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90|回复: 12

诸菩萨万行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五、释“诸菩萨万行”                                 
可是你想到佛的境界上,还得要行菩萨道,所以才说《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诸菩萨:这个“诸”字,是“很多很多”这么样解法,又可以说是“一切菩萨”。这“一切菩萨”,包括多少呢?这个数目数不尽这么多,总起来有五十五个位子。这五十五个位子,后边的文里边都会讲到的,现在就不要详细讲它。这五十五个位子,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四加行”,再加上“等觉”。每一个位里边,就包括千千万万的菩萨;所以这五十五个阶级,不是就单单五十五个菩萨,是包括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菩萨,总起来它有五十五个位子;因为包括这五十五个位子,所以叫“诸菩萨”。                                 
万行:什么叫“万行”呢?万行,就言其“修行的行门多”。行门有多少呢?这个行门多得有八万四千种那么多。本来可以说八万四千行门,那么现在只说“万行”,这是菩萨所修的。菩萨不但修万行,而且还修六度。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一)布施波罗蜜:布施有三种,不是单单就有一种。三种是什么呢?有(1)财施、(2)法施、(3)无畏施。                                 
                                  (1)财施:财,就是所有的金钱、所有的财产。这个“财”是我们人最爱惜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肮脏、最不洁净的一个东西。你看人数钱,那个钱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这么数来数去的,那个钱上边,我相信会有很多小小的微生物、小小的病菌,very dirty.(很脏)Money is very dirty.(钱很脏)Why is it very dirty?(为什么很脏) It's touched by every person's hand.(它被每一个人摸过)There are germs in this money.(钱上面有细菌)                                 
                                  在佛教里,管这钱叫“不净物”,就是“不洁净的东西”,就是not clean。为什么叫它“不洁净的东西”呢?它来源不净;有的或者是偷来的、或者抢来的,这来路不正当,所以叫“不净”。那么有的人说:“我做工赚来的钱,这是净了吧?”你做工赚来的钱,虽然来路是正了,但是钱的本身,有很多的病菌在上边。所以你看,钱这么样子不洁净!可是每一个人都欢喜它,数过来、数过去。你看有的人数钱,就沾点口水来数,这其中很容易就染上传染病;为什么?那个钱上有病菌的。                                 
                                  这钱是一种不洁净的东西,可是每一个人都欢喜钱,多多益善;所有美国的钱都给我,我也不嫌它多;都给你,相信你也不嫌多、也不怕多。可是钱若多了,也有毛病。有什么毛病?也会睡不着觉的!算来算去,我那么多钱,放到什么地方去呢?总要打这个算盘。所以钱本来是一种不好的东西,虽然是不好的东西,人人都爱钱而不能舍。你若能舍,这就是“布施”;布施给人,这就是“行菩萨道”。菩萨修六度万行,第一就是要施舍,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舍给人家,帮助其他的人,这是“财施”,用金钱去做布施。                                 
                                  可是人做布施,这不容易的!人心,是个“阴阳交关处”──阴和阳的一个界限;又是一个“理欲战争场”──理,就是道理;欲,就是 desire。照道理、天理来讲,说是:“我想布施给人,我看见那个人很困难的,没有饭吃,我送给他一块钱,叫他吃饭去。”手往袋里这么一掏钱,第二念生出:“哦,不可以的!我如果舍给他这一块钱,一阵间(等一下),我搭巴士没有钱了,那我要走路。这个……,我还是不舍给他这一块钱了!”这第一念想舍,第二念呢?又想起自己要坐巴士来了,所以又把钱放回袋里边,不舍了!就这样子。                                 
                                  这由小而大,由这一块钱,乃至于到十块、百块、千块、万块、万万块钱,都是这样子。头一念想舍,第二念想起自己来了:“我要到饭馆子去吃饭,我没有钱呢!”于是就不帮助别人了。财施是不容易的。又有的想:“啊,我这个钱给你?那我太愚痴了!你怎么不给我一点呢?”这就生出一种自利的心。所以这布施,你说得是很容易的,做的时候却不容易。                                 
                                  (2)法施:怎么叫“法施”呢?就好像现在我讲经说法,这叫“以法来布施”。“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你以钱布施,这有数量的;以法来布施,这是没有数量的。好像我现在讲经,你们听一句经典,要是能开了悟、能真正明白了,那时候我功德就大了。为什么?我讲一句话,能使令你去成佛了;你成佛,就因为我这讲经说法帮助你成佛的,所以法施这功德是最大的。                                 
