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3|回复: 0

《论事》出现的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七部之论:《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发趣论》。

《论事》

如何是补特加罗论者?于佛教内之犊子部、正量部,更是教外之多数之外道。此补特加罗者,是我、有情、命者。

百度百科

及至部派时代,轮回之主体论勃兴,诸部之间逐渐承认补特伽罗之存在。据《异部宗轮论》所载,说一切有部主张无有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有移转;犊子部的本宗同义谓实有补特伽罗,命根灭时,五蕴诸法亦灭,然补特伽罗不灭,转至后世,取诸趣生;经量部则别立胜义补特伽罗。此中,说一切有部所说,系以补特伽罗只是假立;犊子部、正量部及经量部则认为系实有。尤其犊子部将补特伽罗摄于五法藏中之不可说法藏,而称之为非即非离蕴我。对此,《大毗婆沙论》卷九、卷十一及《大智度论》卷一等处,曾破斥其所立。巴利《论事》(Katha^-vatthu)所立〈补特伽罗章〉,亦反驳此等说法。

《论事》出现的时间

部派佛教时期


附帖三篇

论的雏型,论藏由批判异说而来

华氏城结集

一、阿育王召集千名高僧

佛陀入灭后二百多年,是阿育王的时代,大乘菩萨道思想在这时候也已经出现。阿育王虔诚奉佛,以正法治国,在各地广建堂塔、伽蓝,鼎力护持佛教僧团。然而当时有许多附佛外道并未正式受戒,就自称是佛教的比丘,混迹在僧团中,他们就是所谓的“贼住比丘”。这些贼住比丘往往轻忽戒律,超出僧团教制的规范,对教法教义经常提出不同的解释,因此产生许多纷争,甚至导致僧团无法和合布萨,长达七年之久。阿育王担心贼住比丘破坏僧团,敕令将邪见、破戒之徒全部摈出,不许混住。同时,为了确定正确的教制教法,便在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

在阿育王亲自召集,目犍连子帝须上座主持下,共有一千名精通三藏的高僧参加结集大会。目犍连子帝须蒐集二百余条异端邪说,由大众共同讨论,加以批判,斥为谬论异说,并将诸派异说的批判编定汇集成为一部《论事》。

二、论的雏型

与前两次结集一样,第三次结集也对三藏进行整体会诵与重新确认的工作,至此,经藏和律藏可说全部结集完成,论藏也初步形成。由于《论事》主要是针对教法教义不同解释的批判和厘定,成为后来所有“论藏”(梵 abhidharma-pitaka)的渊源,因此被视为一切“论母”(梵 matrka,摩呾理迦)的雏型。

《论事》是锡兰大寺派所传,是评破各部派异说的著作,共有二十三品二百十七论,每品之末都附有“摄颂”。基本主张有: 过去法与未来法没有实体,只承认现在法为实有。并非一切法皆为实有。四谛可以藉由现观而顿悟证得。 不承认“中有”的存在。证得阿罗汉果位,必能不退转。不承认有真实的补特伽罗(梵 pudgala,包括个人、自我等义)存在。 佛与二乘的修道有所不同。

由此看出,此书是研究部派佛教的重要典籍。

部派佛教的由来,西方上座部,东方大众部

毘舍离结集

一、结集的远因

《五分律》卷三十记载着,佛陀入灭后,长老富楼那在南方听到王舍城经典结集的消息,随即率众赶来王舍城见大迦叶,当时他曾提出关于“饮食”的微细戒(小小戒)问题,请求讨论。但大迦叶尊者的观念和作风向来保守,他拒绝了富楼那提出的意见,并以僧团领导者身分,主导王舍城的结集,告诫比丘大众“若佛陀所未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不得有违”的原则,作为大众遵循的法则。第一次结集的成果虽然辉煌,但也因排除了部分人的建议,而导致日后部派分裂的原因;同时,对于这类生活枝节微细戒看法的不同,也埋下了第二次结集的远因。

