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4|回复: 0

[学佛文档] 生活与生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揉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做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做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做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每天晚课都要念的放蒙山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接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了生死的目的是为了自利利他,进一步成佛度众生。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惑。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无论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皆有烦恼。但在觉悟者面前烦恼转化了。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对觉者来说,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156,转生死为涅盘157,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
  http://www.shpqmy.com/jrsy/294.html

  http://www.nbqglt.com/jrsy/272.html

  http://www.nbqglt.com/jrsy/273.html

  http://www.shpqmy.com/jrsy/295.html

  http://www.shpqmy.com/jrsy/296.html

  http://www.shpqmy.com/jrsy/297.html

  http://www.shhaoyusy.com/syzz/252.html

  http://www.yjztwhyjy.com/sycs/314.html

  http://www.shhaoyusy.com/syzz/253.html

  http://www.yjztwhyjy.com/syby/315.html

  http://www.pifu0510.com/sz/281.html

  http://www.pifu0510.com/sz/283.html

  http://www.pifu0510.com/sz/284.html

  http://www.pifu0510.com/sz/285.html

  http://www.pifu0510.com/sz/282.html

  http://www.wuxipifuke.com/sz/2104.html

  http://www.wuxipifuke.com/sz/2106.html

  http://www.wuxipifuke.com/sz/2107.html

  http://www.wuxipifuke.com/sz/2108.html

  http://www.wuxipifuke.com/sz/2105.html

  http://www.gytpfb.com/sz/390.html

  http://www.gytpfb.com/sz/391.html

  http://www.gytpfb.com/sz/392.html

  http://www.gytpfb.com/sz/393.html

  http://www.gytpfb.com/sz/389.html

  http://www.gytpfk.com/sz/2122.html

  http://www.gytpfk.com/sz/2123.html

  http://www.gytpfk.com/sz/2121.html

  http://www.gytpfk.com/sz/2120.html

  http://www.gytpfk.com/sz/2119.html

  http://www.0510pfk.com/bpy/403.html

  http://www.0510pfk.com/bpy/404.html

  http://www.0510pfk.com/bpy/405.html

  http://www.0510pfk.com/bpy/402.html

  http://www.0510pfk.com/bpy/401.html

  http://www.wxgytyy.com/bpy/1937.html

  http://www.wxgytyy.com/bpy/1938.html

  http://www.wxgytyy.com/bpy/1939.html

  http://www.wxgytyy.com/bpy/1940.html

  http://www.wxgytyy.com/bpy/1936.html

  http://www.0510pifubing.com/bpy/2223.html

  http://www.0510pifubing.com/bpy/2224.html

  http://www.0510pifubing.com/bpy/2225.html

  http://www.0510pifubing.com/bpy/2226.html

  http://www.0510pifubing.com/npx/222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5 1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