                                  (3)无畏施:什么叫“无畏施”呢?就是人有了飞灾横祸,或者有横逆的事情来了,譬如被贼抢、打劫,或者被火烧了,或者遇着什么恐惧的事情,就在这恐惧惊慌的时候,你能给他一点安慰,说:“你不要生恐惧心,什么事情慢慢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就好像有位太太把手袋丢了,那天我看她面色很担心的样子,问我说:“哦,我手袋丢了,怎么办呢?”我当时告诉她:“你不要忧愁!你会找到的。”结果,我说这话果然就灵验了,她到那个地方一找,还没有丢;这就叫“无畏施”,告诉她不要害怕。这是个小问题,其他大的问题那更多了;不过你知道这个小的问题,那么大的问题你也可以明白了。                                 
                                  (二)持戒波罗蜜:在佛教里,最重要的是“戒律”,戒就是“止恶防非”──止恶,止住一切的恶,把恶事都止住、停止了;防非,防备着有过错,非就是“过错”。做得不对了,这就叫“非”;做得对了,这就叫“是”──也就是“诸恶不作”,所有一切的坏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一切好事都要去做。                                 
                                  我告诉你们,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很不会算数的──就是“不识数”,I don't know how to figure。怎么不识数呢?我有钱就给人;除非没有钱,否则有一块钱给人一块、有两块钱给人两块钱,自己就不愿意要钱。你说,若照一般人来讲,这是不是太愚痴了?自己不晓得帮忙自己,尽去帮助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子,就愿意帮助人。那么帮助人,这就是利益人;利益人,这就是菩萨发心。菩萨发心,是要对人有利益,不是对自己有利益的。我自己忍苦耐劳,受点苦、受点委屈都可以的,我不叫人受委屈、受苦;所以就要发这种心,这叫“利他的心”。利他的心,就是菩萨心;这菩萨心,就是“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不要说:“啊,这一回我要算一算,我会不会吃亏呢?”吃亏,就是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占便宜,就是一切的事情都要算算,算着自己:“这个对我自己有没有便宜?”好像去买一点东西,要走很多很多家公司;看看这家公司,再看看那家公司的东西,比较一下:“哦,这家公司便宜,东西又好,钱又用得少!”于是就买了。买了,殊不知这是一种化学的东西;化学的东西,你看着它是很靓、很美丽的,可是一用,不久就坏了。所以虽然你算着想占便宜,结果还是吃了亏,这就是尽为自己打算。人应该为人做打算,不应该为自己做打算。                                 
                                  持戒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究竟“戒”有多少种?戒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在家人凡是皈依三宝的,要是想再往前研究、进步的话,就要受五戒;受五戒之后,再往前进步,受八戒,然后受十戒;十戒,就是沙弥戒了。受完沙弥戒,做出家人,就要再受二百五十条戒,这是比丘;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也有戒,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十种是重的,四十八种是轻的。十种是很重的罪,你若犯了,是不通忏悔的;那些轻的罪,你若犯了,还可以改过自新。                                 
                                  在佛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以四事请问,说:“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谁是我们的师父呢?”佛就告诉他:“我入涅槃之后,你们以戒为师。”这是告诉出家人──告诉所有的比丘、比丘尼,要“以戒为师”。那么在家人若想要求戒,一定要向出家人来求戒的。授戒,就是把戒授给你这个人,这一定要比丘才能授戒;在佛的戒律上,本来是不准比丘尼传戒的。所以戒律也有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有很多种。                                 
                                  我们人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你若能守住清净戒体,就像琉璃宝珠那么美丽──言其你这个人能守戒,这就犹如宝珠一样,是非常有价值的。前几天我不是讲过,终南山道宣律师就因为持戒持得好,感得天人来给他送供养,给他送饭吃。所以这个戒德,是最要紧、最要紧的。你学佛法,如果不守戒律的话,那你学什么都好像瓶子在漏水──瓶子底下有个窟窿,你装上水,它就漏了;你若能守着戒呢?久而久之,就无漏了。我们人这个身体,都是有漏的身体;这个有漏的道理,我现在不能公开对你们讲的。你们哪一个人若想学无漏的法门,要个别一个人一个人地来请问:“这怎么样子才能无漏?”那我就讲给你听。因为现在这儿公开讲,没法子讲;你们谁若想要无漏,不妨有时间的时候来和我讲。
