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9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6-5-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重磅观察】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献疑(十四):堪布法门有高下,教人如何能圆融2016-09-15 作者:禅心三无 [url=]石观音寺[/url]
**昨天学完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第七课的前半部分,三分之二的内容与《坛经》无关,属八卦、闲聊。三分之一与坛经有关的内容中,堪布托名汉地某大德,把五祖传法偈也即六祖得法偈生拉硬拽地翻出,自知翻得令人作呕,且说其实也有传统说不翻,又说如果要翻也可,然后用他独创的二谛说(即世俗谛有和胜义谛无的隔别二谛说)翻起来:
**“但我想如果非要解释,是不是从二谛方面解释更加贴切一点。……比如我们从世俗当中要知道,所有的世间当中的有情,也有种下善根,在因地不断地经过五道十地最后产生佛果等等,就像我们《入中论》里面讲:在世俗当中所谓的善恶等都是无欺而存在的,而在胜义当中有情也是不存在的、种下种子也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无性无生当中,在胜义当中完全是空性的。所以这个偈颂,可以世俗的显现和胜义的实相,也就是说是一切万法从显现上一切都是无欺而存在的,因果也是不灭的,而胜义当中完全是一种远离四边八戏的,在这种境界当中,一切的有情、无情统统进入一种法性,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戏论,”
**对堪布所言“世俗谛中无欺的存在”、“一切万法从显现上一切都是无欺而存在的”,亦引《入中论》以献疑“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世俗谛怎能说是“无欺的存在”?
**今天继续学习索达吉《六祖坛经释》第七课的剩余部分。
**【经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
**1、索文:**“上师这样摇船很不好的。”我原来看过纪录片,这些都是基本上都有应该有吧,是吧。“弟子应该去摇船,我来摇,让你坐下来”。后来五祖说道,现在应该我来渡你,其实我渡你两种意思,一个就是说从过江的时候我来摇船度你,还有一种意思,现在你的各方面的遣除违缘,还要我帮助你进行度化,这样的意思。
**【评】**五祖说“合该”,即“应该”之意,他是师父,度惠能是应该的。堪布随口加上一个限定词“现在”,怪得很。简而言之,这是“双关语”,字面上的意思堪布说对了,隐含的深意却弄错了,“度”不是遣除违缘那么简单,遣除违缘只能算帮忙,度,是从愚痴此岸到智慧彼岸的超越,当然是指传法之事。
**【经文】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2、索文:**迷惑的时候,当然上师传讲佛法来度脱我;而自己已经开悟了以后,不可能上师一直要度着的。所以所谓的度脱,名称是一样但是用的方法都不同的,自度和他度方面悟和迷的差别,悟的时候不需要上师来度、可以自立,迷惑的时候还需要上师。意思就是说现在可能接近到了岸边了,这个时候我自己可以离开了,上师有可能他又摇船又要返回去吧,上师肯定要晚上又要返回去。
**【评】**堪布又开始编剧工作。说了很多。五祖双关已被六祖领悟,六祖明白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综合这两方面看,此处不再是双关语,也就是说,从字面上理解就好,“没有开悟的时候当然要靠师父指点迷津,现已经开悟可以自力更生了。”
**【经文】“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3、索文:**特别感谢上师,惠能本来是非常偏僻、偏远的地方,而且语音也不像特别有智慧、能干,各方面也不像这样的,而且方言特别重。其实人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他从内证很不错,但是表面上看来语言、长相、文化程度各方面都不像大城市里面像神秀大师,神秀大师无论是说话也好、眷属也好,很多方面的确特别特别的成熟。而他在上师手下的几百个弟子当中看起来都很不成熟,六祖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确实他的悟性很高的。所以他在这里说是依靠上师的这种传法,我现在已经开悟了,现在可以自己度了,也许可能是不是上了船以后自己摇船过去了。记录片里面是怎么说的?一起过河对吧?有是吧?送过去了?过江是他自己过的还是?看这里好像自度嘛,不过他摇了一下,然后说:不用了,你就回去吧,现在自己可以开悟了,自己度了,我会自己摇。
