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6|回复: 3

[法师开示] 【观察】评索达吉堪布网络皈依诋毁佛制:作法不成不是皈依,不得戒体只是收徒 石观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观察】评索达吉堪布网络皈依诋毁佛制:作法不成不是皈依,不得戒体只是收徒2016-08-22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索达吉堪布及其弘传团队2012-2016年间的部分“网络皈依”公开通知,借助互联网上的直播平台、转播房间、YY语音等传授三皈依(信息来源:智悲佛网)


核心提示

**2016年8月16日,中国将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送上天,举国振奋。然而科技发展再高能,人类亲自用餐、亲自如厕等等重大事宜上的“不方便”,倒是从未改变。倒是佛门在追逐科技、制造“方便”上,似乎分外给力。电话皈依、网络皈依、网络传承不断涌现,说不定还将加快量子通讯的民用进程……


**作为网络皈依的业界最高水平,索达吉堪布与时俱进的迅疾步履令人印象深刻。如今,远程皈依、远程传承已经成为堪布弘传团队的常态化操作流程,多快好省打造群众基础,跑步进入佛国境界,大开时代方便之门,利益全球万千众生。


**堪布曾经开示道:“能听到声音、能看到视频,依靠不可思议的缘起力,大家应该能得到加持。只要有皈依的心或者听传承的心,可以在网上皈依。”看来堪布的远程皈依,靠的不仅是隔空传输影音,更有“量子纠缠”般不可思议的缘起力,这不是早于国家科研尖兵,提前跨入了量子通讯时代?


**一、高科技鼎力相助,改善了佛门皈依的哪些“不方便”?


**从理论上看,佛门皈依的原始定义,无疑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自然,佛宝与法宝在一切处,都无二无别。那么对于凡夫来讲,若要讲皈依“有差别”,可能是“皈依了不同的僧宝的差别”;若要讲皈依“不方便”,可能是“不方便某一位僧宝跨越千山万水广收徒众”。


**略有常识水平的佛教爱好者都知道,三皈依之皈依僧宝,是皈依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所有僧宝。如果大众诚心想入佛门,方圆四周最近的佛门道场,均可达成心愿。如果说交通便利、沟通昌明的时代,佛门皈依仍然存在“不方便”,那只能是因为常识匮乏、知见偏狭、认准一棵树,而带来的庸人自扰。


**或者进一步说,网络皈依方便之术的流行,是某些道场大德、某一棵参天大树,被动顺应甚至主动引导这种庸人自扰,而发展出的高科技技术。


**的确,远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大规模扩大了影响力,然而“传销式覆盖”的差评,也已经在四众中流传。至少从外在观感上看,网络皈依对于方便善巧的追逐,与佛门“三皈依”的本来意涵,相互抵牾,而其便捷性带来的狂飙突进,又让人产生“信仰传销”的误解。高科技这把“双刃剑”的特质,在佛门同样表现突出,追逐时代的大德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二、网络皈依的“技术含量”


**从佛门皈依的核心实质讲,是皈依戒体的得获。那么网络皈依能够保障这一核心“品质”,需要深加考量。通考经论来看,网络皈依的保险系数,难打包票。


**《大方便佛报恩经》所明:“三宝不现前,不得成归依。”授皈依境,若是电话、网络等,非三宝现前之境。又《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之《问三自归事品第十四》经文:“问:受三归现前无师。得逢从文受不。答:不得。”等等。暂举几例以示正途,实际教证理证为数众多,后文还有详述。


**经典所载之意很明晰,三宝不现前,不得成皈依,如此作法不成。可见网络皈依,在形式上都尚未达标,要讲“技术内核”,更是离题甚远。


**有汉地法师早已作文厘清道:“一般来讲,授三皈依时皈依证明师和受皈依者都要现前,三皈依授受仪轨中有一个羯磨法,皈依者要现前并且听清楚皈依师的言语,进而生起殷重恭敬心,才能得到戒体。有时为了保证受皈依者得到戒体,甚至要求一对一的授受,就怕人多而心不专一,得不到戒体,比如授八关斋戒,严格说来最好是一对一的授受。


