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25|回复: 2

[深信因果] 被达摩祖师训斥梁武帝萧衍子孙后代的因果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4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被达摩祖师训斥梁武帝萧衍子孙后代的因果故事南朝灭亡后,作为在江南有巨大影响力,而且当过皇帝的萧氏家族来说,并没有受到迫害。按理来说,当皇帝的国家灭亡后免不了被灭族。但是,萧氏家族就在自己的国家灭亡后,其飞黄腾达才刚刚开始。

从萧瑀开始,南朝萧氏经唐一朝总共出了11位宰相,其中萧衍这支出了8位宰相,萧道成这支出了3位。基本是公传孙,每隔30年就有一位萧氏登堂拜相。这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事,欧阳修、宋祁称赞说:“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其他的光禄大夫进士什么的就数不清了。单从一个次就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萧世家有多盛。

“萧郎”,在唐朝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萧家男子;另一个是:情郎。也就是说,萧郎成了情郎的代名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萧世家实在太盛,自然有很多女子想嫁入萧家,久而久之就把萧郎当成情郎的代名词。可见,萧衍的子孙要有多富贵。

后来朱温篡唐,唐朝最后一任萧氏宰相萧遘的次子萧桢扬言要“匡扶唐室”,在家乡起兵找朱温拼命。在带兵过江的时候,萧桢指江发誓,要是不能匡扶唐室就不姓萧,改姓江。唉。。好心你啦,老萧,朱温是什么人,凭你这票人马就想找人拼命。果不其然,打了败战回来。没办法,只有改姓江。江姓就是这么来了。打不过朱温,江桢回到家乡躬耕自读,敦伦家风。就这支江姓,也是萧衍的后人,不愧为名门之后,后来竟然是进士频中,高官辈出,大有把庙堂当成自家食堂的势头。

如果你要问我个究竟,萧衍是不是因为因果而让子孙获得古今未有的荣华富贵的,我还真的只能说:不知道。但是,事实就那么摆着,萧衍作为皇帝前所未有地礼佛,其子孙前所未有地富贵,这么些前所未有聚到一起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你找个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来看看。

说回梁武帝的功德问题。慧能直接了当地说: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没错,梁武帝连杀齐明帝萧鸾七个儿子中的5人,一个逃到北魏,一个哑巴是废人。接着扶持萧宝融,不久又杀萧宝融。家族内控,心狠手辣,确实是“心邪”。只是哪个做皇帝的不用杀人呢?政治就是政治。


再看看梁武帝萧衍跟侯景的故事

萧衍坐在文德殿,侯景带500甲士自卫进去拜见他。萧衍问道:“你在军中很久了,有什么功劳?”侯景满头汗出,不敢仰视,竟说不出话。萧衍又问:“你是哪里人,为何敢到此处?”侯景还是对不上来,只好由属下代答。整个过程,萧衍神色始终不变。见面出来后,侯景对人说:“我出生入死无数从未怕过。今日见了萧公,却心生惧怕,难道这是天威难犯?——我不可再见他了。”侯景果真没有再见过萧衍,只是将他软禁。

候景本来是北魏的叛将投奔梁朝,萧衍力排众议接纳了他,但是他却突然叛变。本来应该派兵去镇压的,但是萧衍偏偏没这么做,也许他觉得“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吧,一件事情而已,是我的终归是我的,以至候景叛军直捣台城。看来萧衍对佛法还真是身体力行,以至狼虎屯于殿下尚谈因果。只是事实是残酷的,虽然萧衍与侯景见面是惧怕的是候景,由始至终萧衍的精神从没崩溃过,但是梁朝不可避免地灭亡了。

侯景:
公元548年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南梁。公元551年他篡位自立为皇帝。江州刺史王僧辨、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发难,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军队一触即溃。侯景死后,尸体被分成好几份,被人抢食。


赞划萧鸾
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齐武帝病重,当时的大臣王融想在武帝去世后拥立竟陵王萧子良[2]。后来事情败露,王融下狱被赐死。王融的计划和结局,萧衍原来就已经推算出来了,他的好友范云由此对他异常敬佩。齐武帝去世后,皇太孙萧昭业即位为帝,只知享乐,不理政务,对大臣的劝谏也不接受。掌权的大臣萧鸾决定把他废掉。
  .在和萧衍他们商议时,萧衍表示反对,他说:“废立皇帝是大事,不能轻率从事,现在废立难免会遭到众王的反对。”萧鸾则说:“现在的众王没什么才能,只有随王萧子隆文武兼备,而且占据荆州。如果把他召回来,就万事大吉了。但怎么才能让他回来呢?” 萧衍说:“这个随王其实徒有虚名,并无什么真才干。他的属下也没有出色的人,只是依赖武陵太守卞白龙和另外一个,这两个也是无能之辈,贪图金钱富贵,到时候只要一封书信许诺高官厚禄,就可以把他们轻易地召回来。没有了左膀右臂,那个随王到时候也会跟着回来的。” 萧鸾对萧衍的分析很赞同,于是照他们商议的执行。萧鸾废杀萧昭业,拥立萧昭文,自己掌握朝政大权。三个月之后,萧鸾废掉萧昭文,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齐明帝。萧鸾做皇帝之后,没有忘记萧衍的谋划之功,把他提拔为中书侍郎,后来又升为黄门侍郎。萧衍的地位开始显赫起来。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分析:
梁武帝本是萧鸾之臣,后废齐和帝而自立。
故而命中注定,梁武帝也要被自己的臣属背叛,这就是“侯景之乱”,
按理说梁武帝逼死齐和帝,也应遭属下背叛而横死,
但是因为其在位颇有功德,其命运已经更易。
故而能安享晚年。享寿八十六岁
发表于 2013-2-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9-3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