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12|回复: 129

[佛法知识]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真经 (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
千古秘藏绝世罕见的真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佛之心印、正法眼臧——【禅宗】,原是在灵山会上,释迦佛拈花一言不发时,大迦叶尊者微笑会意所传。因此,大迦叶尊者是西天禅宗第一祖。关于“拈花微笑”公案,唐宋以来在禅门流传。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大迦叶微笑,世尊授记大迦叶尊者得佛正法眼藏。六祖以后,禅门都不知佛经也记载过此事,还以为只有祖师开示过,经藏并无记载。
据(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万续藏》第八十七册)《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

在灵鹫山法会上,大梵天王为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佛。佛答应了大梵天王的请求,高升法座,却一言不发,手里只是持著婆罗花朝大家看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高兴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同时,世尊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以佛祖亲用的衣钵传后代祖师,为正法眼藏所在的信物。
这就是禅宗说的‘衣钵真传’的故事。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大迦叶尊者后传【阿难尊者】为“西天禅宗第二祖”。代代传承,至“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来华传下禅宗,被后世尊为【东土禅宗第一祖】。

《六祖坛经》(六祖门人记载成书)中,一字不识从未看过佛经的六祖惠能,在圆寂前一年准备回新州老家时,为大众开示了七佛的传承,以及禅宗正法眼藏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的传承。禅门还列出了西天二十八祖、东土六祖的传法偈颂,说明禅宗是直承迦叶尊者之法的一脉单传。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拈华微笑’故事,与六祖的开示大迦叶为禅宗初祖,完全是不谋而合、完全吻合。

关于“拈花微笑”公案,唐宋以来在禅门流传。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大迦叶微笑,世尊授记大迦叶尊者得佛正法眼藏。六祖以后,禅门都不知佛经也记载过此事,还以为只有祖师开示过,经藏并无记载。从各种灯录来看,禅师都未提到它在佛经里的出处,都以为不见于藏经。禅门也不知道有《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这部经。
后来,北宋宰相、居士王安石在宫内翰林院见过《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了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公案,世尊授记摩诃迦叶得正法眼藏。王安石在偶然与佛慧泉禅师言谈时,才发现禅师并不知道佛经有记载这件事,于是他告诉了禅门中人。
据《宗门杂录》记载:
王荆公(王安石)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
公(王安石)云:“余顷在翰苑(翰林院),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

更奇妙的是,这本《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不但禅门中人不知,竟然还是北宋宰相从宫内秘藏的不公开版本的大藏经里看到后,偶然闲谈中告诉禅门中人的。可见此经在至少北宋以前早已来中国,被帝王珍秘在大内秘藏大藏经中,不在世间刊刻流传。此经更不是禅门中人编造的。
近代,该经在日本又被发现,它又名《问佛决疑经》,有二卷本(24品)和一卷本(7品)两种,收在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续藏》第87册。因其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不详,历代大藏经也未公开此经,因而常被无正法眼者疑伪。

无正法眼者疑伪而武断诽谤真经,也是他们的老毛病了:这也与“大乘经典”因不见于七叶窟第一次结集的【阿含部】“小乘佛经中”,所以被后人疑伪一样,无损于“大乘经典”的伟大。
大乘诸经典因不见于小乘【阿含部】而被南传上座部佛教僧团疑为伪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因多有帝王问佛事,而被秘藏在宫禁中而不在世间的大藏经中流传,而被无正法眼的佛教僧团疑为伪经。雪窦禅师的《颂古百则》因有“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一句,遭到宋神宗大怒,说是“诽谤圣皇”,勒令“不得入藏”(收入藏经)。可见,不收入藏经者,未必不是真经真义!《大乘金刚经论》藏经未收,有人疑伪或信不过(东晋时期)北朝后赵高僧佛图澄。凡此种种,历代有正法眼之禅师早已开示过这些都是真经。

和《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大乘金刚经论》一样,《金刚三昧经》也是无人知晓译经者的人名。这几本无上了义的经典,其法义圆满无比,令人叹为观止,且都没有译者。好像是佛菩萨因缘时至,自动示现中译本在中国的。
《金刚三昧经》,只知道从南北朝,北朝的北凉时期,佛门四众就译经见到这部经了。历代大藏经无论中国和外国的版本,也都有收录《金刚三昧经》,虽然没有译者,但真经是肯定的。

