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6|回复: 19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第三编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

││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在观宗寺编││
释题
甲一 释论题
乙一 释名
丙一 释别名
丁一 释法
戊一 释念佛
己一 分释
庚一 释佛字
庚二 释念字
己二 合释
庚一 明能所
庚二 明正意
戊二 释三昧
己一 明梵华
己二 明正义
丁二 释喻
戊一 直作喻释
戊二 亦可直作单法释
丙二 释通名
乙二 显体
乙三 明宗
乙四 彰用
乙五 判教相
甲二 列人题
释文
甲一 序分
乙一 问
乙二 答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
丙一 立论之端
丙二 正论旨趣
丙三 引喻借显
丁一 正以喻显
丁二 帖喻合法
丙四 举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丁二 引经抑扬
丁三 妄生敬慢
丁四 示过劝修
戊一 示过
戊二 劝修
己一 引经修敬
己二 结示经意
丙五 引经证成
丁一 正引证
丁二 显罔知
丙六 知喻识法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丁二 喻不二意
丁三 结归不二
乙二 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
丙一 问
丙二 答
丁一 约对待门
戊一 诃欲
己一 引诃色欲经
庚一 正示色欲过患
辛一 示三种过患
辛二 示愚迷不释
辛三 示迷惑甘心
辛四 示离欲有益
庚二 历示女人厉害
辛一 直示厉害
辛二 喻明厉害
庚三 结示远离有益
己二 引大宝积经
庚一 直明厉害
庚二 喻显厉害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经
庚一 示放心法
庚二 示精研法
庚三 示受益法
己二 结归
丁二 决了门
戊一 正明决了
戊二 结会古今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
丙一 释题
丙二 释文
丁一 引经设问
丁二 引经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戊二 引大集经
己一 举毁者有大损
己二 示赞者有实益
己三 示佛语以警人
己四 结证修观当如是
乙四 现处汤狱不妨受记门
丙一 从题发疑问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所以
戊二 引经证说
己一 引楞严三昧经
己二 引普贤行愿品
庚一 正引
庚二 释意
丙二 由问起疑问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法说
戊二 喻说
己一 立喻
己二 法合
丙三 引证
丁一 引经证
丁二 引论证
戊一 喻显
戊二 法合
丁三 结证
丙四 谨防忆说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证
己一 引大经证
己二 引般若证
乙五 观空无我择善而从门
丙一 以三教异同问
丙二 答以名同实异
丁一 略答
丁二 详答
丁三 料简
丁四 破
丁五 结显
乙六 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
丙一 以择善问
丙二 以至善答
丁一 正至善答
丁二 引经证义
戊一 明即恶而善
戊二 引法华
戊三 引般若
丁三 结显要义
乙七 一切众生肉不可食门
丙一 问食肉
丁一 问
丁二 答
戊一 引昔缘
戊二 引经论
己一 引楞伽
庚一 经偈示过
庚二 引缘明意
己二 引宝性
庚一 论中但示经文
庚二 论主特示正意
己三 引梵网经证益
庚一 引经明孝顺
庚二 引缘明慈悲益
庚三 引义深明信益
丙二 问食辛
丁一 正问
丁二 引经
戊一 引佛顶以劝戒
戊二 引百喻以劝修
丙三 结通
乙八 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
丙一 请
丁一 请释一佛通三世疑
丁二 引论二行示难易对
戊一 正引示难易
戊二 兼引示缘深
戊三 单念一佛以示圆通
丙二 问
丁一 问用心判邪正疑
戊一 举外邪内正问
戊二 持边邪中正答
戊三 引经注以证明
乙九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人命无常请计问
丁二 示随息念佛易成答
戊一 举极乐净土的是大乘法门
戊二 引教主昔缘隐呈息心念佛
戊三 示随息念佛保任决定往生
己一 直示取法古人
己二 曲示随息念佛善巧
丙二 问答
丁一 举一念十念何正问
丁二 示一念不退为正答
戊一 正答
戊二 引证
乙十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心是心作何须外求问
丁二 以心念心是必须求生答
丙二 请示
丁一 以魔光佛光自他邪正请
丁二 以顺心乖心耀眼与否示
丙三 问答
丁一 有思无思用想是非问
丁二 善想恶想功过天渊答
乙十一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依经观念不必高声问
丁二 喧静两全止观双运答
戊一 正示两全
戊二 显声独胜
己一 引文显胜
己二 引经证胜
己三 法喻胜意
丙二 问答
丁一 净土?周非必向西方问
丁一 依经作则非人师意答
戊一 正答向意
戊二 引释向义
戊三 指古证益
丙三 一请一对
丁一 请示般舟义
丁二 克期助成对
丙四 一请一对
丁一 请释历来取证疑
丁二 详引古德生西对
乙十二 梦觉一心以明三昧门
丙一 举金刚偈意问
丙二 持念佛实生答
丁一 直说
戊一 先说文外意
戊二 说文中义
丁二 曲例
丁三 引证
乙十三 念三身佛破三种障门
丙一 单举佛身忆念请意
丙二 双持三身破障对
丁一 明三身非一异
丁二 明大小唯心
丁三 明三身破三障对
丁四 明灯灯相传不绝对
丁五 总收全卷六门竟
乙十四 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
丙一 举圣凡悬殊果因不契问
丙二 持圣言量证因果相符对
丙三 引古人验证因果相符义
乙十五 无心念佛理事双修门
丙一 略解念一通三云何念即无念请
丙二 详引无念即念双陈理事二门对
丁一 总示无念理玄
丁二 别开事理二门
戊一 略开
戊二 广示
己一 以中道妙观印定念佛宗旨
己二 以事理相即彻显无念即念
庚一 明即事之理
庚二 明即理之事
庚三 证成无念即念
辛一 略示融即
辛二 详引经论
壬一 引般若经
壬二 引三昧经
壬三 引楞伽经
壬四 引起信
壬五 引势至圆通
乙十六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
丙一 拈楞伽偈意作问端
丙二 广征答释
丁一 依经义为答释
丁二 引经解贴释
丁三 揭古书作证
戊一 以问词证
戊二 以覆词证
戊三 合符节
乙十七 诸佛解脱心行中求门
丙一 拈维摩经句作问题
丙二 取诸经行为答释
丁一 取本经旨以斥其迷
戊一 斥其不善领会迷
戊二 斥其不明经义迷
戊三 引经翻迷令开解
丁二 引般若文以示其修
戊一 示修观法
戊二 示无住法
戊三 引最胜证
乙十八 三业供养真实表敬门
丙一 着事迷理供多福少问
丙二 即理成事在少后多对
丁一 示就理成事供
丁二 引即事成理供
丁三 斥无事非理供
丁四 全事全理供(指佛灭后)
戊一 示灭非灭
戊二 引古人孝心证
戊三 明供像诚敬证
己一 正明
己二 引证
己三 斥邪
己四 结证
乙十九 无相献花信毁交报门
丙一 耽事供养信毁之报问
丙二 悟理与否邪正不同对
丁一 引缘明理供
丁二 引缘明利害
丁三 引人证理供
戊一 称实正供得福
戊二 取空邪供获罪
丁四 举一例诸供
丁五 引经证理供
乙二十 万善同归皆成三昧门
丙一 天因何以得佛问
丙二 法华会三归一对
丁一 举世帝王例
丁二 直示法华合
戊一 直以法合
戊二 引经详示
己一 点示情与非情尽是三昧神用
己二 的示觉行邪正全凭解为主体
己三 拈示宝王不轻应知体同名异
己四 结示举一赅诸俾识多罗横?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长文
丙一 翻迷悔误
丙二 归向投诚
乙二 偈颂
释题

○甲一 释论题

○乙一 释名

○丙一 释别名

○丁一 释法

○戊一 释念佛

○己一 分释

○庚一 释佛字

言佛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语佛陀耶。华言觉者。觉、对迷之谓也。不觉谓之迷,不迷谓之觉。今言觉者,取不迷之意。若谓从本以来,未尝受迷,乃指本觉。若谓一向受迷,今始觉悟,名为始觉。若谓一觉永觉,尽未来时,不复受迷,名究竟觉。本觉指法身;始觉指般若;究竟觉指解脱;举一佛字,即三德之秘藏也。法身即实相;般若即观照;解脱即文字;亦即三般若也。凡是三法,俱可摄入其中,兹不繁赘。若以六即判位,本觉指理即佛;始觉指名字至相似即佛;究竟觉指分证乃至究竟即佛;以发心究竟二不别故,略释佛竟。

○庚二 释念字

言念者,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广明之,具足三千。略言之,乃有百法。所谓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共百法。今明念字,即指百法中五别境心所之一,谓念心所也。以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心本无念,有念,即指此心所也。

○己二 合释

○庚一 明能所

明能所者,念属心,佛属境。心为能念,境为所念。

○庚二 明正意

明正意者,夫念佛,先须识得能所,复须识得非能非所。既知心属能念,佛属所念,复须知得能念之外无所念,即心外无佛也。所念之外无能念,即佛外无心也。心外无佛,全佛即心。佛外无心,全心即佛。故云佛者,觉也。觉即是心,所以云心外无佛。心不迷,即是觉,所以云佛外无心。前释觉既有三,今以念念佛,是故亦有三种念佛也。一:念本觉者;即念未来佛,属论之上卷七门。二:念始觉者;始觉,直指前明记不忘之念慧二心所,通念三世佛无不是佛,属论之下卷七门。三:念究竟觉;即念现在佛,属论之中卷六门。略释念佛竟。

○戊二 释三昧

○己一 明梵华

言梵华者,梵语三昧耶。或云三摩提,三摩地,梵音之楚夏耳。华言正受;又云正定;又言调直定。正受者;无受也,不受一切诸受之谓也。正定者;谓非凡夫之不定,又非外道之邪定,又非权小之偏定,故言正也。调直定者;谓心与境符,心境合一之谓也。谓我等初修定时,昏散交攻,诸多曲折。渐渐调停,久久纯熟,始能摄境归心。心入于境,心直境融,纔能?合,故云调直定也。

○己二 明正义

明正义者,须四字联释。此念佛三昧,能摄百千三昧,名为三昧中王。百千三昧,不外三种。何为三种?一名奢摩他,即真谛三昧。二名三摩?底,即俗谛三昧。三名禅那,即中谛三昧。三昧虽多,举此三种,摄尽无遗。楞严开章,阿难用以妙字冠首。即是举一即三,三即是一,以三一本融故也。今题云念佛三昧者,上卷七门念本觉佛,即真谛三昧。下卷七门通三世佛无不念,念始觉佛,即俗谛三昧。中卷六门念究竟觉佛,即中谛三昧。其下手用工,当如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云念佛三昧,当云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本有四种不同:一观想念佛,如十六观经。二观像念佛,如般若经。三持名念佛,如阿弥陀经。四实相念佛,如普贤观经。今但就持名念佛,余则未遑谈及。言持名念佛三昧者,吾人最初下手,须用念珠。记念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若初心便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生死心不切。饶尔宗说兼通,到得临命终时,一毫之力用不着。所谓临终方悔,将何及乎!虽云念佛,不能连带三昧。今要连带三昧者,直须单提正念,直念洪名。口中声出,耳里收来。口耳相传,声心契合。久久纯熟,不觉有能念心,所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唯受名念,更无一切诸受,名念佛三昧也。凡夫不持佛名,不定也。外道邪见,二乘沉空,权乘滞边,皆非正定。唯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可云正定。从初散心,念久归一。故亦得称调直定也。略释法竟。

○丁二 释喻

○戊一 直作喻释

言宝王者:宝,可珍可贵义。王,自在统率义。如世之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玛瑙、翡翠等,皆名曰宝。此诸宝中,唯摩尼珠,为宝中最。故曰摩尼一粒,能压倒海宝千般,堪称宝中之王。此以千般海宝,如彼百千三昧。以摩尼宝珠,喻此念佛三昧。法喻兼举,故云念佛三昧宝王也。

○戊二 亦可直作单法释

言宝王者;指大宝华王也,即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之异名词。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卢舍那佛所坐,名千叶宝莲。世尊所坐,名百宝莲华。如观经云:「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故佛亦称宝华王也。据此,亦可直作单法释题。谓念佛人,念到三昧现前。是心念佛,是心是佛。如观经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身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知若得是念佛三昧者,此人现前即是大宝华王也。释别名竟。

○丙二 释通名

即指论字,梵语阿毗达磨,华言无比法,乃论藏之总称也。释义,以问答决疑为义。谓一问一答;多问多答;决通疑滞,豁开慧解,必至断疑生信而后已,故称论也。略释名竟。

○乙二 显体

体,主质义也。名傍是宾,体正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名是体上能诠,体是名下所诠。举凡一切名字文言,俱属能诠,皆如指若筌。故须于释名之次,显其所诠之体。因能诠文言,悟所诠体性。如因指见月,因筌得鱼也。此论以寂照不二为体,意取即寂而照,即照而寂。疏钞序云灵明洞澈,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自性欤。序中初句明照,即寂而照也。次句明寂,即照而寂也。二句合观,照即寂,寂即照。即者,不二之谓也。论中最后一门云: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曰除罪珠,邪见灯,迷者导,王子金印,贫夫宝藏,乃至佛法僧性,大慧光明等,皆指此寂照不二之体也。略显体竟。

○乙三 明宗

宗者;修行之喉襟,会体之枢要。若修行人不明宗要,将何以领会不思议之妙体乎?故于显体之次,须明宗也。前显体,显性德。今明宗,明修德。要知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此论以因果同时为宗,妙玄中有人云:体即宗,宗即体。今所不用,何以故?体是性德,非因非果。宗是修德,论因论果。初修为因,证得为果。宗德与体德,
发表于 2016-8-2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即不离,故不可说一,亦不可说异。譬如屋梁与柱,是屋之纲维。屋内空,是梁柱之所取。由梁柱故,乃得屋空之受用。不可云梁柱即是屋空,以梁柱不一故也。又不可云屋空即是梁柱,以屋空不二故也。梁柱喻宗,屋空喻体。若云一者,其过可知。离梁柱,则无屋空。离屋空,不见梁柱。二俱离不得,故不可说异也。说体宗异者,其过亦如是。今言宗若异于体,即非显体之宗。体若异于宗,即非宗家之体。离体之外,别说修证,乃邪见之言论耳。须知不一之一故说体,不二之二故说宗也。言因果同时者,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果因一契,故称同时。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前言体,即指所念之佛是。今言宗,即指能念之心是。既知佛通三世,即知境之竖穷三际也。心念诸佛,即知心之横?十方也。心境不二,非横非竖也。心境宛然,亦横亦竖也。如摩酰三目,似伊字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论云: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宏纲忽举,万目齐开。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一言以蔽,其在兹焉。略明宗竟。

