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926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6-9-1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恶性循环,终将使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不归路。然而,人们追逐欲望是为了寻找快乐,快乐的得到却不一定要通过放纵欲望。《佛遗教经》说:“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与这种“少欲知足”的思想对应,从古到今的众多佛弟子一直有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原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圆拙老和尚生前常常从废弃的旧稿纸中,把空白的部分裁下来,留作便条纸用。太虚大师、弘一大师,还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都有着同样的“惜福”习惯。这些大德以他们“简单的生活、富足的生命”,为每一个寻求生命快乐的人树立了典范。
佛教中缘起、因果的世界观为佛教徒的环境保护实践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陀以其亲证的缘起真理揭示了宇宙一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因果联系。人的正报与其赖以生存的依报––自然环境,有着“依正不二”、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们应当采取尊重、关爱的态度,而不是一味掠夺。过度滥采自然资源,即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大肆猎捕野生动物,就如同伤害人类一样负有罪业。缘起因果的道理还告诉我们,自身的发展诉求不能损害到他人的权益,不能罔顾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否则必将遭受恶果。由此缘起定律出发,佛陀为弟子们制定了许多戒律作为行持标准,以期自利利他。比如,佛世的僧团每年结夏安居三个月,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外出时,踩杀地面的虫类及草木新芽。《南传大藏经》中也有“不应采伐如是等诸种之种子与诸种之树木”的记载。在佛教典籍中,对于狩猎、乱伐树木、开矿挖山、江河捕鱼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可看作是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标准。
如果说由于敬畏因果而戒杀强调了自利,佛弟子出于慈悲的理念而护生则更体现了利他的精神。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一只小鸟,为了扑灭一次森林大火,以免无数生灵涂炭,奋不顾身地以羽毛取水灭火,其所展现的“同体大悲”令人深深震撼。《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故常行放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强调平等心与大悲心的关系,强调菩萨应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在这种无比广阔深邃的慈悲精神的光芒照耀下,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没有容身之处。如果人人能够学习这种悲天悯人的菩萨之心,一切环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类与一切生物将会呈现怎样一副和谐美好的画面!实际上,大乘佛法中“为诸众生不请友”的慈悲精神,激励了古今无数佛弟子努力躬行实践,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广修六度万行,而在中国佛教则突出体现在放生、素食的优良传统上。历史上,天台智者大师曾以身教言教感化附近渔民,使放弃渔捕之业,乃至临海三百余里尽成放生法池。受佛法影响,梁、魏、隋、唐、宋等历代皆有君主提倡放生,虔诚奉佛的梁武帝更开历史先河,首倡茹素之风,并在僧尼中大力推广。放生、素食的传统在汉地一直延续至今,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和平与吉祥的福音。
为了成就菩萨道,不仅要成就众生,还要净佛国土。由于《般若经》等经典的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成为中国佛教徒的实践目标,也因此促成了众多名山古刹的清净庄严。通过植树造林、栽花培草,将道场妆点得清新自然、富有生机,既是对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最好供养,又可令法侣信徒们心生欢喜、安身办道,因此历来受到格外的重视。据《高僧传》记载,早在北魏年间,梵僧昙摩密多来到敦煌之后,曾经“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并种植树木上千株,形成方圆百里的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峨眉山,其优美的环境、茂密的森林并非出自天然,而是主要来自从唐朝开始中国历代僧人的杰出贡献。例如,根据《别传禅师塔铭》记载,这位清朝的出家人曾历经数十年,在峨眉山种植松、柏、杉、楠等达十万八千株之多,且有四百多株高大的楠树至今依然矗立。时至今天,无论地处深山的各大丛林,还是位于繁华地带的都市寺院,都以其参天的古木、如茵的花草迎接着各方信徒访客,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
佛教的智慧宝藏中蕴藏着如此珍贵的生态保护思想,历代佛子的实践有着如此丰富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作为21世纪的佛教徒,面对千疮百孔的人类生存环境,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但自己要以祖师大德为典范,实践自然环保的生活,更应当义无反顾地秉持佛菩萨的慈悲救世之心,大力弘扬佛陀的智慧言教,以期启发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扭转人类的整体共业。现代的佛教徒和佛教团体,应该更积极地提倡“人间佛教”、“入世佛教”的参与精神,为环境保护等人类福祉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地球村,地球的苦难向我们提出一个共同的环保课题,这个难题不仅仅只有一个解决方案。正如同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教徒应以更开放的心胸找出与各界人士对话、合作的道路,利用区域文化的特点,推动与非佛教人士间的对话与环保行动。
在儒道文化里蕴涵着大量的仁爱、护生思想,这些“发乎道德,应于福祸”的道理,与佛法的精神是相通的。例如,孟子说:“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定的根本。儒家认为,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