这再次证明了:佛经是神物,‘不应缘则伏藏不见,应缘时自然显现于世间’,并不局限于释迦佛灭度后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佛经。而是在后世陆续不断自动出现。这不应奇怪,因为佛菩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未离开过我们。需要时就会显现佛经。
《法灭尽经》讲过:众生无佛缘时,三藏十二部经都会自动消灭,所有经书都会自动变成白纸,沙门衣服也是自然变白。没什么奇怪的。
有佛菩萨自动示现的无上了义经典,大家无比珍惜吧。

大藏经收录的证据: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9 册 No. 0273 金刚三昧经(1卷)【失译】【注:大正藏将此经归入: 04. 法华部·华严部——第9卷、第10卷】。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新纂续藏经第 01 册 No. 0027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失译】
【有七品本、24品本两种。】
--------------

科学和佛学证据:

有人说:这部经据说早已失,有争议,看有大量中国道家内容:五行,阴阳二气,魂魄,五脏配五行,忠君孝亲,乃至中医穴位“命门”.......后又包括了好多本不同时期佛经的内容,论及往生之言......存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序品第一》,还有2500年前佛就讲过地球是圆的证据呢?
佛弟子为何要怀疑“佛是全知万能的”呢?难道佛不能知道当时很多常人都不知道的学说吗?——
佛菩萨从印度灵鹫山,三次东飞,回到原处。讲佛法如同转轮,传法兴盛地将会绕地球一圈:先在印度兴盛,然后到震旦(中国)兴盛、最后到‘大日发’国兴盛:
先东飞行数千里,来到‘震旦’国(中国、CHINA、支那)‘五宝台山’(五台山),讲此国有‘三皇’,都是观世音菩萨化现,传的道法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东飞行万里,来到海上‘大日发国’(摩诃日发?AMRICA?或是‘大罗马’国?),讲此国有观世音菩萨化作大梵天王令造世界与众生,传的大梵天的法(上帝教)就是佛法的一支;
再往东飞行万里,经过的国家人性与畜生接近、无有佛缘(应经过非洲?大西洋岛国?不开化之地,不应是欧洲。所以上面那个‘大日发国’更像是指美洲将会是下一个佛法兴盛地。)

《宗门杂录》记载:当时宋朝宰相王安石对佛慧泉禅师提到,这部经在大内秘藏,他偶然在翰林院看到过三卷,里面有灵山会上佛与大迦叶‘拈花微笑’、传正法眼藏的事。
大正藏有一个版本三卷本(共24品),是高丽国从唐朝抄录的(内容与《大般涅磐经》雷同,疑为保密真经托名伪造的)。
笔者更喜欢‘一卷本’(共七品),就是本文后附的链接。
如果是古人伪造,且不说此经的义理极为圆满,就是涉及的古代和现代学问,都远远超越了当时地球所有国家人类的智慧。
唐代、宋代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吧?更不会预言佛法在中国兴盛之后,还会将再往东传万里、到海上某大国兴盛吧?
恰好证明这部经是货真价实的真经。诽谤真经等于随喜魔王灭法,佛弟子如有此等愚痴行为要速忏悔啊!

据【佛学大辞典】,提到《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的历史文献,约计有以下几处:
《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佛祖统纪卷五》、《释氏稽古略卷四》。
另:包括《佛学大辞典》,编者虽措辞也不能十分肯定,但也轻率地倾向于采信此经“疑伪说”,这是有很严重的过失的。
怀疑《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是伪经的,既没有用‘正法眼藏’来印证经义是否了彻,也全无有直接证据,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佛法常识来怀疑,说‘印度当时不知道中国的学说’、‘大乘佛学不在第一次结集佛经的内容中’、‘历代大藏经没有公开收录’等。
这实际上有三宗弥天大罪:
一、是在怀疑‘佛能不能全知’,是十分愚痴的诽谤佛法行为。
二、同时轻率以小乘原始佛教的说法,来怀疑了所有的大乘佛经。
三、《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降魔品第六》中,世尊甚至都明白无误得预言授记了:这部经将会被帝王秘藏,不会公诸于世,以及根本原因是天魔作障。
佛悲此经被魔所障,嘱令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c93c890100ygmv.html