**摇船还是会的,我有一次在一个小河里面自己,还是会。好像这个字面上看,他过了岸边没有?应该过了噢,到那个岸边以后就回去了。然后五祖这样说的。
**【评】**堪布的消文方面做得很差。“生在边地”都没消清楚。“语音不正”,解释得就更加离谱。堪布编排出很多无关的内容。大多可以直接删除。视频显示,堪布没备课的样子,一直在问下面听讲的人,到底过没过江?
**【经文】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4、索文:**当时五祖回答说:是的是的。其实所谓的自度也是弘扬佛法和一个是自己解脱,这方面讲的,五祖也完全认可他所说的这些道理。“是的,以后的佛法应该用你的发心和你的行为,广度有情的一些各种缘起来进行弘扬,要大行。但是有个条件,你去了以后,再过了三年的时候,我会离开这个世间的”。其实真正当年五祖七十一岁,后来七十四岁那个时候圆寂的,也是黄梅在那里吧,后来六祖得法也是东山,是这样的。黄梅附近的东山有六祖的遗塔,原来我去过,去的时候说在那个里面有个祖师殿,原来是真神殿,后来好像有受过很多次毁灭,其实到最后的一八四五年的时候,彻底把这个肉身毁了,现在只是一个塑像。其实在五祖寺,还有很多很多他的说法台好多遗迹,非常好,有加持的地方。他当时说:我再过三年离开世间,你现在应该去,珍重自己,努力地向南方去。到了南方以后不要很快说法,这样现在因为因缘没有成熟,你再怎么着急宣说佛法,恐怕一方面你自己产生一些违缘,第二个方面的确佛法也不一定真正因缘成熟。
**【评】**来看一下堪布的神翻译!经文“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 翻为“以后的佛法应该用你的发心和你的行为,广度有情的一些各种缘起来进行弘扬,要大行。但是有个条件,你去了以后,再过了三年的时候,我会离开这个世间的”。我彻底被雷到了。
**再接着就是逻辑混乱,一味地“后来”。 五祖说三年后圆寂,堪布前面说,这是一个条件,还觉得有问题,又说“其实真正当年五祖七十一岁,后来七十四岁那个时候圆寂的”,到底想说什么“其实”呢?
**然后顺便把五祖说成六祖肉身,感觉上课时的头脑比耍坝子还乱。其实这一段,堪布最应领会“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尽管堪布做了两方面的解释,但总如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不谙禅宗史故。初祖一直到三祖,无太大传播,五祖弘忍生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七岁与四祖道信相遇,十三岁被度为沙弥。白天劳动,晚间习禅,三十多年,四祖经常测试,直到永徽三年(651年)才把法传衣传给他。四祖圆寂后,继任双峰山法席,参学者日增,故新建东山寺,禅宗也就是此时才初具规模,咸亨三年(672年),五祖为觅法嗣,命门人各呈一偈,以表悟境。上座神秀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听后,亦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认为惠能悟境高于神秀,深夜为讲《金刚经》大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惠能大悟,五祖遂将衣法密传惠能,命他连夜南归,亲自送过江去。禅宗被普遍接受,多么艰难,所以五祖叮嘱“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内修,夯实基础,不要急于外弘。堪布最应好好领会!
**5、索文:**其实这样,可能有些上师有真实的神通这样的,有些没有经过观察、神通,也通过一些观察这样授记、推测。包括我们学院里面,以前上师如意宝也经常,比如说堪布堪姆,要求他们三年不能离开、两年不能离开,也有这样的说法。后来我们金刚降魔洲这边,平时跟法师、跟很多堪布堪姆经常有这种现象,按照上师的要求三年不能离开,只是里面广说佛法,到外面不一定因缘成熟。但后来的确个别的道友就听话,后来他的一些摄受弟子、弘法利生的事业比较而言应该非常不错的,有些人得到证书以后不到一年离开了,但离开以后有些死了,有些确实外面不要说有些连一个法师,辅导员的能力都是没有的,自己也漂泊不定,有些也已经还俗了,很多方面不要说对佛法有贡献,甚至有些行为上对佛法反而产生各种不好的影响,也有这种情况,这也可能是一种缘起。
**所以我们传授佛法也是依靠前辈大德们的一些要求,这样的话可能对自己一生当中的利益众生因缘成不成熟。最近我们很多辩论的时候,“佛到底能不能度化无缘众生”,其实无缘众生佛并不是不度,但是度的话,因缘没有成熟,此时你怎么想度也不一定。原来有一个道友来到这里好像出家六个月,后来我劝他:你先暂时学一点吧,不要下去。但他弘法的这种心情特别特别切,他说:做梦也是在想度众生,不行、非要离开,家乡的众生是特别可怜的。他初步的因地的发心应该很好的,我想好像他没有想什么,怎么说也是、怎么劝也全部没有,最后悄悄地离开了,但离开以后,后来好像也不那么理想。所以有时候我们都是虽然没有像前辈的大德一样的有些无碍的智慧这些,但是推测也可以推得出来,因为老年人的话,不管八十岁的人、七十岁的人还是有一种推测。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应该在以后的时日当中,上师们、一些法师跟你的一些语言可能还是值得重视。他说,暂时不要去弘扬,到一定因缘成熟的时候可以水到渠成、很容易的,因缘成熟的时候什么都是非常容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