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圆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附录: 相关名相表解
 一. 第六识境、量、性、界等总表:
    │----境----通於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三境。
    │----量----通於现量、比量、非量三量。
    │----三性----通於善、恶、无记三性。
    │----界地----通於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相应心所----五十一个心所全部与之相应。
    │----依缘----依境、作意、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五缘。
第六识--│----体相----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自性分别。
    │业用----动身发语,造引满美,招轮回三界果报,三性、五受变易。
    │----断惑----资粮位中,渐伏我、法二执种子现行。
    │见道位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种子断灭,在初地中转为下品妙观察智.
    │修道位中,伏断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现行种子。
    │远行地後,俱生起的我执种子断灭,成纯无漏。
    │等觉位,俱生起的法执种子断灭,转为妙观察智。
    │----果用----智照大千内众生机宜,随应说法。
           第十一讲 第七识颂
(1) 首颂诠释
  第七识即末那识,末那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意」,但恐与第六意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音。此识是第六意识之根,意识以末那为俱有依。何以第六名识,而末那名意呢?因为此识任运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成唯识论〉卷五曰:「恒审思量,正名为意。」
  〈八识规矩颂〉的第七识颂,首颂颂文如下: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四句颂文,包括四个主题,即所缘、性别、识量、相应,兹分述如下:
  1.所缘:「带质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说明末那所缘之境,即其识性。在第六讲中说到三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而第七识所缘的境,就是带质境。带质境的意义,是心识不能如实认知此境,这在三量中就成为非量。
  第七末那势所缘的境,只是带质境一种(不通於三境),它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即是托第八识的本质境,变起自心中的相分,作为自己的所缘,所以名为带质境。换句话说,第七识的见分是能缘之心,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七八识见分均为实种所生,称为「真带质」,所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由七、八两识的见分生出一个相分,此即所谓「通情本」。此带质境通於第七识的能缘之心,此能缘心恒起执著,即是妄情;又通於第八识见分,是所缘之境,此境是实种所生,自有其本质。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间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带质」。
  2.有覆:有覆二字,是明此识的性别。识性分为三类,即善、不善、无记,而此末那识在三性之中,是属於无记性。无记性又分两种,称「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无覆无记,是说识性既非顺益,又非违损,非善非不善,长保其中庸之性,无可记别。在八个识中、唯有第八识是无覆无记。而第七识,虽然也是非善非不善的中庸性,无奈它为「四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所覆盖,隐藏了它真实的义相,致令它辨别不清,幻起「我相」的错觉。此外又有八大随烦恼和它相应,使它成为一个染污识,由於此识的污染,连带前六识也受到它的影响。
  3.识量:「随缘执我量为非」一句,指的是此识的识量----即现量、比量、非量的量。末那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它於所缘境上虚妄生起一个我相,并且「恒审思量」,执持不舍。而第八识的见分并不是常、主宰之我,这是末那的错觉,所以在三量上属於非量。至於「随缘执我」四字,末那识的作用,是随著因缘「任运而转」,不假外力,所以是随缘执我。
  4.相应:相应,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与末那相应的心所有十八个,就是颂文所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是八大随烦恼心所,五遍行心所,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再加一个五别境中的慧心所。为什麽这十八个心所与之相应呢?因为爱著於我,故有我贪;迷恋於我,故有我痴;执著於我,故有我见;依持於我,故有我慢。八个大随烦恼,遍及於一切染心;五个遍行心所,遍及於一切心、性、时、地,而染慧生起,分别计度,所以都与第七末那相应。
  心所有法共五十一个,何以除此十八个外,其馀三十三个心所全不与末那识相应呢?因为末那识性唯无记,并不是不善性,所以两个属於不善的中随烦恼不与相应。末那行相微细,而十个行相猛利的小随烦恼也不与之相应。末那唯缘现在境,它没有希望、不印持决定、也不忆念过去,也不须定境,所以别境中的欲、胜解、念、定、四心所不与之相应。
  末那识唯执著自我,爱恋自我,故没有嗔心所。末那唯执我见,所以无疑心所。末那性染,故不与十一善心所相应。末那不造善恶业,故无追悔心所。末那不缘外境,不感身心重昧,故无睡眠心所。末那於意言境(意之所思)不起推度,故无寻、伺心所。
(2) 次颂诠释
  第七识颂的次颂,四句颂文是: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三个主题,即是行相、业用、作依。分述如下:
