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17|回复: 10

波离身识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M5波离身识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优波离:优波离尊者是“持戒第一”的,他对于戒律上最精严了,专门持戒律的。“优波离”,翻到中文叫“上首”。他对于佛所说的戒律,丝毫都不犯的,所以就持戒第一。他原来的名字叫“车匿”,是和释迦牟尼佛一起从宫里头跑出去到雪山,所以佛一生的事情,他都清清楚楚的。他是跟着释迦牟尼佛最久的一个人,在五比丘都走了,他也没有走,还是在那儿陪着释迦牟尼佛修道,伺候释迦牟尼佛。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优波离尊者就从座起来,给佛叩头顶礼,对佛说了。我亲随佛逾城出家:我亲自陪着佛,从东宫里边骑着马飞出这座城,出家去。
在佛还是太子的时候,车匿陪着太子到东门去游览,因为太子觉得宫中很闷。先到东门去,看见一个女人在那儿生小孩,这个女人又哭、又喊痛,叫得不得了。太子就问车匿说:
“这是干什么呢?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哭叫呢?”
“这是一个女人在这儿生小孩子呢!”
“喔,生小孩子这么痛苦啊?”这个女人把小孩子生了。
太子也不高兴了,说:“回去了,不出去游玩了!”
第二天,太子说:“我们到南门去游玩,到南门看看。”到南门一看,看见个什么人呢?看见一个老人老得不得了,头也晃,眼睛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聋,牙也掉,迈步也迈不动了。太子问车匿说:
“这个是什么人?”
“这个人老了,老得这样子。”
“人老了,就这么样子?啊!这太辛苦了!”于是太子又不愿意去游历了,就回来了。
第三天到西门去,见着一个病人,病得很厉害的。太子又问车匿说:
“这个人他怎么了?这样子哼哼呀呀的,这么痛苦的样子!”
“啊,这个人病了!”
“喔,有病就这么辛苦?”太子又不去游历,又回来了!这见着生、老、病了。
第四天到北门去,就见着有一个人死了。太子就问车匿:
“这个是干什么的?”
“这个人死了!”
“喔,死了!死就这样子啊?”
正在这儿觉得很难过的时候,就来一个比丘;比丘穿着袍、搭着衣,这样子从太子身边过。太子就问车匿说:
“这个是干什么的?”
“喔,这个?你问问他就知道!”
于是释迦牟尼佛就问这一位比丘说: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个出家人。”
“什么叫出家人?出家人是干什么的?”
“我出家,就是比丘;比丘就不受生、老、病、死苦的拘束。若离开生、老、病、死苦,就了道了,不生不死,可以成佛的。”
“喔,那你可以教我吗?怎么样出家?你可以做我的师父吗?”
这个比丘本来是净居天人,故意变化一个比丘来度太子的。太子一问他的时候,他把锡杖往地上一顿一戳,踊身虚空,就到天上去了。太子就也没有法子学道,也没有法子出家,又回到宫里去了!
这个时候,在印度有一些个相师,就对他父亲、母亲说:“太子如果在七天之后不出家的话,他就可以继转轮圣王的位。”就是整个世界所有宇宙的国家,这些国王都要受他的管辖;意思是只要留住他七天,之后,就可以继转轮圣王的位。于是他的父亲净饭王就派出军队,把这座城周围给围起来,里外交通都断绝了;就像现在戒严,下戒严令了,谁也不准到里边去,谁也不准到外边来。就这样把太子给围到宫里头了,把东宫给看起来了,使令东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里外交通断绝,也就是给封锁了──现在的新名词叫“封锁”。再一个意思,就是“戒严”了;戒严,不准里边的人到外边来,也不准外边的人到里边去,这消息断了。
为什么净饭王把太子的消息都给断了?因为他听相师讲,如果在七天之内,太子不出家,过了七天之后,悉达太子就可以继转轮圣王的位。转轮圣王管一四天下的,一四天下就是整个的世界。这整个世界,不是单单我们这南瞻部洲──现在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就是南瞻部洲,还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这叫“一四天下”。这一四天下,一日一月、一个须弥山,这叫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算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个“大千世界”,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转轮圣王管的一四天下,就管这样的一个世界。
那么净饭王把这个太子给看起来了,可是太子因为有大善根,虽然被人看起来,他还不迷。净饭王当时选了很多美女,都放到宫里给太子来娱乐。太子见着这一些个美女,也就等于没有看见一样;见如不见、闻如不闻,这所谓“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内无身心,外无世界”。
在这个时候,这个净居天人在天上又现身了,他对悉达太子说:
“太子啊!你是不是贪图这个世间的五欲,就把你宿世的愿力忘了呢?你宿世发的什么愿,你现在还记得不记得了?”