○乙四 彰用

用,力用也。夫净土经论,概以离苦得乐为宗者居多。谓离娑婆五浊众苦,得安养五清诸乐也。唯此论,迥出常伦。前言宗,有宗宗用宗之别。因果为宗宗,慈悲为用宗。今言用,有宗用用用之殊。因果各论伏断为宗用,但彰当部之力用为用用。此论以苦乐双忘为用。若但念现在佛,如势至示念佛圆通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念佛,如子忆母。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得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离此界之苦,归净土之乐,乃诸经论之力用也。今则不尔,先念未来佛,次念现在佛,后通念三世无不是佛。意谓:众生无不是佛,生佛不二也。既臻生佛不二境界,则无憎爱之可言。无憎,则不见有苦可离。无爱,则不见有乐可得;净秽不二也。故以苦乐双忘,为当部之力用也。论文中卷初门,文殊示女人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佛示长者子曰: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是则一切有为,即无为矣。在有未尝有,居无未尝无。何患佛有相,心有念哉!意谓:菩提圣智,汝身凡情。亦然者,圣凡不二也。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生佛不二也。在有未尝有,居无未尝无,二边不住也。何患佛有相,心有念,中道不安也。如是力用,宁不妙乎!略彰用竟。

○乙五 判教相

前第一释名,总包三德也。体宗用三科,别说三德也。体指法身;宗指般若;用指解脱;今判教相,定三德之深浅也。佛说四十九年法,文殊大士,与诸尊者,结集成文。总名三藏。曰经、曰律、曰论。吾祖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如来一代所说,罄无不尽。言五时者:有通,有别。今先言别: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共一时,故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谈般若,法华涅槃共八载,华严最初三七日。次言通:谓佛说华严,虽曰最初。以小机不堪闻大,故不动寂场。而游鹿苑,脱舍那珍御之服,着丈六弊垢之衣,引化小机,革凡成圣,名为隐实施权。然后对权说实,小大同闻。令小机人,耻小慕大。及至心相体信,出入无难,仍须带权说实。故判华严,一权一实。阿含,显权密实。方等,三权一实。般若,二权一实。实即华严也。故知华严通至般若;阿含显隔密通;方等般若,前后俱通;法华与华严同用;故云通五时也。教是圣人被机之言,判是分别异同之致。言八教者:即化仪,化法。两种四教,合之称八。化仪者,顿、渐、秘密、不定也。化法者,藏、通、别、圆也。如来五时言教,非化仪无以判,非化法无以释。第一华严时;如日初出,先照高山。于化仪,为顿教。于化法,兼别明圆。第二阿含时;如日转照,次照幽谷。于化仪,为渐教。渐分三时,此为渐初。于化法,但藏教。第三方等时;于化仪,为渐中。于化法,对藏教半字教,说通别圆满字教也。四般若时;于化仪,为渐末。于化法,带通别权,明圆教实也。第五法华涅槃时;如日还照,亦照高山。法华于化仪,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于化法,无藏通别之三权,纯谈圆教之一实也。法华如破大阵,涅槃捃拾残机。于化仪,同法华。于化法,为有横来之机。最后受度,故须权用方便,而引接之。先施三权,故曰追说四教。随施随开,随开随废,故曰追?四教。涅槃以五昧相生,喻五时先后次第。经云:「譬如从牛出乳」,牛喻佛,乳喻华严也。故以华严为乳味。次从乳出酪,以阿含为酪味。次从酪出生酥,以方等为生酥味。次从生酥出熟酥,以般若为熟酥味。次从熟酥出醍醐,以法华涅槃,同为醍醐上味。今之论文,客致问曰: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愿闻其致。是纯圆独妙之机,是以答之以三卷论文,开为二十门。无一门不是应机施设之教,真所谓答在问处,故判以无上醍醐为教相也宜矣。谁曰不然。略以五玄,总释名题已竟。

○甲二 列人题

唐紫阁山草堂寺沙门飞锡撰论

释论

○甲一 序分

○乙一 问

客有高信,至吾禅居,前礼致问。曰: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门,愿闻其致。

此假设问词也。问者是宾,答者是主。故以客首冠之,假名高信。意取信心高狂,故发斯问端。吾,王者自称。禅居,师修胜妙禅之室也。前礼致问,谓客到主前,作礼致问也。问曰:要成无上佛道,必须先求捷径。吾知捷径之名,乃有二种:一者法华三昧,注重不轻之行。二者,念佛三昧,须修般舟之宗。此二者,人皆称为无上深妙之禅门也。某但知其名,罔识其实,其意何居?愿以告我,俾有遵循。

○乙二 答

对曰: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问者也。子将涉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吾不敏,尝试论之,略开二十门,以明斯旨。上卷七门,念未来佛。中卷六门,念现在佛。下卷七门,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念三世无不是佛。

谓从来请益者,希望之心既高,扣问之词必妙。意取望心太高,往往无言答问,事固有之,然未尝有像尔之问者也。总赞其心语俱高,二皆称善,犹云善哉善哉。子下二句,是借喻。子,美称也。无生龙津,以喻成道。图南鹏举,以喻捷径。谓尔莫非要涉取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乎?不敏,谦词也。犹云无智。意谓:吾自知钝根乏辩,虽然,又不敢负子来意,请试论之:非开二十门不足以明斯旨。上卷七门,别答不轻之行。中卷六门,别答般舟之宗。下卷七门,通答前二问也。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念未来佛速成三昧门

○丙一 立论之端

心之二也,生于群妄。群妄虽虚,惑者犹滞。滞之不释,圣以之忧。

意谓:若论真心不堕于数,尚无有一,焉落二三。若有二者,即非真心。既非真心,便是妄识。识虽属妄,仍是无生。故曰:心本无生因境有。群妄,指境。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一者业相,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是,既成业相,法尔而有能所。有能有所,故成二也。由于境相不息,虽知境虚,而惑者犹滞。滞,住着也。滞之不释,即起信所谓,境界为缘长六?。谓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业相。业系苦相。由有苦相,感佛兴慈运悲,故曰圣以之忧。圣,即佛。忧,即悲也。法华方便品偈:「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是之谓圣之忧也。

○丙二 正论旨趣

(今夫)玄韵畅而无说(皆不可得是以)法身空而具相(无不是佛)相之不明,说之不圆(则具相)一味之旨(无说)绝言之路,讵可知其所归欤?

谓欲答高问,必先陈三谛妙理。玄韵畅而无说者,妙有非有也。法身空而具相者,真空不空也。二句合观,中道第一义谛也。且三谛境相,若不精明,纵饶通身是口,保尔说不圆成。须知法身虽具相,相即无相,无相不相。故云一味之旨,玄韵虽无说。无说不说,故云绝言之路。相既未明,说亦不圆,斯旨斯路,岂能知其所归欤?如是则不足论也。

○丙三 引喻借显

○丁一 正以喻显

夫帝网未张,千璎焉觌(不念过现佛岂知未来佛)宏纲忽举,万目齐开(既念过现佛则知未来无不是佛矣)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一相之)三昧。一言以蔽,其在兹焉。

譬如帝释殿前之网罗幢,孔孔有摩尼珠。如其网若未张,孔中之多珠,自不能见,故曰千璎焉觌。取喻不念过现佛,岂知未来佛?宏纲忽举,言帝网张也。万目齐开,言多珠见也。取喻既念过现佛,便知未来无不是佛矣。摩诃止观云:「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意谓:大海之水,由众流而集成。人取海水而浴之,即已用百川之水也。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意谓:是心念佛,是心是佛,三昧不期成而自成矣。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例今此论之二十门,亦复如是,故曰其在兹焉。

○丁二 帖喻合法

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何众生非佛耶)

亦犹句,喻显。佛想句,法合。可知,乱心既皆是佛,更有何众生而非佛耶!

○丙四 举世罔知

○丁一 正明罔知

而世人念过去释迦,想现在弥陀,独未闻念未来诸佛。何耶?盖不了如来对众生之粗;说诸佛之妙;遂隔生于佛外。

此明后世之人,不知未来众生,本来是佛,所以往往觌面错过。但知念过现佛,独未闻有念未来佛也。盖不知如来随他意语,方便说法,应机施教,作对待门说。谓对生之?,说佛之妙,乃置众生于诸佛之外。未曾向决了门,道破众生即佛故也。何以故?时未至故,机未熟故。

○丁二 引经抑扬

净名有??葡不?余香,花有着身不着身者,此抑扬大乘也。抑小,则置?茫然。扬大,则(大小)同游于不二。法华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则一切(皆香)?卜,(大小俱)不着之旨明矣。

所以净名经中,有但??卜华香不闻余华之香。此以?卜,喻佛。余华,喻生。?,喻念。香,喻佛也。有?不?者,斥彼小乘人。但心计过现有佛,全不知众生亦即佛也。以计着佛心不融,所以华有着身。菩萨心无计着,故华不着身也。足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是经之正意,故曰抑扬大乘。谓抑小乘,扬大乘也。言抑小者,谓彼等尊者,同食香积之饭,居士为说消饭之言。食毕置?,仍尔不知其所以,故曰茫然。扬大者,诸大菩萨,同宣不二法门。至于维摩一默,文殊叹曰:此真不二法门也。是知若说若默,俱名不二,故云同游。亦即法华所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喻显一切香,无非?卜。则小大俱不着之旨,得非尤为彰明乎?

○丁三 妄生敬慢

苟非其人,以诸佛为至尊也,众生为至卑也。高下出焉,群妄兴矣。敬傲立焉,一真隐矣。

如或未然,故曰苟非其人。既未开佛知见,无有不尊诸佛而卑众生。尊诸佛而起敬心,卑众生而生慢心。故曰高下出焉,敬傲立矣。群妄兴焉,一真隐矣。心之二也。其在兹欤。始由能所之二,继之,则生佛、尊卑、敬慢、高下、真妄等,一切对待之二,于是乎兴。譬如一翳在目,空华乱堕,乃必然之势也。

○丁四 示过劝修

○戊一 示过

夫如是,必草芥万有,锱铢天下。幔幢已设,高倨棱层。目送飞鸿,心游青汉。不可屈也。

草芥,犹轻贱也。锱铢,犹轻微也。万有,指众庶。天下,指国君。若其如是用心,即所谓目中无人,一切庶民,皆可轻贱。纵遇帝主,亦若平人,故曰幔幢已设。高倨棱层,此指自大自高,陵人傲物也。眼生头顶,但能上见,故曰目送飞鸿。慢心上涌,故曰心游青汉。如是等人,不可教修念佛三昧。如生牛皮,不可屈折,故云不可屈也。下引诸经之义,则不如是。

○戊二 劝修

○己一 引经修敬

维摩经: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楞伽经: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心中,如大无价宝珠,垢衣所缠。又城中最下乞人,与难胜如来。等无有异。

维摩经云: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楞伽经云:如来藏自性清净,转入众生心中,如无垢宝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垢衣内。又云:城中乞人。与佛无异。

○己二 结示经意

所以圆念三世佛,普观十方尊。

此二经意,所以谓圆念三世佛,普观十方尊也。

○丙五 引经证成

○丁一 正引证

理趣般若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故。

理趣般若经云:一切有情皆如来藏。何以故?普贤菩萨,自身?故。

○丁二 显罔知

夫贫女怀王,米在糠?,镜然可观。岂可罹八慢之责哉!人皆侮未来玉毫,不敢侮过现金色,起罪之源。在当来佛上,非已今佛上也。众生苟非,当佛焉在?

夫贫下,引证。贫女怀王,女不可轻。米在糠?,糠不可弃。以喻众生烦恼身中有佛。如镜鉴容,眉目宛然,故曰镜然可观。岂可以罹八慢之责哉!法华经譬喻品偈:以鸱、枭、雕、鹫、鸟、鹊、鸠、鸽、喻八憍。憍,即慢也。八慢者:一但慢,同德相傲。二慢慢,于同争胜。三慢过慢,于胜争胜。四增上慢,未得谓得。五我慢,恃己陵他。六邪慢,不礼塔寺。七憍慢,亦名卑劣慢,以劣自矜。八大慢,执理生傲。人皆下,示明不知众生是未来佛之过。起亵慢罪,不觉不知。侮,欺也。玉毫金色,指佛之相好。于过现佛,人人皆知,欺之得罪。于未来佛,人皆不知,敬之获福,故曰起罪之源。在当来,非已今也。乃设问曰:众生苟非,当佛焉在?

○丙六 知喻识法

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全。有?法华不轻之心,则念佛三昧,不速而成矣!

谓若知母因子贵,米以糠全。便识众生是未来佛,为可尊,不可忽也。法华经:常不轻菩萨。遥见四众,便身礼拜。口赞叹,意恭敬。正恭敬礼拜时,乃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符合也。能知众生即未来佛,心生尊重,与不轻之行。若合符节,则念佛三昧,不期速而自成矣!

○丙七 融通不二

○丁一 正融不二

法华念佛元是一门。

法华与念佛不二,故曰原是一门。

○丁二 喻不二意

如芝朮之药;列仙之子;昔各天涯,都无仙号。人服其药,羽化云行。故药受仙标,人得仙誉。人药异也,其仙一也。

如,例也。芝是灵芝,朮是野朮。灵芝是仙草,野朮是仙药。在昔原无仙字之名,后因人服之,得成仙品,故药受仙标。此人在未服已前,本是一个泛泛庸流。后因服芝朮故,乃能转凡身而成仙骨,故人得仙誉。人与药,在昔各居一方,犹若天涯,故曰异也。今者并得仙号,故曰一也。法华与念佛,亦复如是。羽化云行者,世称成仙曰羽化。谓其能飞升变化,若鸟之生翼也。仙能腾云驾雾,故称云行。

○丁三 结归不二

若无圣人,谁与道游?法无佛悟,岂令自悟?法非佛不悟,念佛三昧生焉。佛非法不明,法华三昧起矣。一仙两称,俱得仙名。念佛法华,同名佛慧。佛慧既同,则不轻般舟无上深妙禅,于兹悟矣。

如文,历历可知。

○乙二 嬖女群盗皆不可轻门

○丙一 问

问:嬖女群盗,恶之至者。安得敬如佛欤?

嬖女,贱人也。群盗,恶人也。二者:人见而远之之不暇,安得恭敬如佛欤?

○丙二 答

谓不了初门,诚如来问。须知诸佛如来,度生说法,有二门不同。又分为二:

○丁一 对待门说

对:如佛所演,有对待门;决了门。对女子虚伪,说如来至真。佛可尊崇,女可厌离。厌离有二:一诃欲,二放心。

此原科文也。所以前有对待决了二门之名,后有诃欲放心二科之目,对女下四句,释科意也。谓对女子虚伪,说如来至真,故至真之佛,诚可尊崇。虚伪之女,深可厌离也。厌离又分为二:

○戊一 诃欲

○己一 引诃色欲经

○庚一 正示色欲过患

○辛一 示三种过患

菩萨诃色欲经:女色者,世间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世间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世间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

按菩萨诃色欲经云:女色者,犹如枷锁,人若爱恋滞着,便不能自拔也。又女色者,世之重患。人为其所困,一生到死,犹不免也。又云衰祸,人若遭之,无厄不至也。

○辛二 示愚迷不释

行者既舍。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止,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得病。智者知其愚而颠蹶,死无日矣!

谓吾侪学佛行者,既知舍离。若仍复顾恋,可谓从狱得出,还复思入,非狂即愚。譬如从狂得止,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得病,亦复如是。智者知其愚而颠蹶,死不可救矣!无日,犹云不可救也。

○辛三 示迷惑甘心

凡夫重女,甘为仆使,终身驰骤,为之辛苦。虽铁?千刃,锋镝交至,不以为患。

且观世人,轻身重妇,如仆服役,似使驱驰。终身为他,劳劳碌碌。驰骤,即劳碌也。辛苦甘心,虽苦具交至,不以为患。?,斧也;刃,刀也;锋,剑也;镝(音的)矢也;此四者,皆苦具之名词也。

○辛四 示离欲有益

行者若能弃之不顾,则破枷脱锁。恶狂厌病,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得出牢狱,永无患难。

谓吾侪学佛行者,苟能弃之不顾,堪称破枷脱锁矣。并可谓恶病厌狂矣。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岂非得出牢狱,永无患累乎!

