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6|回复: 0

地藏菩萨与九华山道场之九——地藏信仰与三阶教净土宗(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其实,佛教从未成为国家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任何宗教亦如此。皇帝权贵之所以重视佛法,是因为佛教能够生产辅助治国安邦的精神食粮,从而助耕佛田,拿佛教向善的社会教化功能,以行王道。王道是国家的统治思想。历代帝王权贵如果不是别有用心,佛教才能将教化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发挥这种作用所存在的朝代,只能是国强民富、社会安定和谐、各种宗教融洽相处的盛世。如果国运衰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不仅无法发挥其教化功能,精神变不了物质,连僧尼自身的生存亦发发可危。反之,盛世的出现,佛教的发展才能够具备充足的物质基础。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信行)

**       三阶教创始人信行( 540-594) ,俗姓王,魏郡 今河南安阳人。出家后,博涉经论而独具先见之明,行“常不轻菩萨行” 解行不同凡响。《历代三宝记》卷十二据《法华经》第二十晶《常不轻菩萨品》说,末法之世,有一菩萨名常不轻,凡有所见,“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信行崇拜地藏菩萨,深受末法思想的影响,认为末法时代众生修行需要的佛法,经他探索研究,确立了一种佛法和佛教的时代观,即“三阶佛法”。所谓三阶佛法,是信行将全部佛教按时、处、人划分为三类,每一类又分为三阶。三阶教因其主张和实践而得名。综佛经之说,佛灭后佛教将经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是”正法”时期,这时期的佛法正确无误,包括教说、修行、证悟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第二个五百年是“像法”时期,这时期的佛法只是相似于正法,只有教说、修行两个方面,没有证悟;一千年后进人”末法”时期,这时期的佛法行将灭亡,只有教说,即无修行,也无证悟。根据这三期佛法,信行从”时”上划分为“三阶”。进而依“处”(所处世间) 和“人”(人的根机、秉性),也可以各划出“三阶”:正法时期广处”是净土广人”是根机最利的一乘( 佛、菩萨) ,像法时期、末法时期,“处”都是秽土,其中像法时期是三乘(凡圣混杂) 的秽土,末法时期则是世间众生(邪解邪行)的秽土。信行认为,他所处的时代,属于末法时期;所处的世界,是五浊诸秽土世界;一切众生,戒、见俱破,根性低劣。所以,无论时、处、人都处于三阶之中的第三阶。

**       信行认为,既然末法秽土众生根劣,所行佛法就不能与正法、像法时期的利根众生相同。末法时代应有一种满足时代要求的佛法,这就是“三阶佛法”,其基本教义是“普法”,即在第三阶所有学佛之人应普遍皈依一切法、一切佛、一切僧,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凡圣,普信普敬,这就是i'普法”。