  5.行相:首句「恒审思量我相随」,是明末那的体性及行相。〈唯识三十颂〉颂文: 「思量为性相」,意思是说末那以思量为性,以思量为相。不过认真的说,思量只是末那的行相(末那识见分的行相)。末那识的体性,微细难知,举用显体,就说末那是「思量为性相」了。
  思量又名意,往宽泛的地方说,八个识皆可称意,皆有思量。但以作用殊胜说,只有末那识称思量。八个识的思量作用,有下列四种分别:
  1.恒而非审的思量,此指第八识,第八识无始以来,恒时相续,而不审察。
  2.审而非恒的思量,此指第六识,第六识有思量作用,但有时中断。
  3.非恒非审的思量,此指前五识,前五识既不恒常,也不审察。
  4.既恒又审的思量,此指第七识,第七识恒时相续,且审察思量。
  由上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第七识是「恒审思量」。它思量什麽呢?它一味执取我相,从不暂舍。而我相,又有人我相与法我相的分别。人我相,就是执著於有情的生命体为实我;法我相,是於世间仗因托缘生起诸法上,执为实法。或问,末那识所执的我相,是人我执呢?还是法我执?据唯识学理论,是二执俱通的。因为第七末那识不了解阿赖耶识也是因缘生起的假法,以阿赖耶识执持根身、器界,故执我法为实有。护法论师曰:「五八无法亦无人,六七二识甚均平。」是指五识八识无我法二执,六识七识有我法二执。
  6.业用:颂文「有情日夜镇昏迷」句,是指末那的业用。有情,是指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各有八识,各以末那识执著自我。以执自我故,便有了彼、有了他,就有疆界与分别。为了自我的生存、享受,则衣食财产,名誉地位,贪得无厌,攫取追求。甚而为了保护自我的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斗争不已。这一切,不全是以执著自我而沉醉昏迷吗?有情日夜镇昏迷著,日夜表示生死,镇是常的意思。一切众生,沉迷於生死苦海,无以自拔者,皆以有我执之故也。
  7.作依:作依,是指第七末那,为第六识的染净依。颂文:「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四惑,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是八个大随烦恼心所。四惑八大相应而起,就使这个本是中庸无记的末那识成为染污识,所以末那号称「染污意」。
  在唯识学上,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前七识通称转识,因为前七识都是由本识转变生起之故。前七识虽然同称转识,但彼此间又有相生为依的关系。如第六识以第七末那(意根)为所依,第六意识得以生起。前五识又以意识为所依(分别依),前五识得以生起。因此,前七识对本识而言,称七转识;前六识对末那识而言,称六转识,这是约前六的染净转易而说的。因为前六识的转染转净,全受末那识为影响故也。
(3) 末颂诠释
  第七识颂文的末颂,是颂第七识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由有漏的第七识,转成无漏的平等性智。颂文全文是: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有三个主题,即智力、转依、果德,兹分述如下:
  8.智力:是末那识在修行阶位中,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的情形。「极喜初心」四字,极喜是十地中初地欢喜地的异称,初心是登入初地入心。修唯识行,至初地入心,此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断,第六识由此际初转为下品的妙观察智,而末那识亦由此际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此即所谓:「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七二识在登入初地已开始转识成智,而五、八二识必须到十地满心,金刚喻定无间道之後,才转为成所智和大圆镜智。末那识在修行位次中有三个位次,曰生我见相应位,法我见相应位,平等性智相应位。1)生我见相应位,又称人我见相应位,凡夫、二乘有学、或七地以前菩萨,以有漏的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持为我,此时称生我见相应位。2)法我见相应位,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的菩萨,在法空智未现前时,末那识见分缘第八异熟识,法我执尚未断除,此时称法我见相应位。3)平等性智相应位,修行菩萨於登地後的见道位、修道位上,法空智果现前时,平等性智生起,称平等性智相应位,以至於证得佛果,亦为此位所摄。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後一位是无漏。有漏位中,第一位是染污位,第二位是无染位。
  9.转依:「无功用行我恒摧」,无功用行,指第八地。第七识为第六识之根,第六识为第七识所发之识,在见道位前的资粮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识的闻、思、修三慧,修习生、法二空的观智,对於第六识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尽力伏灭。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见道证理,这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灭,证得妙观察智。而第七识亦藉著第六识断执的力用,来阻碍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现行(第七识无分别起的我法二执),以此生起无漏的体性,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这只是第一番转,此後仍须藉第六识的推动力,续作二空观。而俱生我执非常顽强,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观行,不是「任运而转」,仍属於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观时,无漏智现前,使俱生我执受到压制,但出观後无漏智不能相续,我执又生。必须至第八不动地,其时观行任运而转,自然发生作用,无漏的生空观智,即恒时无间断现行,俱生我执永伏不起,即「无功用行我恒摧」,此际就转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转。在此以後,仍须藉著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再来伏灭俱生法执,进而断所知障。一直到证得佛果的究竟位,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现行俱尽,这时平等性智转为上品,才算圆满。
 
