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7|回复: 3

[法师开示] 【重磅观察】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献疑(十):五祖传法传衣钵,堪布喻同选总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3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重磅观察】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献疑(十):五祖传法传衣钵,堪布喻同选总统2016-09-11 作者:禅心三无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昨天学完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第五课的前半部分。堪布亲口说,他认识“很多高僧大德”,但“基本上都是说的人天乘”,笔者以为,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上师能否公然在法座上讲假话?他讲假话的比例能占多少?还是可以信口开河,经常性撒谎?尤其话语所指向的,是“很多高僧大德”,望堪布列举出来以正视听:


第一、很多高僧大德具体是哪些,

第二、他们说人天乘的具体内容。


此举有两个重大意义:第一、令听法者不误入歧途,第二、以证明自己没有打妄语!若举不出实例,就说明堪布打妄语,有意挑坏人天眼目,误导不明真相的诸多听法者,对其他弘法者失去信心。


堪布讲法视频网络随处可见,关心堪布、关心汉藏佛教和谐共处以及关心汉传佛教前途的有识之士,可带领身边的四众弟子,一一检视。如果索达吉堪布成年累月地讲经,变成成年累月地毁谤,尤其靠成年累月地打妄语,来实现其毁谤很多高僧大德,则对其居心必须高度警惕,严格把关。


今天继续学习索达吉堪布《六祖坛经释》第五课的剩余部分。


【经文】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1、索文:

因为已经给他讲了最甚深的法,晚上独传,这个加持更大的。所以现在很多人,传了最甚深的法也不觉得。原来法王也说过:只不过没有时间,不然如果有时间的话,每一个弟子,凡是所传的法给他重复一遍的话,都可能。现在其实有光盘这些,自己听的话,我觉得都是独传的,在那个时候自己插着耳机听的时候,上师一个人给他直接传的,应该这是真正的独传。当时他传完了这个法以后,也没有见本性。


这一段话就像是,我们上师如意宝的文殊大圆满真正的本来清净的见解部分,也大概有文字这么多,所以说真正要开悟的时候不需要很多,也许可能神秀慢慢后来已经开悟了。


说是:你就现在可以回去了,已经很晚了,我也想睡觉,你再过了一两日之内的话,你再次思维重新做一个偈颂,你前面这个太浅了,一看别人就知道没有开悟的人的偈颂,所以你最好再写一个偈颂,然后拿来给我看,今天我也给你讲了,讲了以后你真的已经开悟的话,到时候我的这种法、衣钵全部都可以传给你。


【评】

堪布发挥自智慧讲了两段,其实这几句话不需要这样掰开揉碎。这段话最大的好处,就是旗帜鲜明地剔除了堪布的“绝对不可能”的断灭见!这一点,堪布本应深思。五祖考虑得全面。他很慈悲但很有原则,他很有原则但仍很慈悲。这就是禅。


【经文】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2、索文:

神秀在上师面前还是很有恭敬心,对上师也有恭敬心、对法也有希求心,他向上师顶礼,晚上一个人悄悄地已经回去了。


回去的时候夜深人静,他回去以后在数几天当中,他就像想做一个偈颂,因为上师给他也讲了。但各方面的因缘吧,本来像神秀这样的广闻博学的人,做一个偈颂对他来讲易如反掌、非常容易的,可是因为各方面的因缘或者说他当时确实是没有开悟的原因,他一直做偈颂不成。


从前面他的人物描写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他分别念比较多,左想右想,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好像这样不对那样不对,晚上也睡不着。


【评】

堪布什么经都敢讲,从这句话可以找到心理轨迹——“广闻博学的人,做一个偈颂对他来讲易如反掌”。堪布眼里学问和文化是衡量一切言行合法性的标准。就是这样。看看第五课视频,第41到43分钟,或者其他凡属念经文的地方听一听。大家就明白了。


3、索文:

