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9|回复: 0

[佛教经藏]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八十五】五浊成因---海仁老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11-30 11:04 编辑

汝身现搏,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辰二见浊
依受阴而成见浊。四大乃色法,能揽四大为自体者即心法。色心二法和合而有六根,既有六根,则一精元明之藏性,遂为四大所隔,而分别成为见闻觉知等六精,眼为色碍,耳为声碍,乃至意为法碍,彼此壅塞留碍。水火风土四大,本属无知,今为六精所转而成有知。知与无知,互相交织,妄成六根,领纳六尘,而起有我见,无我见等,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辰三烦恼浊
烦恼浊依想阴成。既根尘相对,便生六识。心指第六意识,忆谓追忆已往,识是分别现在,诵习以备将来。由于忆识诵习,于中分别好恶,烦恼遂起。性即能想六识之性,托于六根,发为见闻觉知等六种妄想。容有二义,一是容纳现在六尘之影子。二是形容,亦即安排,六尘之境界,还自取著,以为受用。此皆属意识境界,意识外假法尘,内托意根而有。若离所缘之尘,则所缘既灭,能缘亦泯,何来识相。反之,六尘若离六识之妄觉,则能取不生,所取亦亡,自无尘性可得。故曰离尘无相,离觉无性。今由妄识妄尘,交炽相织,缘尘想念,贪恋不已,故成烦恼,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辰四众生浊
众生浊依意根之行阴而成。因行阴造作成业,由业感果,流转生死,终而复始,故成众生浊。行阴起灭迅速,刹那不停,如暴流水,故曰又汝末那心中,从朝至夕,妄念相继,生住异灭,无暂停息。知见指六根知见,每欲留恋六尘器世间,如眼恋于色,耳恋于声,乃至意恋于法;遂作业流转,作有漏业,运到同居土,为苦恼众生;作无漏业,运到方便土,为自利众生;作漏无漏业,运到实报土,为大道心众生,作非有漏非无漏业,运到常寂光土,为无上众生。故曰:业运每常运于国土。由于妄身妄心,常迁流不已,交相组织,遂成众生,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辰五命浊
命浊依识阴中第八识而立。在众生迷位,此识去后来先作主翁,为九界圣凡命根之所依,乃至成佛,方可转此识而成大圆镜智。见闻通指六根,六根唯是一心,故元无异性。众尘谓明暗通塞等,十二诸有为相;由于揽尘结根,别开门户,将妙觉明心隔离,一体而成六根,见闻觉知等差别,故曰众尘隔越无状异生。六根元是一体,例如耳闻法,口问义,身起敬,心欢喜,此即性中相知,同而非异;然眼不能闻,耳不能见,彼此不能互用,即用中相背,异而非同。同非定同,异非定异,故曰同异失准。由于一同一异,交相组织,扰乱真性,妄成命浊,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