“我没有忘,但是现在我也没有方法啊!”
“你如果没有忘,还想要出家修道的话,我可以帮助你!”
“你帮助我,那最好了!”
太子就命车匿──就是这位优波离尊者,备车拉马。把马给备好了,车匿和太子就在后园子里头,预备冲出去。正在这个时候,四大天王──你们到过中国,看见那庙前边,有个拿琵琶的,又有拿那些个什么的,共有四个,就是这四大天王─每一个天王托着一只马足,就把马连悉达太子带车匿一起,都给带到虚空,从虚空飞出去,腾云驾雾就走了。一走,走了有三由旬,然后就落到雪山了,于是太子就在雪山修道。这时候,天人的感应,在那个地方有产麻、麦,太子一天就吃一颗麻粒、一颗麦粒,这么维持他的生命。
当时,有父党的亲属三个,母党的亲属两个,随着佛在那儿修行。有三个因为不能受苦──太子在那儿受苦,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那三个人不能受苦,就说:“这样修道太苦啰!这得什么时候成佛呢?我们都走啰!”这三个人因为受不了这种的苦就走了,到鹿苑去修道。等到天女送乳的时候──天女用牛奶煲粥给太子喝,那时太子瘦得骨瘦如柴,非常难看;等喝了牛奶粥之后,这身体自然就又都胖起来了。剩下的两个人说:“太子以前能受苦,现在他不能受苦了。他这样子,牛奶粥都喝,这他不能有什么成就啰!他受不了苦了,我们都要走啰!”于是这两个人也走了。这父党之亲、母党之亲五个人都走了,剩一个谁?就剩一个车匿。
这个车匿,就是优波离尊者。所以他说,“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我亲自见着佛在六年之中,行这难行的苦行,忍这难忍的苦行。亲见如来降伏诸魔:我亲自见着如来降伏诸魔。怎么降伏诸魔呢?太子本来在雪山可以成佛了,他因为恐怕世人误会,说是成佛一定要受苦,才能成佛;于是就不在雪山打坐了,走到菩提树下。坐到菩提树下,他就发愿;发什么愿呢?他说:“我坐这个地方,如果不成佛,我始终不起于座,我始终就在这儿坐着。”于是坐到这个地方,就不起身。
坐到第四十八天的时候,天上六欲天的魔王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十二种的变化。那么他梦醒了,这魔王也会算,会观察的,他看一看,我为什么做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梦呢?一观察:“喔,菩萨坐到菩提树下,就要成佛了!啊,这是不可以的!我一定要去破坏他的定力!”