附:佛学大词典的词条解释原文: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 佛学大词典 》:
  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
内容叙述佛于灵山时,拈花微笑而付嘱大迦叶禅法之事。计有二十四品。本经不见载于诸经录,唯见于宋人传闻,或疑为我国后代所伪作者,今所存系东传日本者。[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佛祖统纪卷五、释氏稽古略卷四]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见拈花微笑条。
 本经的二卷本有二十四品,一卷本有七品,二书除品数不同外,内容亦略异,一卷本当较晚出。又,二卷本当系成书于‘释尊付法摩诃迦叶’的传说成立之后,且较《景德传灯录》的成立年代为晚。 
发表于 2017-5-2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5-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5-25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是神物,‘不应缘则伏藏不见,应缘时自然显现于世间’,并不局限于释迦佛灭度后佛弟子‘第一次结集’的佛经。而是在后世陆续不断自动出现。
喇嘛教也是这么标榜他们的伏藏经哩!
来人!把大灯对准他脸!
说你是喇嘛的卧底不是?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序品第一》,还有2500年前佛就讲过地球是圆的证据呢?
佛菩萨从印度灵鹫山,三次东飞,回到原处。讲佛法如同转轮,传法兴盛地将会绕地球一圈...
瞎扯一通!经文里根本没说什么绕一圈好呗!
人家就只一句话:“还至本处灵鹫山顶”。

再东飞行万里,来到海上‘大日发国’(摩诃日发?AMRICA?或是‘大罗马’国?)
帮帮忙!打灯虎呢这是?
大日发国就是日本国啦!这样也想不到,还 AMRICA 咧!
假使要问证据,经文提到了在日本很受尊奉的一尊菩萨──辨财天女,这就是最明白的证据。

唐代、宋代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吧?
早在汉代的浑天仪理论,就认为“天如鸡子,地如中黄”了。

这实际上有三宗弥天大罪
哇!三宗耶!还弥天耶!那还不快向公安举报,光在这嚼舌根子!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此贴乃转载,其中或有原作者局限争议处,不代表末学本人观点,勿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05:0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5-25 03:01
喇嘛教也是这么标榜他们的伏藏经哩!
来人!把大灯对准他脸!
说你是喇嘛的卧底不是?

南无阿弥陀佛!此贴乃转载,其中或有原作者局限争议处,不代表末学本人观点,勿喷!
发表于 2017-5-25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05:00
南无阿弥陀佛!此贴乃转载,其中或有原作者局限争议处,不代表末学本人观点,勿喷!

我懂呀!不是喷你,是奔著作者去的。

点评

仙兄来捧场,我亦来看看! 初看了一下 ,那种受一非余。自己的一法方便作究竟,其余皆非,真是灭法的魔子魔孙,自己还觉得得了无上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09:26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05: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经保存下来的版本已有字句缺失,遗憾!

