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9|回复: 0

[婚姻家庭] 浅谈传统佛教的家庭化,人间化改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由于传统佛教自古以来对婚姻的不重视,造成佛教从来没有实现过家庭化,根据太虚大师的观点,印度佛教灭亡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家庭化。《太虚大师全集》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http://tx.foyuan.net/book/Article10_046.html 这篇文章里讲到在中。。国元末的时候,蒙古部属崇奉回教的莫卧尔,曾征服印度而建立莫卧尔帝国,想把印度的宗教消灭了。但这时、除佛教已在印度被灭迹,其他婆罗门教与耆那教等并没有被回教摧灭。原因是婆罗门教和耆那教,是建筑在家庭宗教的基础上,过去已把家庭宗族宗教化,祖父子孙历代相承;在一般社会中已根深蒂固,故不容易为异教所征灭,得以长久流行。及观佛教所以在印度灭迹,就因没有同婆罗门和耆那教一样地把基础建筑在家庭上。不与全民发生分离不开的关系,故有今日的结果。
从这种历史的教训上,知道佛教过去在流传上的失败,故今后在家学佛的信众,应把家庭整个佛教化。凡是我家庭中之子孙婢仆,皆须灌输以佛教知识,使之信崇,子子孙孙递相传承,与佛教发生亲密的关系。把佛教在家族上打下一个深固的基础,则佛教将来就可永远流传下去。要使佛教消灭,除非人类都消灭了,如婆罗门教与耆那教在印度的潜势力一样。

  在信仰家庭化方面传统佛教是落后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 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是努力建立在家庭化的基础上,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给单身信徒介绍相同信仰对象的传统,甚至被政府定性为邪教的基督教异端教派门徒会也给单身信徒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可是传统的佛教谈起来婚姻如避虎狼,不能把适用于出家人的单身主义应用到在家居士身上,多数在家居士都有结婚或建立佛化家庭的愿望,除非有的在家居士坚决希望出家或一生单身。  佛教本来就是人间的佛教,唐朝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里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以说慧能大师是中国最早倡导人间佛教的,但是由于传统佛教历史流传的过程中走了样,传统佛教演变为消极避世化的鬼神宗教,失去了佛教以人为本的本来面目。直到近代太虚大师才提倡佛教改革,回归人间佛教的本来面目。弘扬人间佛教的近代太虚大师首先提倡了佛教家庭化,即建设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建立可以为学佛居士避免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家庭矛盾,同时也可以为佛教增加力量。但是太虚大师没有具体谈到用什么方式建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和夫妻的关系很大,因为夫妻关系是建立佛化家庭的基础。很多夫妻只有其中一方学佛,另外一方不学佛。学佛人的思想行为与不学佛人的思想行为正好相反,例如夫妻一方的学佛人布施财物,夫妻另一方的不学佛人就容易认为是对自己家的损失,就会反对布施财物,由此产生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可能会因为矛盾升级而离婚。甚至不同宗教信仰的夫妻也会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离婚。夫妻一方是佛教徒,夫妻另一方是基督教徒,是佛教徒的夫妻一方拜佛像,是基督教徒的夫妻另一方就会认为拜佛像的行为是拜偶像,拜的是假神,会下地狱。由此原因容易造成夫妻之间的矛盾,夫妻矛盾如果升级就容易离婚。如果在男女已经结婚成为夫妻后,再建立夫妻都学佛的佛化家庭难度就比较大了,因为已经建立家庭的学佛人,多数家庭只是夫妻一方学佛,另外一方不学佛,甚至学佛的夫妻一方想尽各种办法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可能也不能把不学佛的夫妻另外一方转化为学佛人。这样就很难形成佛化家庭。对于这种顽固不化的夫妻一方不学佛人,按照佛教因果的观点是此人过去世没有种下佛因或种下的佛因极少,此人的阿来耶识里没有佛种子或佛种子极少。

    建立佛化家庭最容易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由信佛的单身男居士和信佛的单身女居士搞对象,然后结婚组建佛化家庭。多数在家居士都有结婚或建立佛化家庭的愿望,只有极少数在家居士希望出家或一生单身,所以佛教应该依据按需分配的原则,提倡给单身居士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这样就可以建立很多佛化家庭,就可以让佛教扎根在家庭的基础上,使佛教广泛传播到社会大众当中。出家人是不能给单身者介绍对象的,否则就会犯出家戒律里的媒嫁戒,媒嫁戒是为男女说媒:“若比丘(比丘尼)。往来彼此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是说如果有比丘(比丘尼)来往于彼此之间,将男方的意思陈述给女方,将女方的意思陈述给男方,以促使他们成为夫妻或私通,乃至使他们片刻交会,犯僧残。
佛陀制戒因缘是佛陀在罗阅祇城时,比丘迦罗为人做媒,做得好的,见他欢喜;做得不好的,夫妻婚后关系不和,就骂咒他。佛陀因此制戒,禁止比丘为人作媒。这条戒,第一,戒的对象是男人和女人;第二,方式是为男女双方传话;第三,目的是促使男女双方结合。不犯戒的情形:为了僧团、寺院、病人,往返处理事件,为离婚的夫妇说合,互相说,劝人家不要离。虽然佛陀涅槃前告诉弟子阿难说,“小小戒可以舍”,当时阿难眼见佛陀将要涅槃,心中非常苦恼,就没有问佛陀可舍小小戒,具体是指什么小小戒?造成佛教几千年来争议的问题,不知道媒嫁戒是不是属于可舍的小小戒?我听一位老居士讲,授了菩萨戒的居士就不许可给单身的人介绍对象了,那么佛教可以提倡由授五戒的居士或没有授过戒的居士给单身佛教徒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甚至也可以由无宗教信仰者给单身佛教徒介绍相同信仰的对象,以促进建立佛化家庭。
  
