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5|回复: 1

[感应分享] 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何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如本法师

    佛教把一切迷事、迷理的惑业归纳为三大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见惑总有八十八使);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思惑总有八十一品)。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于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涅槃经云:“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
印光大师云: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纵令宿根深厚,彻悟自心。倘见思二惑,稍有未尽。则生死轮回,依旧莫出。况既受胎阴,触境生著。由觉至觉者少,从迷入迷者多。上根犹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了生脱死,岂易言哉。以是不能普被三根,畅佛本怀。”(印光大师《净土决疑论》)

【译文】一切法门,都是倚仗自力修行,出离生死。就算是有宿世善根极为深厚、能够彻悟自心本性的人,假如见惑和思惑的烦恼,稍微有一点点没有断尽,就会仍在三界的生死轮回中,仍然没有办法出离。更何况既已转世,受于五阴胎胞,因情污染接触境界而生起执著,所以生生世世从觉悟而至觉悟者少,从迷惑而入迷惑者多。上根器的人尚且是这个样子,中下根器的人还用说什么呢?想要断除见惑就好像要截断四十里宽的河流一样困难,更何况是思惑烦恼呢?想要了生脱死超出轮回,哪里像说的那么容易啊?因此靠自力修行的法门,不能普被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众生,不能究竟畅演佛陀的出世本怀。(圆涛法师译)
【讲解】印祖所说,是一切学修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只是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木然不觉,无动于衷,所以于此殊胜易行的净土法门,难以生起信愿。兹依教理,稍作说明。
  见惑、思惑二十六种烦恼见前所注。见惑障于智理,亦称“见道所断惑”;思惑溺于情感,亦称“修道所断惑”。你我及众生不能脱离三界生死,就是由于见思惑业所系。见惑于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于三界有八十一品。
  所谓见惑八十八使,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十种烦惑而迷昧于苦、集、灭、道的四谛之理,形成欲界三十二使,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各二十八使,合成八十八使。断除这见惑八十八使,方能见道。如论文说“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这句话见于《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共40卷)第36卷。经文的原话是: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大正藏》第12卷,第577页中)
  “纵广四十里水”,按通常理解,便是纵广四十里的水(流),其流势之汹诵,不易遏止。其意是指十惑(如前说)迷于四谛,障于见道,其势力犹如纵广四十里水(流)——苦集灭道各为纵广十里水(流)。是即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
  断见惑八十八使,须修“七方便道”。所谓七方便道,即: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所谓停心,就是要把妄想杂乱的虑知心停息止住,以净戒为基,定慧调适,故名停心。其名目是: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散乱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着我众生析界观)。修行七方便道的人,称为“七贤位”,邻近圣位,故曰贤。以修此方便道,能够显发相似慧解,降伏见惑。如《法华经玄义》卷四下云:
  五障既除(指修五停心观已经成功——作者注),观慧谛当,能观四谛,而正以苦谛为初门,作四念处观,破四颠倒。(《大正藏》第33卷,第727页下)
  因此,五停心观修成以后,接着修“别相念处”。以欲界苦谛为境,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别,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谓行相,观此四法,作不净、苦、无常、无我行相故。是即先各别地修观。所谓“念处”的“念”,不可混同于“念佛”的“念”,须知观体非念,观是其慧。定慧调适,进一步地提高。
  别相念处修成以后,修“总相念处”,即将四者合修,四者之中任何一相,皆举一即四。如观身不净,则受、心、法亦皆不净;观受是苦,则身、心、法亦皆是苦;观心无常,则身、受、法亦皆无常;观法无我,则身、受、心亦皆无我。此中若要细说,尚有“境别观别、境别观总、境总观别、境观俱总”等分别。应该说,这实在不是一般没有根机的人或业障深重的人所能轻易修行成就的。而以上这三科(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仅属藏教的外凡位,名资粮位。
  七方便道的后四位——“暖、顶、忍、世第一法”为内凡位,名加行位。所谓加行,顾名思义,即加功用行。渐见法性,心游理内,身居有漏,圣道未生,故名“内凡”。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加行”。这四位是出生圣道的根本,所以也叫“四善根位”。经过资粮位的别、总相念处的修行,发相似解,伏烦恼惑,获得佛法气分,喻如钻燧取火,火发之前,先有烟生;又如阳春生暖,以喻四谛观慧的行相,故名暖法。慧解增胜,得“欲、念、精进、思惟”之“四如意定”,喻如登上山顶,观瞩四方,悉能明了,故名顶法。相似慧解继续增强,则“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法长成为根,于四谛十六行相[2]忍可于心,故名忍法。修至“上忍位”时,惟观欲界苦谛,仅为一行一刹那心,即入于“世第一法”[3],又一刹那间,遂即入于“见道”位,证初果须陀洹,至此,三界的见惑烦恼断尽。
  如上所说断除三界的见惑,不过是仅仅介绍了一点名目而已,此中内容,如果还欲详知,可以参阅《法华经玄义》、《天台四教仪》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断见惑如同截断纵广四十里河流的譬喻,是有根据的。
  证得初果的圣人,仍然有通于三界九地的思惑没有断除,直至断尽,方得完全摆脱三界生死。
  所谓三界九地者,即欲界六天、人间及三途,名五趣(阿修罗摄于天人畜等,故不计之)杂居地;色界初禅有三天,名离生喜乐地;二禅有三天,名定生喜乐地;三禅有三天,名离喜妙乐地;四禅有九天,名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四天,名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九地亦称九有,地,即区分、依托的意思。有,即有漏,以烦恼惑业未断,或断而未尽,系缚于三界,具惑、业、苦,惑、业为因,苦报即果,有因有果,故名曰有。