点评

瑕不掩瑜 我要是早见此经,论净土也不用那么委曲长文了。 此经为我所理解的净土法门作净水。如待发的种子得甘霖。 感谢师兄的法布施! 全经我还未看。稍阅了一下第六品,降魔品。其中于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09:4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内容叙述佛于灵山时,拈花微笑而付嘱大迦叶禅法之事。计有二十四品。本经不见载于诸经录,唯见于宋人传闻,或疑为我国后代所伪作者,今所存系东传日本者。[人天眼目卷五宗门杂录、佛祖统纪卷五、释氏稽古略卷四]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经名)禅家所谈之拈花微笑事,出此经典,见拈花微笑条。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灵鹫山。与大比丘八万人俱。尊者□。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连。尊者摩诃迦叶。而为上首。与菩萨众八万人俱。观世音菩萨。阿逸陀菩萨。行愿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梵王。释提桓因。毗沙门王。大持国王。无量天众俱。海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无量神众俱。阿阇世王。波斯耨王。宰官波罗门。无量人众俱。达多地狱。焰口饿鬼。金色师子。六牙象王。无量非人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从多宝佛入塔下。大众围绕。飞行东方百千里程。有一国土。名大七宝震旦。其国中央。有一高山。名五宝台。文殊师利。常在说法。至于此山。告大众言。昔于此国。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初梵王。化人间故。没梵宫殿。下生王宫。大德龙身。说示天理五行气变作吉凶法。地没还天。作春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初禅二大梵王。化人间故。没天宫殿。下生王宫火德牛头。说示地利百药医毒助人间气。地没还天。作夏天主。观世音菩萨。化作帝释。化人间故。没天宫。下生王宫。土德人质。说示人伦心法大道身法五伦。地没还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强三才。说人性德。依俗说法。示第一义。皆是观音大悲应化故。此国观音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说是语已。三王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三王及大众等。亦行东方万里海上。海中有国。名大日发。东西南北。海中有国。是眷属国。世尊至于此国海边。告大众言。往昔劫初。观世音菩萨。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观世音菩萨。化初梵王。奉其四禅大梵王。敕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大地。最后造斯国。及眷属海中国山河草木。有一天女。名妙辨财。是亦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以女像。作大福田。来为王女。即成日轮及月光轮。主四天下。眷属无量。住此国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国观音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说是语已。天女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说如是。
尔时世尊。从座而起。为天女及诸大众等。亦行东方。于其海中。有诸国土。此国众生。质近畜生。虽我正法渐渐流布。难有悟入。但作结缘。为成佛缘。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还至本处灵鹫山顶。敷座而坐。告诸大众。我不久当般涅槃。诸大众意有欲问法。自恣为问。
时诸大众。默然而坐。一切无声。
尔时世尊。非现神而示妙相。成就妙大方广佛心真如莲华。成就五百□□劫前受用法身。成就佛佛能尽究竟诸法实相。成就华严阿含方等般若一实及多宝佛。成法妙法莲华证明真如大愿。成就过去无量劫前入灭不灭。成就宝塔。是法界塔。常寂光土。成就分座。是即理智自他法身。如是成就二躬世尊牟尼如来。面座灵鹫华藏世界。多宝如来。已还宝成就寂光世界二土融通。成就一土。是即开见凡夫心中。元有佛心。凡夫成佛。至大妙法。是即欲以此妙法藏。而付后师摩诃迦叶。所由相也。尔时世尊不起法华妙道法座。

点评

飞行东方,预示着佛法将往东方流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8:52
在序品中,讲到东土震旦,及我们中国,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又说观世音菩萨下界化现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又说末法之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可见观音菩萨与我们缘分甚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2:47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5-25 05:07
我懂呀!不是喷你,是奔著作者去的。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早!
发表于 2017-5-2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5-25 05:07
我懂呀!不是喷你,是奔著作者去的。

仙兄来捧场,我亦来看看!
初看了一下 ,那种受一非余。自己的一法方便作究竟,其余皆非,真是灭法的魔子魔孙,自己还觉得得了无上道!....

发表于 2017-5-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05:07
该经保存下来的版本已有字句缺失,遗憾!

瑕不掩瑜
我要是早见此经,论净土也不用那么委曲长文了。

此经为我所理解的净土法门作净水。如待发的种子得甘霖。

感谢师兄的法布施!

全经我还未看。稍阅了一下第六品,降魔品。其中于念佛法门的开示,真正是对着当今的现况顶门直播啊!

那些个‘净土宏法大将’,自己以为是功德无量。以此经一照,是佛子还是魔孙,一照便明,当真痛快!不用黒齿费劲咬其黒血直飙了
.................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有姐姐顶贴,末学荣幸之至。末学也是向众师兄们学习复制经文和大家共享,大乘佛经互为贯通,并无矛盾处,只是各有侧重。若有觉得触及论坛宗旨或某大德敏感处,还请保持克制,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0:09
....“或作邪思,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见未得最上妙法,殊胜妙路’。招诸愚人,为彼愚人,设讲设会,广说敷演,而谓‘此道最胜极妙。唯限此路,众生成佛,诸余经道,皆是难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难行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09:54
发表于 2017-5-2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5-25 09:43
瑕不掩瑜
我要是早见此经,论净土也不用那么委曲长文了。

....“或作邪思,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见未得最上妙法,殊胜妙路’。招诸愚人,为彼愚人,设讲设会,广说敷演,而谓‘此道最胜极妙。唯限此路,众生成佛,诸余经道,皆是难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难行道,百千万人中,虽一人,实不可有,得成佛道’。.....


