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3|回复: 0

末学新来乍到,恳请各位师兄多多指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员报到
是否已阅读提醒: 未阅读
您开始学佛了吗: 已开始
您学佛的目的:  
有固定功课吗:
您的修行方法:
对往生有信心吗:
[南无]的意思: 皈命、礼敬、依靠等
念佛超胜: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的发音为ná mó)
最想说的一句话: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界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晨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后作如是思惟:
  第一,佛是大医王。侧重于救治众生疾苦的“如来”之性,即“药师如来”。不来不去,本自具足,善待开发。琉璃光就是“内外明澈,净无瑕秽”的“净相”。而这个“相”,在修证佛法的体验中,相应于气脉真通,“色身气质”境界转化,从“欲界定”进入“色界定”的状况。南老比喻: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净琉璃光的蓝天色中,修行到了这个境界,就有点像了。与经典“色界才能成就报身佛”(欲界只有化身佛)是一致的。本愿,就是发自内在的,因地行菩萨道时本来的“愿力”。因了这个“大愿”而积累“功夫”“努力”而能“以无所得故”,才称得上真的“功德”。
  第二,世尊成道,是在“菩提树下”。其实,是哪种树,因为佛陀成正觉而被称为“觉悟之树”的。《药师经》,是为“像法时代”而说的“大乘经典”。地点是“广严城”“乐音树下”。广严城是汉译,就是梵音“毗耶离”,又作“毗舍离”或译“吠舍厘”,可见,玄奘法师的译本,已经从“音译”而改为“意译”。据说,历史上是东印度(一说中印度)最富庶安乐的地方。那么,“乐音树”又是什么树呢?“住”字怎么解释?驻足停留?有一种解释,“乐音”也是譬喻,而不是哪种“会唱歌”的意思。而是“身心沉浸”在禅定之某种境界的状态。从“修行”的角度观察,是可以理解的。《图解药师经》更是直接说明:乐,是我们的呼吸,指息。音,是我们的心(即意识)。树,是比喻我们的身(色)。于是“乐音树”其实就是“色息心”合一的譬喻。“住”就是“保留”在这么一种“色息心”“精气神”合一的禅定状态之中。
  第三,要注意到“正法”和“像法”,或者说“化身佛”与“报身佛”在经典中所叙述、表达方式的明显差异。一种是不假修饰的现实生活场景,一种是优雅的场景效果设置,更像是文学戏剧作品。于是,可以理解,大乘佛法的经典,是“超现实”的演绎。最典型的,在阿含部经典,通常就是“一时,世尊在某地,对诸比丘说如是”。而大乘经典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时,基本上是“一时佛(或婆伽梵)在某地,何处所,入于某种境界,与几千阿罗汉,几万菩萨摩诃萨俱,还有国王大臣,天龙诸部,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也就是说,针对像法时代的经典,说法“对象”已经远远扩大。不光是常随众比丘,而是“种种境界”铺陈展开。于是,可以感受,像法时代经典的描述是“场景式对话”,是一种“境界”。对这类经典的理解,要据于“观想”去感受,而不是直接在文字相层面上去翻译解释。也可以说,这种“场景”本身是超现实的,是一种“境界”。于是,文字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容和譬喻。比如《药师经》所描述的【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中的8000和36000是个具体的数字吗?。在我以为,应该以“不实不虚”的原则去看待。这里涉及到经典的文字表述模式和思维模式。“千”有“千”的意思。“万”有“万”的内涵。“亿”有“亿”的奥妙。包括“在场”“出场”的菩萨,都是一种“超现实”的表法。这虽然不是我的“发明”。但我深感,对于大乘经典的“理解”,应该从“境界”契入,而不是文字。这其实也印证了一点,就是“教法”上的差别,“修法”上的差别,针对不同“根器”上的差别。对小乘经典,应该“如是”。而大乘经典,应该“观如似”。因为到了“像法”阶段。不是谁对谁说话的现实记录。而是“境界”中的“对白”。这一点,应该是清楚的。于是,若是奉行“八正道”的比丘僧,他就可以“临场与会”,对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行者,他也可以“当下进入”三万六千众之中。。。只要你对这种“境界”心领神会。
  第四,曼殊师利菩萨请法。这是一种“智慧”对“觉悟”的“启请”。“智慧”启请的问题是【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目的是【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也就是说。听闻了“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以后,可以在像法转时“利乐有情”而令众生闻者“业障销除”。依靠“听闻诸佛名号就可消除业障”这样“不可思议”原理的究竟问题,只有代表大智慧的文殊菩萨能够提出来,也只有圆满觉悟的诸佛世尊才能回答。从佛“善哉!善哉!”的回答中,我们是不是应该体会到一种“境界”上的“默契”?“智慧”要问的,正是“觉悟”要说的。而“觉悟”想说的,正是“智慧”启请的。是【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的“大悲心”,(原文【汝以大悲劝请】)在“智慧”与“觉悟”之间引起的共鸣。而这个【大悲心】,岂不是修学药师法门的基本出发点和要义精神所在?可见,修学药师法门,是基于“大悲心”的“行愿”。愿是大愿,行是功德。(功到自然得,得而不得是谓德)。那么,这个【大悲】【大愿】【功德】就是修学药师法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说三大精神支柱。如果没有“大悲心”作基础,背离了“本愿功德”。大概是很难相应的。这一段把这个修学的“前提条件”给说清楚了。
  第五,基础“精神”确立了。“目的”也明确了。世尊在“演说”前还提出了两个“要求”。其一“汝今谛听”。其二是“极善思惟”。谛听和极善思惟,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止境起观”?比如:禅那是梵文音译,汉译又称静虑,思惟修。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它有两个意义,可以是一种三昧(定)的境界,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但它也可以指修行进入四禅境界的方法,也就是奢摩他(止)与毗婆舍那(观)的合称。由此“倒推”回来,就是说,经典所描述的“对白”内容,其真实状况是在一种“四禅境界”中的“交流”。而不是我们普通人完全“依文解义”而可以直接“理解”。而这个“生命状态”才是经文所需要的“真实状态”。也就是说,接下来,世尊所敷演的内容,必须是进入“四禅境界”才能真正“听得懂”。联系后面的经文中有一段【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联系到“报身佛”的成就必须在“色界”,“化身佛”的成就在“欲界”和“像法转时”“菩萨”等一系列描述为“前提”。则对“难可信解”四字有更深的体会。或者说,对大乘经典所描述的。只可信,难以解。为什么?境界不到啊。不是功夫修到“四禅”以上的,依文解义就可能“自以为是”地曲解。于是,就顺带提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禅定境界不到的行者,应该如何解决【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这,大概也是大乘经典最后都有“信受奉行”四字的意义所在。除了“信受”和“奉行”之外,没有第三条出路。信受,就是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观念。奉行,就是改变语言模式和行为模式。其根本要义,还是落实在“身口意”三业的扭转上面。什么叫“学佛”?以佛心为心,以佛愿为愿,以佛功德为榜样。就是“生命系统改造工程”。就是从“凡夫”到“初发心菩萨”。从“出发心菩萨”到“及地菩萨”乃至“等觉”“妙觉”,以菩提道次第论,就是五十三位阶梯的“漫长修行”过程。可见,“菩萨”是连接“凡夫”与“佛”的桥梁。这也是“像法转时”大乘佛法经典所倡导的“修行之路”“觉悟之路”。于是,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蕅益大师《教观纲宗》中的第一句话: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也更接近于了解祖师大德的“研究成果”: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观者,觀也。非“谛听”与“极善思惟”而何?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