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987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5-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这样的赞叹佛,才是真正的赞叹,不然如果说我们在赞叹佛,可是这尊佛不能救度我,可见这尊佛还有限度,对不对?而十方诸佛只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与力量能够平等救度十方众生,可是你没有赞叹出来,那是真的赞叹吗?「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可是独独漏了我,那这样是赞叹吗?十方诸佛的名号能够被尊万德洪名的,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贪瞋痴都特别深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贪瞋痴烦恼特别深重众生都投胎到娑婆世界来,因此娑婆世界的众生比较难度,《悲华经》就说:「一千四佛,舍离我们而去」。所以,如果有佛能够救度千佛所不能救的众生的话,岂不显现这尊佛超越于千佛?千佛就表示十方诸佛,因此《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就赞叹阿弥陀佛说:「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是智慧之相,智慧就是救度众生的能力,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之所以诸佛所不能及,是因为阿弥陀佛能够救度的,诸佛未必能够救度,诸佛不能够救度的,阿弥陀佛能够救度,所以这一尊佛才能够称为南无阿弥陀佛,其它的佛不能。我们在赞叹阿弥陀佛,如果不能这样的赞叹,那就不是如实的赞叹,所以善导大师的这首《赞佛偈》,就是如实的在赞叹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说「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光明有照、有摄,唯摄取念佛众生,这「照」跟「摄」的通别是怎么样呢?
请看:照摄通别之异就断句有二:
1.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2.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观经》「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经文,一般有这二种断句,断句不同,意义就不同,所以意义也有二:
1.照者广通念佛及诸行等机,摄唯局念佛。
第一段的断句涵意,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任何一切众生,是广通于念佛的众生也好,或者观佛众生也好,或者修其它法门的众生也好,都平等的、普遍的给予佛光普照,所以说广通于任何的根机。「摄,唯局念佛」,摄取不舍就只限于念佛的众生,没有念佛的众生,就不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这个就是通、别。「通」,光明普照任何根机;「别」,只局限于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第一段断句的涵意。
2.照摄共唯念佛,不照余行者。
第二段断句涵意,弥陀光明所照的,以及所摄取不舍的,这两种功能通通只限于念佛众生,既不摄其它的行者,也不照其它的行者。所以这一段的经文,由于断句的不同,涵意也不同。
这两种断句都说的通,为什么?「照」的目的就是要「摄取不舍」,不是摄取不舍,那就不是照。从佛的平等慈悲来看的话,是普照一切众生,但就内涵来讲,只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样的话,就分出两种光明: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调熟,心光摄取而不舍,契佛心故。
「色光」就是身上所发出来的光明。身上所发出的光明就是普照一切众生的光明,不分念佛、不念佛,且有调熟的功能。也就是说,众生根机有分初机与老参,初机肯定不了解这个法门的特色,不了解这个法门的特色就是还在于调熟的阶段,还没有成熟,还没能成为「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阿弥陀佛的佛光仍然普照着他,这种身上的光明,就是调熟的光明。
「心光」是摄取不舍的光明。为什么说「心光摄取」呢?佛心是什么心呢?《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佛心相应,自然就蒙受心光的摄取,所以说「契佛心故」。
接下来: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恒别,唯就机分。
身上的色光,以及心中的心光有不同吗?没有,色光和心光是一体的,是无二无别的,没有心光就没有色光,而这个色光也是从心光而来的,所以色光的遍照和心光的遍照,并非永远的各个不同。所以就佛的光明来讲,无所谓色光、心光,「唯就机分」,是只就根机的不同,才分出色光和心光。根机怎样的不同呢?如果是专修净土法门,专称弥陀佛名,不杂修杂行的,就是这个法门的正机,那就是色心两种光明,通通摄取不舍;如果不是专称弥陀佛名,就表示他还没有了解这个道理,还没有信受,还没有合乎这个法门的实践,就与这个法门的教理不相应。天亲菩萨说:「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昙鸾大师说:「不如实修行,与名义意不相应故」。所以有没有蒙受弥陀光明摄取不舍,是就根机上来分的。
接下来:佛心虽平等,根机有亲疏;本愿及三缘,唯摄取念佛。
佛心是平等的,不管这个众生有信无信、有念佛没念佛,阿弥陀佛都想要救他。
可是佛心虽然平等,根机却有亲有疏,所谓「亲」就是他了解这个道理,相应这个法门,「疏」就表示他还没有了解这个法门的道理,还不相应这个法门。「本愿及三缘」,在《观经疏》《定善义》(《善导大师全集》二○六页),善导大师用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来解释为什么只有念佛才蒙受弥陀的摄取不舍。所谓「亲缘」就是: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段法语就像白话文,一看就懂,不用解释。你如果不念佛,那跟阿弥陀佛就不亲了,怎么能够蒙受光明摄取不舍呢?
