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72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6-9-7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第二讲
续-《●[夏坝仁波切]亲友书讲记 第二讲》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首先他说:“勇进无同忍”。勇就是精进,什么是精进?对修善有非常的欢喜心,这叫勇。进:是进步,或者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在藏文里边没有这样说,是说苦行无同忍。没有说勇进无同忍,说苦行无同忍。什么意思?在修炼苦行当中,没有比忍辱的修行更殊胜的。“勿”就是不要,千万不要让愤怒产生或者变成了举动。为什么?如果你要终究得到“不还位”的话。什么叫“不还位”?再也不回到轮回当中那叫“不还之位”。实际上也就是涅槃果位的意思,从此以后再也不回到轮回当中来,那叫终究不还位。要得到这样的果位的话,佛说除嗔,除去嗔恨心,是得到终究不还之位的最佳的手段和方式。什么叫忍辱?对一切妨碍,对一切阻碍,对一切障碍者不起嗔恨心,这叫忍。即使你一下子一刹那间生起了嗔恨心,你也不要延续这种嗔恨心,你马上就克制自己的嗔恨心,也称之为忍。这是在苦行当中最殊胜的苦行,在欲界当中想得到再也不还回的这种果位的话,最殊胜的方法就是修忍辱,这是佛所说的。佛证,就是佛证明了这一点,或者证实了这一点。他是怎么证实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当中说:众比丘断嗔,断嗔者能得不还之位。佛是这么说的。这是佛陀所说的,所以佛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接着说,我们为什么在欲界的轮回当中,在贪、嗔、痴的欲界的轮回当中不断地轮回?其因有二:一是贪欲、二是憎恨,那么若你不能断除贪欲的话,则不能断除嗔恨。为什么不能断除贪欲,就不能断除嗔恨?因为憎恨的起源于内心的不满,而内心不满的起源就是因为达不到你想达到的目的,或者背道而驰。背道而驰,或者达不到目的的根源在那里?有极强烈的贪欲和在乎心,一定要达到这种目的的心愿,或者欲望。所以你才会产生这种不满意,由不满意而导致憎恨。所以,若不能断除贪欲者,是不能断除嗔恨的。因此,当你一旦彻底断除了嗔恨的那一天,实际上你也就断除了贪欲了。因为没有了贪欲,你才不会有嗔恨。前面所说的四句话是什么意思?从一开始就不要让自己产生嗔恨心,根本就不要让这种嗔恨心抬头,即使由于偶然的原因,没有思想准备,嗔恨心刚想冒头,你也就马上能够调伏它并继而消除它。也就是说即使生起了憎恨心,你也不要让它延续下去,要马上控自己立即制止掉。
他人打骂我,欺凌夺我财。怀恨招怨憎,舍恨眠安乐。
我们为什么会生起嗔恨心呢?
第一、他人打骂我。他人打我,或者骂我,心里当然很不服气了,无缘无故的你凭什么骂我?凭什么打我?马上就会生起嗔恨心;另一个就是别人以非常难听的侮辱性言词来激怒自己,使自己生起嗔恨心;还有一个就是手拿兵器,或者石头来打自己,一个是打,一个是骂,最易激发自己的嗔恨心。
第二、欺凌夺我财。就是他人以权威、力量打败了我,或者夺取了我所爱之财物,也很容易马上生起不公平的心、不满意的心,而导致憎恨。由于这个原因而“怀恨招怨憎”。这种怀恨招来了对敌人的怨恨和憎恶。就是内心对他的憎意,由此憎恨矛盾就要产生了。那么怀恨和前面所说的嗔有什么区别?怀恨就是内心有非常强烈的复仇之心,或者对他的仇恨、怨恨非常深。由于有非常强烈的怨恨,身体有可能做出复仇的举动,言语上也可能说出心里所发的憎恨,所以他就生起许多许多的烦恼。那么谁能把一切憎恨,或者嗔的来源,以及怨恨之心去掉了,他就没有嗔心了;没有了嗔心,他就没有痛苦了。他就能够安然地睡眠于安乐当中,或者安住于安乐当中。为什么这么说?这似乎不符合道理。人家无原无故的,就算是有原因打我也是很不应该的;骂我,侮辱我,更不应该;夺取我财物,夺取我所爱那就更不应该;这等可耻可恨,我为什么不能恨他?那也没有什么道理!其实这里讲得非常清楚,这里边哪个字讲的是为什么不能恨的原因?就是“眠安乐”。为什么这么说?你不就是愿意安乐?是不是?那你要安乐,生起怨恨能安乐吗?既然生起怨恨心不能得到安乐,反而得到许多的烦恼,那怨恨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因为怨恨所以烦恼,只要脱离了怨恨,才会远离烦恼,才能眠于安乐当中,所以你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自己快乐,就不要再嗔恨了,嗔恨只会让自己烦恼,不会让自己安乐。
第六个内容,是身体的行为、言谈举止和内心的动念等三门的行为,为了断除一切三门的恶习,要修一切善行,为了劝说这个而讲人的本性或善、或恶、或善恶混合的三种的状况。因此劝说你应该坚固在善心当中,远离不善之心,摇动不善之心。
如于水土石,人心尽彼同。起烦恼前胜,爱法者如后。
这里说人的心有三种状况,一是水上绘画,二是在泥土上绘画,三是在石头上绘画;或者说水上刻字,土壤上刻字和石头上刻字。为什么有这三种刻字的比喻?第一,有些事情过一眼就忘掉了,再也不会记住这件事情。就像在水上面绘画一样,画完也就没有了。有的事情就不是这样,就象在土壤上绘画,虽然能够清晰显现,或能停留一段时间,但它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我们经历过的,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我们信念当中的有些事情,虽然能留住一段时间,但不会太久,很快就会消失,因为它的影响不深。但有些事情就像在石头上刻字绘画一样很坚固,永远都忘不了,会再再地怀念起这些事情。人的思维大概就有这三种状况。如于水土石,人心尽彼同。就是像在水上、土上、石头上画画一样,人心也是一样的。起烦恼前胜,那么一切贪心、嗔心、痴心、骄慢和疑心等,尽可能地让它变成水上绘画一样,就算不成为水上画画一样马上消失掉的话,也要争取让它变成土上画画一样,经不住时间的推移,也经不住风吹雨打,尽早让它毁掉。意思就是说,既然你不能马上忘记,也应该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忘掉这些贪、嗔、痴,不要让它再产生势力。凡是烦恼心都应该马上忘掉,或以最快的速度将它忘掉,不去想它、回避它,或者去破斥它、瓦解它,破掉产生这种烦恼的动念之因,那是最好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