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其它相关] [法华经讲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贤顿和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慎哉!

十二因缘简单的说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次第缘起。「翻译名义集」中对十二因缘有很妥切的解释,它说:「是十二法,辗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故曰缘。」短短几字,便将十二因缘的关系明确地讲出来了。

「声闻」是闻佛小乘声教,悟四圣谛理,断三界见思惑,进入涅槃者,皆属声闻僧。做佛声闻弟子,从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始跳出三界,不受轮回苦报,这期间,须历四向,证四果,方可成办,并非一蹴可及。

三界内的见惑(见惑是迷理之惑,由邪分别而起我见、边见等妄惑)、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瞋痴三毒等迷情,染着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能使一切众生迷乱颠倒,不能了生脱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就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四圣谛,为佛法的根本论题,亦是佛法的总纲,佛所说法,总离不开四圣谛的范围。谛是真理义,四圣谛亦称四真谛或四谛法。释尊初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的道理,后来对当机者,又重说了三次,称为三转四谛*轮。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有情,轮转六道时,身心上所受的种种痛苦,这些苦是逼迫性的。集谛是指一切众生,由身口意所造作的种种业因,形成了现世招感苦果的原动力,这些惑业,无量无数,皆属招感性。第三灭谛,是乐果,是指一切圣者知苦集而精勤修道,所证得的涅槃果,其境界永恒净业,无论小乘或大乘的涅槃,都是属于可证性。道谛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槃时,所修的正法,即是证得涅槃果的因素。无论声闻道,缘觉道,都是属于可证性的。

若照因果说:集是苦的因,苦是集之果,道是灭之因,灭即道之果,众生由于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受苦的结果,这是世间迷界的因果。我们如果能觉悟诸行无常,深切地体会「苦」而发出世之心,修道入灭,永证真常,就能脱离生死苦海,所以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有现在的道因,方有未来的灭果,这是属于出世间悟果。这流转和还灭的两种因果,包括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若顺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说,应该是集、苦、道、灭。佛欲使众生先厌于创深痛钜的苦,然后再告诉大家所以苦的原因,是出于「集」,让大家不敢再次造做,这是警惕过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的原因,是要修行者先欣羡于清净安乐的灭,然后才示其灭的由来,是出于修道,令其勇于精进,不敢懈怠,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既然四谛是佛教的根本思想,那么从小乘到大乘的一切教典,当然都由此四谛而开展开来。所以闻佛声,并一定得生于佛世,亲闻佛金口宣说,佛不在世,有佛法流传后世,指示世人,如何进修菩提大道,这也是等于佛亲自指示一般,只要肯依佛教而行,没有不成法器的。

声闻和辟支佛,在佛法中,素被称为小乘或二乘。但经中有时也说声闻是小乘,辟支佛为中乘,菩萨为大乘。这样看来,声闻和辟支佛还是有些分别的,若照修、断上来说,声闻只断见思惑的正使,对于习气没有丝毫侵除。辟支佛,不但断了见思惑,并且侵除少分的见思习气,所以实际上,辟支佛是强于声闻的。虽然二者有如此的分别,但因其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都以利己为目的,不肯发心度众,所以又统称为一。

往往有些学佛者,轻视小乘,我觉得这是很不对的。声闻乘行人,须陀洹断三界见惑,得到正见。阿那含,断欲界思惑,对于欲界一切欲望烦恼,皆破除净尽,永离欲界。阿罗汉断尽三界见思惑,解脱一切系缚,永出轮回。缘觉乘入,破无明,尽老死。而我们呢?见惑未断,嗜欲未离,系缚未除,无明未破,生死未尽,相较之下,真有天壤之别。如此相量,方知自己妄念纷纭,贪痴充满,连小乘人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移不动,怎可以大乘自居而鄙屑小乘呢?

佛法无所谓大乘小乘,倘若各位明白;小乘只是大乘的阶梯,大乘只是小乘的进化,二者同在学佛的程序上,那也就没有大小乘之争了。

关于观音菩萨示现罗汉身而度众的事迹不胜枚举,在此举一例,以示菩萨神通之力不可思议。

话说普陀山普济寺前有个莲花池,据说这儿本是某大居士所捐献的一块田地,做为供养寺众生活费之用,一天,这位居士带领着亲戚眷属,上山进香,来到山门外边,看见普济寺的和尚竟在大殿外面赌起钱来,同时还有男女杂聚一块,居士站在旁边看他们赌钱,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赶紧找大方丈说:「我想你们寺里的道粮已很富足了,否则,不会有剩余的钱赌博,那块地我打算收回来,不知和尚意下如何?」「施主要将地收回,我不反对,不过那份田契,恰好落在那群赌博和尚的手里,你找他们要好了。」方丈和尚说。

居士向聚赌者说明来意,其中四个和尚说:「你所施地有多大,请你带着我们去看看好吗?」说着向田界走去,四个人拿起四只扁担,往地的四角一插,整块地竟随人腾空而起,飞到寺后的山顶上去,把这位居士给看呆了,急忙跪在地上求忏悔。后来,普济寺的前面变成了莲花池,那块田地就被观音菩萨所化现的罗汉给移到山后去了。

十法界的四圣法界,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但前文里,我们只说了三圣法界,没有说到菩萨身,这是什么道理?当知观音本身所现的即是菩萨身,菩萨的身份已经表露无遗,因此文中不必再述,接下来是说菩萨现六天身度众的情形,经文是: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有些众生,贪欲心较薄,威仪端正,好学梵天法,观世音菩萨便现清净的梵王身,为其说离欲之法。

梵王,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初禅又分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天,如人民;梵辅天,如卿相;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

梵,是清净的意思,梵天没有欲望,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贪恋世俗的物质享受,有慈悲博爱的精神,但憍慢心大,奴视一切,不免引生狂谬的知见,以为天地由他而造,人类从他而生。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梵天,与现代基督教和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相吻合。

梵天以上,还有二三四禅天,以上还有无色界天,但与人类没有什么接触,故不赘述。

生天,如生欲界天,修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二界天,还需加修禅定。若想做大梵天王的话,必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见做大梵天王,也不是简单的事。大梵天,在婆罗门教中,虽然至高无上,但依佛法说,梵王不过是一天之主而已,无法超出三界,了脱生死。

其次说到帝释身。帝释,是欲界的天人。欲界有六天,帝释是忉利天主。忉利天在须弥山的顶端,属地居天,四方各有八天,中央为帝释天,统御三十二天,故称三十三天,忉利也就是三十三天之义。

帝释,又名释提桓因。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因当时迦叶佛入灭,她发心造一座塔来供养迦叶佛;另有三十二个女人,也发心帮助其造塔,由此善根功德,她便做了忉利的天王,那助其造塔的三十二个女人,也成了忉利天四方三十二天的天主。她是佛法中的护法神之一,与中国向来所说的玉皇大帝相似,世俗人常称其为「天公」。

若诸国土有这么一类众生,应以帝释身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便现帝释身为其说生灭无常的道理,引导他走上觉悟之道。

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所谓他化自在,即表示这天所有的种种乐具,不需自己变现,而是假下天化作各式各样的乐具,供其自由自在的享受游戏,故名他化自在。

梵语摩醯首罗天,我们叫他做大自在天,是菩萨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四种天身。居于色界第四禅广果天之上。其立名之道理与前自在天所说相同。智论里说大自在天王的形相,有八只臂膊,三只眼睛,骑白牛,手执白拂,只要念头一转,就能够知道大千世界雨滴的数目。这大自在天与前自在天,同为防害正道的天魔。

观音菩萨方便度生,见善行众生即以善诱发,见恶行众生则现恶以警觉。

所以菩萨应化的方便,有摄受、折伏二门。或以爱包容摄受,或以力惩诫折伏,欲度众生,这两方面均有必要。有爱无力,则难以驯伏;有力无爱,则易招反抗。所谓慈威并重,恩威兼施,也就是这个道理。

众生根机不同,有些人,听到别人的善行良言,就能够启发自己的善心,见到别人的恶行,也能够反省自己的过恶,菩萨既应机而度众,当然所应现的也就各个不同了。

大自在天虽名自在,实际上并不自在,因为他还会有堕落遭苦报的时候。三昧水忏里「佛语须跋陀言: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能伏烦恼,至于非非想处,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狸之身。」试想,做了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尚堕飞狸之身,何况大自在天呢?假若吾人能一心向佛,修至称、讥、毁、誉不动于心,真正了生脱死,那才是名符其实的大自在。

「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帝释虽是忉利天主,享天福乐,但也常受到战争的威胁,阿修罗常向其挑战,每当战争发生,那个出阵先锋的大力士,就是天大将军,有些经中称其为那罗延将军,坚固力士或金刚力士。

寺院山门口有二王,俗称哼哈二将,左边的是那罗延将军,右边的是那密遮金刚力士,这些都叫天大将军。

由本文来看,若众生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便示现天大将军身来救度他,这是观音菩萨大勇猛心的示现,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将军身示现,来镇守山门,拥护佛法,充分地表现了菩萨的大悲大智大勇之力,确实达到三德圆满的境界,堪受我们至诚礼拜供养,做我们信仰的理想对象。

毗沙门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六种天身。毗沙门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四王天在须弥山半腰,有四天王居之,各守护一洲,故称护世四王,属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王,南为增长天王,西是广目天王,北叫多闻天王。其所统领的国土,每一边都有十千由旬阔,凡是人间能修布施,持不杀戒,欢喜听佛法,孝顺父母,供养善知识的人,死了就可生到四王天上,寿命有五百岁,人间五十年,只抵得他一昼夜。

「毗沙门」,梵语叫「舍罗拿」,译为「遍闻」,「普闻」,「多闻」,通常都叫多闻。婆罗门教的信徒称他为财神,是财宝的守护神。

寺院的山门内有四大金刚,就是这儿说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

经文说倘若有一类众生,欲统治世界,以财力护持众生者,观世音菩萨便示现毗沙门身,为说治世护生之法,令渐趋解脱。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前文说的是观音菩萨现六天身的情形,这里所明示的是观音大士应度五人而现人身的种种权巧法门。

「小王」是别于前面所说的六天诸王,故称「小王」,也就是人间之王。

小王,亦可称为「粟散王」。譬喻小王之多,多如粟散;又粟散之称另有一说,谓小王所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因为与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较,其小如同大地上散的一粟,故名「粟散王」。

还有,大王之子,也可称作小王。总而言之,此处所讲的小王,不论是大是小,都是一国人民的领导者。如现代的总统、五院院长、省主席之类的,都可例入小王的范围内。做为人民的领导者,对国家、对百姓皆肩负着莫大的责任,因此,智识才华必需高人一等,才能不负国家及众人之托,依心地观经上说,一国元首,得具备以下十种德性:

一、能照——王之智慧,犹如明灯,能照幽暗,护爱百姓。

二、庄严——庄严即端庄威严之意。国之元首,须有端庄的仪表,威严的态度,才能令众敬服;并且能以大福智,庄严国土。

三、与乐——处理国政,有条不紊,德惠及于乡野,与人民安居乐业。

四、伏怨——以德政令他国归服,安内攘外,保国卫民,降伏怨敌。

五、离怖——既为国主,当尽保护之责,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百姓有安全感,离恐怖不安。

六、任贤——集诸贤能,因才托付,分任国事,服务黎民。

七、使人民安住于国土。

八、以正法教导大众,管理世间。

九、业主——寸土为王所有,故庶民当拥护政府,尽纳税义务。

十、一切人民以王为主。

具备以上十德,以此化民,始可称为贤明君主,也才是观音菩萨的示现。

如梁朝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心存仁德,外现善行,并且才高八斗,智慧过人,弘扬佛法,不遗余力,那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观音菩萨示现「小王」身,对治国者说五戒十善的道理,引领他信仰佛法,以仁心处理国政,时时护念百姓,不穷征赋税,枉压人民,继而以五戒十善教化人民,使人民能够奉公守法,彼此互助,如此,何愁不国泰民安呢!所以观音菩萨现小王身,并不是想做一国的统治者,其主要目的乃在度化人民,拯救众生。

其次说「长者身」。从大体上讲,耆绅、士绅之类的都可称之谓「长者」。不过,要看他是否十德具足,这十德也就是做一位「长者」所必须具有的十种条件。在这十德中,分身、心各五德,今依次举之:

一、姓贵 姓氏家风,耀于四方。

二、位高 丰功伟业,官居高品。

三、大富 资产众多,仓库廪实。

四、威猛 威仪具足,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过六十,素有德望。

六、智深 智虑超群,深谋远算。

七、行净 身口意业,悉皆清净。

八、礼备 识体达礼,进退合宜。

九、上叹 德行高超,上皆赞叹。

十、下归 下辈之人,咸皆归服。

以上十德,前五属身德,后五属心德。

简单说:凡人品高洁,德高望众,智识超群,资产众多,年齿已尊,公平正直者,称为「长者」。

为长者的,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就事判事都能秉公处置,说话有份量,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众人自然而然地对他衷心信服而以其举止为楷模,渐渐地移风易俗,革除地方上不良的陋习。观音菩萨深深了解到这一点,所以随顺众生,若有应「长者身得度者」便「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五人中,第三是应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学佛的男女之士。但在印度,居士一词并非专指学佛的男女,如从事农、工、商而资产丰盈者也可称作居士。不过,要做个名符其实的居士,并不简单,在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须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视富贵如浮云,名利如水沤,志洁高尚,不为封侯。

二、寡欲蕴德 不贪人间欲乐,粗茶淡饭,怡然自得,清心寡欲,内蕴厚德。

三、财居大富 虽不求财而家居豪富,肯广施大众,不悭吝积聚。

四、守道自娱 终日以修道为要事,于修道中自得其乐。

总之,不慕荣华,不求名利,人格清高,不处是非场中,不被烦恼所缠,但受三皈,持五戒,清隐自修,学佛梵行者,即是居士。

观世音菩萨为了济度众生,不惜辛苦,观机示现,知此一类众生,需以居士身去引导他,菩萨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清净摄修之法,令入佛门。

