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2|回复: 0

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原文出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原文出处

榕树鹿本生谭

鸠摩罗迦叶之母为王舍城大富豪之女,积善行,离俗事,达最后之生,如瓶中之灯明,彼女之心中燃起圣力之火。彼女自知自悟以来,在家不乐,思欲出家,向父母云:「父母双亲!予在家心中不乐,予欲思出家入救世之佛教。请允予出家。」父母云:「汝为何言?此家诸多财产,汝为予等唯一之女,予等不能使汝出家!」彼女再三恳愿父母不许出家。

女思惟:「在父母膝下不能出家,莫若嫁于他家,得主人之原宥而出家!」稍长,嫁入他家,为良妻,积德行善,住于其家,同栖而怀妊,但彼不知怀妊之事。尔时都中颁布祭令,全体市民,庆祝祭日。全市装饰如天人之都。然彼女虽于如是喧闹之大祭日,己身既不涂香,亦不着饰,一如平日装束往观。

尔时其夫向彼女云:「市中祭日狂热,汝之身体应与注意!」然彼女云:「此身充满三十二种污秽,何加装饰,此身非天神化生,亦非梵天化生,非由黄金所成,亦非摩尼所成,既非由青栴檀所造,亦非为白莲、赤莲、青莲之胎所生,秽中受生,父母难养,不死之药难保长寿,一旦无常破灭,不免崩溃散裂,孤坟累累,墓场徒增;此身执着于烦恼,沉沦于悲哀,实忧苦之因缘,万病之宅舍,业力之容器,脓血之皮胞,虫巢于内,秽漏于外,死期日近,亡灭难逃!此乃一切世间眼前生起之实状也。

其夫闻此言语,乃问曰:「汝即知此身垢秽,何不出家耶?」彼女答曰:「予若能出家,今日即行出家!」夫云:「善哉!予许汝出家!」

彼女于提婆达多所属之比丘尼前出家。彼女出家,宿愿成就,心中甚喜。尔时彼女腹内之胎儿成长,诸根呈现异状,手足及背粗大,腹部隆起,比丘尼等向彼女问曰:「贵女为一妊妇,何以如是?」彼女答:「予亦不明其故,但予守戒律!」尔时比丘尼众携彼女至提婆之前,向提婆问曰:「圣者!此良家女困苦,得夫之原宥,使之出家,今彼女之胎儿日见明显,予等不明此一妊妇究为在家中所为抑为出家中所为?」

提婆未善加察考,即云:「将其逐出!」于是将彼女如推石块牵扯而出。尔时彼女向比丘尼众曰:「诸位尼师!提婆师非佛,予向佛前出家,勿使予之苦心成为泡影,请带予至祇园精舍佛前!」比丘尼等由王舍城伴彼女经四十五由旬之路,渐达祇园精舍,向佛申述右列之事。

佛思惟:「纵然此女在家妊娠,将与外道口实,沙门瞿昙带来提婆弃舍之人!因此,为断此传说,此事应于王与侍臣之前判定!」翌日,佛招请拘萨罗国之波斯匿王、大给孤独长者,小给孤独长者,毘舍佉大信女及其它之著名长者等,佛于黄昏集四众时向优婆离告日:「汝于四众面前明白宣布此比丘尼之事。」大德云:「谨知台命。」往四众中坐于己席,于王之面前呼毘舍佉信女察此一事件告曰:「毘舍佉!此少女出家确定为何月何日后,应知其怀妊为出家前或出家后之怀妊日期!」信女承诺:「谨知台命!」于是周围张幕,于其中检查此少女比丘尼之手足脐腹后,比较月日,确知其为于俗人之时怀妊。于是往优波离大德之前告知此事。大德即于四众面前证明此比丘尼之清净。