  这欲、色、无色三界九地,每一地具有九品思惑,系缚众生,使之不能解脱于该地。所以,三界共有思惑为九九八十一品。把这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断除了,才能完全超脱三界六道的生死苦轮。
  先说如何断除欲界的九品思惑。已经断除了见惑,证得初果——须陀洹果的圣人,继而要断除欲界的九品思惑,须要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七次。这种受生,叫作润生,是渐以断惑而得出离的意思,如人负有债务,须要还清,故曰润生。具体来说,欲界的九品思惑依其轻重程度不同,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这是较重的思惑,也是较为难断的;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这是次重的思惑,较前稍为易断;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是较轻的思惑,较前又为易断。
  初果——须陀洹果圣人,要断除欲界的上上品思惑,须要润生人间两次,即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两次。为断除上中品思惑,须要润生人间一次,即天上一次、人间一次受生。为断除上下品思惑,又须要润生人间一次。为断除中上品思惑,亦须要润生人间一次。为断除中中品和中下品,这两品思惑合起来共须润生人间一次。至此,已经往返润生人间六次,断除了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证得声闻第二果,名斯陀含。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意为仍须来此人间受生一次,为什么?欲界的生死债还没有了结,还有欲界的后三品思惑,即下上品、下中品和下下品。为断除这三品思惑,还须要来此人间润生一次。至此,欲界的九品思惑全部断尽,证第三果,名阿那含。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意即再不需要来此人间受生死之苦了,把欲界的生死债偿还完了。
  可是,还有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的思惑没有断。为断除上二界的思惑,三果圣人住于色界第四禅上边的五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意天,名曰“五净居天”,亦称“五不还天”。干什么呢?居在“五不还天”上修“夹熏禅”,以断除色界的和无色界的共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所谓夹熏禅,就是要把九次第定修得滚瓜烂熟,要丝毫不杂异念地或顺或逆、或中间或跳跃,任运升降、往返出入于九次第定,是即“师子奋迅三昧”。
  所谓九次第定,即四禅定、四空定(名称与前述的离生喜乐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同),另加灭受想定(亦称灭尽定)。对这九种禅定,行人要不杂异念地次第由一定入于一定,故曰九次第定。
  修夹熏禅成就,得到师子奋迅三昧,断除色、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净尽,证第四果——阿罗汉果,则长别三界,永出分段生死。梵语阿罗汉,华译具三义:杀贼——杀见思烦恼之贼;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是真福田;无生——永脱生死轮回,不受后有。
  这样仗自力了脱生死,叫作竖出三界,不仅要求行人的根机必须特别聪利、禅定的功夫非常高深,而且须要多生和长时。所以印光大师论文说:“了生脱死,岂易言哉!”
  现举一例。安世高,法讳清,为安息国(伊朗之古国)太子,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得宿命智。东汉桓帝(刘志)建和初年(147)来至洛阳,至灵帝(刘宏)建宁四年(171),二十余年间翻译经典,计有《安般守意经》等39部。遂告同居道侣说:“前世已经出家,其时有一道友,生性多瞋,屡劝不改,堕在恶道,受大蟒身,我要去度脱他。然而,我自己先世欠人命债,债主在广州,须先偿还。我至广州,正值寇贼作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便对我说:‘这回可逮到你了!’遂受其杀。转世为安清(安世高)。我当往庐山度昔时道友。”行达九江 (读gōng)亭湖庙,庙神颇有威灵,往来商船,皆须奉牲乞福。神见世高,犹识昔因,悲欣交集。世高为诵经咒,得脱蟒形。此庙遗址为浔阳郡蛇村,距东林寺五公里,今称“蛇头岭”。
  安世高复至广州,前世害己少年已成老者,至其家叙说宿世因缘,冤对既解,欢喜相向。世高告曰:“尚有宿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须往酬偿。”广州客悟知世高非凡,厚相资供,伴随世高前往会稽。才至市中,正值市中有人互相打架,相打者误着世高的脑袋,应时殒命。广州客频验先后因缘果报,远近闻知,莫不感叹,皆深信三世之有征。(《大正藏》第50卷,第323、324页《高僧传》卷一)
  安世高法师这样度众生了脱生死,只可独被上上利根之人,中下根人难以企及。此法不能普被三根,不能畅达佛度众生的本怀。
  [3]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不退
  【原文】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恶业之若轻若重,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临命终时,定蒙弥陀垂慈接引,往生净土。俾善根熟者,顿圆佛果;即恶业重者,亦预圣流。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诸大乘经,咸启斯要;历代祖师,莫不遵行。
  印祖阐明净土法门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的所谓特别之处,大须着眼!总结如下:
  一、净土法门专仗阿弥陀佛宏誓愿力,所谓“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二、行人宿世与现生所有善根,无论成熟与否,但肯执持名号,临命终时与佛相应,即得蒙佛接引,往生净土。
  三、善根成熟者,顿圆佛果。破无明惑,得“念不退”,证常寂光法身,直至妙觉。
  四、据此可知,善根未熟者往生净土即得“行不退”,证入三贤之位。
  五、行人的恶业无论重或轻,但能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执持佛号,一念相应,即得往生。
  六、行人即使恶业重者,一得往生,即预圣流。预圣流,即意味着断除见思惑,得“位不退”,永超凡流。
  诸如上事,皆有别于通途教道的一般法门,故称之曰特别法门。吾人惟当仰信佛语,遵行励修,便获如是殊胜利益。(释传印讲记)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参老和尚:证须陀洹果有多难?
  “须陀洹名为入流”。入流,入了圣人的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圣人,虽然没有全部了生死,已经把见惑断了,断了,入流无所入。为什么说无所入呢?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啊,对六尘境界相他不起分别了,他不为六尘境界相所转,这就证了初果的圣人。