再来是「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不管我们知道不知道,或者有没有刻意想见佛,那都没关系,只要念佛,佛就应现在我们的眼前,可能有人会想:那我看不到啊!那是因为我们还有烦恼障碍住,阿弥陀佛巴不得让我们清楚的看到,可是虽然看不到,我们一念佛,阿弥陀佛就应声而现了。就像出生就瞎了眼的孩子,他看不到父母,父母会离开他吗?不会啊!这个孩子在恐惧的时候,叫一声「妈!」妈妈就立刻应声「我在这里」!
第三是「增上缘」,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有无碍的光明力用,所以能够有增上的强缘,让我们离开娑婆往生极乐,快速成佛,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念佛就能消除生生世世以来的罪业,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亲自率领清净大海众菩萨前来迎接,我们即使生生世世的障缘再怎么多,都不能障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这岂不是增上强缘吗?所以善导大师就以这三缘来解释为什么「唯有念佛蒙光摄」的道理。
善导大师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对往生极乐世界来讲,其它法门,虽然也是善事功德、殊胜法门,可是如果跟念南无阿弥陀佛来比的话,就一点都不能比了。为了证明这个道理,善导大师在这个地方就引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等净土三经来做证明。
刚才已经解释,三缘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亲缘、近缘、增上缘」,那「本愿」呢?善导大师就举出《无量寿经》所说:「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的,只有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涵盖其它第四十七愿,第十八愿就是本愿,所以善导大师就用三缘跟本愿的道理来解释亲疏。
念佛就是亲,就蒙弥陀摄取不舍,如果不是念佛,不是专修,就是疏,就没有蒙受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本愿」、「三缘」、「摄取不舍」是一体的,互为因果的,一切来自于本愿,如果没有本愿,连阿弥陀佛这个名号都没有,何况亲缘、近缘、增上缘,所以三缘来自于本愿。因为有这三缘的功能力用,所以才摄取不舍,所以说本愿即三缘。因此,光明唯摄取念佛。
接下来:摄取光明如月,专念弥陀如水;摄取月光之影,恒宿专念之水。
这一段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摄取光明如同天空中的月亮,众生专念弥陀名号,就好像水,天上有月亮,地下如果没有水,月亮的影子显现不出来,地上虽然有水,天上没有月亮,水中也没有月影。阿弥陀佛摄取光明就好像月亮,我们只要念佛,月亮的影子就能够映现在水中。那如果说这个水是收藏在家里,没有放在外面,或者这个水,用盖子盖起来,月亮能够进去吗?也不能进去。我们学佛者称为「机」,根机的「机」,这个「机」就像机器,机器不能自动运作,要靠人来操作才能动起来,学佛的根机也必需受教化,然后才有信心,才有行持。「摄取月光之影,恒宿专念之水」,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这个光明,「恒宿」,永远都跟念佛的众生不相舍离,好像月跟水、水跟月是一体而不离的。当然,如果不专念佛就表示这个水是盖起来的,一旦盖子打开,就表示说他对这个法门的疑惑就消除了,疑盖拿起来了,所以理明信深、愿切行专,道理了解了,就能够专于这个法门的行持。
再请看: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弥陀众生,常相亲近,一体不离。
请问大家,阿弥陀佛有没有忆念众生?我们众生要不要忆念阿弥陀佛?做父母的有没有忆念儿女?做儿女的要不要忆念父母?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弥陀跟众生、众生跟弥陀,就如同月与影、影与月一样常相亲近,而且是一体不离。月影跟水、水跟月影有没有离开?没有离开,它不是一体不二,可是却是一体不离,表示我们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们是一体的。虽然阿弥陀佛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万德庄严,而我们凡夫既没有证入三身、四智,也没有转识成智,是贪瞋痴业障具足;阿弥陀佛不是凡夫,凡夫不是阿弥陀佛;可是,念佛众生却与阿弥陀佛一体不离,永不离开,等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
