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0|回复: 4

净公上人:空假中三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5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疏【正符彼意者,彼经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为一心。今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观;正当空时,能所历然,是名假观;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议,是名中观。】

   《弥陀经》修学的理论与方法,跟《观无量寿佛经》实在讲是没有两样,没有高下的。『彼经三观』,讲空假中,这是天台家教义,天台智者大师发明「三止三观」,这个修行方法是他悟出来的。他念《法华经》时入定,在定中他到了印度灵鹫山,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法华经》,他在那里听了一座。回来之后告诉人:法华一会到现在还没散。从此之后,他就开悟了,悟到三止三观的修行方法。

   在那个时候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国来,智者大师把他的心得提出来讨论。这些外国的法师对他非常佩服,说他悟出「三止三观」这种修行的方法,与《楞严经》所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意思非常接近。智者大师听到印度有《楞严经》,就很希望这部经能传到中国来。但是那个时候到印度不容易,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他就在天台山那个地方筑了一个台,叫拜经台,向西方,印度在中国的西方。每天在那里礼拜,礼拜的目的就是求这部经能到中国来。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圆寂,《楞严经》也没到中国来。可是诸位想想看,这种精神毅力真正值得后人敬佩。以后《楞严经》在唐朝中宗时候,般剌密帝法师把这个经送到中国来。

   三止三观,里面又分作「一心三观」。一心就高了,一心里面这三止三观统统圆满。此地所讲的『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有次第三观,有一心三观。一心三观,观三谛是一境,是一而三,三而一,这才是究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称性而观」,教下是称性而谈。修这个观的时候,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空就是法界」,一空一切空,不能说这个是空的,那个是有的,没有这个道理,一空一切空。空从什么地方观?从体性上观,观一切法自性空寂,了不可得,也就是从本体上观。

   观假,假也是整个法界,假是从相上观,一切相都是因缘生法,缘生之法全是假的。没有一样不是假的,所以一假一切假。假也是法界。假跟空是不是对待的?不是的。假跟空是一不是二,这才入得了法界。如果假跟空是不一样的,是两桩事情的,你就入不了法界。空是它,假也是它。假就是有,《心经》里面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讲法界的本体,假是讲法界的现象。现象是本体之现象,本体是现象之本体,是一不是二,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所以佛法的空不好懂,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是有,空跟有是一桩事情,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是一,空有不是二。这才叫一心三观。

   还有一个「中」,中是观用,作用。不但佛法讲中道是作用,儒家也讲这个。《四书》里面,一篇叫《中庸》,儒家教我们用中,那你就得自在,佛法也是如此。中也是法界,中是起用。一切法都是中道,无空无假无不中,这样观成了,就证得一心三智,这三种智慧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天台家这个观法也有经论作依据,《中论》讲「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佛法里面讲的三种智慧,是从一心当中证得的;乱心决定不能开智慧,决定不能开悟,因为你心没有专一。

   佛法是以求智慧为目的,无论哪一个法门,无不是修定的,无不是修一心。如果说法门有高下,这是看法上的偏差、误会。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看法是绝对正确的,因为都是修一心。一心三观是修一心,次第三观还是修一心,只是方法上不一样。一心三观高明,是利根修的;次第三观,愚痴一点、笨一点的人用这个方法。次第也好,一心也好,到最后都能得定、都能证果。次第三观不一定从哪边开头,一般讲先从假入空,这个比较方便,假是假相,入空;然后再从空又入假,回过头来,所谓是双遮双照。别教以下的都是用这个方法。如果用一心三观,这是圆教,这是圆融,没有次第。本经虽然不是纯圆,它是分圆,属於顿教,所以才说『超乎次第,是为一心』。

   本经也是如此,这是要真正通达《弥陀经》的理论。《弥陀经》里面修行的方法就是「信愿持名」,就是你一定要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口念、心念,当然是以心为主。如果口念心不念,那个没有用,那是喊破喉咙也枉然。心念、口不念,管用,《楞严》说得好,「忆佛念佛」,忆佛,我心里想佛,我口里虽然没有念,我心里面想,那行!「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经文这个句子非常的肯定,必定见佛。所以忆念非常要紧,时时刻刻不要把佛忘掉了。常常要看佛像,现在方便了,家里供大张的佛像,小张的佛像可以带在身上,常常看看,帮助你忆念,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不忘西方三圣,要养成这个习惯。

   『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观』,为什么?能所性空。「能持」是我们自己,「所持」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也是因缘所生法。《中论》上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些教给你什么?破执著。虽然执持名号,里头有破执著,那真正是妙不可言。这个名号要不要?要。一天到晚佛号不中断,这叫执持名号。虽然执持名号,同时又三轮体空,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

   『正当空时,能所历然,是名假观』,它是同时的,虽然能所了不可得,我们的佛号没有间断,字字分明。「能持所持,了不可得」,不著有;「能所历然」,不著空;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说明真空不碍缘起,这是法界的真实相。

   『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议,是名中观』。非假非空,所谓互夺两亡,两边都离开了,这叫做双遮中道,两边不立,不著空也不著有;常空常假,这是双照中道,虽然两边都不执著,两边都同时存在,遮照同时。这个不可思议,真正不可思议。佛在《无量寿经》里面告诉阿难:汝不可思议。这句话要说到我们身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思议。为什么说不可思议?与这个经的理论完全相应。诸位要晓得,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谛三观在哪里?就在我们一身。我们的身心、体性了不可得,可是我们今天这个相也是能所历然,能生的是法性,所生的是我们这四大五阴的相状,这里头也是双遮双照,实实在在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16-10-3 16:2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