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3|回复: 0

[婚姻家庭] 浅谈人间佛教和建立佛化家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浅谈人间佛教和建立佛化家庭
   
佛教本来就是人间的佛教,唐朝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里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以说慧能大师是中国最早倡导人间佛教的,但是由于传统佛教历史流传的过程中走了样,传统佛教演变为消极避世化的鬼神宗教,失去了佛教以人为本的本来面目。直到近代太虚大师才提倡佛教改革,回归人间佛教的本来面目。星云大师著的《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书中谈到,传统佛教重视出家不重视在家,重视男众不重视女众,重视寺院不重视家庭,重视山林不重视都市,因此佛教不能全面性普遍性展开,而人间佛教把这一切都融合圆满了。星云大师在佛学讲座视频里谈到传统佛教重视讲经谈玄说妙,人间佛教则重视对社会的服务。弘扬继承太虚大师,星云大师衣钵的五台山隆定法师在腾讯网视频里谈到人间佛教的特点时说,人间佛教的特点是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僧众走向信众,从寺院走向家庭,从谈玄说妙走向实践服务。隆定法师在《人间佛教是佛教摆脱困局的必由之路》的文章里谈到,由于佛教净土法门的无度、偏激弘扬,使社会觉得学佛只为获得来世,或是老死之时才需关注的问题;使人们忽视现实人生、忽视生活问题,而不知道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指导、解决我们的现实人生的爱情、婚姻、工作、事业、家庭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快乐、自在。更严重的是,经忏佛事的佛教盛行,更使社会将佛教当做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佛法的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改造人生,进趋佛乘的精神。因此佛教应该多关注信众和普通民众的现生问题,将人的一生重要事情和佛教发生密切关联。佛陀本来讲过涉及在家居士现实人生婚姻家庭的《玉耶女经》,《善生经》等针对在家居士的经典,但是这些针对在家居士现实人生的经典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得不到弘扬,例如《善生经》从东汉就翻译成中文,但是直到1000多年以后的民国太虚大师才开始讲解弘扬《善生经》。传统佛教自古以来忽视婚姻家庭,造成佛教从来没有实现过家庭化,根据太虚大师的观点,印度佛教灭亡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家庭化。《太虚大师全集》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这篇文章里讲到佛化家庭,在佛教中向未注重;故佛教在世界上虽曾盛行一时于各国,而有不久灭迹销声者。我曾考察印度的历史,今印度有婆罗门教徒二万多人,回教徒也有七千万人,即后来传入的基督教,亦有一千多万人;其余如尼犍子教徒──即今所谓之耆那教,亦有两百万多人。而佛教在今日的印度,除近尼泊尔的雪山部落中有少部份人信仰佛教,其余者都是非佛教徒;其余散零的在家佛教徒,只是从锡兰的佛团流传过去的,非是印度原有的。印度本为佛教的发源地,自佛世经阿育王至戒日王时代,佛教在印度曾因崇奉信仰而放灿烂的光彩,使婆罗门教的气焰一落千丈。到了今日婆罗门教复兴,回教、耶教盛行,甚至耆那教亦有信徒二三百万众,佛教反而衰落而至于灭迹,这是什么缘故呢?由历史的考察,知道由过去主持佛教者唯为寺院僧众,而维护兴盛佛教的关键,完全操诸高僧及国王大臣之手。若有王臣拥护的佛教高僧,便可使佛教弘盛,风靡一时;否则、若某一时代无杰出僧材,不能引生王臣信仰,或遇根本不信佛教的国王,佛教自然被压迫摧残了。
  在中国元末的时候,蒙古部属崇奉回教的莫卧尔,曾征服印度而建立莫卧尔帝国,想把印度的宗教消灭了。但这时、除佛教已在印度被灭迹,其他婆罗门教与耆那教等并没有被回教摧灭。原因是婆罗门教和耆那教,是建筑在家庭宗教的基础上,过去已把家庭宗族宗教化,祖父子孙历代相承;在一般社会中已根深蒂固,故不容易为异教所征灭,得以长久流行。及观佛教所以在印度灭迹,就因没有同婆罗门和耆那教一样地把基础建筑在家庭上。不与全民发生分离不开的关系,故有今日的结果。从这种历史的教训上,知道佛教过去在流传上的失败,故今后在家学佛的信众,应把家庭整个佛教化。凡是我家庭中之子孙婢仆,皆须灌输以佛教知识,使之信崇,子子孙孙递相传承,与佛教发生亲密的关系。把佛教在家族上打下一个深固的基础,则佛教将来就可永远流传下去。要使佛教消灭,除非人类都消灭了,如婆罗门教与耆那教在印度的潜势力一样。