菩萨现居士身度众,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找出许多位,例如庞蕴居士、苏东坡居士及现代的杨仁山居士,对知识文化界都曾发生过影响,而且对佛教也有很大的贡献。

首楞严经上说:「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静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五应身中,第四是应宰官身。

「宰官」通指掌管政治的官吏,如古代的王侯将相,现在的行政首长,甚至于县长,村里长等,也可以包括在宰官之内。

假使有爱政治民,剖判曲直的,观世音菩萨便示现宰官身,为其说决断公正,清明之法,令得菩提之果。

首楞严经上说: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婆罗门」,是当时印度四姓阶级中被认为最高的一个种姓,自认从梵天口中生,堪受一切礼遇,在世上的职责,是属专司祭祀的僧侣。拥有特殊权势,除祭祀外,不需做任何工作。

婆罗门是「净行」的意思。即净行高贵,舍离恶法,博学多闻的人。种族一生严守教规,且需学通四吠陀、十八大经等。中年后,恐家嗣断绝,归乡建立家庭,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罗门,唯五天竺有之。

四姓中的第二种姓是剎帝利,据云剎帝利种是从梵天肩上生,其职责是执管国之行政,负捍卫国家的任务,如国王、百官、军人一类的,均属剎帝利。

三为吠舍。言由梵天膝上生。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并没有什么地位,商人、农民、手工艺者,都包括在吠舍种内,供给婆罗门及剎帝利的所有必需品。

四即首陀罗。这一阶级的人,毫无地位可言,被认为是从梵天脚下生的贱民,备受当时社会的嘲弄与轻视,终生为奴,历尽折磨,吃尽苦头。

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这四姓阶级的差别非常大。既不可享有同等的权益,更不能互相通婚,贵贱之分,真有天壤之别。

佛陀弘扬一个没有权威的宗教。他废除了不平等的阶级制度,指示众人要依赖自己,不要依赖相信传闻和习俗。在佛教的教团里,是不准有阶级差别的,十诵律上说:「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因此,佛陀被尊称为「革命的圣者」。

倘若世间上有一类众生,好数术摄卫,博学多闻,观世音菩萨即现婆罗门身,为说养生息命,传道自安,平等无差之法,以化其不平等心,除其阶级观念,本平等心,修道精进。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四众,所谓四众,就是指佛门中的四众第子。

「比丘」,梵音为「苾刍」,是剃发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在释尊四众第子中属僧众。含有三义:

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资慧命;下乞俗人之食,以资色身。

二、破恶:谓出家修出世圣道,能舍离一切恶法,破烦恼贼也。

三、怖魔:比丘发心求戒,精勤修行,弘传圣道,欲出三界,则佛道日隆,魔道日衰,令魔主生大怖畏。

佛制乞食,目的在破除我相,降伏憍慢,远离染贪,与一般乞者不同;又比丘乞食,是「次第行乞」,并非挨户乞遍全城;更不是越贫趣富,舍贱从贵;以平等心,行平等乞;适量而止,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一切众生普同供养,种植福田善根,以免堕落贫穷之苦此是乞食真义所在。

在佛门异记里有观音菩萨应身僧伽法师,现比丘相度众的记载,书中说:僧伽法师,届岭以北的人,于塞外出家,后来到西凉。唐高宗龙朔年间,从西凉又来到江淮,后住在山阳龙兴寺。

僧伽同第子慧俨同到临淮,在信义坊地方挖出一座古碑,是南北朝时代的齐国香积寺碑,另外还掘出一尊金像,衣叶上刻着普光佛的名号。当地居民叹其神见,因而舍地请他修建伽篮。

有一次,受贺跋氏斋供食罢稍憩,但睡在床上的身体却距床三尺。贺跋氏窥而惊怪。又见其现十一面观音,贺跋氏全族皆来顶礼,虔敬不已,便舍其宅为香积寺。

当僧伽初到江淮行化时,住在灵光寺,沿海住民都以捕鱼为生,僧伽苦心劝喻他们,杀生将来要遭报的,渔民为他精神所感,很多人都改了行业。

在长安时,驸马都尉有病,伽师用柳枝拂之而愈。因此,请他治病的人日多,伽师或用柳枝,或用净瓶水,或为患者祷过忏罪,方法不同,愈病则一。

咸通年间,有庞勋者,本是徐州戍卒,擅离防地,结伙沿路打劫,正准备攻掠泗州城时,僧伽现身金刚率众自城中出击贼营,贼众正熟睡中,顿听官兵打来,惊窜逃命,泗州得免于洗劫。官府将此事奏明皇上,封伽师为证圣大师。

唐中宗景龙四年,法师示寂,帝敕命到荐福寺安住。三月二日坐亡,世寿八十三,游化唐土五十三年。终后,帝怀念伽师不忘,因问万回:伽师是什么人?万回答道:观音化身,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应化世间。

关于观音菩萨示现比丘身度众事迹甚多,略举僧伽法师事为证。

「比丘尼」,是「苾刍尼」的讹音,尼为女之转音。释为「乞士女」。义与比丘同,是出家女众受具足戒者的称呼。释尊的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位比尼。

「优婆塞」释为近事男,或近善男。「优婆夷」释为近事女或近善女,谓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是释尊四众弟子中的在家二众。此二众应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观音感应传上说:

唐代元和十二年间,在陕右金沙滩上,有一艳女,手里提着一只篮卖鱼,人看了都想娶她为妻,女曰:「我教你们念普门品,一个晚上能够念熟的,我便嫁其为妻。」翌晨,有二十人念得滚瓜烂熟;女的又说:我一个人,怎么可以嫁给你们二十个人呢?再教他们念金刚经,又有十个人念得去;再教他们念法华经,许他们三日念熟,唯有马氏子能念。到了迎亲的那晚,她就死在新郎的房里,并且即刻就烂坏了,不得已,马上埋葬。后来,来了一个和尚,叫马氏子开棺一看,唯有黄金镯子存在里面。和尚说:这是观音菩萨,示现化人的,说过这话后和尚也就腾空而去了。

经文中说四众的区别,均依据戒律而来,出家比丘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在家弟子起码得受三皈五戒,方能真称为佛弟子。

佛制戒律,是为一切行者,建立共同轨范,俾使修行者,有一标准,故戒律是防止佛徒邪非,为一切善法之本,转凡成圣的基础。佛遗教经云:「戒为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世尊一代时教,不出经戒二门:千经万论,不外戒定慧三学。而定慧需由持戒而来,戒之重要,可见一斑。

讲说至此,附带言戒,愿行者自量:确有持戒之决心力量,当受净戒,修善止恶。

观音菩萨知一类众生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始能得度,大士就为其现四众身,说具足戒,或五戒,十善等,令此类众生发心持戒,断一切恶,增修一切善,趋入解脱大道。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众妇。众妇即指已结过婚的各种身份不同的家庭主妇。一个结婚的女人,在家庭中有其显著的地位,因为家庭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有贤明的内助,始有幸福的天伦之乐。我国男女,各居其半,但家庭中教育,多赖贤母。要想家庭安详,不得贤母,就没有资助,若欲国家崛兴,没有贤母,国家就没有良民。由此可见,贤妻良母之重要。

人们要求家庭眷属,社会国土的清平,必定先得提倡妇女信佛、学佛。妇女明白了因果的道理,谨守佛陀的教化,相夫教子,克尽母职,必可达到家乐富国平天下的目的。

这里所标示的是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之妇女,而没有提到首陀罗族的妇女们,是否观音菩萨存不平等心,轻视她呢?事实并非如此。以印度种姓阶级来说,首陀罗是当时四姓中最卑贱的一族,如现其妇女身而为说法,必遭当时群众的轻视而不肯信奉真理,转而毁谤佛法,岂不是失了菩萨观机逗教的真义?所以文中不明示菩萨现首陀罗妇女身说法,然实际上,菩萨以同等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并无贵贱之分。

长者、居士属清心寡欲,德品高超者,在大众中,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是统领行政方面的首长,在社会上,有其相当的力量。婆罗门,在宗教界亦有其特殊的立场,所以观音菩萨示现妇女身,引度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诸阶层的妇女,让她们虔信佛法,藉以推转*轮,由治家而强国。

佛陀是主张男女平等的,这可以从大小乘的经典里找到凭据,如胜鬘经,大集经中的宝女品,法华经的龙女,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维摩经的天女等,皆是述说女性修行的坚贞与超然的智慧,与男人是不相上下的,故在大乘佛法的平等上说,男女平等,同应肩挑宏法利生的责任,决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男女相较,各有所长,男众的优点固然多,但女子胜于男子的特性也不少,如专一性,忍耐性,都是修学佛法所该具备的条件之一。专一可为修定学的资粮,忍耐可为学无生的准则。大乘菩萨修六度,以六度利人,女子已具有两度的特长,故释迦佛记末法时候,女子得道,如恒河沙数,是不会错的。

观音菩萨以慈悲之心化现度众,贤淑妇女当以悲心侍上待下,增长发扬慈悲心怀,利己利人,坚守固有美德,勤俭持家,谦卑处事,以观音之心为己心,行观音慈悲之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可称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这里顺便一提的是关于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及三十三应身的差别。照经文里的详细读法,可分作四段读:「应以长者」妇女身得度者,即现长者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居士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宰官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若依此说,则观音菩萨示现的是「三十三」应身;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婆罗门系属僧侣,并无妻室,故观音菩萨所示现的是「三十二」应身,这便是两种应身说法的不同点。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所谓童男童女是指七八岁至十一二岁的男女小孩,但文中所说并不拘泥于此,大凡未婚之男女,均可称其谓「童男、童女」。现姑且当作幼童来解说吧。童男、童女均保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似一块未经开垦的园地,做父母的需小心谨慎的为它选择良好的种子,播种在那纯善的心园里,以期将来结出善美的果实,因此,从小就得予与适当而有效的教导,细心照护,让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挥其善性,保有其天真,长大了,方能成为国之栋梁;否则,近墨则黑,陋习难改,白白断送锦绣前程,岂不哀哉!故观音菩萨特现童男童女之身,为说清净童真之法,令舍爱欲,革除恶行精进向道。

从前安艺国的广岛城下,有一名靠拉马为生的穷困马夫,心地慈善,很受大家的尊敬,人们都称呼他叫佛乎兵卫。

乎兵卫本是一个为非作歹的坏人,横行乡里,欺压同道,人们远远看到他,就像见到毒蛇猛兽般的避开,暗地里称他「鬼乎兵卫」。为什么鬼乎兵卫会一变而成佛乎兵卫呢?原来这中间隐藏着一段感人的事情。

乎兵卫有一天因病卧床,久久不能工作,当夜幕低垂的一个晚上,他的妻子边喂其汤药边说:「你久病不起,家里能卖能换的东西,都已经换卖光了,米缸里粒米不存,我又是个妇道人家,想不出什么求生的办法,明天我还是去挨户求乞吧?」

丈夫听了,只有黯然神伤,夫妻俩相对着流泪。那时睡在身旁的八岁幼子名万藏,忽然啜泣地说:「妈!明天我去当马夫好了,您千万别去乞食。」

翌晨,万藏起个大早,牵了马,准备外出工作,因个子矮小,不能将马鞍配到马背上,母亲见孩子有这份孝心,感动不已,只好成全他的愿望,帮忙配好马鞍,叮咛复叮咛地送儿子出门。从此,这户穷困的马夫家就靠幼子微薄的工钱过生活。

大约一个月后,鬼乎兵卫病愈了,到马夫集合找工作的场所,看到儿子蹲在马旁哭泣。

「万藏!你不找事做,蹲在马旁哭什么?」

「不是我不找事做,而是他们今天都不肯给我装东西。」

「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好哭的,你吃过午饭没有?」

「没吃午饭,因为没工作做,所以要把带来的饭包奉还给父母。」

「噢!这样吗?没工作就不吃饭吗?」

「嗯!是的!」万藏恭敬的回答。

乎兵卫听了,非常感动和佩服他的孩子,就把他带回家去。乎兵卫的妻子知道这情形也非常难过,当即烧了一盘鱼安慰他,万藏饭吃完了,鱼却丝毫未动。

「喂!你怎么不吃鱼呢?」父母亲诧异地问他。

「我不知怎么不想吃鱼,不过记得往昔爸妈不知拜什么的时候,一点鱼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卫听了,恍有所悟,一改以往邪恶心而变成了人人景仰的佛乎兵卫。

这个年仅八岁的男童万藏,以其思想,行为感化了为非作歹的父亲,我们也可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其次举示现童女身的真实事情:

在满清末年的时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期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当中日战争结束时,政府派他与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满清代表李鸿章往下关讲和谈判,那时,他十七岁的掌上明珠得了不治之症,病卧床上。

宗光是一国大臣,又负有讲和的重任,当然得以国事为重,不能因私情而耽误公事,临行前,宗光默默端详着爱女,说了几句安慰话,嘱咐家人,若发生什么不幸,不必通知他,以免影响他在外的情绪。

宗光所办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当快要在订约书上签字盖章的时候,宗光总是愁眉不展的,似有重重心事,跟他同行的伊藤博文见了很关切地问他:「家中是否有事?」询问再三,宗光只好说出实情:「临行前,小女重疾卧床,听说我们这儿将圆满达成任务,家书频催,要我尽速回去,因女儿想在临终前,问我一个问题;想到自己身负要责在外,竟连爱女临终的要求都无法实现,所以烦忧。」

伊藤听了,非常同情地说:「谈判已近尾声,签字盖章就委托我办好了,你赶快起程回家,与女公子见一面,以了其心愿吧。」

宗光听了,即刻整装回家。女儿一见父亲,便问道:「爸爸!我自知此病无药可医,眼看死神即将来临,唯一令我挂眭的是在世时我有双亲依靠,死后,我投向何方?依靠谁呢?」

宗光为一国大臣,日理千事,从未碰到难题,但女儿这一问竟令他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答,自责道:「我平常怎么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今天无法给爱女一个圆满的答复。」宗光的心里难过异常,忽一抬头,望见壁上一张观音菩萨圣像,于是就对女儿说:「你的问题,为父的我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你,不过你的母亲,常到浅草区的佛寺礼拜观音菩萨,也常持念观音圣号,甚至把生死都托付给菩萨,你走了以后,可以去找观音大士,让她指点你,引导你走向一个光明安乐的地方。」

