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7|回复: 7

[净土经典] 佛身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道源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道源法师讲述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閰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上面第八个观想,是观想佛的像,现在这第九观,是观佛的真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此想成已,就是第八观观想佛像成功了,其次应当再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光明。这是观佛真身的相好光明。这两句经文,是结上启下之词。
  ‘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閰浮檀金色。’夜摩天是梵语,译成华文为善分天,是欲界第三重天。閰浮檀金译中文名为胜金,就是最好的金,最好的金我们人间亦有,但是夜摩天上的金更加好。赞佛偈中云阿弥陀佛身金色即是说像夜摩天上那种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是观阿弥陀佛的真身,他的身量有六十万亿那由他高。那由他译成中文亦名为亿,即是阿弥陀佛的身量,有六十万亿恒河沙由旬高。关于这点有智者大师著的疏,及四明尊者作钞,叫妙宗钞,本精舍曹居士夫妇将该疏钞复印流通,有很多人已请去看了。智者大师的疏说,这个地方恒河沙三字是译人谬误,佛身高应是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但是到后面第十观说观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如此说来,观音菩萨反比佛身高出二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可是智者大师没有再加解说了,而妙宗钞作者四明尊者解释是八十万亿为十八万亿之误。有人难问道:我们娑婆世界释迦佛身长丈六,人身高八尺,今谓极乐世界佛身六十,菩萨十八,菩萨何太卑耶?四明尊者又解释说:净土胜应身,不可用秽土劣应身为比例。他并且引法华经妙音菩萨身量四万二千由旬,而他们的佛高六百八十万由旬,以此来证实其言可信。按道源的意思,我们现在没有梵文本子,不能查对那个地方错了,那个地方不错;那个地方颠倒,那个地方不颠倒,我们只要知道佛菩萨的身,有无量高大就好了,因为我们现在根本观想不出来那么高大的像。下面第十三观,释迦佛自己说道,这种大身,不是凡夫的心所能观想得出来的。所以第十三观,佛叫我们观丈六金身。观丈六金身,我们凡夫的心,还可以观想出来。这种六十万亿那由他,八十万亿那由他高之身,凡夫的心观不出来。那么佛身究竟有多高?就是有无量之高。我们但等到自己亲证法身之时,获得无生法忍--别教初地菩萨以上,圆教初住以上,那时你自然会亲眼看见,用不著我们现在去校量他。我们现在没有梵文本子,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错的。这是因为本精舍已经印了妙宗钞给大家看,所以我才讲一讲,若没有印妙宗钞流通,我讲到这里,把它消过去就好了,根本用不著辩论。因为愈辩论愈生疑,究竟是多么高?生了疑反而不信了,这只是佛的真身有无量之高就好了。‘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的身量高大,是故面孔大,二眉中间的白毫相亦大,宛向右边旋转,像个宝珠,可是这个宝珠大啦,有五个须弥山那么大。那佛的白毫相大,眼睛亦大了,‘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的眼睛究竟有多大?不止一个海大,有四个大海水合起来那么大。佛的眼睛珠,青白分明,这若是我们中国人,眼睛珠应该是黑白分明。要知道佛的眼睛珠,白眼睛珠是对的,黑眼睛珠不是黑的,是一种绀青色,就是带点红、带点绿、带点黑,那么样的绀色。我们每天唱赞佛偈‘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就依著这个地方赞演的。‘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阿弥陀佛的身上,各个毛孔,都放光明出来,每一个毛孔出的光明,都如同须弥山那么高大。‘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圆光即是项光,项就是颈项,俗话叫脖子。我们平常可看到塑像的头部后面,有个圆圆的光,画的佛像亦有个圆圆的光,那就是颈项上放的光,叫做圆光。这是因为佛的面孔大,颈项大,所以圆光亦大,它有多么大呢?等于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在佛的圆光之中,有百万亿恒河沙化佛之多。‘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在那百万亿恒河沙化佛之中,每一尊化佛,都带了很多的菩萨作侍者。我们唱的赞佛偈中有‘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之句,就是依著这个地方作的。‘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我们这世界的应身佛释迦世尊,一丈六尺高,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而阿弥陀佛他有八万四千种大人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放那么多的光干什么?要摄取念佛的众生呀!只要你发心念佛,发愿求生西方,那个佛光就照到你,摄取不舍,一定要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前面说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个好有八万四千光明。再前面说佛的圆光中,有百万亿恒河沙化佛,说是那么说,还没有完全具说,因为圣境庄严微妙,不可具说。你只要忆想,依此作观就对了。你观想成功,得到天眼,自然会看见。