发表于 2016-11-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讲这个法是很妙的,可是法虽然妙,还需要有妙人来请这个妙法。这个“妙人”就是易象乾,他的法名叫“果容”。他大约是四、五年前来的,那时候佛教讲堂还在萨德街,他来佛教讲堂学打坐,学了一阵子。现在放暑假又来了,要是以前,大约就是看看戏,或者是赌赌钱;总而言之,找一点娱乐。这一回怎么样啊?他上当了!上了什么当呢?要学《楞严经》的当。                                 
                                  一般人听见“上当”,这心里都凉了,说:“啊,这回不得了了,上了这个当!”为什么上当呢?这个“楞严法会”是一个最苦的法会,也是一个最难的法会,由早起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你说,这到学校里也没有这么多的课程!可是我们现在是“要了生死”的学校,我们现在是“行解相应”的学校,要行解相应。                                 
                                  所以讲《楞严经》,这就是“解”;我们坐禅,这就是“行”。要解行并进,这才叫脚踏实地躬行实践那么去做,一点也不马虎的,一点也不能骗自己的。这不能骗人,你若骗人,就是骗自己。现在我说你上当了,正是不上当,这是要解决你生死的问题,将来那是你最大的一个利益,所以一定要解行并进的。                                 
                                  讲起这“解行并进”,我举一个比喻。什么比喻呢?有一个盲人和一个瘫子,两个人住在一起,还有其他很多人也来帮他们的忙,很多人住在这栋房子里边。有一天,其他的人都出去玩了,不是去三藩市佛教讲堂学《楞严经》,是做什么去了呢?大约或者去钓鱼,或者买东西,或者去……,总而言之,这个世间上什么事情他们都要去做一做,就剩下这一个瘫子、一个瞎子在家里了。你说,就这么巧,这间房子就着火了!你说怎么样?瞎子看不见,没有法子逃跑;这个瘫子有眼睛看得见,但是没有腿,所以也不能走。啊,你说这糟糕不糟糕?这是真糟糕了──台湾人会讲这句话,说:“真糟糕了!”怎么样呢?瞎子也要被烧死了,瘫子也要被烧死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善知识来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人现在可以不死,可以逃出这个火宅的。怎么办呢?你这个瘫子的眼睛给瞎子来用,这瞎子的腿给瘫子来用,你们两个人就像狼狈互相帮助,互为表里。”                                 
那么瞎子的腿借给瘫子用,瘫子的眼睛借给瞎子来用,怎么借啊?是不是把瘫子的眼睛挖出来,补到瞎子的眼睛里头?那时也没有医生,也不能动手术;你自己要是挖出来,根本就没有用了。你若把瞎子的腿现接到瘫子的腿上,也不容易办得到的,也没有医生。这怎么办呢?这才叫“因事制宜,通权达变”:这瘫子就趴在瞎子的身上,指挥这个瞎子,说你现在往左迈步,或者向右迈步,或者向前迈步;这个瞎子有腿,但是眼睛看不见,就听瘫子来指挥。于是这个善知识就这样来指示他们,他们两个就把自己救出这个火宅了。                                 
                                  那么讲这个道理,你不要误会说:“哦,你说我是瞎子啊?你说我是瘫子啊?”不是你是瞎子、你是瘫子;我也是瞎子、我也是瘫子。不过现在我知道这个道理,来讲一讲,这也不是说的你、也不是说的我;也就是说的你、也就是说的我。我们每一个人不要自满,不要以为我自己是明白人,不要以为我自己智慧大。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佛?就因为自己太自满了:“哦,我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现在啊……。”学什么,就被什么障碍──你知识多了,就被知识障碍;你能力多了,就被能力障碍。因为这一些障碍着你,所以就不成道了。现在我们把“你、我、他”这个思想都不要了它,把这个思想平定下来,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清净了,把自己肚里空了。做什么呢?头先我叫你们少吃点东西,留着装法;现在我叫你们把你们的思想都弄干净了它。弄干净了它,好装什么呢?好装醍醐妙味,装这个无上的妙法。                                 
                                  我还记得去年有一位小姐,她讲的话我还记得。她说她那个脑袋里头很多垃圾、很多garbage,清理不净。是不是啊?她现在是修Doctor degree(博士学位)。那么现在我就根据她这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把脑袋里头的garbage先丢到外边去,然后你再听经;那你一闻千悟,就容易明白了。今天这一堂只是开始,还没有正式讲入经文;今天晚间,我一定会讲得比现在好。不是骗你,也不是骗我自己,我知道我讲得还不错的!                                 