**.....于兹一切魔魅,得便加势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长其信心气,亦日日弘长其邪法流。

**亦复一切愚人,迷俗于功,兹得幸大作归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恶恶事,懒于善行。

**.......

**

**或问当如何救治?




佛言:“阿难。如是愚人,即止慢心,回心还思。应当思念:
‘我是愚人,我是恶人,当堕三涂,火坑之中。但有诸佛,以大慈悲,能设方便,为我等故,说此易行念三宝道,令我愚人永离三涂。是尚庆。余应如是,我往净土者,诚不思议我法方便,更不应对他人胜道。如是思念,或念佛宝,或法佛宝,或念僧宝。向其念宝,一向专念,无他思求。依我劣根,无由胜道,唯归如来方便之道。’
于自他相,无是无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专念诵。则众魔退去,其三宝现。自无罪,亦他无罪。故即成我教。

---------降魔品

泣泪感恩!佛子得护,众生真得救度!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黑茶一碗奉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0:18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5-25 09:43
瑕不掩瑜
我要是早见此经,论净土也不用那么委曲长文了。

南无阿弥陀佛!有姐姐顶贴,末学荣幸之至。末学也是向众师兄们学习复制经文和大家共享,大乘佛经互为贯通,并无矛盾处,只是各有侧重。若有觉得触及论坛宗旨或某大德敏感处,还请保持克制,谢谢!