怎么样破坏太子的定力呢?就派魔王的四个魔女到这儿来。四个魔女的相貌都生得非常的美貌;你看,魔,就是妖怪!她虽然是妖怪,也不愿意丑陋,Don't like ugly, like beautiful.(愿意美貌)。这四个魔女就到这儿来扰乱释迦牟尼佛的定力,怎么样呢?现三十二种媚相;媚,就是妖媚。现三十二种的媚相,总而言之,就是引诱释迦牟尼佛,想要叫他生出一种凡心来,没有定力,生出凡夫爱、欲这两种的心。可是释迦牟尼佛既没有爱,又没有欲,虽然不是木头、石头──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释迦牟尼佛能在这个境界上不被境界转,就是方才我所说的“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不被魔女这种魔力所摇动。
这些魔女虽然再美貌,这个诱惑的力量虽然再大,佛也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如如不动,坐那个地方如如,一点都没有动心,不生爱欲心;能以“对境心不起”,对这境界上不动这种心,对境无心。这个时候,佛就作一种不净观。什么不净观?就前几天,不是讲的“九想观”,现在他作个不净观。佛就想:“喔,现在你们来骗我了!你们虽然相貌生得美丽,不过也都是带肉的一具骷髅,九孔常流不净啊!眼睛就有眼眵,耳朵就有耳垢,鼻子就有鼻涕,口就有口水、黏痰,这是七孔不净;再加大、小便,更是不净了!又周身毛孔每一个毛孔里头,生得好多虫啊!周身都不清净,污浊邋遢!”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想,啊,把这四个魔女,都给观得像个老太婆似的,老态聋钟。这四个魔女一看她自己,又互相一看,你看我也老得这么样子,鸡皮鹤发,行步龙钟;她看她也是鼻涕黏痰,周身都不洁净,周身都是虫。她们这四个魔女对面互相一看,也就作起呕来,也就吐起来了,互相这么一吐。她们互相知道都是老得这个样子了,没有法子骗释迦牟尼佛了!于是都跑了!跑了;佛把这个魔给降伏了。
这个魔王看四个魔女回来,没有法子,于是就亲身率着魔子魔孙一齐来,想要把释迦牟尼佛给杀了。释迦牟尼佛那时候怎么样啊?还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也不生恐惧心,在那儿坐着入了无诤三昧,不和人争斗。这个时候,你要是动念哪,魔王他魔来,因为你若是有念头一动,就和魔会接触上;你念头不动,他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这个魔王也不能恼乱释迦牟尼佛,魔王也跑了,回去了!
佛又怎么样制诸外道呢?制诸外道:又者,有一个外道师,他的名字叫“申日”。他怎么样啊?他在饭里头下毒给释迦牟尼佛吃,预备释迦牟尼佛一吃这个饭,就把佛毒死了。释迦牟尼佛看见这个毒饭来了,还照常吃。佛先这样想:“我心里没有毒,我吃这个毒也不会死;我内里头没有毒,它就不会发生作用的。”于是把这毒饭吃了,也没有毒死,也没有事情,这是一种。
又者,有外道的法师嫉妒释迦牟尼佛。因为在印度,佛没出世以前是婆罗门教;这婆罗门教,也是一种外道的宗教。在佛没成佛以前,这个外道很盛行的,人人都去拜这些外道做师父;等佛一成佛之后,这外道的弟子就都去拜释迦牟尼佛做师父。好像老迦叶、目连、舍利弗,这原来都是外道的人,都来拜佛做师父。有个外道就妒忌,把象用酒给灌醉了,将五头醉象牵到佛要经过的地方,预备把释迦牟尼佛给撞死。因为象醉了,什么也都不管,这个醉象力量最大,没有人可以制服得住。就这么预备五头醉象,要把释迦牟尼佛给毁坏了。殊不知,这五头醉象冲着释迦牟尼佛来了,佛把手一伸,由五只手指头上,就变出五只狮子。这五只狮子一出来,五头醉象都吓得,喔,大小便也都来了!就自己趴到地上,几几乎给吓死了。这是释迦牟尼佛制诸魔外这种的力量,这都是优波离尊者亲自见到的,所以说“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把世间的贪欲诸漏,都得到解脱了。贪欲,人所最贪的,最看不破的,就是这种情爱;把人捆得醉生梦死,都是因为这“情爱”两个字!如果能把情爱没有了,贪欲心也就没有了,诸漏也就尽了。为什么你有漏?就因为你有爱欲心,有情、有爱。众生就是情迷的,“业重情迷”,就是凡夫;“业尽情空”,就是诸佛。所以诸佛怎么成的佛?就是因为情空了,爱欲心空了。众生为什么做众生?也就因为爱欲心太重了;情爱心太重,所以就摆脱不开这个世界的轮回生死,这就叫漏落到三界上来。漏落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就叫有漏;若无漏,就和这一切都相反了。你能回头转,向后转,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能知道回头,这就是“解脱世间贪欲诸漏”的开始。
