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27|回复: 2

[佛经故事] 慈童女的因缘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依据佛经改编。请大家一定以佛经为准。

在很久前,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教化之时,告诫诸比丘:如果能少少供养父母,能得福无量。如果少许不孝顺父母,则获罪无量。诸比丘就向佛请教:世尊,这其中罪报福业之事,是怎样的呢?

于是世尊就开始说:

在过去久远之时,有国家名叫波罗奈国。国中有一长者,长者的孩子叫做慈童女。慈童女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钱财用尽。慈童女就靠替人打工和卖柴薪来赚取生活费用。某日,慈童女赚到了两钱,于是就把这两钱用来奉养母亲。随后,慈童女又精心经营,做到每天能赚四钱,也用来奉养慈母。其后,情况不断改善,慈童女每天能赚到八钱,照样是奉养母亲。因为慈童女的这种品行,众人都很信赖他,都纷纷来照顾慈童女的事业。也因此,慈童女每天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达到了每天十六钱的程度,照样供养母亲。

大家见到慈童女聪明又有品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入海采集宝藏,现在你为什么不入海寻宝呢?慈童女听后,回来问母亲: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做什么行业呢?母亲告诉他:你父亲在的时候,经常入海寻宝。慈童女就向母亲说;我的父亲能够入海寻宝,那我为什么不能入海寻宝呢?

母亲当然不愿这个孝顺仁慈的孩子离去,但是却开玩笑说:你也可以去。

慈童女听到母亲这么说,便认为是得到了母亲的允诺,于是打定主意,寻找入海寻宝的旅伴,并郑重向母亲告辞。母亲急了,说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可以依靠。除非我死了,怎么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说:如果当初您不允许的话,我自然不敢打这个主意。但是母亲您既然已经准许了我,为什么又阻拦呢?做人当然要立信而行,我既然已经与别人约好了,当然不可能再留在这里。

母亲见到孩子意志坚决,于是跑上前抱住他的脚痛哭,道:除非等到我死了,你怎么能现在离去呢?但是慈童女心意不改,掰开母亲的手,拔出脚,还扯断了母亲数十根头发。母亲害怕孩子因为失信获罪于人,于是放他离去。慈童女随后同伙伴一起入海寻宝。最终寻到宝岛,取得了大量的宝物,便与同伴返回。

当时,返回的道路有两种,一是水道,二是陆路。众人都说从陆路走。当时所在的国家有这样的法规:如果有盗贼来抢劫,抓获了商主,那么商人的货物都归盗贼,如果没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时要把财物归还。因为这样,慈童女总是和同伴分开宿营。其他商人起的早,会提醒叫他。一次夜间忽有大风,商人仓促而起,忘了叫他。商主慈童女因此与同伴走失,也不认识路该怎么走了。

慈童女见到周围有一座山,于是登至山顶远眺,发现了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为饥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进发。这时,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拿着如意宝珠,歌舞弹唱,前来迎接慈童女。慈童女因此留在城中生活,在四万岁中享受无尽快乐。后来,慈童女自然生出厌离心,便想离去。诸玉女知道后都说:阎浮提人,反复无常,和我们已经共同生活了四万岁,如今为何一夜之间却说走就要走。

慈童女不理会她们的言语,离开后,前行见到一座颇梨城(颇梨大概是指一种很名贵的水晶或类似物体),有八名玉女前来迎接他。慈童女于是与八名玉女在城中欢愉度日,如此过了八万岁。慈童女再次厌离舍去。

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银城,有十六名玉女,各各拿着如意珠,前来迎接。慈童女在十六万岁中,享受快乐。之后慈童女又弃之离去。到达黄金城,与三十二名玉女快乐享受了三十二万岁,再次想要离去。

诸玉女就对慈童女说:你从前所住的都是很好的地方。但是从此出去,便没有好的住处了。不如就待在这里。慈童女听了这话就想:这必定是因为诸玉女恋慕我的关系,故此找这样的理由挽留我。如果我继续前行一定还有更好的地方。于是慈童女就离开了黄金城。

这次是远远看到一座铁城,慈童女心中感到很奇怪。于是想,这个城外面虽然是铁,里面想必极好。于是继续前进,也没有玉女来迎。慈童女又想:看来此城中人一定十分快乐,所以没有空来欢迎我。于是慈童女继续前行,最终进入铁城。

铁城城门那已经有一个头戴火轮的人。那人见到慈童女,就把此火轮从头上摘下放到慈童女的头上,然后自己就出铁城去了。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带这样的火轮,何时可以解脱呢?狱卒回答说:假如世间有人,造作同你一样的罪业福业,并且也是入海采宝,然后经历之前各城,所待时间也一样,然后才能来这代替你。否则,这个铁轮始终不会坠落到地上。

慈童女说:我做了什么福,又造了什么罪,结果搞成这样?狱卒回答说:你曾在阎浮提每天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万岁中享受快乐。因为你后来每天用四钱供母,所以得颇梨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万岁中享受快乐。如此类推,得福增倍。但是因为你不顺母意,扯断母发,所以如今得到头戴铁火轮的果报。必定要有人来代替你,你才可以解脱此苦。

慈童女又问:如今这狱中有和我同样受此苦报的人吗?狱卒回答:有啊,简直是数不清呢。听了这话,慈童女暗自想到:既然我不能免除此苦报,那么愿这狱中一切应当受苦者的罪报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刚有此念,铁轮就掉在地上了。慈童女因而问狱卒:你不是说此轮不会坠地,现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狱卒见到后,十分生气,就以铁叉重击慈童女头。慈童女因此命终,随后即生兜率陀天上。

故事讲到这里,释迦牟尼佛就告诉诸比丘:那时的慈童女就是我。诸位当知,如果对于父母做了少许不善,一定得大苦报。而能少作供养,则获福无量。诸有智者,应当尽心奉养父母。

而孝养父母的福报究竟会有多大呢?

假使有人,为增福业,能够恭敬供养100名净行大婆罗门,100名具有五神通的大神仙,以及100名善知识,用七宝装饰厅堂,再以百千种上妙饮食,以及璎珞、宝衣,又用栴檀沉香放在屋内,加上种种以百宝装饰的坐具、卧具,还给以种种治病的汤药,如此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有人,于一念之中起孝顺心,以微少的东西供养慈母,并好好伺候。后者的功德,与前者相比,那是百千万倍都无法衡量的。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一劫中为报慈母恩德,每天三时割下身体上的肉去赡养母亲,尚未能报答母亲一日之恩。为什么呢?一切男女还在胎中时,都是靠母亲的血肉而得滋养。出生之后到断奶前,已经喝掉了百八十斛母乳。而且,母亲一得到好吃的,都先给自己的孩子。衣服也是如此。

如果因为儿女不孝顺,造成了父母含怨念的心理,开始对我们有了恨的心理,这就是我们堕地狱的因了,或者是转生恶鬼畜生。而这个果报是很快的,比世间的狂风还要快。无论是佛,金刚,天仙,都不能挽回。如果能依从父母,使其快乐,那么诸天卫护,福乐无穷,这样的人就是天人的种类,或者是菩萨转世,来利益父母。

是故,有父母在,是最为富有的人,父母不在如同日没,黑夜降临。所以每一个人都该尽力孝养父母,这样的福德是和供佛一样的。
发表于 2011-4-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安妈妈 于 2011-4-29 12:56 编辑

感恩师兄分享

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优婆塞戒经
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

-------末罗王经
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

---------杂宝藏经

发表于 2011-10-2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