点评

该品详细讲解了后五百岁是何意,后五百岁又指何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9:16
大梵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来。以此一法。为最真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9:10
多有人自以为是,代佛决定,何法存,何法废!以凡滥圣,不净说法,无有惭愧! 受一非余,魔所攝持!加上自赞叹毁他,犯菩萨断头罪...还怪了,这些‘大德圣人’还偏偏觉得除佛世尊,其为最胜,最上,最正见,最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8:58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拈华品第二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退以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觉五十年来种种说法。种种教示。化度一切机类众生。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
作是言已。舍身成座。庄严天衣。令坐如来。
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言已默然。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妙哉。我念过去无量劫事。于燃灯佛。布说法处。发菩提心。从佛修行。亦复世尊布说法。于说法中。得漏尽智。成阿罗汉。亦复闻说诸法实相。入菩萨道。不动先果成大乘道。得近如来一切种智。如是妙智。从何处来。皆从凡夫久远心来。其久远心。等诸佛心。是为法身。是名成佛。得见是心。非在言教理诲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缘熟时。凡夫即见是故佛道。传于凡夫人中不绝。若无此法。唯有感果贤圣得道。而无凡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佛道者。若然于末法浊恶世中。证果人者。千万人中。无有一人无证果故。佛道绝传。唯有名字。无有道象。有此法故。传佛道象。不结于末世。
佛言善哉。摩诃迦叶。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传法象尔。我灭度后。以大法藏。今付于汝。能持传传弘通正法。寻嗣心道。令不断绝。
尔时世尊从起梵王以身为座妙严天座。著于本座。告大梵王。汝于过去无量中。修菩萨道。住高地位。能问是法。于末法浊恶世中。相续诸佛大道心法。令不断绝。咸是所以依汝力也。尚有所以思。悉恣问之。如来为汝演说正法。
大梵王言。善哉。世尊。听问如是。我当问之。如来先经。为未说之。为未示之。为既示之。
佛告大梵王言。我先已说。为既说之。为舍利弗谓。不可以言宣是也。时舍利弗。面会此法。即得当成华光佛记。亦复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龙女。以一宝珠。无句上之。如来又也速受宝珠。无句受之。龙女又依此佛心道。即得成佛。亦复是也。
大梵王言。若如是者。今日如来。以此一法。为最真实。
佛言。如是。如汝所言。舍利弗者。过去劫来。不离于我。今日亦然。我俱不久入于涅槃。不留我后。龙女已得他方成佛。非我弟子。其法不传。皆如无耳。今日有独摩诃迦叶。传真道象。我灭度后。至于末法五浊恶世后五百岁。不绝佛道。唯在迦叶。独付传中。是故名曰唯是真实。
大梵王言。如来先说后五百岁。其五百岁是何时也。
佛言。夫其五百岁者。我灭度后。佛法住世。正法八百年。像法千二百。末法五千五百年。已去正法像法末法。后所有年。五百岁是也。
大梵王言。正法像法末法。及后五百岁者。是谓何世何国然也。
佛言。其世是人间世。而非天世及龙世也。亦复其国。是阎浮中。随机诸国。非必一国。所以者何。天世龙世。是圣者世。而无年限。但有人世。上清下浊。上盛下衰。是故有限。亦复国国。时改机变。或有天护。或有圣护。或无天护。或无圣护。或有神护。或有仙护。或无神护。或无仙护。人机无量。国随人机。是故非必一国然也。
梵王白言。世尊如是。如佛所说。国机不同。或有有缘。或有无缘。或有护安。或有护难。兹兴彼废。兹废彼兴。佛法东渐后五百岁。留法不绝。利益众生。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出世。四十余年。种种说法。云何有未曾有法耶。云何有及言语法耶。愿为世间一切人天。能示己自。
言了金色千叶大婆罗华。持以上佛。而退舍身。以为床座。真诚念愿。
尔时世尊著坐其座。廊然拈华。时众会中。百万人天。及诸比丘。悉皆默然。时于会中。唯有尊者摩诃迦叶。即见其示。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气无言。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智无智。得因缘证。今日付属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
佛告诸比丘。如来今者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告摩诃迦叶。无有余法。唯一心性。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已说今说当入而已。一切诸佛。依一心性。已成说佛道。现成佛道。当成佛道。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谓余法。尚有更一。诸佛成佛。众生成佛。即外道说。非七佛说。非十方佛说。迦叶当知。汝所付属。八万藏经。是诸教者。是即乘一心器也。譬如世间牛车马车。是为诸法乘之渡于道路器也。所有教经亦复如是。汝能奉持。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实难遭者。诚是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槃。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诚难。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今思已前。于多年中。难行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无为。皆虚假法。更非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佛告摩诃迦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汝于未来。当得成佛。如我今日是法。
尔时世尊。说此言已。即从座起。还坐本座。无语无动。众会亦复寂莫无声。皆含妙气。
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能快说之。世尊灭度。后世众生。云何入得。云何修行。愿为我入入得修行精密法要。
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谛听。善思念说之。众生机根。种种无量。或听理入。或禅定入。或因缘入。或持示入。不一般也。天王。唯有信心。能入是最上道。云何起信不依心性。他不成佛。所以者何。于心性外。无成佛路。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人是道。智慧如舍利弗。多闻如阿难陀。辨才如布娄那。解空如须菩提。持戒如优婆利。神通如目健连。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实体故。唯证性体。必灭佛道。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入是道。天王。或有知见心性妙实体者。知见之时。即体妙理。无放无离。行住坐卧。心身融一。见闻觉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非异非别。唯以融一个之道。我于即时。成佛道已。世间出世。修行无咎。
尔时大梵天王。问迦叶言。世尊往昔。说种种教。其教理之。今日仁者。从佛所受心。云何有所差别。
语梵王言。仁者莫问如是。此事若有世尊已前所说教理。差于今日所受心者。彼诸教者。即是邪说。若有世尊今日所受心。差于已前所说教理。是此心者。即是心。一切教之。此一心理。无有毛端所差别所。若有学人。谓诸教理与此心理有所差别。是即外道天魔所说。非唯不知诸大乘经所说之理。亦不知我受一心理。若知心理。应知教理一理无差。但有所差诸教理者。以虽有益非真。今此知见教。唯是实无二。虽设有他教。其益皆小分。不谓他无益分。性说一端。如星光日为。
分光为星光 不谓星无光
小端如无益 四谛十二缘
五戒及十善 念佛往净土
具戒及坐禅 权大诸菩萨
皆是彼端小 此教如日光他教如星光 众星虽□天
不谓之白昼 日光出现时
夜明天成昼 他教虽有世
不谓佛法者 众生正诸佛
秽土是净土 生死自涅槃
三世永一世 世法即佛法
有为实无为 如是知见教
及其修行者 谓之佛法有
又谓我世有 佛说是语时
众有百千人 皆了无上道
言教令悟心性理。令成佛道传心理者。以心传之。得心性理。令成佛道教者。渐入心者。顿入心者。迟速不同。理则一同。譬如东国人指日轮。谓此日轮从我东天往彼西天。西国人。亦指日轮。谓此日轮从彼东天来我西天等。虽异彼此往来之言。不差谓日。日轮之言。与语日东西理者不差。如来教示亦复如是。教传心传。示相不同。于理一同。
白言。世尊。此见性道。应唯比丘行此道哉。亦诸在家可普行哉。
佛言。天王心性之道。出家在家。天龙鬼神。皆悉具足。何可限之比丘耳。唯有在家出家行相。于相异非一。其出家行。父母已赦。出父母家。代父母事。三世诸佛无主君故。代事菩萨布佛形家。如生身佛。有佛舍利。如在世佛。出世俗故。不礼国王。不敬天仙。不求财宝。但持一钵。不畜衣服但持三衣。安住深山。树下岩洞。清意净身。身明了觉知自己本佛陀。方佛身一躬法。