彼女为洁白之身,向佛及比丘教团作礼,与比丘尼等往止住之处而去。彼女月满,于上莲华佛足下祈祷,如愿举得一子。某日,王往近比丘尼之止住处,闻小儿啼声,询问诸臣。诸臣知其因缘,向王白告:「大王!此为少女比丘尼所产之子,为彼之哭声!」王曰:「比丘尼为保姆多有障碍,予将为之保育!」于是王将其子交付亲类妇女之手,以王子之资格养育。命名之日,名其子为迦叶,以迦叶王子之名养育,于是人人皆知鸠摩罗迦叶之名。七岁至佛前出家,达成年后受具足戒,经年,于布教家中成能辩者。佛言:「汝等比丘!我弟子中之第一雄辩家为鸠摩罗迦叶。」于是置彼于第一位。其后,彼听闻蚁垤经达阿罗汉位,其母比丘尼为观法修行得最上之果报。鸠摩罗迦叶大德就佛陀之教如空中满月之明耀。


蚁垤(又叫蚁冢),故此,此经又叫蚁冢经。蚁垤(dié),蚂蚁洞口的小土堆。

蚁垤经


世尊曰:比丘!蚁聚者,实此四大所成身也。此乃父母所生,依饮食之聚积、腐蚀、磨灭、变坏、分散、破灭之法。

比丘!夜随想、随观昼,以身、口、意为业,昼亦然也。


比丘!以圣慧勇猛精进。取去无明。取去忿恚相。取去疑惑。取去五盖,即:欲贪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追悔盖、疑惑盖。
取去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取去五种欲分,五种欲分者:依眼而有眼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而动情于色;依耳而有耳识、有欲、有爱、有好、有所爱相、着欲而动情于声,依鼻而有鼻识…动情于香;依舌而有舌识…动情于味;依身而有身识…动情于触者也。取去欢喜于贪染。如是比丘是漏尽比丘也。

世尊如是说已。尊者鸠摩罗迦叶,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


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证严法师说故事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对母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僧团里大家都很高兴地为鸠摩罗迦叶尊者庆祝,因为他在静坐中看到一群白蚁,他很用心观察这群白蚁的生态,结果忽然彻悟了;他发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形态,也都有尊贵存在的意义。为何佛陀尊重众生的生命?因为「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他深深体会到这种生命奥妙的道理。
  
他出定后,即向佛陀报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佛陀很欢喜并赞叹他「教义分析第一」;能将生命融入教义之中,而且又分析得透彻圆融,佛陀很欢喜,大家也都为他祝贺。
  
这位鸠摩罗迦叶尊者自孩提时期就在僧团中生活,刚才说过有一段很美的故事,主角就是鸠摩罗迦叶尊者的母亲,她原是王舍城内一位富裕人家的女儿,从小就很聪明,但是一般少女所追求的美饰华服,她却一点儿也不希求,她的心一直处在平静具足智慧的状态中,并且敏感地体会到众生的生灭迁异、变幻无常;虽然是小小年纪,心里却充满对世间事物的矛盾和烦恼,因此她有一个心愿——想出家探究真理。
  
她向父母亲要求允许她出家,但是父亲不答应,她父亲说:「妳是独生女,家业如此之大,怎么可以出家呢?」不论她再怎么哀求,父母都不允许。这女孩想:在家要孝顺父母,不能太忤逆他们,只好等嫁人后,再找机会向丈夫要求出家了。
  
到了适婚年龄时,父母把她嫁给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青年,出嫁后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不过,她仍守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她的丈夫也对她很好,在这段婚姻生活中她怀孕了,但她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那时正好城里要举行一个很大的庆典,这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不论是城内或城外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家都装扮得很漂亮。那天,她的丈夫告诉她:「妳平常都穿素色的衣服,也没有装扮,可是今天是个大日子,妳应该要打扮打扮啊!」
  