其实我们有些道友,对一件小小的事情想来想去,白天也坐不安、晚上也睡不安,也有这样的。真正的一些开悟和有些境界的人心思是很宽广的,对一些小小的事情并不会作茧自缚,不会一直缠绕在自己的心非常痛苦,“啊,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是不是上师不高兴,道友不高兴,那怎么办,哎呦!怎么办怎么办?哎呦!”这样是说明没有这种开悟的一种表现。


他就心中一直恍恍惚惚、身心不安、犹如梦中。我们知道梦里面人没有自在,梦是特别轻飘飘的,不管坐也好、站也好,什么都没有自在。所以我们心态,一般没有证悟的时候很多事情心被外境转,自己没有控制,没有这种真实的掌握的能力,就像梦中的行坐不乐一样的,特别痛苦。


一直好几天当中,他一方面偈颂也写不出来,心里也是。可能我们看来,他已经讲了那么深的法,但是神秀也许当时他不知道,已经觉得到底这个法是什么时候传啊?我得不到的话怎么办啊?这次是这么好的机会,那我真的是没有得到的话,白了这个人生啊,白得人生那么怎么办啊?一直是有。人一般心里面有各种恐惧、各种担心和执著的时候,特别简单的一件事情也做不成。所以在这里比较说得比较清楚吧,那么下面一个段落就是惠能大师做偈颂。惠能做偈应该是第四个段落吧。


【评】

我称堪布为索编剧,看看这两段,名副其实的!对讲《坛经》而言,这两段完全可以删掉。废话连篇,凭空臆想。


【经文】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


4、索文:

过了两日,因为当时上师要求神秀回去一两日写好。然后过了一两日,有一次有一位童子,可能是小沙弥吧,他就路过惠能在那里苦行舂米的地方。他一边唱诵前面神秀大师所做的偈颂,因为当时上师要求让所有门下的人都念诵。


所以一般一个上师的提倡很重要的,上师说这个偈颂给我背下来,所有的人都背。所以我们一般现在是,比如上师他自己喜欢念阿弥陀佛的话,所有的只念阿弥陀佛,其他都不能念的话也可以;然后所有的人只念莲花生大士心咒,其他不准念的话,噢!嗡啊吽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


所以一般现在世间人也是这样的,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老师说:前世后世不存在,这是一种迷信、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我们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承认这样的。那就下面的人:噢,对!老师说这是迷信的。下面的人全是这样的,所以世间的一种一般的组织掌握者,也就是第一个主要的人物,这个很重要的,他的见解和他的思想稍微有一点毛病的话,下面的人全部都染上了他有一些开悟、他有一些境界的话,下面的人都有,包括有些见解,有些人是很大方的,对所有的宗派是可以包容的,那这样的话,下面门下的人,全部都是这样的,所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也是一个现象吧,大家都非常清楚。


【评】

“所以一般现在世间人也是这样的,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此言差矣!堪布问问老师们,看看学生是不是这样?后面一大段,堪布所言甚是。法华义辩最能说明问题。堪布听说过“温故而知新”吗?常回头看看自己讲的经,豪言壮语,名缰利锁捆绑下,还剩多少?不觉早已深陷在自己警告过的泥淖中!事业广大值得赞叹,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莫忘初心”。苟忘初心,饶你是谁,人生真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闹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索文:

他在这里说,因为上师提倡以后,那个小沙弥也在这里路过的时候,开始念前面的偈颂,惠能大师当时在那边做苦行,还没有入于真正的寺院,刚来正在考察期间。在这个时候,他一边听到,听到的时候,知道这个偈颂是没有证悟的人写的,虽然他自己都没有蒙受过五祖大师真正的教授和摄持,但是因为他的根基非常不错,他刚开始来的时候有一种证悟和一些境界,对佛法的大意方面确实有所感悟,所以他一听这个偈颂应该不是开悟人写的,他一听就明白了。他就顺便问这个童子


