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542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5-3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怎样对待法则呢?这是大家应该审视的。尤其对经典,应该怎么来尊重、爱护呢?因为此般舟经典是广泛流传的经典,古来以久的诸大善知识早已实践过了,如世尊讲,我弟子中摩诃迦叶是为亲证者,后来,尤其是我们汉地的诸大善知识及古来以久的成就者,对此也基本都是有实践的。
又复闻已。更兴诽谤。都无信心。谓为真实。虽闻多说。终无开解。复作是言。若斯法者。但为戏论故。神异其事。又为炽盛言教故。过饰其词。诱诳世间。造斯经典。岂得方比圣者阿难诸比丘辈。现在世时宣说如是诸修多罗也。
这是依经谤经,引用圣者阿难说。
又于异时。发如是言。此修多罗。非佛所说。乃是恶人自造文章。妄言经耳。
此处一定要注意,因为你若是信心不足者,此语可以牵制你的,因为净土一法多受人攻击,多受人疑虑,般舟一法,更是这样清晰表现的。
贤护当知。如斯恶人。长夜远离如是微妙无上大宝。如彼痴人。见妙香已。掩眼塞鼻。不用见闻。如是贤护。彼愚恶辈。闻此妙经三昧宝已。不欲书写。不乐读诵。不念受持。不能宣说。所谓无心亲近。不愿闻故。
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世尊在诃这类末世造作恶业之有情、造作异语之有情。以心识推导法则的人多会这样诽谤的,诸位善知识,我们在此处善思维、善观察,爱护此经、读诵此经、实践此经、宣化此经。
复次贤护。譬如有人卖摩尼宝。有愚痴人。见彼宝已。即便问言。仁者斯宝。其价云何。宝主答言。汝今当知。是宝精胜。世间所无。非可造次以世价论也。吾今且说此宝功能。威德力用。粗为约耳。卿若欲知此摩尼宝。光明所照。近远若干。卿今若须。当以真金布满斯地。尔乃相与。彼愚痴人。闻是语已。便大嗤笑。种种呰毁。是摩尼宝。竟不酬价。
在正信品中,世尊举了许多例子来比喻般舟三昧一法的珍贵、难得与难遇,若不识得,就是我们丧失大宝之刹那啊。
如是贤护。彼未来世诸恶比丘。闻此经中胜三昧宝。无有信心。多生嗤笑。更兴诽谤。其事亦尔。或有比丘。信根深厚。慧根明利。已于过去诸如来所亲近承事听闻正法。如教修行。种诸善根。彼等闻此菩萨念佛现前三昧。即能读诵思惟义理。为人广说。能多利益一切世间。所谓广宣流布。生大信心。发大智慧。成就纯直。具足威仪。常行惭愧。怖畏众罪。修持禁戒。不受诸欲。信甚深法。能多受闻。得深智忍。常行慈悲。然而斯等信根深固。行是三昧。得三昧已。游诸方国。为他广说。解释义理。常作是愿。令此菩萨念佛三昧。甚深经典。广行流布。常住于世。或有众生。善根微薄。福德尠少。过去未曾亲近诸佛。供养承事。听闻正法。但为我慢所降。嫉妒所导。利养所覆。名闻所牵。广行放逸。不持戒善。常乐乱心。不修禅定。远离经教。不求多闻。未遇善师。唯逢恶友。斯人如是闻此三昧。诽谤轻毁。无一信心。谓为不实。志性顽愚。意无开解。复作是言。如斯经典。非佛所说。乃是世间钝根比丘。愚痴邪见。自作文章。严饰词句。若处众中。应如是说。亦如是教。汝诸众生。当知今此修多罗典。非佛所说。如是痴人。不知亲近诸佛世尊。不种善根。不修供养。习近恶友。多作众恶。当知是人。远离无上深妙法宝。永失无上最胜法利也。佛告贤护。吾复语汝。我今现在一切世间梵魔沙门婆罗门及诸天人阿修罗等诸大众前。宣说如是妙三昧时。若彼善男子善女人。闻已随喜。读诵受持念佛三昧。思惟信解最以为真。发如是言。是为真实诸佛说者。当知彼人所获福聚。不可思议。贤护。若复有诸善男子善女人。持满三千大千世界种种珍宝。以用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应供等正觉。所得功德。虽为广大。然望持经所获福聚。百千万分。不及其一。乃至更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诸福德聚。亦不及一也。
善哉!在这段文字中,世尊来提示正信方便,看似单对比丘,但也有善男子善女人,比丘乃是说法九众之首,所以但说以比丘,而携领于一切学佛之众。
尔时世尊。为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邪曲愚惑人 放逸根不熟
对于认识一个法则,犹如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所讲,若于佛所种诸善根、承事供养,若一佛、二佛、三佛,乃一恒河沙数诸佛,都做诸供养,而于大乘经典闻而不谤。此善根如实!闻般舟一法,不生疑谤,在三界之中,已甚为难得;若闻法能生信,闻法能实践,闻法能成就、传播,此人甚为不可思议!那不仅是供养一恒沙、二恒沙、三恒沙诸佛,于诸佛所承事供养、发菩提心了,何以故?此人善根成熟故,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故。根不熟者,因无始以来未曾多亲近诸佛发以菩提心,或勤修供养故,于法不能生正信,不能爱乐,对此类有情应该予以悲愍,激励其善根成熟,这是一切习法者应修持的悲心。
恶友之所坏 无有正信心
破戒造众罪 深着于我慢
此类修法,若以我慢心修持,此法已灭;若以邪见心,为名闻利养故,如前面文字所说的为“嫉妒所导。利养所覆。名闻所牵。广行放逸”,即使行法之时,亦在放逸处啊。在般舟行法中,有些菩萨自身也能体会到在处处寻求放逸方便,“不持戒善。常乐乱心。不修禅定。远离经教。不求多闻。未遇善师。惟逢恶友”。什么是“恶友”呢?阿谀奉承,相互虚假于法,无有实质。不是深入实践法则,多是虚伪奉承,相互攀缘,多有不实啊,若如是,则会远离这个法则,念佛已失甘露味,无有真实成就故。我们大家在行这个法的时候,一定要深入观察自己现下之业缘于法何以生起守护?何以实践?为什么要用这个法?为什么要守护这个法?
彼各言此经 非是诸佛说
此诸修多罗 非是法王教
彼辈自意言 我何能说此
“自意言”者,妄自揣度,依自己所思为推导,即用自己的心识虚妄来推度法则,来作以诽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