二、十事非法

就在佛陀入灭后百年左右,东方毘舍离的跋耆族比丘众对戒律的态度,与西方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有所不同,而引起了“十事非法”的诤论。

一日,耶舍来到毘舍离城,正逢布萨日,看到东方的比丘众向信徒收取金银供养,耶舍就痛斥跋耆比丘众的行为不如法,违反戒律,同时也指责布施的信徒,认为他们的布施也是不如法的。比丘众对耶舍的非难感到十分愤慨,要求耶舍必须向信徒道歉。耶舍诚恳地向信徒致歉,并详细地说明戒律的意义,因而博得信赖;但恼怒的跋耆族比丘众,最后竟将耶舍逐出城外。此后,双方分别游说四方的长老大德,争取支持,于是就拉开了第二次结集的序幕。东西方比丘的诤论,虽因银钱而起,讨论的内容却广泛包括十条生活细节:

角盐净:允许保存食盐在角器中,以便日后再用。

二指净:在正午之后,日影斜出二指之前,仍可进食。

他聚落净:在一餐用完之后,仍可到别的地方进餐。

住处净:在同一教区之内,可以不在同一处参加布萨大会。

随意净:作决议时,允许有人缺席,只需缺席者事后承认决议即可。

所习净:可以继续学习出家前所学的知识。

生和合净:可以饮用未经搅拌去脂的牛奶。

饮闍楼伽净:可以饮用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

无缘坐具净:缝制坐具时可不用贴边,大小也可随意。

金银净:允许接受和积蓄金银钱财。

东方的跋耆比丘众认为十事属于小小戒,可以开许,而耶舍则持反对意见,认为是违反佛陀的规定,因此召集七百位上座长老到毘舍离举行结集,宣布上述十事不合律制,是非法的。大会由此重新审定律藏,这是为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因结集地点在毘舍离,所以也称为“毘舍离结集”。此事由耶舍引起,所以常被称为“耶舍十事”,又称“七百结集”。

大会讨论结束,东方比丘众在上座代表会议上失败,心中仍旧不平。传说,后来他们聚集十万名比丘大众移往别处,再次举行大会,独自订定律制的内容。佛教由此一分为二,出现西方上座部和东方大众部两大派别。从此,保守与开放的态度,严谨与随缘的作风,处处形成对立,佛教也正式步入部派时期。

实际上,跋耆比丘众当初只是想调整僧团既有的规矩和纪律,因时制宜,使其更符合当地习俗和社会变迁的事实,并没有想到因此造成僧团意见上的严重分歧。

三、大天五事

据南传佛教的史书记载,十事之争,不但是第二次经典结集的主题,而且也直接造成佛教的根本分裂;但在北传佛教中,人们相信佛教的演变分化,主要是“大天五事”争论的结果。大天是佛陀涅槃百年或两百年间的一位比丘,传说他曾犯五逆重罪,后来悔过出家。出家之后,他对阿罗汉的修证果位做了新解释,认为阿罗汉虽然离欲证果,仍会受天魔的扰乱诱惑而梦失不净;虽然断尽三界见思烦恼,尚未断除不染污无知;对佛法诸谛仍有疑惑处;要由他人授记,才知自己已证解脱;必须至诚唱念“苦哉”,圣道才能现起。他将自己的主张编成一首偈颂:

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这种说法与人们原来对阿罗汉的看法不同,于是引起僧团内的争论,围绕这个争论,北传佛教认为佛教之所以开始分成两派,是因为支持大天的人组成了大众部,而其他人组成了上座部的缘故。

佛经起源

王舍城结集

一、大迦叶发起

佛陀涅槃时,首座弟子大迦叶正带领弟子们行化在摩竭陀国的南山一带。一行人在赶往拘尸那罗城途中,从一名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已入灭七日的消息,证果的比丘都默然肃立,还没开悟的比丘则恸哭失声,有的还捶胸顿足,甚至仆跌在地,伤心翻滚,哀嚎着:“佛陀入灭得太早了!世间的法眼隐闭得太快了!”呈现着一片哀痛悲凄的景象。