    那么一般的没有证这个果位的人,见色就起分别,闻声也起爱憎,香味触法都执著贪享,有是非观念。须陀洹证得了,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他不起分别,没有迷惑了,他明白了,全是假的,不为色生香味触法所迷,就这个意思。咱们凡夫就被色生香味触法而迷,吃好的,穿好的,有分别心,有贪爱心。证了初果,他在这些个事物上不起贪爱心了,不起分别心了,因此就叫证果了,断了这种迷惑。

    咱们见什么分别什么,证了初果的人,他见惑断了,他不起分别了。这个断惑,看来是出凡入圣,但是这一步非常难啊!在凡夫,突然证了圣果,佛形容这“如四十里路急流水”。说从那个山坡往下流,大概四十华里,那股力量,能够把他断绝了,使他不流,得有这么大力量。

    咱们见色,生贪爱心,好的,就想取,这不高兴的,就想舍,舍又舍不掉,取又取不着,这叫迷惑。证了初果的圣人没有这种思想了,他能断,所以佛形容“如断四十里路急流水”。但是,看来是入圣道的时候,这是第一步,但是在这大菩萨看到这初果呀,他看着很小,在我们一般的我们出家人学了佛法的,对于初果圣人呢,这小果,证不证没什么关系,其实是你能断了这个见惑无分别,就很难很难了!咱们见什么起贪爱心,见什么起分别心,因此而造的这个染业啊,很重很重!若能把这个断了,第一步就达到了。

    但这也是入空意啊!在这个空的当中呢,没有色生香味触法,也得悟到空理,那叫顿断,悟到空理那叫顿断啊!因为须陀洹他现在入到圣流,入了圣位了,入了圣流,从凡夫地出入圣流已经非常不容易!他见什么能够断贪爱心,那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牵引了,牵了,你随着外头的业缘转化,外头的业缘,你见什么分别什么,见什么贪爱什么。所以,能断见惑,不被六尘境界牵引,已经非常不容易,但是对我们说般若波罗蜜的人啊,这个不是我们的目标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7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