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7|回复: 3

[法师开示] 【观察】索达吉堪布讲《坛经》:事事推给“上师万能”是对禅宗的重大误读 常安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观察】索达吉堪布讲《坛经》:事事推给“上师万能”是对禅宗的重大误读2016-09-15 作者:常安法师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索达吉堪布很重视传承,那我们就来谈一谈传承问题。


**关于佛法的传承,浑言之,各传各宗佛教都是有传承的;析言之,则各有各的传统,各有各的特点。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基本认识,但是在索达吉堪布的词典里,“传承”就只有一种形式,一个版本。索达吉堪布用这个他所熟悉的“传承”模式去衡量汉传佛教的宗派、法门、经论。一旦不合,比如不以完整念诵和听受经论作为唯一传承方式,便说汉传佛教没传承,比如《药师经》;一旦有点形态上的相似,比如捎带上“传法”形态的,便迫不及待用堪布的“传承”模式去套,比如《六祖坛经》。


**而这个模式通常具有两大特点:第一,上师万能;第二,上师万能。



**“上师万能”模式下的六祖求法与悟道


**在索达吉堪布“上师万能”的模式下,六祖的求法与悟道已经不再是禅宗的求法与悟道了,六祖似乎也不再是禅宗的六祖了!


**首先,五祖成了六祖的“上师”。


**用“上师”来解释《坛经》为什么叫“经”:“……弟子对自己上师的一种非常恭敬还有对他的一种赞叹的词来取名为‘坛经’。”


**五祖成了上师:“所以五祖跟六祖也有前世的因缘,听到上师的法号以后,他马上自己也愿意去,而且刚好因缘具足,其实是他们之间的有些因缘。”


**其次,六祖为求作佛而千里求法,变成了依止“上师”。


**听闻《金刚经》以及五祖大师有“法”,慧能大师便心生去参拜五祖求法的念头。这种为法而参礼善知识的求法特点跟藏传佛教“听闻上师名字就生起极大信心”,完全是两种话语体系中不同的心理特点。一个侧重为法参人,一个侧重人,汉藏佛教各自的特点不能不顾。可是堪布说:“所以五祖跟六祖也有前世的因缘,听到上师的法号以后,他马上自己也愿意去,而且刚好因缘具足,其实是他们之间的有些因缘。”


**六祖初见五祖,说“远来礼师,惟求作佛”。只一个“礼”字,堪布发挥出四个“上师”来:“他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到了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去拜见他。拜见他的时候,首先上师问他,可能弟子没有说什么。其实在这里应该有上师和弟子之间的很多的依止的记录,我觉得非常好的,上师第一个问题就是问他: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你在这里来求什么?开始问他。惠能当时说:弟子是岭南新州一带的老百姓,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主要是依止善知识、礼拜上师。”


**总之,从慧能大师发心参礼五祖开始,一直到二人初见,堪布关于经文的解释,远远少于关于“依止上师很重要”“要依止上师”“要珍惜上师”的劝导、暗示和明示。比如解释原文“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堪布一口气用了22个“上师”。或者说:“为什么六祖当时不天天到上师那里去,然后上师为什么也天天都不给他加持,八个月都是让他干苦活?他们都是互相有这么好的因缘,根本不理不睬的,有没有这个必要啊?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善巧方便。所以说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确实也需要智慧。”堪布大谈依止中的“窍门”,大有以“依止”为了义的倾向。可是,藏传佛教“依止上师”也是为了成佛的,而不是为了依止而依止,否则不是变成师父关系了?更何况是修行强调“依众靠众”的禅宗呢?