  ‘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见此事者,谓作观想,观想一尊阿弥陀佛,观想成功,见到佛的真身了,当下即可见到十方一切诸佛。诸佛法身同体,一即一切,故观一佛能见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得名念佛三昧。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作是观者,即作念佛三昧观者,名观一切佛身。本来是观一尊阿弥陀佛,但实际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身相,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所以这个名字,叫做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本来是观佛的身相,以观见佛身故,亦见佛心--佛的心是无形无相之法,而佛的身亦是无相,因为佛是色心不二的,色相就是身相,五蕴法的色蕴属于身,受想行识四蕴属于心,凡夫才有身相和心相。观自在菩萨他就照见了五蕴皆空。所以亲证法身的菩萨,不但心相没有,身相亦没有,那么众生怎么看到的呢?为摄度众生,你和佛菩萨有缘就可看见观世音菩萨,亦看见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是看见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本来没有身相,因为你在观念佛的身相,故能见到佛的身相,既已看见佛的身相,就看见了佛的心。在佛那边,色心不二,在修观众生边说,他的观相增加了,先观无量寿佛,由见无量寿佛故,复见到十方诸佛,这个功夫就增加了,以见到十方诸佛故,观想功夫又增加了,所以见到佛的心。佛的心是怎么样的呢?‘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的心。‘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怎么样叫做大慈悲?他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就叫做大慈大悲。我们知道了佛的心是慈悲心,我亦就要学佛发心,我们亦发慈悲心。发慈分为三种:第一、众生缘慈悲,凡夫学佛发的慈悲心,叫众生缘慈悲;慈悲两个字怎么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拔一切众生苦就叫悲。众生是凡夫,我们发慈悲心的人亦是凡夫,我们的众生相没有空,所以叫做众生缘慈悲。但众生缘慈悲是怎么发起的呢?先观众生苦,一切众生都在受苦,不过众生在迷,他不知道,起颠倒心,反以苦为乐,如此观察,慈悲心就发起来了。观众生苦,发慈悲心,这个心就叫菩提心。但是这种发心不亲切,我们凡夫著相,是无始劫来著惯了的,这个时候,你得进一步观想,观想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亲属,观想老者如父母,少者如儿女,与我年龄差不多者如兄弟姊妹,如是观想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么我的父母有苦,我怎能不给他拔苦?我的父母没有乐,我能不给他快乐吗?兄弟姊妹儿女等,都如此想。所以能把一切众生观想作自己的父母眷属,你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样就亲切了。这种观想,是假设的观想,他本不是我的父母眷属,我硬要观想他是我的父母眷属。其实,你若是懂得佛法,知道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转生死的道理,那么这假设的观想,并不假设,真真实实,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眷属。且举父母为例;今生我有父母,我对父母应该慈悲,与乐拔苦,前生亦有父母,再推上去,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都有父母,亦有兄弟姊妹及儿女等。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亦做过一切众生的父母兄弟姊妹,不过我们是凡夫,一转生大家都不知道不认识了。若欲知道过去生中之事,必须有宿命通,就拿今天我们在这讲堂里,大概说,我们都有缘,怎么有缘?前生前世结了缘,结的什么缘?我们没有宿命通,不知结的什么缘,只能大概说,我们都有缘。若是有了宿命通,就知道我们前生前世,结的世间法的缘,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他的父母,你给我做过兄弟姊妹,他给我做过儿女,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结了佛法的缘,你是我的师父,他给我做过徒弟,这亦都看得很清楚。我们现在没有宿命通,依著佛经推论,大家都有缘,推论的不是假的,真实是这样的。现在作慈悲观,把一切众生都观想作自己的家亲眷属,这样你的慈悲心就亲切了。这众生缘慈悲,我们现在一发心,就可以做得到。第二、法缘慈悲,这是菩萨的慈悲;法就是证得法空之理,证得法空之理的菩萨,我亦空了,法亦空了,那有个众生?这是在菩萨本身的立场上说,我法皆空,没有众生相。但是一切众生未证得故不空,他们还是在那里受苦,得不到乐。菩萨虽然知道法空,还要依著法空之理,来缘于众生,与乐拔苦,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他已不著众生相了,这就是菩萨的慈悲,叫法缘慈悲。第三、无缘慈悲,这是佛的慈悲;佛已究竟证得实相理体,生相无明都断了,绝对没有缘虑心了。但众生没有证得实相理体,他们还在那里受苦。刚才讲法缘慈悲,亦是这个道理。所以佛还是要度那些没有证实相理体的众生,要与乐拔苦,虽然与乐拔苦,那是任运自然起的妙用。佛的心中并没有缘虑众生,他任运自然,与乐拔苦,这叫无缘慈悲,是佛的慈悲。