○庚二 历示女人厉害

○辛一 直示厉害

女人之相,言如蜜,心如毒。停泉澄波,蛟龙居之;金山宝窟,师子处之;此害不可近也。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酷;实为阴贼,灭人慧明。

若论女人外相,最易迷人。听其言也,如蜂蜜之甜。察其心也,如蜂?之毒。要知渟泉之澄波,下必有蛟龙居之;又如金山之宝窟,内必有狮子处之;此二处皆有丧身失命之危,俱不可近也。试看家室不和,同胞分爨者,妇人之由也;甚之毁宗庙,败房族,皆妇人之酷;酷,厉害也。故知实为阴谋之贼,能灭人之智慧光明。不可不慎,又不可不舍离也。

○辛二 喻明厉害

亦如猎围,鲜得出者。譬如高罗,群鸟落之,不能奋飞。又如密网,众鱼投之,刳肠俎肌。亦如暗坑,无目投之。如蛾赴火,奔竞求之。

浅显易知。

○庚三 结示远离有益

是以智者,知而远之,不受其害。恶而秽之,不为此物之所惑也。

是以者,结归词也。有智行者,对于色欲一关,远之又远。切勿受其贼害,此离其境也。恶而秽之,不为此物所惑,此治其心也。

○己二 引大宝积经

○庚一 直明厉害

大宝积经偈云:锋刃刀山,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毒箭诸苦;女人能集,众多苦事。假以香华,而为严好。愚人于此,妄起贪求。如海疲鸟,迷于彼岸。死当必堕,阿鼻地狱。现见众苦,皆来集身。善友乖离,天宫永失。宁投铁狱,驰走刀山,眠卧炎炉,不亲女色。

○庚二 喻显厉害

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网罗,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伤损。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

俱如文可知。

○戊二 放心

○己一 引经

○庚一 示放心法

次放心者;大宝积经: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

初句征,大下示。经云:意谓人能一心专精自守。设使宿习内熏。贪欲心发者,不可随他流转。当下觉知,或直下一照,如红炉飞雪,当即销亡。如或恶习浓厚,照不能销者,即须方便散除,或经行;或礼佛;渐渐收来,还令寂静。此示放心法也。

○庚二 示精研法

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

初句征。谓云何得名为散除耶?应下示。谓应当作如是念云:此是恶法,脱体全空。此是不净,污秽难堪。仔细相求,求其心之生处灭处。生从何处来?灭至何处去?细细推求,染者是谁?谁人受染?谁为染法?此示精研法也。

○庚三 示受益法

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名离欲寂静涅槃。

承上如是正研求修观之时,内不见能染之心,外不见所染之境。并不见有污染之事,以内外俱不见故,即无能取所取。取尚不有,舍个恁么?既无取舍,即无憎爱。无憎无爱,即名离欲寂静,得出世涅槃之胜益也。

○己二 结归

又恣入尘劳生死,而亦不患贪恚痴等,是谓放心。已上明对待门竟。

谓既得涅槃已后,始得任意入于三界尘劳。示有妻子五欲,亦不为三毒所累,是为结归放心也。已上对待门竟。

○丁二 决了门

○戊一 正明决了

决了门者,若究竟离诸妄,无染如虚空,则过现佛,非未来佛也。夫求无价宝,必下于沧溟。采智慧宝,必求于烦恼。五逆相即解脱相,魔界如即佛界如。若聆佛音而喜,闻魔声而恚,非觉于诸法者,北辕适越,安得与之论道哉!

首句征,若下释。谓若言究竟离虚妄者,则烦惑净尽。如木成灰,不重为木。故曰无染如虚空,是离垢法身,乃属过去现在诸佛,即非未来之诸佛也。夫求下,正示观道。今观嬖女群盗,无非是佛。譬如欲求无价宝珠,必下于大海中求。沧溟,指海也。非入海必不可得,此举喻也。今采智慧宝,必于烦恼窝中求,无烦恼,即无智慧。故净名云:「五逆相即解脱相。五逆性空,体是解脱故」。又云:「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故」。若不如是,即非决了门也。子闻佛音而喜,听魔声而怒,此即妄想分别,属对待门,非觉于诸法之决了门也。例如要到北,辕须向北行。越属于南,适越者,往南也。背道而驰,安得与之论道哉!

○戊二 结会古今

昔列仙鹿蹄,咒令国旱,嬖女诱而得之。女者,耶输也。未来成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阿那律,昔为盗首,入寺盗佛额珠。箭挑佛灯,令光不灭。阿那律,此翻无灭,良在兹焉。当来作佛,号普明如来。未来两佛,犹如?日。

昔有列仙,名为鹿蹄。列仙者,仙界人之通称。此人以仙术邪咒,咒令国旱,祸国殃民,嬖女诱而得之。使之犯淫欲事,成仙术破矣。昔之嬖女者,即佛子罗?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也。法华授记,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昔之盗首者,即阿那律尊者是也。那律昔为盗首,入寺盗佛额珠。因琉璃灯暗,瞻视不明,以箭挑灯,令光不灭故。梵语阿那律,华言无灭,职是之由欤。法华授记,当来作佛,号普明如来。未来两佛,?如日星,可不鉴欤!

○乙三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门

○丙一 释题

释题中分二:初别释,二合释。别释又二:初释戒字,戒又二:初声闻戒,名为僧戒。二菩萨戒,名为佛戒。初明声闻戒,有七众不同,一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是也。二尼众戒,三百四十八。三式叉摩那,学六法戒。四沙弥。五沙弥尼,清净十支戒。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守持五条戒。二明菩萨戒,依地持,六重二十八轻戒。依梵网,十重四十八轻戒。此菩萨戒,亦名金刚光明宝戒,亦名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戒相如是而已。二明持,七众弟子,守持戒行,于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有密切之关系。若于四大威仪之间,一不省慎,就不能持。今言持者,谓抱守执持,于行住坐卧,一点不能轻忽,故名曰持。比丘二百五十戒,以前四条清净,名持根本戒,于后二百四十六条,一一检持不失,名谓比丘戒全持。最初在坛上,羯磨师三番作白,七证师大众证成,名谓已得戒体。至成佛时,所得法身,即是此戒体为本也。二尼众戒,但保前八条,丝毫不犯,名为根本清净。于后三百四十条,亦能保全不失,即戒品亦完全也。果能全体清净无犯,则成佛有余矣。三式叉摩那,只要于六法,不犯足矣。四沙弥,五尼众,只要十支戒法清净,此十支中,惟第九不非时食,大有关系!不可不持。此戒不持,则一切诸戒,难免无犯。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共守五条戒。人所共知。三明破字,比丘于前四有犯,无论全犯,若犯一条,即名曰破根本戒,亦失戒体,尽形寿,不得恢复。若后之诸戒有失,名破枝末戒,乃至最轻,名得突羯罗罪。以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以四王五十年,等活地狱一昼夜。如是积日成月,积月成年,罪人堕狱,经五百年,始得出狱。此破戒堕罪最轻之相也。下六众,例之可知。若于破戒之后,当于即生之中,生大惭愧,趋揖有道阿阇黎,真诚吐露,寸丝不留。阿阇黎许你忏悔,轻者作法忏。集二十僧众。对众发露,痛哭流涕,毕故不造新。作法之后,奉师之教,或持咒若干遍,或诵经若干卷,或礼忏若干部,做毕,方许入众同修。若犯根本戒,便不能有如此方便矣。二取相忏。无论诵经礼忏,或七七为期,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九十日为期,或至一年三年,必欲求见佛光,或伸手摩顶。或天人散华,得到如是等相,其罪方净,名取相忏也。三无生忏。观察此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又不在过现未来。到底罪从何而起。罪无自性,从因缘生。既从因缘而生,还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内以无惭愧心为因,外假恶友为缘,由是造作众罪,故云生也。从因缘而灭者,内以惭愧发露为因,外假善知识为缘,故能灭诸罪恶,故曰灭也。下六众,破戒忏悔,亦复如是。持菩萨戒,须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犯,方名谓持。一摄律仪戒,诸恶莫作也。一切恶不作,名之曰持,作者名犯,是谓止持作犯也。二摄善法戒,众善奉行也。一切善事,作者名持,不作即犯,名谓作持止犯也。三饶益有情戒,无众生不度也。以上止作二持,以为自度,亦以度人,若不度人,即名谓犯。别释竟。二合释者,即下四字是也。我辈念佛行者,凡见一切四众弟子,莫计校他持戒破戒,不得妄起分别。用平等心,用平等眼。如法华常不轻菩萨,见诸四众,即生恭敬、赞叹、礼拜、故曰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故云但生佛想。

○丙二 释文

○丁一 引经设问

问:梵网经: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而缁服之流,佩明月之戒;悬璎珞之珠;参位三尊,范围七众。苟非精持,动行颠沛。斯人也,慢之何过焉?捶之何罪焉?

梵网经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据此,而缁服之比丘,身佩如明月之金刚宝戒,衣披似璎珞之珍珠袈裟。三尊者:佛为两足尊。法为离欲尊。僧为众中尊。受戒比丘,入僧宝数,故曰参位三尊。七众者: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夫七众以比丘为首,故云范围七众。果能精持戒律,严净毗尼,理固当生佛想。如或不然,彼此颠倒行事,玷污佛门,故曰动行颠沛。如斯人者,侮慢之,似无过。捶打之,亦无罪。题云但生佛想者,何也?

○丁二 引经酬答

○戊一 引三昧海

对:如来三昧海经:为父王说:昔四比丘,犯律为耻,将无所怙。忽闻空中曰:汝谓无救。不然也,空王如来虽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观宝像眉间白毫。比丘随之,泣泪言曰:佛像尚尔,况真容乎?举身投地,如大(如字)山崩。今于四方,皆成正觉:东阿?佛,南宝相佛,西无量寿佛,北微妙声佛。四破戒比丘,一观宝相,佥为世雄。念佛之人,岂得自惑惑他欤!

谓如来三昧海经:佛为父王所说:云昔者,乃往过去。有四比丘,以犯律故,自生悔恨,各自羞耻。意谓:佛言波罗提木叉,是我等大师。今既犯戒,将无依怙。愁忧不乐,惶恐万分。一日,忽闻空中声曰:汝谓无救。则不然也,空王如来虽已涅槃,今遗法中,佛像尚在。汝可入塔,像前忏悔,一观宝像眉间白毫,则破戒之罪,如汤销冰矣。比丘随闻其言,即涕泣而言曰:佛像尚有若斯之力,况真容乎!遂举身投地,如大山崩。今于下结会古今。昔之四破戒比丘者,以忏悔力,积因成果。今于四方,各成佛道,现坐道场,为世间雄。吾侪念佛人者,宜知所归,岂得自惑而惑人欤!

○戊二 引大集经

○己一 举毁者有大损

大集经:若诸王臣,打骂出家持戒破戒,罪同出百亿佛身血。

经云:「若诸国王,或是大臣,以及当道长官。如见比丘有犯罪者,无论持戒破戒,不得捶打骂辱。若打骂者,获罪实重,与出佛身血同科」。故云罪同出百亿佛身血也。不知者,以为佛以偏颇之心,爱见之悲,护念子孙,以至于是。若作是念,即是谤佛。获罪弥大,无所祷也。且彼犯戒者,自获其殃,与我何预?我生佛想,自得其福,与我无咎。

○己二 示赞者有实益

若见被袈裟者,无论持犯,但生佛想。佛想者,念佛三昧也。

经云:「若见有被袈裟者,即比丘相也。无论持犯者,不生分别想也」。但生佛想者,是未来佛故。观经云:「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故曰佛想者,念佛三昧也。

○己三 示佛语以警人

斯金口明不轻之深旨,安得不惧哉!

斯是佛之金口诚言,明法华不轻之旨。其打骂者,焉得而不惧哉!

○己四 结证修观当如是

经云:宁为心师,不师于心。见悭贪人作施想,见破戒人作持戒想。夫然,则不为六蔽境界所缠,成六度彼岸观门焉。若分别心,自取冥罚。能翻此见,念佛三昧,如川之流矣!

宁为心师,不师于心。心,指现前一念之流动心也。楞严所谓昏扰扰相。非但不是真心,亦复不是妄心,以妄心无相故也。今云宁为心师,宁,是愿词。意谓:宁可取诸善法,为我流动之心师。故下文云:见悭贪人,生布施想。即以布施善法,为心之师也。不师于心者,不以流动之心为我师也。以流动之心,随境转故。见破戒人,就作破戒想,不能转塞成通也。夫然下,示转塞成通。然,如是也。若能如是,不为六蔽境界所缠。六蔽者:一悭贪,二毁犯,三瞋恚,四懈怠,五散乱,六愚痴。依六蔽,居生死此岸,既不为蔽所缠,故成六度彼岸之观门焉。若分下二句,示分别之过。能翻下,示平等之功。文云:能翻此见者,不分别持犯心也。如川之流,言成功之速也。

○乙四 现处汤狱不妨受记门

○丙一 从题发疑问

○丁一 问

问:如现处汤狱,婴鬼趣,菩提难发,河清未期,安得同于佛欤?

意谓:且如现今镬汤地狱中之受罪众生,并饿鬼道中之饥火然烧鬼趣,不易发菩提心也。菩提之心既如是难发,譬如长河水浊,何日得清。河清尚未有期,况彼苦趣众生发心之期,更无希冀。心尚不有,安得同于佛欤?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所以

对:采良药者,非华堂所出。集法药者,非无为自出。

首句是喻,谓譬如采药,凡是良药,皆出深山,不生华堂。华堂者,广厦之堂也。是故采良药者,必远造深山。如芝朮石斛之类,自非华堂所出也。次句是法,谓集出世之法药者,亦复如是。务必发大誓愿,度苦众生,非无所作为,自然而出也。试看诸佛菩萨,谁不发度尽众生之愿耶?