承佛教戒:这位优婆离尊者亲自随着佛飞出这个城,一起去出家;亲见释迦牟尼佛在雪山苦修了六年;又亲自看见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又亲自见到释迦牟尼佛制诸魔外──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乃至成佛,都是优婆离尊者亲眼看见的。释迦牟尼佛看见优婆离尊者在过去无量诸佛的教中,都是持戒第一;现在这一次,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优婆离尊者仍然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佛就叫他在佛法里边专门来修行戒律。
讲起来这个戒律,你们现在学佛法的,都要把它记一记!戒,最初有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然后又有八戒,这是五戒再加上第六条“不非时食”,就不是什么时候都吃东西的,过了中午十二点钟以后,就不吃东西了。不非时食,这就不会有一种贪心:你人若是吃惯了东西,一有东西就想要吃;你不非时食,就能制止这种贪吃的贪欲心。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因为睡这高广大床,会生出一种贡高骄傲的心;不睡大的床,就养成自己没有骄傲心。还有“不涂饰鬘,歌舞观听”,不用些花、香的,或是什么美丽的东西,来涂抹装饰自己的衣服和身体,也不故意去听歌曲、看跳舞等来娱乐,因为这样也能令人生出一种淫逸放荡的心。所以这都要戒,这叫“八戒”,八戒在家人也可以受的。
沙弥有十戒,这在家人不能受,一定要出家做沙弥,才可以受十戒。不是说受了五戒,就算Sangha(僧伽)了!受了八戒,都不算Sangha;受了十重四十八轻戒,也不能算是Sangha;一定要受沙弥十戒,然后受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再受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才算是Sangha。
不是说像美国这个地方要别开生面,另要开天辟地,说是一切的人都是Sangha;连那个茶杯──我听某个地方的人说:“一切桌子、板凳,都成了Sangha了。”你就连茶杯,带饭碗,带筷子together(一起),这就叫Sangha了?这,就小孩子说笑话,也不会说出这么妙的笑话!这真是妙到极点,妙不可言了!太妙了!你说是不是妙啊?若是这么样都是Sangha的话,那这个世界上什么不是Sangha呢?没有什么不是的!那既然都是Sangha,何必又要有个组织呢?为什么又要组织起来一个Sangha呢?这个说的,我认为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真是得未曾有!所以文天到那个地方问“十重四十八轻”,他们这个名称都没听过,怎么能知道呢?难怪他们是战战兢兢的。哈哈,单单这个“戒”字怎么样讲,就不知道了!最低限度,这个“戒”字怎么样解法,都应该知道。
这个“戒”,印度话叫“波罗提木叉”;这梵语“波罗提木叉”,大约也是中文的梵语,你们学过梵语的,大约读得比我还会正确一点。波罗提木叉又叫“尸罗”,所以戒波罗蜜就是尸罗波罗蜜。那么究竟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止恶防非”。止恶,止住一切恶;防非,防你的过错。止恶防非,若是再详细了说,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诸恶不作,就是Every bad thing you do not do;众善奉行,Every good thing you go to do!我这翻译得不知道恰当不恰当?如果不恰当的时候,你们随时可以改正的。我这个不是金科玉律,我说了,不是就一定算,不能改的。
在古来的人,有这么一回事。有一个老居士去问一个老和尚:
“修道得怎么修?”
“你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喔,这还要你讲吗?这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这两句话啊!”
“三岁小儿虽知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虽然八十岁的老人知道,他也没做圆满“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以这“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是很重要的。
在礼拜五那天,你们去开会,你没问问他们,Sangha(僧伽) 究竟要受多少条戒律?光这“十重四十八轻”,他们还不知道呢!那么他们想要做Sangha?做Sangha 要受多少条戒律,这应该要知道的。如果说是他们别开生面,另立门户,那就不应该叫“佛教”。为什么?佛教弟子固有的戒律,固有的规矩,你既然不遵守,那你算一个什么佛教?说“新佛教”,怎么样新法?佛当初可以在天上说法,可以在地狱里说法,可以在人间说法,可以在龙宫说法;你们现在这个新佛,可以在什么地方说法?问他们!