**“皈依三宝,当事者如果不现前、或态度不尊重,那他就得不到戒体,以后逢缘对境,他很难用戒律来规范自己身口意三业。因此,为了尊重戒法,应该如理如法授受三皈依。”


**有唯识论师曾讲,网络皈依的过程本质是遍计执,没有真实用处;而佛制的皈依仪式,是依他起性,有真实契用。在网络皈依过程中,由于三宝境界并没有真实现前。而是皈依者个人在脑海中的想象为主。皈依的境界体性为遍计所执性——是按着自己对于三宝的理解而进行的想象。如同看恐怖片,作为屏幕中的影响,并没有现实发生的冲击力。屏幕中的影像,可以用自己的心力来消解。但是发生在现实中的话,除非是破了我执,不然是没法消解的,现实现前的境界,不是自己的心里暗示能消解的范围。


**进一步,佛制戒律是清净依他起,依佛戒最为圆满。三宝境界,它的理体是属于圆成实性。而事相三宝,是属于清静的依他起。佛陀的戒律是从大般涅槃心中流出。依照佛制戒来进行的皈依仪式,与佛心相应。能感得殊胜圆满的缘起。且戒律只有佛能制。如果违背这个戒律,不说皈依是否清静圆满。他的罪过也是无量了。依照佛制这个清净的依他起来,才具有导向圆成实的功能——因为这是真正从圆成实中出的。所谓的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假如因地不遵佛制的话,怎么可能出现一个佛果?



**三、网络皈依的“用户体验”


**就皈依者自身的体验来讲,六根直接对境是虚拟电子屏,经过第三方媒介转化的所缘境,很难降服自我的主体意识,很难都摄六根、降服我慢,很难完全投入缘起。


**求受皈依,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重大,此等马虎草率,不仅关系到如不如法,更关系到求受皈依者的法身慧命。科技再发达,亲自用餐、亲自如厕这等重大事宜,大众都能亲力亲为,何以单单在更为关键的法身慧命上,举重若轻,视同儿戏?


**除非,有些“用户需求”看重的,不是皈依的仪轨如不如法,而是看重那个皈依证有没有用。有法师曾总结,有些居士关注的,是皈依的寺院是不是很有名啊,皈依的师父是不是很有名啊,拿着皈依证到一些景区寺院是不是可以免票啊?这个初发心,一开始就有问题,根本没有资格谈皈依。


**然而这种情况的普遍和泛滥,凭心而论,不能单单去怪信众,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责于那些为了大量吸引信众,大搞“方便皈依”的寺院和出家人。为了增加信众、广收弟子,想方设法地“开缘”“方便”“善巧”。还是那句质疑,网络皈依,到底方便了谁,又误了谁?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网络皈依对于古老佛制的“重大突破”


当然,崇尚网络皈依的大德及其团队,或许也要援引一些大德语录,质问为何古人的三皈依可以自授,而我们偏偏授不得?譬如能海上师“千里无僧佛前受,后遇僧时速具仪”(《摄要颂》),“千里内无僧,得佛前受,后遇僧时,即速补受”(《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此谓,普通人都是要求从出家人受三皈依。如果千里之内没有出家人,可以在佛前自受。但是将来遇到出家人后,要从出家人补受三皈依。


然而重要的是,上述所谓僧宝无法现前而皈依自授的稀有开缘,戒律中并无明文,此处的皈依自授,是比照着比丘戒及菩萨戒的自授,权且而言的。如隋·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卷上解释说:“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唐·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三“释受戒篇”说:“律制五人持律,经开千里无师。非谓无僧,但实行者不易得耳。”姚秦·竺佛念法师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品第七”中亦有类比。


古代佛寺鳞次栉比,方圆五百里、一千里没有寺院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近现代佛寺虽复兴缓慢,然而交通便利,堪为转身可及。如果硬要将稀有开缘、特殊情况、应急机制,普及成常态,高拔险峻全面替代宽坦平正,实乃冒进不祥之兆。一言不合就改经,一言不合就隔空皈依,恐怕再下去几十年,佛教遗经几近面目全非。