接下来:平生之时即已摄取,直至临终之最后仍然不舍。
「摄取不舍」是什么意思呢?是在平生的时候就已经摄取,也就是平生的时候就保护我们了,一直到临终的最后依然摄取保护,没有舍离,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摄取不舍」,这是从竖的来讲。从横的来讲,佛心平等,你是出家人,你念佛,阿弥陀佛摄取不舍,你是在家人,念佛,阿弥陀佛也照样摄取不舍,不会因为出家在家而有不同;你是高僧,根机锐利,一念佛就心中清静,我们是凡夫俗子,烦恼业障深重,念佛还是妄想杂念纷飞,可是阿弥陀佛的摄取并没有不同,也没有差别,依然平等,所以说「平生之时即已摄取,直至临终之最后仍然不舍」。
那弥陀忆念众生,如果众生不忆念弥陀的话,能够摄取不舍,能够常相亲近、一体不离吗?能不能?不能。就好像父母忆念儿子,可是这个儿子如果没有把父母视为亲生父母,没有将自己视为父母的亲骨肉,认为我只不过是义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种感情,那种心理状态,跟亲生的儿女,亲生的父母关系一样不一样?肯定不一样。阿弥陀佛为了我们,发愿要救度我们,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想要往生,虽然有念佛,可是还修其它的法门来补助,认为这样才有把握往生,甚至平常念佛要念到怎样的境界,临终时也要维持在怎样的境界才能够往生,如果要这样才能往生的话,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打自内心的忆念佛吗?不能。你把这亲生父母认为是外人,虽然他有爱心,可是在关系上,没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所以,净土宗讲「唯」、讲「专」,原因就在这里。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一对一,这样的话,就能够一体不离。弥陀忆念众生,众生也忆念弥陀,弥陀始终忆念众生摄取不舍,我们众生也始终忆念弥陀,也是念念不舍,而且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这叫做「唯有念佛蒙光摄」。
接下来,第四句「当知本愿最为强」。
请看:当知本愿最为强──此句属《大经》。
本愿与非本愿,名号与非名号,难行与易行。
「本愿与非本愿」,因为有《无量寿经》里面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做为强缘,使得凡是念佛的众生,因为有第十八愿之故,就能够蒙受弥陀无碍光明的摄取不舍。缘有强缘、有弱缘之别,这个是强缘,强缘就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毫无不定的、或然的,这就显现出本愿与非本愿之别。因为我们念佛相应于本愿,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法门就不相应于本愿了,所以说「本愿与非本愿」的差别。
「名号与非名号」,第十八愿所讲的只有「专称弥陀佛名」,没有讲三学六度,也没有讲其它法门。这个意思不是说三学六度不好,三学六度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所必须的过程,当然也都是功德,可是它不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只有讲念佛,没有讲三学六度,无二亦无三;《阿弥陀经》也只讲「执持弥陀名号」,也是无二亦无三;《观无量寿经》到最后,也是强调要「专称无量寿佛名」,不是观像,也不讲其它法门,所以我们就专念弥陀名号。由此可知,人若不能蒙受弥陀摄取不舍,是因为他不是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名号与非名号」的差别。
「难行与易行」,净土法门之所以被称为易行道,易在那里?在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除了念佛法门以外,其它的修行都称为难行道,难在那里?三学六度万行,所有法门通通要修,可是,我们审视自己的根器,即使其中的一个法门,我们都做不到,所以说除了念弥陀佛名以外的所有法门,都是难行。由此可知,净土法门的特色在哪里?在「易行」,所以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觉得困难重重,就表示你修错或观念错了,因为不合乎易行这个原则。净土法门有一把秤子专门在秤是不是纯正的净土法门,合乎易行的就是纯正净土法门,不合乎易行的就不是纯正净土法门。
接下来:何故唯摄──本愿故,光明名号故,名即法故。
「唯摄」,唯摄还有那些原因呢?「本愿故,光明名号故,名即法故。」
