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2013年03月02日 06:14来源:东方早报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一事实说明,作为人类的精神需求,宗教信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 传统宗教不仅作为信仰存在,更是道德建立的基石。欧美地区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规范,阿拉伯地区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规范,而印度、中国等亚洲地区则依佛教、印度教、儒教建立了自身的道德规范。这些源于宗教的道德观维系了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安定。
那么,依宗教建立的道德观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一般宗教都是神本的,不论是原始宗教,还是其后出现的多神教、二神教乃至一神教,几乎都是以神为中心。尤其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神教,以上帝或真主为世界的唯一主宰,并由这最高的神祇决定人类命运。因而,人类必须听从神的旨意生活,以信仰获得救度,获得抵达天堂的圆满归宿。不可否认,以神为本的道德信条对人类行为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相信宇宙间存在无所不能而至高无上的神,使得人们对世界存有敬畏之心,而这份敬畏之心便是止恶行善的基础。
但建立在神教信仰基础上的道德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这种道德只能对信徒产生效用,如若不信,便无法对其进行制约。而且一般宗教往往具有排他性,尤其是一神教,以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为宇宙唯一的真理,以自己所供奉的神祇为世界唯一的主宰,视其他宗教的信仰者为异端。当这种狭隘的宗教激情趋向狂热时,就会走向极端,甚至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于是,欧洲历史上出现了血腥的十字军东征。直至今天,伊斯兰国家仍因宗教信仰的冲突而频频爆发“圣战”。
而佛教却和一般宗教有着本质的不同。佛教是人本的,否定宇宙间有主宰神的存在,认为人类自己就是命运的主宰,并非由什么主宰神来决定。佛教也十分重视人身的获得,因为在一切生命中,唯有人类才能探索真理,并因此成就智慧和解脱。佛陀就是由人的身份修行成就的。但人身难得而易失,所以佛教要我们珍惜人生,切莫辜负人生。
佛教认为人类遵循道德的意义,首先是基于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说,生而为人,必须遵循人类的行为标准。唯有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才能真正地称之为人。佛教中的惭、愧二法,目的就在于使我们保有人类的德行。惭,是基于对人格的重视,自省所造之恶而感羞耻,并尊重有德行的人;愧,是基于对社会公德的重视,因所造之罪面对他人而引以为耻,从而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正因为佛教道德是建立在惭愧心和羞耻心的基础上,所以,遵循道德就是立足于人类的自身需要,而非外在的约束。
同时,遵循道德也是基于对未来生命的负责。佛教认为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勤奋学习而拥有知识;因为努力工作而获得财富;因为良好的处世态度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有待于自身努力。人们都希望拥有美好的明天,而对道德的遵循才是未来幸福的根本保证。 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陀出现世间,是以一切众生为教化对象,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种族差异,甚至一切的动物,在佛陀心中都是平等的,皆以慈悲心来对待,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任何以牺牲众生利益为前提的行为,都是佛教所禁止的。这就避免了神教的彼此对立,避免了因信仰不同而导致的相互排斥,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友好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