩萨戒。瑜伽菩萨戒,其实在中国早期也是有翻译的,从南北朝以来、也有多次翻译。比如说作为《瑜伽师地论》的其中一部分翻译出来的,叫《菩萨地持经》、《菩萨善戒经》,然后一直到玄奘翻译《瑜伽师地论》,翻译了《瑜伽菩萨戒本》。但是《瑜伽菩萨戒》也像唯识的命运一样,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弘扬。
中国人自古以来,比较推崇的是华严、法华、涅槃,就是比较重视圆顿这个系统的戒,所以梵网称为顿立戒。梵网戒是来自于《梵网经》,《梵网经》是跟《华严》,同一个系统的经典。它的见地以及它对人的这种要求,应该说它是会更高,做起来应该会更难。所以梵网戒的弘扬,虽然说大家都在遵循,但事实上、在实际的行为上,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遵循。
相比之下、我个人觉得,《瑜伽菩萨戒》的开遮更为善巧。我们近代的太虚大师,就特别地提倡《瑜伽菩萨戒》。他说他个人是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太虚大师就有关于瑜伽菩萨戒的讲录。
那么在印度,《瑜伽菩萨戒》也有很多的注解,比如说有,叫海云的、瑜伽菩萨戒,《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释》;有德光的《菩萨戒品疏》;有月官的《菩萨律仪二十颂》;有最胜子的《菩萨戒品大疏》;有静命的《律仪二十颂疏》等等。有很多《瑜伽菩萨戒》的注释,当年都被翻译到藏文里去了。宗喀巴大师他也根据这些注解,撰写了一个《菩萨戒品释》。这个《菩萨戒品释》,后来法尊法师把它翻译过来。
我们知道,宗喀巴大师在藏传佛教的系统上,他是称为黄教。黄教也就是重视戒律。因为红教的盛行,早期藏传的很多密宗的盛行,藏传佛教曾经有一个时期,很多人不重视基础,不重视次第、不重视教理的学习,甚至不重视戒律,整个教界乌烟瘴气的。宗喀巴大师的出现,他为了整顿这个教团,所以他就重视戒律,重视比丘戒、也重视菩萨戒。他认为这是整个教团建设,以及修学、哪怕是修密宗,这些基础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我们汉传佛教来说,其实也是,不管是作为教团建设来说也好,还是作为菩萨精神的实践来说也好,声闻戒和菩萨戒都是非常的重要。在这个菩萨戒里,我个人觉得《瑜伽菩萨戒》特别好,所以我一直也想好好地把它弘扬一下。


补充内容 (2017-7-25 15:46):
关于《瑜伽菩萨戒》的内容,它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瑜伽师地论》是玄奘翻译的,一共有一百卷,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叫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在《本地分》里,其中就有《菩萨地》。比如说有《声闻地》,有《菩萨地》。《声闻地》讲的就是整个关于声闻的修行。《菩萨地》讲的是关于整个菩萨道的修行。在《菩萨地》里有很多,一品一品的,比如说第一品是种性品,第二品是发心品。种性、就是讲到作为菩萨,菩萨要具备有菩萨的种性,就是说你要有菩萨的这种禀赋,要有这种菩萨的根机。我们讲根机、要有这个根机,种性其实也是一种根机。你有菩萨的这种根机,有菩萨的种性,那么你才有可能成为菩萨行者。也有的人他可能根本就是缺乏这种种性,他对利益众生一点都不感兴趣,这种人就很难成为菩萨行者。第二品讲到发心品,讲到菩萨应该怎么发心,发心就是代表着,有了种性才能发心。发心就是确认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选择,就是确认。作为菩萨行者,他需要确认自己生命发展的目标,那么这个生命发展的目标,也就是以这个利益众生,以追求成就无上菩提,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使命。
在《瑜伽·菩萨地》里,除了种性品、发心品,还有讲到菩萨的种种修行。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的戒品。戒品就是其中的一品。比如说在这个《菩萨地》里,有施品、戒品、忍辱品、精进品、禅定品、般若品,就是六度,每一度都有一品。其实我们要学《瑜伽菩萨戒》的时候,能够跟六度每一品结合起来学,内容就会更丰富、更丰满。
还有关于知见方面的,就是作为菩萨行者,除了如何地去实践菩萨行,他还需要有正见。正见在《菩萨地》里有一品叫做真实义品。这个真实义品的内容也非常好,当年太虚大师也有把它专门讲过。