这个久病的女孩听了父亲的话,双手合掌地念一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安详离开了人间。

宗光由于女儿的一问,而觉悟到生死问题的重要,便皈依佛教,潜心向佛。宗光认为这是观音菩萨化身来度化他的。

以上所说二则记载,是观音菩萨示现男童女度众的实例,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受用。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八部,佛经上常说的天龙八部,就是佛门的护法众,捍卫佛法,不遗余力。若详读,应分八段。

「应以天身得度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现天身而为说法;应以龙身得度者,即现龙身而为说法;应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现夜叉身而为说法;应以干闼婆身得度者,即现干闼婆身而为说法;应以阿修罗身得度者,即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应以迦楼罗身得度者,即现迦楼罗身而为说法;应以紧那罗身得度者,即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应以摩侯罗伽身得度者,即现摩侯罗伽身而为说法」。今将此八部一一解说如下:

「天」:梵语提婆,译为天。天是光明的意思。在三界中,说有二十八天,但这里所说的天,主要的是指欲界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在前面我们也曾提过天,但那是约个别说,现在总说为天,所以略有不同。

世间所有的宗教,除佛教外,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生天,他们认为天是最高的,是永恒不变的,殊不知,天也只是凡夫境界,未离轮回,未了生死,将来天福享尽,仍要堕落由业力支配而受生的。佛门弟子,主要是求生佛国,若求升天,便是走错了路头。

天人耽着欲乐,沉醉在糜烂的生活中,退失了智慧与德性,而忘记了修行的重要性。从前,帝释(忉利天王)亦曾请佛说法,可是回天不久,连佛所说的教诲,半句也记不起来了,等到五衰相现,才心生畏惧,拜佛、求佛。所以,佛弟子当爱惜人身,闻法修行,切莫落在欲乐深渊,忘却了生死大事。

楞严经云:「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段文与我们现在所讲的「若有众生,应以天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天身为其说法」的意思相吻合。

天既是光明之意,那么我们的心若坦荡无私,处事磊落光明,也可称做「天」了,何必一定要求升天上呢!

「龙」,印度话叫「那伽」。龙的种类很多,有兴风作浪的海龙;有守护天宫的天龙等,在法华经里列有八大龙王之名,所谓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婆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此八龙王皆龙众之上首,但不管那一类龙,我们从未见过。但是自古以来,中印两国皆有龙的传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有龙的存在。

龙因宿世福报的招感,能到处隐显自在,但由于前生瞋心过重,心地不正,而且顽劣好斗,不守戒法,所以沦为龙身,备受:一、热沙炙身。二、风坏宫衣。三、金翅鸟食啖。三种苦报,因此,龙也冀望脱离龙身,投生善处。

楞严经云:「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此文与「应以龙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龙身,为说舍离瞋心之法,使得解脱」是同样的道理。

「夜叉」,是印度话,译中文叫「勇健」,或称「能啖鬼」、「捷疾鬼」,有地行、空行、飞行三种,更有善恶夜叉之分,如专喜食人,危害众生的名恶夜叉;护持佛法,拥卫修行者的是善夜叉。

观音菩萨怜愍一切众生,发愿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若有一类众生,应以夜叉身才能得度的,观音菩萨就示现夜叉身为其说法」。

「干闼婆」,梵语「彦闼缚」译为寻香、嗅香、食香、香神等多种,以香为食,居须弥山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作众伎乐,是帝释天王的奏乐神,每当帝释要听音乐时,便点起一支香,干闼婆即寻香而至,受其差使。

观音菩萨无所不现,无所不度,若干闼婆根机成熟,想脱离乐神之身,观世音菩萨即为其说脱离放逸之法,使修中等十善,转放逸心为精进佛道心,转唱天乐音成演清净赞佛音,令脱离干闼婆而生诸善道。

「阿修罗」,梵语「阿素洛」,译为「非天」,意谓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亦名「无端正」,谓其国中男丑女美之意。又名「无酒」,言阿修罗曾采百花欲酿大海水为酒,花被海中鱼虾所食,酿酒不成,只得戒酒。

阿修罗有天道所摄的化生阿修罗,有人道所摄胎生阿修罗,有鬼趣所摄的卵生阿修罗,和畜生道所摄的湿生阿修罗。因阿修罗依附天、人、鬼、畜四趣而生,所以有人将六道轮回判作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五趣而略去阿修罗。

阿修罗前世也修五戒十善,但因我慢心高,猜忌念盛,死后堕阿修罗道,与帝释天互相憎嫉斗争,日受三时铜镬、剑戟之苦。

传说阿修罗与帝释本极为友好,因阿修罗嫉疑心重,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据闻阿修罗王有女名舍脂、貌美无比,帝释属地居天,未断男女之欲,见舍脂甚爱之,娶为王妃,婚后情感弥笃,一日,帝释与宫女相逢于花园,舍脂见状,不问青红,大起嫉妒,即向阿修罗王哭诉,阿修罗王瞋恨心发,下令攻天,从此,结下怨仇。

舍脂因妒,铸下大错,诸位妇女,当以此为戒。因丈夫在外,难免应酬,偶与女性谈话,并无不可,切莫如舍脂,不问是非,受嫉妒心左右,不计后果,乱想一通,那家庭就永无幸福安宁之日了。

做人好争强斗胜,怀疑心重,喜爱面子,这种人就是人道阿修罗。大家静思一下:自己有几分像阿修罗?

观音菩萨碰到瞋忌好斗的众生,即现阿修罗身为其说「柔和慈顺,谦卑忍辱」之行,令离阿修罗道。

「迦楼罗」,梵音「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迦楼罗王」,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为一切鸟中之王,俗称为「大鹏鸟」。居于须弥山北方的大铁树间。据经载:此鸟两翼呈金黄色,其相隔距离,有三百六十万里。每见东方日出即欲食龙,故日日巡视盘旋于须弥山下,欲食龙时,用其金翅,一拨海水,便能使海水一分为二,详见龙宫,捕龙而食。龙王不堪其扰,藉佛海边习定之便,告了一状,并祈佛代为作主保护。佛陀慈悲,即将所着袈裟,分与龙王,教其分成细条,披于龙子龙孙之身,可免金翅鸟攫食之难。金翅鸟欲捕食时,见佛袈裟,不敢时之,仍往白佛:饥不得食,求佛开恩。佛开示道:你若皈依三宝,持不杀戒,我当令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时,以米或饭七粒,布施你及旷野鬼神和罗剎鬼子母,除你等饥渴之苦。故佛子每供佛出食,必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缘于此。

大鹏金翅鸟头上有如意珠,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故亦名「迦楼罗炎」。

金翅鸟生虽有食不得苦,但死更苦,据说其将死时,寻食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金刚山顶受风轮所吹跌至须弥山下,如是飞跌七次而死,悲惨之至。

若有众生,好杀成性,观世音菩萨即为说仁慈爱物之法,启其善性,令得身心解脱。

「紧那罗」,译中文为疑神或疑人。此类众生形体似人,而头生一角,常令人有似人非人之感,故得此名。专司歌乐,以娱帝释,是乐神之一。

紧那罗居须弥山北,因前生布施功德,住七宝宫殿,能歌善舞,但其身似人非人,有马首人身的,亦有人首鸟身的,形体怪诞,苦不堪言,故想脱此身,头胎善趣。观世音菩萨若知此类众生欲脱此伦,即现紧那罗身为说远离戏乐,勤修十善之法,以满其愿。

「摩侯罗伽」,正音是「牟陀洛迦」,译为「大蟒蛇神」或「大腹行」,是人形蛇首,亦名「地龙」。

此类众生系前生含怨报复心重,今世始堕落为摩侯罗伽身,所以,为人必须宽宏大量,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万万不可心胸狭窄,事事计较,结怨在心,若如是,定遭恶果报,堕为蛇类。

生为此类众生,也是痛苦难当的,急欲寻求出离,观音菩萨即现其同类,为说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导其舍除瞋心,脱离大蟒蛇身的苦报,转生人天乐趣。

天龙八部,略释完毕。这些多系印度神话,因佛未出世前,其国人民均以神鬼作为信仰对象,佛陀成道后,观机说法,权巧摄化,将一切人非人等含容于内,予一平等之法,使得解脱机会。

「人非人等」这句话总摄前面所说天龙八部。八部众中,有似人身而非人身的,如紧那罗,摩侯罗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龙等,所以说人非人等;又有说人是指四大部洲的人群,非人是指人鬼神等,但若依此部经来解释,前者说法较后者妥切。

「人非人」,若更彻底的解释它,那就是存「仁」心者则名人,不存「仁」心者,则名「非人」。儒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此可见,「仁者即人也」,若无恻隐之心,人皆耻之,言其「人面兽心」,所以我们应扩大自己的心胸,发挥仁心,做个名符其实的人。

六道众生,唯人道是最好的修行处。佛陀曾说:地狱众生太苦,天道众生太乐,太苦则无法修行,太乐则放逸懈怠,均不能成就道业,独有人道众生,苦乐参半,逢逆境可激发道心,遇顺境能安心办道。所以古德说:「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能为。」道理在此,希望今后诸位能珍惜人身,以此虚假之色体而修恒常真如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是佛法的护法神,因其手中常执金刚宝杵的缘故,所以名为「执金刚神」。是三十三应身中的最后一身。

「执金刚神」,梵语「跋阇罗波腻」。「跋阇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有称其为「执金刚神」的;也有称其为「金刚手」、「金刚力士」、「金刚密迹天」等等;因为统领五百夜叉,故又名「金刚夜叉」。

依正法念经说:过去有位国王,他的第一位王后生了一千个王子,第二位王妃生了两个王子。王后生的一千个王子自信闻佛法后,皆发广大菩提心,大行菩萨道,国王心想:「这些儿子将来必定会成佛的,可是那位儿子先成佛呢?」国王为了要知道王子成佛的次第,特令发菩提心的一千个王子拈纸签以定成佛先后。结果,最初是拘留孙佛,最后是楼至如来,教主释迦牟尼是第四成佛,这一千佛也就是经典上常说的贤劫千佛。王妃生的两个王子见兄长皆发愿成佛度众生,心生敬佩,于是大王子发愿作大梵天王,劝请千佛说法,二王子愿为金刚力士,拥护千佛教法,这就是梵王与金刚神的来历。

诸位看了这段叙述,一定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王后能生千子?这里隐藏着一段传说:

据说王后本是山上的弃婴,被山寺中的老和尚收养,长大后亭亭玉立,貌美非凡,此女前世性喜莲花,常摘莲花供佛,并发愿来生随心所欲,足下生莲。一天傍晚,此女心血来潮,想在寺前走出一个莲花园来,心念一转,就趁着夕阳余晖,在寺前的空地上一步一莲花地走出一座美丽的花园。

不久,国王上山礼佛,看到寺前莲花园,称羡异常,也想在宫中凿座莲花池,便询问这位种莲的花匠,老和尚据实禀奏,国王说:「我想见见这位奇异的姑娘。」

老和尚只得差人叫她出来,国王一见其容貌,竟欲纳为王后,老和尚不敢违抗圣旨,不得已从命,下山时,老和尚站在寺门前目送着他们离寺,那知这位即将为后的少女因被此突降的富贵乐昏了头,忘记抚养她长大成人的老和尚及她十几年来生活过的地方,竟头也不回的走了,这的确太伤老和尚的心,他老人家不觉脱口骂道:「罪业女」。

由于老和尚的这句话,那位少女进宫不久,便怀孕在身,结果,生下了一朵莲花,国王气极败坏地将莲花丢进宫池里,随即令人把王后监禁冷宫。隔了一年,那朵奇异的莲花长成了罕见的「千叶莲」,并且在每片花瓣中都有一位可爱的小孩,「千叶莲华生千子」,这一千个小孩就是王后所生的千子。

诸位或许认为这是一条奇异的故事,但故事里确指示我们修道者要慎防口业,切勿脱口而出,让众生受苦。

「执金刚神」属佛教的守护神,有的寺院大门两旁供奉着两个王,右边的是金刚神,左边的是密迹力士;右面的表示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断惑。所以右面的是开着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阿吽二将。这二王实在是一王所化,本属一体的。在台湾很少见此阿吽二将,据我所知,台南开元寺的寺门绘有此护法神像,威武无比。

「金刚」是坚固之意,「执金刚」即表示人格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思。设若我们能以金刚的精神,断惑生善,则何事不成!所以观世音菩萨示现执金刚神身,不外指示众生要做个勇猛、精进、不畏、不屈的人,勇敢地向修行之路迈进。

佛教虽以慈悲为本,但为适应众生根机,便于教化起见,设有「折」、「摄」二门,折伏门,是对个性刚强的众生,以威德折其骄慢,令其信伏。摄受门,是针对个性柔和的众生而设的,以慈悲法摄受,使其信服奉行。执金刚神就是用折伏之法,辅助佛陀教化众生的。如果有一类众生,发心护持佛法,欲以金刚之威,降服邪魔,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世音菩萨便现执金刚神身,为其说摧邪辅正的法门,令成就威德,达彼愿望。

观世音菩萨的十九说法,三十三应身,至此以全部讲完。虽云三十三应身,十九说法,实际上,观音菩萨随机应身随缘施化,又岂只示三十三应身呢!我们不可固执于此,当视三十三应身为无穷无尽身,经文不过是举例而已。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段文主旨在结德劝供。「无尽意……度脱众生。」是结德。「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劝供。结德是总结上文观世音菩萨以不同身分,游化娑婆世界,度脱众生的妙化功德。劝供是劝在会诸众乃至未来诸众生等,咸应供养观世音菩萨。