 10.果德:此「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二句,是指平等性智的妙用。菩萨证得平等性智,了解自他不二,为大悲心所驱使,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度他众生。进而随顺所应度化的机宜,示现各种不同的身相和国土,为十地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
  如来、指证觉的佛陀,如来所示现的身相,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种。自性身又名法身,为一切诸法自性的本体,真常不变,无生无灭,而为受用、变化二身之所依止。
〈成唯识论〉曰:
  「自性身者,谓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於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示现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受用身。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以上三身,如来以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示现。如来现起的他受用身,何以独被机於十地菩萨呢,因为地前行者没有证得真如,仍有人相在,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佛变身度化的对象,要到十地菩萨地位,才能见到如来的受用身。
【附 录】相关名相表解
  1.第七识境量界地等总表:
   境-真带质境。
   量-非量。
   三性-有覆无记
   界地-欲界、色界、无色界。
   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一(慧)、善十一、根本烦恼四(贪、痴、慢、我见)、大随烦恼八,共十八心所。
  第七识 依缘-根(末那依阿赖耶为根据)境(阿赖耶见分)、作意、根子依,共四缘。
  体相-恒审思量,执著自我
  业用-为前六转识染净之依。
  断惑-极喜地初心,俱生我法二执初伏,初转下品平等性智。到第七远行地後(八九十地),俱生我执永断,转中品平等性智。金刚喻定现前,俱生法执永断,转为上品平等性智。
  果用-现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机而教化之。 
           第十二讲 第八识颂
            一 首颂诠释
  第八阿赖耶识,是八个识中最重要的一个识。它是前七识的根本 (前七识由第八识的种子生起) ,也是宇宙万法的本源。这宇宙万法本源作何解释? 原来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在 [因能变] 时,种子生起第八识; 在 [果能变] 前七识相继生起,八识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而第八识的见分,是识体 [能认识] 的功能,它所认识的对象就是相分。第八识所缘的相分,是 [根身、器界、种子] ,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 [摄为自体]; 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 [领以为境] ; 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 (可以说就是一种能量) ,第八识 [持令不失] 。由第八识的种子 [起现行] 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 [器界] ,人生就是含有心识的 [根身] ,所以才说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这些、在下一节还会讲到,於此先诠释第一颂,颂文是: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了四个主题,就是第八识的性别、相应心所、界地定位,及它的理证。兹分述如下:
  一. 性别: 第八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它是属於 [无记] ,无记有两种,一种是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如第七识。一种是无烦恼心所覆盖,单纯的无记性,就是第八识。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 因为 [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 善、恶相违而不能相容。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容纳恶种子; 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
  二. 相应: 相应就是相应心所,在八个识中,第八识的相应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 [周遍而行] ,通於一切识、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五遍行心所与第八识相应。而且於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与第八识相应,而苦受乐受不与第八识相应。因为苦乐二受容易转变,不是一性连续,而舍受却是 [性不变迁、相续不断] ,所以与第八识相应。再者、因为第八识的活动是一类相续,行相微细难知,无以分别其顺违的境界,而苦乐二受 (或加忧喜二受) 行相粗显,亦是不能与第八识相应的原因。同时第八识为末那识所缘之境,它 [恒转如瀑流] ,一类相续,而苦乐等受有转变、有中断,此亦为不能与第八心王相应的原因。以上就是 [性唯无覆五遍行]一句的诠释。