○戊二 引经证说

○己一 引楞严三昧经

首楞严说四种记:一未发心记;二初发心记;三密与授记;四现前授记。今现处鬼狱,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记当来必发大志。遇真善友,行菩萨行,还成正觉,即是未发心记也。佛说四种记时,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说!人皆不应称量众生,唯有如来乃能量尔。我?诸声闻,及余菩萨,于诸众生,应生佛想。

经中授四种记如文。现今处在鬼狱众生,佛记当来必发大志云云,即是授第一种记也。佛说四种记时,诸大尊者,闻者汗毛直竖。意谓:众生不可思议也!是以迦叶白佛:我等从今,于诸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害。伤,即害也。佛言下,赞证。如文可知。

○己二 引普贤行愿品

○庚一 正引

华严普贤行愿品:破百万障门。亦用此想。

此二句文,在大品中。今之流通一品,是第四十卷最后之文也。

○庚二 释意

夫宅宝未开,不妨宝在宅内。额珠?没,何妨珠隐额中。若不念众生为当来佛,必以六尘为寇贼。则防魔军(适)自坏其壁垒;(自)存敌国,(使)常起于怨仇;金革所以未宁,?鼓于焉尚振,安得高枕于其间哉!能悟色声为佛,则众生皆当来佛,必不立心于前之凡境也。或想自身为本尊也,瑜伽真言深妙观门,不谋而会。

初一行文,连举二喻,释众生不思议。意谓:譬如宝藏,宝在藏中,藏虽未开,不能说藏中无宝。又如力士,额上有一颗摩尼宝珠。一日与他人角力,彼此相斗,不觉他人将他额间一击,宝珠没入额中。士不自知,只说额间无端起泡,不觉宝珠犹在额中。故曰何妨隐额,不得云额内无珠也。次四行文,合显不思议意。对于众生当生佛想也。故云若不念众生为当来佛,必以六尘为寇贼,便为自伤。迦叶之语,不欺人也。即使知得六尘是贼,留意提防,只此防心,亦是寇贼。六尘是外贼,防心是内贼。譬如用兵止寇,兵亦不祥之器,与贼何殊?故云自坏壁垒。自存敌国,既自存有敌国之心。恒常起于怨仇之念,所以云金革未宁,鼙鼓尚振。甚至废寝忘餐,故云安得高枕于其间哉!何如于众生生佛想之为愈乎?上三行,不生佛想之损。能悟下,正明佛想之益。初一行,对他生佛想。或想句,即于自身。亦当如佛想,方有巨益也。瑜伽下二句,印证。

○丙二 由问起疑问

○丁一 问

问:汤狱之子,殊未发心。如来法王,宥过与记。原夫未悟,从何得醒耶?

谓承上就第一种未发心者佛与授记。然佛虽以彻底大悲,遥与授记。在彼未发心众生,万苦交煎。如梦时人,梦梦不已,有何益处?故门之曰,从何得醒耶?为是不得不疑,愿开宏论。

○丁二 答

○戊一 法说

对:长江之源,滥乎一觞。大迷之本,存乎二见。若念外立无念,生外立无生,则生死异于涅槃也。万佛洪音,莫能训矣。若了念而无念,生而不生,烦恼即菩提也。一相庄严,斯能悟矣。

言长江初发源时,其水极浅,可以将酒杯泛于其上。滥,泛也。觞,犹杯也。喻我等最初一念不觉之迷,为群迷之本,根本由于能所二见;能见是见分,所见是相分。由于相见二分,积成众生世界,为之大迷。故曰长江之源,滥乎一觞。大迷之本,存乎二见。故知众生世界,均非心外法也。须知现前一念,无法不在里许。有念也是心,无念亦是心。世界亦是心,众生亦是心。乃至烦恼菩提,生死涅槃,无一不是心也。故曰若于念外立无念,生外立无生。即成二见,为大迷本。将涅槃在生死外,心外取法,深入邪见稠林。即使有千佛万佛出生,以四辩八音,说法教化,亦莫能训矣!若悟万法唯心,诸相无相。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结业即解脱;全三道即三德。一味之旨,绝言之路,是则知其所归矣!

○戊二 喻说

○己一 立喻

亦犹岩上群蜂,己房纯蜜。井中七宝,何废称珍。皆本有之,非适今也。

蜜与宝,皆喻佛性。房与井,皆喻生身。性本有之,故云非适今也。

○己二 法合

吾放其心,?一切所缘之处,皆见如来,道从恚等生,于是乎在。

吾放其心者,缘众生之佛性也。佛性离过绝非,竖穷横?,故于一切处皆见如来也。末句结成。

○丙三 引证

○丁一 引经

如来藏经: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乃至德相备足,如我无异。以九喻广说,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经有九喻,皆喻众生心中有佛,故以众生名如来藏。

○丁二 引论证

○戊一 喻显

宝性论颂释:萎华中诸佛,粪秽中真金。地中珍宝藏,诸果子中芽。朽故弊坏衣,缠裹真金像。贫贱丑陋女,怀转轮圣王。焦黑泥模中,有上妙宝像。

论中有七喻,以显众生是如来藏。

○戊二 法合

众生贪瞋痴,妄想烦恼等。尘劳诸境中,皆有如来藏。下至阿鼻狱,皆有如来身。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体。

○丁三 结证

以此文证汤狱之记,顿觉明焉。

○丙四 谨防忆说

○丁一 问

问:至人用心,攀缘永绝。今放心?缘,教何在焉?

谓若是诸佛菩萨用心,乃纯用真智照境。永绝妄想攀缘,所以云境外无如智。智外无如境,境如智如,原无二如,固无疑也。今以凡夫,从未悟故,全以无明妄心,说心?缘。皆见如来者,未知出何教典,故曰教何在焉?

○丁二 答

○戊一 正答

对:教说起心?缘六尘三业,仍发妙愿,入佛境界。一一缘起,不离如来。名为悉见,此是圆见,非由眼也。

谓教中有云:若众生起一念心,对于外,?缘色声香味之六尘;对于内,?缘身口意之三业;随拈一尘,随缘一业。仍须发大妙愿,誓入佛之境界,即此真为永绝攀缘矣。一念缘起,念念皆然,故云一一缘起。不离如来,名为悉见,只此可谓圆妙心见,非眼见也。

○戊二 引证

○己一 引大经证

涅槃经:声闻,天眼为肉眼。学大乘者,肉眼为佛眼,晓了己身,有佛性故。

经云:诸声闻虽获道眼,名为肉眼。以不见佛性故,学大乘人,虽是肉眼,即名佛眼,以了了晓得己身有佛性故。

○己二 引般若证

胜天王经:菩萨摩诃萨,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罗密,于一切法。心缘自在,缘一切色,愿得佛色。无所得故。缘众声,愿得如来微妙音声;缘众香,愿得如来清净戒香;缘诸味,愿得如来味中第一大丈夫相;缘诸触,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得如来柔软手掌。缘诸法,愿得如来寂静之心;缘身,愿得佛身;缘口,愿得佛口;缘意,愿得如来平等之意。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无一心一行空过。不向萨婆若者,?缘诸法,而能不着。观见诸法,无不趋向菩提之道。菩萨修习诸行,皆因外缘而得成立。又如大地,住在水上。若凿池井,即得水用。其不凿者,无由见之。如是圣智境界,?一切法,若有勤修般若方便,则便能之。其不修者,云何能得?

初四行,外缘六尘境,愿得佛之六尘境。次一行,内缘身口意,愿得佛之三不护也。次三行,谓菩萨心心念般若,步步行般若,念念缘般若,皆从内外两缘,而成立也。又如下,立喻。以水喻佛性,大地喻众生。譬如凿井求泉,一处凿之,一处得泉。千处万处,亦复如是,不凿则不得也。如是下,法合。圣智,即佛性也。智?一切法,随拈一法,皆得为所修境,如凿井然。修则得之,不修,则不得也。

○乙五 观空无我择善而从门

○丙一 以三教异同问

问:即凡而圣,为无我也。三教无我,理既不殊,其义焉在?

问意云:四相皆空,即名圣人。一执不融,便是凡夫。一执者,着我也。四相皆以我为本故,吾侪苟能不着于我,即凡可称圣,以为无我故也。三教圣人,皆云无我。名既不异,理亦无殊。理既不殊,试问有何差别?请道其详,幸赐教焉。

○丙二 答以名同实异

○丁一 略答

对:三教名未始异,理未始同。

意谓:须知仲尼,入世之圣人也。聃尼,忘世之圣人也。牟尼,出世之圣人也。以示?不同,浅深硕异。是以无我之名未始异,即同也。而理未始同,即异也。此从来三教一家,?侗之谬计。闻之,可知其概也。

○丁二 详答

夫子四绝中无我者,谦光义也。道无我者,长而不宰也。佛无我者,观五蕴空也。

引彼教中之典,以示浅深之殊也。四绝中无我者:曰无意、无必、无固、无我。无与毋,可通用。孔云无我者,谦光之词也。且入世宏道,宜以谦逊为先。老云无我者,长时不宰之义也。意取万事听缘,幸勿强立主宰。盖以老氏教人忘世,万事随缘,只要得过足矣。佛云无我,五蕴本空。我在何处,果能实证无我,即出世间矣。

○丁三 料简

二教都不明五蕴,孰辨其四谛,六度万行。贤圣阶级,蔑然无闻。修心之士,择善而从可也。

谓彼二老经中,总未曾道及五蕴法门中事。五蕴者,世间法也。彼对于世间法中,尚未全瞭。况二乘圣人之四谛,十二因缘。菩萨之六度万行,孰能辨其浅深哉!若言通别圆三教中,三贤阶差,十地等级,则杳然无闻矣。修心之人,可不择善而从之乎?

○丁四 破

?不善无益于至真,无记双亡于善恶,妨乱佛法,何莫由斯。故圣人简之而不取也。

意谓:若不择善行,即是盲修瞎炼。善字尤须着眼,故云不善无益于至真。非真,则皆为不善。要知者一个善字,即在止于至善之善,自非对恶说善之善也。故下句云:无记双亡于善恶,六识颂之三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可见无记性者,不落善恶二性,故称双亡。此善恶双亡之无记性,即非至善之性也。今所云至善乃不偏于恶,不偏于善。又非无记,又不住于空,不住于有。乃指中道第一义谛为至善,乃可有益于至真。至真,即性德也。于斯不具眼,不免颟顸佛性,?侗真如,故云妨乱佛法,何莫由斯,是以圣人简之而不取也。

○丁五 结显

念佛三昧,善之最上,万行元首,故曰三昧王焉。

谓念佛三昧者,诸善中之最上者也。能称万行之元首,乃以王名之。

○乙六 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

○丙一 以择善问

问:若择善而从,何不择诸佛之善,弃众生之恶耶?

此仍向对待门,而发问也。问意谓:若云择善而从。诸佛,至善也。众生,至恶也。何不弃众生之恶,以择诸佛之善。今但择念佛三昧者,何也?

○丙二 以至善答

○丁一 正至善答

对:不易来问,自成我答。何者?择善而从。盖即恶而善,即妄而真也。苟能念未来之佛,?不轻之行,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首二句,赞问称答怀。答意谓:难为尔这一问,恰恰称我所怀。何者下,释至善意。意谓,我于前云择善而从者,非对恶说善之善。以善外有恶,非至善也。妄外有真,非至真也。盖取全恶即善,方名至善;全妄即真,可称至真;虽至善,有益于至真。故前云然,若非至善,无益于至真也。是故须念未来诸佛,方符法华不轻之行。吾侪果能念未来之佛,无众生而不佛。可谓天地犹一指也,万物犹一马也。古德悟道后,以法界海念之眼照之,乃说偈有: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之句。与天地二语,可以同参。众生既皆是佛,此土岂不常净也耶!

○丁二 引经证义

○戊一 明即恶而善

众生皆佛,此土常净。异?子之土石沙砾,同梵王之珍宝庄严。择善之至矣!无恶可弃矣!

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其心净,则佛土净。时舍利弗心遂怀疑,意云:我此娑婆,瓦砾荆棘,秽污不净。岂世尊之心,犹不净耶?时螺髻梵王言:唯,舍利弗!汝莫谤世尊,心犹不净。是仁者心秽,故见土秽。遂以足指点地,世界皆成珍宝庄严。故云土石砂砾,同珍宝庄严也。故前云即恶而善,即妄而真,亦可云即秽而净。择善之至矣!无恶可弃矣!

○戊二 引法华

法华明绝待妙云:众生见劫尽,火大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

经众生见劫尽六句,以明绝待妙意。盖妙经之妙有二:一者相待妙,谓彼此互形曰相,以他望己为待,谓待四十年已前所说之法。或一权一实;或显权密实,或三权一实;或二权一实。权即粗,实即妙,是知前四时之说。虽云妙,相待妙也。至于灵山高会,宣说法华。先以相待妙,判前四时之粗,以示法华之妙。后以绝待妙,开前四时之粗,同今法华之妙。妙玄云:「非相待无以判,非绝待无以开」。故今云法华明绝待妙也。今之念未来佛,正符法华绝待妙意,玄义是以判为无上醍醐味。宜矣!

○戊三 引般若

胜天王经:佛所住处,实无秽土。众生薄福,而见不净。

此又引经以证义也。佛心常净,佛土亦净。生心不净,土亦不净也。

○丁三 结显要义

夫然,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则烈三昧之猛焰,不居于纤妄蚊蚋(谓不复存纤妄之见)铿十念之洪钟,不间于散乱称佛明矣(谓散不异定此四句约色心二法明众生皆佛)念弥陀,通三世既尔,念诸佛菩萨亦然。起信论:依方故转,方实不转。是则悟一方,群方自正。念一佛,诸佛现前。此为大乘法门要义也。

夫然者,转语词也。且夫吾侪果能依法修行,至于得成念佛三昧,自然而有三昧定中真智之火现前。可谓智火烧尽邪见稠林,故云不居纤妄蚊蚋。蚊蚋,喻纤妄之见也。不居,犹不存也。铿十念洪钟者,承上三昧修成,固能裂妄见而开佛眼。无如初发心人,仅有晨朝十念念佛者,则如之何?答曰:果能每晨十念无间,亦如铿洪钟然,必能破尘寰人之梦也。古人临终,十称洪名,尚能往生。况一生十念不间乎!法华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论散不异定,约色心二法,明众生皆佛也。念弥下,会通三世。起信下,引论结显。论云:譬如迷人行路,惑南为北。依方故迷,方实不迷。忽遇智人,指示令悟,遂转为南。依方故转,方实不转,故云能悟一方转,则三方俱,正以喻念一佛,则诸佛现前。此为大乘之要义也。

○乙七 一切众生肉不可食门

○丙一 问食肉

○丁一 问

问:肉者,人之所食。而念佛之家绝之,何耶?

此问并非因疑而发。以普通念佛人,食肉者多,作此问也。

○丁二 答

○戊一 引昔缘

对:尸毗救鸰,上称方平。王禽异,保命一也。安得故食其肉,用资败躯,而不知惧哉。苟悟为未来诸佛,孰肯飞白刃,自取其毙欤?

谓乃往过去多劫已前,有一国王,名曰尸毗。慈心广大,普利众生。修行六波罗蜜,初度将圆。时天帝释,姓憍尸迦,特来试验。告天子曰:汝可化一小鸽,我当化作大鹰。汝在前逃,我随后追。汝宜窜入王之胁下,惊惶战栗,试验王之意思若何?说毕,随化,如上逃入。鹰立于王前大树之上,谓王曰:还我鸽来!王曰:我以慈心行布施度,今鸽来投我,不能不救也。鹰曰:王既救鸽,宁不救我。王夺我鸽,使我饿死,于心何忍?王曰:我宁将己之身肉代鸽,终不以鸽还汝也。鹰曰:可将肉来,为我止饥!王乃将身肉,割一大块与之。鹰曰:宜用秤平,幸勿欺我!于是一头挂鸽,一头悬肉。鸽重肉轻,又割一块。以天神力,令鸽身重。其王肉将尽,又不胜鸽。王以全身悬秤上,纔方两平。帝鹰喜曰:王何苦也。为救小鸽,舍王全身,不亦悔乎?王曰:我为波罗密,何悔之有!鹰曰:谁能信王?王发誓曰:我若能证波罗密,令我此身,还复如故。誓已,即复。出贤愚因缘经。故云王禽虽殊,保命一也。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羊既尔,余肉亦然。安得故食他肉,用资我之败躯,而不知惧哉!吾侪念佛行者,苟能悟众生是未来佛,孰肯飞白刃自取其毙欤?