前文从现佛身至现执金刚神身,属于别答,这段经文属于总答。释尊回答当机者无尽意菩萨说:「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观世音菩萨救七难、离三毒、应二求及现三十三身的一切功德。这所有功德都已达到圆满成就的境地,是为「成就一切功德」。

「以种种形」,指观世音菩萨化身无数,非仅现三十三身而已。

「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这说明观音菩萨游化世界之广,不但度娑婆世界的众生,同时也现身十方无量诸国土中,做利众化他的工作「度脱众生」更明白地告诉我们,菩萨之化身千百亿,游十方诸国土,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肩挑弘法利生的任务,目的在度脱众生早离业海苦速得清净涅槃乐。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成就如许众多功德,其对众生之恩浩如渊海,所以我们必需常念菩萨恩德,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谈到供养,通常分作理供养与事供养两种。物质供养,如香花、水果、珠宝等属事供养。能深解佛理,依教奉行,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口出气,便是理供养。这里所说的「一心」供养,即指理供养,要我们身口意三业清净,口念观音圣号,心念观音慈悲,身礼观音妙相,时时依教而行,以观音心为己心,念念不忘利生度众,护持佛法,那才是真正的供养观世音菩萨。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文明示观世音菩萨能施众生以无畏,故又名「施无畏者」。

佛陀于普劝供养后,随即又告诉无尽意说:「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摩诃是梵语,译为「大」,这已在前面经文中解释过,此不重复。「萨」即菩萨。此句在示意众生观音菩萨并不是一位普通菩萨,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菩萨。「怖畏」就是恐怖畏惧,极端害怕的意思。「急难」就是紧急而难以应付的灾难。设若我们处于极端恐怖,陷于万分急难之时,观音菩萨就能助长我们的勇气,镇静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远离一切怖畏灾难,让智慧之光永远照射着我们,快乐安祥永远陪伴着我们。

通常说有三种布施:一、「财施」:财有内财、外财、内外财之分。以衣物金钱等济助贫困,名「外财施」。以自身生命,如头、目、手、足等布施于人,名「内财施」。将妻子儿女施于他人,名「内外财施」。二、「法施」:弘扬教法,示众生修行之道,使得佛法受用,名为「法施」。三、「无畏施」:谓能去除他人怖畏,为其精神支柱,名「无畏施」。在这三种布施当中,财施属于物质。法施,无畏施二者均属精神上之布施。若论三种布施的功德,何种为最?那当推法施无疑。因财施仅解救众生色身之苦,而法施却能除去众生心病,令开智慧花朵,使众生长养法身慧命,进而了生脱死,成就菩提道果,所以说法施是至高无上的布施。经文中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说得澈底一点,也脱离不了法施。诸位想想:世间最可怖畏的莫过生死,众生的急难,也莫甚于生死。想真正除去众生怖畏急难,就非要使众生了脱生死不可,所以菩萨以「无畏」施于众生,这「无畏施」岂不是「法施」吗?

楞严经十四无畏中,观音菩萨向世尊说:「世尊!我复于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于四不思议中说:「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害,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这是说明观音菩萨,因修耳根圆通,发起妙用,所以能以无畏施于众生。同时说明,十方国土的众生都称他作「施无畏者」,并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才如此称赞他的。

现在我们不谈楞严经的十四无畏,普门品中也有十四无畏,那就是前头经文所说的救八难、解三毒、应二求、及持名,合共十四,这便是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施了。简单地说无畏施的主旨是「使令众生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均有所安,没有恐怖。」这才是无畏施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高僧传里记载着观音菩萨施与众生无畏,令脱苦厄的事:

魏朝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叫做朗的,经过险路,被贼兵捉去!关在帐幕里,朗与同伴商议逃跑,但贼兵防守严密且四面皆石壁,又不知浅深,如何逃出?众人惶恐不已,偶见一棵大树依崖畔而长,即用绳系树而下,时夜大暗,崖底纯荆棘,无下足处,捉绳悬住,暗中相告说:「上下不得,怎么办呢?只有专心一致的默念观音菩萨名号,求菩萨解救我们。」于是,以头叩石而念,不久,光照崖下至地,见一大虎在前,众人惧入虎口!朗告诉大家说:「我们得脱离灾难了,这只老虎决不食人,是菩萨指示路径,我们可以随着老虎走出去。」奇怪的是老虎在前,众人在后,人走得稍慢,老虎就停下来等人,一直走到拂晓时分,才踏上平坦大道,然老虎却不知去向。这只老虎难道不是观音化身,而来施与无畏的吗?

关于观音灵感应化的事迹相当多,这只不过例举一条而已,诸位不要忘了,时时称念菩萨的名号,遇难时要念,平常时更要念!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世尊普劝大众一心供养观音菩萨,无尽意深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广大功德,心生敬仰,因此禀告世尊说:「我今应当遵奉您的指示,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随「即解」下挂在「颈」项上的「众宝璎珞」,这些众宝璎珞非常珍贵,若论「价值」约在「百千两金」左右,无尽意菩萨至诚地将这些贵重的宝物呈献给观音菩萨说:「仁者!愿您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是菩萨间的互相称呼,意谓,「有仁德的人」。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地要将众宝供养给观世音菩萨,但观音菩萨却「不肯受之」,无尽意再次奉上说:「为了怜愍我等,还是请您接受吧」!照字面来看,这段经文不过写实,浅显易懂,没有可说之处。其实,佛经义理奥妙难解,我们决不能用凡俗的眼光,浅薄的智慧去解释它,否则,纵使让你读完三藏十二部经典,也丝毫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诵经难,解经义更难。」诸位!切莫以凡夫之知去小视这段经文。

「璎珞」,是印度人的一种装饰品。挂在头上颈上的叫璎,配带在身上的叫珞,璎珞的好坏,视人的地位、经济而有所差别,随顺印度风俗,所以佛菩萨也用此来庄严外表。

但经文中有一句特别引人注意的「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由此可见,文中所指的璎珞并不是指有形的珠宝而言,无尽意也是位德行高超的菩萨,他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已经积聚了无边的功德法宝,庄严自己所证得的清净法身,无尽意解下颈项璎珞宝珠,即表示菩萨虽证法身,但不安住法身,从法身中示现化身,来度化十方众生,如今无尽意菩萨以其无尽功德法宝,至诚恳切地供养观世音菩萨,所以名为「法施」。

我们可以将「法施」作另一种解释,佛教讲布施,一向注重「不着相施」。这就是所谓「三轮体空」的布施,当真正供养布施的时候,不着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虽行布供养施事,但丝毫不居布施功德,认为「布施」是自己份内事,欢欢喜喜,诚心诚意地布施,施后不望报,不记于心,如此「三轮体空」的布施,虽财施亦转为法施。

又菩萨布施,不为自己求利益,而为众生求福德,无尽意菩萨将此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使十方法界众生同样获此功德利益,故名「法施」。

还有,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比喻为功德智慧;本业璎珞经中说:「光为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

今无尽意以表智之璎珞供养观音菩萨,而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表征,悲智为每一菩萨所共具有,以璎珞之智合观音之悲,表观音悲智圆融,上求下化,运用自如,所以名为「法施」。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时」,指无尽意菩萨解下璎珞供养观音菩萨的时候。为什么观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布施呢?因一、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性,皆具真如妙宝,于理上说,并没有「受」「与」之别,「取」「舍」之相,所以观音菩萨不肯受之。二、菩萨受他供养,悉为怜愍众生令种福田,若违斯义而取着利养便不应该接受。观音菩萨初不接受,即是此意。

无尽意至诚地供养观音菩萨,但观音菩萨为显示上面所说的种种因由,所以婉言拒收。无尽意见观音菩萨不肯接受他的供养,又再诚恳至切的禀白观音菩萨说:「请怜愍我们智浅福薄,少做功德的众生,接受这璎珞的供养吧!」这段文是无尽意菩萨的重请供养。文中的「我等」是指无尽意本身及与会的四众弟子。菩萨供养,非为自己利益,而是为众生广植善根福德,代贫穷困苦的众生布施求福的。说明白一点,无尽意菩萨是因「愍众而施」,观音菩萨亦是「愍众而受」。

无尽意菩萨为一、示至诚故,望藉佛陀之命,使观音菩萨接受。二、明其布施是为众而施,既因众施,菩萨亦为众而受,不损正义,所以重请。

珍珠宝物,世上无人不爱,为金银财宝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者,比比皆是。佛说:「黄金如毒蛇」,时时告诫弟子们要「淡泊以明志」,对金银要「取诸有道,用诸善行」切莫贪得无义之财,而又悭吝不舍,做一辈子的守财奴,纵使有钱,又有何用!

由上文可知道,菩萨所做一切均以众生为主,丝毫不为自己打算,此等慈心悲愿,多么伟大,我们应生至诚感恩心恭敬供养,进而身心效法,做个堂堂正正的佛弟子。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在那个时候,佛陀对观世音菩萨说:你应该怜愍悲念无尽意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和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

「四众」及天龙等八部众生在前面经文里已解释过了这儿不再重说。

观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璎珞供养,是因为一、欲使布施的人生殷重心,二、有二佛在,依礼则当谦逊,三、表示少欲知足,四、未奉佛陀之命,不得辄取。

佛陀此时对观音菩萨说:「你应当愍念四众及八部众生,接受无尽意的璎珞供养。」于是,观音菩萨上顺佛旨,下愍群伦,接受了无尽意菩萨的供养,随即将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为什么要分作二分呢?因为菩萨一举一动均以众生为主,他将璎珞分作二分转奉二佛,目的在展转增长我们众生的福德,让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享有更多的法味。这也正显示观音菩萨能修供养的妙德。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就是现在佛。

释迦,是古印度种族名,义译为「能仁」,谓佛具大慈、大悲之心,能与众生乐拔众生苦。牟尼是寂默义,示佛不但有利他的大悲心,并且有甚深无边智慧,能破除自身一切烦恼,不被妄想无明所困,是谓寂默义。以仁慈心做化他工作,明显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静默照,是显佛陀的出世空寂。单从释迦牟尼四字的解释,我们可以知见到佛陀的伟大胸襟,不凡的深慈悲愿,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及如何做弘利生的工作。

多宝佛塔,多宝佛是过去佛,依法华经第十一品见宝塔品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严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由此因缘,佛说法华经时,多宝佛塔必涌现其前,为作赞言,以作证明。

凡塔,皆为佛所安住处,而此佛所安住之处有众宝庄严,故名宝塔。又释此塔为多宝如来所安住,故名宝塔。

依理释:多宝佛塔示佛之法身,即礼体;释迦牟尼佛示佛之报身,即事相;观音菩萨示佛三身中的应身,即用。以应身之观音菩萨将璎珞转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本品的发起人无尽意菩萨说:观音菩萨有如上所说的自由自在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游于娑婆世界。

「如是自在神力」这句经文是统指上面所说过的观音菩萨以慈心拯救众生苦难,示现三十二化身普度有情的种种用及菩萨「能施无为」、「能感供养」、「能修供养」的妙德。所谓自在,有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等说法,但归纳起来,不外心身二大自在,何谓身自在呢?唯识中说:「施为无拥,名为自在」,是身自在义。法华经序品上说:「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是心自在义。浅显地说身不被境困,进退无碍,名身自在。心离诸缘,远离系缚,名心自在。「自在解脱神通妙力」是谓「自在神力」。

观音菩萨以此神通妙力游于娑婆世界,「游」在此文中有画龙点睛之处。大抵世间众生发慈心,行布施,多少均有所执,唯出世菩萨舍尽一切报酬,只求奉献,不计酬劳,只有欢喜,没有牵强,高高兴兴地为众生谋福利,所以说「游」此娑婆世界。

如今,普门品长行已讲完,接下来讲的是偈颂,大体上,偈颂都是属于长行的重说。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尔时」,当佛陀说完长行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又用韵文的语调来请教释迦牟尼佛,以便详述观音菩萨的种种功德,使大众更进一步去体解观音菩萨的甚深行处。

关于本品的偈颂,当初姚秦三藏法师罗什翻译普门品时并没有将偈颂部份译出。到了隋文帝时,从北天竺来了一位阇那崛多法师与达摩笈多共译的添品中才有此偈颂,后人以此偈颂补入罗什法师的译本中,遂成今日有偈颂的妙法莲华经本。

偈颂,亦可称为重颂,就是用韵文体来重述前面长行的意思。「偈」梵语叫做偈陀,中国译为应颂,合华梵之意,故称偈颂。

偈颂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的差别,它有一个规定,不管三字也好,七字也好,必需具足四句,才能成为一偈。偈颂又分为「祗夜」和「伽陀」两种。梵语「祗夜」,译为重颂,是以诗词的体裁,重新说明长行所说的义理名为重颂。「重颂」也有「广颂」「略颂」的差别。「广颂」是在长行文中,没有说明清楚的地方,以偈颂详细的述说清楚;「略颂」是在长行文中,已作详细说明,在偈颂里,只作简要的概述而已。梵语「伽陀」译为「孤起颂」,所谓孤起,就是在长行中没有广、略说明,仅在偈颂中孤独而起,说明另一种意思的叫做「孤起颂」。现在本品的偈颂,就是属于重颂的一类。为什么要重颂呢?因一、为契众生根机:众生根机有利钝之不同,利根众生随说即解,只要长行之文便足够了,但根机较钝的众生,佛陀得予以再次的说明,才能有所领悟,所以要用偈颂重复颂出。二、为后来之众:佛陀说法,有的众生因因缘关系,无法一开始就参与听法,佛陀为体恤后来众生,令得佛法利益,所以长行之后,再补以重颂。三、印度宗教,本就有散华与贯华二种说法的体裁。长行是属于散华说之类的,散华就好比我们中国的散文。偈颂属于贯华体,如同中国的诗词韵文之类,这均因众生的喜好不同随机而说的。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这段文是无尽意菩萨,重向佛陀请问观音菩萨得名的因缘。