    传统佛教在组织化,教会化,团体化,分工化,人间化,服务化方面也是落后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以基督教为例,其上层设有教会,下层设有分布在各地区家庭的学习小组,基督教徒除了在教堂聚会学习《圣经》之外,其他时间还在分布各地区的家庭里集体聚会学习《圣经》,每个基督教会设有牧师或传道人,负责教育,管理,关爱各地区家庭聚会点的基督教徒,这是一种麦当劳加盟链锁店的模式,弘扬人间佛教的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寺院就是采用麦当劳加盟链锁店的模式。每个基督教会都设有探访组,咨询组,财务组,唱诗班,钢琴组,伙食组等分工服务部门。探访组专门负责在过年过节,信徒生病出现灾难时,不参加聚会时到基督徒家中探访,而且有时探访组的人还会买了礼物到基督徒家里探访,这是基督教得人心之处,是基督教得以发展状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咨询组负责解答基督教徒信仰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财务组专门负责管理基督会的财务,唱诗班专门负责演唱基督教赞美诗歌。钢琴组负责演唱基督教赞美诗歌时的钢琴伴奏,伙食组专门负责为基督教会的信徒做饭。

    传统佛教重视讲经这样的谈玄说妙,不重视对信众的关怀,传统佛教对鬼有蒙山施食,放焰口的模式化关怀项目,对死人有超度的模式化关怀项目,对动物有放生的模式化关怀项目,对阳上人有吉祥普佛和升学考生祈福法会的模式化关怀项目,但是传统佛教对阳上人的模式化关怀项目还是太少,忽略了信众和普通民众的很多现生需要。例如传统佛教缺少对信众和普通民众爱情,婚姻,疾病,长寿等方面的模式化关怀项目。佛教本来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由于传统佛教不太关注信众和普通民众的很多现生需要,信众和普通民众不容易感受到佛教的温暖,信众和普通民众就缺少对佛教的好感。从而不容易信佛,就不容易为佛教增加信徒。人家基督教则是不关怀鬼,也不关怀动物,把精力重点放在关怀基督教徒的现实人生和普通人的现实人生上,一切宗教主要都是由人来信仰,没有人的兴旺就没有教的兴旺,如果被关怀的人感觉到了某个宗教的温暖而产生好感,就容易信仰某个宗教,从而为某个宗教增加了信徒,在这方面基督教是有优点的,传统佛教是有缺点的。因为传统佛教的种种弊病,弘扬人间佛教的民国太虚大师提出了对传统佛教的改革思想,传统佛教只重视在寺院内部设有针对出家人的分工服务部门。传统佛教不重视设立针对在家居士的分工服务部门,往往把在家居士的很多现生需求弃之不顾,不重视关怀在家居士和普通民众,星云大师在佛学讲座时谈到传统佛教重视讲经谈玄说妙,人间佛教则重视对社会的服务。佛教徒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出家众永远是占少数,在家众永远是占多数,在家众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星云大师在《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一书中谈到传统佛教的缺点时说,传统佛教重视出家不重视在家。这就造成在家信徒容易对寺院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强。基督教把新来的信徒称为“新家人”,基督教徒对基督教会就容易有“家”的概念,基督教徒对基督教会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就比较强,原因是基督教重视对信徒的人文关怀。佛教徒在心里上对寺院或佛教组织一般没有“家”的认同。很多没有组织的独修佛教徒可以说是无“家”可归者。今后佛教寺院或佛教组织应该加强对在家信众的联系关怀,培养在家信众对于寺院或佛教组织形成“家”的概念。
    弘扬继承太虚大师,星云大师衣钵的五台山隆定法师在腾讯网视频里谈到人间佛教的特点时说,人间佛教的特点是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僧众走向信众,从寺院走向家庭,从谈玄说妙走向实践服务。但是由于佛教净土法门的无度、偏激弘扬,使社会觉得学佛只为获得来世,或是老死之时才需关注的问题;使人们忽视现实人生、忽视生活问题,而不知道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指导、解决我们的现实人生的爱情、婚姻、工作、事业、家庭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快乐、自在。更严重的是,经忏佛事的佛教盛行,更使社会将佛教当做是为鬼神服务的手段,从而背离佛法的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改造人生,进趋佛乘的精神。佛教应该多关注信众和普通民众的现生问题,将人的一生重要事情和佛教发生密切关联,例如可以举办针对生日的庆生法会,成人礼法会,工厂开工的洒净法会,结婚时的佛化婚礼法会,老年时的祝寿法会,死亡时的超度往生法会等。佛教应该重视设立针对在家居士和普通民众的分工服务部门,可以设立佛教的探防组,咨询组,生活服务组,医疗组,针对单身居士的婚姻介绍组,庆生团,婚庆团等,当然为往生极乐世界服务的助念团也要有所兼顾。佛教还可以举办互助会,定期的学习聚会,家庭普照形式的聚会,单身佛友联谊会,美满姻缘祈福法会,学佛心得交流会,不同宗教的交流会等。为了佛教的发展兴旺,佛教还应该建立包括七众弟子在内的佛教教会组织,可效仿基督教建立麦当劳加盟链锁店模式的佛教教会组织,向佛教家庭化,组织化,教会化,团体化,分工化,人间化,服务化方面发展。将佛教七众弟子整合进入同一个组织体系之内,佛教实现了家庭化,组织化,教会化,团体化,分工化,人间化,服务化就能把佛教分散的力量集中统一起来,也加强了佛教徒之间的团结,还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5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