一般学习菩萨戒,菩萨戒虽然说在《瑜伽师地论》里有一品的内容,但是一般人学习菩萨戒,更多地就是从,把这个戒品里,有关戒相的内容选出来。这个戒相的内容就是一个戒本,就是一个戒本的内容。这个戒本的内容主要就是四重四十三轻。《瑜伽菩萨戒》的戒本,我们知道戒本,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戒相。比如说像《梵网经》,《梵网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瑜伽菩萨戒》有四重四十三轻。
但是我个人觉得,单纯地学一个戒相,这个是不完整的。我发现整个《瑜伽菩萨戒品》的内容比较完整。这个戒品的内容它包括了,比如说讲到了菩萨戒的核心内容。这个核心内容就是三聚净戒,对三聚净戒作了一个详细的解释。那么有关于四重四十三轻的这些戒相,其实它是三聚净戒的具体实践。在这个戒品里还讲到,比如菩萨怎么受戒,犯戒了有关于忏悔等相关问题。所以对菩萨戒戒品的学习,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对瑜伽菩萨戒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从戒品的整个组织上来说,在《瑜伽师地论》里,它首先分到的是九门,一共是有九门。这个九门我们在下面将会说到的,比如说像自性戒、一切戒、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世他世乐戒、清净戒,一共有九门。这个九门它大体要表达的,最核心的内容,最核心的内容主要还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具体的落实和实践,其实主要是四重四十三轻。这个四重四十三轻戒的,它的建立依托什么?依托的是六度和四摄,也就是四重四十三轻戒是根据六度和四摄展开的,因为菩萨道菩萨行修行的内容主要就是六度、四摄。
作为菩萨的行者,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实践六度和四摄的内容?在瑜伽菩萨戒里,通过戒相的方式,对六度和四摄的修行,作了一个规范。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三聚净戒的内容,是菩萨戒的核心内容。那四重四十三轻戒,它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实践菩萨行的六度四摄的内容。这是我们讲到的菩萨戒——瑜伽菩萨戒品的主要内容。三聚净戒的内容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个内容我们下面具体会讲到,我们在这里就不作特别的解说。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瑜伽菩萨戒戒品》就是《菩萨地》瑜伽菩萨戒品它是出自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瑜伽师地论》的作者是谁?根据我们汉传的翻译,作者就是弥勒菩萨,他是权威,他是一生补处菩萨。他自己写出来的吗?如果根据历史上的传说,他是通过无著菩萨,把这些内容给传出来的。至于他跟无著菩萨,是怎么样来开展工作,可能只有他们才知道了。如果根据藏传佛教的说法,它说《瑜伽师地论》是,直接说就是无著菩萨写的。
那译者、翻译就是玄奘三藏。当年玄奘到印度那烂陀寺,因为玄奘当时在中国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一个饱参饱学之士,他当时参学了国内盛行的各种佛教,比如说有参学了地论、地论师,有参学了关于摄论这个系统的,摄大乘论这个系统的,有关参学了专门研究地论这个系统的,也有关于专门学习俱舍的,对当时国内各地盛行的各种佛教,他都进行广泛的参学。然后在参学的过程中,他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后来他为了解决这些困惑,他就来到了印度,进入那烂陀寺大学,那烂陀寺是一个国际的大学,进入那里学习,跟着戒贤论师。戒贤论师听说就是在等着他的,要不早就走了。等着他然后把《瑜伽师地论》传承,传授给他了。这个是关于《瑜伽师地论》的翻译,翻译的来源。
我们现在学习《瑜伽菩萨戒品》,可以看到的翻译,一个就是太虚大师的;还有就是宗喀巴大师,他有一个《瑜伽菩萨戒品释》;此外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还有一些关于其它的瑜伽菩萨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也可以找来参考。当然最关键还是对瑜伽菩萨戒品的内容本身的熟悉,熟悉、理解和实践,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