○戊二 引经论

○己一 引楞伽

○庚一 经偈示过

楞伽偈: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

首句,言彼杀者,为财利,糊口度日,而造罪也。二句,言食者,以财雇人,网诸肉,以资败躯也。三句,言杀者与食者,其罪是均。所以四句言死后二俱堕地狱也。

○庚二 引缘明意

以斯圣旨。若不施(如字)此财,网屠自息矣。且龙树不轻鸰雀,高僧不跨虫蚁。或问其故?答曰:斯之与吾,同在生死。彼或先成正觉,安可妄轻耶?轻尚不可,岂得食其血肉哉!

意谓:承斯经中佛之旨意。且食者,若不施此财与彼。则彼网罗者,及屠杀者,无利可图,则恶业自息矣。且夫龙树菩萨用心,不肯轻忽鸽雀。高德僧人行路,举步常观虫蚁。或者有人问其所以?答曰:斯等众生,与吾同在生死海中。彼等或者先我成佛,安可妄为轻忽耶!轻尚不可,食不待言矣!

○己二 引宝性

○庚一 论中但示经文

宝性论:引如来藏经:众生者,即第一义谛,即如来藏,即法身,即菩提。

谓如来藏经明众生即第一义,即如来藏,即法身,即菩提。以下科论主有示,兹不预释。

○庚二 论主特示正意

吾谓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唯念过现,不念未来,慢终不息。若师子逐人,其块自息。闻夫敬慢之道,一以贯之。移敬就慢,均父母于平人,逆之甚也。移慢就敬,均平人于父母,孝之大也。

此论主以示正意也。吾,是论主自称。意言大凡读经,须明经中之意。如宝性指如来藏经:谓众生即第一义谛,乃至即菩提。这四个即字,若不达意,便恁么念去。例如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吾所以教人念未来佛,若但念过现佛,不念未来佛,慢终不息,若师子逐人,其块自息。念未来佛,其慢自息。法喻显然,不隐毫发。再进一步而言,吾闻敬与慢,一以贯之。体虽一贯,用终不然。如将慢以作敬,不用敬,但用慢,是为移敬就慢。见平人而用慢,见父母亦用慢,名之曰均。可谓逆之甚也。反此,将敬代慢,用敬,不用慢。于父母,固用敬。于平人,亦用敬。宁非孝之大者乎?

○己三 引梵网经证益

○庚一 引经明孝顺益

故梵网经云:六道众生,皆我父母。孝名为戒,良在兹焉。观六道为当来佛者,父母之说犹近耳。

经云:六道众生皆我父母。据此,故须见一切众生,均用孝顺心也。能用孝顺即名为戒,故云良在兹焉。吾故进而论之,教人念未来者,即教观六道众生,为当来佛。于佛之敬心,较于父母之孝心,岂非尤为切近乎!

○庚二 引缘明慈悲益

若能等沙弥之救蚁,促寿更延。同流水之济鱼,天华雨?。革旷劫众生之见,念未来善逝之身。粪秽知有真金,重云信有明月。则食肉昏雾,生死烟霾,慧风扫之于三昧长空矣!

缘者有二:一沙弥缘,二流水缘。先明沙弥缘;昔有阿罗汉,领一小沙弥为徒。其师以神通力,知沙弥命,止有七日。意其故于俗家,乃告之曰:吾有别请因缘,须七日后方归,尔可家去,亦待七日后回来。沙弥受教而去。至于中途,忽逢大雨倾盆,暂歇路亭。偶见河中有一土埵,以雨大故,河水顿涨,将及埵顶。顶上有蝼蚁无算,仿徨无措,沙弥见而悯之。乃以草梗,引而渡之,蚁皆登岸。由是促寿更延。次明流水缘;光明经:流水长者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池鱼水涸受惊。长者子,先以长流之水,救鱼身命。后以光明之法,救鱼慧命。鱼闻法已,即夕生天。天悟宿因,以池鱼闻法,故得受胜报,乃雨天华,以答救鱼恩。故云天华雨?也。人能以孝顺心,念六道皆过去父母。以恭敬心,念众生皆未来佛。便是革除旷大劫来众生之习见,故能忆念未来世诸佛之法身。始信粪秽中有真金,重云内有明月。则食肉之习如昏雾,生死之心喻烟霾,均为慧风扫之于无何有之乡。使念佛三昧之心月,朗现于长空矣。利益其可思议乎!

○庚三 引义明深信益

梵网经: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岂得不念之哉!

经中卢舍那佛云:我是已成过现佛,汝是当成未来佛也。能信我语,信即是戒。信具,即戒具也。既信众生是未来佛,岂得不念之哉!

○丙二 问食辛

○丁一 正问

问:肉不可食信矣。五辛如何?

此问亦本不疑,但以现见念佛人,不知荤菜之厉害,故设问之。

○丁二 引经

○戊一 引佛顶以劝戒

对:大佛顶经: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斯金口也,不亦诚哉。酒固不待言矣!

经义昭然,毋劳烦赘。斯金下,兼劝戒酒,如文可知。

○戊二 引百喻以劝修

百喻经:贫人在路,得一囊金钱。数未周,钱主忽至,尽夺去。其人悔不疾去,懊恼苦极。遇佛法者,不勤方便修行,而好多闻。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主夺。偈曰:今日营此事,明日营彼事(此不但是世法,即泛泛营福慧业,无一相三昧妙观以为绵密之修,皆所谓今日三,明日四,如隔日疟也。)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营众务,凡人无不尔(泛泛营福慧业,终归世谛流布,无益真修,凡人亦无不尔也。)如彼数钱人,其事亦如是。

喻意注重于实修,不注重于徒闻。佛顶:佛示阿难言:且汝历劫多闻之功,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可与是同参。此文前三行举喻,后三行合法。是取意合,非对文合。其间小字,是原注。偈云营事,不知者以为仅指营办世事也。注云:此不但仅指世法,即泛泛修福慧业者,苟无一相三昧妙观,以为绵密之修,俱得名为营事也。最后结合,云如彼数钱人,其事亦如是。均如文可知。

○丙三 结通

已上七门是念未来佛,以通三世也。

此结全卷之文也。

○乙八 念现在佛专注一境门

○丙一 请

○丁一 请释一佛通三世疑

问:专西方,念一佛,以通三世,希沾九品,践不退地,不亦可乎?

此问意是前七门之所启。意谓:佛念既通三世,肯专念现在一佛,以通三世可也。奚必先念未来哉?

○丁二 引论二行示难易对

○戊一 正引示难易

对:十住婆沙论;并龙树菩萨造释华严经论:菩萨道,有难行行,如陆地行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阿弥陀佛本愿之力,若人闻名称念,自归彼国。如舟得水,又遇便风,一举千里。

初文双举难易二行。皆上句法,下句喻。阿弥下,证成持名念佛易行,亦先法后喻,可谓昭然若揭也。

○戊二 兼引示缘深

释迦如来父王眷属,六万释种,皆生极乐。盖佛与此界众生缘深也。

意言极乐净土,持名念佛,所以易成者,盖佛与此缘深故也。言缘深者。弥陀最初发心,以大悲愿力,度苦恼众生。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十大劫内,无时不念苦恼众生。良以十方世界,惟娑婆为极苦。故对此土之极苦,说彼国名极乐。故极乐之佛,度极苦之生。十大劫来,未尝间断。以佛结众生之缘深,故众生念佛之心切,所以单念西方一佛,不念余方诸佛,岂非缘深者耶!

○戊三 单念一佛以示圆通

专注一境,圆通三世,不亦良哉!

意谓:果能专注一境,自然圆通三世。懿与,懿与!

○丙二 问

○丁一 问用心判邪正疑

○戊一 举外邪内正问

问:往生彼国,有为虚伪,风多浪鼓。曷若不驰想于外但摄心于内,协无为之旨乎?

意谓:我细细研穷用心之道,若云往生彼国,不免向外驰求。仍堕有为,恐防虚伪。例海水然,如其风多,则浪必鼓。何如不驰想于外,但摄心于内。符协于无为之旨,不亦善乎?

○戊二 持边邪中正答

对:有为虽伪,舍之则道业不成。无为虽实,取之则慧心不朗。经云:厌离有为功德,是为魔业。乐着无为功德,亦为魔业。又圣贤摄心谓之内,凡夫驰想谓之外。苟以驰外为乱,住内为定。复是内外所驰,非念佛三昧摄心之意也。

初有为下,先明有边当取。次无为下,后明无为宜舍。三经云下,引证二边俱邪。四又圣下,意明中道为正。中道之行者,修念佛三昧是也。

○戊三 引经注以证明

注维摩经什师云:外国一女,身金色。有长者子,达摩多罗,以千两金,邀入竹林。文殊变白衣士,宝衣严好。女人见之,贪心内发。文殊言:欲得衣者,当发菩提心。女曰:何为菩提心?言汝身是。云何是?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此女曾于迦叶佛所,多植善本,广修智慧。闻说,即得无生法忍。将示欲之过,还与长者子入林,自现身死,?胀烂臭。长者子大怖,往诣佛所,佛为说法,亦得法忍。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是则一切有为,即无为矣。一切内外,非内外矣。在有未尝有,居无未尝无,何患佛有相,心有念哉。

此文证成念佛三昧,是中道妙行也。初文引缘。即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之缘也。此二人者,皆过去善根深厚,遇缘即发。孟子云: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于是乎见。是故一值文殊,得无生忍。一闻佛法,即证无生。足证众生不可思议也!如自下,证成生佛,有无内外,俱不二也。身佛俱实相,不二也。有为即无为,不二也。内外非内外,不二也。在有二句,双遮也。何患二句,双照也。无一而非中道也。

○乙九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人命无常请计问

问:人生石火电光,一念蹉跎,悔无所及。修道之人,尚不亲心,况亲于身,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况身外欤?常恐出息不还,属于后世。狂风飘蓬,茫茫何之?愿示一生之计。

承示修行法门,感激无量。但虑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人生百岁,犹若石火电光,倘使一念蹉跎,临时悔无所及。我辈修道之人,尚不亲于剎那不住之心,况亲于四大假合之身,及身外梦幻泡影之虚境乎?常恐出息不还,即属后世。识海无涯,业根深结,境风浩荡,如飘一叶之蓬,茫茫何之?不胜危惧!愿示我一生取办之计。

○丁二 示随息念佛易成答

○戊一 举极乐净土的是大乘法门

对:净土之会,功业之大者。二乘澄神虚无,耽空怖相。不念众生,故无净土,而大乘有之。

意谓:教修念佛三昧,诚一生取办之法门也。须知净土之胜会,至顿至圆。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故云功业之大者。二乘下,拣机。彼二乘人,虽澄神苦、空、无常、无我。一入正位,便耽着虚无,沈空滞寂。所谓饮三昧酒,堕无为坑,故曰耽空。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若冤家,故曰怖相。不念众生苦,全乏大悲心,故声闻藏不谈净土,唯菩萨藏有之。所以云的是大乘也。

○戊二 引教主昔缘隐呈息心念佛

悲华经:阿弥陀佛,昔为转轮王,名无诤念。千子具足,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取西方极乐净土。诸经中知名佛菩萨声闻等,皆昔之千子也。太子不瞬,观音也。次摩尼,势至也。次王众,文殊也。次能伽奴,即金刚智慧光明菩萨。次无畏,即莲华尊如来。次庵婆罗,即虚空光明菩萨。次善臂,即师子香菩萨。次泯图,即普贤也。次蜜苏,阿?佛也。密苏发心已来,行时步步心心数法,常念诸佛,今登正觉,生妙乐剎焉。

此所引经,乃法界缘起。事大理深,学者不可草草放过。谓佛昔为王,名无诤念,示弥陀之因深也。千子具足,遇佛发心,缘胜也。取西方极乐净土,愿大也。诸经中知名之佛菩萨,皆是王子,果宏也。当知我等现前大众,未始非当日受种善根者也。皆由我等,信不真;愿不切;修行不勇猛;以致迟误至今。思之,宁不痛哭而流涕乎!太子下,三行半文,略列出十位因名果号,俾知其概。蜜苏下一行文,隐呈息心念佛。谓东方妙喜世界,阿?如来。因地为王子时,发心已来。行时一步一步,念念之间,不令空过,心心数法,无不常念诸佛也。

○戊三 示随息念佛保任决定往生

○己一 直示取法古人

吾谓经行广陌,徒步幽林。固当如蜜苏之见,即鸣珂入仗,动佩朝天。肃肃羽仪,骎骎车马。又安得不用心于步步间哉!

论主意云:经行广陌,徒步幽林,固当仿古人之行。陌,路也。林,即园林。广陌,宽敞之大路也。幽林,闲静之园林也。意取空闲寂寞之乡,固应如是。即在王都热闹之场,亦宜用心念佛。如下所列之境,试看彼王侯出入,鸣珂入仗,动佩朝天。肃肃羽仪,骎骎车马。此四句:形容蜜苏,为王子时之热闹境界。彼既为出世大事因缘,安得不用心于步步间哉!

○己二 曲示随息念佛善巧

夫含齿戴发,死生交际,未有无出入息者。世人多以宝玉木?等为数珠,吾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怙恃,安惧一息不还,即属后世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玉毫,亲蒙授记,万无一失也。子宜勉之!

含齿戴发,谓口中含的有齿,顶上戴的有发,指在世为人也。死生交际,谓将死未死,求生不生。指临终垂危之时,无人不贪生怕死者。于此之时,故曰交际。唯其气息尚在,故曰未有无出入息者。宝玉,如珊瑚琥珀等。木?,指茄瓢伽楠等。指彼富者之数珠也。平人可知,凡世间人,咸以此等念珠为多。吾则不然,但以出入息为念珠焉。以上显息字。称佛下,巧示随字。此随息之法,有大靠山,犹如父母。怙恃,犹云父母。诗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既有父母靠山,安惧后世耶。余行下,曲示用心之法,不外四大威仪。故曰于行住坐卧,常用此珠。法华经云:除睡常摄心。意恐人到眠枕熟睡,意识昏昧时,不能摄心故也。我又不然,纵使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若斯用功,可谓绵密已乎。虽然如是,尤须心中有愿,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下,借喻发明。譬如钻燧,两木相因,见有烟飞,火之前相。学者苟能如是用心,即使在梦,梦之不已,其三昧不期成而自成焉。往生之后,华开见佛,面?玉毫,亲蒙授记,此万无一失也。尔宜勉之!

○丙二 问答

○丁一 举一念十念何正问

又问:一念十念,往生净土,何者为正?

