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0|回复: 4

[心得体会] 心 经 试 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心  经  试  解
                                                     
                                                                            任 凯
                                                                           

                                                                              序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前流传最广泛的版本是唐代玄奘法师的译本,全文共268个字,可以实实在在地称得上是字字珠玑,理穷源汲,行尽愿力,间无断续。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志士尝试解读观世音菩萨的《心经》,其中以佛学深入探究者为数众多。佛在世时,把弟子众分为四众,依次为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现在的俗世称谓来说,就是和尚、尼姑、男居士、女居士。出家众中以和尚为上首,往往一个僧团只有一个和尚,也既是僧团首领、大阿阇黎(大善知识),其余只能称呼为比丘、比丘尼,意思既是上乞佛以求闻法而利益众生,下乞民食以求自活,能破恶、怖魔、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大法等以大乘道行而来安身立命的已受具足戒的出家人。而因种种因缘未能如愿出家但能相当程度地亲近佛法,恭事三宝、严持在家律仪等的在家男女居士,也就是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都已相当熟读熟诵观世音菩萨所述的《心经》,有的甚至于能倒背如流,久而久之,以此长期的经文浸润而开悟的也不乏其人。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舍利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与之对话解空的经中听法者舍利子。舍利弗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的美称,也正是这智慧第一的力量,造就了与观世音菩萨完美的对论成一气呵成的《心经》原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段经文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的对话中这么描述的:〈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罪苦六道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娑婆世界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世界的简称,这个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及各种烦恼而不肯出离,所以叫作“堪忍世界”,这段表白又再一次印证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这段经文:〈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由此可以看出,观世音菩萨在我们这个世界是倾注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愿力和行力的,同时这个世界受恩惠于观世音菩萨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去寺庙或者在佛学书籍上常常看到:广大灵感观世音、循声救苦观世音、大慈大悲观世音、千手千眼观世音,说的就是符合上述经文原理的众生对观世音菩萨出于最诚挚的赞美及称呼。所以我们平常人要乘现在身体还处于安康阶段的时候,时常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以祈求这位大菩萨的护持来彻底认识人生的真谛及宇宙的奥秘。
   我出生在书香门第,幼年家道中落,长者及父母时常感慨怀念名门书香以往的家境宽裕足以傲视方圆邻里之间的那种优越感,家族族人也以同样心态对待他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这样的环境一直到成年后也难以割舍。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初期名利物欲的暗流涌动也使我这个未闻佛法的年轻人跃跃欲试,直到世纪末的一落千丈初次使我感怀世道的艰险与无常。经数年的彷徨,终于有次也像以往多次入寺门以乞求再次弘福能光顾的我,漫无目的地闲逛中随手拿起赠阅的佛学书籍,一下就让其中的彻头彻尾真实人生的述论所折服,从此全身心地遨游进浩瀚的佛学海洋之中。《心经》就是其中一部,它的每一字每一个章句都突显出观世音菩萨对我们世人出于无穷无尽的悲悯关怀及警世教导的无尽愿力,开导世人迷途知返。现已觉得因缘际会已相当的时候,在此试解〈心经〉,期盼能与广大同参道友一起发掘经中甚深宝藏互论妙义,互勉于佛学路途中敢于舍身家性命于不顾的那份勇气和坚毅,以期供养父母养育之恩,一路走来的各阶层老师的教导教诲之恩,亲朋好友乃至于陌生路人给予无私帮助的知遇之恩,生我养我这方土地的国家之恩及天地间无形中的护佑之恩。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 文