说是:“他们都不能去,这都是神话!”你也可以制造一个神话来听听啊!不要说旁的神话,不说旁人,就是像现在眼前这个果甲;他若能有果乙这个本事──有果乙这个本事,都不可以改换佛教的,何况他们连果乙的本事都没有呢!那你凭什么资格去改变新佛教?你做生意都要有个本钱;你想去政府做官,也要大学毕业了,才可以做大官;那么你想做一个新佛教的新Sangha,你凭着什么?
说:“我还讲佛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我照着佛学,还学佛所说的咒,还念佛所讲的经。”你既然念佛讲的经、念佛说的咒,你什么地方又是新的?所以这太矛盾了!我希望你们这些美国的青年学者,尽量要纠正这一个错误,不然的话,这令佛教就会一天一天没有了!
这我不是骂他们,简直地这就是──在释迦牟尼佛以前也说过,说末法时代,这个魔子魔孙都出世了。就是释迦牟尼佛降伏诸魔、制诸外道那个时候,这魔王波旬就说过:“现在我没有办法你,将来对你这个教,我一定要破坏你的!”释迦牟尼佛说:“你怎么破坏呢?”魔王说:“我叫我的子孙到你的宗教里头去,吃你的饭,穿你的衣服,向你那个锅里屙屎屙尿,破坏你的宗教,令没有人信你!”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就看见有今天这个现象了。啊,指佛穿衣、赖佛吃饭,在佛教里头,不做佛教的事情!
优波离尊者在佛教里头,是持戒律最为第一。在佛教里头,有“律师”,就是专门修持戒律的;有“法师”,就是讲经说法的。就单“法师”两个字,有两个意思:讲经说法,“以法施人”,以佛法来布施给人,这叫“法师”;又有一个讲法,就是“以法为师”,以佛法为自己的师父,也叫“法师”。还有“教师”,就是研究教理的。又有“禅师”,就是参禅打坐的。律师,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去世之后,比丘就要以戒为师;所以修行最要紧的,要精持戒律。释迦牟尼佛教优波离尊者,就专门持戒律。
如是乃至三千威仪:怎么叫“三千威仪”呢?出家人,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律。这二百五十条戒律,行有二百五十条、坐有二百五十条、住有二百五十条、卧有二百五十条。这行、住、坐、卧,叫“四大威仪”;行要有个行的相,坐有坐的相,住有住的相,卧有卧的相。
什么叫“行的相”呢?行,要“行如风”,这个风,并不是像刮飓风那种风,是轻风徐来,那么慢慢地,好像那种的微风,慢慢走;走路不是慌里慌张、冒冒失失地那样子。住,站到那个地方,一定也要有一个站相。怎么样的站相呢?“立如松”,好像一棵松树,在那儿站得直直地;不是东歪西倒这样子,站有站相。坐,“坐如钟”,坐到那个地方,像一座钟;古来钟摆在那个地方,它不动弹的。卧,躺到那个地方,“卧如弓”;卧的时候,要吉祥卧。怎么叫“吉祥卧”呢?就是躺到那地方,右手托腮,左手搭胯,身体像一张弓似的弯着。
那么“行、住、坐、卧”,各有二百五十条,这合起来叫一千;再加上身、口、意三聚净戒,身持戒要有一千,口要有一千,意要有一千;身、口、意三业各有一千,所以这叫“三千威仪”。
八万微细:


 楼主| 发表于 2017-6-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万微细:这个细行,本来是八万四千;以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即身三口四──身不杀、盗、淫,口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三七就是两万一千,复配贪、瞋、痴、等分烦恼以论对治。对治贪、瞋、痴,每一个要两万一千;贪两万一、瞋两万一、痴又是两万一;再加上一个“等分”,又是两万一,这统统就是八万四千细行。“细行”,是很微细很微细的。我现在说,你们恐怕也都不太了解,慢慢地研究,时间多一点,就明白了!