「世尊妙相具」,是无尽意菩萨赞叹世尊的。「世尊」是对佛陀的尊称。佛为世间、出世间最尊贵的圣者,故名世尊,是佛的十号之一。「妙相具」,是具足微妙相好之意。指世尊内具万德,外显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言。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平常我们最常听的赞佛偈是「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些都是赞佛功德具足,相好庄严的。

「我今重问彼」,「我」,无尽意菩萨自称。「重」,「再」之意,在前面长行里问过,现在再问。「彼」,是指观世音菩萨。

「佛子」,也是指观音菩萨。三界众生,依佛教化,皆名佛子。观音菩萨辅佛度化,依佛教示而行,所以,名为佛子。无尽意菩萨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由于什么因缘才得此名?虽然所问与长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却稍有出入。在长行里,佛陀专示观音菩萨的慈悲妙力。而在重颂方面,则着重于观音菩萨的愿与行。「因缘」二字在长行中只解释为什么理由;在偈颂里,广释做菩萨过去无量劫前即发大清净愿是因,有苦无乐的众生是缘。就是自身行化的大愿为因,以众生为缘,依此「因缘」,普现世间,救度群伦。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无尽意菩萨既以偈颂请问世尊,世尊也以偈颂来回答他。所以说:「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汝听观音行」,「汝」,指无尽意菩萨。「听」即谛听,仔细听的意思。「观音行」,是观音菩萨如何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自利利他的行愿。总说一句,就是要无尽意菩萨及与会大众,仔细地听观音菩萨自利利他的慈行悲愿。

「善应诸方所」即「善于普应十方世界」的意思,观音菩萨寻声救苦,以三十二身,示现于十方无边国土,感应十方无量众生。菩萨身心自在,具妙神通,能以一身而化千百亿身去应众生的要求,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众生心诚恳切,观音菩萨决不会令其失望的。下文中有「无剎不现身」之句,便是给「善应诸方所」下了一个最妥贴的注脚。

「善应诸方所」的「善」字,有「自在」之意。一个人假若身心皆不自在,受外境等种种束缚,种种执着,自身就难保了,那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解脱他人?观音菩萨又如何能够做到「普应十方,观机施教」呢?这重重的疑问,在下文里都给诸位带来了圆满的答复。

观音菩萨所以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仍是由于他过去初发心时,曾经发过深如大海,广如虚空的誓愿,并且本着自己的大愿,日夜匪懈地去实行,去努力,决不因环境险恶,众生顽愚而退却、舍弃。佛典里记载着这么几句话:「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也」。一个立大志愿的人,假使不先调制己心,格守誓愿,持之以恒的话,是不会有美好结果的。

何谓「弘誓」呢?课诵本上有四弘誓愿,即: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菩萨都具有这四弘誓愿;在四弘誓愿的当中,「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利他的,属于根本愿,第二愿与第三愿是自利,第四愿则是自利利他的结成。

做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不但有他们所共立的通愿,也有他们所自立的别愿,例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等,都是约个别誓愿而说的。观音菩萨在初发心的时候,就立下了十二大愿,愿愿均以度生为要务,所谓「寻声救苦,善应诸方,能灭诸苦」之行,便是观音菩萨誓深愿大的最好说明。

菩萨立弘誓愿,广被众生,并不是短时间内的事,而是要历经尘沙劫数的时间,精进不懈地实践菩萨行,才能有所成就。这种广大、究竟、长远的伟大行为,是无法用我们的心去测知,用我们的语言去表达的,所以说「历劫不思议」。

既然观世音菩萨曾经历过尘沙万劫的时间,那么,他所亲近侍奉的佛当然不在少数,因此颂文说「侍多千亿佛」。菩萨亲近侍奉诸佛的原因主要的是「常随佛学,辅佛教化」,将佛光法水带到每一国土的角落,让大家都得到佛法的受益。

「清净愿」,是说明发愿的纯洁,没有丝毫不正的念头。「清净」两字,我们可以解释成不贪不瞋的意思。因为菩萨发愿,不为个己,不求世间名利,贪享荣华富贵,只深深系念众生,悲怜众生,他,只讲奉献,不计报酬,所以不贪。又菩萨度众,纯属发心,他,高高兴兴地做,欢欢喜喜地行,不带一点勉强,谨守佛陀之教,上求下化,故名不瞋,以不贪不瞋之心发广大之誓愿,是为「发大清净愿」。

观音菩萨从因地发心修行之后,亲近了无以数计的佛,发了甚深广大的清净愿,所以才能够身心自在地示现十方,经历尘劫而度一切众生!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我」,是指释迦牟尼佛,「汝」,是指无尽意菩萨。「略说」,是简略的说明。因观音菩萨的慈心悲愿在长行里已有详细说明,在此,只是约略再说而已,何况,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弘誓,清净大愿,若要逐一细说,定要费时长远,并不是三天半月所能说尽的,所以在这里仅能作一简要的介绍。

「闻名及见身」的「闻名」,就是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既然听到了口中就应称念,这是三业中的口业供养。

「见身」,闻菩萨名见菩萨形像,便恭敬地以身礼拜供养,这是三业中的身业恭敬。

「心念不空过」,除了身口二业恭敬供养外,更进一步地,我们要专心一致的系念观想着观音菩萨,这样以三业至诚地礼念心思,必能得到菩萨的感应。在十句观音经中说:「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这就是「心念」至诚的写照,也就是三业供养中的意业供养。

无论那个宗教都讲「虔信」,佛教不只说,而且实行得更彻底。他要我们生起清净的心,弃除一切杂念妄想,这弃除杂念妄想的方法,是要我们口常称念观音圣号,身常礼拜观音圣像,心常思维观音愿行,使身、口、意三业合而为一。能如此则必有所获,决不会令你徒劳无功,所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

不但信佛如此,举凡世间出世间大小诸事亦复如是,必需口说身行心思,三业并用,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善,如果只计划不实行或只实行不思虑,是无法将事情处理得十全十美的。

有人认为向佛菩萨的木刻画像恭敬礼拜是件愚不可及的行为,他们以为,那不过是块木头,是张纸罢了,对木头、纸张行跪拜礼,未免太可笑了,其实,他们这种粗浅的想法是不对的。

举例来说:如竹皮,可以将它编成竹篮,盛鲜花果菜,也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脚上,可以做成竹笠、戴在头上;一张纸可以印成连环图书也可以印上佛菩萨的圣像,印了佛像,就值得让我们去恭敬礼拜了,木与纸的本身虽然没有尊卑之分,但显现于那上面的物像却有贵贱之别,我们是拜佛,并不是拜木头或纸张啊!

「能灭诸有苦」,「诸有」是三界之谓。「有」指有因有果。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恶因即得恶果,因果不昧,故称为「有」。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欲有」、「色有」、「无色有」,这是约简略而说的,若详细分析,「诸有」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不还。统而言之,「诸有」是指三界六趣的善恶因果而说的。「苦」即苦痛。这有「苦因」和「苦果」的差别。「苦因」是「烦恼」,「苦果」是「业报的身体」。苦的种类很多,但总不出内外二苦,内苦指的是身体上及心理上的贪瞋嫉妒诸苦。外苦,指环境等外来的压力而言。不论内苦或外苦,只要我们三业清净,恭敬礼念,与菩萨感应道交,合而为一,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能灭三界诸有之苦而达清凉之境。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从此偈下,重颂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此颂明能灭水火风三灾。

「假使」是假设之意。「兴害意」兴起谋害之心。这通指人鬼而言。设若遇到人或非人生起谋害你的心,把你推入大火坑里,想结束你的生命,只要你一心镇定,专念观音菩萨名号,于剎那间,炽热火坑化做清凉莲池,令你脱离火坑之难。

或有人被狂风吹至大海,漂流于茫茫海中,遭遇到毒龙、鲸鱼、罗剎鬼等种种灾难,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候,只要虔诚称念观音菩萨,就能免受毒龙、鱼鬼的袭击,脱离灭顶之灾。

在冥祥记里记载说:晋朝富平令栾荀,从征卢循失利,战舫被焚,栾荀着急异常,虔念观世音菩萨, 名号,俄见江中有神人挺立,腰与水齐,荀知称念观音菩萨名号得到了感应,乃跃入水中,身浮水面,足如履地,不久,被援军遣船救上岸。

以上所说,只是事相上的解释,若依理释,则义意更深一层。

依理说:遭逢逆境折磨、或遇仇敌、土匪、强盗兴起谋害心意,触动了我们无明瞋怒之火,因此瞋火促使我人堕落三界火坑,若能即时警悟,起一念忍辱,心得自在,业火停烧,瞋火瞬熄,心境自然清凉。

「大火」,指见思惑。外火是见惑,内火是思惑。佛经上说:「火灾能烧及初禅」,若能时常称名而一心不乱,是无漏心王发得禅定,灭见思惑,不但烦恼大火所不能烧,火坑也变成清凉池了。

「巨海」,即烦恼的大海,「龙鱼诸鬼难」就是爱欲的波涛,龙鱼等喻为女色,实际上,女人之妖艳娇态,比龙鱼恶鬼更可怕,假使我们没有清明的理智,往往被色所迷,浮沉在爱欲的波涛里,招致许多痛苦和折磨,所以佛说:「爱欲为生死轮回的根本」,诸位知之,不可不防。

倘若我们漂流在贪痴烦恼的大海中,遭受了爱欲波涛的拍打,妖艳娇态的迷惑,此时,应紧称观音菩萨名号,以菩萨的清净大智,洞知诸法皆由因缘假合而成,则爱欲迷执自然远离,爱河之苦随即消除,显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安全、祥和的避风港。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须弥」,又名苏迷卢,是印度语,译为「妙高」。据说此山在四大海之中,出水面有八万四千由旬之高,高与天齐,所以称做「妙高山」。依今人考据的结果,认为须弥山就是现代的喜马拉雅山。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把须弥山真实化,或许它只是印度人假想出来的一座山吧!

当人从这高山上被推落的时候,能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藉菩萨威神之力,便如日悬于虚空,不会堕落山崖。或有人被残暴凶恶的人追逐,从金刚山上堕落下来,如能称念观音菩萨,则不受丝毫损伤。

梵语斫迦罗,译为金刚山。依起世经说:「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高六百八十由旬,纵广六百八十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故名金刚山。」这是说明金刚山的位置与特性。关于此山,我们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索深究,佛之经文寓意深妙,读经、听经,主要在「深入经藏,依教奉行」不一定要拘泥于文字上面的解说。

须弥山,喻吾人的我慢山高。当一个人处于顺境,志得意满之时,往往傲视他人,贡高我慢,像一座须弥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欣赏不到美丽的远景,阻碍前进的脚步,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我慢心高,不肯虚心接受大法,瞧不起真理,固步自封,因而堕落,任其菩提树苗枯萎,这种人若能时时称念观音菩萨,体念菩萨的同等大悲,则不会轻侮他人;能常念彼菩萨大勇,则会策励自己,向上精进,安守自己的法身慧命。

人生在世,若没有纯净的修养,是无法去除我慢心的,得志时,自恃凌他,如立须弥山顶,不得志时,自暴自弃,牢骚满腹,如被人推堕须弥山下,惟有持念观音菩萨,显现智慧心光,才能如日住于虚空,不受阻碍。

「恶人」,喻十恶之业。佛家是讲因果的,人若造作杀、盗、淫、妄等十恶,这十恶之业如影随形,追迫不舍,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是亘古不变的。

「金刚山」,具坚固不坏意。我人所造之业,如金刚之坚,佛说:「定业不可转」即是此意。也有将金刚山比喻作我们内心的信念。念念坚定,才不致受外界引诱,被环境动摇,这惟有假菩萨威力方能自由自在,不随境转。

另有一说:金刚山是指内在的我执。依佛法看,众生的我执,最难打破,是修行者的一大阻碍。我执分二种,一为分别我执,一为俱生我执。分别我执需修至初地,方可破除,但俱生我执,最极微细,必需修习生空智观,才能逐渐断除,所以喻如金刚。

偈颂上说:十恶之业,如影随形,时时追迫众生,就好象凶恶的人,紧追身后,无法摆脱。人所造作的定业,是不可转除的,这定业如金刚坚固,任你千方百计,也脱离不了,唯有勤念观音菩萨,依真观之力,始能转烦恼为菩提,智镜圆明,体同虚空,纵横无碍。

观音菩萨寻声救苦,随风逐形,只要我们肯深信佛法,礼拜供养,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即救援,在异谈可信录一书中说:

贵州修文县白水洞,盛产水银。在洞里采水银的工人,约有一千多人,岩下居民有数百户之多,离洞二里远,有一条溪,忽然来了一位美女,沐浴其中,乳垂至脐,一时,工人、住户全去观看,甫进溪时,轰然岩塌,庐舍俱陷,美女竟杳无踪影,众人始悟是观音大士化身拯救大家的,感恩礼谢,信仰益加。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值」在此应作「遭遇」解,这段偈文的前四句是说怨贼之难,教我们要以观音的慈心去对付怨贼。为什么呢?因为手持刀枪的凶汉怕的不是武力,而是慈悲心,中国有句俗语说:「柔能克刚」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遭遇到持刀的凶汉包围在你的左右,最好能定下心来,念观音菩萨圣号,以观音的慈心为己心,怜悯他们,救助他们,以此慈心感化他们,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凶残暴虐的心就能化为一片祥和安宁的天地。

民国初年,江苏扬州邵伯李家庄,有位李大善人名国琚。奉佛修善,从不后人,地方上大小诸事,只要他能力所及,没有办不成的,庄里的人对他崇敬异常。一天,盗贼闯进李家,想持刀抢劫,李大善人见了,神色安然地对群贼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诸位生活困难,以致未能与你们结一善缘,今天诸位来到舍下,时已过午,谅必尚未用食,大家先坐下来用过饭后,若欠缺什么,我当尽力给予帮助。盗贼听了李善人的话,惭愧非常,吃过饭,再也不好意思打劫财物,群贼受了李善人的德行感召,决心改邪归正,做个循规蹈矩的好人。

这件事实给本偈文作了事证,证明慈心却实能转暴戾为祥和。

依理解释,这里所说的「怨贼」,是指内在的并不是外来的,如贪、瞋、痴三毒是内贼,能劫除我们的功德法财,见闻觉知属外贼, 这内外贼长久围困在我们的心中,时时欲夺我们的清净法宝,那怨贼的主人就是我执,我见,我执我见不除,生烦恼障;法执不除,生所知障。这两障,总称惑障。众生由是起惑造业,轮转不息,正如菜根谭上说:「见闻觉知是外贼,情欲意识是内贼,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则化贼成家人」。

灭除内贼,须从培养大悲心着手,世尊曾说:「修道的人,就要观察万法平等」,而以大悲为首,将大悲心培养增长起来,再观察人生和生灭状态,就知道世间所以造成不平等,就因为贪着一个自私、狭隘、固执、傲慢的「我」。有了「我」,就有对待的「我执」。根据佛陀的教诲,欲除我执当培养增长大悲心。观音菩萨为大悲行者,我们念他,赞礼他,更进一步学他,让慈心悲愿洋溢心怀,视怨亲平等无二,则要破我执,有何困难!