【评】

惠能去槽厂舂米,实事求是地说,这不是苦行。是寺院里对所有初学者的基础训练。另外,此时的“惠能”,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都不能称为“大师”。堪布这里还能按经文说“童子”,下一段开始,用嘴就把在家身份的童子变成了出家的沙弥。


【经文】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


6、索文:

当时他就问这个童子小沙弥:这个偈颂是什么偈颂,到底你哇哇念的是什么呀?子很傲慢,这个小沙弥特别傲慢说:你这个獦獠,你这个野蛮的人、边地的人,你这个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我们五祖大师说所有的世人生死的这件事是最大的事情,他准备把自己的佛法和衣钵传给门下的人,所有门下的人最近在寺院里面开始在这方面竞争就像前段时间美国的总统这个竞争一样的想得到六祖的法位,大家都在关注。但是大多数的人肯定认为是神秀的。门人都要求来写偈颂,如果有人真的在偈颂当中有所开悟的话,五祖准备把自己的衣法传给他,成为第六祖,他就紧接着说。


【评】

经文“童子”堪布不假思索地就把他变成了“沙弥”,用嘴巴就把人家童子的头发剃去了。童子只说“尔这獦獠不知”,本是人云亦云。堪布竟借题发挥,滔滔不绝,加上“童子很傲慢,这个小沙弥特别傲慢说:你这个獦獠,你这个野蛮的人、边地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无所不能的索编剧。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了,堪布说“所有门下的人最近在寺院里面开始在这方面竞争”,把一千多年前,那场神圣庄严的禅宗传法,伟大的精神碰撞,以及一个圣者住持及其带引下的千多禅修者所在的道场,变得“就像前段时间美国的总统这个竞争一样的想得到六祖的法位”,与世俗名利场无二无别!这,就是堪布讲《坛经》。真堪怖!


**【经文】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7、索文:

**他还是不断的很骄傲地说:我们寺院里面最大的上座神秀大师在上师的南边墙壁上,贴上了这么好的偈颂,这叫做无相偈没有任何相的。其实有相的,因为前面没有讲空性。因为小沙弥他也不知道什么有相无相,大家传什么他也是跟着吹的。他说:这个神秀大师写的无相偈,我们五祖大师让我们所有门下的人,都好好地修、好好地念,以修这个偈颂以后不会堕地狱、不会堕恶趣的,修这个偈颂有非常大的利益,包括身体健康、心情快乐啊等等,有很多很多的一些利益,所以我这不是在念诵嘛。


**【评】

**“偈”,多音字,可读“寄(Ji)”,也可读“劫(Jie)”。堪布视频全部都“劫(Jie)”这个音。却是错误的。因为“偈颂”是音译词,只有一个读音,读“寄(Ji)”。


**堪布继续把“童子”说成沙弥。堪布发挥的内容更多。夸张进去许多无意义的情节描述,如“他还是不断的很骄傲地说:我们寺院里面最大的”、“在上师的南边墙壁上,贴上了这么好的偈颂,没有任何相的”、“包括身体健康、心情快乐啊等等,有很多很多的一些利益,所以我这不是在念诵嘛。”……


**顺便提一句,关于无相偈,堪布前面课程多次说,五祖要大家都下去各自做无相偈,而经文根本没有这样的内容。


**【经文】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8、索文:

**有些地方,这里有个: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但是《大藏经》和好多版本里面是没有,可能没有的话也好一点吧。


**然后惠能大师他当时对小沙弥称呼说“上人”。你看小沙弥六祖称呼的时候“獦獠”,你这个野蛮人,所以一看都是这个人没有修养,修养不好。其实我们人短短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来了这个人自身的修养。所以六祖大师,我们前面也知道,他对所有门下的人都是说“善知识”。