点评

此品中世尊两次拈花示众,大众都默然,唯有迦叶两次心应。世尊两次将法咐嘱迦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9:44
又言龙女成佛之事,此经当与《法华经》等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9:07
又前六七段中,两次提到末法浊恶世中,提示这个心法在末法时期是应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4:40
在二品中,大梵天王请问(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然后就是禅宗缘起。。。,迦叶得近如来一切种智,这个近字。又说(得见是心。非在言教理诲理解文字之中。但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13:3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5-25 09:54
....“或作邪思,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见未得最上妙法,殊胜妙路’。招诸愚人,为彼愚人,设讲设会,广 ...

黑茶一碗奉上。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05:12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 ...

在序品中,讲到东土震旦,及我们中国,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又说观世音菩萨下界化现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又说末法之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可见观音菩萨与我们缘分甚深。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10:14
拈华品第二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 ...

在二品中,大梵天王请问(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然后就是禅宗缘起。。。,迦叶得如来一切种智,这个近字。又说(得见是心。非在言教理诲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color=Red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缘熟时。凡夫]即见是故佛道。传于凡夫人中不绝。)。又说若无此法。唯有感果贤圣得道。

补充内容 (2017-5-25 13:44):
此法门几个特点,1,凡夫见道,但在以心示中,2,不假三昧,3,不期感果,4,因缘熟时。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10:14
拈华品第二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 ...

又前六七段中,两次提到末法浊恶世中,提示这个心法在末法时期是应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5-25 18: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05:12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学大词典》
全一卷(或二卷)。略称问佛决疑经。今收于卍 ...

飞行东方,预示着佛法将往东方流布。
发表于 2017-5-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5-25 10:09
南无阿弥陀佛!有姐姐顶贴,末学荣幸之至。末学也是向众师兄们学习复制经文和大家共享,大乘佛 ...

多有人自以为是,代佛决定,何法存,何法废!以凡滥圣,不净说法,无有惭愧!
受一非余,魔所攝持!加上自赞叹毁他,犯菩萨断头罪...还怪了,这些‘大德圣人’还偏偏觉得除佛世尊,其为最胜,最上,最正见,最明白者...余皆是入魔者,邪见者,从祖师到法门,一并要铲除....

当然了,象这样的要典,是顶门针,魔及徒当自然要加以遮掩批判了...
不信等着....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呵呵!有黑姐姐在此顶贴,谁敢自讨没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5 20:4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2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