其次说「王难苦」,此文相当于长行中的刀杖之难。犯法受法律制裁,那是罪有应得,但这儿所提的「王难」是指冤枉入狱之难。在专制时代,并没有平等的法律可言,生杀之权,凭王令而行,触犯了国王法律,便处极刑,如果能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仗菩萨威力加被,使刽子手的刀立刻一节一节的断坏。「寻」此作「立刻」解。

晋朝太乙年间,高简荣犯法,处以极刑,临受刑时,一心皈命称念观音圣号,下刀刀折,终于免除刑法,刀下余生。

约理方面说:所谓「王难」,是指遭三界生死之苦,受烦恼魔王煎逼之难。「临刑欲寿终」谓吾人因惑造业,苦恼逼迫,牵引至六道轮回受报,浮沉不定,欲伤失法身慧命,此时若能持念观音菩萨,祈菩萨护佑,妄念不生,依此定力必超三界免轮回,显一分法身,破一品无明,所以说「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枷」是套在颈上的刑架。「锁」也是刑具之一,铁链的意思。「杻」即手铐。「械」指脚镣,这些都属刑具。约事讲;若有人被监禁在牢房里,身体披枷戴锁,手镣脚铐,只要专念观音名号,就能得到解脱,「释然」此作解脱解。

法苑珠林里记载说:晋朝时,有一个河内人名窦传,是高昌的步卒,当时高昌与冀州刺使吕护,彼此不睦,窦传等袭击吕护,不幸被捉,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日将杀,窦传专持观音名号三昼夜,杻械枷锁自然松开,窦传不忍同伴系狱受苦,虔诚祈求说:蒙菩萨救护,桎梏自解,但尚有同伴七人,何忍独去!望大士慈悲,普救俱免,祈祷后,牵挽同人,次第脱落,就乘夜开门逃脱。

在理上说:当众生因业力牵引,囚禁于三界六道之中,被色枷情索所缚,名缰利锁拘束,拖着六亲眷属,人我是非的业缘,无法得一解脱,倘若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超然物外,打破人我界限,放下身心,一尘不立,则业障自消,烦忧均除。

「咒诅」,凡用咒语、邪术、咒水等驱役鬼神,诅害于人的都名「咒诅」。

「诸毒药」,凡服而伤身的名为毒药,诸毒药,指毒药的种类很多。

如果遭恶人以咒诅毒药暗中加害的时候,被害者只要专心持念观音菩萨,不但能免受其害,且其「咒诅毒药」反还转回来,着在谋害者的本身。就是所谓「害人反害己」的意思。

「谈薮」一书中说:宋朝,有人名赖省干,以妖术杀人祭鬼,买十余岁的童女做供祭用。后来诱买了一位女童,带回囚禁在一间小屋子里,女童在家时常随母亲持观音大士名,虽被监禁,仍一心持名,至深夜,天窗忽然开启,见一妖物,光闪如电,女童心惧之余仍不忘持念菩萨名号,不久,口出金光射妖物身,妖物从窗跌下,女童大喊,值巡逻卒走过,破门救出,见一大白蟒蛇死于屋旁,随即逮捕赖省干治罪。

俗话:「吃亏人,常在世」。人生在世,千万不可存害人之心,要处处检点自己,修学佛法的人,不但要学习吃亏,还要发大悲心,做一切有利于众生的事,否则,害人害己,果报一到,就后悔不及了。

嫉妒、毁谤、离间中伤,贪等三毒,就如咒诅毒药一样,能残害法身慧命。对心怀瞋嫉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一心称念大士名号,以平心静气去对待他,则彼人如仰天吐唾,向风投尘,反着本人。

或遇恶罗剎,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这段偈颂主要在告诉我们,若遭遇到恶罗剎、毒龙、诸鬼,仍至受恶兽围绕,欲与加害时,只要一心不乱地念观音菩萨,一切灾厄便于瞬息之间,化为乌有。

「罗剎」,在前面长行里已解释过了,这儿不再重说。相传过去有一个「好问」的人,逢人见事总喜欢打破沙窝问到底。一天,独自一人走在一条田径上,遇到一位罗剎鬼,心想:「这下完了,罗剎鬼决不会放过我的!」虽在生死之际,他仍忍不住好奇地问罗剎鬼说:「你这位朋友长得可真怪,为什么胸白如雪而背黑如墨呢?」罗剎回答说:既然你想知道,我也不必瞒你,在这世间上,我最怕的是阳光,常常背光而走,所以胸白背黑。那人听了,不觉一振,壮壮胆说:你要取我性命,我也没有办法,希望你先让我走三步,三步之后再吃我,如何?罗剎不疑有他,欣然应允。那人马上拔腿朝太阳方向奔跑,罗剎因为怕光,不敢追赶,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人终于逃出了魔掌。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却告诉我们:心怀不轨怕见光明的人便是罗剎、恶鬼。因为此类众生专门在黑暗中行事,不敢面对光明,对付他,只要一心持念观音名号,以菩萨的慈光就能照破一切邪恶。

罗剎喻作吾人的瞋怒心。瞋心像把烈火,能烧毁人性理智,做出伤害人家,违犯道义的事来,一个人若常怀瞋心,好勾心斗角,相诤怒骂,时与罗剎性为伍,久而久之,迷失本性,真心如被罗剎吞食。瞋怒心重的人,最好能常念观音菩萨,以菩萨慈心对治瞋心,念念不忘与乐拔苦,涌出清凉心泉,息灭瞋怒烈火。

毒龙喻吾人的贪痴烦恼。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名利、金钱、地位,从没听人嫌说它多,日夜经营劳累,甚至欺骗、诈取、斗争,为满足自己欲望,不择手段,假使我们能在贪念生起的时候,以菩萨舍己为人的精神,替他人设想一番,化贪欲成喜舍,以自己能力所及,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贪欲之心,自然稀薄,喜舍之念渐渐充满心怀。如此,则贪之毒龙必定消除,身心自然舒泰。

「痴」就是佛经上常说的无明,是烦恼的来源之一。愚痴的人,事理不明,颠倒是非,并且,没有主见,容易受人左右,误入歧途,一点小事就能让他苦恼半天,这些都是由于智慧不足的缘故,补救的办法,除了亲近善知识多研究佛典以外,应该常常受持称念观音菩萨,令智慧增长,弃除痴暗,对事对理,方不致有所偏差,这样就可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了。

「诸鬼」喻吾人的阴计疑心。俗话说:「疑心生暗鬼」可以给此喻下个最适切的注脚。

疑心也是障道因缘之一,众生烦恼由它而起的不在少数。疑心病重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业。修道,疑佛真理;交友,没有诚心;待人处事,疑神疑鬼,魂不守舍,甚至连睡觉都心不安宁,这种人,实在可怜,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劝他念观音菩萨,朝夕不忘,久了,心神自然安定,疑心之病,也就自然消除了。

以上所说,皆属烦恼,因有烦恼,所以才有觉悟。经云:「烦恼即菩提」,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众生只要能将迷心转为悟心,当下就能超出三界,不受烦恼折磨。

念观音菩萨,想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大悲平等智慧,转烦恼为菩提,转恶念为善心,罗剎恶鬼,当然不能害之。这一转心之间,利害关系相距十万八千里,佛教教理主要的就是说这一转心的心。

「恶兽」,若以事释,则指虎、豹、豺、狼之类,虎豹性悍横,豺贪心,狼狠戾,狈倚势,狐多疑,獐不孝,狡机变……等能危害吾人性命的,都称之为恶兽。

南海慈航里记载说:明朝有一位闽南人,名叫雷法震,以烧木炭为生,一日得鸭栏木一块,见其纹理精细,欲雕刻观音像,朝夕礼供,但因事情繁忙,没有立刻实行。一天,入山烧炭,树莽丛中突然走出一只老虎,见雷法震,便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正当危急之时,忽然出现一个美女,呵叱老虎,虎竟被女慑伏离去。法震惊魂甫定拜问女子姓名,以便他日报答。女子答说:我是君家鸭栏木。说毕即隐身而去。法震仔细思量,知是观音菩萨化身来救,于是择日雕刻圣像,并且从此尽形寿持斋礼拜,可见观音菩萨神通感应之大。

法苑珠林也记述说:我国宋朝元嘉初年,有位沙门,名昙无竭,是个修苦行的行者,平素诵读观音经,持念观音名号。有一次,与徒众二十五人,往寻佛国,历尽万苦千辛,到达天竺舍卫国路上,遇到一群山象,奔冲而来,昙无竭捧经念到:一心皈命大悲观世音菩萨。念毕,忽有一狮从林中走出,山象见狮立即惊走,众人没受丝毫损伤。可是走没多久,又遇一群野牛狂吼而来,欲与加害,昙无竭皈命如初,虔诚称名,空中忽现大鹫一只,驱散野牛,昙无竭等因虔称菩萨名号的缘故,又免除了一次灾难,这都是观音菩萨慈悲救助的。

若依理释,「恶兽」喻如吾人的十大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此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此五者谓之五利使﹞。又喻作十缠,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瞋忿、覆。此十种妄惑,能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入涅槃,故名十缠。这十缠、十使如同恶兽一般,能残害众生的法身慧命,阻碍吾人的菩提大道,所以,大家应该常念观音菩萨,以观音的平等慈慧,斩除「恶兽」的伶牙利爪,破十使、十缠,而成就菩萨十地位。

现在的时代,是个为生存而竞争的时代,众生心中就有锐爪利牙相争相斗的情形,为求名闻利养,心胸狭窄,悍横、暴戾、狐疑、倚势、狡诈,不惜己身人格,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如此,我如此,他也如此,稍不小心便落入他人所设的陷阱,这不是如被恶兽围绕一般吗?奉劝诸位,要常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平等之心,视众生如父母、弟兄,化恶念为善心,则身旁恶兽,心中恶兽都会隐避无踪的。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四脚蛇。行体似壁虎但比壁虎大。颜色略青,性奇毒,伤人致命。

「蝮」属毒蛇之类,多居湿地。体长二尺余,头部三角形,颈细、鼻反钩。上颚两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与毒腺相连,人被啮时,毒腺出毒液,由管牙注入人体。体呈灰黑色,有黑褐斑纹,尾部短小,人若被咬,难以治疗。

「蝎」:一作「蝎」,属蜘蛛类,体长约五分,色多黄褐,头胸部与前腹部合为躯干,头胸部之背面,有一对大单眼,数对小单眼,口在头部前端,下腮为钳状,似蟹螯,胸脚四对,末端有二爪,前腹部分七节,后腹部分六节,后腹部细长如尾,末端有毒钩,供防敌及捕食之用,是毒虫之一。

蚖蛇及蝮蝎,会吐出如烟火般的毒气,所以说:「气毒烟火然」。这些毒气能致人于死地,假使不幸遇上,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持念观音菩萨,蚖蛇蝮蝎,一听到念观音菩萨的声音,便回避而去,不再伤人。因此偈云:「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蝮、蝎喻地、水、火、风四大毒蛇。诸位应该明白了知:「此身非我,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四大和合假名为我」的道理。依理说:地蛇混浊喻人之贪心;水蛇濡滞喻人之愚痴;火蛇暴燥喻瞋心;风蛇凌高喻骄慢;这贪、瞋、痴、慢的毒气无时不迷漫在你我左右,稍一不慎就伤害他人,如恶口辱骂,挑拨离间……等,轻则伤人心,重则害人命。放眼看当今社会,漫骂纷争是常事,于是,人与人结怨,国与国相争,这都是由于人的无明毒气所引起的,要除此毒,需称念观音菩萨,令反本还源,回光反照,则毒气必除,真心必现。

谈毒蛇,金银钱财也是毒蛇之一。昔时佛陀与阿难外出行化,走到一座村里的小树丛边,佛陀忽然回过头来对阿难说:

「这地下伏藏着许多毒蛇,你看见吗?」

「是的!佛陀!弟子已经看到了。」说着他们慢步的走了过去。

一个老农正在树丛边掘土,听到佛与阿难的对话觉得很奇怪,心想:「难道这两位沙门的眼睛那么厉害吗?土地以下的东西都看得出来?」为了清除心中的疑问,他拿着锄头开始往地下掘,一会儿,显现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堆黄澄澄的金子。老农高兴得说不出话,急急忙忙的想法子运回家去。本来是个缩衣减食的农夫,一下子便成了百万富翁,邻居都觉得奇怪!