**在这种认知下,堪布自然就把五祖大师的指点说成了“上师开许”:“六祖他不识字,他的一些证悟和开悟的整个前后依止上师的过程,这些全部都是他的弟子法海还是谁记下了的。他后来开悟以后,应该大概可能十五年,都是因为上师没有开许,他没有弘扬,跟猎人住在一起。”


**如果没有“上师”的印证,六祖只能证单空。所以,六祖的“开悟”不是自己证的,是全靠“上师”传法传的。


**证悟是要靠“上师”传的——这个逻辑从堪布分析神秀禅师心态就开始了。


**“这次没有做开悟的偈颂的话,五祖大和尚不知道我心中所了悟的空性见解的深浅,所以这次是个机会。这么长的时间,六年当中都没有一个机会让上师亲自认证,这次应该一个最好的机会,不做肯定不行的。”


**神秀禅师“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又被堪布往“依止上师窍诀”方面去解释了:


**“他一直想:上师明天到底认不认可,他的这种甚深的密意我这样的人很难以测度……第一个他对得法的心确实也很切,否则有些人觉得得也可以、不得也可以,对上师没有信心、对法传没有执著,就无所谓……在上师面前去了这么多次,他也特别执著上师到底认不认可。所以我们作为渐门者、次第者,这样的话,依止上师的一些窍诀在这里面也是讲得很清楚……”


**“所以如果上师没有善巧方便把自己的法传给弟子,很有可能,从后来的很多历史看,六祖也不一定能接上真正的传承,有这样的。”


**到了六祖身上,五祖问六祖:“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堪布把六祖的回答解释为:


**“惠能的回答:实际上我前面写偈颂的时候有一定的开悟,但是就像需要筛子里面还要进行筛米一样的,还需要依靠上师的印证,如果有了上师的印证,像糠皮般的真正的这种一些糟粕这方面的分别可以遣除,真正的白米般内在的这种光明磊落的智慧可以呈现。”


**又说:“我们从按照藏传佛教的有些解释方法,对后面的光明分,对这方面可能需要上师再一次的印证,这样以后完全都可以开悟。”


**五祖半夜在丈室为六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一过程堪布如是解,还引了法王如意宝的例子来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个可以说比较再深一点的境界,上师给他传到这里的时候,以这样的偈颂当下已经开悟了。”


“所以我想在这里,六祖完全都是依靠上师的印证,刚才也讲了,还要欠筛米,这也是意思这样的,他完全已经开悟了。”


由此,禅宗的修行和“印心”,彻底变成了传法。


不仅是六祖,五祖座下那么多参学的修行人,都变成依止五祖为上师了:


“所以按照他的根基来、从了义上讲不一定需要那么长时间的苦行,直接传授一些最深的法应该可以。但是如果这样,很多人可能不接受,“这个人刚来这么几天,上师怎么会是对他怎么样”。还有什么神秀,这些后面还会讲的,他们依止上师非常长的时间,都不传给他们。”


我们不得不说,堪布对禅宗的修行和丛林的生活太缺乏常识,太过无知了,才会凡事都套上了“上师模式”。虽然解经的时候可以一劳永逸,还方便自己扯些与经文无关的“开示”。但是,这种误读几乎要把禅宗改姓“宁玛”,或者说改姓“五明”,这个因果恐怕不是堪布背负得了的。所以,出于为堪布考虑,也为禅宗正名,我们必须来谈一谈禅宗修行、师承和丛林生活的特点。



禅宗修行虽不排除他力,但于“自性清净”基础上侧重强调“自力”


“禅宗是绝对的自力法门”这样的说法固然不对,但我们依然可以说,在具体的修行中,禅门的方法是侧重强调“自力”的。这种对“自力”的“青睐”其实不是在比较自力和他力的高下,而是与《坛经》强调“自性”有着同样的内涵。


比如六祖大师悟道时五个“何期自性”的感悟,比如《坛经》把“皈依三宝”作“皈依自性三宝”的解读,这都是在自力与他力的救度中对“自力”进行强调。所以,虽与“佛性”“如来藏”无异,但《坛经》还是说“自性”如何,“自性”有什么特点。


强调“自力”,十分相应于汉文化中大众智识发达的心理特点。“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话普遍为中国社会大众所接受。“师父领进门”,当然不会从此就不管不问,此是不排拒他力,则修行不会绝对化、偏执化;“修行靠个人”,则是强调自我的觉醒。发现自我即发现自己的“无我”本质,故自我觉醒的最高境界正是“无我”,也正是“无我”的清净自性的显发。所以,在“自性清净”(或言无我、空性)基础上的侧重自力,最终成了禅宗修行的用心方向之一。这,恰恰与藏密的依师法、上师瑜伽法门之侧重依靠他力、侧重信力的修行路径是两个方向。如果二者彼此套用,必然会引发修行用心上的混乱。