○丁二 示一念不退为正答

○戊一 正答

对: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为正也。

问答俱显,毋须烦疏。

○戊二 引证

如佛说,谤佛毁经;打僧辱尊;五逆四重,皆一念恶业成,堕无间狱犹如箭射。今念佛生净土,亦一念善业成,登极乐犹如臂屈。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不须两念。爱酪沙弥,生一念爱心,后生酪中作虫。大萨婆长者妻,坐对明镜,自爱其身,海风破船,生故尸中作虫。斯皆一念也。大无量寿经: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观经十念,为遘疾?羸,力微心劣。故十称以助其一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犹植丝发,其茂百围也。

初如佛下二行,示世出世间,善恶染净,均从一念而成。以善恶为因,成苦乐果;染净为因,成?妙果。因果相符,纤毫不爽。前一下一行,示趋果之速。前二句,法。次二句,喻。喻出涅槃经。后一句,结成一念,故云不须两念。爱酪下,连举二缘,证成一念。昔有罗汉,领一沙弥。其人最喜酪味,少年夭命,死后即堕酪中作虫。一日有檀那,送酪来寺,供养众僧。众僧当受供时,其师见酪中有虫。乃白众曰:莫伤?中爱酪沙弥。是以众知沙弥作虫也。昔有长者,名大萨婆。其妻对镜,自爱己身。一日乘船入海,风鼓船沉,为水没杀。尸飘到岸,日炙尸坏。以爱身故,作尸中虫。以斯二缘,证成染心一念,故云皆一念也。大无下,证成净心一念。先引无量寿经,一念往生为正行。次引十六观经,十念往生为助行,遘病?羸,力微心劣。如唐之张善和,以屠营生。生前纯是黑业,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临终得病云遘疾。?羸者,消瘦也。恶孽困缚,故云力微。无愿往生,故云心劣。如此人者,纵遇知识,教令念佛,一念不足,故须十称助成。若念心炽盛,心神不昧,只消一念足矣。故云一念生焉。末二句,喻念力宏大,可知。

○乙十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举心是心作何须外求问

问:经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何用远称弥陀,存想极乐,自外而求耶?

意谓: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据此,佛是自心,不必远称弥陀。师今教我远称弥陀,存想极乐。似乎舍内趋外,弃己求他,岂非向外驰求乎?

○丁二 以心念心是必须求生答

对:子所引经,观经也。正明念阿弥陀佛,以念佛故,彼佛从想生,故云是心是佛。安得窃取弥陀之观,反噬弥陀之心。若都不念佛,而是心是佛。亦应不想恶,而是心是恶,彼既不然,此亦焉可。况极乐国弥陀至尊,十万亿之须弥山王,不与眼根为障碍(者以)恒河沙之光明相好,由佛愿力而想成(故也。由佛愿力,谓佛身是佛自愿力所成。而想成者,谓彼佛自愿力所成之身,由我现前心想显现。)屈臂即得往生,宁计彼方之远近也。

初三行,按经斥谬。意谓:子所引之经,是十六观经也。按经云:诸佛正?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云云。经文分明谓心作心是,子问云心是心作,一错也。须知念佛法门,正从观经开出,以彼经前之十二胜观,非是凡夫心力所及。乃于第十三,开出有劣像之观。而钝根障重者,犹不能观。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以心想佛,故云是心作。直指心是,故云是心是。子安得窃取弥陀之观,而反噬弥陀之心耶?又复应知,彼弥陀佛身,由彼佛自愿力所成。我等要成未来佛身,须由吾人自己之念力所成。故须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若都不念佛,便说是心是佛,亦应不念恶。而是心是恶,有是理乎?彼既不然,此亦焉可,二错也。况极下,融会唯心。况极乐国弥陀至尊,十万亿之须弥山王,都是唯心之物。原不与我眼根为作障碍,彼佛身有恒沙数之相好光明。由彼佛自己之愿力想成,既达唯心,无分远近。是故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岂必妄计彼方之远近耶。

○丙二 请示

○丁一 以魔光佛光自他邪正请

问: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愿一一示之。

请意谓:魔光与佛光;自观与他观;邪正并纯杂,均须请求一一开示。

○丁二 以顺心乖心耀眼与否示

对:依想而现,曰自曰正。不依想现,曰他曰邪。谓本想白毫,白毫不现。未想绀目,绀目现。乖其本心,况诸想欤?又魔光有影耀眼,佛光无影不耀眼。楞伽云:照耀如盛火,光明悉?至,炽焰不坏目。又真光,令念佛人身心澄渟清净。伪光,令念佛人躁动恍惚。涅槃经:澄渟清净,即真解脱。

谓依想而现,即是自观,正而非邪。不依想现,乃名他观,邪而非正。例如想白毫,毫不现,而目现。即乖本心,属他不属自,余可例知。魔之光明,乃有影,照耀眼睛,心不自在。佛光无影,照触清凉,心安自在。楞伽下印证,如文可知。

○丙三 问答

○丁一 有思无思用想是非问

又问:至人无思,而今用想,岂不谬哉?

意谓:凡心有思,故须起想想佛。所谓以毒攻毒,乃转换之法,固可也。至人,指圣人也。圣智无思,而今用想,岂不谬哉?

○丁二 善想恶想功过天渊答

对:大威德陀罗尼经:超过有结,应发欲心,想无欲事。今例之,欲修念佛,应发想心,想无想事。方等贤护经:恶欲想女,梦见女。善欲想佛,梦见佛。二想名同,善恶天隔,不可闻想。一概厌之,若果厌之,必生无想天。若执无想,谤想佛者,永入十方无择之囹圄。岂有天宫之望乎?况外道天,非解脱路。涅槃经:随闻毒豉,远近俱死。此亦如是。随其拨想,远近俱堕。经云:或时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斯之谓矣。夫覆舟载舟,水也。因倒因起,地也。想妄即众生,想真即诸佛。离想之外,更用何焉。般舟云:心起想即痴,无想即涅槃。当知存所想之佛,能想之心,或避想佛,以恶取空为无想者,皆痴也。今了佛从想生,无佛无想,何痴之有?此观空三昧,无邪见也。夫至人,冥真体寂,虚空其怀。万法并照,心未尝有。是则真智无缘,可名无念。俗智有缘,想念以生。又想不异空,空不异想,第一义中道也。此显法身矣。空即是想,俗谛也。恒沙万德,皆依俗谛。此显报身矣。想即是空,真谛也。破二十五有,得二十五三昧。常空常化,和光利物。此显化身矣。是则以三观,观三谛;证三德;成三身;乃至十种三法,有何不可?而欲摈清净之想,取无想之想耶?楞伽密严皆曰:「宁起有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谓信有因果,存想念佛,生极乐净土。拨无因果,谤于念佛,堕阿鼻狱也。吁!可畏哉!

答意精详,不克细判,随文揭示。初引经证用。经云超过有结者,有,指三界。结,指见思。云超过者,断见思也。必断见思净尽,倘有一丝未净,便不能出三界。按位,属四果罗汉。正使虽尽,习气未亡。陈习发时,尚有恶觉。故云应发欲心,想无欲事。例比今人,欲修念佛,应发想心,想无想事。方等下引善恶二想,以示功过,令决依违。不可下,示执无想,为害不轻。故云不可闻想,概生厌离。以无想为因,感外道天果。若自执无想,谤他想佛者,是谤法为因,得地狱果。囹圄,即地狱也。无择,即阿鼻之华言。十方者,不独堕一方之阿鼻。经云:「此界坏时,暂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无出狱期,故曰永入」。既经堕狱,那有天宫之望乎?且色界外道天,非出世之解脱路,不可不知。涅槃下,引示拨想必堕。初设喻。经云:「闻涂毒鼓,远近俱死」。次合法,此亦如是。随其拨想,远近俱堕,离地一尺二尺,往返游行,是法华譬喻品偈文。经意本喻外道,修定生天。离地,喻升空。一尺,喻欲天。二尺,喻色天。往返者,往喻上升,返喻下坠。游行者,谓纵得上升,不久下堕。彼无想天,亦复如是。故云斯之谓欤。夫覆下,示名同实异。覆载,同一水也。起倒,同一地也。真妄,同一想也。名虽同,其所以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也。云何所以?即功与过;利与害;二者皆天渊也。今修念佛,若离想之外,更用何欤?般舟下,心起二句,引于此,似欠妥。当知下,示想佛之心,即智。避想之念,即痴。今了下,示是心想佛,是心是佛,即真智也。故云何痴之有哉。观空,是初心入道之三昧。是正见,非邪见也。夫至下,揭示吾侪现前一念想佛之心,一切三法,无不摄入其中矣。夫至人用心,冥真体寂,虚空其怀,真空也。万法并照,心未尝有,妙假也。是则入真空时,真智无缘,可名无念。出妙假时,俗智有缘,可名有念。故曰想念以生。须知想不异空,空不异想,即第一义中道也。兹以三身言之,即法身矣。空即是想,俗谛也。恒沙万德,皆依俗谛,即报身矣。想即是空,真谛也。破有乃至利物,即化身矣。如是,以三观,观三谛;破三惑;证三德;成三身;何所不有,故云有何不可。尔何以欲摈清净之想,而恶取无想之想耶?不亦痴乎?末两行,重引二经,以斥执无之过。末句,叹词。

○乙十一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丙一 问答

○丁一 依经观念不必高声问

问:方等经: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称佛号,以祈胜定。然默念泉澄,三昧自至。何必声喧里巷,响震山林,然后为道哉。

问意谓:据方等修念佛三昧,直以观念双修。观、谓继想白毫。念、即兼称佛号。以是正助双运,堪成深妙禅定。奚必声喧里巷,响震山林,然后为道哉?只消默念泉澄,则三昧自至矣。于师尊意,为何如也?

○丁二 喧静两全止观双运答

○戊一 正示两全

对:声亦无爽。夫辟散之要,要存于声。声之不厉,心窃无定。有五义焉:拔茅连茹,乘策其后,毕命一对,长谢百忧,一也。声光所及,万祸冰消;功德丛林,千山松茂,二也。金容荧煌以散彩;宝华淅沥而雨空,若指诸掌,皆声致焉,三也。如牵木石,重而不前,洪音发号,飘然轻举,四也。与魔军战,旗鼓相望,用声律于戎轩,以定破于强敌,五也。喧静两全,止观双运。?夫佛意,不亦可乎?

初文,示声易摄心。谓高声念佛,大有益处。以声能容易摄心,故云声亦无爽。首示声之好处也。次四句,明好处。有二意:一,解散之要,要存于声,取其能解除昏散二病故。二,声之不厉,心窃无定,取其能成定心之一故。只此好处,须以五事证成。首四句:茅,即是草。茹,指根。茅草之根在土中,是故拔茅者,必连带茹根而同起也。乘策其后,即随之而起也。声亦如是。毕命,犹云尽力。谓尽力一声,一切烦念,霎时顿消,故曰长谢百忧。次四句:谓念佛之声光到处,一切恶鬼皆悉远离。故云万祸冰消。可谓功德丛林,千山松茂。此二语,显声之胜益也。次四句:意谓:古有高声念佛,见诸瑞相,金容散彩,佛现妙相也。宝华雨空,天人散华也。次四句,喻显。如牵木石然,一人先唱,多人后赓,转重为轻,声之助力也。后四句,仍以喻显,如战阵然。意谓:正在两阵相向,胜负未分之际。若一方面,用声律以作戎轩,必能破彼强敌也。或众声吶喊,或金鼓并震,皆律轩意。喧,即高声念佛。静,即继想白毫。想毫是观,声佛是止。以止昏解散故。如此用功,佛必加护,故云?夫佛意。

○戊二 显声独胜

○己一 引文显胜

念佛三昧序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夫玄音之扣,尘累每销,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与于此!

按序文谓: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即高声念佛之胜也。夫玄下,释意。玄音,指高声一扣,击也。尘累,谓情尘劳累。销,镕化也。滞情,即尘累。故知二句,只是一意。以情既销融,慧心自朗。而天下之至妙者,非声之功,其孰能当之哉!

○己二 引经证胜

华严经:宁受无量苦,得闻佛音声。不受一切乐,而不闻佛名。

经中一偈,出二闻字。念若无声,谁能得闻,足证声之胜也。

○己三 法喻胜意

然则佛声远震,开善萌茅。犹春雷之动百草,安得轻诬之哉!

初二句法,谓念佛之声,令人闻之,能开宿善之芽故。次一句喻。言譬如春雷一震,百草齐芽。音声之胜,安得轻诬之哉!

○丙二 问答

○丁一 净土?周非必向西方问

问:十方净土,皆有如来,面之西向,何滞之甚耶?

意谓:十方世界,诸多净土。有净土,即有如来。奚必拘定面西,乃滞情若斯之甚耶?

○丁一 依经作则非人师意答

○戊一 正答向意

对:方等经,作如是说:非人师意,岂可谤于方等欤?痴人见观音十一面,难云:何不安十二面?及随其语,又难:何不安十一面?将东难西,其谬若此。

初文三句,指斥。谓是经中佛说,非人师私见,不顺经意,即是谤法。痴人下,举例。谓例如有无智人,见画十一面大士像,故意难云:何不画十一面?画者随之,画十二面。彼又云:何不画十一面?若斯戏论,其痴孰甚,故云谬也。

○戊二 引释向义

胜天王经:明如来八十种好中,有随好光明功德,名一切向不背他。是知佛不可背,常面向于一切众生。行人一向一切向,无彼此之殊,向背之异!

谓佛身八十好中,有一好,从一切不背而得故。不背言一切者,谓常向一切众生故也。佛尚向生,生不向佛,可乎?

○戊三 指古证益

智者大师,爰自抚尘,终于耳顺,卧必合掌,坐必面西,往生之际,令读四十八愿,九品观章,光明满山,天乐?奏,面西之义,不亦弘哉!

昔天台智者大师。抚尘,即年少出家,为沙弥时也。六十为耳顺,意谓:从少至老,坐卧俱向西方。一生若斯留神,乃感往生时祥瑞昭著。向西方之益,不亦大乎!

○丙三 一请一对

○丁一 请示般舟义

问:般舟之义在何耶?

○丁二 克期助成对

对:梵语般舟,此云现前,谓思惟不已。佛现定中,九十日常行者,助般舟之缘,非正释其义也。

时人谓:般舟三昧,取九十日常行义,此非正说也。其实,梵语般舟,华言现前,谓思惟不已。佛于观中现相,故翻现前,是正释其义也。

○丙四 一请一对

○丁一 请释历来取证疑

问:近代以来,谁登安养国,既无相报,焉知所诣?

○丁二 详引古德生西对

对:晋庐山远法师,从佛陀跋陀罗三藏,受念佛三昧,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得窃同正觉哉?

意谓:彼所念之佛,是源穷玄顶,道证真如,妙觉圣人,如来尊号。而能念之人,尚在博地,具缚凡夫,能所悬殊,义同霄壤,安得窃同正觉哉?