**确实我们很多人光是你文字上看了一下不行,每个人都是应该看,我们对可能上面的人,大家都是,现在世间人也是经常这样的,“啊!经理来了,县长你来了,局长你来了”,就非常,然后对下面的,“吭!过来,你给我拿过来”,就完全不相同的、态度不相同的。确实也是我们包括自己都经常觉得很惭愧。当时你看六祖,他对这个沙弥称呼上人,“上人”的话很了不起的,一般高僧大德或者说是最高的师父,现在海外很多都是这个上人、那个上人,有很多上师的称呼。


**他说:我在这里已经苦行八个月舂米,一直是这样的,我以前都没有去过法堂面前,五祖大师刚才做偈颂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去的,你可不可以带我到那里去拜一拜。你们都这样念诵,我也想念诵,然后到那里去拜一拜可不可以,然后小沙弥可能也是很傲慢的。


**【评】

**这时还不是“六祖”,最准确的称呼是“惠能”。


**正因为从一个人的语言中能看出他的修养,堪布才不能随便解释“獦獠”,更不能说五祖“鄙视”、“看不起”、“讽刺”。堪布把这些词加在五祖身上,足见堪布的修养和信仰!法华义辩弟子们诅咒、谩骂等言语也足以间接说明堪布的修养。


**堪布,是神秀,不是“五祖大师刚才做偈颂的地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文】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9、索文:

**他就带到刚才神秀大师的偈颂面前,然后看了以后,因为惠能也不识一个字,他看了一下也不知道,然后他就还要求这个小沙弥: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你可不可以再给我读一遍?因为前面他读的时候,他也发现这个是没有开悟的偈颂。说是不堕恶趣而且有功德的话,惠能也是到了那里,他也不认识字,然后又要求沙弥可不可以读一遍。这个时候也许可能沙弥他也不太认识,只是能背下来因为年轻人背诵有时候还是可以的。但是也许他没有读还是什么,这个情节不是很明显的,下面说是。


**【评】

**看过堪布讲《坛经》的视频,相信堪布“沙弥他也不太认识,只是能背下来。但是也许他没有读还是什么。”的表述,确实,堪布能讲汉语,但凡要对着汉字念时,简直惨不忍睹!经文的“童子”一直被堪布理解为“沙弥”,堪布好像没出过家似的!


**【经文】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0、索文:

在这个时候,惠能要求让沙弥上人可不可以给我读一遍,这个时候,沙弥也许跑了,因为有时候比较顽皮,把带到那里,他自己也不愿意读,然后他跑了。


在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来自江州,江州听说现在江西那一带、九江那一带,当时是分很多州,这个地方的一个人,然后这个人。“别驾”是一个称呼,当时官员的一个职称,相当于是现在所谓的什么局长,什么科长之类的,因为当时有一些刺史,在各个地方有一些刺史,刺史到一些部落,到县城去视察的时候,他经常带着一些侍者,带着一些工作人员,这种工作人员叫做是别驾,经常跟他们,帮他们一起去。


那么这个人姓张,名字叫日用。好像现在汉地日用这样的说法比较少,不好解释的那种名字。像藏地的话,什么天女啊,什么吉祥、金刚啊,每个人都有一些名字有一些解释的。当时那个人叫做张日用局长,张日用科长,这个领导在那里就高声地读,他可能也许是为了惠能读,他都没有求他,但是他自己在那高声地读。读完了以后,惠能说:既然这样,我也有一个偈颂,你可不可以给我写下来,因为我不识字。


【评】

堪布所说有误。六祖求法在唐初,不同朝代的官职内涵不同。如前说的“刺史“,唐初改郡为州,以太守为刺史,相当于省长。别驾,即别驾从事史,别驾从事的简称,总理州府中众务的官员。唐初改郡丞(一郡之相)为别驾,高宗改别驾为长史,多皇族亲信担任。相当于副省长,且位高权重。不是张局长、张科长。


“日用”这样的名字,汉地今天用不用,和讲《坛经》有甚关系?和藏地天女、吉祥、金刚啊又有什么关系?堪布讲《坛经》不是一再强调,学空性慧比菩提心还重要吗?难道叫吉祥就吉祥了?