  三. 界地: 此指 [界地随他业力生] 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 [由他业力生] 句,他是指前六识。第八识本身并不造业,前六识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体、语言,造作下身、语、意三种业。业的性质又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善业召感未来的乐果,恶业召感未来的苦果,无记业不感果。而或善或恶的业种子,就含藏在第八识中,到业因成熟,众缘具足,就是第八识受报的时候了。第八识又名异熟识,旧译为果报识,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总报体。换言之,它是业力寄托的所在,也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它以善恶业力的牵引,轮回於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内),所以界地由他业力生也。
  四. 理证: 理证是指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二句。第八阿赖耶识,行相深隐幽微,不但世间凡夫不能了解,即二乘圣者也难以通达。因为佛陀住世说法时代,只说到生灭无常的前六识,不曾说六识之後还有个执持自我的末那识,也不曾说末那识之後、还有个一类相续,含藏万法种子,执持根身器界的阿赖耶识。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个阿赖耶识的存在。当初佛陀在说 <阿含经> 时,何以不对二乘行者直说阿赖耶识呢? 这在 <解深密经> 中如下说明: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
  因为佛陀住世时代、不曾说过此识,所以二乘行者迷惑执著,不承认此识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论师的诤论也。
            二 次颂诠释
  次颂的四句颂文是: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
  在这首颂文中,包括著第八识的体相、依缘、业用三个主题,分述如下:
  一. 体相: 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此识有 [三藏] 之义,即能藏、所藏、执藏:
  1.能藏: 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犹如仓库,能藏一切米麦粮食。无始以来,有情所作一切善恶之业的种子,唯有此识能为储藏,此约其持种一面而说。
  2.所藏: 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犹如仓库,为米麦之所依。此识是一切善染法所依处处,故名所藏,此约受识一面而说。
  3.执藏: 执是坚守不舍的意思,犹如米麦粮食为农家所坚守。此识为第七末那识执为自我,故第七末那为能执,第八阿赖耶为所执,故名执藏。
  二. 依缘: [浩浩三藏不可穷] 者,喻此识如汪洋大海,浩翰无涯,不可穷尽。藏识如如海,渊深不可测; 而色、声、香、味、触、法诸境如风,境风鼓动,生起七识波浪。即所谓 [渊深七浪境如风] 也。这比喻我人的前七识,为外境所转,起惑造业。 <楞严经> 有偈云: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三. 业用: 业用,是指此识的作用。此识的作用,大概来说可分别为五种,即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以及 [去後来先作主公] 。也就是第三、四句颂文[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 。兹分述如下:
  1.受薰: 受薰、就是接受薰习。关於薰习,见本文第五讲,即七转识是能薰,第八识是所薰----接受七转识薰习的受薰体。受薰体有它一定的条件, <摄大乘论>中立有 [所薰四义] ,即一者坚住性,受薰体要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二者无记性,即受薰体性是无记,法体平等,不分善恶都能接纳。三者可薰性,受薰体性非坚密,有隙可乘。四者与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与受薰之间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在八个识中,只有阿赖耶识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所以可作受薰体。
  同时、在 <成唯识论> 中也立有 [能薰四义] ,於此附带一述。所谓能薰者,指的是变动不居的前七识。能薰者也要具备四个条件,即一者有生灭,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习种子。二者有胜用,胜用就是作用力强,此有二种,一者是能缘的势用,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无此作用; 二者是强盛的势用,是 [作意筹度] 的作用。三者有增灭,其强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减,方能发挥其作用。四者与所薰和合性,即能薰与所薰同时同处,和合相应。
  2.持种: 持种就是摄持种子, [种子生现行] 的种子,是能藏 (能持) , [现行薰种子] ,就是所藏 (所持) 。这是指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而说的。
 3.内变根身: 由四大和合而成的 [根身] ----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原来第八识所缘的,是根身、种子、器界三类色法,种子是识中的潜势力 (潜在的能量) ,根身、器界是从这潜势力变现出来的。种子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 原来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形体的存在。由於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却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 (质碍性) 的功能,但它是众多极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实质。
