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57|回复: 19

[佛经摘录] 如实观照 守护根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杂阿含经》275经彼善男子难陀,正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观察;
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



观察四方都一样,东南西北都一样,主要是在什么:正念、正知
不管观察什么地方,观察什么对象,观察什么法,都不离‘正念、正知’
也就是没有离开我们的正思维,没有离开正见的思维,法法都要在‘正念正知’中。


所以,“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

这个‘觉’,就是‘觉知’。我们根、尘、触产生的任何一个受,起来的时候都要觉知;受住、受灭,你都要清楚的觉知;
根、尘、触,一定会产生‘受’,‘感受起’就是起来的时候;‘住’就是过程;‘灭’就是消失。
我们的受从起来到消失,你有没有办法去发现、去觉知?我们在这里从来没有用心过、没有觉知过。
所以乐受起随乐受转,苦受起随苦受转。

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是在觉知中,任何一个‘受起’来、‘住’到‘灭’的过程你都能‘如实觉知’,这个就是正念而住,
所以各位:下功夫不是有为的对治,只是‘正念而住,不令散乱’;

下面是‘觉诸想起,想住,想灭’,这个是‘想’。当我们‘想’的功能发生作用的时候,不管是妄想、臆想、狂想,不管是什么想,要觉知‘想起’、‘想住’、‘想灭’,‘生、住、灭’的过程,你要能够觉知。

如果对于‘起、住、灭’我们不能了解的话,我们随时都将在这里流转而不自知!!所以觉知非常重要!
我在‘如实观照’中一直点:‘看’会有什么功能,‘想’是什么功能,一定要先明白,其实这里也点到了,‘受起’、‘想起’,为什么要点这个?
这个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我们随时都在‘想’中,尤其是想蕴的功能非常发达,我们由于不觉知,这个‘想’变成惯性,如果是跟无明相应的‘想’,那更凄惨,我们就是在这里跌倒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觉诸觉起,觉诸觉灭’,有‘觉’跟没‘觉’又不一样,
所以有‘觉’的时候‘觉’是什么样子?没有‘觉’的时候,‘想’是什么样子?
没有‘觉’的时候‘受’是什么样子?真的不一样!!

所以这里有三个重点:‘受起、受住、受灭’;‘想起、想住、想灭’;‘觉起、觉住、觉灭’;注意:这三个一定要明白!!
这个如果明白的人,就知道师父在讲‘如实观照’多重要!!你们才能理解!!
到现在为止很多人不知道,‘如实观照’傻傻的看要干什么?那里是叫你‘傻傻的看’?

其实‘如实观照’就是不离这三个重点的观察。
‘觉起、觉住、觉灭’,这个‘觉’字的作用,
跟‘想起、想住、想灭’这个‘想’的作用,
跟‘受起、受住、受灭’这个‘受’的作用,
这些如果你能明白、清楚,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地方!!

它要在“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如实观照”中下功夫!
我们很多人用念佛啦、用持咒啦、用禅定啦,目的是什么?
使我们的心不散乱,对不对?安住、一念、正念。
但是各位:这里不仅要安住,更在于发现——发现诸法的实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所以我们今天要有‘正念、正智’,我们要在哪里成就?就在这个地方!
这就是如实观照,‘正念、正智成就’。
  

为什么如实观照是不迎不拒、不取不舍、不下判断、不做结论,请问跟这个有什么不同?
慢慢去体会。我们不是随便乱讲,自以为是就可以的。

觉知起、 住、 灭, 不管是受、想、行、识都一样。
这个‘觉’字你们知道有多重要了吧!修行在哪里修?
打坐几个钟头、我能入定, 那个叫做修行功夫吗?而这个地方才是重点知道吗?
什么是真修行:守护根门
刚开始你还是有为法的对治;但是你慢慢越清楚正见, 然后一次一次的体验,
了解真相以后, 你连对治的心都没有,连修行、我在修、在用功的心都没有, 为什么?
它是法尔如是,很清楚的, 那个才叫真正无功用行,但是透过有功用行, 才能进入无功用行,
不是一下子什么都不要。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要建立正见?为什么要如实观照?
这个还是有为法;但是不透过这个, 你就体会不到无为在讲什么, 寂灭在谈什么。
一个人真正体会到寂灭法性的时候, 才能真正安心哪,一定要记得!

不是满足于我现在身心的状态, 我的体会,我的境界。
我告诉你:那个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正念正智。
正念正智明白了, 我们才知道:喔!原来我们该如何用功, 才叫做用功, 是不是这里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实观照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溶入生活、指导生活、净化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自我,开掘智慧,
实现世俗与出世不二的证悟与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用功?

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待人接物, 根尘触:六根触六尘, 随时都产生很多状态, 身心的变化就是在这个地方起来的,这就是我们用功的地方。

如果你能保持觉知:行事、交流、待人、接物, 身心状态随时在觉知, 随时都懂得调整, 这就是真用功!

不是我的心定下来,什么都不管, 人间事都不管,在这里安住就是用功。

这种用功同你开发智慧有关系吗?
同调整我们内在解脱的因缘条件有关系吗?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生活本身才是“活”的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活着:行、住、坐、卧, 待人、接物、处世,都是用功的地方,
加上觉知,时时调整自己。
如果不能觉知, 那就叫无明相应!
能保持觉知就是与明相应!

所以如实观照叫你们行、住、坐、卧都要如实知道——
你自己在做什么? 身心的状态如何?

你只要觉知就好。叫你不要迎拒取舍。
为什么要你这样?你们真的照法去体会, 你们就知道它的奥妙。

但是如果你今天不去实践, 不去体会,又没有根本正见这些基础, ‘我傻傻在那边看干什么?
’我叫你傻傻看吗?
要懂得这个——随时思维三相,这个就不是傻傻的看, 而是趣见法性。
发表于 2016-9-1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18:58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9-1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9-1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佛之知见。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18: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性成佛 发表于 2016-9-16 13:04
师兄一如既往,坚守岗位!道心可嘉

师兄闭门用功吗
好久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zuihoushen 发表于 2016-9-16 16:54
立佛之知见。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7:37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9-17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性成佛 发表于 2016-9-17 05:52
想不来此处?差点把 这忘了!因为有收听提醒!一下子又想起以前的事了!你还是你?一如既往?我却轮回了 ...

哈哈哈哈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发表于 2016-9-1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9-20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分享!

点评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0 1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自  体方法师    <<杂阿含经讲记>>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  定  的基础上    出定  去  观     

不同的  定     观的法也是不同的     都要一一能观   能住 能舍

比如就是    入初禅定    出初禅定  然后此基础上观   然后于此解脱

入二禅定   出二禅定   在二禅定的基础上观   然后于此解脱

.............

最后于一切法如实了知    解脱   才能成就漏尽通

详细的可以参考<<八城经>>

个人的一点理解   

补充内容 (2016-9-20 18:44):
入不同定境
能观的心  和 所观的法 (即业处  即所缘的法 所缘的境)  都会不同
随着定的深入    能观的心越来越精妙   所观的法境也越来越精微
佛陀一入定  能观无量精微处的法境    我们却不能

补充内容 (2016-9-20 18:46):
比如   佛说  一杯水  十万八千虫    .... ....等等   这还不是最精微处
而我们喝了几十年的水    谁见过
若不是现在有了显微镜  我们恐怕还难以想象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前的一些所谓观照  
其实是散心的一些理解
是非常粗大的
而且非常还不靠谱   
很容易被境界转走
根本还谈不上  慧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9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