【经文】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11、索文:

“啊!你这个不识字的人,你还有开悟的偈颂啊,那真的稀有啊,不可能的。”他说。


【评】

堪布创作欲望很强,几乎是见缝插针!经文“汝亦作偈,其事希有!”释为“啊!你这个不识字的人,你还有开悟的偈颂啊,那真的稀有啊,不可能的。”


【经文】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12、索文:

惠能对这个局长领导说他说,你要想学无上菩提的话,千万不能对初学者进行污蔑,不能轻视他们,下下人当中也有上上人,像我一样。当时他,因为他说的嘛,他是獦獠,非常的下等当中的最下等人,那下等当中的下等人,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智商是很高的、无上开悟的智慧。上人当中也有一些“没意智”的,没有智慧的。确实表面上看来什么大上师啊、大活佛啊、什么大堪布啊、大和尚啊,表面上看来好像高高在上,但实际上自己的境界非常下等的,没有任何的,这种情况也是有。所以你如果这样轻视人有无量无边的罪。


这句话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大家记上,“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这一段的话希望每个人确实要记住,为什么我们经常看不到很多人的特点?的确在世间当中有很多人是已经开悟者,有这个根基已经开悟者,有些是将来会开悟的,但是我们经常蔑视人、轻视别人,用外相能观察也是确实除了佛以外很难的。


《十住毗婆沙论》当中也是说过:“若见外威仪,称量其内德,自败其善根,如水自崩岸”,有这样的。如果用一种外相的威仪衡量他的内证功德,那就是自己失坏自己的善根,就像水自己推到岸边,自己干了一样的,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我们对所有人要观清净心,对其他的宗派也观清净心,这一点很重要。


我看到大鹏展翅的作者夏各庄仁波切,他说:我们对所有的宗派包括对外道、对苯教,各种宗派的这些人都要像佛陀那样来尊敬,这样的话会不会失坏皈依戒呢?不可能失坏皈依戒,因为我们对别人看着像佛陀那样不但没有罪过,而且有无量的功德,这些是非常甚深的教言。我们在世间当中经常看不到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成就者,什么样的人是非成就者。以前我看到觉囊得让那他的那个传记,他自传里面这样说的,他说我有好几种化身,一个在印度,一个外道的本师,我不可能讲佛法,但是让他们讲一些世间的善法来引导众生,有一个青海那边的出家人,这个出家的话,他也没有教理方面的很多知识,但是行持一些善法,还有一个在拉萨那一带,是一个官员,所以包括他自己大概有几种不同的身相。以前我们藏传佛教当中有一个叫果仓巴,果仓巴的传记里面也是说:我的身相在整个世间当中有无数的人来化现,但是别人都不知道是我的化现。


所以我们如果对每个人不要有一些蔑视,我们现在好像这个人也不好、那个人也不好,好像觉得自己非常好,除了这个以外所有的人都不好。那我们以前也讲过,有些菩萨,比如在汉传佛教当中文殊菩萨有时候依靠一些乞丐的相,有些时候依靠一些猪狗,很多不清净的众生,以他们的身相来度化众生。像谛诺巴和密勒日巴的传记当中,谛诺巴变成吃鱼的人。米拉日巴的传记当中,米拉日巴变成一个乞丐,然后在惹琼巴面前现前,惹琼巴没有认识到,这是米拉日巴的化身,不知道是米拉日巴的化身。所以我们现在确实很多人不知道菩萨是什么样的形象。


佛陀的《父子相会经》里面说:佛没有愚痴,但是他显现为愚痴者;没有疯狂,显现为疯狂者,不是跛子,他变成跛子,有这种现象。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千万不能轻视别人。


在《胜乐金刚》里面怎么讲的呢?说:众生意乐不可思、如来幻化不可思、谁于自众不温和、不得轻毁并舍弃、发愿将来同其一。这是我自己翻译的,我藏文背得到,汉文我就当场发挥,你们自己记没有,这个PPT上记下来,记得到吧,我刚才什么,“众生意乐不可思、佛陀化身不可思、谁于自众不温和、不得轻毁并舍弃、发愿将来同其一”。大概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的很多真的如来的幻化不可思议的,如来随着众生的形象来显现种种的一些相。