【编按】以下开始另一堂讲经。                                 
                                  上来文当“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这部经的经题很长的,有二十个字这么多:前十九个字是这部经的别名,后边这个“经”字是个通名。“诸菩萨”,就是所有的菩萨都包括在内了;“万行”,这是菩萨所修的万行。前面讲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这六度讲了二度,还有四度。                                 
                                  (三)忍辱波罗蜜: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这三种。                                 
                                  (四)精进波罗蜜:精进,就是向前去精进,不向后退。最有精进心的就是在《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的那位药王菩萨焚身供佛;他把身上缠上棉花、沾上香油,在佛前把整个身体点着来供佛。你若想知道这详细的情形,可以研究《法华经》,在〈药王菩萨本事品〉上说得很详细。为什么他要焚身来供佛呢?因为他觉得佛恩太高了、太深了、太大了,无法报答这个佛恩,所以他用自己的身心性命、整个身体,烧了来供佛。那么烧了有多长的时间呢?这个时间可就非常之长了,数都数不过来那么多的时间。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看这部《妙法莲华经》,读到药王菩萨这一品的时候,读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这是真正地用出真心来为佛法,来供养佛──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智者大师就入定了。在定中,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看见释迦牟尼佛仍然在那儿说法,转大法轮、教化众生,于是他就入了“法华三昧”,而得到“一旋陀罗尼”这种境界。到出定的时候,他智慧就大开,所以就建立“天台宗”,成为天台宗的初祖。                                 
                                  药王菩萨焚身供佛,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这才是真正的精进。不是像我们有的人,拔一根汗毛也舍不得,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拔去一根毫毛,要是对天下人都有利益,他也不干的。这是什么呢?这是只知自利,而不知道利他,所以这就谈不到“精进”了。                                 
                                  (五)禅定波罗蜜:禅定有“四禅、八定”,在《楞严经》上又讲有“九次第定”。等讲到正文的时候,这些个道理都会说的,现在不说那么多。                                 
                                  弟子:四禅、八定?                                 
                                  上人:四禅,有四种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你到初禅的境界,这叫“离生喜乐地”;得到一种欢喜的境界,你的脉搏就停止了,但是自己觉得非常之欢喜。                                 
                                  到二禅的程度上,就“定生喜乐地”;在初禅的定力还不坚固,等到二禅,这个定就比初禅坚固了,所以气息就停止了,鼻孔没有呼吸气了。那是不是死了呢?不是死,这是一种境界;外边的呼吸气断了,内里边的呼吸气活起来了、生起来了。我们人都是外边呼吸气,内不能呼吸;你若里边的呼吸气会呼吸了,那人就不会死的,你愿意活多少年都可以的。可是你活得时间久,那变成一个“守尸鬼”,就看守着这个臭皮囊,那是没有用的。                                 
                                  等到三禅,你这个识也断了,念头也断了;三禅叫“离喜妙乐地”,这个喜也离开了。一般修行的人,他说happy,就是欢喜、很欢喜的。三禅这种快乐是非常妙的,离喜,离开那欢喜了,得到妙乐这种的境界。                                 
                                  第四禅,叫“舍念清净地”,把念头、识这种种都离开,放下了。入四禅天这种的定,这才是在修道里边好像走了一步似的。你不要以为到了四禅就不得了了,这还是初步──向佛的果位上走的第一步呢!这还不是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天上人间的事情,你都可以知道了。但是知道了,还不要着住到这个境界上。这是四禅,那么八定说起来太长了,现在不讲。
发表于 2016-11-2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 18: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7-1 15: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2-21 15: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2-12 09: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12 16: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6-1 21: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9 14: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2-3 08: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