**       信行不仅创立了为拯救处于末法时期佛教的“三阶佛法”义理,并且提出了践行三阶教的实践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阶教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念佛法门,普敬、普施“无尽藏”、“认错”、苦行等内容。在念佛法门中,三阶教与净土法门发生冲突,主张不念阿弥陀佛唯念地藏菩萨。地藏是受释迦牟尼佛的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的大菩萨。地藏对处在末法时期的众生尤为关切。只念地藏不念弥陀,意味着三阶教因受末法观念影响而更为重视现实众生。是地藏信仰的奉行者。普敬,是指三阶教中人见僧乃至物什都要行礼致意。《历代三宝记》卷十二介绍:“门徒……在道路行,无问男女,悉皆礼拜,欲似《法华》常不轻行。”三阶教向碰到的一切僧俗民众礼拜,是教仪规定的内容。普施“无尽藏”,是三阶教宗旨的一大实践特色。“无尽藏”是专指为支持和发展佛教而储藏的财产物资。信行建立无尽藏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三阶教义的推广,教化众生发善心发菩提心,从而能够觉悟向佛。他说:“以无尽藏物,施贫下众生,由数得施故,对发善心,即易可得”;“教贫穷人,以少财物同他菩萨无尽藏施,令其渐发菩提”(《无尽藏法释》)。无尽藏的设立和提倡,使三阶教的经济力量迅速成长。三阶教的无尽藏,不仅包括一般金钱、财物,以致“钱帛金绣,积聚不可胜计”,而且拥有大量土地、庄园、六畜。这些财富的用途,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三记载:“一份供养天下伽蓝增修之备,一份以施天下饥馁悲田之苦,一份以充供养(斋僧) 。”其中的布施“饥馁”、供养“无碍”两部分,具有明显的社会救济性质,俨然当今的慈善机构。基于这一原因,三阶教在下层僧尼和民众中具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从现有资料看,还未看到有三阶教僧侣挪用无尽藏于奢侈生活的情况。可以认为,无尽藏的很大部分,主要用于“施贫下众生”。“认恶”,即承认和认识自己具有的过恶。苦行,即每天乞食一顿。死后置尸体于森林,供鸟兽食。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信行“三阶佛法”的理论与教义,汲取了《大方广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的内容,主张只念地藏菩萨,这对隋朝唐初地藏信仰尚处在启蒙阶段而言,弥足珍贵。可以说三阶教自隋至唐末宋初流行300 余年,对地藏信仰兴起与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地藏信仰者与净土宗的门徒早期曾发生蛆龋,三阶教主张只念地藏不念阿弥陀佛,《佛说地藏菩萨经》虽说赋予了弥陀净土至高无上地位,但在具体的往生方式上却以念地藏完全代替了念弥陀,将地藏当做了西方净土的主要引导者。净土宗提倡念佛往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地藏末世救赎,尤其是幽冥救济的意义n唐初净土宗人怀感就批驳三阶教的观点,强调指出念弥陀的功德远远超过地藏。晚唐时,净土宗人的著作《念佛镜》将持念地藏信仰的方式完全归之于三阶教,《西方要决释疑通窥》更是在指出三阶教专念地藏之外,全盘否定了地藏在幽冥救赎中的意义。随着三阶教在唐末宋初销声匿迹,地藏信仰与净土宗的争论偃旗息鼓,开始了由整合融通,最终走向殊途同归、并行不悖的趋势,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       在隋以后的造像活动中,阿弥陀、观音、地藏组合像的数量在唐宋社会甚至超过了阿弥陀、观音、势至这一净土经典中本来的“西方三圣”。说明念弥陀与念地藏皆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两大信仰渐趋一致。

**       宋初至清代,我国佛教各宗中的许多大德高僧兼弘净土宗,又特别重视地藏法门。如明代智旭大师在《占察行法》引文中日“欲随意住生净佛国土者,应受持修行此忏悔法;故行法中最后发愿云:舍身他世生佛前,面奉弥陀历侍诸佛,亲蒙授记回人尘劳,普令群秘同归秘藏。”大师所撰占察行法,悉宗地藏占察经文。劝赞往生,可为诚证矣。在《警心居士持地藏本愿经兼劝人序》文中又曰:”地藏本愿,直与华严同一血脉,”我国近现代的诸名大德局僧如弘丁、印光等对地藏信仰和净土宗竭力融合,对两大信仰的进一步普及功不可没。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地藏信仰与净土宗的融合,除了教内人士极力圆融,其并行不悖的基础,还是来自亍地藏经典对净上世界的认可。

**《大集大乘地藏十轮经》云:

**     l)当生净佛土,导师之所居。

**     2) 当生净佛土,远离诸过恶。

**     3)不久安住清净佛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       4) 速往净佛国,证得大菩提。

** 《善恶业报占察经》云:

**      (1)此人舍身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      (2)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净佛国。

**     《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彼人生于净莲华,问法所说无量寿(这里回答地藏所问的应是阿弥陀佛,也是所有地藏经典中将地藏与弥陀联系起来的唯一一次) 。

**     《地藏菩萨仪轨》:舍身后生极乐。

**    《金刚三昧经·总持品》:以身净故使得见佛。以见佛故当生净土。(地藏)菩萨,于是深法,三代勤修,慧定圆成,即超三界。

**      这说明地藏信仰并不排斥净土信仰,反而敬信弥陀之教化,这就是两大信仰殊途同归的经典依据。


**下一章  地藏菩萨与九华山道场之十——地藏造像


**我寺定于2017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举行放生法会


**联系方式:QQ: 2721302648

**客堂电话:18792154940

**微信公众号:jhsytsyfd

**寺院微信号:jhsyts 或 jhsyts-2

**九华山圆通寺官网:www.jhsyts.com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