以前有一个噶挖吧大师,他的传记里面我看过写,他和他的弟子在匝日神山,他的弟子去山上转,转的时候他有一次特别强烈的信心来祈祷、念咒语,结果他就发现前面有二十一个女人,其中有一个女人给他好像一个萝卜。他把这个萝卜拿下来给上师说:我今天祈祷的过程当中看见二十一个美女,其中有一个人给我一个萝卜。上师说:你把它做成汤,一碗你自己喝,一碗给我喝。弟子马上把萝卜做成一个汤,一碗给上师喝,一碗自己喝。自己喝的过程当中,好像味道不太好,他就觉得是不是这个是人肉还是什么的,产生一种恶分别念,然后他自己不想喝,他旁边有一个其他的他们养的一只狗,喂给它了。这两碗喝完了,狗也喝了,上师也喝了,那个时候上师和这只狗都不舍弃身体前往清净的刹土,弟子痛苦欲绝在那。


所以我们在这里说,的确以后在修行过程当中,刚才讲的一样的,所有的人都观想这是佛陀化身、这是菩萨的化身。包括以前拉萨的街上,有一个贫女看起来特别可怜,每天都在那乞讨,但实际上她是一个莲花生大士空行刹土当中的真正的空行母的化现,她晚上通过神通到吉祥山跟无数的空行母一起会供享受。所以我在汉地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一些乞丐,一些特别可怜的残疾人,也许可能有诸佛菩萨的化现。我们时时都是需要这样的一种意念,不要认为这个也修行不好、那个行为不好、那个人长相难看、那个人性格不好,只有我还可以,这种心态的确不是一个修行人。


所以在这里面讲到,希望你们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啊,什么叫座右铭呢?放在右边,经常看这个偈颂。你的字体如果不太好看的话,让字体好一点的人把这个偈颂写上,经常看。确实下下人当中有上上智、上上人不一定是有智的,所以对上上人都是你没有特别赞叹也可以的,但是我们对可怜的人,从佛教的慈悲观来讲也要维护,从清净观来讲,所有的众生至少也具有如来藏德性,我们也值得恭敬和尊重,就讲到这里吧。


【评】

堪布共用两千一百多字,解说“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讲了很多藏地的人名、地名、著作名和故事。典型的自我发挥和自由创作。



 楼主| 发表于 2016-9-13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点稍加提醒,在索文中用加粗体表示:


**一、“他是獦獠,非常的下等当中的最下等人,那下等当中的下等人”——至今无任何证据显示唐代百姓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獦獠,显然不是社会等级的代名词。建议堪布熟读《行由品》。


**二、“我们对可怜的人”,生死轮回,到底谁是可怜人?“众生至少也具有如来藏德性”,堪布认为如来藏德性“很少”吗?“我们也值得恭敬和尊重”应为“也值得我们恭敬和尊重”。


**三、“大上师啊、大活佛啊、什么大堪布啊、大和尚啊,表面上看来好像高高在上,但实际上自己的境界非常下等的,没有任何的,这种情况也是有。”堪布你确定,坛经必须这样讲吗?


**还有如什么叫座右铭,堪布没说清。又如“在汉地看到一些乞丐”,好像说藏地没看到乞丐似的。“分别念”到底是何意?还有恶的和善的吗?“汉文我就当场发挥”,就是没备课咯!视频快结束的部分,堪布翻着眼睛背藏文,然后讲汉语,就是“我临时翻译一下”。很不负责地没备课,被不通顺的汉语美化成“当场发挥”。搞得好像汉语很厉害的样子!“污蔑”二字,纯属堪布虚构,惠能是一个很谦虚和有礼貌的行者,所以不会对别驾这样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