    传统佛教在信仰家庭化方面也是落后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 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是努力建立在家庭化的基础上,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给单身信徒介绍相同信仰对象的传统,可是传统的佛教谈起来婚姻如避虎狼,不能把适用于出家人的单身主义应用到在家居士身上,多数在家居士都有结婚或建立佛化家庭的愿望,除非有的在家居士坚决希望出家或一生单身。 弘扬人间佛教的近代太虚大师首先提倡了佛教家庭化,即建设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建立可以为学佛居士避免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同时也可以为佛教增加力量。但是太虚大师没有具体谈到用什么方式建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和夫妻的关系很大,因为夫妻关系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础。很多夫妻只有其中一方学佛,另外一方不学佛。学佛人的思想行为与不学佛人的思想行为正好相反,例如夫妻一方的学佛人布施财物,夫妻另一方的不学佛人就容易认为是对自己家的损失,就会反对布施财物,由此产生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因为矛盾升级而离婚。甚至不同宗教信仰的夫妻也会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离婚。夫妻一方是佛教徒,夫妻另一方是基督教徒,是佛教徒的夫妻一方拜佛像,是基督教徒的夫妻另一方就会认为拜佛像的行为是拜偶像,拜的是假神,会下地狱。由此原因容易造成夫妻之间的矛盾,夫妻矛盾如果升级就容易离婚。如果在男女已经结婚成为夫妻后,再建立夫妻都学佛的佛化家庭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已经建立家庭的学佛人,多数家庭只是夫妻一方学佛,另外一方不学佛,甚至学佛的夫妻一方想尽各种办法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可能也不能把不学佛的夫妻另外一方转化为学佛人。这样就很难形成佛化家庭。 建立佛化家庭最容易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由信佛的单身男居士和信佛的单身女居士搞对象,然后结婚组建佛化家庭。多数在家居士都有结婚或建立佛化家庭的愿望,只有极少数在家居士希望出家或一生单身,所以佛教应该依据按需分配的原则,提倡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这样就可以建立很多佛化家庭,就可以让佛教扎根在家庭的基础上,使佛教广泛传播到社会大众当中。由于出家戒律里规定出家人给人介绍对象犯媒嫁戒,所以出家人是不许可给人介绍对象的。另外授了属于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居士,也不能给人介绍对象,因为十重四十八轻戒之一的经理白衣戒禁止为在家男女介绍婚姻的事情。佛陀涅槃前曾经告诉弟子阿难说,“小小戒可舍”,当时阿难眼见佛陀将要涅槃,心中非常苦恼,就没有问佛陀可舍的小小戒,具体是指什么小小戒?造成佛教几千年来争议的问题,不知道媒嫁戒和属于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之一的经理白衣戒是不是属于可舍的小小戒?理论上来说授了属于菩萨戒的六重二十八轻戒的居士可以给人介绍对象,因为六重二十八轻戒里没有禁止给人介绍对象的内容。佛教可以提倡由授六重二十八轻菩萨戒的居士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以促进建立佛化家庭。佛教也可以提倡由授五戒的居士或没有授过戒的居士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以促进建立佛化家庭。甚至佛教还可以提倡由无宗教信仰者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以促进建立佛化家庭。到现在为止太虚大师,星云大师,还有现在弘扬人间佛教的隆定法师都只提倡了建立佛化家庭,但是都没有提倡过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对象来建立佛化家庭,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佛教界还是一个空白,希望以后能有人填补这个空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