早有法师总结过网络授三皈依对于佛制的“重大突破”,本文不必冗长,再度重申。依据汉传佛教经律教证,网络皈依之不如法,主要包含如下两方面:


第一,皈依必须要有三宝现前,现场授受,方谓如法。网络皈依缺少三宝现前的直接对境,故不如法。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之《问三自归事品第十四》经文:“问:受三归现前无师。得逢从文受不。答:不得。”


第二,师僧现前,是皈依作法成就的必备条件。如违背,则作法不成。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引《羯磨注》之《诸戒受法篇第三》指出,授三归法必备的条件是:“《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不出言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


《四分律行事钞》之《师资相摄篇》有明确的说明:“《四分》云:彼遣使受依止,遣使与依止,皆不成。”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云:“《四分》遣使谓身不现前,不成作法。遣受即弟子慢易,遣与谓师之率尔。”


在这些经律中,皈依三宝的仪式要求始终与戒的精神和对佛法的全体信仰相契。始终遵循依法不依人,皈依三宝的整体,而非皈依一宝;皈依僧宝,而非皈依个人。故必须师僧现前,严格以三宝为直接对境,决不能有任何缺位和虚拟。



五、多快好省建设群众基础:网络皈依技术的真正便捷所在


前文已述,网络皈依真正的便捷所在,是方便了某一道场、某一大德多快好省地打造群众基础。或者不太客气地总结一下,即是“用贻误大众的方式,方便自己笼络人心”。


有法师总结得好——如果在家人仅仅只是为了皈依三宝,那么身边寺院的出家人都可以为说三皈,并不需要劳烦千里万里之外的法师、仁波切,因为皈依的僧宝是一切的出家人;而如果认定,只有某个法师、某个仁波切才能当自己的“皈依师”,只能由他为说皈依,那其实电话皈依、网络皈依本质,就是“电话收徒弟”、“网络收徒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门徒之角色,犹如某某门庭之私有财产,如果再施以“戒律绑架”“谤僧恐吓”,求取死心塌地之效果,恐怕稀有人身之大好前程,即将黯淡无光甚至万劫不复,不能不慎。


网络皈依作法不成,戒体不得,然而实质的利益,却是一直浩荡的队伍。徒众聚集而非真意求道,若当格局偶有动荡、时势无常变迁,一支浩荡队伍的角色转型,恐怕不得而知。



六、网络皈依技术的测评结果:突破戒律诋毁佛制,作法不成不是皈依,不得戒体只是收徒


总结来看,网络皈依之流行,还真非“以人为本”的良好初心,也非贱卖佛教的简单流俗之举,实乃“一盘很大的棋”。


譬如,已将网络皈依纳入弘传常态机制的索达吉堪布,曾对汉传佛教重视皈依的传统做过这样一番举重若轻的评判:“汉传佛教中对皈依非常重视,这是很好的传统,许多人皈依以后,一般是不会改变的。而在藏传佛教中,几乎没有举行皈依的传统,人人好像从小就已经皈依了。”


言下之意仿佛是,重视皈依仪式反而说明佛法的不普及,没有皈依仪式则说明佛法的普及。堪布对于汉地皈依传统的轻视和解构,恰恰为他大规模持续举行网络皈依、笼络汉地徒众的逻辑做了准确注脚。然后这举重若轻的代价,却是汉地众生法身慧命的信手毁弃。


早有法师恳切警策诸方善信,如果真发心求受三皈,一不要图传受皈依的“寺院大不大”;二不要图传受皈依的人“有没有名”;三不要图皈依证“有没有用”。而是要看受三皈的过程如不如法,给你传受皈依的人的人值不值得你去依止,切不可本末倒置。


与其图这图那图“方便”,不如待因缘具足,真正值遇具格出家僧人善知识时,正经八百地请其为自己传授三皈依,珍重佛法、珍重自己。相信佛菩萨,相信因果,祈愿诸佛菩萨加被,祝善信都能够如法地受得三皈,不为非法所误,不被外道所侵。




发表于 2016-8-22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