禅宗师承的特点


禅宗并非不重视师承,禅宗也强调“依止阇黎、入道捷径”,也强调“师徒相契、谁能离间”,还强调“敬师重法,必成大器”,但这里更多的是偏重于心性上的要求,而较少形式上的硬性要求。所以,禅宗的师徒关系,并不是藏传佛教里“上师与弟子”的关系,禅宗的“师”也不是藏密中可以与三皈依并列的“上师”。


禅宗的师资关系是不拘一格、自然活泼、率真灵动的。禅门师徒,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三分是师徒,七分香道友。一切向道上会,师父为弟子的道业负责,弟子为自己的心性而尊师。所以,禅宗不强调传法,而是强调“印心”。所以,道是第一要务,以心的方向为决定之趣。


我们常见禅门师徒之间觌面相呈,棒喝交参,浑然一味,别具风骨,而不似藏传佛教那么提倡“依止上师”“弟子相”。除了向道的缘故,这种师徒关系也充分适应汉地民众宽和自然的生活习性、淡泊无为的处世之道和尚智但弱于信的心性特点。甚至可以说,禅门的这种师承状态离印度佛教早期、佛陀时代的师徒关系距离是更为贴近的。


所以,在丛林里,弟子不属师父私有,师徒间没有一个可怕的“金刚地狱”悬在空中;甚至于禅和子们还形成了“小庙剃度、大庙参学”的参学传统。在这种传统下,“上师”不能够简单地作为“师父”“和尚”的代名词,而“上师至上”的用心更不适合拿来生搬硬套禅门的参学、勘验与证悟之道。既然堪布的个人介绍里说,堪布精通汉语甚至比一些汉人还要强,那么建议堪布每次在讲经前好好参一参汉语里“入乡随俗”这个话头。



丛林生活强调依众靠众,在大众中养成僧格


此前《六祖坛经献疑》的文章针对堪布用藏传的“依师”来套禅宗的问题,指出:汉传佛教出家人,师父教你四个字“依众靠众”。在大众中养成僧格。不是师父一个人带着你。师父也没有把学法修行的人视为私有财产这种爱好。


依众靠众,说得非常在点子上。禅宗有个话,是说修行人如果随众随得好,在丛林里哪怕是睡觉都有功德。这个话当然不是鼓励修行人去丛林里睡觉,而是说禅宗的修行并不以“开悟”为唯一依止标准,更不会把宗门锻炼的心性要求形式化、神秘化。


禅宗师徒以道为生命,以求道为核心,其关系虽然不拘一格,但不是脱离开如理依师内质和大众共修基础的。禅宗语录公案里虽然记录了很多“向上一路”“末后一着”的提点,但禅人平日的修行锻炼更多是融入质朴平常的丛林生活。


所以,丛林清规一直以来都是禅宗维护道风的稳固基石而受到与戒律几乎同等高度的重视。十方丛林、大冶洪炉的随众生活与集体锻炼才是禅和子修行进步的关键力量。禅人在大众中养成僧格,在大众生活中体悟“平常心是道”的真理,在大众的锤炼中夯实和提升明心见性的心性基础。


这就是禅宗的师资与丛林的修行,尊师重道,如理如法,而又不拘一格,不失灵动。而事事推给“上师万能”的心理依赖,只会不断地对禅宗造成重大误读,既无益于自己解决信仰傲慢的问题,也会极大地误导信众,尤其令汉地信众失去对汉传佛教和自身文化的自信。“上师万能”,或许在藏地还能奏效,但在汉传佛教禅宗,是决然不可能成为指点一切迷途的“万金油”的。既然是为众生讲法,那么藏地众生是众生,汉地众生也是众生,请堪布为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负责,而不是仅仅凭“一时兴尽”,“上师到底”。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