   [观自在菩萨]:观,我们一般地认为是观察进而到认识对事物的看法,而经文中首个字的这个观,已经讲出了我们要接下来看完乃至于理解整段经文所必须运用的正确方式。以观察这个词组来比喻,我们平时观察事物的时候,是用哪种心态呢?很多人会想想后这样回答:好像没抱有任何心态去第一时间观察事物的,这样的回答也算是比较接近于第一义理了,大家试想下,没抱任何心态是不是就是不起一个念头?是了,就是它了!但这才是第一步,只能说是刚开始。当你不起一念凝神关注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平常人几乎会在同时得出对这一事物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识作用,而我们的意识作用很容易把我们拖入对这件事物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方是圆、是青是黄、是长是短、是香是臭等等种种名相根深蒂固的推断之中,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第六意识,也许你们也会问:那前五识分别是啥呢?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总合起来也即佛家所说的六根,与之对应的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换句话说,我们观察一件事物同样也可以用前五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然后会汇聚到第六意识,接着我们通常会根据这第六意识的作用,毫不犹豫的通过第七意识直接进入第八意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来获取相应的判断从而决定出自己的取舍。那大家又得问了,那第七意识是什么呢,第七意识是末那识,简单说就是我执,也就是以我为出发点坚定地执着的意思,那第八意识又是啥呢,那是我们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在第八意识这个库藏中留下的种子,然后随着时过境迁在一次又一次的分别意识下,我们平常人会自然而然地毫不犹豫地通过第七意识进入第八意识把相对应的行为立刻找出来并实施,也既是平时所说的妄想妄念,随之而来的就会做出种种称赞、毁辱诽谤、冷嘲热讽、歌功颂德、利益输送、避免衰败、回避苦难、专注享乐的行为,这也就是说你虽然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第一时间是不起一个念头的,但随后的分别意识就是下一个念头的现起,而你跟着这个念头被拖着无法自拔而做出了种种自以为正确抉择的行为时候,你已经落入了生死循环的宿命之中。那怎么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呢,观字下文的两个字真实的道出了本经的中心点。
   自在:这个词组很容易让平常人联想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经文中这个自在跟我们平常人所理解的自在义理实在是相差悬殊,经文中的自是自身性质的意思,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自性,怎么理解这个自性呢,我们这个身体能感观的眼能看见视觉距离内的一切事物,耳能听见一定范围内的一切音声,鼻能嗅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味,舌能品尝出食物的不同风味又能舌灿莲花、口若悬河,身体的其他部位都能感知到各种触觉及发起相应的作用,那就是说我们能见闻觉知的本来就有的那个作用就是佛家所说的自性。但这才是起了个步的,但要理会其中真实义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是需要在心性上下重大功夫的。这么说吧,我们每个人乃至于再低级的生物都有的这个自性是不方不圆,不在东方也不在西方,无色无味,不青不黄,不冷也不热,不上也不下等等,以此类推。可能你们会问,这啥都不是,怎么理解啊?答案就是无法理解,一有理解的定义,那就是说又落入上述的跟着意识跑而生死循环不停,白白地受着其中的牵连而轮转受报。但它是无时无刻在作用着,在眼能见一切有形物质,在嘴是言说,在耳是听闻,在鼻是嗅味,在舌是知味,在身是感触,在手是拿、捏、抓等,在足是走、奔、跳等,也有人会这么说,手去拿个东西是本能嘛,没错的确是本能,但你一有能拿到东西这个念头已经落入生死之中了,很简单看到一件东西想到去拿立刻拿到,这个过程虽然一气呵成,但你有没有觉得已经是完成了一个生死的过程呢!而又怎么能做到不生不死的境界呢,接下来的这个在字道出了功夫运用部分义理。
   这个在字,我们平常人一般会理解成存在的意思,一个人在家、在单位、在这在那,一件物质在这里、那里等都是存在的现象,但佛家说的这个在字是在起作用的意思。所以说自在也就是自性在无时无刻都在起作用,而我们平常人非常难理会到这点,即使偶尔理会到也是灵光乍现,但就是不能认祖归宗,为啥就是不能认祖归宗呢,这就是第七意识极其强劲的作用使我们执着的认为一件事物就是历来这个样子、就是该这么去解决的,来个比喻,水往低处流,抽刀想断水你说可能吗,平常人就是这个样子,他(她)的念头自然而然地会转到那个地方去而无法控制。那我们该怎么去做才能使这个灵光永驻呢,接下来的两个字我们都已耳熟能详了,但就是这两个字,教导我们该怎么起步去做一个自己觉悟而又去觉悟他人的人——菩萨!
