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34|回复: 0

[佛教经藏]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七十二】世间禅,出世禅,菩萨禅,如来禅之区别。六种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11-11 10:40 编辑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癸二明随缘不变体分三。子初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
前科明藏性不变之体,而有随缘之用;今科明藏性用虽随缘,而其体不变。此如来藏随缘不变之体,即众生本具之本妙圆心。此心本无迷悟,而能为迷悟之所依,以其本无迷悟故,十界俱非,而为空如来藏;
以其能为迷悟之所依故,十界俱即,而为不空如来藏;此心离即离非,是即是非,双遮双照,遮照同时,而为空不空如来藏。今先明随缘不变如实空义,故此藏性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心即七大中根识二大,属心法。空、地、水、风、火五大属色法。
非眼非耳,乃至非意识界,谓藏性非十八界,亦即非阴入处界四科。总显藏性,非三界众生之四科七大。
非明无明等四句,谓藏性非出世缘觉法。明是僻支佛能观能断之智,无明是十二因缘之初支;明是道谛,无明是集谛。众生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流转门;圣者依法修行断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老死皆灭,是还灭门。经文中非明无明,乃至非老非死是流转门;非明无明尽乃至非老死尽是还灭门。此中尽字,但尽分段生死,非尽变易;总明藏性,亦非缘觉法。
苦是三界果,集是三界因;灭是出世果,道是出世因。声闻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能证是一切智,所得是偏空理;故苦集灭道智得,皆声闻法。今云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即明藏性亦非声闻法。
檀那,译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尸罗译持戒,亦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三种。
毗梨耶,译精进,有事理之别。前后五度,精勤修习谓之事精进。内不见身心,外不见有世界,观一切法空,不见能修所修,谓之理精进。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大智度论云:“身口意业,寂然不动,名大精进。”
羼提译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寂灭忍之别。又忍有事忍,理忍,合之有六:一力忍:谓凡遇逆境极力忍之;退一步让三分者是。
二反忍:凡遇人加辱,反而责己;由已种因,故遭其果。
三忘忍:谓心宽量广,虽然受辱,毫不介意。
四观忍:辱境现前,以智观察,能所双亡,何辱之有?
五喜忍:谓逢人加辱于我则喜,以能成就我之忍辱波罗蜜故。
六慈忍:对横加毁辱之人,怜彼愚痴无智,不知礼让,不明因果;因而兴慈运悲,誓必度之。前三忍属事,后三忍属理。如释尊昔为歌利王时,受辱不嗔,反愿度之,即慈忍,亦即理忍。
禅那译静虑,静是止,虑是观;止观不二名禅那。有世间禅,出世禅,及出世上上禅之分。世间禅又有凡夫禅及外道禅之别。凡夫禅谓四禅八定,但能伏烦恼,不能了生死。外道禅与凡夫禅同,但比较执著或误解。如证初禅误以为证初果;或迷有漏天,作无为解;或计常计断等。二俱未能超越三界,在世间中,有得有失,此即七趣中之四禅及四空天;亦即五十重阴魔中之外道禅。
出世间禅乃佛子所修,或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劝心无常,观法无我。或修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或修四念处,断三界我执,苦因既灭,苦果不生,因而超三界,了生死,身心俱得自在,谓之出世间禅。
出世上上禅有二,一名菩萨禅,二名如来禅。菩萨禅未达万法唯心,不解即空即假即中,圆融三观。利根者修空、无相、无作、三三昧;钝根则修无常观,断三界我执,不住小果,从空出假,广学四教四门,以作利生之方便。假观成,得总持,知根,问答,决疑等四无所畏,鉴机设教,广利有情,位在十行,复出假习中;由十行进观中道,凝然不动,渐伏无明,位在十向。中观成,登初地,分破无明,分证法身,能一身现无量身,上供诸佛,下济含灵,名菩萨禅。
如来禅,亦名圆顿禅,悟万法唯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常寂灭不动,既无生死可了,亦无涅槃可证,固无烦恼可断,更无菩提可成。但由于无始习气未除,故于无修中而修,虽修万行,不生住著,初发心时,便观诸法实相,故名圆顿禅。本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又云:“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圆觉经亦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华严经云:“观一切法即心自性,若诸菩萨,与如是观行相应,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皆如来禅,亦即圆教上上禅,本经纯显如来禅。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之妙三观门;及佛所许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固然是如来禅;而佛于本经,节节开示,从始至终,又何曾不是显示圆顿止观,如来上上禅。
般剌若,即般若,译云智慧。亦有世间智,出世智,出世上上智之别。能通达世间琴棋书画,诸子百家,医卜星相,工巧技艺,天文地理等,名世间智。
若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三界烦恼,证得无生法忍,名出世智。若达万法唯心,观诸法空寂,所谓:“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出世上上智。
本经显四科七大,本如来藏,正是出世间上上智。波罗蜜多,译云事究竟,亦名到彼岸;六度中随修一法,究竟圆满,谓之到彼岸。
般若经云:“若菩萨修前五度,但能成就世间法,尚不能证声闻缘觉二乘小果;若有般若力,则能成就世出世法,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显然般若于六度中最尊,前五度如七宝,般若如摩尼宝王;前五度如盲人,般若如明眼者。但修前五度,只名度不名到彼岸,必加般若,方名到彼岸。此六度是菩萨法,今云非檀那,非尸罗,正显藏性亦非菩萨所修之六度。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可知菩萨法门无量,不能尽举,故如是是承上藏性非菩萨之六度法,乃至非菩萨所修无量法门。二菩萨六度万行是因,如来涅槃是果,意谓此藏性不特非菩萨所修之如来密因,亦非菩萨所证之如来果。故如是乃至,是从因至果义。非有所超略也。怛闼阿竭,译云如来,是十号中,仿同先德号。阿罗诃,译云应供,是堪为福田号;三耶三菩,译云正遍知,是遍知法界号;大涅槃,译云大寂灭,大是法身,寂是解脱,灭是般若。大般涅槃经云:“如来法身非是涅槃;但是般若,亦非涅槃;若但解脱,亦非涅槃。我今为众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于涅槃。”故涅槃即如来三德秘藏。其名有三,一曰性净涅槃,是法身德;二曰圆净涅槃,是般若德;三曰方便净涅槃,是解脱德。名虽不同,唯是一心。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佛证不生灭之理曰常,佛果法乐无边曰乐;得大自在妙用无穷曰我;三惑尽,二死亡曰净。今云非怛闼阿竭等,显藏性非佛界能证极果之人,及所证究竟之法。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此二句应归上科,属总结。世谓世间,指六凡言。即本科文中,非心至非意识界,明藏性非世间法。出世谓出世四圣法。即本科文中非明至非净。其中非明至非得,明藏性非真谛理;非檀那至非波罗蜜多,明藏性非俗谛理;如是乃至非净,明藏性非中谛理;总显藏性非十法界三谛理。故曰:以是俱非,世出世故。亦即显如来藏如实空义;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依之而修,成奢摩他空观。证如来藏圆真谛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