○丙二 持圣言量证因果相符对

对:三昧海经:所念之佛,如出胎狮子王。喻佛果也。能念佛人,如在胎狮子王,喻佛子也。因果虽殊,威神相继,佛何异焉。法鼓经:消毒药王涂豉,以桴击之,能令毒箭,声下跳出,平复如故。若闻释迦牟尼佛名,及闻信方广比丘名,能令身中三毒之箭,声下跳出。释迦即过去佛,果也。比丘,即方广人,因也。灭罪相同,其义一也。

意谓:须知格量事理有四:一、前五识心亲证之境,为现量。二、第六比知,是比量。三、第七思知,是非量。四、佛语示知,是圣言量。今引经语作证,即圣言量也。经云:所念佛如出胎师子,喻佛果。念佛人如在胎师子,喻佛子。威神相继,佛何异焉。法鼓下,举喻示相符义。若闻下,合法示相符义。故结云灭罪相同,其义一也。法喻昭然,犹如指掌。

○丙三 引古人验证因果相符义

法华三昧师资传,五卷中说:隋南岳思大禅师,有弟子大善。时衡阳内史郑僧杲,素非深信,尝会出猎,围鹿数十头。谓县令陈正业曰:公常称大善禅师,有慈悲力,其如此鹿何?正业即率左右数人,齐称南无大善禅师一声,群鹿飞空而出。与观音神力,复何异哉!若不侮圣人之言,则念佛三昧,殄魔息灾,犹金之在冶矣。

传文五行。若不下,结成念佛三昧。神用威猛,殄魔息灾,如冶烧金。念佛成佛,铸金成像,果因一契也。

○乙十五 无心念佛理事双修门

○丙一 略解念一通三云何念即无念请

问:专面一方,而圆念三世,谨闻幽义矣。然有念,则有生灭。安得与胜天王,以无所念心,而修念佛之旨同焉?

意谓:专念一方,而圆三世,义理幽深,已闻命矣。云何得与胜天王所问经,明以无所念心,而修念佛三昧同也?请示其详。

○丙二 详引无念即念双陈理事二门对

○丁一 总示无念理玄

对:无念之说,人多泣歧。不细精研,犹恐迷径。

意谓:无念之理,深奥幽玄,非佛莫证。说者固难,闻不易解。譬如远涉长途,又多歧路。故曰人多泣歧,以问津乏导故也。此理若不细心精研,难免不迷曲径,故云犹恐迷径也。

○丁二 别开事理二门

○戊一 略开

今以理事门辩之;理门者,谓真无念,即此念而本无。何者?佛从念生,心即是佛。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触。佛不自佛,心不自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佛既不有,心岂有哉?

今以理事门辩之者,标起也。理门下,征释。首句征,谓下释,言其念本无也。念性本空,即念无念。何以故?佛从念生,心即是佛故。例如刀能割他,惟不自割。指能触人,惟不自触。佛能念众生,不自念佛。心不自心,亦复如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佛即心,心外无佛。心即佛,佛外无心。安得佛外立心,心外立佛耶?佛即心,佛不有也。心即佛,心岂有哉?

○戊二 广示

○己一 以中道妙观印定念佛宗旨

世人谓念佛,有念也。吾则谓念佛,无念也。又念即是空,焉得有?非念灭空,焉得无?念性自空,焉得生灭?又无所念心者,应无所住也。而修念佛者,而生其心也。无所念心者,从无住本也。而修念佛者,立一切法也。无所念心者,念即是空也。而修念佛者,空即是念也。此明中道,双寂双照。照而常寂,无所念心矣。寂而常照,而修念佛焉。如来寂照三摩地,念佛三昧究竟之位也。

人言念佛有念,执事之见也。吾谓念佛无念,达事即理也。又下,以三谛理而融即之。念即是空,焉得有,真谛也。非念灭空,焉得无,俗谛也。念性自空,焉得生灭,中谛也。即边而中,非离边说中,乃第一义空,中道理也。又无下,三引即中之旨。此明下,结显。双寂,遮二边之中。双照,照二边之中。连举两双者,遮照同时也。照而常寂者,即念无念,故云无所念心。寂而常照者,即无念无不念,故云修念佛焉。这是如来之寂照三摩地,乃念佛三昧究竟之位也。

○己二 以事理相即彻显无念即念

○庚一 明即事之理

故此三昧,能生首楞严王师子吼定。菩萨念佛三昧经,破相偈曰:念佛真金色,安住无着心。观法何名佛,摄心恒相续。金色非如来,四阴亦如是。离色非如来,想色应当知。此是佛世尊,最胜寂静处。善能灭一切,外道诸邪见。如龙王降雨,泽及于一切。此经,明六度万行,未有一法,不是念佛三昧也。

首句标显。念佛法门,能生首楞严王师子吼定。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即阿难所请之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是也。又言师子吼,意显即定而慧,定慧均等之三昧也。菩萨下,引三昧经偈,而证释之。偈文十四句,初句,念即是观,谓观佛金色身。亦不住色相,故次句云安住无着心。正当观时,即发疑情,故三句云观法何名佛。意谓观佛色相,即是观法,何名念佛。如是观察,不令间断。故四句云:摄心恒相续。何以故?金色非如来故。色,即色蕴。色蕴既空,四蕴亦尔。即般若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为此注脚,唯恐不得意者,起落空之见。故第七句云:离色非如来。前之空,非但空,乃真空也。真空不空,不可离色而取空,故云离色者,即非如来。故第八句云:想色应当知。谓观想色蕴者,应当知之。此色非幻色,乃真色也。真色无色,色自性空。如上观想法门,即念佛三昧。故九十二句云:此是佛世尊,最胜寂静处。意谓:此即十方诸佛如来之自受用三昧,故云最胜寂静处也。如是定慧均平三昧,善能灭坏外道之邪见稠林。外道言一切者,即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以及双非、双亦、并绝言之见。邪见虽多,不外此五。举五,可摄尽一切诸见矣。末二句,喻显法门之胜。谓龙王之降雨,泽及一切。大地草木,百谷苗稼,无不蒙润,以至华敷果实也,此经下,结成念佛法门。一具一切,一切即一。

○庚二 明即理之事

上明即事之理,次明即理之事。大品经:佛为钝根人,说诸法空寂,以其动生执见也。为利根人,说诸佛相好,如其莲不染尘也。须菩提,解空第一。得记,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号名相如来。苟五尘得其便,方逃遁未暇,安敢盘游名相之苑欤?既达名相,故获佛记也。

初二句,承上起下。大品下,正明相即。经云:佛度众生,应机施教,以机有利钝,故教有?妙。此即理之教,不能施之钝根。若为钝根人,说诸法空寂。彼人闻之,作空寂会。谓此是究竟法,一味沉空滞寂,故云动生执见也。若为利根人说,说空也得,说有也得。就是为他说诸佛相好,彼亦不住相好。如莲华,出水开敷,一尘不染也。佛若为伊说空,彼亦不滞于空,了解真空之不空也。试观须菩提,人人知道解空第一。佛于法华会上,授记为名相如来。若须菩提,但解于空,不解不空。今闻名相,不解不相,则五尘得其便矣。如果五尘得便,方逃遁之不暇,又安敢盘游于名相之苑欤。既达名相不相,亦无不相,故能获得菩提之记也。

○庚三 证成无念即念

○辛一 略示融即

夫佛生于心,般舟无念而已至。境出于我,法华不速而自来。无所念心者,绝诸乱想也。而修念佛者,善想一佛也。

梵语般舟,华言现前。以九十日为期,常行不坐,故名佛立三昧。恒念诸佛,感应道交,故致佛现于前。故首句云,佛生于心也。法华不轻之行,由我见四众而作佛想,故云境生于我。般舟三昧,可以无念而已至。不轻之行,可谓不速而自来,以心境不二故也。无所念心者,真空也,故云绝诸乱想。而修念佛者,妙有也,故云善想一佛。二义合观,无念与念。一而二,二而一也。

○辛二 详引经论

○壬一 引般若经

文殊般若经:若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若入一行三昧,随佛方所,专称名字,念念相续。即于念中,见三世佛。如习射既熟,无心皆中。非无念而何?是以方等曰:矻矻念,勿休息。佛当现也。

初文设例。经云:若人学射。若,作如看,此例熟能生巧也。念佛亦然,久念必成,故举一行三昧。此三昧者,乃大智文殊大士,所修之法门。佛土在西方,必专向西方,不向余方。但念一佛,不念二佛。如是念念相续,不令间断,久久念成。能于心中,得见三世诸佛。例如习射既熟,无心皆中,非无念而何。是以下,引证。方等经云:「矻矻念,勿休息」。谓:蓦直念去,无有休息,佛身当必现前。故般舟,翻为现前也。矻,音兀。言矻矻者,勤勉不止也。传云:劳?苦骨,终日矻矻。取例修念佛三昧,亦复如是。

○壬二 引三昧经

坐禅三昧经: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如清冷海中,金须弥山。乃至功德法身,亦如是念。故知不得以不念为无念。

初三句示念法,与般舟同。彼念洪名,此念功德,名法身也。佛金色身,从无量功德生;从六波罗密生;从慈悲喜舍生;从三十七品助菩提法生。初念金色身,故云如清冷海,生金须弥山,以佛身高大如山故也。乃至功德,亦如是念。故知不以不念为无念。念,即无念也。

○壬三 引楞伽经

楞伽:用楔出楔,今则以念止念。念之熟,不谋而成,不用力也。剑客舞剑,挥之青云,背鞘承之,未尝或失。庖丁解牛,投刃皆虚,音合桑林之舞,此念之熟也。

首句经文,谓用楔出楔。如以物出物,以毒攻毒。今念佛亦尔,故下句云以念止念。念之纯熟,不念而念。即所谓不谋而应,无须用力也。剑客下,联举二例,皆例念熟不谋之意。例如剑客,拔剑作舞,忽掷剑于上空。青云,极高义。剑高必堕,彼不以手接。忽转身,以所背鞘接之。剑不堕余处,正插鞘中,故云未尝或失。庖丁解牛,随手投刃,正中骨窍,不为骨碍,故云皆虚。出南华经。音合桑林之舞者,桑林,汤武乐名。谓庖丁奏刀之声,与乐音合。皆喻念之熟也。

○壬四 引起信

起信论:若知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名为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得入者,无念之位。此位竟于妙觉,盖了心初生之相也。初相者,念即无念,非菩萨十地所知。今人未阶十信,傥不依马鸣,从说入于无说,从念入于无念。吾恐慕崇台而轻累土,倒裳索领,其可得哉!

初二行,论文。论云:若知虽说四句,正明说即无说,念即无念,名为随顺真如门也。若离念名得入者,得,作证看。能证真如之位者,唯佛一人耳。所以此位,竟于妙觉,妙觉究竟证,四十一法身大士,虽亦云证,乃随分证耳。唯位至妙觉,能了心之初相。盖现前一念之心,最初不觉之相,名曰初生。初生之相,降佛已远,皆不能知。故曰念即无念,非菩萨十地所知。吾侪现前大众,是一类博地凡夫,具烦恼性。尚未阶于初信,况十信乎?信位未阶,宁不自量,应当依马鸣大士起信云:从说入于无说,从念入于无念,否则吾恐慕崇台而轻累土,倒裳索领,其可得哉?须知千丈高台,始于一篑。不有一篑,千丈何来?念佛,亦复如是。始于有念,终至无念。不从有念,无念谁入。故如倒裳索领,不可得也。

○壬五 引势至圆通

大佛顶明念佛三昧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使众生心为有念,则去佛甚远。何谓不假方便耶!

此章,即是修念佛三昧之典型。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设使众生心为有念,则去佛甚远。何谓不远?又何谓不假方便?得心开耶。思之思之!又重思之!

○乙十六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门

○丙一 拈楞伽偈意作问端

问:不了心及缘,则有二妄想。今存所念之佛,能念之心,岂非二耶?

经云:不了心及缘,则有二妄想。缘,即境界,以境界为所缘之故。今以所念之佛为所缘,以能念之心为能缘。能所历然,岂非二耶?

○丙二 广征答释

○丁一 依经义为答释

对:楞伽经:了心及境界,妄想即不生。不生心者,即种种远离能相所相。今念千轮?字,绀目白毫,皆吾自心,无佛可得。缘既不有,心岂有哉?能相之念,所相之佛,本自远离,安得住于二妄想耶?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于兹悟矣。观佛实相,观身亦然。遇境皆真,无心不佛。中道?于一切,岂存所缘之佛欤?

谓:子将前二句以问余,余当后二句以答尔。尔但知前,我并后亦知也。前后同是一意,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记,乖于法性。不可与至善联镳也。

经又云: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取,着也。我,指我执,即身见也。不达我空,横生取着,即为根本大病,故称为垢。不取,即名为净。既不达我空,焉知法空。所以谓不了法性体无悭贪,违于法性而不肯行施。纵能行施,依然住施。而不能舍施,非垢是何?若能了知随顺于法性者,此人修行檀波罗密时,匪惟无有悭相,并施相亦无也。可谓善顺于理,非净是何?其不善、无记、二境,不得与至善同日而语。故云不可联镳也。

○丁二 引般若文以示其修

○戊一 示修观法

佛告胜天王: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行禅波罗蜜,当观此心,行于何境。若行善境,则勤修习。譬如莲华,不停水滴。一不善法,不得暂住。是则顺理善心,行于善境。炽然念佛,解脱在心行中。如斯解脱,迷之,则滞于浩劫。悟之,则证如反掌。习禅明镜,允兹在兹。如来考彼群定,以念佛三昧为禅中王。余有对待者,皆匹夫之定耳。

此菩萨修禅观法也。佛言:菩萨行度时,当观察此心,行于何境。若起念行善境者,则于二六时中,殷勤修习,譬如莲华,不停水滴。若有一丝一毫不善法者,不令暂住。是则名为顺理善心,行于善境。当炽然念佛,解脱即在心行中求也。如斯解脱法不修,谓之迷。迷之,则滞于浩劫。修之,谓之悟。悟之,取证如反掌。习禅之法犹如明镜。行者理合,允兹在兹。念佛三昧,可谓彻底道破矣。故如来考诸三昧,以念佛三昧为禅中之王。余之有对待者,皆匹夫之定耳。

○戊二 示无住法

然宝王三昧,不住尊相、卑相、邪相、正相、生死、涅槃、烦恼、菩提、静、乱、乃至成正觉、度众生、坐道场、无所得。如是等相,皆悉不住。尚遣中道,岂住边僥哉!

谓然此宝王三昧,举凡尊卑、邪正、秽净、有无、人我、是非、生死、涅槃、烦恼、菩提、如是等一切待相,皆悉不住。乃至成正觉、度众生、坐道场、无所得、亦皆不住。中道尚遣,况二边哉?边僥二字一义。

○戊三 引最胜证

诸法无行经偈云:譬如人,于梦中,得佛道,度众生。此无道,无众生。佛法性,亦复然。坐道场,无所得。若不得,则不有。明无明,同一相。知如是,为世尊。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萨众,亦不二。知如是,为世尊。

经偈三字句。四句为偈,共有六偈。第一偈谓;成佛度生,皆在梦中。乃所谓建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第二偈;意显称性之谈也。第三偈;初句,有也。二句,空也。三句,谓既空。四句谓空亦不有也。第四偈;明,即智慧。无明,即烦恼。智慧即菩提。谓烦恼菩提,同是一相,并无二物。古云识得一,万事毕。故云知如是,为世尊。第五偈;谓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指佛。云即者,不二也。第六偈;谓生佛不二。菩萨众生,亦不二也。此不二旨,唯佛证知。故云知如是,为世尊。

○乙十八 三业供养真实表敬门

○丙一 着事迷理供多福少问

问:三昧观门,已闻奇唱。三业供养,佛在灭后,献福何多?