   菩萨:简称菩提萨埵,意即是信佛学佛之后发了大乘菩提心而要自己觉悟又要觉悟他人的有情求道的大心之人。菩提:究其本来的意思那就得说到本师释迦牟尼佛悟道的故事了,当时佛出家前的身份--悉达多太子,出家后经过九年的苦修,终于修成最高一层天人的境界,这已经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但他觉得还不是究竟,就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发誓不彻底证悟就不起此坐,在第六天晚上的时候抬头看见天上的夜星时忽然彻底的觉悟了,随后就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人们把世尊曾在树下坐过的那棵菩提树,引喻为觉悟的人所能发出真实利益而觉悟他人的这份发心就是菩提心。别小看了这个菩提心哦,这个心是成佛的必要条件。说一则真实的故事来看看这个发心有多了不起,以前有位已经到罗汉阶位的出家人和一个刚出家但未受具足戒的小沙弥一起出行,佛们的规矩次第是很严格的,罗汉的果位要比沙弥高出许多,所以小沙弥只身肩负所有的行李物品并只能走在罗汉的后面。沙弥一面走一面想着:人生在世,无不是苦,应该怎样才能解决苦恼呢?佛常赞叹行菩萨道为最胜,我今应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才作此念,罗汉有他心通即知道他的心念,就对沙弥说:「把行李包都给我,你在前面走。但走着走着,沙弥复又想着:菩萨道太苦,求头割头,求眼挖眼,这些事太难,不是我所能做到的,还是取罗汉道,速脱苦海。罗汉又知道他的心念,便对沙弥说:「你扛行李,在我后面走」。像这样忽然在前走,忽然在后走,换了三次了。沙弥很纳闷,不知是啥道理,就合掌请罗汉开示,罗汉说:你发菩提心三次求菩萨道,我就三次推你在前走,因你心三退菩提心,我就叫你在后走。为什么呢?因为发菩提心的功德胜满三千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成阿罗汉的人,是无法比拟的啊!由此可以看出发菩提心有多重要有多殊胜,而在这里所说的菩萨都是萨埵也即大乘菩萨,他们发的菩提心是经久不息的,没有终点的。
发表于 2017-5-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5-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在这里是行使、运作的意思,又能行之人也即行者,也就是泛指一切修行佛道的人。行也泛指我们平时的一切所作所为的行作方式。
   深这个字就比较难以概括其义理了,只能从意境上论述它的潜在涵义,经文中的深字有进入很深很深的几乎是人我及周围环境都忘却的专注境界时,但又不会深到人呈呆板的状态,而是活活活泼泼地自然而然的进行这一个行为。那么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行深,也即在行使运作某一行为时所进入的人我及周围环境都忘却的境界时自性所发挥的作用。接下来的般若波罗蜜多看似好像和上文没多大的关系,其实在这里已经讲出了两者之间紧紧相依又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
   般若,意思是智慧,这里智慧可不是世间聪明才智的那个智慧,是我们在解析一件事物的时候所本来具有的无上认识和完成它所解决和分析的善巧理论及方法而显现的大智慧。打个比方,我们早晨起床后一般会冲茶或咖啡或其他饮品,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烧水,水少开有个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先去烧水,然后回来整理寝具、房间及洗脸刷牙,等完成这些整理、洗漱事项水正好烧开,或许同时还能完成其他几件事情,如果我们很呆板地一件件处理的话,可能每件事情会更加的井井有条,但是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为代价的,这就走到了智慧的反面也就是愚痴。以方便的理解概述的话,就是我们把某一时段中必须完成的诸多看来难以完成的事项合而为一地同时进行后并能圆满完成,分析一件事物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而达到事物本质的刨析,使当事人能豁然开朗而以殷重心来欣然接受并自觉地作出利已又利他的事情,这就是智慧发起的一种体现了。注意哦,这里指的是智慧的发起,还没到智慧的真实流露进而展现在自己或者世人面前大彻大悟的状态。那接下来的四个字就说出了真正的大智慧运用后所呈现醍醐式的祥和结果: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和菩萨一样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达的意思,而多呢就是无上的、究竟圆满的意思。那么连接起来可以这么解释,那就是说究完完全全、即时即刻地到达了比岸。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既然有彼岸那还没到彼岸前的现在这个岸也即是此岸是啥岸呢,我们又为何要到彼岸去呢?因为彼岸是指的是究竟解脱的意思,我们哪个人不是朝朝暮暮地想着解脱呢,虽然念头一起,却马上又给俗务缠身而奔波不停、不能喘息片刻,这样也就多少能理解此岸就是生死苦海、滔天烦恼、旋火轮转的代名词。所以呢很容易地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去领会,就是无论是多么无限风光的豪贵门庭还是接近于家徒四壁的贩夫走卒都在内心中有一颗希冀彻底解脱的心,更不用说处于大病大苦、死亡门前徘徊之中的人们了。那么怎么做才能到达究竟的彼岸呢,接下来的五字经文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本经的重中之重。
发表于 2017-5-6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一般我们看到照见这两个字,马上会联想到有一束光对着某一个物体时在我们眼中所映出的形象,但这里的照见是运用无上深度的大智慧后所发出的心光朗然地观察到后并以此显现出这一事物的本质,这和上述中所说的行及深是紧密配合又相互依存的,由此可见,照见需要我们在心性上下足功夫的,从古以来,佛学进入中华大地后,许许多多大彻大悟的人士为了达到照见的境界而吃足苦头,他们行常人绝不敢行的崎岖之极的险路,忍常人无法忍受的种种艰难困苦,所作所为被世人有时无法理解而遭唾骂、诋毁甚至于投入牢狱之中不得善终,但无论多么的艰难困苦也不会击垮他们这颗坚毅之极永不停歇的求道之心!就算是大彻大悟后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出行时经过一地也经常会遭外道唾骂、扔杂物等种种污辱。接下来所述说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有一世身为忍辱仙人的时候,在某时开导一位王子,这位王子知道他名号时就想试探他的功夫,让他每天按时来给王子打一记耳光直到寿终为止,忍辱仙人即刻就同意了。