刚刚讲的是本愿,因为第十八愿就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了,所以凡是念佛的人,自然就蒙受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这句佛号是光明名号。在《阿弥陀经》解释阿弥陀佛的意义的时候,就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在《观无量寿经》第九观,就有说明这个光明的功能力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噢!原来遍照十方世界的无碍光明,它的作用就在于摄取念佛众生,一直到临终都不舍离。
接下来:《小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往生礼赞》(善全482页)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这三段文中,第一段,举出《小经》(阿弥陀经),说明弥陀名号的意义;第二段,《观经》的「光明遍照」之文,进一步举出弥陀名号这意义的功能力用;第三段,善导大师把《小经》、《观经》的经文融合解释,显出弥陀佛光的功能力用,显出只要念佛就能够有怎么样的殊胜利益,所以《往生礼赞》这一段文,跟前面两段经文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其中最凸显的就是「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表示阿弥陀佛无处不在,「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表示阿弥陀佛无时不在。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功能力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阿弥陀佛存在的目的在哪里呢?阿弥陀佛张开佛眼,在寻找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众生在称念我的名号呢?凡是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就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竖起耳朵在倾听,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众生,在称念我名号呢?如果有的话,我要摄取不舍,所以说「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我们若没有念佛,跟阿弥陀佛当然就不相应,因为弥陀名号就是光明,如果念佛就跟光明碰触到了,就跟光明结合到了,像月是有光的,我们如果是水,月影就能够在水中显现,我们如果不是水,月影怎么能够显现呢?这是用水作譬喻。若用镜子譬喻也可以,只是说在大地之上,水到处都有,镜子不一定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影,不管大水、小水,所以说「千江有水千江月」。
接下来:《般舟赞》(善全576页)言: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这是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面所讲的,这一首赞偈,跟前面《赞佛偈》的前面三句,道理意义是一样的。
因为现在已经七点了,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透过今天这个讲义,大家就能够肯定、欢喜的接受善导大师这一首赞偈,是不是?「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如果没有这样解说的话,我们即使看、唱,觉得白纸黑字平淡无味,是不是?我本身也是如此,如果我没有接触到这个法脉、这一些教理的话,我看这一首偈也不会完全的理解,甚至会排斥。会说:“这到底对不对啊,是不是写错了?”因为自古以来的书籍,都是抄写,辗转相传,难免会有写错、脱漏的。就像一篇文章经过抄写几次之后,所谓「书经三写,乌焉成马」——乌和焉就写成马,或者乌马写成焉了;搞不好这首偈子有哪一个字是写错了?如果我们没有了解偈的内涵难免会这样想。
然而透过解说还有引证,就晓得确实是如此,并没有错,让我们觉得往生有份了,有了希望与安慰。唯有念佛就能够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不舍,为什么?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他成佛了,所以愿愿都有他的力量,只要我们念佛,无形之中就相应了他的本愿力,坐上了他的本愿船。如果往生必须要借助各种修行功德的话,那我们就要担忧了,因为一检讨,我们没有一样够格,幸好它只要念佛,而且也唯有念佛,那岂不是我们觉得很庆幸,觉得这个法门既简单又殊胜,是不是?
现在请大家起立,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