接下来我们看原文
第一章、总颂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
总颂。《瑜伽师地论》有一个特点,在讲一个内容之前,它有的时候会有一个总的颂——总的颂就是用一个最简练的偈颂,几个字,然后能够把后面所有要表达的义理都能够在这里体现出来。所以嗢柁南,嗢柁南就是一种偈颂、一种颂,就是用很简明的语言可以表达、可以含摄非常丰富义理的这样的一种偈颂。
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什么是菩萨戒,戒波罗蜜多。这个戒波罗蜜多、通过这个戒的修行,通过这个持戒的修行,可以使我们抵达无上菩提的彼岸。也就是这个戒跟无上菩提是相应的戒,才可以称为戒波罗蜜多。如果不相应的戒,是不可以称为戒波罗蜜多的。那什么是菩萨的戒波罗蜜多呢?什么是菩萨戒的内容?其实这一品它要说明的是菩萨戒,所以开头就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菩萨戒?接下来用一个偈颂来说明。
这个偈颂我们这里把它点断了,把它点断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偈颂里有包含着九层含义。一共有九层含义:自性一切难,这是一句;一切门善士;这是一句;一切种遂求,这是一句;二世乐清净。在这个偈颂里一共包含着九项内容。这个九项内容,所谓九项内容就是包含着九个方面,九种、九个方面,戒的九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是解释。怎么解释呢?谓九种相名为戒波罗蜜多。就是在《瑜伽师地论》里,它是通过九种相来说明和体现菩萨戒的内涵,或者说它是从这么九个方面,九种相就是从这么九个方面,通过这九个方面来说明菩萨戒的内容。那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才能够完整、深入地去认识菩萨戒呢?那么《瑜伽师地论》它就告诉我们,通过这九种相,通过这样的九个方面,我们才能够得到对菩萨戒的一个完整的认识,或者说完整的知识。那这个九种相的内容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明的。我们接下来的整个这一品的内容都是在围绕着对这九种相的解释。
但是我们目前,对这一品内容的整个顺序上来说,我们在这个科判上,我们并不完全是按这个九种相本身的这种并列关系来说明。我们大体根据它的重点,一共有分为,这个九种相大概有分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说明。
第一个就是、比如说自性戒,它是体现了戒的,作为戒的体、菩萨戒的自体。自体、什么叫自体呢?就是菩萨戒它的内涵,它是由哪几个方面组成的,就是构成菩萨戒的,它的内涵是由哪几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自体。
二、一切戒。一切戒它所指的就是作为菩萨戒的,它所含摄的,它的一切内容。一切戒这一部分里,它就是含摄一切戒的内容,菩萨戒的一切内容。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在整个菩萨戒品里,它是最关键的内容。我们了解菩萨戒,最主要就是从一切戒里去认识。所以一切戒事实上是包括菩萨戒的一切内容。这个一切内容,主要就是三聚净戒,主要就是四重四十三轻。有关三聚净戒,有关四重四十三轻的内容,都是要透过一切戒这一部分去了解。
那么接下来,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接下来的这七种相、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主要是从各个角度来说明戒的差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戒的差别。在这里我们先不对这个每一个相的名字作介绍,因为我们接下来会学到。
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比如说每一种戒,比如难行戒、一切门戒,它有几个方面,然后它为什么叫这个戒,为什么叫难行戒,为什么叫一切门戒,到下面对这些内容都会作进一步的说明。
我们休息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