当时王法规定发现财宝是不能占为己有的,老农成了暴发富的消息传至王处,国王随即命人提审,处以刑罚,迫说得宝地方,恐留有余宝未掘,因而被打得遍体麟伤。老农大声叫冤,怪自己愚痴,不信佛言,国王听了觉得奇怪问他:「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老农合掌含泪一五一十地将佛与阿难的对话禀告国王,国王知道他已深信佛言,发愿悔改,于是说道:「世尊大慈悲,宝藏称蛇窟,欲令人远害,人不信佛说,贪心致罪责。尚能忆佛言,刑罚可永息。」说完,就下令把老农释放回家了。

钱财,是大家所贪求的,但「财」须取之有道,不可贪图非分。有了钱,更要应用得法,多做善事,济贫抚孤,修桥铺路,千万不可悭吝不舍,做一个十足的守财奴,那就失去了金钱的效用了。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云」,水蒸气凝聚成微细水滴,浮游在空中的叫云。若乌云弥漫空中,则是下雨的前奏。这儿说云,主要的是指乌云而言。

「雷」,指空中带电的云所引之放电现象而言,通常称其所发之声为雷或雷鸣。

「电」电的旧义,是指空中带电之云放电时所发的光。今则称电为物质中固有的能,可用作动力,利用它发光发热,如闪电。雷电,人们往往联结在一起说,因为每逢下雨,打雷之前,多先有闪电,然后才有隆隆的雷声。也因此,有些人误以为雷电有先有后,其实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关键是光波传得较快,而声波传递较慢的缘故,所以才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雹」,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冰雪,旋裹成块而下降的称为雹。春夏间雷雨时常见,据说小者如豆,大者如梨,能伤人及农作物。

从「云雷鼓掣电」到「应时得消散」,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好比本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冰雹降落,这种景象,令人惊惶恐怖,如果遇上了,要尽快摄心镇定,称念观音菩萨,靠菩萨的慈佑,必能云消雨止,重见晴天。

云雷、掣电、降雹、大雨,都是讲的自然界现象,这些自然现象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内心里的云雷鼓掣电要比自然界可怕多了!在理上说:「无明」就是乌云,无明起时能遮蔽众生明朗的心性,我执顿生,你我之念随起,于是瞋心大发,震怒如雷,忿恨如电,贪欲如雹,自暴自弃如大雨,这些心理上的「现象」,能伤人,能害己,难道不比自然界可怕吗?还有:嫉妒心、骄慢心……等妄念之心,都足以成为雷电交鸣,狂风大作的因素,修道者应该时为「耕心」而努力,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以菩萨的定力来反省自己的作为,以菩萨的慈心摄伏自己的三毒心,那么,怒息气平,心朗神清,岂不是还我本来清明皎洁的面目吗!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这段偈颂,是总结以上所说的十难。

救众十二难也就是观音菩萨所发的十二大愿,通常说为七难。颂中从「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起至「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止,就是讲的十二大难,在十二难的颂文中共有十二句的「念彼观音力」,这句「念彼观音力」便是消除灾难的关键,也是一支去恶从善,转迷为悟的钥匙,我们不可不珍惜,不可不利用。

众生外受地、水、火、风……等诸灾所侵,内受三毒二求所逼,其苦如恒河沙数,无法称计,但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却能运其微妙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力,来解救众生的内外诸苦,令达清凉境界。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妙」处,也是菩萨所以名为「观世音」的主要因由。

众生的苦,却实是无量无边的,若要追究苦的根本,那便是贪、瞋、痴三毒。在十法界中,除六道众生之外,菩萨、声闻、缘觉仍然还有微细的三毒烦恼存在,这九法界的众生均有烦恼,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

在九法界中六道众生所中的毒素最深最重,但六道里,仍有烦恼轻重的差别,瞋恚心重的入地狱,贪欲最重的生饿鬼,愚痴最重的属畜生;瞋恚较轻的是修罗,贪欲较轻的是人间,愚痴较轻的是天上,这是从精神上而分的。

人道虽说贪欲较轻,但我们人受贪欲苦的折磨,还真如恒河沙般的不计其数,别的不说,就拿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四苦来说吧,谁能忍受得了?有的简直被老、病二苦弄得生不如死,所以说:「苦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不念佛菩萨,不靠佛菩萨的力量来脱离苦海,生生沉沦于六道轮回中,那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吗!

三苦、八苦……种种诸苦,皆由众生造业而来,业由惑生,想断惑证真,就得深信佛语,念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大悲之水来洗涤众生的垢秽心灵,点燃不灭的心灯,开发众生的智慧之眼,让大家都具有观音的妙智慧力,烁破一切黑暗、恶见稠林。

谈到苦,八难也是苦之一。八难里除三恶道外,还有盲聋喑哑,世智辩聪,北俱卢洲,生长寿天,佛前佛后。生此八处,不是太苦,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便是物质享受太丰富,寿命太长,安于享乐不肯闻法听经;有的是生不逢时,佛未出世他先出生或佛入灭后他才投胎转世,这些众生,善根浅薄,听不到佛法,也就不懂得出离之要,所以说是「八难」。

在此,我要特别解说的是盲聋喑哑及世智辩聪两种:盲聋喑哑照字面上解释是眼睛瞎的人,耳朵聋的人以及口不能说话的人。眼瞎看不到佛经,无法深研教理;耳聋听不到说法音声,得不到法益;喉咙哑了,纵然看经,不懂也不方便发问,实在可悲!这些人是因为先天关系,无可奈何。偏偏有些人五官俱全,品貌端正,却不肯看经、闻法,有的虽然看了,听了,不懂也不肯发问,这类人,视而不见,有耳不闻,有口不问,和盲聋喑哑又有什么差别呢?

世智辩聪,在现今的社会上,这种人并不少,他具备世间上的学识,却不愿修学佛法,甚至于毁谤真理,这种人,可悲之至。有好的知识应该再加上良好的修持,让世智转为正智,那断惑证真又有什么困难。若空具世学,不肯加功用行,想想,岂不是太可惜了。

我们既然知道受苦的根由,就要下决心去铲除它,经上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望大家多努力。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这是三十三身的总说,前面已讲过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这妙智力是体;将妙智应用出来则成神通之力,这是用;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就是相。拿个譬喻说,妙智力如一尘不染的明镜;神通力,如镜中所映现的种种景象的影,观音菩萨不离体相用,而能自在无碍地寻声救苦,处处应化,这是用。

神,是妙用不测之义,通是自在无碍之义。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仙鬼神都有神通,但其神通大不相同,通常分为有漏神通与无漏神通二种,有漏神通是指天仙鬼神的神通。这类神通功用不大,充其量只能见人鬼二道的少分,在六神通中,他只具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种。天仙的神通虽比鬼神大,但与佛菩萨相比,无异霄壤之别,而且天仙神鬼常利用神通做为争斗的武器,造作恶业,应用不善,反而助长六道轮回的苦因,致于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神通也只能广及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若佛的究竟圆满。佛的神通,能广及无量无边的恒河沙世界,对一切事,一切物,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乃至无量劫前,他都能清清楚楚,彻底了知。观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所以说「具足神通力」。

除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外,佛菩萨还具有一种漏尽通,漏尽就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意思。在神通中,漏尽通是最重要的一种。

观音菩萨为什么能具足神通之力呢?因为他从久远劫来,亲近诸佛,广设万行,发大悲心,证得根本智之后,便繁兴万行,用一切权智方便法,化度众生。在菩萨的立场上,权、实二智是不可偏废的,有实智才有权巧的方便智,有方便智才能应机施教,普化众生。

观音菩萨具足神通之力,广修智方便,为的是要辅佛教化,适应众生根机应时应地而说法,因此,菩萨以他的智慧力、神通力、方便力、慈悲心、不分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尽虚空法界一切国土去做化导众生,救护众生的工作,他无一国土不现,无一众生不度,他因不忍众生苦,所以入地狱,现饿鬼,去解救受刀山剑树,饥渴之苦的恶道有情,让他们也能受到甘露法水的滋润,在焰口施食里,观音菩萨就特别示现面然大士来普救一切饿鬼。所以说:「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这段偈颂,总括地显示出观音菩萨救苦的功德,菩萨能灭除种种恶趣众生的痛苦,而施与清凉甘露。这是补长行之不足,属于「孤起颂」。

「种种诸恶趣」,是指四圣以外六道轮回的众生。在六道中,尤以地狱、饿鬼、畜生造恶业最多,受苦最深,名为三恶趣。所以称其为恶趣的原因,是说众生以各自的恶业,当趣向恶处,故名恶趣。人与天(阿修罗遍于诸趣),以佛法出世观点来看,亦属恶趣,因人、天尚未超出三界,仍受生死轮回痛苦的缘故。

「地狱鬼畜生」,是分别列出三恶趣之名。地狱为六道中最苦之处,其位在地中,故名地狱。地狱约分三类:一、根本地狱,有八寒八热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近边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狱有四门,每一门各有十六副地狱,又称作游增地狱,谓罪人到此游之,更增其痛苦。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不定,为各人别业所惑,所以苦报及寿命亦各有差别。

饿鬼即通常受饥饿之鬼,其稍有威德的,作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没有威德者,不得饮食,不闻浆水之名,因此,常被饥渴所逼而口中出火,故名饿鬼。此类众生,皆因前生悭吝,不肯布施等恶业所致。

「畜生」,指飞禽走兽……等堕入畜道的众生。畜生道中,大抵以水族类的业最重,兽类较轻。它们生到人间,受鞭鞑、负重、宰割之苦。这都是前生愚痴所致。

观音菩萨为救三恶趣众生,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慈、大悲、大勇精神,示现与三恶趣众生同样的形相去救度它们,使它们能远离三恶道,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生老病死苦」,是针对人类而说的。这是做人的四大根本苦。不管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这生老病死的苦总免不了,人如此,天上有情也如此,所以古德说:「人间难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观音菩萨见人天二道众生受苦,同样示现人、天身,来化度我们,使我们解脱忧苦束缚。

「以渐悉令灭」,不论地狱、饿鬼、畜生,不分人、天之别,只要肯至心持念观音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菩萨的感应,而渐渐消灭六道中的种种痛苦,让菩萨的慈云遍覆着一切众生,转黑暗为光明,化痛苦为祥乐。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意业普观。也是菩萨的「自利观」和「利他观」。菩萨之所以能利他,主要是由这些观行所发起的妙用。此段偈颂,与前相同,补长行之不足,属于孤起颂。

观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五种,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菩萨的五观。五观中的前三观属于自利,后二观属于利他,所以五观即含有自利和利他两大部分。这五观可以看作是前面「观音妙智力」所分化出来的。将五观总摄在一起,则为观音妙智力,分开则成五种观行。观音菩萨因具有此五观的妙力,所以又名观自在。

「真观」即「真空观」,谓以真实智,观察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当体即空。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真空观智,世间诸法,不离缘起。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散,虚妄有灭。并没实在的体性存在,所以说「当体即空」。拿我们的身体来说:当其生时,是由肉体、知识和合而成。若把它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一下,人的一身,不过是若干的原质组合而已,原质分散,那有人体可言?色法尚且如此,何况心法?心法并无物质,只有妄想,那就更渺茫了。圆觉经里对心法空有一段很好的解说,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诸法缘起,无有实性的道理。经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是识空,也就是心法空。有情之身如此,无情器界亦如此。我们既知「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道理,将可以使我们更深一层地洞彻诸法,让我们更能提得起,放得下,而向我们修行之路更迈进一步。

「清净观」即假观。菩萨以真空智、照见诸法皆空,但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所谓「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因缘起诸法的体虽空,但缘起的假相仍存在;虽有假相,却属幻化,明白此,就不会有所执着,纵居五浊尘世,不被尘染,不被尘染便是「清净观」。圆觉经上说:「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如是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本清净故,色尘清净;色尘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说至最究竟处,天地宇宙,森罗万象,均皆清净,这便是观音菩萨的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即中道观。菩萨先观「真空」,次观「假有」,再进而观察了知诸法不即不离,非一非异的道理,这就是「理事圆融无碍中道观」。因为世间法,缘生无性,依体则空,依相则有,然空非有,有非空,所以「不即」。但「假有」当体即「真空」,「真空」当处即「假有」,互不相离,即「不离」。然「真空」非「假有」,「假有」非「真空」,空、有并非一体,所以「不一」。但「假有」与「真空」只是一体两面,不分彼此,离「假有」无以觅「真空」,所以说「不异」。菩萨能彻悟中道之理,以广大智,遍观一切,无不了了,这就是圆融无碍的「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悲」者拔众生苦,「慈」者与众生乐,这二观属利他行。观音菩萨以悲观,观生佛同体,而悲众生因惑业故,不能免苦,故以悲愿救苦,常以智光烁破黑暗,施众生以快乐,名「慈观」。

菩萨具上五观,以五观度化众生,我们念观音菩萨,常愿菩萨大悲救助并常瞻仰菩萨大悲功德,所以说「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文显示菩萨的智慧之光,能破除众生的愚痴黑暗,拯救众生出离忧苦大海。亦属「孤起颂」,用补长行之不足。

「无垢清净光」,即智慧之光。这是总合前面所说的五观,前五观,一一皆清净无垢,尤其是菩萨的清净无染智慧光,能照破众生烦恼,使心地纯洁清净,显发出智慧之光,照除一切幽暗。

「慧日破诸暗」,此智慧之光,如同丽日高悬于空,照射大地。智光虽同日轮,然功用更胜于日,它不但朗照娑婆世界,不受高山深谷,树叶映敝的影响,而且能照除三恶道里的种种黑暗,使所有众生都能享受「光」的温暖,得到光的利益。

众生的真如实性本如明镜,只因妄想执着,才使明镜蒙上尘埃,失去了本明性体,欲令转迷成悟,就得依恃菩萨的清净智光。努力修学菩萨的真空观来破见思烦恼,修清净光而除尘沙烦恼,修广大智慧观破无明烦恼。让清净无垢的智慧之光,朗朗普照众生心地,转黑暗为光明,这就是「慧日破诸暗」的意义。

「能伏灾风火」,「灾」是总指众生所受的内外诸苦。风、火主要在譬喻我们本心的无明风与烦恼火等。大家必需了解,众生外来的灾难,都是由内在的烦恼,驱使身口造作恶业而招感的果报。菩萨的清净智光既如丽日,能照破众生烦恼,消除心垢,内在之苦因既除,外在的种种灾难当然也就烟消云散了。所以,修行当以降伏妄心为第一急务,妄心既转,则放眼四处,莫不艳阳普照,一片光明。