要知道我们现在世界的平均寿命是80岁左右吧,就算从30岁开始每天挨一下重击,也得50年后才能结束,更何况那时人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你想想这有多么的不可思议啊!但忍辱仙人还是做到了,这样不知道是多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忍辱仙人坦然从容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地接受下最终感化了那为王子使他改恶从善。近代有虚云老和尚为求正法来报父母恩,从普陀山出发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三年中历经饥寒交迫、风霜雪雨、困苦不堪,在接近五台山的时候一病不起差些就要了此生命的时候,终于感得文殊菩萨化身前来照料病情,病好后文殊菩萨亲自为他肩挑行李送他到五台山后隐去不见,事后经人指点老和尚这才知道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不止帮他渡过了这一险关,而且还激励了他在求道的路上无论再难也不离不弃。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非常贴切地形容出历经无数磨难后的大自在身所能发挥出的无与伦比的利己又能利他之行,使世人能得到真实利益的身心释然之境界。
   五蕴,蕴在佛家讲就是荫覆,五蕴也称作五阴,阴这个字总让人觉得不怎么舒服,荫就是有障避光明的那个功能作用,我们在寒冷的深冬时候,多么想有个好天气来晒在太阳下沐浴阳光的温暖,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条件总是那么的不完美,每天能真正沐浴到阳光的可能仅仅几个小时而已,这里的阴就是泛指遮蔽我们本来具有的光明心性的那个功能所能依附的感官,即眼、耳、鼻、舌、身。五阴分别是色、受、想、行、识。但夏日里的荫覆就有带来凉意、利益身心的作用了,那么这层意思呢我们会在下面经文中的大乘部份作义理上的系统解释了。
首先这个色字,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色字就是女色、男色的意思,色的范围很广,女色、男色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份。总的来说色就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外部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那我们这个身体也可以称作色身,因为皮肤是黄的头发是黑的,嘴唇又是红的等等组成了我们这个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看得见的色身。家里所有一切器具都是色所显现的不同物质而已,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是色所显现,外部世界的所有物质存在也都是色的显现。      
受就是,前文已经讲过,一一对应的根所反映出的单件事物的初感,就我们平常人所很容易地就从意识那里获取相应的处理态度,这一切的感受都是五根(眼、耳、鼻、舌、身)接收到相应的信息汇集后到第六意根那里后,毫不犹豫地经过第七意识在第八意识中开始发起的对目前境界的综合反应。所以有了我们能感受到的来自外部的种种境界所产生的苦乐忧患、顺逆之差的状况。
   想相对来说就比较好解释了,我们的平时想做这想做那就是想在作用,用佛家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平常总是在念头里打转出不出来。这个念头过去了下一个念头会紧接着接踵而至,不会有片刻的休息,妄想妄念从不停断。
   行,就是造作的意思,我们平常人会通过想来把行表达出意识作用下的想法,然后在综合其作用下,如果是我们本能的感受到苦的话,会立即想尽办法来回避它,也就会立刻产生行动去刻意地做这个回避的行为。其余的感受也一样能用依此类推的方法来得到相应的答案。
   识,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前文已经系统地分析过了这个识的作用。
   皆空,按文索义,就是都是空的意思,但佛家的义理引用世尊悟道后不可说不可说来形容其的深层次的涵义了。首先是色空,也就是外在的一切物质呈现出的现象的本质是空的,那么我们会纳闷了,明明有山河大地、世间万物,怎么会是空的呢,这里的空意指这些无生命现象的各个个体,它们是没有自性,它们的自性本是空无的。是没法和我们自身所拥有的那个自性能暗合交道的,就拿桌子来作比喻吧,桌子是为我们所服务的,而它如果有自性的话就能见闻觉知,我们如果想使用桌子的话它就能感知并能自动跑到我们身边来,事实上它是没有自性的,我们要使用它必须移动到它应在的位置,这个行动既是我们自性的体现,这就是在动和用这个作用上的涵义。而又当我们一念不起的时候,无论任何物质在我们的眼中所显现是一刹那的,我们不会因为这个物质的真实存在而产生起心动念后的种种妄想,然后被这些种种的妄想牵住轮转不停、尘劳不断,甚至于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这也就是此处的空在法理上作用中的涵义。而如果你是属于后者的话,那就是暗合了佛在世时讲过的一部经中的这段话了,楞严经中有言:若能转物,既同如来,若被物转,既同凡夫。
   那么受呢,大家仔细想下,我们如果有能受这个想法的话,其实已经起心动念而已经落入意识的循环之中了,而我们所受的无非是这个身心,但我们不去落入意识的循环之中随之而牵的时候,这个身心是无所谓受与不受的,那么既然前两者的本体因我们不起心动念而当下空去的话,那就能暗合到并能理解能受、所受和感受本身都没有差别,本体都是空无自性的。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想、行、识一样也能运用这个方法去解析它了,在此就不作赘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9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