 4.外变器界: 器界即物质世界,佛经上称之为器世间,此亦第八识色法种子所变现,如上节所述。
   5.去後来先作主公: 第八识是无始以来、无终以後,一直存在。它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所谓去後来先者,指一期生命的开始与结束而言。此识是有情业力寄托的所在,是生死轮回的主体,是三界的总报主。它在三界六道的生命之流里,头出头没,不知凡几。每当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前七识的功能隐没,不起现行,第八识最後离开身体,至此命根即不存在,生命宣告结束。 <杂宝藏经> 有偈以明六道差别,偈云: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来先者,当第八识离开肉体,成为中阴身时,无明种子仍一念执著,蠢蠢欲动,以其过去业力之牵引,於冥□中遥见一片光明----淫光,与其有父母缘者正在行淫。 <瑜伽师地论> 卷一称: [......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於母生爱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爱於母生憎,於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应知受胎名羯罗蓝。]
  生命的开始,是由男女精子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一刹那,即 [纳识成胎] 。此即所谓 [来先] ,去後来先作主公,即是说明此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
            三 末颂诠释
  第八识颂的末一颂,是颂第八识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由有漏的第八识,转成无以漏的大圆镜智。此四句颂文是: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後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这四句颂文,可分为四段来讲,即三位转舍,智力断障,转依、果德,分述如下:
  一. 第八识体,由凡夫到成佛,历经长时,要经过染净三个位次,三位名称是:
  1.我爱执藏现行位: 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 [实我] ,而起我爱执著。於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第八识又名 [我爱执藏] 。由凡夫、二乘有学位、及七地以前菩萨,全为此位所摄。二乘无学修到无学位,菩萨修到八地,俱生我执断时,才舍去藏识之名,称为异熟识。此即 [不动地前才舍藏] 。
  2.异熟业果位: 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所以第八识有异熟识之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菩萨满心,即金刚道现前,一刹那间,永断世间二障种子,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时舍去异熟之名,而称为阿陀那识,此即金刚道後异熟空。
  3.相续执持位: 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点说,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异熟、阿陀那三名具备; 二乘无学位,八地以上菩萨,已舍去阿赖耶识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 到究竟佛果位,异熟一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
  二. 智力断障: 菩萨以智慧断除执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断除分别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断除俱生我执,而微细的俱生法执犹在,唯有到十地满心,才永断二障种子,转识成智。
  三. 转依: 转依二字,转者转舍、也是转得,依是所依。即是转舍去第八识中的二障种子,转得菩提与涅槃二胜果,而所转舍的二障种子,与所转得的菩提与涅槃二妙胜果,都是以第八识为所依,故称转依。亦即是修行菩萨,到十地满心,於金刚喻定现前之际,刹那之间,二障种子断尽无遗,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而清净的无垢识亦同时生起,与大圆镜智相应,即所谓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四. 果德: 大圆镜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证得万法平等实相,离诸分别; 二者所缘行相,微细难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者性离染,净德依持,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者现身土影,尽未来际; 六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以此镜智,普照十方尘刹。
附录: 相关名相表解
 一. 第八识境、量、性、界总表:
   │----境----
   │----量----现量。
   │----三性----无覆无记。
   │----界地----欲、色、无色三界 (随他业力生)。
   │----相应心所----遍行五。
   │----依缘----根 (以末那识为俱有依) 、境 (以根身、器界、种子为所缘境
第八识--│ ) 、作意、种子依,共四缘。
   │----体相----浩浩三藏不可穷。
   │----业用----受薰,摄持种子、根身、器界,业力寄托、轮回主体。
   │----断惑----不动地前 (远行地) 俱生我执已断,舍去藏识之名。
   │ 金刚道後,俱生法执永断,不感生死,空去异熟识之名。至此转成 [大
   │ 圆镜智] 。
   │----果用----圆明普照於十方世界,微尘刹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8 1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