「普明照世间」,是说菩萨的清净光普遍照耀世间的意思。观音菩萨的智光发自真如理体,是遍一切处的,其所照的世间,不只是我们凡圣同居的世间,而是遍至二乘的方便土世间及菩萨的实报庄严土世间。菩萨以平等爱心去爱一切众生,因此,也以他的清净智慧光去普照一切众生,决不会舍此利彼的。

讲到「无垢清净光」,就想起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首偈,我想在此引述六祖的故事,让各位更深切去体会「性本无垢」的意义。

惠能大师岭南新州人,礼五祖弘忍座下。五祖知师根性锐利,恐遭其他门人嫉妒,同时也想试探惠能的耐心与是否有经得起磨炼的精神,便派他到后院小屋去做劈柴踏碓的工作。

经过若干时日,五祖认为机缘成熟,就集合大众,诚恳嘱咐说:「修行人,生死大事,你们每个人自己去观察自己的智慧,是否悟得了本性真如,然后每人写一首偈来给我看看,谁了悟得最透彻,我就把「衣钵」传授给他,接替我作第六代祖师。」

徒众中有位教授师,法名神秀。威仪庄严,德学具足,寺众非常钦佩他,咸认禅宗六祖非他莫属。神秀和尚写了一首偈,前后经四日,曾十三次想呈上给五祖看,都没有付诸实行。有一天晚上,三更时分,神秀自己提着灯,到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此身好比一棵毕钵罗树,(即菩提树),此树枝叶青绿,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四季光采不变,可是至佛涅槃日,树叶却会雕零,隔不久,翠绿依旧。此心好比一座光明的镜子。(喻圣人心境不凡,有如明镜,能映万物,但不被万物所染,这是心地空寂常照,本性光明之意。)既然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所以怕它染上尘垢,故要时时勤加拂拭,不要让它蒙上灰尘,显示不出镜子本来的清明面目。(喻要时时克服妄念烦恼,不要让烦恼的垢秽蒙蔽了真如本性。)」

至天亮,五祖忽见此偈,知神秀虽有所修学,但尚未明心见性,师告诸徒众说:「如果世人能照这首偈语下工夫修行,可以免堕三恶道,并且可以获得广大的利益,希望你们燃香礼敬,常诵此偈。」于是,众人争相传诵。

过两天,有一沙弥经过碓房,边走边唱:「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惠能听了,问小沙弥说:「你在唱念那位师父作的偈呀?」

小沙弥才一五一十将作偈付法的事告诉惠能。惠能说:「我也想诵此偈,结来生缘,但我从来至今,都呆在磨坊里劈柴桩米,不曾去过前堂,请您带路,引领我到神秀和尚写偈的地方。」到了南廊,沙弥朗诵神秀的偈颂给惠能听。惠能知道神秀尚未见到本来面目,就请江州别驾张日用代写一偈,惠能念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菩提本非毕钵罗树,(印语菩提,此云觉悟,觉悟无形相可言),明镜不过是个喻说,心灵的镜子,本无形相,那里有「台」呢?再说自性清净,光明坦荡,本无一物,何处去染灰尘污垢?」众人见了惠能的偈语,哗然震惊,五祖弘忍见大众惊怪,恐人对惠能不利,逐用鞋擦偈语说:「亦未见性」,众人听五祖这么说,也就信以为真,不再喧染。

后祖至磨坊,以杖击地三下而去,惠能知道五祖的意思,当晚三更时分,进入方丈室内拜礼五祖,五祖以袈裟围遮,付法与他,为禅宗六祖。

众生所以轮回六道,就是因为不了解「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的道理,妄想心外求法,执尘境为实,反而拘于泥沼,愈陷愈深。设若修道的人,不能即时悔悟,识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以为心外另有佛可求,性外另有法可得,以误解心去求道,纵使修到驴年,也是枉然。

六祖的偈虽属明心见性之语,但须利根上智者,方能了悟效法,凡俗之辈,福慧浅薄,根性下劣,还是依照神秀和尚的偈,去办道修行,较为妥贴。奉劝诸位:守持自心,令清明净洁,不染尘垢。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是赞叹观音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情形。虽说是赞叹观音的口业普益,但实际上,是显示观音菩萨的三轮不思议妙用。偈语中的「悲体戒雷震」,是指菩萨的身业而言的;「慈意妙大云」则是说明观音菩萨的意业;「澍甘露法雨」则正显菩萨的口业说法。所以,我们应从身口意三方面来详解这段偈文。

「悲体」是菩萨所证得的大悲理体。经云:「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可以给悲体两字作最好的说明。菩萨的大悲体是由严持净戒而来的,所以说:「悲体戒」。菩萨以此大悲戒体,示现三十三身,游诸国土,护持众生,其慈心悲愿之名,神通妙用之力,如雷之始震,远播十方佛剎,惊醒众生迷梦,故云:「悲体戒雷震」。

戒为三慧学之首,有防非止恶的作用。无戒不能超凡入圣,故不论在家出家均以持戒为第一要务。佛遗教经中说:「戒为正顺解脱之本。」它犹如良师。引领我们走向光明解脱的大道。

经中说持戒有五种功德:一、诸有所求均得如愿,二、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所住之处众生敬爱;四、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身坏命终必生天上。诸位若想得佛法实益,须从持戒中求,因为戒能生定,定能发慧。若欲证果而不欲持戒,那有如痴人说梦,终归是空。

以前有一位豪富出家,初发心时,精持戒律,后逢逆境,即舍净戒,胡作非为。一天夜里,山下小吃馆的店主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对他说:「你想不想发大财?想的话,我告诉你一个办法,明天山上那个出家人到你店里叫面吃的时候,你把面端过去,当他举箸将吃时,就伸手向他要面钱。如果他大发雷霆,把两只筷子狠狠地往桌上一摔,我们兄弟俩就可以自由,不必再服侍他了。本来我们一共有二百五十个弟兄,大家都同心协力的跟随他,护持他,现在跑了二百四十八个,剩下我们两个,天天看到他胡作乱为,心里很不自在,但他一向以礼待我俩,找不着离开的机会。你若肯帮忙,让他对我俩发顿脾气,我们兄弟两个一定助你发大财,绝不食言。」

第二天,山上那位出家人真的到店里叫面吃,店主照昨夜梦里兄弟的吩咐行事。出家人一听面未吃就先拿钱,真是岂有此理,筷子一举就想摔下去,但转念一想,这样不妥,要发脾气也得先把筷子放下啊!于是轻轻将筷子搁在碗上,然后拍桌大吼。店主一看他把筷子放下,心想:这下完了,我得开一辈子的小店,别想发大财了。不觉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出家人见他哭得伤心欲绝,也觉得莫明其妙,追问其故。店主一五一十地将梦境告诉他。那位出家人当下惭愧异常,立志洗心革面,重持净戒。他对店主说:「你别伤心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事,唤醒我的愚痴,从今起,我会把二百五十位的老朋友全部找回来,为了报答你,我将自己所积蓄的钱财转送给你,希望你善为打算。」

虽然,这只是条无凭无据的故事,但它启示我们持戒的重要,绝不可将戒视作无关紧要或认为「戒」是束缚身心的绳索。但愿大家都能严持净戒,摄受身心,以达自在,光明的境地。

「慈意」简单说就是慈悲的心意。前面提到「悲」,悲是以拔苦为体,菩萨因见众生沉沦于痛苦深渊,故起大悲心拔众生苦。这儿说「慈」,慈者能与众生乐,观音菩萨的伟大即在此,他不但能拔众生苦,而且能给与众生一切快乐,就好象云彩遮住了烈日,带给大地一片清凉。在佛法里,对于不可思议,难以称颂的功德,都以「妙」字含括,所以说「慈意妙大云」。「甘露」一名「不死药」。法华文句中说:「甘露是诸天不死药,食者命长身安,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大体光」。佛陀常以甘露譬喻不生不灭的妙法。法华经序品说:「雨大法雨,吹大法螺」。为什么将法喻之如雨呢?因妙法能滋润众生的心田,如天降甘霖,润泽大地上的一切。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等视所有众生,演说如来妙法,恩被诸根,没有你、我、贵、贱之分,如雨施大地,令万物皆能得沾其益。故名「澍甘露法雨」。

观音菩萨演唱法音的目的,主要是让初发心众生洗革心垢,使善根增长;令二乘人回小向大,直趣菩提,地狱息诸苦恼、饿鬼免受饥渴,畜生得离刀砧,修罗舍尽瞋心,天上五衰不现,人间处处祯祥。诸类众生都能普沾法益,得生法芽,踏开生死路,进入涅槃城。

「烦恼焰」是把烦恼喻作火焰。众生受烦恼煎逼,扰乱身心,如大火焚身一般,苦恼不堪,故名「烦恼焰」。

何谓烦恼?烦恼是心中的不平之气,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不得安稳。大智度论说:「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烦恼的种类很多,有四烦恼、六烦恼、十烦恼等不同的分法。烦恼炽盛的人,必定没有智慧,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往往对境界看不开,放不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身心时时热恼不安,犹如处于大火聚中,无法自拔。

追究烦恼的根由,一方面是因为众生于无始以来无明深埋八识田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境的牵引诱惑而起。消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就是听闻佛法,让法水熄灭心灵的火焰。

观音菩萨从慈云般的大悲心,应化无边身相,说种种妙法,开诸方便门,令众生熄灭烦恼的火焰,赐与清凉的甘露。

设若我们也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严持净戒,更进一步以大悲心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烦恼自会断除,身心自然安乐。诸位莫以持戒修行为苦,当知轮回受报更苦,希望大家能发进取心,修养自己的品德,渐渐朝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在长行里曾提过观音菩萨是一位「施无畏者」,此颂是针对娑婆众生说菩萨无畏施能除一切怖畏的。

「诤讼」就是诤论诉讼。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爱共处,常因芝麻小事而起诤执,对薄公堂。当打官司时,心里不免有怕官司失败的怖畏,这都是因为内心不能平静所致,设若你碰上这种事情,一定要敬念观音菩萨圣号,让自己的精神镇静下来,谋求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能免除诤讼之苦。

在这个世界上,不但人与人争可怕,国与国争那才更可怕。战争使民心不宁,日夜胆怕心惊,两军交战,死伤无数,所以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的人类史,多是用「战争」所写成的,为了平熄战火,更要时时持念名号,思维菩萨的大慈大悲心,多为世界和平的大道着想,就能免除两军交锋,枪林弹雨中的怖畏了。

「诤讼」都是由于心中的不平而起,因为—人者心之器,心为形之主的缘故。一个人的心如果冲虚宁静,内不生家贼,百邪自不能侵,时呈祥和之气。内既安平,外必慈爱,绝不会与人斗诤诉讼,所以要「攘外」得先「安内」,常念观音菩萨的名号,以菩萨的五观定力,具菩萨的大无畏精神,则烦恼、怨魔之军,自然败退,就不会再有诤讼,刀兵之苦了。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在前文中,曾说到观音菩萨的五观,这里再说菩萨的五音。五音是由五观而成的,明白些说五观就是菩萨的能观之智,五音则为菩萨的所观之境,以「五观」与「五音」来显示菩萨的殊胜妙德,解释观音菩萨所以得名的因由。

「妙音」即微妙的声音,此微妙声音是指音之本体,它充塞法界,无所不遍,没有时空之隔,因为它遍一切处的缘故,所以能应时、应地、应机而随缘化现。这微妙性体既遍满法界,我们便不能用凡夫的见解去测度「音」的存在性,如果诸位了解法华经的心要,则山风、浪啸、溪声、鸟鸣,乃至于众生之声,也无一不是妙音的显现。能观世音者,本为不可思议,不可测度之微妙性体,此微妙性体不但能持一切音声,而且为众音之所从出,所以名为「妙音」。

这五音并不是专指菩萨而说的,譬如「妙音」,也可以解释为专念受持观音菩萨之音而言,因称念菩萨圣号的音声,也是清净微妙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作「妙音」。

「观世音」谓观察世间持名之音,而与予慈心济度的意思。这「观众音声而施救济」就是妙音性体的大用所在,故名「观世音」。

「梵音」梵,清净之意。以能观之妙音及所观求救之音,悉皆清净,名为「梵音」。华严经说:「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高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

法华文句上也说:「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这也是凡夫众生与出世圣人的大不同处。诸佛菩萨心清净故,所出音声,皆慈言爱语,演唱清净正法,让闻者生钦佩响往,了脱生死之心。凡夫不然,举心动念,多与染相应,一张口就是杀、盗、淫、妄,令人生绮想,起贪念,时时沉沦在欲海里,不得出离。和佛菩萨的清净之音相比较,有如天渊之别。

「海潮音」以海潮为喻,喻清净梵音能使求救者当机获益,应时解脱,如海潮之退进,有一定时间,决不失时。又菩萨说法有如海潮,雄壮澎湃,韵律天然,普震十方;如海之大,不拣细流,不分净秽,均能慈悲包容。再有,观音菩萨以慈悲救世,如大海之水,顷刻不息,分秒活动,应时应地,随处施教,权变自在,故称「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谓菩萨位于真观之上,其音如梵音般的清净高雅,如海潮般的有汛而应时,而且他以平等心视众生,教众生上契佛理,下合群情,早早离却爱欲,息诸染念,用和悦平等之音替代七情所发之声,所以说菩萨的五音是超越世间差别音的。

也有人说:诵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心平净,其音清雅,句句虔诚,如梵音,如海潮音,这音胜于世间诸音,故名「胜彼世间音」。前者是约菩萨为众生说法的音声说,后者是约众生持念大士圣号的音声说。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诸位不必执持于某种说法,而在这上面花心思。

梵音,海潮音,皆为超出世间一切音之殊胜音,因此之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