承示三昧观门,可谓奇闻绝唱,得未曾有。惟是三业供养,面对金容,固获多福。在佛灭后,即使诚心奉献,所获之福,未必同佛在世时也。请示佛在多乎?抑灭后多乎?问意在一何字。

○丙二 即理成事在少后多对

○丁一 示就理成事供

对:供养法界海者,万行之中,能净三业,皆供养也。况思真境,而非供养哉。理趣曰:观一切法,若常若无常,皆不可得。于诸如来,广设供养。又如来在世,严荐表诚。华云香海,?微尘剎,犹恨其少。

意谓供养法界海者,此句就理也。万行之中,唯取能净三业,皆供养也。此句但以事论,其福尚多。况思真理之境,而非其福弥多乎?理趣下示即理之观,供在世佛。经云:能观一切法皆空,若常,无常,皆不可得。对佛金容,广修供养,其福固多。此指外财供养也。又有一说,佛在世时,以外财严荐,用表诚意。唯是华似云,香如海,?微尘剎,虽多未奇。故云犹恨其少耳。

○丁二 引即事成理供

故焚金色之臂,献净明之塔。金身火焰,洞照十方,则喜见菩萨是矣。

所以法华药王,酬闻法获益之恩,焚金色臂,献净明塔,即事也。金身火焰,洞照十方,成理也。内财供养,虽少亦多。喜见,即药王之前身。

○丁三 斥无事非理供

今人但推于自心,或遥指华树;乖奉献之仪;何慢之深也。

谓今人以邪妄之见,但推自心,指其由悭怠习气惯然。遥指华树,不敬。乖奉献之仪,何慢之深也。

○丁四 全事全理供(指佛灭后)
○戊一 示灭非灭

佛虽示灭,而实不灭。

意谓:佛虽示灭,其实不灭,以法身常住。由法身常住故,供养亦然,以全事全理也。

○戊二 引古人孝心证

如丁兰刻望于堂,温清如在,名光青史,人到于今称之。

如孝史:明昔之丁兰,以木雕作母像,冬温夏清,敬神如在,名光青史。人到而今,犹称赞之不已。可证灭后之供虽少,而获福多矣。

○戊三 明供像诚敬证

○己一 正明

夫如来在世,金山晃耀,严相赫然。谁有?之,不发道意。世雄晦?,月隐重山,不奉真仪,但传贝叶。对之形像,发无上之意,能献一华,如是亦难。

初先举佛世易。世雄下,次示灭后难。法华称佛,为大雄猛世尊,故以世雄美之。晦?谓韬光晦?,指涅槃也。乃喻月隐重山。不奉真仪者,谓既灭后时,不曾面奉金色真容,但传贝叶像教而已。对泥塑木雕,丹青纸素之形像,能发无上道意,献一华一香者。诚不易也。以其能悟常住佛,修常住供,故称谓甚难。

○己二 引证

涅槃云: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是则一香、一华、一灯、一乐、及以饮食,尽心乐得,奉荐三世诸佛者。乃净土妙因,成圣元始,安得轻易其事。

经云: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据此,则一香一华、一灯一乐、及以饮食,能尽心乐得,奉荐三世诸佛者。可为净土之妙因,乃称成圣之元始,安得不尊重。而反轻易其事耶?

○己三 斥邪

若听无稽之言;献心华,点心灯,焚心香,礼心佛,何异骋猿猴之巧,守梅林之望欤!及令彼衣心衣,饭心饭,则困拒不已。何独以六度万行,排于空见之心哉?指心望空之言,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过若此,不可不慎也。

言若听彼狂愚无稽之谈;华香灯乐,不以物呈,但云心供。何异骋猿猴之巧,守梅林之望止渴乎?及至令彼衣心衣,饭心饭,则以冻馁,故当困拒之不已。何独六度万行,排于空见之心哉?指心望空之见,其害有若此之甚,不可以不慎也。

○己四 结证

瑜珈观行,亦约事门表相,不一向推心。常严荐香华,六时无废也。

瑜珈,此云相应,谓须三业相应也。虽云三业,重在观行。此经观行,亦约事门表相,不一向推心。常严荐香华,六时无废也。

○乙十九 无相献花信毁交报门

○丙一 耽事供养信毁之报问

问:华者,事也。理何在焉?信之与毁,交报若何?

意谓:华但属事,理何在焉?信之与毁,敌体相反,其因果报应之道,未知若何分别?请示其详。

○丙二 悟理与否邪正不同对

○丁一 引缘明理供

对:华即理也。昔有王子,名无所畏。持莲,上宝藏佛。佛言:汝以莲华,印于虚空,今与汝名虚空印。当来成佛,世界名莲华,佛号莲华尊。华能印空,则华非华。华非华,故华即世界,华即佛也。

言往昔有王子,名无所畏。以恭敬心,持一莲华,上宝藏佛。佛言:汝以莲华,印于虚空,今与汝名虚空印。当来成佛,世界名莲华,佛号莲华尊。据此,则华能印空,则华非华也。华非华者,故华即世界,华即佛也。

○丁二 引缘明利害

大方广总持经说:比丘净命,住于正见,持华供养。比丘法行,住于邪见,坐得四禅。常说空宗般若为胜,谤净命法师,受华供养。坐此一言,六万世无舌。乃至成佛,犹居五浊。彼何人耶?释迦是也。佛言:少闻之人,于我法中,作二说者,命终堕狱,多百千劫。

经言:时有比丘,名净命。住于正见,持华供养。又一比丘,名法行。住于邪见,坐得四禅。常说空宗般若最胜,谤净命法师,受华供养。坐此一言,经六万世,招无舌报。乃至成佛,犹居五浊世界。足见世界净秽,与佛关系实重。彼何句,结会古今。谓昔之邪见,即如来是。佛言下,出获罪根由。由于二见,谓空理为第一,实事为第二。重空轻实,名为二见。作二见说者,命终之后,堕千劫地狱受苦。宁不惧乎!

○丁三 引人证理供

○戊一 称实正供得福

若唯修般若波罗蜜得菩提者,迦尸迦王。行菩萨行,舍所爱身,头目髓脑,此王岂无智慧。六波罗蜜,应具足修。

言修般若得菩提者,当学迦尸迦王。此王行菩萨行,不但仅施外财,以及舍内财所爱之身,头目髓脑。岂无智慧哉。至于六波罗蜜,亦应具修。

○戊二 取空邪供获罪

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安得以恶取空,僭易于般若真无相哉。无舌之报,自贻伊咎。如来自引昔非,欲众生不覆车于前辙耳。

言执一非余者,谓执空理为是,余实皆非。故佛斥为魔业也。僭,妄也。安得妄以顽空与真空,同日而语哉。无舌之报,自贻伊咎,何尤于人?如来自引昔非,欲众生不覆车于前辙耳。真可谓怜儿不觉丑也。

○丁四 举一例诸供

一华若此,一切土木形像;竹帛诸经;剃发僧尼;住持三宝;戒定慧学;无论福田;及非福田;悉可敬之,皆入三业供养法界海中。

文显浅不赘辞。

○丁五 引经证理供

法华偈: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敬心而供养。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据前四时经说:此等供佛,为生天因。经法华经王开显后,九界咸归佛界。故天因即成佛因,如文可知。

○乙二十 万善同归皆成三昧门

○丙一 天因何以得佛问

问:施灯长明,生日月宫。华香幡盖,与灯未异,实生天之福也。而皆成佛,何哉?

若知前门末了一科,可不须问。为不了者,作此问词。

○丙二 法华会三归一对

○丁一 举世帝王例

对:帝王行幸,万乘千官,步卒已来,皆带御字。若犯天仗,死在斯须。銮辂还宫,散卒归墅。苟称御字,亦死在斯须。步卒同,而生死异,盖缘起殊也。

譬如世间驾幸(指出宫游赏也。)动以万乘千官,步卒以来,皆带御字。若庶民平人,犯于天仗,即死在斯须(言倾刻间耳。)銮辂还宫已,即散卒归墅(回家返舍仍旧庶民)苟称御字,亦死在倾刻。步卒同,而生死异者,盖缘起不同故也。

○丁二 直示法华合

○戊一 直以法合

华盖香灯,不遇法华经王命之天仗,实亦报在天宫。今逢三昧宝王,犹当扈从,乃至献一华皆已成佛道。斯则佛种从缘起,理教然耳。鸟向须弥,皆同一色。川朝巨海,无复异名。

如彼步卒,不遇王幸,实是庶民。以逢天仗,乃敢称御。今亦如是,华香供养,不遇经王,实是天因。今逢宝王天仗,故招佛报。斯则佛种缘起,理教使然耳。鸟向下,联设二喻,其旨炳然。

○戊二 引经详示

○己一 点示情与非情尽是三昧神用

故大宝积经:文殊普门会,会天龙八部地狱畜生色声香等。一切法皆三昧者,亦犹毛容巨海,芥纳须弥,岂毛芥之神乎??神者神之尔。

宝积文殊会,天龙八部地狱畜,有情也。色声诸法,无情也。皆以三昧摄之者,彼情与无情,无非善恶缘了二因之果报,咸归正因理性之中。故能摄入三昧,亦犹毛容巨海,芥纳须弥。岂毛芥之神。谓正因性力,实赖缘了修功,故云神者神之尔。

○己二 的示觉行邪正全凭解为主体

则知解目行足,解正即行正,解邪即行邪。魔佛浅深,俱凭于解。一行既尔,万行皆然。

谓须知解如目,行如足。是故解正行正,解邪行邪。所以行有魔行佛行;解理有浅有深;均以解为主脑,故曰俱凭。一行既尔,万行皆然,不待言矣。

○己三 拈示宝王不轻应知体同名异

法华三昧,即念佛三昧也。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邪见灯,迷者导,为王子金印,贫夫宝藏,空三昧,圣三昧,陀罗尼,真思惟,最胜观,如意珠,佛性,法性,僧性,无尽藏,胜方便,大慧光明,消恶观法三昧等。故知教理行果,八万四千波罗蜜门,皆念佛三昧之异名也。

宝王,念佛三昧也。不轻,法华三昧也。理体是一,事名千差。故佛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下列十九种异名,名下皆有真实义故,总名三昧宝王。义取诸禅定中之摩尼,能雨施诸善法故。别名如来藏,义取烦恼心中有佛故。又名除罪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取清诸五浊罪垢故。又名邪见灯,义取能照裂邪见网故。又名迷者导,义取能归正觉故。又名王子金印,能为法王储君故。言贫夫宝藏者,能济一切贫穷苦故。言空三昧者,能空三界诸所有故。言圣三昧者,能转六道凡情成圣智故。言陀罗尼,能总持万善故。言正思惟,能转邪心成正智故。言最胜观,能超一切诸观道故。言如意珠,令人称心如意故。言佛性,离过绝非故。言法性,竖穷横?故。言僧性,调和大众故。言无尽藏,取之不竭故。言胜方便,权宜巧妙故。言大慧光明,破愚痴暗故。消恶观法,三毒恶根尽蠲除故。更有无量妙义,尽归一等字收之。故云教行理果,以至八万行门,无非念佛三昧之异名也。

○己四 结示举一赅诸俾识多罗横竖

夫如是,则献一华,?奉三世尘剎。念一佛,体通未来世雄。如大地为的,岂有箭发不中者哉。不然,则违思益经,畏空舍空行空索空之诮耳。

初三字,指结之词。则献下,赅通一切。能修法界妙观,一供一切供,故云?奉三世尘剎。一念一切念,故云体通未来世雄。例如以大地为的,莫论千军万将,无有箭发而不中者也。如或不然,岂不违思益梵天,畏空舍空行空索空之诮哉。彼经义取反复不常,因畏故舍,由行故取,俱不免人讥诮耳。释正宗二十门竟。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长文

○丙一 翻迷悔误

客曰:医去留药,商行寄金。前贤所藏,非其人不可。弟子昧道懵学,辄窥三昧之门,每希一实之唱。如上奥旨,法之宝印。动寂双照,理事圆融。举心咸真,触类而长。一称南无,皆成佛道。散华弹指,尽超菩提。经王所在而自尊,目翳金?而抉膜。二十义门,未尝闻诸。欣澡雪轻众生之愆,得优游宝庄严之土。何其幸也!

首二句设喻,联举两喻,以喻佛法。医与商,皆喻佛。药与金,均喻法。医诊病人,佛度众生。药治身病,法治心病。商为后嗣而寄金,佛为众生而遗教。金能济后嗣穷,教能救众生苦。佛欲众生生渴仰心,非灭现灭,故不去而言去。商要后嗣立为人志,故不行而说行。法喻齐等,不二不三,无拟议也。前贤所藏,非其人而不可托。佛将大教,嘱累四依大士。商把真金,付托十善友人。弟子下,翻自前迷。昧道句,指昔之迷。辄窥下,翻前迷而启悟。三昧之门,指念佛。一实之唱,指法华。奥旨,即宝王论语。宝印,即念佛三昧。动寂四句,是悟本论之纲骨。一称四句,是解法华之司南。经王二句,是获益。二十二句,是赞词。欣澡二句是自庆。故最后云:何其幸也。

○丙二 归向投诚

愿不易此身,获醍醐之妙记。悟当来诸佛,即众生是焉。遂稽首多宝塔,对莲华僧。吾与之普观十方,圆念三世。长跪叉手,而说颂曰:

初一行,是归向。言不易此身,即指现生。醍醐妙记,如法华三周别记。当来诸佛,即现在众生。宜如常不轻菩萨,行礼拜之不遑,安肯蔑慢哉。遂稽下,是投诚。意谓既悟此论,是醍醐上味,与法华并荐。佛说法华,有多宝佛塔,涌现其前,而作证明。兹师演此论,冥冥中谅亦有塔证明。况古佛有愿,岂不乘愿再来乎?故先礼塔,佛坐百宝莲华,而谈妙经。师今谈妙论,亦宜身坐莲华,今承耳提面命,故云对莲华僧。吾今秉师之教,自宜遵教修行。故云普观十方,圆念三世。遂长跪合掌,而说颂曰。

○乙二 偈颂

一心忆念过去佛。亦忆未来诸世尊。现在一切人中雄。亦学于其所说法。无有一佛在过去,亦无现世及当来。唯此清净微妙禅,彼不可言证能说。

颂文八句。初四句;全理成事。初句,念过去。二句,念未来。三句,念现前。四句,通三世。次四句;全事即理。分二:初二句,泯相归性,真性会内,绝诸佛之假名,故三世皆云无也。次一句,通颂全文总意。意云:闻此宝王三昧,悟障即德。无惑可破,故云清净。即此念佛三昧,即是微妙禅那。全性起修,故不可言。唯证方知,乃假言说以示人。因有四悉之机,故能不说而说也。民国丙寅十一月初七日日中下笔、十四日正中脱稿。(完)





沈君浚文,皈心净土,尝发愿刊印经论。以接初机,询于余,沪上佛教机关谁可托付兹事者?余云:盍商诸居士林。一日沈君持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示余曰:居士林嘱刻此疏,君意如何?余曰善哉!此疏是谛闲大师手笔,大师以台宗耆德。而提倡净土,凡有著述,海内传诵。独此疏以初印无多,见者尚少。夫流通经疏,当择鲜见之本。吾子若以此法雨,普被众生,其功德岂可量哉!沈君韪其议,即以嘱居士林任校印之责。书既成,为志其因缘如此。

庚午冬日蒋维乔跋(民国二十年上海佛学书局印行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