突然,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竟高兴地说:“大沙门在世时总是说:‘这是如法,那是不如法;这应该做,那不应该做。’我一直感到很厌烦。现在我们总算可以任意而为,自己决定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了!”大迦叶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异常难过,惟恐僧团中出现更多的破戒比丘,破坏戒律,造成佛教的衰败。为防患未然,大迦叶尊者下定决心,要推动经典的结集,让正法流传下来。

结集之前,大迦叶尊者在提名的五百大阿罗汉中,将多闻第一的阿难摒除在外。因为阿难当时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不被允许参与结集,尤其大迦叶一直不能接受阿难帮助女众出家。此外,他还数落阿难,说他当时既然在佛陀身旁,为何没有请佛住世等种种罪过。

然而,僧团大众认为阿难尊者随侍佛陀二十五年,亲闻佛陀应机教化不同众生,被誉为多闻第一,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他是最具有资格担任诵持法藏的人。最后,由于阿难勤奋精进,一日一夜间忍辱加行,终于证悟,参与了结集的盛会。

二、经与律的雏型

结集的地点位于王舍城郊外毘婆罗山腰上的七叶窟中。阿闍世王在雨季开始之前,就做好了结集的一切准备工作。大迦叶尊者担任会议主席,首先由优波离尊者恭敬地登上座席,每日诵出若干条戒律,在往后的九十日当中,共分八十次诵出,经大众讨论确定后,编成一部“律”典(梵 vinaya ),即《八十诵律》。由于每条戒律都是经过大众的询问和解答,公认没有错误才被编入,所以被视为佛陀所亲制的戒律,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其后律部学者依据这部根本律,推演开展出《四分律》、《五分律》等律本,统称为“律藏”。而这部《八十诵律》今已不存于世。

现存的律藏有南传的巴利文《律藏》及汉译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以及西藏译的《律藏》等。由于这些律藏经由各部派所传承,形式上虽然约略相同,但内容却有若干差异,禁戒的条数也多少有所增减。关于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两部份:

波罗提木叉(梵 pratimoksa ):就是教团规范僧众生活的戒条条文,其中包括各种制戒的因缘,以及对触犯者所犯轻重罪责的详细解说。

犍度(梵 skandha):有关整体教团活动的仪式、制度,及僧众的生活礼仪、起居举止等规定,一一给予具体详细的说明。

此外,巴利文律藏演变到后世,还增加了“附随”事项,也就是后编的部分,形成三部份。其中,详细说明的律,就称为“广律”;相对于此,辑录波罗提木叉的戒条,则称为“戒本”。

《八十诵律》经由优波离尊者逐日诵出后,次由阿难登上座席,把佛陀在不同地点,对各种不同根机者所讲说的教法,一一回忆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讲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的“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大众对他讲述的内容,一一细心聆听,凡认为符合佛陀原意的就表示认可,认为不准确或有所遗漏的,就予以纠正或补充。 这样结集出来的法,被称为“经”(梵 sutra ),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阿含经》所结集的主要内容,记述佛陀的教说、弟子们的修道体验、传教活动等等。其中,最具有深意的是《阿含经》中广泛包含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等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这些教义经过部派佛教的演变发展,逐渐被整理编纂,直到西元前一世纪左右才用文字书写下来。

由于部派的发展广泛多样,当时各个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充份表现出各自抄写增删的立场和特色。但是,当初各部派所传的《阿含经》,到现在几乎都已失传,目前只在巴利文《南传大藏经》中保留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等五部,这是属于南传斯里兰卡上座部系统的经典。在汉译大藏经方面,则保留了北传系统的《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等四阿含,大体上与《南传大藏经》的前四部相应。

这次的结集,被称为“五百结集”,也称为“王舍城结集”,是佛教史上第一次的经典结集,对后世而言,意义非常殊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5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