性业、遮业:怎么叫“性业”呢?性业,谓所戒之法,它的本体就是罪恶(称为性罪),不待制止,一犯就成业。因此杀、盗、淫、妄这四根本戒,不论你受戒与否,犯了皆属犯戒,这叫“性戒”。这四种戒你若犯了,不通忏悔的──不可以改过的。可是讲是这样讲,你若犯了,真正痛改前非,生惭愧心,也可以的。所以性戒是针对制止性业所造的罪──就是杀、盗、淫、妄。
怎么叫“遮业”呢?就好像本来你不会犯罪、犯戒的,因为你用某种东西,它就导引着你去犯罪了。好像有一个人受了五戒,有一天他守不住这五戒了,就想:“我好喝酒,酒没有关系嘛!受五戒,杀、盗、淫、妄都可以持,这酒戒犯了,大约也不成问题。”他自己给自己讲道理,自己给自己做辩护律师,说喝点酒不要紧。于是乎,就去买了一点白兰地,或者威士忌。
买回来要喝酒,一想:“啊,没有什么菜。”中国人喝酒,一定要预备一点好的菜,这才能喝酒。他说:“若有一只小鸡子来下酒,这最好了!”偏偏他这儿想鸡,邻居就有一只鸡跑过来了。他左右望望,前后左右都没有人,就一把把这鸡给抓来了。把这只鸡抓来,这犯了盗戒了!然后他把这只鸡就杀了,这又犯个杀戒!正这儿喝酒、吃鸡肉,邻居这个女人就过来找鸡,就问说:“我有一只鸡丢了,你看见了没有?”他说:“我没看见哪!”这也打妄语了,妄语戒也犯了!妄语戒犯了,然后他又看看这个女人,生得虽然不十分美貌,但是也都过得去,于是就生了一种淫欲心,把这个女人也给强奸了。
本来他以为就犯一戒不要紧,结果因为喝酒,就犯了盗戒,犯了杀戒,犯了妄语戒,又犯了淫戒;杀、盗、淫、妄、酒,五戒一起都犯了!就因为这一个“要饮酒”。所以佛叫我们不要饮酒,饮酒这就叫“遮业”。好像你吃荤,你就犯了杀戒;你若不吃荤,自己与杀业就没有关系;这“吃荤”也是遮业。或者是你开垦地,受戒的人不能种地的;为什么?你种植、开垦地,也会杀了很多众生的,所以这都是遮戒。真要持戒的人,就不能饮酒、不能吃荤、不能开垦土地,这种种的事情不能做的;这叫“遮戒”,要遮止、禁止这一件事情。
悉皆清净:优波离尊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乃至于性业、遮业都清净了。他因为守戒守得清净,所以业也都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身心都非常的清净寂静,于是乎就证果成阿罗汉了。
我是如来众中纲纪:我是大众里边的一个纲领,一个管纪律的。一个纲领,就是大众里边的一个上座,一个领袖。优波离尊者给大家做一个模范、做一个法则,众人都跟着他学。“纪”,就是法纪,修这戒律。所有的戒律,都归优波离来管。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世尊亲自印证我持戒精进这种心。我修行严持戒律,以执持戒律来修身,大众认为我是“持戒第一”。
佛问圆通:现在佛问如何证得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这个“执”,不是“执着”,这是“执持”。我以执持戒律来修身,我的身就得到非常自在,得到非常快乐。次第执心,心得通达:我修身把身戒不犯了,其次我又修心,执持心戒──心里头的戒律。身戒,就属于小乘的阿罗汉所持的;心戒,就属于菩萨了,他是在心意识都不犯戒的。这时候,身戒也持得圆满,心戒也持得圆满,所以身、心就都通达了。然后身心一切通利:在这个时候,身、心都通利了。“通利”,就非常的自在、非常的快乐。斯为第一:这个持戒律修身的法门,我认为它是第一了。

发表于 2017-6-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9: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23: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1-27 15: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2-22 10: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5-9 08: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09: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25 19: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