她却说:「有什么好打扮?人的身体都是污秽不堪的;而且九孔还常流出不净物;生命无法长久,终究有死的一天,死后身体还不是烂了、臭了,装扮身体等于是在便器上洒香水一样,有什么用?」她丈夫听了又爱又气,一不小心脱口就说:「既然这样,那妳何不干脆去修行算了!」她喜出望外地说:「啊,很感谢你,这就是我的愿望!如果你能成全我,那真是功德无量。」
  
她的丈夫没想到她会有这种反应,改口一直劝她,可是已没办法改变妻子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她的丈夫万分地不舍,但也只好成全她的愿了。于是派了很多人又带着很多东西,护送她到一个比丘尼团去出家。
  
在那里她很快乐,但是当她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比丘尼团里有人看了觉得奇怪,问她说:「妳是不是怀孕了?妳看起来像是怀孕了,」她说:「我也不知道。」比丘尼群中有人就带她去见提婆达多,因为那个比丘尼团是属于提婆达多的团体。提婆达多看了之后,非常不高兴地说:「我的团体里,怎么可以容纳这种怀孕出家的人?这会破坏我的名声。」说完,也没让她有辩解的余地,就要将她逐出比丘尼团。她知道自己要追求的并不是提婆达多的教法,所以就站起来向他行礼,表示愿意离开。
  
同行的比丘尼对她有一点同情,而怀孕的女子又央求她说:「我希望能转到释迦牟尼佛的比丘尼团中修行,妳能否好心地陪我一程,让我投靠于佛陀座下的比丘尼团?」那位比丘尼真的就陪她走了四十五由旬的路程,去拜见佛陀。
  
佛陀得知她来自提婆达多的比丘尼团,也考虑了一下,心想:「如果收留她,外面的人会议论纷纷,说我接收了被提婆达多所摒弃的人;但是众生平等,也应该让她有发愿修行的机会。」佛陀即运用智慧,要将事理分辨清楚,不但要还她清白,也使真相大白。
  
因此,邀请国王和给孤独长者,以及当地的护法信徒;在黄昏的时候,佛陀就派优婆离尊者主办这件事,因为优婆离持戒清净第一,佛陀就把这个任务交付给优婆离。
  
优婆离尊者就在国王、大臣、居士、长者群中,请长老比丘尼陪着她,然后又请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妇女出来,告诉她:「请妳们将这位修行女带到布幔里,问她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家?要验明怀孕的时间,如果是在夫妇的生活期间怀孕,那就是清白的;如果是出家后才怀孕那就是不清净,妳要好好问清楚。」就这样,由那位贵妇人直接和她交谈,甚至还看看她身孕的大小。了解真相后,贵妇人向大家宣布她是在婚姻生活期间怀孕,她是清白的;至此真相大白,佛陀就允许她在比丘尼团中生活,住在另外一间房子待产。
  
足月之后,她生下一个男婴,很可爱。有一天,国王从尼众精舍路旁走过,听到有婴儿的哭声,国王奇怪地问:「为什么在修行的僧尼团里有婴儿的哭声?」
  
随从的人报告说:「国王,您应该没忘记几个月前佛陀召集的事,那位比丘尼已经生产了。」国王听了也很高兴,心想:一个出家人,怎能带孩子在僧尼团里?于是领养那小孩,带去宫里付托给另外的王亲抚养,取名为鸠摩罗,也给他一个王子的名位,后来大家都称他为——鸠摩罗王子迦叶,到了孩子七岁时,国王又将他送回僧团,让他出家当小沙弥。
  
这个小孩很聪明,辩才无碍,非常伶俐。他在僧团中被养大成人,因此他的戒行和修持都很好,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他看到万物的生态即用心体会、入定,因而开悟。在佛陀的僧团中,这对母子的故事很完整,而鸠摩罗王子迦叶的母亲在比丘尼团中也成为一位大德尼。
  
由此可见,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可以包容一切众生,可以分析事理,让大众证明她是清白的,让她出家而无任何污点,这就是佛陀的大悲和大智;反观提婆达多就没有这分智慧;所以大爱、小爱、智慧、愚痴,我们必定要认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7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