前面讲修三种福,第一种叫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什么佛教你不许杀生?因为你发了慈悲心,发了慈悲心的人,观想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兄弟儿女,与乐拔苦,还恐来不及,我怎么可以杀害他的生命?自然而然就不肯去杀,杀了就违背慈悲心。这段经文,就是说我们修观想的人,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成功了,见到十方一切诸佛;见到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就见到佛的心;佛的心是个什么心?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个什么心,以无缘慈,摄诸众生的心。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舍身就是这个身体,应该活到八十岁或一百二十岁,寿报尽了,这个身体必须舍掉,舍掉之后第二生,就叫他世。他世生诸佛前,即是随你的愿,你爱生那一个佛国都可以。得无生忍,是说你见到十方一切佛,通通能证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的意思,前面已解释过了,这就是说:你本是个凡夫,修此观想,舍身他世,无论生到那一尊佛的面前,都能证到无生法忍,证到无生法忍,别教是初地菩萨,圆教是初住菩萨。‘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这段经文,讲到心量广大,能观到十方一切诸佛,观到十方一切诸佛的身,亦观到诸佛的心,舍身他世,能够生到诸佛之前,得无生忍。这是作观想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下手的观法,还是先观无量寿佛。‘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有智慧的人,应当知道怎样下手作观,应当系心即是专心系念,先观想一尊佛--无量寿佛,而且要谛观--详详细细的观,实实在在的观,把这一尊无量寿佛的像观成功。有人说:十方世界都有诸佛的清净国土,为什么要生西方极乐净土?既然十方诸佛,都可以观想出来,为什么要观想无量寿佛?这个话说的不错,但是你对下手的次第,没有明白,你得先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成功了,才能够见到十方净土;应先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成功了,才能见到十方诸佛。因为我们凡夫心是个散乱心,若不把它统一起来,专观到一个世界观想一尊佛,决定永远观不成功。观十方诸佛,说的很大,结果一尊佛你亦观不成功,为什么?因为观想十方,正与我们凡夫的散乱心相合。凡夫心本来就是东想西想,现在观佛的像,东想西想怎么行呢?所以应当把凡夫的散乱心,制心一处,才无事不办。我要观无量寿佛观成功,就一定要观成功,观成功之时,才能见到十方诸佛。所以说过见到十方诸佛得了利益之后,还是回过头来说:若是有智慧的人,应当专心系念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
  上说不要一下手就观十方诸佛,应先观一尊无量寿佛;可是观无量寿佛,而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又怎么观呢?这有个要门,就是‘从一相好入’,先从一个相好入手,亦就是从这一个相好入观。从那一个相好?‘但观眉间白毫’,先观阿弥陀佛二眉中间的白毫相,观的‘极令明了’,要观得非常的清楚。‘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若是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好,我一下子都观,你若一下子都观,便一个亦观不成功。你应当先观一个白毫相,只要把白毫相观成功,八万四千相通通都现出来了。这就是佛大慈大悲,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下手的次第。
  ‘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你把佛的一个白毫相观成功了,无量寿佛的八万四千相都观成功;能把一尊无量寿佛像观成功了,十方无量诸佛都通通见到。‘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现前授记者,现前授你成佛之记,就像我们的本师释迦佛,往昔遇见燃灯佛授成佛之记。我们本是个凡夫,能把这观想观成功,十方诸佛都见到,证得无生法忍;那十方诸佛,每一尊佛都给你授成佛之记,说道:你这个众生,现在有成佛的资格了,你在某一劫,某一世界成佛。佛叫什么名号,都给你说出来,就像燃灯佛给我们的释迦佛授记那个样子。
  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遍观一切诸佛的色身相,名叫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与经相合的观法,就叫正观;与经不相合的,就叫邪观。

  
  

  有关“丙九、佛身观”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丙十、观音观
· 返回文章目录
地藏孝亲网
发表于 2016-9-21 11: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9-25 16: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0-17 23: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1-11 1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9 1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